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7 17:59:51理查

政客存在的價值

比利時人:沒政府5個月 日子更好【聯合報╱編譯呂理甡/綜合報導】2007.11.07 04:24 am
比利時自六月十日舉行大選後,已一百四十九天無法組成聯合政府,打破一九八八年的舊紀錄,但很多比利時百姓卻開始覺得,沒有政府,日子可能過得更好。

比利時北部荷語區的佛蘭德斯基民黨在六月大選中獲勝,但仍須若干政黨支持才能組成聯合政府,只是籌組政府的談判一直不順,北部荷語區和南部法語區的分裂加劇,更使政治人物無法心平氣和的處理成立新政府的問題,導致比利時的前途出現疑問。

儘管如此,多數百姓卻生活如常,許多人甚至質疑政治人物何用。廿七歲的布魯塞爾市民范德波許說:「我們也許已締造沒有政府的最長紀錄,但一切都沒有改變。百姓仍然照常上班納稅,捷運依然按時發車。如果政客不小心點,他們會知道我們比利時人不需要他們。」

地方政府員工伍特斯對於此次政治危機十分憤怒。他說:「比利時成為國際笑柄,每個比利時人都感到空虛、迷惑、憤怒。誰需要這些政客?」

比利時人口共一千零五十萬,操荷語者占百分之六十,操法語者占百分之四十,由於兩族裔關係緊張,導致選制依嚴格的地區和語言界線安排。

一名荷語裔郵差說,多數比利時人採取相互容忍的態度,政客卻強調歧異。
【2007/11/07 聯合報】


這篇文章沒有任何顏色及預設立場,只是就哪一種政府組織是比較有效能或者探討究竟老百姓需要的是何種政府的觀點來思考,原則上這是一則很有趣的新聞,不知道無政府主義者看到會怎麼想的?看到這則新聞讓理查不禁在思考,究竟由政治人物所領導的政府組織有什麼存在的價值,亦或者我們將由公務人員所組成的政府組織與擔任領導人的政治人物一切為二,來思考對於百姓民眾而言,究竟何者是民眾的需要?

無政府主義主張要消除政府組織加諸在個人政治、社會、經濟上的獨裁統治,透過自願結合,互助、自治的方式讓社會能夠運作,並不需要公權力的介入干涉,特別是公權力常會對個人權利發生侵害。但平心而論,有許多政府的機能;例如國防、外交、治安、消防、教育是有所謂經濟規模的效應存在,無政府主義的理想不容易實現於擁有龐大人口聚居的社會或地區,因此由公務人員所組成的政府組織有其存在的需求,同時為求組織領導之順暢,政府組織裡是有領導或管理職位的設置需要。

但這些在公務體系的從業人員,其實與在民間企業工作的上班族應該是無所差別的,同樣是因為某人或某個單位有從事特定工作的需求,願意支付薪水聘請某人來進行該項工作。所以公務人員是接受老百姓的委託,按照特定的政府功能(國防、外交等等)執行老百姓交付的工作,而公務人員的薪水或是執行業務所需之費用也就是由老百姓的稅收來支付。而由於老百姓對於稅收管理或是預算執行等工作無法親力親為,因此再衍生出必須委託某些人來從事管理或監督政府組織的運行,這些人在民主國家中就是透過選舉手段選出來的行政首長以及民意代表。而在不是透過選舉手段的國家(如中國大陸)則是由該政府組織依其工作和能力表現,選出適當人選來領導該政府組織。

由於我們常說民間機構的行政效能優於官方許多,若以民間企業的概念來解讀政府,多數公司的執行長是由董事會所指派聘任,而董事會則是股東會經過選舉所產生的集體管理組織,很少CEO是由員工投票票選出來的,因為並不是每一個員工都具備有獨到的眼光能夠選出適合的CEO,所以這樣的組織運作模式比較像是走內閣制的國家,老百姓(股東)選出國會議員(董事會成員),由董事會遴選適任的CEO(內閣總理),CEO再去聘請各部門主管(各部會首長)。當CEO表現的績效不良時,董事會是有權利解僱CEO另覓適合人選的,而由公司全體員工(老百姓)來選出CEO(總統)的例子是比較少見的。

不過從比利時這則新聞當中,我們也要思考幾個問題,首先就是採內閣制的國家,當該國被選出的政治人物不具備有擔任董事會的能力時,是無法期望該公司能成為賺錢的成功企業,尤其是那些股權分散或是股權集中在兩大敵對勢力的公司,勾心鬥角的權謀遊戲就會一直成為這些人的工作重點,然後就會無心經營公司,自然就會走向衰敗。其次是如果走總統制,由員工來票選CEO,員工是否具備有足夠的獨立判斷智識來做出正確的選擇呢,選出可以領導公司的CEO(總統)呢?其三像比利時的情況,如果沒有董事會或者CEO的出現(例如說老闆休假去),一個公司的既有組織能夠本著自己的職責獨立運作五個多月嗎?也就是說,由常任文官及公務人員所組成的政府組織,是否可以在沒有總理或總統的情況下,光靠國會議員的監督或是各委員會的領導下,維持一個國家的正常運作呢?

如果第三點的假設可以成立,由常任文官及公務人員的政府組織應該還是有其存在的價值與必要,而負責監督的國會議員也可能有其存在的價值,而且若國家考試制度夠建全,能夠篩選出適合的人選來擔任常任文官及公務人員,政府組織就可以自行運作並發揮其應有的功能,不需要有民選首長的領導,單靠常任文官即可時,我們老百姓何苦要將管理或領導這群優秀員工的權利,用選舉的方式將權利移交給一堆爛蘋果來行使呢?又尤其是這群爛蘋果會使得這個政府組織做出傷害百姓權利的決策時,為什麼要來進行所謂的民主選舉呢?

撇開中國大陸對於人權或是言論自由等的侵害記錄,單就政府組織運作的效能上來看,中國共產黨所選擇的非民主方式似乎會讓這個政府組織做出比較有成績的表現,就有點像是蔣經國時代的技術官僚內閣一樣,在那個時代的政府組織是比較有所成績的,也確實能讓有能力的人做上CEO的位子。當然可能中國大陸因為政府組織龐大,對於末端或者一些藏污納垢的角落會有發生失控的情況,因此官員貪污或者濫權的情況仍時有所聞,但另一個華人社會─新加坡,由於是城市國家的規模,比較有辦法確保政府組織全面正常地運作。

最後文末,讓我想到以前Simon博士問過我的問題,他曾問我是支持大有為政府還是小而美政府概念,我當時語塞。現在從上述的推論來回想起,如果是大有為,政府擁有相當的權利,也就代表有相對的腐化風險,同時老百姓的幸福取決在於該政府的領導人是否夠英明,因此就會要去思考整個國家機器應該採取台灣?大陸?還是新加坡的產生及運作模式,選擇一個有效的模式才能讓這個國家順利發揮政府功能。但若是走小而美政府的路線,政府功能將大幅削減,僅有的少數功能由常任文官及公務人員來運作,老百姓必須在市場機制的運作下自求多福,就好比如現在無政府的比利時一樣,但相對來說,政治人物能力的好壞就對老百姓的生活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也就不用擔憂選出爛蘋果的問題。
冰藍北極 2008-07-19 21:59:36

說的好!推!

版主回應
感謝,希望提供大家一些思考的空間 2008-07-21 11:55:01
2007-11-17 19:38:24

不知道誰在製造血腥哄.
不知道誰鴨霸哄.

版主回應
這位點兄,
不知道您指的是什麼?
其實打倒威權的最佳方法不是再塑造另一個威權,這樣受苦的永遠是老百姓。
當年希特勒也是在全民愛戴中崛起取得執政權,誰會想到他會帶領德國走向幾近亡國的道路,更做出令人髮指的種族滅絕的慘事,以致於德國百姓對納粹那段歷史有著唯恐避之不及的陰影,以及深刻的罪惡感,雖然做錯事的是納粹,但德國人還是認為他們要對當初選出納粹執政而導致後續發展負起道義上的責任。
而成熟的公民社會對於過去的錯誤歷史能提出反省和調整,但並不是用矯枉過正的方式,用把對手鬥臭鬥垮的方式來追求真相與公平正義,那只是成就了某些人的政治目的,利用百姓的無知來建立另一個威權而已。
到頭來為這些政客搖旗吶喊的百姓得到了什麼?政客之所以那樣做的動機是可以被理解的,但幫他們搖旗吶喊的老百姓,你們圖的是什麼呢?當政客取得政權後,你們得到了是什麼?若你不是政客共犯結構的一員,人家吃肉你恐怕連湯都還喝不到,那你那麼狂熱地為他們政客喊殺喊打,你又得到了什麼?
正如同我新聞台的立場一樣,永遠要保持理性冷靜,冷眼熱心地觀察社會,當老百姓獨立思考的能力愈高,被政客操弄政治的機會也就愈低,而老百姓的生活也就能過的更好,不論藍綠,誰也無法一手遮天地欺騙百姓。
2007-11-19 09:19:37
賓拉登 2007-11-07 21:18:25

窩覺得.尼們華人粉口愛.
蛇摩.中果倫.胎灣輪.外省倫.客家倫.山地倫.還有一堆倫.很多倫.還有蒙古倫還有粉多古時候的倫.

那摩多倫.當然粉亂.

版主回應
這位具有原住民血統的賓拉登先生,

你粉口愛喔!要不要來喝小米酒呀!喝了小米酒,我們都是一家論啦!

台灣是個移民社會,本來就會有來自四面八方的人,一些國家也都是移民社會,好像也沒有亂到哪裡去,反倒是一些主張血統純化的國家,例如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德國,以及現在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因為追求血統純化而增添了多少血腥與犧牲多少無辜百姓,血統純化真的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嗎?
2007-11-08 10: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