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0 18:07:22蔡蟳

為什麼那麼多的「銀子」怎都不見了呢?

  翻著保利拍賣公司寄來的古幣圖錄一旁的老婆再又提起岳母住高雄時曾買賣過銀塊銀元寶等她都委託妹婿呂桑騎著摩托車往台南市和台南鄉下逐家打聽並收購一來一去利潤聽說不錯至於那些東西最終都到哪裡去了老婆說她也不清楚個人猜想買去的上手之人應該不會是要收藏,那些東西恐怕都被融化掉了

 

  對話與聯想,倒是勾起我對「銀子」下落的打破砂鍋問到底,還問砂鍋在哪裡的興趣來。

 

  日據初期台灣的幣制非常紛亂,在市面上流通的貨幣種類多達百種,1899

年總督府設立台灣銀行,發行「台灣銀行券」成為台灣日據時期通行的貨幣,初期暫行台灣既有的銀本位制 發行「銀券」,後改用日本本土一樣之金本位制度的「金券」。

 

(拙作《珠寶情真》「珠寶的圖像」篇裡介紹到居住在蘭嶼的雅美族(Yami)也稱達悟族(Tao)的人們,早先有使用銀幣製作銀盔首飾等的習俗原料來源主要是觸礁沉沒商船上的銀幣或透過交易所取得的銀元。1897 年日本人類學家鳥居龍藏在調查紀錄中寫道「當船靠岸的時候,島上的原住民爭先恐後似的駕著獨木舟(Canoe)過來,每個人口中都喊著:PearkPeark!銀幣銀幣!為什麼他們會如此喜歡銀幣呢?拿銀幣又要做什麼用途呢

 

經過他的調查是找出了原因一旦有了銀幣,他們就會放進陶甕裡燒熱融化,然後再拿出來用石頭打成薄片,用以製造男性的頭盔、女性的頭飾、頸飾、臂飾等,供做身分與地位的表彰。)

 

  台灣銀行發行這些紙幣的主題,均以本土的動、植物,風景和龍鳳圖案,是沒有著任何的政治圖騰。

 

  未割讓給日本前的台灣,受到荷蘭、西班牙、明鄭及清領的影響,主要採用銀做為貨幣,銀幣(番幣)與清朝貨幣型態的紋銀(銀錠銀元寶)斥於整個市面,民間其實還多以前者為交易的媒介。

 

  為要驗明正身,當時的人們經常用牙齒來判斷真偽,銀幣或銀子的上頭因而佈滿牙痕。但可別誤會了,以前的人未如影劇或小說中描述的出手那般闊氣,一般小老百姓的交易或收支,都以銅錢這樣的「通寶」在進行流通和使用。小門小戶百姓的日常生活,不會用到如此大的面額,但這並不意味著銀子沒在流通,這些通常只在豪紳和官宦家中,溢來溢去(ik lâi ik khì)

 

  那麼這些的銀子後來都到哪裡去了呢?專家指出有三個原因

 

  陪葬---古代的很多的有錢人死後,家人為了顧及世俗眼光輿論和來生世界享用,往往挑選一些貴重的物品陪葬,不壞不爛的銀子無疑是最好的選項。另外,個人認為以前的銀錢業不很發達,埋於土裡的銀子對後代子孫是有著莫大的吸引力。一來可讓他們重視看顧墓園,再來翻修墳墓撿骨入甕所需的費用,用此當作支出三來若干年後,子孫是否仍如往常那般富貴或殷實,此可做為重振家業的資本。

 

  賠款---1619世紀是白銀貿易的世界,大航海的結果購買中國茶葉絲綢陶瓷的許多白銀流入中國長期下來歐洲各國不堪貿易逆差連年,腦筋遂動到利潤豐厚的鴉片致使滿大人連吃敗仗賠款不止,白銀流到海外搞得國庫、私庫空虛,幾若代人粒積袂堪得後代敗家(Kuí-nā tāi lâng lia̍p-tsik bē-kham-tit āu-tē pāi-ke)

 

  位處山高皇帝遠的台灣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上捐攤派進貢想當然爾少也少不了再者從有海關的紀錄到割讓給日本的這30年間,白銀貿易基本上是呈外流的情況。

 

  融化---19世紀初期日不落國的英國率先採用金本位制後期金、銀價格波動,由原先的115的比例19世紀末來到131.6,清末年間即已邁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金本位制的計價單位對商業經營者來說,因黃金上揚其出口價相對減輕,獲利也會逐漸增加。

 

  德國、日本等國也陸續地放棄銀本位制,拿金本位制將黃金鑄幣做為法定本位制,銀幣才陸續退居為輔幣的地位,銀幣的自由鑄造和無限法償能力因而受到限制。白銀的貨幣功能淡出人們視野後,許多白銀被拿來融化重新用於工業零件醫療用品等的發展

 

  古時候的貨幣器皿等使用到白銀,雖然悄悄地走入歷史,但並不意味它已經完全消失,與黃金相較,貴金屬銀化明為暗的應用仍屬廣泛啊!

 

(黃金價格居高不下從來有融化貴金屬經驗的銀樓師傅老板居然土法煉鋼想從IT產品搞金屬回收設備肯定不同檔次畢竟不同這下子被人檢舉「煉金排汙毒」破壞環境,吃上官司這可真是虧大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