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9 06:00:00玉山薄雪草

[ 立春 ] 好茶舊社印象 109-2-7~9 之四:石板屋與「家」

*石板屋、家、「巴里烏」*

註:「巴里烏」是魯凱族語「家」;「巴魯谷安」是魯凱族語「天堂」。


從水源地和聚落石板屋間散步回來,兩家人一起幫忙著煮晚餐、共食與輪流至浴室盥洗。
我們直到天黑前才進入此次拜訪的小獵人和官姐生活的石板屋。兄妹倆倒是隨著另外一家、早已熟門熟路的三個小朋友的邀約進屋,坐在起居間的石板地面上玩起紙牌了。
脫下運動涼鞋,赤腳走在石板鋪設的地面,感覺特別舒適與溫潤,不像一般房屋的人造地磚那般冰涼。
據小獵人說,這間石板屋是他養父的家,在他的兩位弟弟回來好茶舊社生活之前,由他代為照顧和維護。他出生的家則位在下方。

P2070715在屋外涼亭下的火堆煮咖哩.JPG

P2070719兩家小朋友們一起坐在涼亭中吃飯.JPG

P2070725小朋友在石板屋室內起居空間地板上玩牌.JPG
石板屋的戶外空間
石板屋外,右前方眾著一株很大的山黃梔,除了右手邊另一間未整修的石板屋空間當作菜園,緊臨著石板屋右前方還有一間狗屋,以及一座可以爬上石板屋頂曬芥菜、曬棉被枕頭、打開天窗及維修屋頂...的木梯;左手邊的附屬屋空間則是一間以柴火與白鐵鍋燒著月桃葉洗澡水的簡易浴室和沖水廁所。

P2080918照片左邊是小獵人家旁的山黃梔大樹,右為烤火的涼亭.JPG

P2080919小獵人家菜園前的縫紉機.JPG

P2080946小獵人為菜園澆水.JPG

P2080787小獵人家右手邊有可以上到屋頂的小木梯.JPG

P2070602兄妹倆爬上石板屋頂.JPG

P2080943官姐在石板屋頂曬芥菜.JPG
附屬屋左前方是廚房與戶外的天然冰箱,有一處被茂盛的蕨類植物與龍鬚菜圍繞著、不時響著蛙鳴聲的石板圍砌水槽,用於存放或浸泡蔬菜水果,而下方是餐後清洗鍋碗瓢盆的地方。

P2070714廚房與水槽、戶外的天然冰箱。後方是位在主屋左側的附屬屋,現為一間可升火燒月桃葉洗澡水的浴室。

P2070712燒柴煮月桃葉洗澡水的浴室空間.JPG

P2080784小獵人(杜義雄大哥家)左手邊的附屬屋(浴室)與戶外廚房.JPG

P2080786小獵人家主屋與屋子左前方的火筒樹,屋內右手邊是較大的起居間;左手邊是較小的寢間.JPG
 
石板屋的室內空間
在石板屋室內面對著門口,大致分成右手邊較大的起居間,以及左手邊較小的寢間。
門開在起居間。
屋內左右兩側緊鄰側牆都有燒柴升火的灶,以小獵人家而言,主要在右手邊起居間緊鄰側牆的灶升火,屋頂開有天窗,室內升火時,主人可從屋外的木梯上到屋頂,或持長桿從室內打開天窗。
右手邊起居間靠近門窗的前半大約三分之二的空間,類似客廳與餐廳功能,立著一根類似宗柱但沒有雕刻的大柱子,上面掛著小獵人養父的照片,以及他珍藏的祖先傳下來的獵刀等。
柱子後面至後牆面的後半三分之一空間是一個架高的大通鋪,可能是接待朋友和客人住宿的地方。
左手邊較小的寢間,則以一條較窄的通道隔開靠窗的前半石板通鋪,與靠著後牆的後半石板通舖。前半通鋪旁有書架,以及許多小獵人和官姐的雜物與收藏,後半石板通鋪緊鄰的後牆有壁龕與置物的空間。小獵人在寢間升火的灶上方放置著許多狩獵後自行鞣皮製做的動物皮帽與皮衣。夜晚,我們就在這些狩獵戰利品的陪伴下,以頭向著北大武山的方向躺平,進入夢鄉。

P2091022起居間與石板屋門口.JPG

P2091019起居間的家具.JPG

P2091020起居間後牆的壁龕與置物空間.JPG

P2091012小獵人介紹起居間的宗柱上養父和祖先傳給他的收藏.JPG


P2091008小獵人介紹寢間裡面他自己鞣皮製作的獸皮帽.JPG

P2091025小獵人夫妻寢間裡面自行鞣製的獸皮.JPG

P2091026寢間的書架.JPG

P2091028寢間的後牆有壁龕與置物空間.JPG

P2091029寢間的天窗與獸骨.JPG 

事實上,石板屋內的空間分配並不僅是我憑初見印象的理解如此表象,而與人的一生,生命歷程的流轉有關:
「傳統石板屋的室內通常沒有明顯隔間,但可粗略分為前、中、 後三室。
前室由架高的床或坐台構成,是未婚子女睡覺的地方,年輕男子睡在門旁邊,在夜裡守把大門;
中室立有中心柱,是家中守謢神所在,地面以石板舖成,是家人吃飯、工作、聚會、祭祀的主要空間,灶位於牆邊,家中長者多睡在靠灶的升火處取暖;
後室以石板或木板架高為平台,一側是穀倉,另一側是主人夫妻和幼兒的床,後牆設有內凹的壁龕,擺設陶壺等神聖器物。
人的一生,隨其出生到年老,從後室、前室、後室,再遷到中室,隨其生命歷程在屋內週迴流轉,一直到死後,也還埋葬於屋內的地底下。」
 
對於舊好茶的族人而言,完整的石板屋除了可見的室內空間與生活其間的家人,也包括石板屋內地下的空間,以及面向西方、以屈肢姿態埋葬於地下的祖先和過世的親人。
因此,能夠稱為「家」(巴里烏)的地方,並不只是一間石板房屋、一棟遮風避雨的建築物而已,它有著更為豐富的意涵:它持續升著火、保持著屋內有形與無形的溫度,是家人共同生活的空間,涵納了家庭成員在不同階段的生命經驗與記憶,也是死去的親人和祖先肉體的歸宿。
如此,日據時代的長官為了衛生與文明等出於善意的原因,於1930年代推行戶外葬,改變室內葬的習俗,是否也無意間切斷了某些連結、裁減了這個「家」的意義的完整性與豐富度呢?
 
「家」既是一個具象的空間,也包含著成員對於這個空間的認同、成員與成員之間、成員與祖先之間的情感連繫與依附關係。在我有限的理解裡,這種連繫與關係,很類似「地方感」與「地方依附」,但似乎又交織得更複雜、更濃厚。
或許這也是經歷民國六十七年左右遷村到新好茶的長輩們,對於「回家」如此富有使命感的原因。 


P2080769從上方看邱爸(魯凱作家--奧威尼‧卡露斯(Auvini-Kadresengan) / 邱金士) 的家,除了主屋和左手邊的附屬屋,右邊有一間類似工具間或工作小屋.JPG

P2080770邱爸的菜園位在右手邊未整修的石板屋空間。即使時代久遠,屋頂坍塌,但厚約60-70公分的石板疊砌側牆仍非常堅固.JPG

P2080774邱爸的石板屋。這是第二天早晨.JPG

P2080920邱爸的家 這是第二天下午 邱爸帶著家人下山後.JPG

P2080921邱爸家前的人形立石(據說是幫大頭目卡拉伊朗家系保管)與石板的坐臺.JPG

P2080922邱爸家.JPG


P2080777從小獵人家涼亭下方仰視.JPG

P2080782從後方看小獵人家與北大武山,舊好茶部落所有的石板屋都面向北大武山.JPG
第二天,我們分別於清晨及早餐後試著繞行部落的各區域,細看著每一區的石板屋,並盡可能將我們覺得特殊的看見拍照記錄。
我們在清晨的鳥囀聲中起床出門,凝視靜待朝陽攀升的北大武山,望著樹梢的灰喉山椒鳥如樹葉般翩翩飄落。

P2080746清晨的北大武山.JPG
阿德先帶我看過一遍他在前一天下午注意到的幾間石板屋,其中包括:
有一間石板屋是唯一使用水泥和磁磚整修過的,(循著派出所前長長的石階往下,在中段的左手邊一間沒有屋頂、前面的立面使用水泥、室內使用磁磚,但側牆和後牆仍然維持傳統的疊石板牆);

P2070682這是唯一使用水泥與磁磚整修過的一間,前立面使用水泥,但側牆和後牆仍然維持傳統的疊石板牆.JPG

P2070683唯一使用水泥與磁磚整修過的一間.JPG

P2080900這間是最現代化的石板屋了 用到許多水泥和磁磚 據說主人很富有.JPG

P2080901許多戶的屋內都有類似的陶缸或甕,但這只的花紋似乎特別精緻.JPG

P2080902.JPG
這間石板屋是位於長老教會下方、規模頗大的一間,主屋整修了一部分,隔著前庭有一間很完整的廁所,前庭的下方,開闢了一片小菜園,而且土似乎才翻過不久,主人可能不久前才上來過

P2070684位於長老教會前石階梯的下方,也是規模頗大的一間,目前主屋整修了一間。

P2070685目前整修了左半邊的主屋,仍有部分未整修完。.JPG

P2070686隔著前庭右前方的廁所,下方開闢了一片小菜園,而且土似乎才翻過不久.JPG

P2070689前庭空間很寬,並且有疊石為平臺.JPG
早餐後我們再從長老教會往下走時,看到它魚鱗狀疊覆石板的屋頂、前庭與屋子的規模

P2080896從長老教會前順著石階往下,下方就是這間頗大的石板屋,前庭有一個石砌的平臺

P2080897已經整修的部分.JPG

P2080898尚待整修的部分.JPG

P2080899.JPG


P2070688石板屋之間,以石板鋪面的巷道.JPG
邱爸的姪兒家,也就是阿偉打工換宿的那一家,(循著派出所前長長的石階往下,在中段的右手邊,一間新整修過的,同樣是主屋整修完一半);

P2070674邱爸姪兒家(阿偉打工換宿的主人家).JPG

P2070675第一天下午阿偉在屋旁種黑豆.JPG

P2070672而旁邊靠近長長的階梯,有一間類似涼亭的工作小屋.JPG

P2080761第二天早上,阿偉剛好在屋內,他邀我們進屋聊天,因此進到邱爸姪兒的家,看看室內的陳設.JPG

P2080762邱爸姪兒家室內的木頭屋頂與屋梁.JPG

P2080903邱爸姪兒的石板屋.JPG

P2080905.JPG
沿著長石階一直走到最下方,有一間面寬很大、屋內的宗柱上有祖靈雕刻的石板屋。門牌是霧臺鄉大石巷45號,是老獵人尤大目與兒子尤八里的家。

P2070679位於邱爸姪兒的家下方,一間很大的石板屋,應該是老獵人尤大目和兒子尤八里的.JPG

P2070690規模很大的石板屋,都使用很大塊的石板,可惜目前有一半屋頂坍塌,門牌是霧臺鄉大石巷45號,是老獵人尤大目和兒子尤八里的。.JPG

P2070692老獵人的石板屋,規模很大,有石板屋少見的面寬,且前庭廣闊,視野寬廣。(2007年那時的屋況比現在好,在老獵人的兒子經營下,甚至還兼做民宿。)

P2070693老獵人的石板屋,尚待修復的一半.JPG

P2080751第二天清晨,從獵人尤大目和兒子尤八里的家(大石巷45號)敞開的窗戶看進去,裡面立著刻有祖靈的宗柱.JPG

P2080757屋內靠著側牆是升火的灶,堆置著柴,上方放置許多生活器物.JPG

P2080759這間應該就是多年前其他山友住老獵人家時,可眺望北大武山的山景廁所,石板砌牆、石板屋頂。

位於小獵人出生的家左上方,有一間整修過的石板屋;庭前的木頭很新,主人可能不久前才上來整理過。

P2070695位於小獵人出生的家左上方,一間有整修維護的石板屋.JPG

P2070696位於小獵人出生的家左上方,一間有整修維護的石板屋.JPG

P2070697位於小獵人出生的家左上方,有整修維護的石板屋與廁所.JPG
小獵人出生的家。門牌是:霧臺鄉中正巷28號;

P2070698中正巷28號 小獵人出生的家.JPG

P2070699從窗外看室內空間與陳設 靠著側牆邊的灶.JPG

P2070700從窗外看室內空間與陳設 沒有雕刻的宗柱與石板床.JPG

P2070701這株應該是小獵人有在照顧的香蕉樹.JPG

P2070702中正巷28號 小獵人出生的家.JPG

P2070703中正巷28號 小獵人出生的家.JPG

P2080938小獵人的出生地(這張拍攝於第二天下午).JPG

P2080738小獵人出生的家,屋旁茂盛的蕨類.JPG

P2080740小獵人出生的家下方有一間石板屋頂的廁所.JPG

P2080741小獵人出生的家,從左後方看屋頂石板的鋪排疊砌.JPG
早餐之後,熱心的黑熊大哥邀我們再去石板屋群走一回,看看位於最東邊長老教會。
我們先造訪了位於最高處的一區Omomos,意思是容易起霧,也就是屬於部落另外一位大頭目Druluane盧巒家系的領地。
盧巒家系因祖先伯愣Peleng驅離排灣族勁敵巴拉里烏魯(Palhalhivolo,今舊筏灣一帶)及卡里希(Karisi),接回避居魯敏安(Rumingan古好茶)的族人,又被尊稱為「軍功頭目」,Omomos區是盧巒家系獨有,古茶部安其他區域是卡拉依朗家系與盧巒家系共有

P2080796進入最上面的一區(Omomos 意思是容易起霧),遇見的第一間整修過的石板屋,門牌是:霧臺鄉大石巷3號.JPG

看見上方的一層,是盧巒家系代表的頭目的人形立石與安貴頭目家屋。


P2080798最上面一區 有一座人形立石(一直誤以為是
百步蛇形),是盧巒家系,安貴大頭目的家,包括立石後方,都屬於安貴頭目家的前庭廣場,右手邊另外一間是杜爸家。


P2080802 
Druluane盧巒家系 安貴頭目的家,是兩開間家屋。目前整修了左手邊小間的,大間的尚待整修。(屋前木牌寫著「魯魯安」,就是Druluan的另外一個音譯,是舊好茶第二位大頭目(軍功頭目)家系的名字。Yatavanan則是大頭目。)(頭目家屋)

P2080803安貴頭目家。約佔三分之二的大間起居主屋尚未整修,石板都很大。庭院前有狀似人形立石,上半類似人戴著笠帽的模樣,下半則類似人的半身像,人形立石下面有用石板圍成,像椅子的大塊石板。這應該就是代表頭目的石柱。 包括立石後方石板空地 都屬於安貴頭目家的前庭廣場,推測是頭目召集社眾開會的地方。

P2080804.JPG

P2080805安貴頭目的石板屋,目前整修好的部分,門開在側邊,門上有一個木頭十字架,三分之二是已塌坍的石板屋。據說這裡曾是舊好茶公認最美麗的石板屋之一,但因支撐屋頂的杉木梁柱腐朽,屋頂坍塌。以前屋簷下應該有雕刻著百步蛇、陶壺圖案的木雕屋楣,窗台、大門都不見,只留下前面半堵的石板立牆、地面的石板鋪面,以及沿著牆腳鋪設的石板坐臺。

P2080806一個很舊的門牌寫著「上原巷6號」.JPG

P2080824Omomos安貴頭目家庭院前立著狀似人形石板的座椅,上半似人戴著笠帽的人頭,下半似人的身體,人形立石下有用石板圍圍似座椅的大塊石板。是代表頭目的石柱。有可能是頭目召集、主持會議時的座位。
整個舊好茶部落只有五家立有這樣象徵頭目的人形立石,分別是柯光輝大頭目(Laocho-Kadrangilan)、安貴大頭目(Kui-Druluane)、石惠珍(Elheng-Patsekele)、賴賢續(Volhoko-Kabolhongon)及力大古(Lhidako-Patalinonko),除了最早回到古茶部安重建家園的雕刻師力大古是平民外,其餘皆是頭目。
此外,「盧巒家屋的前身並不在現在這個位置。而是位於Su-Kacegelane的區域。也就是以前從新好茶上來時會看到一棵高聳的蒲葵樹的那個位置。家屋稱作達拉巴丹Dalhapadane,也就是祖先Peleng的房子。祖先Peleng在征戰勝利後從魯敏安接回所有的村民,在那之後重新劃分權力,村民也為他蓋了這房子。後因祖先們覺得這棟房子裡面實在太多禁忌的事情,讓平民百姓覺得實在太不方便,後來決定在Su-Omemes區域另外興建一棟房子,也就是現在的「盧巒」。本來達拉巴丹Dalhapadane家屋便成為部落的祭祀中心(祖靈屋),也是勇士征戰之前祈福祭拜之地,家屋旁有高處大石是向全部落宣告事情的地方,也是勇士獵頭回來跳舞的地方。

安貴頭目家隔壁的「杜爸」家,面寬也頗大,是唯一整修時使用了平地的木門的屋子,很容易辨認。屋外右側放有兩片石板雕刻。

P2080807安貴頭目隔壁的杜爸家.JPG

P2080808.JPG

P2080810從上方看杜爸家很大的屋頂.JPG 據說安貴頭目的家原來的規模比這個更大,很期待能看見頭目石板屋完全修復。

P2080813頭目家隔壁的杜爸的家.JPG

P2080823杜爸家戶外的灶.JPG

杜爸家石板屋立面角落有兩片石雕:

P2080818山稜與太陽.JPG

P2080819百步蛇或大饅魚傳說.JPG
一面梭德氏棘蛛織的網

P2080820梭德氏棘蛛.JPG


P2080825離開杜爸家往下一層的石階.JPG

P2080826杜爸家的下方還有一排側牆與後牆都還算完整的石板屋.JPG


我們又經過派出所前,去了一趟太陽河與月亮河回來,才往部落最東邊的長老教會,以及Su-Tadugulu(達都古魯)這一區。
我們仍從派出所正對著的長長石階梯往下走,彷彿是部落的縱座標。
部落裡到處都是自然繁衍、葉子可用作包吉拿富的民族植物假酸漿;而強勢且恣意生長蔓延的王爺葵,也是石板屋毀壞的原因。

P2080865假酸漿.JPG

P2080869王爺葵在石板屋裡恣意生長 也是加速石板屋毀壞的原因之一.JPG

先經過許多間僅剩側牆與後牆的石板屋

P2080871.JPG

遇見一間很大、面寬非常寬,而且很完整的石板屋,門牌是:霧臺鄉大石巷69號。
前庭的草淹沒了石板,主人可能有一段時間沒上來整理了。

P2080872長老教會之前 很大的石板屋 大石巷69號.JPG

P2080873.JPG

P2080874.JPG

P2080875.JPG

之後,是一排沒有屋頂的石板屋,才到長老教會。
長老教會所在的Su-Tadugulu這一區,是原本住在古茶部安東南方約五公里處的達都古魯(Tadugulu意思為相思樹)部落。日治時代的1932年,統治者為了方便管理,強迫達都古魯12戶78位族人遷移到古茶部安這塊名為Su-Tadugulu的區域。是最新的一區,因此石板屋側牆與後牆幾乎都最完整。並且,達都古魯的族人特別以長壽聞名。

P2080876長老教會附近這一區,是舊好茶最晚蓋的石板屋,原來應該都是很漂亮的屋子.JPG

P2080885長老教會前的石板屋.JPG

P2080884長老教會上頭的水泥十字架已經歪斜.JPG

P2080887走進長老教會內部,雖然多半是水泥牆,但最裡面的牆仍是以石板疊砌成,被盛開的九重葛盤據著.JPG
第二天下午又循著第一天剛進部落時,位於現在的入口廣場(昔少年會所)前方、往下繞的那條路,再走一回。看看阿德看見的規模很大、前立面使用非常大塊石板,可能是Katangilan卡拉伊朗家系大頭目的石板屋。

P2080931房屋立面都使用非常大片的石板,一部分的杉木屋梁還在。會是大頭目家的石板屋嗎?.JPG

P2080933.JPG

P2080934這一間應該就是大頭目Kadrangilane卡拉伊朗家系(柯光輝大頭目)的家了,面寬也很寬、是三開間,前立面是少見的大塊石板。大門旁的屋柱上方放了兩顆白色水晶石,代表著這家的主人曾獵過人頭。(頭目家屋)(柯光輝家屋)
 
整體而言,石板屋的側牆與後牆,是以小塊石板疊砌成約60~70公分寬度(厚度)的牆,而房子正面則採用顆粒細緻且結構緊密的大片板岩為立面。板岩的構造容易順著節理劈成一片片的平薄石板,在魯凱族、排灣族與布農族的家屋,都可發現運用簡單工具取得板岩疊砌建造的房子。
 
而魯凱族的石板屋,則似乎採用更多大塊黑色且微泛深藍色的板岩,建造屋子正面的立面與鋪設室內的地面。
這是從多年前造訪霧臺、前幾年在多納,到這次拜訪舊好茶聚落,始終令我們印象深刻的。
多年前曾請教過霧臺的包頭目是在何處、如何取得這樣大片的板岩?當時包頭目說,採石的地點距離霧臺很遠,要走到更靠近中央山脈的山上,在當地用簡單手工具劈好、自己設法走很遠的路甚至分次背負回來。因此,蓋好一棟石板屋要花很長的時間。也因此,從數十年前,霧臺鄉的魯凱族便造就許多馬拉松好手與擅長背負重物的好手。
 
側牆與後牆的石板雖然乍看似隨意堆疊且並未使用水泥,其實仍有一定的堆疊方式,才能通過地震的考驗、愈搖愈穩固。而屋主從墾地回來時,常隨手撿幾塊石板塞於石牆縫隙,便是看似簡單卻關鍵的日常維護之一。因此,即使古老的石牆仍能經歷六百年時間的考驗屹立不搖。
三面疊石牆的縫隙與石板屋頂的天窗,是石板屋呼吸吐納、進行室內與戶外氣體交換的通道,所以,部落的長輩們常說:「會呼吸的石板屋」,尤其在室內升火時,更能夠體會這句話的意涵。
 
那,住在牆面有這麼多縫隙的石板屋裡,蟲蛇不會跑進屋內嗎?關鍵就是室內要持續升火,除了保持室內的溫暖,同時燻煙可以驅逐蟲蛇,也可以讓石板屋的主要梁柱較不易腐朽。
持續燒柴升火的灶,就像石板屋的心臟,跳動的火焰是石板屋的心搏,這讓我聯想起『霍爾的移動城堡』裡的火焰精靈「卡西法」。
我們發現許多石板屋的古老石牆屹立幾百年都不會倒塌,但屋頂坍塌毀損的原因,幾乎都是主人沒有持續居住、升火煙燻與維護之後,無法抵擋主要梁柱的腐朽。
小獵人說,石板屋的大梁要使用很堅固的木頭,才能夠承受屋頂的重量,通常是大棵的杉木樹幹,要去山裡面找,砍下來後還要分好幾天慢慢搬運回來。相思樹的樹幹雖然也很硬、是很耐燒的柴,但不適合當作石板屋的梁柱。有些後來整修的石板屋沒有使用杉木為大梁,比較不耐久。
 
整個部落的石板屋大約有150餘間,目前屋況完整的大約有10間(已自行整修或以政府經費整修)。以最靠近東邊、長老教會遺跡附近的石板屋感覺最新,靠西邊的石板屋最古老,這跟古茶部安的祖先們來此建立部落與開發區域的先後有關。最靠近東邊的石板屋,其實是日據時代大約1930年代,才由巡查部長南幡重助協助下,搬遷至舊好茶達都古魯部落。
 
然而,走在好茶舊社不難發現,石板屋無論建造的年代遠近、古老的程度、整修與否,數百年來,全都面向著北大武山與巴魯谷安的方向,彷彿是向著雲豹傳人的聖山與心靈的歸宿禮敬。
我們後來也在官姐翻出的相簿裡面看見一禎拍攝於日據時代、涵括整個好茶舊社石板屋群的黑白照片(推測是日據時代照片的翻拍),以及另一禎前幾年以空拍機鳥瞰拍攝石板屋群的彩色照片,雖然許多石板屋的屋頂坍塌、尚待整修,然而矗立數百年仍多半完整的砌石牆,都在鳥瞰視野裡清晰現身。比對兩張拍攝於不同年代的照片,內心的驚嘆實難以言喻。

P2080789小獵人和官姐收藏的舊好茶聚落空拍照片(翻攝).JPG

P2080791這張可能是翻拍日據時代的舊好茶聚落照片。清代稱依附著井步山(Alhuane)南邊腹地的古茶部安Kachapongane為「加者膀眼社」。
關於部落入口、邊界,部落範圍的分區
第二天下午在等待官姐和黑熊大哥的另外一群朋友走上來舊好茶時,我們走了一趟昔日古茶部安最西邊的舊入口,也就是除了有疊一堆石板代表部落邊界之外,以前還放置有頭骨架的位置。
祈靈屋(達拉巴丹-但目前已無石板屋殘跡)、最古老家屋、雲豹石碑(古茶部安的守護神─大瑪烏納勒Tamaonalhe),應該都位在上方不遠處。雖然因為沒有部落的人帶,我們並未造訪。但回來查資料、對照地圖與照片後,知道有這些代表著部落古老的文化傳統的地方在,仍感到震撼。

P2080924部落的舊入口,下坡路之前有疊石代表部落的邊界,是以前頭骨架附近位置,現在有一個陶壺形狀的石板(另一說法是代表被砍頭的人形)。

P2080925.JPG

P2080926這裡也被稱為祭壇.JPG

P2080927以前從部落外要進入部落的入口,原來的頭骨架附近位置,現在有一個陶壺形狀的石板(另一說法是代表被砍頭的人形)

P2080928以前部落的舊入口 頭骨架附近位置 


P2080929現在的部落入口 有一株很大的相思樹 據說是以前少年會所的位置.JPG

P2080930
現在的部落入口.JPG
 
此行較可惜是少有機會聽小獵人對於部落的分享與解說介。
對於好茶舊社的石板屋群有「分區」的概念,以及好茶舊社的兩位大頭目卡拉伊朗家系與盧巒家系,反倒是回到新竹後再查閱了許多資料,才從閱讀中自學獲得。
尤其是臺大城鄉所調查測繪的地圖與網站上分享的資料:
好茶社聚落的發展是由西向東逐漸衍生,聚落是由若干住宅單元複合而成,由西到東分別是:Su-katsgelan、Su-Pualu、Talkulhu Kuan、Ringirinthane、Tsatsumathan、Logogolapan、Tulilibi、Omomos、Saobabarat、 Tapa-alualupan、Rhatan、Tukatsaotsadurn及Su-Tatwkulu等十三個區,大小不一,由這些地點的命名,可看出好茶人對於居住地區所賦予的意涵。
Su-katsgelan區域
Katsgelan是魯凱語村莊的意思,Su是發語詞,Su-katsgelan即原來的村莊之意。深入訪談的過程中,同時也有耆老指出在這個區域內,kadanane是魯凱語真正的家的意思,即為部落最初建立的家屋,而kacekelhane為魯凱語真正的部落,即為部落最早發展的地方。
~對照地圖與照片,也就是包括大頭目卡拉伊朗家系、邱爸家、小獵人家、郭爸家的區域。
Omomos(umemese)區域
Omomos是霧之意,Omomos是指住在易起霧地區之人,此區域由頭目druluane家管理。
~對照地圖與照片,也就是包括大頭目盧巒家系(魯魯安)、杜爸家、大石巷3號的區域。
Rhathan(thatane)區域
Rhathan是平平之處,可為田地之意,原為耕地,清末、日據之後才開始發展為住地。
~對照地圖與照片,也就是包括邱爸姪兒家、使用水泥與磁磚整修的那家、長老教會下方那家的區域。
Su-Tadugulu(tatukulu)區域
Tadugulu為相思樹之意,原為好茶分出去的小部落,所在地方有許多的相思樹,後來日本於1929年強制將Tadugulu社遷回好茶,故此區延用舊名。"
~對照地圖與照片,也就是包括長老教會、大石巷69號的區域。
Logogolapan區域 
~這是小獵人出生的家位在的區域
Tukatsaotsadurn   
~這是老獵人的家位在的區域
雖然仍有一些沒造訪到的角落,更有許多還沒有機會聽聞的故事,但從我們有限的經驗與看見裡,畫下好茶舊社的地圖,仍讓我感到開心。期待下回更深刻地認識古茶部安。
葉雅文 2020-03-11 09:33:19

稻香圖書館
IP:1976.12.22.0536
IP:1976.12.22.0523
IP:1976.12.22.0500
IP:1976.12.22.0540
IP:1976.12.22.0521
IP:1976.12.22.05.12
IP:1976.12.22.0512
IP:1976.12.22.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