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7 22:28:55活力小太陽[Jim_Chen]
2015出發「趣」旅行_看見台灣.嘉南采風_Day4(上)
2015.04.16~19_「食」在美味、「時」在幸福_嘉南之旅四日遊
臺南愛國婦人會館 >> 嘉義獄政博物館 >> 噴水火雞肉飯+御香屋葡萄柚綠茶
台南1
『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位於臺南市中西區,該建築是「日本愛國婦人會」在臺南的分部,落成於昭和十五年(1940年),後於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6月26日被指定為臺南市市定古蹟。
台南2
台灣日治時期的『臺南愛國婦人會館』分為前棟與後棟,北邊的前棟為本館,而南邊的後棟為宿舍,兩者之間有廊道相連。整棟建築為日本本土洋風住宅,基座為洗石子,一樓外牆鋪有面磚,二樓外牆則是水平木板。
台南3
「愛國婦人會」的創立者是日本九州佐賀縣人奧村五百子;1900年八國聯軍時,她在中國華北見到日軍傷兵的慘況,並在返回日本後得知陣亡日軍將士的家屬缺乏照顧,遂積極籌組婦人團體,義務支援照顧工作。
台南4
1901年「愛國婦人會」於東京成立,請到皇族閑院宮親王夫人擔任總裁,後續獲日本社會支持而得以迅速增加支會。臺灣方面則到1904年2月與6月以及1905年7月,分別在臺中、臺南、臺北(1933年升格為臺灣本部)設立支部。
台南5
不管在日本還是臺灣,「愛國婦人會」的成員均是由上流社會階層人士之夫人組成,主要工作有照顧日本徵戰受傷軍人、遺族,以及募款充實軍需。而該會的經費來源除了會費之外,還有經營事業之收入以及皇室和各界的捐款。
台南6
對於捐款達到一定金額者以及有功的幹部,「愛國婦人會」均會依其規則頒予榮譽勳章或感謝狀。1942年,「愛國婦人會」與「國防婦人會」合併為「大日本婦人會」,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遭到解散。
台南7
「愛國婦人會」在臺灣的總部係於日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7月17日在臺北成立,此外各州廳所在城市也設有分部,會員多由具有社會地位和相當教養的婦人組成,而其成立宗旨為關心地方建設、從事社會服務等。
台南8
二次大戰後日本戰敗,臺灣各地的愛國婦人會館均轉交【紅十字會】管理,而『臺南愛國婦人會館』前棟在初期曾充作中國國民黨臺南市黨部,之後在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轉租給美國新聞處,兼有領事與文化方面的業務。
台南9
1979年台美斷交之後,美方撤離台灣,美國新聞處將內部圖書館之藏書全數捐出,【紅十字會】乃將房舍轉租給臺南市政府作為市立圖書館中區分館,後棟則仍是【紅十字會】的辦公處與附設托兒所。
台南10
民國90年該建築改為臺南市立美術圖書館,後因建物木構部分遭蟲蟻蛀蝕而影響整體的結構安全,遂編列2655萬元辦理全面整修,民國97年12月31日動土,民國101年修繕完成後改作「文創PLUS-臺南創意中心」。
台南11
『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整棟建築是日本本土洋風住宅之空間組成,而非一般公共建築常用的古典歷史式樣建築空間形態。其入口位於北面前棟中間偏東處,由一根柱子與牆面支撐門廊上的雨庇。
台南12
大門之後為門廳,東側於美國新聞處時為一展覽室,今則為閱報室;門廳南側昔日為接待辦公室,現改作管理員室;門廳之西側早期為圖書館及館員辦公空間,今日仍作同用途使用。通往二樓的樓梯位於大門旁邊,為木質構造。
台南13
而該建築的窗戶大多為方窗,於牆面直接開窗,但在樓梯間西面與入口處有八角型窗戶,而樓梯間北面及二樓南面部分窗戶有略為出挑,於其下有木質托架,而一樓南面也有八角凸窗;至於屋頂則是傳統文化瓦。
台南14
在室內裝修方面,一樓部份多已與原貌不同,不過在二樓尚可見到原來的木造結構。綜觀整棟建築,在量體組成上,乍看下還有幾分類似萊特的「草原式住宅」之風貌,與嚴肅的西方歷史式樣建築相較之下,顯得活潑有趣許多。
嘉義1
今天我們要來去「探監」!!!
嘉義2
『原臺灣嘉義監獄(舊稱:臺南刑務所嘉義支所)』位於嘉義市東區,為臺灣唯一完整保存的日治時期監獄建築。該監獄興建於日治時期大正八年(1919年),大正九年(1920年)3月竣工,大正十一年(1922年)正式啟用。
嘉義3
臺灣日治時期,日人在嘉義市東方、當時的臺斗坑209番地基地上由受刑人負責施工興建監舍,主要包括行政大樓、中央台、三座舍房翼樓、工場、女監等監獄建築群,並在1922年三月竣工,時稱為「臺南刑務所嘉義支所」。
嘉義4
當年與其同時興建的還有臺北、臺中、臺南三座監獄,但均已拆除或改建。二戰後,該監獄改稱為「臺灣嘉義監獄」。1994年,法務部進行改善監所計畫而將嘉義監獄移到嘉義縣鹿草鄉,原建物改設「臺灣嘉義監獄嘉義分監」。
嘉義5
到了2002年8月16日,嘉義市政府為保存此建物而將之公告為市定古蹟,之後繼續爭取升等而在2005年5月26日由內政部公告為國定古蹟,並從2009年12月28日開始進行該建築的整修工作,2011年完工後改為『嘉義獄政博物館』。
嘉義6
全員逃走中!有人逃獄啦!
嘉義7
被我逮住囉 ^&^
嘉義8
別想逃走!!
嘉義9
『原臺灣嘉義監獄』是台灣在日治時期「賓夕凡尼亞式(放射狀扇形設計)」監獄的代表,雖然不是最龐大、最完整的一個,但卻是台灣目前碩果僅存的,其建造的人力主要來自受刑人,而這也是日治時期監獄建造的特色之一。
嘉義10
從舍房的建造到下水道的設計,日本人講求完美的民族特質在『原臺灣嘉義監獄』身上就可以看出。舊監內部設施保存完善,軟硬體皆可以用來做為法治教育、人權演進的教材,這些都突顯了舊監的價值,需要也值得被保存。
嘉義11
『嘉義分監(即嘉義監獄舊址)』位於嘉義市維新路140號,總坪數1520.08坪(5025.07平方公尺),在當時這個地方叫做「山谷頂」,是屬於市郊的區域,這樣在運送犯人時較為便利,卻也同時兼顧隔離犯人的效果。
嘉義12
參觀監獄算是很難得的體驗 ^o<
嘉義13
守慎崇廉
嘉義14
『原臺灣嘉義監獄』採用「賓夕凡尼亞式」監獄建築法,其特色是呈扇形、放射狀分布的舍房,能夠以最少的獄政人員來管理犯人;但在獨立式舍房方面的特色,舊監並沒有一併採用,兩者之間仍有些許差異。
嘉義15
所以也只能說日治時期日人參酌了「賓夕凡尼亞式」,再加上自己的經驗、地方的民情來建造『原臺灣嘉義監獄』。另外,由於舊監靠近阿里山,所以多數的木料建材都是取自於阿里山的珍貴原木,包括扁柏、紅檜、杉木等等。
嘉義16
西元1894年11月【嘉義監獄署】成立,正式開啟嘉義市的獄史,『原臺灣嘉義監獄』則於日治時代的1919年(日本大正八年)以約十二萬元預算建造,歷時三年完成,屬於臺南監獄的分監,多收容一般犯罪的受刑人。
嘉義17
到了1994年,法務部將嘉義監獄遷往嘉義縣鹿草鄉,位於嘉義市東區太平里的『原臺灣嘉義監獄』便成為分監。歷經日治時代、國民政府來台、二二八事件等,可以說是一座見證了嘉義市自由、民主與人權發展的歷史建物。
嘉義18
現在各國的監獄制度,源自西方數百年來的改革成果。在十六世紀時,歐美諸國用殘酷的手法來懲罰犯罪者,之後歷經了一段漫長的發展程序,監獄的概念逐漸興起,將各種罪行的受刑人集中一處監禁,已成為主要的處罰方式。
嘉義19
之後在十八世紀初期,歐陸開始出現單室舍房形式的「教養院」或「懲治場」,以禁閉方式來取代野蠻的肉體懲罰,其原始概念與具體設計源自天主教人道主義之思想,企盼運用獨居感化的方法來矯正受刑人的心理。
嘉義20
十九世紀的歐洲,監獄制度逐漸成熟,各國感化教育方式相互激盪,之後更出現「分級制度」,主要是斟酌受刑人的刑期而分為數個階段,誘導受刑人自我鞭策,憑藉著受刑期間良好的表現以換取較大自由,甚至於假釋的機會。
嘉義21
日本結束鎖國政策後,與西方列強往來日趨頻繁,為求進一步改良司法及獄政,日本政府特別派遣囚獄權正小原重成到東南亞英國殖民地作實地考察,之後更發布了《監獄則與圖示》,為日本近代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化監獄規章。
嘉義22
台灣在日治初期,獄政方面以暫行命令為主,設施則多半沿用清代遺留的廟宇、倉庫等建築來充當監獄。明治33年將全台監獄都納入台灣總督府的管理範圍,並在兩年後確立了制度及組織,並統整了全台監獄建築形制。
嘉義23
監獄會因興建地點不同以及各年代實施的管理制度不同而產生差異,近代監獄制度和型態發展中最具影響力的兩種便是「賓州制」和「奧本制」,這兩種制度能產生良好的感化效果,因此各國紛紛接受這些來自美國的新制度。
嘉義24
西元1776年,美國賓州憲法主張以拘禁取代肉體刑罰,並於1829年在美國賓夕凡尼亞州成立【州立東方感化院(Eastern State Penitentiary)】,牢房呈放射狀,以「絕對的孤立拘禁」為其重要精神,對犯人施以獨居禁閉。
嘉義25
「賓夕凡尼亞式(又稱賓州制、嚴格隔離制)」主要根據受刑人的年齡、性別和犯罪類型加以隔離,並以中央戒護台作為監舍管理的中心,從這裡放射出多條舍房,每棟監舍中各獨居舍房的房門外就有直通中央戒護台的走道。
嘉義26
雖然「賓夕凡尼亞式」的監舍需求空間較大,但這種管理方式可有效地減少人力運用、分區明確且容易支援,更使犯人無法離開房門或彼此交談,目的是為了避免罪犯們有機會相互交流,並確實達到自我反省的作用。
嘉義27
狹窄、晦暗的囚房,每間只有兩三坪大小,裡邊除了1座矮小的馬桶、1個水龍頭洗臉台之外,其他便一無所有,監獄管理員透過「送飯孔」送進飯菜,受刑人吃喝拉撒睡,完全在這個狹窄的空間內完成。
嘉義28
撇條中請勿打擾XD
嘉義29
綜觀全台目前的監獄建築,只剩下嘉義與宜蘭兩處的監獄是屬於「賓夕凡尼亞式」的建築形制;最初它們都各是三條舍房,但【宜蘭監獄】目前僅剩一條舍房,也因此更突顯出『原臺灣嘉義監獄』建築保存之完整。
嘉義30
台灣在日治時期參酌「賓夕凡尼亞式」設置的監獄,今日僅存宜蘭和嘉義兩處,但宜蘭監獄目前只剩下一條舍房,嘉義舊監則保存完整。而世界上另一座保存完整的「賓夕凡尼亞式」監獄,則是日本北海道的【網走監獄】。
嘉義31
『原臺灣嘉義監獄』除至今仍保有相當完整的監獄建築空間,其舍房採放射狀的扇形配置,符合監獄收封管制之理想原型,而工場與舍房建築挑高,並以不同型式的氣窗設計,能滿足通風、採光、防潮以及空中巡邏等需求。
嘉義32
一字排開 各就各位
嘉義33
獄政博物館一遊留念
嘉義34
收容人楊X雯女士
嘉義35
【婦育館】是昔日女性受刑人的收容處,範圍不大,其收容人數在1937年達到最高峰,但也不過22人;監牢裡還附有育嬰的地方,讓女性收容人可以就近照顧孩子,算是「法律不外乎人情」的具體表現吧!
嘉義36
『原臺灣嘉義監獄』為「賓夕凡尼亞式」監獄,其特徵是在中央位置有一座扇形臺來管理周圍呈手掌狀放射出去的囚房。監獄入口為石材裝飾的大型玄關,進入後依序為前庭、行政樓、中央台與三條男監舍(智、仁、勇三舍)。
嘉義37
中央台旁邊設有一座神龕,裡面供奉了一尊由日本工匠所雕刻的神像,據說是日本的天照大御神,雕工非常細緻,具有高度的文化保存價值。早年為了讓受刑人能有心靈上的寄託,便在此放置神龕,並以其為犯人進行教誨活動。
嘉義38
「天照大神」是日本神話中高天原的統治者與太陽神,被奉為今日日本天皇的始祖,也是神道教的最高神祇。據說台灣光復後,嘉義舊監曾經幾次請示過神明的搬遷意願,但皆未獲同意,所以目前仍留在原地供奉。
嘉義39
昔日監獄內戒護人員的制服
嘉義40
值得一提的是,『原臺灣嘉義監獄』的門窗、樑柱與壁板大多使用阿里山檜木施作,而阿里山檜木素來以堅固、耐用著稱,配合防逃的專業施工,再加上四周的高牆、鐵絲網、崗哨等等,讓受刑人宛如關在銅牆鐵壁裡。
嘉義41
男監舍裡並排著一間間的囚室,裡頭的配建有木門、門鎖、監視孔、送飯孔、菊花狀透風窗與黑鐵條窗框,而在天花板上還設有空中巡邏道,方便監獄人員於上方就近監看下面受刑人的一舉一動。
嘉義42
男監舍分為獨居房跟雜居房,而獨居房又細分有新收房、易服勞役房和考核房,其中「新收房」是為了讓剛入監的受刑人有一個獨居的環境,可以冷靜下來沉澱心中雜念,並且進一步思考如何適應即將面對的監禁生活。
嘉義43
為了方便獄方巡邏、就近監看受刑人在牢裡的舉動,在挑高的智仁勇舍上頭分別都設有空中巡邏道,除了方便監控外,還有助於空氣流通,能排除溼氣、避免細菌滋長,在夏天時可讓監舍較為透氣,使受刑人不致酷熱難耐。
嘉義44
空中巡邏道還設有灑水功能,能藉以壓抑受刑人的暴動行為。較早一輩的受刑人,私底下會稱呼獄方管理員為「水」,這是因為早期管理員在舍房頂巡視時,若發現有人不守規矩,就會從上面直接潑水下來。
嘉義45
2005年5月26日被公告為國定古蹟的『原臺灣嘉義監獄』,是目前全球僅存的兩座「賓夕凡尼亞式」監獄之一,經政府重新修繕後,已於2011年12月1日起開放定時導覽參觀;民眾從狹窄、晦暗的囚房中,可體會「歹路不通行」。
嘉義46
已轉型為「獄政博物館」的『原臺灣嘉義監獄』,其歷史可追溯自西元1895年(清光緒21年、日本明治28年)中日甲午戰爭時,當年清廷戰敗,割讓台灣給日本,日本政府於同年11月在嘉義成立了「嘉義監獄署」。
嘉義47
1897年(清光緒23年、日本明治30年)「嘉義監獄署」廢監,改制為「台南監獄嘉義支監」。1919年(日本大正8年),日本政府參考美國賓州【州立東方感化院】的規劃概念,動工興建「臺南刑務所嘉義支所」。
嘉義48
除了具備「賓夕凡尼亞式」特色的放射狀囚房之外,監獄裡還設有4座工場、日新堂、女監舍房(婦育館)、行政樓、營繕倉庫等,並留下了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監獄文物,足可見證台灣獄政發展與法治社會演進的歷史過程。
嘉義49
已有近百年歷史的『原臺灣嘉義監獄』,頗具古意,因此獲得許多導演青睞,成為熱門的電影拍攝地。民國74年導演侯孝賢便曾在此拍攝電影《童年往事》,另外根據作家王禎和小說改編的《嫁妝一牛車》也到這裡取景過。
嘉義50
過去,監獄總是給人冰冷、恐怖的形象;但由於『原臺灣嘉義監獄』是台灣現存日治時期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監獄,其建築方式與見證過的歷史,都是地方上很重要的文化資產,因此法務部將其規劃作台灣第一座「監獄博物館」。
嘉義51
日本網走監獄以及美國惡魔島等,都證明了舊監獄發展成觀光景點的龐大潛力,也為地方帶來為數可觀的收益。『原臺灣嘉義監獄』改作「獄政博物館」後,過去用來監禁受刑人的嚴肅空間,相信也能蛻變成常民文化之場域。
嘉義52
庭園裡的這些擺設應該都是過去監禁於此的受刑人之作品
嘉義53
舊監獄中,提供受刑人從事生產工作之用的廠房共有四間,其中第一、二工場是連棟式建築,為了因應場內受刑者作業的需求,所以室內採光與通風都必須相當良好,因此有「太子樓(類似鐘樓)」的設計。
嘉義54
各房舍的門前都會留有寬敞的空間,以提供受刑人活動之用。監獄中的窗戶玻璃皆為當時手工製作,仔細觀察會發覺玻璃的表面並非平滑,而是呈現凹凸不平的狀態,有些玻璃內還存有氣泡,可以感受到當時製作時的人工痕跡。
嘉義55
因為不可能讓所有的受刑人同時洗澡,所以獄方會安排時間,在工場內以桌為單位,輪流盥洗。
嘉義56
犯人們洗的是克難澡,可不是泡溫泉唷!
嘉義57
工場內大小便的空間也是相當簡陋
嘉義58
第一工場:具有規模大且設施完善的木工機械,因為嘉義阿里山有著豐富的紅檜木,深得日本人喜愛,因此獄方會延請嘉義高工的木工老師來工場指導受刑人作業,像是早期嘉義市國小的課桌椅都是從第一工場所生產出來的。
嘉義59
日據時期,嘉義舊監的建築體(如收容人工場或舍房)在建造與修繕時,會在建築之頂吊掛本棟札,上以毛筆書寫修繕紀錄,其內註明本建築體建造與修繕的時代、由何人所監造等相關訊息,祭拜後可確保建造及造後的平安。
嘉義60
據昭和十三年《台灣刑務月報-嘉義支所特輯號》所記載,嘉義舊監營建初期約有三年寒暑不分晴雨,是由(使役)受刑人施工建造,這是日據時代監獄營建之特色,也是其它公共建設所沒有的;舊監於大正十一年三月竣工。
嘉義61
嘉義舊監幅員廣大,為滿足不同之使用機能,陸續興建了28座建築物,其構造方式依現況調查大致可分為:木構造、磚木混合造、加強磚造、RC造、木造RC混合造等五大類,其規劃理念、空間型態、構造工法均具極高價值。
嘉義62
第二工場:場內具有配備完善的編織工具;除了紅檜、扁柏之外,阿里山亦有豐富的竹子、藤木等,獄方便在嘉義舊監內設置生產竹藤的大型工場,早年也與嘉義酒廠合作,製作藤編的酒簍。
嘉義63
嘉義舊監的後方配有兩座崗哨,可視為監獄的最後一道防線。特別的是輪班時,大門必須要由外部開啟,也就是說沒有人來幫你從外部開啟崗哨的門鎖,你是出不來的,接替時必須由別人幫你開門,而你要幫對方鎖門。
嘉義64
當全台各地其他日治時期所建造的監獄一一遭到拆毀後,『原臺灣嘉義監獄』保留完整的建築群,可以說是現代台灣相當難得的歷史紀錄。在舊監獄,隨處可見日治時期特別的建築方式與工法,具有相當高的研究與歷史價值。
嘉義65
當全台各地其他日治時期所建造的監獄一一遭到拆毀後,『原臺灣嘉義監獄』保留完整的建築群,可以說是現代台灣相當難得的歷史紀錄。在舊監獄,隨處可見日治時期特別的建築方式與工法,具有相當高的研究與歷史價值。
嘉義66
第三工場:該處為印刷工場,其建造原因也是因為阿里山的木材豐富,能夠拿來造紙,據說早期嘉義市國中小學的作業簿都是由嘉義監獄內第三印刷工場所生產製造的呢!
嘉義67
第四工場:是生產一般五金用具的地方,屬於較小型的工場。因為每個受刑人手上的工具都可能成為一種傷人的凶器,所以在場監看的管理員必須有魄力、有經驗以及壓制力,才能有效管理這些受刑人。
嘉義68
「典獄長辦公室」顧名思義是典獄長獨自辦公的場所,空間寬敞,因為常常要接見重要人士或來參觀的團體,這裡算是全監獄最豪華的地方了,有冷氣、茶几及沙發椅,甚至還有新潮的吊燈。
嘉義69
法務部所屬之『原臺灣嘉義監獄』,是臺灣現存完整監獄中年資最久遠的一座,而「獄政博物館」的成立,重新賦予這座古老監獄作為推行社會法治教育的新空間,結合日據時代監獄建築的特殊魅力,將可收到寓教於樂的功效。
嘉義70
有空來坐坐 ^o^
嘉義71
到嘉義玩怎能錯過火雞肉飯的魅力
嘉義72
迫不及待要大快朵頤了
嘉義73
飯後再來杯好喝的葡萄柚綠茶吧
文創PLUS-臺南創意中心(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
地址:臺南市700中西區府前路一段197號
電話:06-214-9510
票價:FREE
開放時間:每日9:00-17:00(除夕固定休館)
官網:http://creativetainan.culture.tainan.gov.tw/
獄政博物館(原臺灣嘉義監獄)
地址:嘉義市東區太平里4鄰維新路140號(監獄)、142號(看守所)
電話:NA
票價:FREE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每日開放09:30、10:30、13:30、14:30四個時段,由志工帶入館導覽。
官網:http://prisonmuseum.moj.gov.tw/mp.asp?mp=1
研究:http://www.fjsh.cy.edu.tw/~jail/chinese/1/1-4.html
介紹:http://viablog.okmall.tw/blogview.php?blogid=955
臺南愛國婦人會館 >> 嘉義獄政博物館 >> 噴水火雞肉飯+御香屋葡萄柚綠茶
台南1
『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位於臺南市中西區,該建築是「日本愛國婦人會」在臺南的分部,落成於昭和十五年(1940年),後於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6月26日被指定為臺南市市定古蹟。
台南2
台灣日治時期的『臺南愛國婦人會館』分為前棟與後棟,北邊的前棟為本館,而南邊的後棟為宿舍,兩者之間有廊道相連。整棟建築為日本本土洋風住宅,基座為洗石子,一樓外牆鋪有面磚,二樓外牆則是水平木板。
台南3
「愛國婦人會」的創立者是日本九州佐賀縣人奧村五百子;1900年八國聯軍時,她在中國華北見到日軍傷兵的慘況,並在返回日本後得知陣亡日軍將士的家屬缺乏照顧,遂積極籌組婦人團體,義務支援照顧工作。
台南4
1901年「愛國婦人會」於東京成立,請到皇族閑院宮親王夫人擔任總裁,後續獲日本社會支持而得以迅速增加支會。臺灣方面則到1904年2月與6月以及1905年7月,分別在臺中、臺南、臺北(1933年升格為臺灣本部)設立支部。
台南5
不管在日本還是臺灣,「愛國婦人會」的成員均是由上流社會階層人士之夫人組成,主要工作有照顧日本徵戰受傷軍人、遺族,以及募款充實軍需。而該會的經費來源除了會費之外,還有經營事業之收入以及皇室和各界的捐款。
台南6
對於捐款達到一定金額者以及有功的幹部,「愛國婦人會」均會依其規則頒予榮譽勳章或感謝狀。1942年,「愛國婦人會」與「國防婦人會」合併為「大日本婦人會」,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遭到解散。
台南7
「愛國婦人會」在臺灣的總部係於日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7月17日在臺北成立,此外各州廳所在城市也設有分部,會員多由具有社會地位和相當教養的婦人組成,而其成立宗旨為關心地方建設、從事社會服務等。
台南8
二次大戰後日本戰敗,臺灣各地的愛國婦人會館均轉交【紅十字會】管理,而『臺南愛國婦人會館』前棟在初期曾充作中國國民黨臺南市黨部,之後在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轉租給美國新聞處,兼有領事與文化方面的業務。
台南9
1979年台美斷交之後,美方撤離台灣,美國新聞處將內部圖書館之藏書全數捐出,【紅十字會】乃將房舍轉租給臺南市政府作為市立圖書館中區分館,後棟則仍是【紅十字會】的辦公處與附設托兒所。
台南10
民國90年該建築改為臺南市立美術圖書館,後因建物木構部分遭蟲蟻蛀蝕而影響整體的結構安全,遂編列2655萬元辦理全面整修,民國97年12月31日動土,民國101年修繕完成後改作「文創PLUS-臺南創意中心」。
台南11
『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整棟建築是日本本土洋風住宅之空間組成,而非一般公共建築常用的古典歷史式樣建築空間形態。其入口位於北面前棟中間偏東處,由一根柱子與牆面支撐門廊上的雨庇。
台南12
大門之後為門廳,東側於美國新聞處時為一展覽室,今則為閱報室;門廳南側昔日為接待辦公室,現改作管理員室;門廳之西側早期為圖書館及館員辦公空間,今日仍作同用途使用。通往二樓的樓梯位於大門旁邊,為木質構造。
台南13
而該建築的窗戶大多為方窗,於牆面直接開窗,但在樓梯間西面與入口處有八角型窗戶,而樓梯間北面及二樓南面部分窗戶有略為出挑,於其下有木質托架,而一樓南面也有八角凸窗;至於屋頂則是傳統文化瓦。
台南14
在室內裝修方面,一樓部份多已與原貌不同,不過在二樓尚可見到原來的木造結構。綜觀整棟建築,在量體組成上,乍看下還有幾分類似萊特的「草原式住宅」之風貌,與嚴肅的西方歷史式樣建築相較之下,顯得活潑有趣許多。
嘉義1
今天我們要來去「探監」!!!
嘉義2
『原臺灣嘉義監獄(舊稱:臺南刑務所嘉義支所)』位於嘉義市東區,為臺灣唯一完整保存的日治時期監獄建築。該監獄興建於日治時期大正八年(1919年),大正九年(1920年)3月竣工,大正十一年(1922年)正式啟用。
嘉義3
臺灣日治時期,日人在嘉義市東方、當時的臺斗坑209番地基地上由受刑人負責施工興建監舍,主要包括行政大樓、中央台、三座舍房翼樓、工場、女監等監獄建築群,並在1922年三月竣工,時稱為「臺南刑務所嘉義支所」。
嘉義4
當年與其同時興建的還有臺北、臺中、臺南三座監獄,但均已拆除或改建。二戰後,該監獄改稱為「臺灣嘉義監獄」。1994年,法務部進行改善監所計畫而將嘉義監獄移到嘉義縣鹿草鄉,原建物改設「臺灣嘉義監獄嘉義分監」。
嘉義5
到了2002年8月16日,嘉義市政府為保存此建物而將之公告為市定古蹟,之後繼續爭取升等而在2005年5月26日由內政部公告為國定古蹟,並從2009年12月28日開始進行該建築的整修工作,2011年完工後改為『嘉義獄政博物館』。
嘉義6
全員逃走中!有人逃獄啦!
嘉義7
被我逮住囉 ^&^
嘉義8
別想逃走!!
嘉義9
『原臺灣嘉義監獄』是台灣在日治時期「賓夕凡尼亞式(放射狀扇形設計)」監獄的代表,雖然不是最龐大、最完整的一個,但卻是台灣目前碩果僅存的,其建造的人力主要來自受刑人,而這也是日治時期監獄建造的特色之一。
嘉義10
從舍房的建造到下水道的設計,日本人講求完美的民族特質在『原臺灣嘉義監獄』身上就可以看出。舊監內部設施保存完善,軟硬體皆可以用來做為法治教育、人權演進的教材,這些都突顯了舊監的價值,需要也值得被保存。
嘉義11
『嘉義分監(即嘉義監獄舊址)』位於嘉義市維新路140號,總坪數1520.08坪(5025.07平方公尺),在當時這個地方叫做「山谷頂」,是屬於市郊的區域,這樣在運送犯人時較為便利,卻也同時兼顧隔離犯人的效果。
嘉義12
參觀監獄算是很難得的體驗 ^o<
嘉義13
守慎崇廉
嘉義14
『原臺灣嘉義監獄』採用「賓夕凡尼亞式」監獄建築法,其特色是呈扇形、放射狀分布的舍房,能夠以最少的獄政人員來管理犯人;但在獨立式舍房方面的特色,舊監並沒有一併採用,兩者之間仍有些許差異。
嘉義15
所以也只能說日治時期日人參酌了「賓夕凡尼亞式」,再加上自己的經驗、地方的民情來建造『原臺灣嘉義監獄』。另外,由於舊監靠近阿里山,所以多數的木料建材都是取自於阿里山的珍貴原木,包括扁柏、紅檜、杉木等等。
嘉義16
西元1894年11月【嘉義監獄署】成立,正式開啟嘉義市的獄史,『原臺灣嘉義監獄』則於日治時代的1919年(日本大正八年)以約十二萬元預算建造,歷時三年完成,屬於臺南監獄的分監,多收容一般犯罪的受刑人。
嘉義17
到了1994年,法務部將嘉義監獄遷往嘉義縣鹿草鄉,位於嘉義市東區太平里的『原臺灣嘉義監獄』便成為分監。歷經日治時代、國民政府來台、二二八事件等,可以說是一座見證了嘉義市自由、民主與人權發展的歷史建物。
嘉義18
現在各國的監獄制度,源自西方數百年來的改革成果。在十六世紀時,歐美諸國用殘酷的手法來懲罰犯罪者,之後歷經了一段漫長的發展程序,監獄的概念逐漸興起,將各種罪行的受刑人集中一處監禁,已成為主要的處罰方式。
嘉義19
之後在十八世紀初期,歐陸開始出現單室舍房形式的「教養院」或「懲治場」,以禁閉方式來取代野蠻的肉體懲罰,其原始概念與具體設計源自天主教人道主義之思想,企盼運用獨居感化的方法來矯正受刑人的心理。
嘉義20
十九世紀的歐洲,監獄制度逐漸成熟,各國感化教育方式相互激盪,之後更出現「分級制度」,主要是斟酌受刑人的刑期而分為數個階段,誘導受刑人自我鞭策,憑藉著受刑期間良好的表現以換取較大自由,甚至於假釋的機會。
嘉義21
日本結束鎖國政策後,與西方列強往來日趨頻繁,為求進一步改良司法及獄政,日本政府特別派遣囚獄權正小原重成到東南亞英國殖民地作實地考察,之後更發布了《監獄則與圖示》,為日本近代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化監獄規章。
嘉義22
台灣在日治初期,獄政方面以暫行命令為主,設施則多半沿用清代遺留的廟宇、倉庫等建築來充當監獄。明治33年將全台監獄都納入台灣總督府的管理範圍,並在兩年後確立了制度及組織,並統整了全台監獄建築形制。
嘉義23
監獄會因興建地點不同以及各年代實施的管理制度不同而產生差異,近代監獄制度和型態發展中最具影響力的兩種便是「賓州制」和「奧本制」,這兩種制度能產生良好的感化效果,因此各國紛紛接受這些來自美國的新制度。
嘉義24
西元1776年,美國賓州憲法主張以拘禁取代肉體刑罰,並於1829年在美國賓夕凡尼亞州成立【州立東方感化院(Eastern State Penitentiary)】,牢房呈放射狀,以「絕對的孤立拘禁」為其重要精神,對犯人施以獨居禁閉。
嘉義25
「賓夕凡尼亞式(又稱賓州制、嚴格隔離制)」主要根據受刑人的年齡、性別和犯罪類型加以隔離,並以中央戒護台作為監舍管理的中心,從這裡放射出多條舍房,每棟監舍中各獨居舍房的房門外就有直通中央戒護台的走道。
嘉義26
雖然「賓夕凡尼亞式」的監舍需求空間較大,但這種管理方式可有效地減少人力運用、分區明確且容易支援,更使犯人無法離開房門或彼此交談,目的是為了避免罪犯們有機會相互交流,並確實達到自我反省的作用。
嘉義27
狹窄、晦暗的囚房,每間只有兩三坪大小,裡邊除了1座矮小的馬桶、1個水龍頭洗臉台之外,其他便一無所有,監獄管理員透過「送飯孔」送進飯菜,受刑人吃喝拉撒睡,完全在這個狹窄的空間內完成。
嘉義28
撇條中請勿打擾XD
嘉義29
綜觀全台目前的監獄建築,只剩下嘉義與宜蘭兩處的監獄是屬於「賓夕凡尼亞式」的建築形制;最初它們都各是三條舍房,但【宜蘭監獄】目前僅剩一條舍房,也因此更突顯出『原臺灣嘉義監獄』建築保存之完整。
嘉義30
台灣在日治時期參酌「賓夕凡尼亞式」設置的監獄,今日僅存宜蘭和嘉義兩處,但宜蘭監獄目前只剩下一條舍房,嘉義舊監則保存完整。而世界上另一座保存完整的「賓夕凡尼亞式」監獄,則是日本北海道的【網走監獄】。
嘉義31
『原臺灣嘉義監獄』除至今仍保有相當完整的監獄建築空間,其舍房採放射狀的扇形配置,符合監獄收封管制之理想原型,而工場與舍房建築挑高,並以不同型式的氣窗設計,能滿足通風、採光、防潮以及空中巡邏等需求。
嘉義32
一字排開 各就各位
嘉義33
獄政博物館一遊留念
嘉義34
收容人楊X雯女士
嘉義35
【婦育館】是昔日女性受刑人的收容處,範圍不大,其收容人數在1937年達到最高峰,但也不過22人;監牢裡還附有育嬰的地方,讓女性收容人可以就近照顧孩子,算是「法律不外乎人情」的具體表現吧!
嘉義36
『原臺灣嘉義監獄』為「賓夕凡尼亞式」監獄,其特徵是在中央位置有一座扇形臺來管理周圍呈手掌狀放射出去的囚房。監獄入口為石材裝飾的大型玄關,進入後依序為前庭、行政樓、中央台與三條男監舍(智、仁、勇三舍)。
嘉義37
中央台旁邊設有一座神龕,裡面供奉了一尊由日本工匠所雕刻的神像,據說是日本的天照大御神,雕工非常細緻,具有高度的文化保存價值。早年為了讓受刑人能有心靈上的寄託,便在此放置神龕,並以其為犯人進行教誨活動。
嘉義38
「天照大神」是日本神話中高天原的統治者與太陽神,被奉為今日日本天皇的始祖,也是神道教的最高神祇。據說台灣光復後,嘉義舊監曾經幾次請示過神明的搬遷意願,但皆未獲同意,所以目前仍留在原地供奉。
嘉義39
昔日監獄內戒護人員的制服
嘉義40
值得一提的是,『原臺灣嘉義監獄』的門窗、樑柱與壁板大多使用阿里山檜木施作,而阿里山檜木素來以堅固、耐用著稱,配合防逃的專業施工,再加上四周的高牆、鐵絲網、崗哨等等,讓受刑人宛如關在銅牆鐵壁裡。
嘉義41
男監舍裡並排著一間間的囚室,裡頭的配建有木門、門鎖、監視孔、送飯孔、菊花狀透風窗與黑鐵條窗框,而在天花板上還設有空中巡邏道,方便監獄人員於上方就近監看下面受刑人的一舉一動。
嘉義42
男監舍分為獨居房跟雜居房,而獨居房又細分有新收房、易服勞役房和考核房,其中「新收房」是為了讓剛入監的受刑人有一個獨居的環境,可以冷靜下來沉澱心中雜念,並且進一步思考如何適應即將面對的監禁生活。
嘉義43
為了方便獄方巡邏、就近監看受刑人在牢裡的舉動,在挑高的智仁勇舍上頭分別都設有空中巡邏道,除了方便監控外,還有助於空氣流通,能排除溼氣、避免細菌滋長,在夏天時可讓監舍較為透氣,使受刑人不致酷熱難耐。
嘉義44
空中巡邏道還設有灑水功能,能藉以壓抑受刑人的暴動行為。較早一輩的受刑人,私底下會稱呼獄方管理員為「水」,這是因為早期管理員在舍房頂巡視時,若發現有人不守規矩,就會從上面直接潑水下來。
嘉義45
2005年5月26日被公告為國定古蹟的『原臺灣嘉義監獄』,是目前全球僅存的兩座「賓夕凡尼亞式」監獄之一,經政府重新修繕後,已於2011年12月1日起開放定時導覽參觀;民眾從狹窄、晦暗的囚房中,可體會「歹路不通行」。
嘉義46
已轉型為「獄政博物館」的『原臺灣嘉義監獄』,其歷史可追溯自西元1895年(清光緒21年、日本明治28年)中日甲午戰爭時,當年清廷戰敗,割讓台灣給日本,日本政府於同年11月在嘉義成立了「嘉義監獄署」。
嘉義47
1897年(清光緒23年、日本明治30年)「嘉義監獄署」廢監,改制為「台南監獄嘉義支監」。1919年(日本大正8年),日本政府參考美國賓州【州立東方感化院】的規劃概念,動工興建「臺南刑務所嘉義支所」。
嘉義48
除了具備「賓夕凡尼亞式」特色的放射狀囚房之外,監獄裡還設有4座工場、日新堂、女監舍房(婦育館)、行政樓、營繕倉庫等,並留下了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監獄文物,足可見證台灣獄政發展與法治社會演進的歷史過程。
嘉義49
已有近百年歷史的『原臺灣嘉義監獄』,頗具古意,因此獲得許多導演青睞,成為熱門的電影拍攝地。民國74年導演侯孝賢便曾在此拍攝電影《童年往事》,另外根據作家王禎和小說改編的《嫁妝一牛車》也到這裡取景過。
嘉義50
過去,監獄總是給人冰冷、恐怖的形象;但由於『原臺灣嘉義監獄』是台灣現存日治時期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監獄,其建築方式與見證過的歷史,都是地方上很重要的文化資產,因此法務部將其規劃作台灣第一座「監獄博物館」。
嘉義51
日本網走監獄以及美國惡魔島等,都證明了舊監獄發展成觀光景點的龐大潛力,也為地方帶來為數可觀的收益。『原臺灣嘉義監獄』改作「獄政博物館」後,過去用來監禁受刑人的嚴肅空間,相信也能蛻變成常民文化之場域。
嘉義52
庭園裡的這些擺設應該都是過去監禁於此的受刑人之作品
嘉義53
舊監獄中,提供受刑人從事生產工作之用的廠房共有四間,其中第一、二工場是連棟式建築,為了因應場內受刑者作業的需求,所以室內採光與通風都必須相當良好,因此有「太子樓(類似鐘樓)」的設計。
嘉義54
各房舍的門前都會留有寬敞的空間,以提供受刑人活動之用。監獄中的窗戶玻璃皆為當時手工製作,仔細觀察會發覺玻璃的表面並非平滑,而是呈現凹凸不平的狀態,有些玻璃內還存有氣泡,可以感受到當時製作時的人工痕跡。
嘉義55
因為不可能讓所有的受刑人同時洗澡,所以獄方會安排時間,在工場內以桌為單位,輪流盥洗。
嘉義56
犯人們洗的是克難澡,可不是泡溫泉唷!
嘉義57
工場內大小便的空間也是相當簡陋
嘉義58
第一工場:具有規模大且設施完善的木工機械,因為嘉義阿里山有著豐富的紅檜木,深得日本人喜愛,因此獄方會延請嘉義高工的木工老師來工場指導受刑人作業,像是早期嘉義市國小的課桌椅都是從第一工場所生產出來的。
嘉義59
日據時期,嘉義舊監的建築體(如收容人工場或舍房)在建造與修繕時,會在建築之頂吊掛本棟札,上以毛筆書寫修繕紀錄,其內註明本建築體建造與修繕的時代、由何人所監造等相關訊息,祭拜後可確保建造及造後的平安。
嘉義60
據昭和十三年《台灣刑務月報-嘉義支所特輯號》所記載,嘉義舊監營建初期約有三年寒暑不分晴雨,是由(使役)受刑人施工建造,這是日據時代監獄營建之特色,也是其它公共建設所沒有的;舊監於大正十一年三月竣工。
嘉義61
嘉義舊監幅員廣大,為滿足不同之使用機能,陸續興建了28座建築物,其構造方式依現況調查大致可分為:木構造、磚木混合造、加強磚造、RC造、木造RC混合造等五大類,其規劃理念、空間型態、構造工法均具極高價值。
嘉義62
第二工場:場內具有配備完善的編織工具;除了紅檜、扁柏之外,阿里山亦有豐富的竹子、藤木等,獄方便在嘉義舊監內設置生產竹藤的大型工場,早年也與嘉義酒廠合作,製作藤編的酒簍。
嘉義63
嘉義舊監的後方配有兩座崗哨,可視為監獄的最後一道防線。特別的是輪班時,大門必須要由外部開啟,也就是說沒有人來幫你從外部開啟崗哨的門鎖,你是出不來的,接替時必須由別人幫你開門,而你要幫對方鎖門。
嘉義64
當全台各地其他日治時期所建造的監獄一一遭到拆毀後,『原臺灣嘉義監獄』保留完整的建築群,可以說是現代台灣相當難得的歷史紀錄。在舊監獄,隨處可見日治時期特別的建築方式與工法,具有相當高的研究與歷史價值。
嘉義65
當全台各地其他日治時期所建造的監獄一一遭到拆毀後,『原臺灣嘉義監獄』保留完整的建築群,可以說是現代台灣相當難得的歷史紀錄。在舊監獄,隨處可見日治時期特別的建築方式與工法,具有相當高的研究與歷史價值。
嘉義66
第三工場:該處為印刷工場,其建造原因也是因為阿里山的木材豐富,能夠拿來造紙,據說早期嘉義市國中小學的作業簿都是由嘉義監獄內第三印刷工場所生產製造的呢!
嘉義67
第四工場:是生產一般五金用具的地方,屬於較小型的工場。因為每個受刑人手上的工具都可能成為一種傷人的凶器,所以在場監看的管理員必須有魄力、有經驗以及壓制力,才能有效管理這些受刑人。
嘉義68
「典獄長辦公室」顧名思義是典獄長獨自辦公的場所,空間寬敞,因為常常要接見重要人士或來參觀的團體,這裡算是全監獄最豪華的地方了,有冷氣、茶几及沙發椅,甚至還有新潮的吊燈。
嘉義69
法務部所屬之『原臺灣嘉義監獄』,是臺灣現存完整監獄中年資最久遠的一座,而「獄政博物館」的成立,重新賦予這座古老監獄作為推行社會法治教育的新空間,結合日據時代監獄建築的特殊魅力,將可收到寓教於樂的功效。
嘉義70
有空來坐坐 ^o^
嘉義71
到嘉義玩怎能錯過火雞肉飯的魅力
嘉義72
迫不及待要大快朵頤了
嘉義73
飯後再來杯好喝的葡萄柚綠茶吧
文創PLUS-臺南創意中心(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
地址:臺南市700中西區府前路一段197號
電話:06-214-9510
票價:FREE
開放時間:每日9:00-17:00(除夕固定休館)
官網:http://creativetainan.culture.tainan.gov.tw/
獄政博物館(原臺灣嘉義監獄)
地址:嘉義市東區太平里4鄰維新路140號(監獄)、142號(看守所)
電話:NA
票價:FREE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每日開放09:30、10:30、13:30、14:30四個時段,由志工帶入館導覽。
官網:http://prisonmuseum.moj.gov.tw/mp.asp?mp=1
研究:http://www.fjsh.cy.edu.tw/~jail/chinese/1/1-4.html
介紹:http://viablog.okmall.tw/blogview.php?blogid=955
新聞台Blog小天使
2015-07-31 14:01:18
親愛的台長︰
恭喜您!此篇文章圖片極為優質,獲選為本日熱門圖片,將會出現在新聞台首頁熱門圖片區塊輪播。請您繼續保持每日撰寫文章的好習慣,期待您提供讀者更多精采的圖片,加油!
版主回應
非常感謝小天使的鼓勵
2015-08-01 14:44:53
新聞台Blog小天使
2015-07-31 12:06:25
親愛的台長︰
恭喜您!此篇文章極為優質,獲選為本日哈燒文章,將會出現在新聞台首頁哈燒文章區塊輪播。請您繼續保持每日撰寫文章的好習慣,期待您提供讀者更多精采的內容,加油!
版主回應
謝謝小天使
2015-08-01 14:43:08
親愛的台長活力小太陽[Jim_Chen]:
恭喜您!您此篇文章投稿本週徵文「【活動】2015 ITF第十屆旅展公民記者徵選」,文筆極佳、切合主題,已通過小天使的審核了,您可至 http://mypaper.pchome.com.tw/index/solicit-weekly/193 瀏覽。也別忘了請親朋好友推薦您的文章,活動小組將從通過審核的文章當中,評選出優秀文章,評選標準文章內容70%、文章推薦數及人氣30%,將於投稿截止日後的七天內公佈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