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30 17:08:54李寧兒

【無之而非書】

 

這故事述說的就是這樣的一個主題──生命趨向愛,是一種無法壓抑的本能。故事裡的主角藉由文學藝術裡的永久性,讓愛穿越時空,穿越的目的,不在於說服他人如何以愛去化解長久以來,人類所累積下來對愛的誤解,而是要以行動證明改變命運、追求幸福,必先改變原有的慣性思維。

我喜歡讀山讀海,就跟妳喜歡藉由文學裡的愛情之美,滿足愛與被愛的原欲一般。我想,讀山的蓊鬱、神秘、蒼茫,與親近海的豐富、遼闊、豁達,是因其隱含陰陽調和與智慧的對比性之美;細細讀來,終可驗證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的詩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我剛從山林溪邊野回來,經過片刻的休息之後,現在感覺好多了。起碼之前的煩惱,現在覺得可以不必多想而自尋煩惱了。

這麼晚才回覆妳的信件,也不知道妳是否還看得到?其實也是想跟妳講,我真的很高興有這種機會,竟然透過網路,也可以遇到自己感到可以相信,而且可以把自己感情真實表達的對象。

剛看到妳的來信,應該是好心情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樣一種簡單而真誠的感覺,其實正是我最需要的。或許對妳而言,妳的工作環境至少並不會讓妳對真誠那麼陌生。但是對我而言,虛偽和市儈充斥俯仰之間。所以說,我所該珍惜的,可能比妳更渴望、更強烈。

至於妳信裡提到,與友人在政治理念有部分觀點不同調,導致引發不必要的爭執。關於這問題,在我看來,大可不必因情緒的浪潮束縛了可溝通的管道,甚至影響到兩人之間原本的深厚情誼。就以我為例,我的生活週遭或工作環境當中,也不乏充斥著諸多偏頗的言論。但我發現,除了政治這話題外,在工作上我們其實是可以密切合作的。看了妳的故事之後,讓我感到詫異的是,沒想到在一次的大選之後,竟讓台灣大部分的人,都這樣的傷心恐懼。

前陣子參加某部會對於一些財政經濟議題的討論,一群經濟學者要我以「政治學者」對某些政治議題,表達幾個修憲議題的看法。坦白說,我的腦子裡如果有烏托邦,那麼制度其實無關重要的。

記得以前跟妳提過,大選前,一位失散多年的前女友突然出現,離婚帶著一個女兒的她,依舊美豔如昔。全世界最不堪的短篇言情小說,也不會如此結局:大學時候兩人之間的點滴重新溫習。每天電話噓寒問暖,當然,還回到當年散步的校園敘舊情。如此偷偷的約會過幾次,就在天雷即將勾動地火之際……

她竟然把話題講到「選舉」──選舉,這個極短篇竟然終結在選舉爭議。外表迷人如昔的她,顯然潑辣尤甚當年,當講到政治的時候。她砲火全開猛烈攻擊,竟把我想當然耳視為綠營寇讎。最後,連找掩蔽的機會都沒有,身上已經彈痕累累,等到我爬起來清理戰場的時候,她已經再度消失,故事就這樣停在我的錯愕中…… 上帝派了一隻美豔的毒蜘蛛在我身上咬了一口,短暫昏迷在婚外情的浪漫裡,卻在驗票和抗議聲中甦醒。

我常說,就事論事,不以情緒模糊問題焦點的道理,是許多人都可以接受的觀點。但實際上呢?並非人人都有此雅量,可以將此信念落實在日常的俯仰之間。就像此刻,外面開始有些風雨,新聞同時也通知大家,明天不必上班。而我竟然還是必須去辦公室待命。乍聽這樣的消息,難免在心理嘀咕幾句:我幹嘛這麼倒楣啊?但無論如何,那也僅僅只是心底的牢騷而已,該是自己肩上要扛的責任,依舊無法迴避。當自己有了這層認知,才能以此準繩接納、同理,甚至要求他人遇到類似狀況時,做出適當的反應。

昨晚看了一本書,講到全世界氣候最溫和的,是西歐地區。沒錯,西歐的氣候真的是全世界最好的地方。這也造就當地很多相當迷人的景觀。相較之下,台灣的氣候說實在不算溫和動人。

但是,我還是比較喜歡這裡。請相信,這和民族主義無關,就像有時妳難免也要質疑我,不鼓勵妳把中國列為旅遊優先區,是否跟民族主義有關?事實上,並非如此。在有限資源的分配下,我們可以做最佳的搭配與組合,選擇到鄰近先進國家,像日本、荷蘭或歐美等國家走走,觀摩別人是怎麼過有質地的──「人」的生活?

以前偶而有人也會問我,年紀不算大,就去過了不少地方,心裡最喜歡的究竟是哪裡?其實,這答案真的不好講,畢竟有很多地方我都挺喜歡,不過,溫和美麗的西歐,不算是最佳。因為它太溫和了。

就像前天晚上,一位同好來家裡聊天,我們談到在溪流狂野白水中的經驗。其實在舒適的客廳中,很難真正以心情模擬水際的震撼,但是我們還是相互以誇大的表情來補充言語與想像的不足。

這就像妳寫的愛情故事一樣,無論裡頭增添了多少文學修辭的潤飾,終究不是妳親身的經歷。在不算少的旅行過程中,較懷念的往往是一些比較恐怖的經驗,像是在非洲的草原上被夏陽烤得無處可逃,或是在寒風冰雪中露營冷到呼吸急促困難。可能有點像是原始部落通過成年禮的少年,在蠻荒的雨林裡度過成長的階段。

因為真正歷經大自然的真實面貌,也才能真正體驗自然的美與完整光譜。而風聲、雨聲不只是媒體記者歇斯底里的顛倒修辭,更非為了對應官員政客虛假的哀戚關懷。囉唆了一堆,其實想跟妳分享的重點是──大自然就是一本好書,也是心靈最好的治療師,更是映射生命的一面鏡子;親近自然就能體悟培根說過的──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嚴密,物理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修辭學使人善辯;凡有學者,皆成性格。

有時看了妳分享的文字稿,並非沒有自己的心得,但我總是希望能夠在思路最清楚的時候,藉由生活週遭的實例,映射妳所面臨的問題。 無論如何,我才要感謝妳……

平時我是個非常聒噪的人。一直以來只要閱讀,總會有很多想法累積。我發覺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人講,像上課一樣地把我的想法,尤其是比較想不通的地方,互動性地拿出來談,就會有更明確的心得。在現實生活中,也因為這樣的習慣,同事和朋友往往被迫成為我傾倒的對象。

但是長期以來,一直沒有機會把點滴的心得稍稍寫出來。只能偶而在別人的板子上囉唆幾句。其實我一直好擔心,那些被他人從留言板剪出來貼的文章以外,妳如果把他們的留言板拿來看,可能會對我們這些土匪一般冷血的右派毒草,產生相當的反感。尤其對教育界有更多嚴苛的批判,擔心妳會覺得我是那麼地冷血無情。

關於書寫,我其實還蠻懶散的,不過從妳這裡,很幸運地讓我有了那種動力,難得地也把另外一些長久以來,事實上也想要形諸文字的東西記錄下來。

當然,我只是想把它們寫給妳看而已,因為是妳讓我想把它們敲成文字的動力。這種感覺很有趣,會想要因為一位讀者,連名字都不知道,相當陌生的讀者,所以天天心裡面會不時琢磨著一些泛黃的題材,甚至會為了突然有一點靈光,在黑夜的枕邊用鉛筆記下幾句短語。

其實,我絕對不可能像妳一樣的多產而且認真。平常工作忙碌於憂國憂民的多心,擺也擺不去的是非,需要更清澈透明的意念去掌握自己,才不至於偏離對自己的認識和檢驗。難得有這樣一個好的朋友,竟然讓我寫些自己不滿意卻又愛惜的東西。

可能妳了解,也可能不了解其中感覺。無論如何,謝謝妳!

2009.09.28

 

上一篇:戲看「人鼠之間」

下一篇:【對話錄】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flower 2009-10-31 07:06:05

看到選舉的話題拆散了情人。
呵呵,其實不須要談到選舉或政治,我不用大腦就可以從任何人日常的一絲一毫用詞遣字或中性的言語中,就辨識出對方的顏色。

有些陳述看起來是中性的,連說的人本身都不會察覺,洩漏了顏色。不必等到談政治或選舉才驚覺雙方是兩國人。

版主回應
在這方面,我可真要自嘆不如了。不過話說回來,就算我擁有好鼻師一樣靈敏的嗅覺,光從日常對話時,飄散空氣的振幅,就知道對方的政治傾向。重點是,接下來呢?難不成如溪裡泛舟,遇到白水,當場下船拉縴走人?

事實上,這話題我一直避免去碰觸,但是我知道避免不了。就像台灣人民無法規避去面對台灣未來的前途一樣,最後還是得面對選擇統一或獨立的問題。但是無論如何,我還是希望台灣命運由台灣全體人民以公投的方式來決定。因為這才是解決紛爭最好的方式。
2009-10-31 11:30:19
gd 2009-10-30 23:34:29

有時候為自己而寫
有時候為別人而寫
只要能有一直寫下去的動力
又何必在意究竟為誰

版主回應
的確如此。若不是這樣,怎能五年下來累積了這麼多的篇幅。 2009-10-31 10: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