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2 11:00:03deepmind

三昧 五根五力 七覺知 八正道

【三昧】即離諸邪亂,攝心不散的意思。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漢譯為【正定】,即離諸邪亂,攝心不散的意思。

1.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

·        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        四正勤:已生惡令永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得生。

·        四如意足(四神足):欲神足,為慾望成就。勤神足,為精進無間。心神足,為一心正念。觀神足,為心不馳散。

2.    五根和五力。

·        五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

·        五力: 一、信力,信根增長,破諸邪信者。二、精進力,精進根增長,能破身之懈怠者。三、念力,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者。四、定力,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者。五、慧力,慧根增長,能破三界諸惑者。

3.    七覺支:(七菩提分)

·        擇法覺支:以智慧簡擇法之真偽。

·        精進覺支: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

·        喜覺支:心得善法即生歡喜。

·        輕安覺支:除去身心粗重煩惱,而得輕快安樂。

·        念覺支:時刻觀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

·        定覺支:使心住於一境而不散亂。

·        捨覺支:捨離一切虛妄的法,而力行正法。(以寧靜安詳、不懼不亂的心情,應付人生一切變故。)

4.    八正行【道】,計有: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

1.       正見:正實的知見。(對事物的如實知見,即對於四聖諦的知見);(真正深入的知見叫做【理見】一般的知見只是知識,稱為【事見】,正見:是不關事物的名稱、標誌,而對其實際相狀,所具的真知灼見。)(若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是見者,是為正見;修行者修實相般若行【道】,了見四諦,十二因緣分明,破有、無等種種邪見。)(明白因緣果報、緣起性空及人人皆有佛性等道理)

2.       正思:正確的思維。(對一切眾生愛護、非暴力的思維、及捨己的離欲,不執著的思維。)(四聖諦、無常、苦、空、無我及中道實相)

3.       正語:正直的言語。(不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戲論及誹謗正法)

4.       正業:端正的行為。(十善業;戒殺、盗、淫;提倡合乎道義、榮譽而和平的行為)

5.       正命:正當的職業。(不從事於對他人或對眾生有害的職業)

6.       正勤:(正精進):致力深度持續修持。(四正勤;勤修戒、定、慧、六波羅蜜)

7.       正念:(即身、受、心、法之四念處)正淨的憶念。修行者的念,是否是正念,由他是不是具備正知來分辨,以正知來修行念,即是正念。(心不散亂,意不顛倒;修一切善,不執一切善,由有念歸於無念)

佛光大辭典:正念<>梵語 samyak-smti,巴利語 sammsati。指真正之念。八正道之一。又作諦意。即如實憶念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可分為二:()世俗有漏正念,即與有漏作意相應之善念。()出世間無漏正念,即依無漏之正見能思惟諦境,而與無漏作意相應的明記不忘之念。

8.       正定:正統的禪定。(以正念來修行禪定,稱為正定。)(心寂靜不動,還要了了分明、清清楚楚)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