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5 22:24:33 orangebach

京都之旅,學習之旅

這趟京阪神之旅不在意料之中,而是意外的旅程。

去英國前手上有兩萬公里,要在年底前用掉,否則就得還給華航。當時一直掙扎於:(1)買貴的華航機票、用里程免費升等;或者(2)買便宜的荷航機票,里程拿來換禮物或者再想辦法用掉。我選擇了二,事後又發覺里程兌換的禮品亂爛一把,在倫敦的某一天,便異想天開地跟Francis說,等她回台灣,我們去日本玩--反正兩萬公里再加一些里程數,就有張免費的亞洲來回機票。

Francis妹妹Tracy是個超級行動派,我們尊稱她為「小隊長」。前腳,她才聽他姐提起我的想法,後腳便開始思考究竟目的地要訂在哪裡--北海道?東京?還是京都?她認為東京,太容易預測了;北海道是個養豬團,便宜但她姐姐不愛;而我們兩個會喜歡京都勝過東京,所以最後便決定目的地在京都。隨即她在一日內便搞定我們的飯店和她倆的機票,並且每日一電督促我快去訂免費票,因為航空公司願意放出來的免費空位有限,越早訂越保險,東弄西弄終於喬好機票,就在小隊長超強執行力下,我們就這樣成行了。

儘管我們三個相熟超過二十五年,坦白講一開始我真的不習慣。少部分原因是太習慣一個人旅行--簡單樸素迅速確實,相較之下,團體旅行要協商、討論,我也不習慣我說了算,所以得先適應決策效率。除此以外,主要的不習慣來自於這對姊妹花的相處模式。雖然從國中就曉得,她們姐妹感情甚篤、相互扶持、彼此信任,超乎一般姐妹之上,卻從未與她們相處過,加上我是獨生女,對於兄弟姊妹相處模式所知為零,等到真正與她們相處之後,才發覺原來我想像中的兄弟姊妹相處模式,真的只是想像,現實生活的兄弟姊妹相處更耐人尋味。

我們從大阪關西機場搭快速電車到京都,再轉公司到飯店,行李才拉進來還沒打開整理,Francis馬上拉出櫥櫃裡的寢具躺下,Tracy把兩個人的行李拉進來,邊拉邊碎念:「你看我姐出來就是廢人一個,沒有一點功能,氣死我了。」Francis字字聽進耳裡,繼續賴躺在棉被裡,沒有絲毫反應。行李整理好,Tracy和我準備出門採買生活用品和吃食,突然傳來Francis濃重的棉被音:「我要吃葡萄,還有麵包,還有耳罩」;Tracy又語氣恨恨地罵兩句:「你看我姐,廢人一個」。京都溫度頗低,我們先到超市買水果,包括葡萄,然後到對街,我逛得隨意,藥妝店、百元商店,但Tracy逛得仔細,她在找姊姊要的耳罩,同時繼續碎念:「我姐最煩了,自己都不來,隨便給她買,不管她了!」我心裡覺得奇怪,你念得這麼兇,幹嘛還照你姐說的做?當我們把耳罩拿回去給Francis,她先啊~~了一聲,意思是「怎麼耳罩長這樣?沒有比較可愛的嗎?」妹妹立刻回嘴:「只有百元商店有賣,愛用不用隨便你。」沒想到姊姊也乖乖接受了妹妹的安排,隔天出遊,戴上愛心耳罩。

我完全沒想到姐妹相處是這樣,我一直以為理想中的姊妹相處模式應該是相敬如賓,就是彼此對彼此都很體貼、禮遇、為對方著想之類的,姐姐照顧妹妹,妹妹體貼姊姊,尤其傻眼她們兩個彼此重口味的唇槍舌劍,她們兩個比較接近「相近如兵」,也就是一接近便開始拌嘴。隔天晚餐時,我直接跟她倆討論起她們的相處模式;熟就是有這個好處,大家把話攤開來講。我問Francis,我們去倫敦的時候,你也滿會照顧自己,怎麼遇到妳妹就成了這樣?她說,我從小使喚我妹習慣了,只要遇到我妹就很依賴她,她也太習慣照顧所有人、搞定所有事情,結果就變成這樣,而且她不只對我這樣,對全家人都一樣。但是對外人不會這樣,只有對家人。我問她,如果同時有家人有外人呢?就還是依賴我妹啊,不會在意別人怎麼想,Francis說。

此時Tracy說話了。「你少想了一點,我姐是這樣沒錯,可是只要我願意接受,不就好了。這本來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更何況我也有不願意做的時候,我姐也不能拿我怎樣。」

我開始有點理解了,人與人之間其實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情,之外很多應然面的想法都僅供參考,局外人也別庸人自擾,只要局內人說了就算。那晚以後,我逐漸換個眼光看待姐妹花--當然我有為此禱告啦,否則光憑我如此腦筋頑固,很難說變馬上變;換個眼光之後,慢慢覺得彷彿重新認識她們一遍,同時也順便反省自己。

我們家人口少,家中的哲學向來是個人好好照顧自己,累積每個照顧好的個人,就會造就其他家人的方便,免得其他人操心,因此每個人習慣各自為政,盡量做好自己,省得其他人操心、麻煩,當然也怕聽別人囉嗦。可是久而久之,我覺得在與其他人相處,尤其是長時間相處時,會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慢慢接納多人相處模式,然而也因為較難適應多人相處,較難應付人多意見多,其實反而容易過分把別人說的話當成一回事,不懂一笑置之,隨便人家去,偏偏又不很容易與人打成一片,結果便造成內外矛盾,自尋煩惱。

可是看到Tracy到哪裡都想到家人,盡力顧全她們的需求,在UNIQLO買得多是家人的衣服,買得和果子也是給弟弟小孩吃的;而Francis雖然對妹妹吆喝來、吆喝去,心裡對妹妹的付出其實很捨不得,但她絕對願意照顧單身妹妹一輩子,下半輩子共處一室,車馬衣裘與妹共,蔽之而無憾。不只如此,兩個人並且愛屋及烏到我身上,陪我到超市買打蔬菜汁的蔬菜,逛信三郎帆布,到大阪車站找奈良的帆布包專櫃....雖然被Tracy列入機車名單上,但除了偶爾被提醒少買一點之外,她倆毫無怨言。

我打從心裡覺得上了一課,學到甚麼是對待家人的態度,甚麼是無私地為家人著想;還有,對家人的關心和愛,必須要化為實際的行動和付出,否則如我過去,很多時候只是放在心裡面想,又想對家人好可是又常給自己藉口縮手,既不願意砸錢,也花不夠時間和心思,好比很忙沒時間、我媽很挑剔,失敗機率高,或者只是偷懶,總想下次再說,最後結果證明,絕對想不出也等不到甚麼好辦法與好時機的。

另方面,我發覺開口要求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家人之間。我們家的人,每個人都很怕麻煩,怕麻煩往往會延伸出兩條路:一條是懶惰,另一是不想麻煩別人,因為找別人總是比自己來更麻煩。往好處想是不會造成別人困擾,但是壞處卻是,其實無形中也少了與別人交流的機會,此情況又名為「見外」;因為你怕麻煩,但別人可能不怕啊,甚至認為幫你解決麻煩是件很棒的事也不一定。對外人見外也就罷了,但對家人見外,未必是好。

我回想起過往一些跟我媽的相處,的確太多時候為了證明自己獨立,或者為了不讓她操心,我對她很見外;既不太樂於接受她給我的東西,也甚少開口說我想要妳給我甚麼,總覺得自己可以張羅,媽媽不用操心。然而卻忽略了對方的心情和期待,畢竟對我媽和我外婆而言,隨著年紀變大,她們是渴望被需要的,子女當然是最主要的來源。我覺得自己過去的確忽略了這點體貼。

總而言之,這趟京都行,收穫頗豐,除了物質上的戰利品,能夠學習到這些待人處事的道理,真正是無價之寶。

orangebach 2011-12-27 21:09:37

謝謝啦。

無名稱 2011-12-26 22:43:16

說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