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0 13:21:06M圈管理員

夾雜希望與失望的《我城故事》

 

 由澳門音樂力量主辦、藍藍天藝術會協辦、本地劇場工作者許國權(大鳥)擔任總導演的音樂劇場《我城故事》,採用了“音樂+劇場”的別出心裁形式,十首來自本地音樂人創作的原創歌曲,結合劇場演出,不但所涵蓋的題材廣泛,更飽含當下年輕人對劇變澳門的內心感覺,從愛情小品到對舊景觀的懷念,以至對社會時事議題的思考,不但能讓觀衆感受創作者的所思所想,亦發掘出經濟繁榮的澳門另一面。

    毫無疑問,《我城故事》令我看到不少澳門本土文化的閃爍點,要在此一提的,是本土音樂人在演出中所擔當的重要角色,本地歌手在預演場的演唱水準和功力令人眼前一亮,也令我對本土音樂的創作實力刮目相看。回歸十年,本土文化活動除頻密度增加了不少之外,其實並沒有取得甚麼突破性的進展。澳門本土文化的創作實力,不論從文化事業還是文化產業角度出發,也不論是劇場演出還是電台電視節目,仍繼續在兩岸四地的大環境中“失語”,但澳門創作人在《我城故事》中所展現的音樂實力卻扭轉了我的這一看法,本土音樂人目前所欠缺的,或許只是進一步的專業訓練機會、市場包裝技巧與發行推廣平台。

    早在十月,《我城故事》就特別安排兩場預演,以收集觀衆意見並做進一步改進,這令看完效果還算不錯的預演的我,相當期待最後正式演出的作品。不料,最後公演的作品卻令我大失所望,其中緣由,亦相當値得深思。首先,在預演中突出的問題,其實最後仍然未獲圓滿解決(或得到處理),貫穿全場的軸線依然模糊,整台演出看起來更像是一場各自各演繹的流行音樂演唱會,而劇場部分則淪為“間場”的過渡;另一個致命之處是現場演出部分的減弱,原本在預演中令人眼前一亮的本地歌手現場歌曲演繹,不少卻在正式公演版裡變為播放錄音,不但令現場感染力和韻味大打折扣,也大大削弱了本屬演出強項的音樂元素,令“音樂劇場”變成“配樂劇場”,實在可惜。當然,在正式公演版中,也有令人擊掌的驚喜部分,最後《臭屎伯伯》的劇場演繹,導演莫倩婷選擇走近一個許多澳門人熟悉又陌生的人物——常在噴水池附近出沒的手推車老人,雖然幾經努力最後仍無法達成目標,但導演將“不成功的過程”也紀錄下來,更走上台向觀衆娓娓道來自己的想法,令人感動之餘亦深思背後意義所在,實在是閃爍創意火花的神來之筆。

    事實上,我對公演版的失望,大部分來自作品從策劃到執行過程中的粗糙,而這其實亦為我們帶來另一層面的啟示。目前澳門劇場創作大多以業餘的、臨時組班的鬆散方式進行,旣不利於核心創作團隊的打造,也難以有效的積累創作作品或經驗。而澳門的劇場(其實不只劇場,亦對整體的文化事業發展而言)要取得突破,必須以更系統、更專業的方式推進,政府也實在有必要考慮如鄰埠香港藝術發展局所推行的“三年資助”、“五年資助”計劃,以協助眞正有心有力創作的本土藝團作更長遠、更系統的規劃。政府首先要做的,便是扭轉將文化創作看作“裝飾”與“點綴”的陳舊觀念,眞正尊重文化藝術,並將其作為一種“專業”看待,為其營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李    爾

    iamleer@gmail.com

 

原址 :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09-12/10/content_401750.htm

圖片來源 : http://www.chuguo.cn/news/86975_3.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