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7 08:20:44orangebach

5/9柏林愛樂弦樂四重奏

一個月前去聽了柏林愛樂弦樂四重奏,覺得應該還是要記錄。

演出曲目: 

貝多芬:F大調第16號弦樂四重奏,作品135 

蕭斯塔科維契:升F大調第14號弦樂四重奏,作品142 

貝多芬:升c小調第14號弦樂四重奏,作品131

兩廳院的節目介紹是這麼寫的:

「柏林愛樂四重奏成員由柏林愛樂樂團首席及弦樂各聲部頂尖好手組成,被譽為『頂尖之四』,為世界首屈一指的四重奏團。小提琴大師曼紐因曾對該團說:『真希望我所聽到的音樂都能像你們演奏的一樣美』。」

曼紐因說的顯然是違心之論,因為真不是場理想的弦樂四重奏。

第一,在演奏的過程裡看不出樂手的互動,而且每個人面露謹慎、戰兢,看來平常沒在練。

姑且不論有拉錯的情況,相較於其餘世界級專業弦樂四重奏,四聲部首席在舞台上顯得非常不熟,而且對曲子的掌握度顯得陌生,以致他們在舞台上並沒有輕鬆閒適親密的感覺,反而比在樂團裡面顯得更戰戰兢兢,連帶讓觀眾也緊張起來。

第二,下半場的貝多芬弦樂四重奏op131,失速了。

如果全世界只能留下一首弦樂四重奏的曲目,我會投給op131一票。op131結構有趣、變化多又好聽,有跳出貝多芬窠臼的一首曲子。最後一個樂章進到March,是全曲的高潮,節奏的精準度(rhythmic precision)非常重要,可惜柏林愛樂弦樂四重奏當晚行走到此,不知為何竟然失速了--越演奏越快,整個第五月章的結構是歪的。怎麼可以為了march而march呢?還是因為覺得要結束,所以特別高興?

另外就是每個樂章的情緒鋪陳相當不連貫,明明是首一氣呵成的曲子啊。

第三,師法伯恩斯坦和維也納愛樂演出管弦樂版,說不定效果比較好。

Lenny和WPO在DG這張錄音真是非常棒的音樂,完全顯現出該團在弦樂上的實力。我覺得或許柏林愛樂也該如法炮製,他們說不定適合的是這套譜,而不是原版的弦樂四重奏,說不定他們用部門主管的角色互動,彼此會比較熟、關係比較自然。

全場我最欣賞中提琴手,he was very decent.

你們都知道我很愛在音樂廳跟人搭訕或者允許別人跟我搭訕,也滿愛偷聽的,這次也不例外。

剛就定位,我右斜後方有位男士在跟後後方一位女士聊天,就聊些古典音樂的生活日常,聽些甚麼音樂、去那裡聽啦這種的,接著女士問他:「你還住在新竹嗎?在竹科上班?」男士說對,我心裡想「喔原來是個科技新貴啊~~~」,女士說:「所以平常會經常來台北嗎?」男士說:「我來台北不是聽音樂會,就是去馬勒協會」,「是吼~~~~」聽得出女士這一聲附和充滿了崇敬之意,我則是想「喔原來還有個馬勒協會啊~~~」這樣。

這就是台灣古典音樂迷的標準版,記得我有裝有事轉過頭去看一眼這位標準版的長相,好像真的也是滿標準版的長相,現在忘記了。

我旁邊的座位一直都是空的,直到第一首曲目結束後,一位高瘦、穿短裙、頭髮盤起來的女生怯生生地擠進我旁邊的位子,一看就知道非典型古典音樂迷。

中場休息時,我上完洗手間回來,看到短髮女生拿手機對著一張照片、以舞台當背景這樣拍照,我偷喵一下那張照片,是張非常舊的照片,裡面很明顯是一位媽媽帶著小孩,在某個場所開心地笑著。這可勾起我的好奇心了:在音樂廳拍照的人過去只有兩類,一種是自拍--因為從來沒來過;一種是拍舞台--還是因為從來沒來過,以後也未必會再來,從沒見過有人是拿張照片這樣拍的。

「ㄟ這是甚麼照片啊?為什麼要拍照片呢?」再度發揮我搭訕的本領。

「喔這是我媽媽帶著我,你看我當時年紀還很小喔,媽媽帶著我出國玩,我們在機場拍得照片,我們都很開心」,女生有著軟軟細細好聽的聲音(但不是娃娃音),「我到哪裡都希望我媽媽也能夠一起體會」。她繼續說:「其實我不懂甚麼古典音樂,我覺得好像很好聽的音樂會,就會來聽,我下個禮拜還有一場,是聽到廣播介紹好像還不錯,我就買票了,我覺得好聽就希望媽媽也一起聽」。

「真棒耶,那怎不帶媽媽一起來?」

「我媽媽....」講完這三個字,女生舉起左手、彎起食指,比了一個「死翹翹」的手勢,氣氛當場就變得悲傷起來,我心裡覺得好抱歉,可是我能說甚麼呢?只好強自鎮定擠出一句:「沒關係,她在哪裡都會很高興你想到她」。

「真的嗎?你真的這樣覺得嗎?」她轉眼深深地看著那張照片,「我希望她真的會開心」。

「一定會的。你們家只有你一個小孩嗎?」我想轉移話題。

「我有妹妹和弟弟,他們比我小很多,但我們不是同個媽媽」,女生靜靜地說。

「是喔~~~」我表面反應很平淡,但心裡浮出一個好大的OS:「我們不熟,拜託!我真的沒想玩真心話大考驗!沒有!別讓我知道你的家庭人倫戲碼!我只想好好聽音樂!」所幸廣播提醒大家音樂會快要開始,請大家就定位,終止了我們的話題。

在柏林愛樂弦樂四重奏演奏完那失速的op131之後,女生湊過來跟我講「真是好好聽」,坦白說,她這份單純想聽音樂以及想跟過世母親分享的心情,當下讓我感覺這組四重奏沒那麼爛,畢竟音樂是種生活體驗和歷程,雖然只有短短兩三小時,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怎麼過:怕被打擾所以一個人過、怕太無聊找人一起過,或者不管三七二十一跟心愛的人分享--無論這個伴侶在不在身邊;所以有時候音樂本身反而沒那麼關鍵,關鍵的是聽的人的動機和心情營造出的框架是甚麼,決定了一場音樂會的內涵和意義。

至於右後方的那位竹科新貴、不是在音樂廳便是在馬勒協會的男士,我倒是仍然好奇他會怎麼聽這場因為品牌形象而被高度期待的弦樂四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