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樣畫葫蘆
《不一樣的中國史》第九冊的副標題是「從黨爭到鐵騎,征服王朝的時代──宋、遼、金」。第一到三講談宋代的政治,第四講談宋的城市生活,第五到七講談宋代的文學,第八講談遼、西夏與金等中介王朝,第九講談成吉思汗,第十講談宋、元之際。
皇帝士人,分權共治
楊照表示,要認識中國政治史最核心的面貌,就要認識歷朝歷代皇帝的權力大小和行使方式是不一樣的,而「宋代政治上最關鍵的因素,是士人與皇帝共治。」(頁45)也就是士人集體的力量與皇帝的權力平行合作。這在法家眼中是萬萬不可的,韓非子認為,權柄好比是刀子的柄,絶不能讓別人掌控。但從實際政治運作看,歷代歷朝的統治者,能做到個人獨大,完全不分權的少之又少。
破舊立新,英雄造時勢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毛澤東的〈沁園春〉把鐵木真形容得好像是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傢伙。但鐵木真的崛起,一不靠權力繼承,二並非出面收拾殘局,三不是部落結盟的新領袖,而是打破草原部落組職,建立一套新的制度,進而開創出前所未見的大帝國。在那個時代,北方的草原民族習慣集體領導、部落結盟,而南方的宋朝則是皇帝與士人共治,鐵木真呢?卻是個人獨大,完全不分權。這樣的人,是少數的英雄造時勢,而非時勢造英雄的例證。(參閱252~273)
文類規範,依樣畫葫蘆
「在中國傳統文學中,『文類』的規範性很強,導致閱讀時必須有一番警戒,除非有特別的證據供我們掌握,否則不要輕易將任何作品當作是作者個人個性、心情或經驗的抒發描寫。」(頁188)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理解,同一個黃庭堅的詞,可以寫出思念情郎、可以寫出瀟灑醉意,未必來自他的個人經驗或化身想像,而是詞這個文類有其固定的主題,及如何表現這個主題的固定手法。只要依樣畫葫蘆,就可以寫就。
如果還是難以理解文類的概念,那就去圖書館找幾本碩士論文翻翻,〈緒論〉交代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以及研究方法與架構,只要依序填寫,就可以寫出一篇形式上有模有樣的論文,實質內涵另當別論!
有前言、結語,中間再用小標題分段落引述加上說明或衍伸,照這格式依樣畫葫蘆,一篇心得報告或文摘評論,就像回事了。
【圖:楊照著,《不一樣的中國史9:從黨爭到鐵騎,征服王朝的時代──宋、遼、金》。台北:遠流,2021年5月1日初版一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