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8 11:18:24邱瓊慧

104.10.07《種子話諮商》關於和解

104.10.07《種子話諮商》關於和解

「原諒」一直是心理諮商中很重要的主題,人生中有許多痛苦,來自於無法原諒自己或他人,那些看似陳年往事的傷害,卻常像時鐘的滴答聲,一刻都未停止,只是我們會選擇專注去傾聽它?還是以忙碌別的事情來轉移?甚至用播放音樂或製造聲響來蓋過它?或許都無法忽略它依然存在的事實。

什麼是原諒?我發現自己越來越難,在會談中邀請當事人思考這個主題,因為那太沉重、太壓迫,好像如果不原諒對方,就要被扣上活該繼續受苦的帽子,可是原諒談何容易?對當事人來說,受傷害是非常獨特且私密的感受,不是能夠拿出來客觀衡量的刻度,所以,我憑什麼要當事人說原諒、就原諒?

每當遇到這樣的瓶頸,我就會回到自己身上,試圖提取類似的經驗,思考斟酌哪些觀點或說法對我是有幫助的、哪些對我來說,則像是壓迫或搞不清楚狀況。

於是,我想到我的父親,想到我曾經在年輕時多麼恨他,想到我曾想過家裡沒有他可能會更好?但我同時也想到,那些恨的背後,其實是來自於渴望被愛的失望,以及沒有擁有理想父親的失落。多少夜晚,我一邊書寫我跟他的故事,同時狠狠地流淚,多少夜晚,我一邊數落著他的不是,但同時守護在病床邊;那些淚水,夾雜著憤怒、擔心、不捨,以及太多太多不知道該如何命名的感覺。

直到今年父親住院,我好好想過一遍對他的感覺,我發現自己仍然無法說「原諒他」,畢竟他還是持續著許多我無法認同的行為,所以如果要我原諒,那等於是逼迫我對自己說謊,我做不到也不想做。可是如果把「原諒」換成「和解」,我覺得自己是願意嘗試的。

什麼是「和解」?我聯想到的是電影「第七傳人」,獵魔師對瑪爾金女王所說的一段話:「我愛過妳、也恨過妳,但現在的我,都放下了。不恨了,也不愛了。」如果說「原諒」,代表的是可以完全釋懷過去,甚至喚回愛與慈悲的能力,那的確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更高的能量才能達成。因此當我還做不到原諒,我可以先嘗試「和解」,意即看到彼此對發生的事情各有責任,畫分清楚後,擁有一拍兩散的權力,我需要那個「也不愛了」的選擇,來安撫過去受傷的自己。

或許在某個時間點,我能從和解再走向原諒,但我真的相信,原諒不是一個能夠勉強的狀態,而是需要各種條件充足的配合,才得以發芽和茁壯的種子。不管是做為心理師或我自己,在還做不到原諒的時候,是否可以先想想,若把目標放在和解就好,我們想要開出什麼條件?哪些狀況又有助於我們的和解?當我們能降低標準思考這個問題,或許能看到生命更寬廣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