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天空〈九〉~卡若拉冰川、江孜、白居寺
2011、10、22下午
揮別浪子卡小鎮,車子在寂寥空闊的山谷間蜿蜒前進,兩側都是嶙峋的山石與飛揚的黃沙,讓人即使身在車中,也感到呼吸不適。
此去是往卡若拉冰川的路上,除了藍天、白雲,就是連綿又連綿的土褐色山頭。
不久,一座座覆雪的山峰出現在遠方,卡若拉冰川在望了。
卡若拉冰川,像絕世的冰霜美人沉睡在大山的懷抱裡。曾經它舒展手腳可到達馬路邊,如今正以每年五十公尺的速度向後退縮著。
記得一、兩年前,三立電視台曾有關於全球暖化的系列報導,團隊曾到達卡若拉冰川進行勘查報導。感覺冰川距離我們似乎更遠了。
春夏的時候,附近有一些商店營業,現因時序入冬,遊客稀少,早已撤出了。像今天就只有我們這團。不過還是有幾位藏族姑娘,不畏風沙,不畏寒冷,留在此地等著與遊客拍照。高原的紫外線特強,藏族姑娘個個皮膚黧黑,雙頰泛著高原紅,她們平時都戴著口罩,若有客人邀請他們合照才摘下來。
我們要離開時,她們齊湧向車門邊,依依不捨向我們道別。
荒漠,荒漠,還是荒漠。沿途不見半棵樹,高山草原枯黃一片,與遠處的山融成一色。若不是有犛牛在其上蠕動著,怎知這裡是高山牧場。
一般來說,海拔在4200公尺以下,生長狼牙刺、白刺花、西藏蒿、禾草或莎草,叫做「山地草原牧場」。
路上遇見一群牛隻,慢慢地在馬路上踱著。
冰川化出的流水,灌溉了後藏的穀倉江孜平原。現在大都收割完畢。位於年楚河上游江孜平原上的江孜,因地處日喀則、薩迦、亞東通往拉薩的交通要道上,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前藏與後藏間的大城鎮。附近著名的景點為宗山與白居寺。宗山並不在我們的旅遊行程上,但路過宗山時,導遊有介紹:
西元1904年,英國入侵西藏。四月,江孜城被攻陷,江孜人民退到地勢高峻的宗山上竹砲臺,以原始的土炮、大刀、弓箭、石頭對抗英軍新式的砲火。同年五月,江孜人民夜襲英軍,六月英軍援兵到來,以大砲猛擊宗山砲台。江孜人民與英軍浴血三天三夜,最後不敵英軍,全體跳下山崖自盡。
白居寺位於江孜線西側宗山附近的山坳裡,三面環山,沿著山脊建有紅色圍牆,遠遠看去,好像山伸出臂膀,環環抱住城池一般。寺名藏語為"斑廊德慶",意即"吉祥倫樂寺"。
在藏傳佛教寺廟群中,白居寺擁有獨一無二的特色,一是一寺容三派,即兼容薩迦、格魯、噶舉派三大教派;二是擁有俗稱"萬佛塔"的菩提塔。
距今已有五百年歷史的白居寺,見證了各大宗教勢力相繼崛起,從相互排斥到融合的過程。寺中有塔,塔中有寺是白居寺的獨特風格,寺塔融合得渾然天成,展現世紀初到世紀中葉後藏地區藏傳佛教寺廟建築的典型形式,也是至今寺塔都保存良好的大型建築群。
位於西側的菩提塔由近百間經堂堆建而成,建築下廣上尖,殿內有十多萬尊佛像和千餘尊金銅塑像,因而有「十萬佛塔」之稱。
經過大門,出現兩側都是轉經筒的路,然後進入大院。白居寺遊客明顯沒有大昭寺多,大部分遊客來自西方國家或台灣,也有少數日本人。幾乎沒有中國遊客。
進入措欽大殿,共有三層,主要有主大殿、法王殿、金剛殿、護法神殿、道果殿、羅漢殿和迴廊等,寺內還珍藏著十八羅漢像、真絲唐卡、以及立體壇城等珍貴歷史文物。
措欽大殿裡,除了釋迦牟尼及強巴佛的神像外;班禪母親的靈塔也在其中,殿的兩側從地面上到天花板,滿滿都是經書。來拜佛的藏民就像在布達拉宮或大昭寺遇見的藏民一樣,一手拿著小紙鈔,一手拿著酥油桶,在神佛面前不斷將酥油注入,及奉獻。
護法殿裡的神佛,面目甚是猙獰,導遊說那是個妖魔橫行的年代,護法神的面容必須不怒而威,望之即有鎮攝的作用。因為神佛與走道有一段距離,有人拿著長長的木棍,上面包著白色哈達,透過木棍與神佛接觸。
↑這是內部一隅,從門口往內照的,黯淡不清楚。
萬佛塔,珍藏著來自世界各地無以計數的寶藏。我們因時間有限,我只順時鐘逛了第二層,每個壁龕裡的壁畫或塑像,不但造型生動,繪製精美,題材亦十分廣泛。這些西藏藝術精品,年代久遠,經過時間長河及歲月煙塵,有些已模糊不清,但其繪畫仍深具「江孜畫風」的獨特風格,又巧妙地吸收了印度、尼泊爾、漢等外地精華。
告別江孜續往日喀則出發,路旁有人在放牧牛羊,也有人用驢子翻田,也有正在收割的藏民,田裡堆放著一堆堆榖物,不知是否是青稞,旁邊花花綠綠搭了幾頂帳篷,遠看彷彿是一朵朵開在田裡的花。
*參考書籍:青藏鐵路經典之旅
上一篇:西藏的天空〈八〉~羊卓雍錯
西藏真是個世外桃源
風景真的好美
每天生活在這麼高的高原上,空氣就稀薄
連吸空氣都不容易 2012-02-09 08:49:34
依然 莊嚴的美
大自然的壯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