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鋒無限-18】─ 禪味
唐朝時,有一位懶瓚禪師隱居在湖南南嶽的一個山洞中,曾寫了一首詩,表達他的心境: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臥藤蘿下,塊石枕頭;
不朝天子,豈羨王侯?生死無慮,更復何憂?
這首詩意,已說明他的灑脫生活,後來這首詩傳到唐德宗的耳中時,德宗很想見見這位禪師,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物?於是就派大臣去迎請禪師,大臣拿了聖旨尋找到了岩洞,正好瞧見禪師在洞裏舉炊,大臣便在洞口大聲呼叫道:『聖旨駕到,趕快下跪接旨!』
洞口的懶瓚禪師,卻裝聾作啞的毫不理睬。
大臣探頭一瞧,只見禪師以牛糞升火,爐上燒的是地瓜,火愈燒愈熾,煙火嫋漫,整個洞裏洞外黑霧繚繞,熏得禪師涕泗縱橫,侍衛看得忍不住叫道:『喂!禪師,你的鼻涕流下來了,為何不擦一擦呢?』
懶瓚禪師頭也不回的答道:『我才沒有閒空為俗人擦拭鼻涕呢?』
懶瓚禪師說後,隨即夾起炙熱的地瓜,就往嘴裏送,並連聲贊道:『好吃!好吃!』
大臣見狀,驚奇得目瞪口呆,因為懶瓚禪師,吃的是一塊一塊的石頭。
懶瓚禪師吃時,順手撿了兩塊遞給大臣,並說道:『請趁熱吃吧!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貧富貴賤,生熟軟硬,心田識海中不要把他們分在兩邊。』
大臣見禪師這些奇異舉動,和說這些難懂的佛法,不敢回答,只好趕回朝廷,據實報告皇上,皇上德宗聽了十分感歎地說道:『國有如此禪師,真是大家之福!』
在出家人中,有人間比丘,也有獨居比丘。人間比丘弘法利生,服務社會;獨居比丘深山岩穴,清淨修道。
有些人間比丘是人在紅塵,心在山林;有些獨居比丘人在道場,心在世俗。
像懶瓚禪師,遇到皇帝的寵召,視如閰王的召魂;寶物的賞賜,看作拖累負擔;實在已是一個超越人間的聖僧了。
這些高僧大德的隱居苦行,確實讓人十分佩服。然而,有些人看見這種修行人時,會惋惜地嘆道:「他多可憐啊!衣服穿得破破爛爛,屋子裡甚麼吃的都沒有。」其實不應該這樣,他要是搞世間法的話,肯定比你成功,但是他對這方面沒有興趣,所以才前往寂靜的地方。
懶瓚和尚,不知道姓什麼,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人。開始的時候,他四處遊方,後來聽說普寂禪師在嵩山盛傳禪法,於是前往從之。懶瓚禪師言行怪異,雖然早已默證空寂之心,但時人不識深淺,所以很少有人敬重他。
天寶初年,懶瓚禪師來到南嶽,在一座寺院裏充當執役僧。他白天幹各種雜活,晚上睡在牛棚裏,二十多年如一日,面無倦色。禪師天性慵懶,每每在僧眾集體作務的時候,獨自晏坐,所以經常被呵斥責駡,可是他毫無愧恥之意。每到吃飯的時候,他就把大家吃剩的飯菜都收到一個瓦罐裏,熱一熱,然後吃掉。因為他性情慵懶,又專以殘食為生,所以人們送他一個綽號,稱他為“懶殘”。
當時,相國鄴公李泌為了逃避奸臣崔圓和李輔國的迫害,隱居到南嶽,在寺中讀書。他暗中觀察懶殘禪師的所做所為,認定他不是等閒之輩,內心非常敬重他。李泌精通音律,能從聲音中聽出吉凶來。有一天深夜,他聽到懶殘禪師高唱梵唄,其聲清越,響徹山谷,李泌想:“聽師父唱經的聲音,先悽惋後喜悅,一定是我這個被貶謫的人將要重新起用回朝中去了!”。
於是就在當天半夜,他偷偷地前去拜謁懶殘禪師。禪師仰天而唾,破口大駡,呵斥道:“你這不是害我嗎!”可是禪師罵得越厲害,李泌越恭敬,他也並不分辯,只是不停地禮拜。於是禪師不再理他,自己從牛糞火中,撥出一個芋頭,自顧自地大吃起來。
李泌侍立在旁,過了很久,禪師才看了李泌一眼,說:“坐吧!”李泌於是席地而坐,禪師就把自己吃剩下的那一半芋頭遞給了他。李泌急忙起來跪著,雙手接過芋頭,把它吃完,謝過禪師。禪師說:“慎勿多言,領取十年宰相。”後來李泌果然如禪師所言,當了十年的宰相。
過了一個月,地方刺史準備祭拜嶽祠,命人在山上修了一條磴道。不巧夜半風雷大作,大雨傾盆,一塊巨石從山上滾下來,恰好擋在路中間。修磴的民工牽來十頭牛,拉那塊大石頭,根本拉不動;又招來幾百個人,大夥喊著號子一起推,可是那塊大石頭仍然紋絲不動。眾人再也無計可施了。
正當大家一籌莫展之時,懶殘禪師來了,他嘻嘻地笑著說:“哪里用得著如此囉嗦,我來把它移走。”眾人一見是他,都笑起來了。懶殘禪師一躍跳到巨石上,石頭便開始旋轉而動,忽然盤旋而下,聲若雷震,不一會兒,道路就疏通了。大眾目瞪口呆,於是紛紛禮拜懶殘禪師,尊他為“至聖”,當地太守更是將他奉若神明。
懶殘禪師所在的這座寺廟本來很太平,向來沒有虎狼獅子來騷擾。可是不知為什麼,有一陣子,寺外虎豹成群,還經常傷人,寺僧拿它們沒有辦法。於是懶殘禪師對大眾說:“給我一個小竹杖,我來把它們趕走吧!”大眾議論道:“大石頭都能推走,驅趕虎豹應該也不成問題吧!”於是給了懶殘禪師一根竹杖,並且都躡手躡腳地跟在懶殘禪師的後面,等著看熱鬧。誰知剛一出寺門,懶殘禪師就被一隻老虎叼走了。從此,人們再也沒有見到過懶殘禪師,而寺周圍也不再有虎豹的蹤跡了。
懶殘禪師曾經給世人留下了一首悟道詩。這首詩寫得很好,所講的道理很究竟,可作我們參禪悟道的指南。現抄錄如下:
兀然無事無改換,無事何須論一段。直心無散亂,他事不須斷。過去已過去,未來猶莫算。
兀然無事坐,何曾有人喚。向外覓功夫,總是癡頑漢。糧不蓄一粒,逢飯但知吃。
世間多事人,相趁渾不及。我不樂生天,亦不愛福田。饑來吃飯,困來即眠。 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不是癡鈍,本體如然。 要去即去,要住即住。身披一破衲,腳著娘生袴。 多言複多語,由來反相誤。
若欲度眾生,無過且自度。 莫謾求真佛,真佛不可見。妙性即靈台,何曾受薰煉。
心是無事心,面是娘生面。劫石可移動,個中無改變。無事本無事,何須讀文字。
削除人我本,冥合個中意。 種種勞筋骨,不如林下睡。兀兀舉頭見日高,吃飯從頭扌聿。
將功用功,輾轉冥蒙。取即不得,不取自通。吾有一言,絕慮忘緣。巧說不得,只用心傳。
更有一語,無過直與。細如毫末,大無方所。本自圓成,不勞機杼。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澗長流。山雲當幕,夜月為鉤。 臥藤蘿下,塊石枕頭。不朝天子,豈羨王侯。
生死無慮,更複何憂。水月無形,我常只寧。萬法皆爾,本自無生。兀然無事坐,春來草自青。
上一篇:【機鋒無限-17】─安住何處
下一篇:【機鋒無限-19】─無可替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