2006-05-18 01:22:20Ocean

2006.04.03-04.09 千里走單騎、巧克力重擊、輪舞曲

天有不測風雲,書有旦夕禍福Orz


《電影進行式》
2006.04.05─千里走單騎(陸)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台灣只有喜滿客單廳上映。比較一下喜滿客和華納的小廳,喜滿客長但窄,華納短而寬,綜合一下多好!

假日的晚場,20多人和我一起看,不過只有一個人陪我看完片尾,可惜Orz


開場的時候很像日本片,因為是以高倉健為主角,故事也是從日本說起的,看到片尾才發現,日本的部分是由與高倉健合作多次的降旗康男導演負責的。

期待「千里走單騎」的原因不是因為張藝謀,而是它的名字,我喜歡從舊題材做出的新演繹。關公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為的是一份忠義,在電影裡則轉化為一份父親對兒子的承諾。

張藝謀在古裝的「英雄」和「十面埋伏」之後,卸下華麗的包裝,回歸人際間的情感拍出的「千里走單騎」,雖然有些部分還是營造得過於刻意了,但是高倉健和小男孩間的互動,還有他為了彌補父子間的缺憾,單方面承諾卻努力完成的執著,以及對小男孩心意的尊重,還是能觸動人心。

儺戲,一種原始古樸的戲劇。面具是儺戲裡一個重要的元素,也是電影裡重要的象徵。人際關係有時候也帶著面具,語言的隔閡、語意的修飾,都讓人看不清真正的內心。戴上面具,保護了自己,是掩蓋脆弱?還是享受孤獨呢?

可惜的是,直到最後,高田還是不知道兒子的心意,一切都是透過媳婦傳達的。其實在戴上面具之後,看不出扮演者是誰,高田執意要找到李加民,並不是擔心專家兒子會分辨得出,也不盡然是為了完成兒子當日的一句期望或客套話,只是想傳遞自己的真心。

可悲的是,明明親如父子,親情卻要繞了這麼一大圈來傳遞。但在異鄉的孤寂和語言的隔閡中,高田漸漸了解當初兒子的心情。而親情,也在替李加民和楊楊修補父子關係的過程中得到慰藉。

手機、照片、錄影帶,文明提供了更多的溝通管道,但他鄉的溫暖人情、替代的父子情等人際間的情感,才是人與人互動的基礎。

希望張導的下一部作品「滿城盡帶黃金甲」,會在華麗的宮廷戲中也兼顧情感的飽滿。



2006.04.07─巧克力重擊(台)
周五的夜晚,去看了「巧克力重擊」。

已經好一陣子,沒在新片上檔的周五晚場看電影了,而地點,是好久不見的信義華納。開演前20分鐘到影城買票的我,意外的聽到全廳只剩一個位子了,買不買呢?當然買囉!

好奇的是,雖然上映的是華納小廳,可是我已經很久沒在院線上映時碰到國片滿座的情況了,之前「國士無雙」的滿場是試映而非售票,那麼前一次和全廳的人一起看國片,應該是光點的「十七歲的天空」。

抱著好奇的心情走進熟悉的華納17廳,想知道來看的都是什麼樣的人,陸續有人走進,接近放映時刻時,一群學生走了進來(是文昌國中的嗎?),看看週遭的都是些年輕人,想來這是部年輕人感興趣的片吧?是相約而來有默契的包場?還是親友團呢?

看完了冗長的新片預告,一開演故事中的主角們剛露臉,全場就笑聲連連,不熟悉主角的我不明所以,腦海裡直覺的又閃過「親友團」三個大字,又或許是主角的粉絲?

無所謂,還是看下去比較重要!

雖然以街舞為主題,可是對我來說,更像一部勵志片。喜歡陳慕義和賴雅妍的台詞,也許那是導演以對白言志。

坐在旁邊的女生似乎很喜歡陳慕義的演出,我也覺得他的角色是全片中我最喜歡的,就如同他在「我的逍遙學伴」的對白,讓我有救了整部片的感覺。

賴雅妍也是我欣賞的女星,自從在金馬影展看了「生命狂想曲」她生動的演出,就開始注意她的表現,私心覺得她會讓我想到國片。也很羨慕這樣瘦高的女生,穿什麼都好看!

不過,即使電影滿場,觀眾也看的開心,但是片尾的演出表好像還是留不住大多數人的腳步Orz。倒是看到副導是李芸嬋讓我有點驚訝,我應該沒有看錯吧?也想看「極限燙衣板」呢!



《電視進行式》
【日劇】輪舞曲
好久沒看到這種一直說韓文的日劇了,上次看日韓合作的劇是深田恭子和元彬的「Friends」,不過「Friends」簡單輕鬆多了,「輪舞曲」好像日韓版的「無間道」唷!繼「邂逅」後再一次看到日本編劇不付費的取材港片(甜蜜蜜):P

雖然劇情小悶,而且一看就知崔智友一定和橋爪功有關係,還會和竹野內豐有仇恨。不過衝著竹野內豐和崔智友的合作,一直出現的韓文,還有好聽的主題曲(絢香的I believe),決定繼續看下去!



《影視未來式》
看到「愛無間」的預告,雖然有一句韓文翻錯了,可是預告還挺吸引人的,好奇香港導演導的韓國電影會是什麼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