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6 18:48:10幻羽

─參修應識之法要(續-15)─大般若經要義(下) 釋惟賢法師


 
       ─參修應識之法要(-15)─大般若經要義(釋惟賢法師

(三)般若之行

就是行動,亦即修持。如何求得般若?如何證得般若?如何由般若斷生死?如何由般若行菩薩道?這就包括在裏面。

,又分幾個方面。第一,修十法行;第二,修解脫行;第三,修菩薩方便行;第四,菩薩四實行。

1.修十法行

學佛要分兩種行,一種是隨信行,另一種是隨法行。

隨信行是什樣呢?學佛要具備正信,堅定信仰,信仰三寶的功德,信仰因果的實道理,信仰修善積德必定有好果。務必要具備這個信仰。一個學佛的人,連這個信仰都沒有,就不叫學佛。有些人究經典,如一些究院、究所都在究經典、究佛學,大學裏面也設有專科在究,我們只能說他是究佛學的學者,而不是學佛者。什原因呢?因他的還在山門外,還沒踏到山門內。未具備信仰,依三寶,不能說他是學佛的,不能說他是三寶弟子呀!

就是要信仰三寶、依三寶,深信因果,相信修善積福的功德。那修一個善,積一分功德,不會落於虛空。要注意到,們到廟上來,磕一個頭、一炷香、供一杯水、供一束花,或者在廟上掃一下地,的功德不會落虛空。要有這個堅定的信仰。就要信這些。

但是,除了以外,還要隨法行是什?就是佛法,就是法寶。在行動上,要依佛說的授、誡而身體力行,能依佛法行持,就叫做隨法行

下面講十種法行。這十種法行,就是針對法寶我們如何學習、如何修持。十法行,在《大般若經》裏提到,就是般若的資糧。

第一,書寫。書寫經典的功德是很大的。過去的大祖師、大居士都要寫經。明代藕益大師,了報母親的恩,每天滴血寫《華嚴經》。因這是如來的言,法寶流通、正法住世,就是人天眼目,是指路明燈,所以功德很大。

第二,供養。供養三寶,不單供養佛和僧寶,而且要供養法寶,就是對於經典,不能褻瀆,要放在淨的地方,而且要禮拜供養,尊重法寶。有些居士這個道理,見到經,就要禮拜。讀《大般若經》,就拜《大般若經》,讀《華嚴經》就拜《華嚴經》,而且要修供養。

第三,施他。什施他呢?就是以經書法寶流通,使別人也能讀,叫施他。過去文殊院不是在印書?印了書就供給其他的寺院,或者用來結緣。這個功德很大的呀!

第四,諦聽。有法師、善知識講經,要認真去參加聽講。在家菩薩戒有一條,四十裏路以內有法師講經,你不去聽講,就犯戒。所以,一定要聽經、聽法,維持慧命,對自己大有好處。

第五,披讀。什麼叫披讀呢?自己要經常閱讀經典。

說到這裏,順便給你們講一講,現在出現了個什麼本願法門本願法門是日本真宗傳出來的。佛教在日本已經是基本變質了,日本的出家人,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娶妻食肉的,可能你們有些曉得,有些還不曉得。娶妻子、生兒女、喝酒吃肉,日本和尚就是這樣的。穿西裝,而且日常生活都穿西裝,打領帶。日本真宗的創立者就是親鸞,他們稱呼為親鸞大師。這個親鸞最初接受中國淨土宗的思想,提倡念佛,念佛生西方等等,後來變了,結了婚,娶了兩個夫人,生了兒女。所以淨土宗,由他來傳就變質了。

淨土宗的經論過去是三經一論,現在是五經一論。三經就是:《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一論叫《往生論》。三經是佛說的,論是印度天親菩薩(又叫世親菩薩)解釋三經時寫的,後來加了兩部進去,清代學佛居士魏承貫加了一部,就是《普賢行願品》,因普賢菩薩發十大願,最終是回嚮往生西方,所謂臨終願生安樂國,所以就把《普賢行願品》加進去了。到了印光法師,又把《楞嚴經》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加進去了,合起來就是淨土五經。我們研究淨土宗,當從五經一論下手。

但是親鸞違反淨土宗的教義,曲解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四十八願之中,他只是承認一願,就是第十八願,這第十八願只是講十念往生,哪怕最惡的人,十念都可以往生,他只是著重這一點,至於三經一論的其他內容,他就不講了。其他還講了些什麼呢?念佛人要以三心念佛,哪三心:廣大心、深心、正直心。廣大心就是慈悲心,深心就是善法心,正直心就是佛心、清淨心。念佛人要以此三心念佛,有這三個心,就有功夫,就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沒有這三個心,你光是嘴巴念佛,哪怕念得唇焦舌爛也起不了作用啊!

念佛的人,要修三福業,要修九品善。三福業叫淨業,九品善合為三品:上品、中品、下品。你修人天善,你原在人間造惡,曉得念佛,能改過來,懺悔念佛,就可以得下品;你修人天善很高,結合修解脫行,就可以得中品,生中品蓮;你能修菩薩善,發菩提心,臨終,就可以生上品蓮。這是佛在《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裏面說得清清楚楚的。

但是,日本親鸞不講這些。他把念經、拜懺、做佛事都認為是雜修。雜修不如專修,把念一句佛號認作是專修,因此,經可以不念、戒可以不修、佛事可以不做,你們看,這歪曲到哪里去了?重慶,在這半年以來,就發生過這種事情,有一個和尚叫聖蘇,他就學本願法門,他同臺灣本願法門掛了鉤,他是在九華山出的家。

但實際上,九華山的仁德老法師已經把他開除了,但他還是繼續打起九華山的招牌,來欺騙別人。他到了四川樂至報國寺,把昌臻法師的幾個徒弟都迷惑了,就去相信那個本願法門,傳播本願法門。但是,這在昌臻法師那裏行不通,因為昌臻法師有正見,那幾個徒弟就跟著聖蘇跑了。一跑跑到重慶,先是秘密宣傳,後來得到一個居士支持,就公開宣傳,引起重慶一部分居士同另一部分居士之間的矛盾和鬥爭。

一個堅持要念經念佛,堅持自力和他力這種淨土;一個就是本願法門,只是念佛,不念經、不上廟、不做佛事,就這麼分成了兩派,而且矛盾很深。在重慶搞了半年多,後來,因為大部分佛教徒覺悟很高,向我反映,也向有關部門反映,聖蘇最近一次到重慶,公安部門就叫他寫檢查書,不准他再宣傳,他後來就走了。

這裏講到十法行中的披讀經典,我就順便講了提倡只念佛不讀經的本願法門的危害性。希望引起大家注意。四川省和重慶市現在是分開的,在重慶決不允許他活動,在四川省範圍內也要注意這件事情。我給昌臻法師講,在開省佛協代表會時,要公開提出來。這個邪法誤人不淺哪!

第六,受持。就是要受持經典。

第七,開演。就是要開演經典,要宣傳,要弘法。

第八,諷誦。就是要諷誦經典,諷誦是什麼呢?就是高聲朗誦。

第九,思維。就是要思維經典,思維法義。

第十,修習。就是要按照經典所說,如法修行,結合聞慧、思慧,並依之修行。所以這十個法行的精神就是由聞而思,由思而修,這就是般若的資糧。 

現在揭批的法輪功,就是借法輪法輪,借佛反佛。他們把李洪志供奉為教主,高於釋迦牟尼佛之上。法輪功的書我是看完了的,簡直胡說八道,歪曲我們佛陀的經典。他也講什麼法身、講如來、講八萬四千法門,實際上是在歪曲,一竅不通,但卻有許多人受騙上當。甚至在取締法輪功的過程中,有些政府官員不瞭解,把佛弟子與他們混為一談。取締法輪功,政府有著明確的立場,邪教與宗教有本質的區別。現在有些地方執行起來有偏差,但也在逐步糾正。這是李洪志亂宣傳對我們佛教造成的惡劣影響。本願法門有類似情況,借佛反佛,借念佛反念佛。

般若之行,首先是十法行,就是如上內容:書寫、供養、施他、諦聽、披讀、受持、開演、諷誦、思維、修習。具體講就是由三慧三學,由聞、思、修戒、定、慧,這是我們學佛的一套完整修法。


2.修解脫行

為什麼學般若,因為要求解脫,解脫生死,這是出世三乘所共同要走的道路,而修般若就是斬斷生死根本的唯一途徑。

什麼叫解脫行呢?就是對於六塵境界,要有厭離心,有厭離心才可以斷貪心,斷貪才能斬斷生死根本。要斷生死根本,就要把生死的根本原因找出來。生死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麼呢?那就是我執,由我執生邪見、生煩惱。般若法門就是要斷我執

我執在第六意識方面屬於情感上的執著,於真實道理起迷惑,認識不清,叫做分別我執。屬於第七末那識的我執俱生我執,即本來就有的、與生俱來的,這一種執著就迷於事相。第六識迷於理就起邪見,第七識迷於事相就起執著、生妄執。

邪見是什麼呢?在佛經的分析就是下面這五種惡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由這些不正確的見解而產生的對真諦的迷惑,叫做見惑

身見,就執我嘛,我有好高好大,多麼不得了,我是常恒存在的,由此而生起我癡、我見、我慢、我愛,這叫做身見

邊見,就是執或執。執(堅固地認為)萬法是恒常的,叫常見;執萬法(包括人身)消滅了就徹底沒有了,叫做斷見。這兩種見解叫邊見,一邊之見。

邪見謂撥無因果,譭謗因果緣起的真諦。

見取見即執著以上的錯誤見解認為是正見,非因計因,卻自認為是正見。

戒禁取見就是由於上述的種種邪見支配他的行動,猛力發起錯誤的修行。有些外道,在糞坑裏修,在古墓中修,或者投水投火,認為自殺可以升天堂……,行為不正當,非果計果,這叫戒禁取見

這五種,又叫五利使,由於對道理不明而生起的五種邪見,又稱惡見

至於第七識就是迷於事相,什麼事相?六塵境界:眼、耳、鼻、舌、身、意所對之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一般人都迷於六塵境界。儘管有些人看起來蠻聰明的,但時常迷於外境。譬如,有些聰明人明明知道白粉吃不得,吃了害自己還害家庭,但遇事臨頭,煙癮一上,香味就把他迷倒了,他就不得不吃;有些聰明人進舞廳、歌廳,為了娛樂,明明知道男女之間容易出問題,影響家庭和睦,但卻偏偏要去;有的人打麻將、賭錢,一上桌子就有輸贏,他曉得這些道理,但偏偏要上桌子,結果越輸越眼紅,最後輸得傾家蕩產。這是一些社會現象,聰明反被聰明誤。

在修行人來講,如果只重知見,而不重修行,儘管會談會說,但一遇到五欲境界,財、色、名、食、睡現前,他就迷了。所以,雖懂理,沒有定力或定力不夠,沒有修定或者不實際行持,遇到具體的六塵境界,他就迷惑了。所以佛法講,要修戒、定、慧三學。持戒就要守根,守根臨境就不亂。六根就像六道大門。你晚上不把家裏的大門關好,盜賊就會進來把你的財產偷得空空的。我們修行人,若六根不守,六塵一進來、六種惡欲一進來,把你的法身慧命就偷得空空如野。所以持戒就是守根嘛,修定就是伏意馬。你不修定,定力不深,遇到具體境界,你就要亂,就要破壞你的戒行。所以,思惑迷於事,見惑迷於理。

我們現在修般若法門應怎樣辦呢?我們要達到什麼境界呢?要超情離見,超妄情、離邪見。超情即是超妄情,指情感不要浮動,要保持正常。六情五欲不要放縱,叫超妄情。離見呢?就是離邪見,思維要端正,定力要高,要時常保持理智、鎮定,做到正念相續

那麼,如何超情?如何離見?首先就要修文字般若,要通經明理,以文字般若去掉邪見,斷五利使;接著以觀照般若遣妄執,包括我執、法執,斬斷五鈍使,因為修觀照般若就是修止觀,修止觀就會有定力,有定力能夠消除貪、嗔、癡、慢、疑等種種煩惱,有了這種定力,就會觸境不亂,就能最終消滅事惑。能夠如此就是為般若慧積集資糧,慢慢就會具有般若慧,功夫純熟時就能以般若利劍斬斷生死根本,消除二障,圓證菩提。這就是解脫生死的道路,不能離開般若。


3.修菩薩方便行

我們學佛就要先學菩薩,要完成般若,得到般若的智慧,也必須要學菩薩。學菩薩不單是出家人的事情,在家居士同樣要學,故有出家菩薩戒在家菩薩戒。我們學佛乃至成就,要著重於信、解、行、證。信以後要瞭解,瞭解以後要結合行動,才有實證,也就才有受用。不只是說一說,或念一念經就了事,那只是形式。

上面講的兩種法行重點在上面。十法行解脫行也要,現在講的菩薩方便行還是重在解行相應這是大家要特別注意的。

1)菩提心

沒有行持就沒有智慧,就不能進入般若。那麼學菩薩方便行,首先必須要發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具體來講,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了上求佛道,必須救度眾生,這是先決條件,也是菩提心的重點。菩提就是覺悟的意思,就是於萬法真諦不迷惑。我們修學菩提,不能像世俗人那樣迷惑於六塵五欲境界,要學菩提,就不能迷。所以菩提區別於世俗凡夫。

什麼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漢譯為無上正等正覺

正覺,區別於外道,外道是邪覺。佛住世的時候,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執持各種主張、各種邪論。時至今日,不論我們中國或在世界各地,都還有邪教。中國取締的法輪功,就是一種邪教。

正等,就區別於聲聞、獨覺,聲聞獨覺的是小覺、偏覺,菩薩的覺與眾生平等平等,比聲聞獨覺的範圍廣。

無上,就代表佛陀圓滿的。佛陀是三覺圓,萬德具,果報比菩薩高。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這個的境界極高無上,福、慧圓滿具足,所以佛又叫兩足尊。我們發菩提心,就是要最終達到這個的境界,就是要達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得、正受佛的果報。這是我們的最高目標。

2)大悲心

菩提心的中心,一個是大智,一個是大悲,還有一個是大願,必須具足大智大悲大願。其中,最重要的是悲心。密宗《大日如來灌頂經》有三句話: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這三句話,是顯密共同遵行的原則。所以,中心就是大悲心,有大悲心才能生起菩提心,鞏固菩提心,才能使菩提心發展。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和《華嚴經》都講到這個內容。《菩提道次第廣論》說,菩提心的生起要靠大悲心。佛教是以慈悲為根本,慈能予樂,悲能拔苦。對於廣大的受苦受難的眾生,不管胎、卵、濕、化,都要發心救度。當然具體內容還很多,有無緣慈、同體悲,還有眾生悲、法緣悲、無緣悲等。

那麼,大悲心又是怎樣生起來的呢?那就要念眾生恩。眾生多生累劫以來,都是我的六親眷屬、師長朋友,對我都有恩德。我要求解脫,要脫離苦海,而同時呢,無始以來我的這些親眷也在苦中,也要求解脫。我要度他們,這就是念他們的恩、報他們的恩。

眾生恩是怎麼個念法呢?《菩提道次第廣論》裏講,要念父母恩,特別是念母親的恩!要知恩、要念恩、要報恩。在座的絕大多數都是母親,這個母親的痛苦,你們是深有感觸的。佛教有部大乘經,叫《佛說父母恩重經》,就敍述了母親的痛苦,從懷胎起,到兒子成長以後,經歷若干苦難,母親的眼淚流不盡啦!母親的血為兒子流,母親的汗也為兒子流,所以,母親之恩,山高水深!我們要念眾生恩,首先就要念母恩,要知母恩、報母恩,要講孝道。學佛的人,不管在家、出家,佛指示我們要報四恩。四恩裏面,就有父母恩。所以要盡孝啊!過去,中國的儒家講孝,其實我們佛家修行,首先就要講孝。有些人誤解,認為出家不認家,出家遠離凡塵,遁入空門,就不認家了。殊不知不是那麼一回事!出家人還是要報父母恩,而且報恩的內涵更加博大了。

這在經典中有很多範例。譬如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首先回王宮講法,為他的父母親、親眷說法。姨母波闍波提就是這樣出的家。他的父王病了,他親自去送藥。父親死了,他親自送葬、抬棺材。釋迦牟尼佛出生剛幾天以後,母親摩耶夫人就去世了,生到忉利天宮。釋迦牟尼佛又到忉利天宮給母親講法。一部《地藏王菩薩本願經》就是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給母親講的。《地藏經》的中心內容,也是提倡報恩。當然它不止這一點,這是佛為我們示現作孝子的典型,報母恩的典型。

另外菩薩中的地藏菩薩、比丘中的目犍連尊者,都是報母恩的典範。


《地藏經》中講到地藏菩薩多次救度母親,還到過地獄。有一世地藏菩薩為光目女,蒙一個羅漢的指示,給他母親祈福,於是他母親就離開了地獄,生在人中,卻因為業障當了奴隸。地藏菩薩知道以後,就親自去見他的母親。見了母親以後,母親就告訴他地獄中的種種痛苦,使他感覺到地獄眾生很苦,於是地藏菩薩就發願不單是要報母恩,還要報眾生恩,不單是對個人的母親盡孝,而且要對無量眾生盡大孝。地藏菩薩願力是很大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個願力好大呀!報眾生恩,就是盡大孝。

目犍連尊者也是很有名的。他母親在世的時候不敬三寶、不修供養、不修佈施、慳貪吝嗇,死後墮入餓鬼道。目犍連尊者成道以後,曉得母親在餓鬼道中,就以神通力托著一缽佳餚到餓鬼道去救母親。但是母親看到好飯卻吃不成,飯到嘴邊就化成猛火。這就說明,神通也不能解決業報。由這個原因,目犍連尊者就求教釋迦牟尼佛。佛就告訴他,在七月十五設盂蘭盆會,廣修供養,為母親求福,使母親得到超度。每年一度的盂蘭盆法會就是這樣一個緣起。

佛教講孝道。釋迦牟尼佛、菩薩、聲聞都是行孝的典型,都做出了表率。而且佛在大乘經典中處處指示,我們要報四恩,即三寶恩、父母恩、國家恩、眾生恩。我們為什麼學佛呢?一句話,就是為了要報四恩。這就是報恩精神,是很實際的問題。所以發菩提心要有悲心。念眾生恩,首先要念母親的恩,知母恩、念母恩、報母恩,這樣,你的悲心就很深切,就會出之於至情。人間的至情莫過於父母兒女。那麼,以這種至情對待大地的苦難眾生,這就是佛教大乘菩薩的救世精神。

菩提就好比樹根,樹根要雨露來滋潤才能發芽、開花、結果。菩提根的雨水是什麼呢?就是大悲雨水。《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有一段講得很明確,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這一段經文就說明,菩提心的生起要靠大悲心。所以說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這有連帶關係。

菩薩戒裏面講,障悲心的是什麼呢?是嗔恨心!所以,你們受了菩薩戒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比丘戒以斷欲為根本,菩薩戒以斷嗔為根本。比丘戒在身語方面,有一種欲情體現就犯戒。而菩薩戒呢?還不體現在表面,只要你內心有嗔恨的念頭生起,就算犯戒。這點要求是很嚴的,因為嗔恨心的生起,就是悲心的大障礙。所以必須要忍辱!忍辱波羅蜜是第一波羅蜜。在五門禪裏面,嗔恨心重的就要修慈悲觀來對治。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寒山大士有首詩云:

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

所以,菩薩方便行,第一就是要發菩提心,菩提心生依靠大悲心,大悲心生就要靠念恩、報恩,特別直接的就是念母親恩、報母親恩。要知恩報恩!只要大悲心生起來,菩提心就鞏固了。你有菩提心的話,諸佛歡喜,龍天擁護,鬼神欽敬。這是菩提心的功德,大家要知道。

唐代時候,有個道宣律師在終南山的淨業寺修行。道宣律師是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律宗的開山祖師,持戒很嚴,在終南山修行很清苦,過午不食,每天就在一個洞子裏面坐禪。因為他的戒行精嚴,每天到了中午,感得天人給他送供。(終南山淨業寺有個天人洞,在半山腰上。去年我到終南山,曾到天人洞去坐了一下)有一次,窺基法師來拜會他,同他談道,談得很久,已經到天人送供的時候了,但無人送供來。等窺基法師告別離開他不久,天人就送供來了。

當時道宣律師就問天人:為什麼今天中午到時間你沒送供來呢?

天人就告訴道宣律師:窺基法師根基不凡,他修的是大乘行,發的是菩提心,心量很大,他的光明很顯耀,我們天人的光趕不上他,只有回避。

道宣律師聽了以後很是感歎,於是就對發菩提心的菩薩大加讚揚。道宣律師寫得有本書,叫《天人感通錄》,記載有這件事情。

我舉這個例子,就是說明菩提心了不起呀!


3)四無量心

能夠發菩提心就有慈、悲、喜、舍四無量心能予樂,能拔苦,就是能夠見功德隨喜、見善隨喜,呢,就是能夠佈施,舍去自己的利益,乃至舍去對慈、悲、喜等一切善法的執著,而依止於無我慧、空慧。有菩提心、有大悲心就有四無量心

什麼能夠降魔呢?佛在《大般若經》講,四無量心就可以降魔。不管你咒子念得再高明,你要降魔的話,沒有四無量心,不以悲心對待,你是降不倒魔的。儘管你的咒力大,而那個魔的力量可能比你還大,或者你一時把他調服,他反過來就不得了了。你們修密法的要注意這個問題,不要認為咒力很高,就如何如何。咒力固然高,但中間有個精神、有個中心,就是不能忘掉四無量心,因為我們是學佛的,不是外道。這一點在密教經論裏是講得清清楚楚的。所以《大般若經》也是顯密圓融的。《心經》是《大般若經》的精髓,最後說的咒子,就顯示出般若的威力,是顯密圓融!

4)六度四攝

要發菩提心,要有悲心,還要結合行動修六度四攝六度就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種功德都是以饒益眾生為落腳點,所以叫六度四攝就是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是以四種方法攝受眾生。這個四攝了不起,待人處事、管理寺廟,要有四攝精神啊!我在報上看到,現在日本經濟很發達,有許多公司就是受了佛教的影響,以四攝的原則來管理他的公司,所以促使了經濟發展。

四攝是進行團隊建設的指導方法,以四種方法攝持眾生。一是要有的精神,佈施嘛!一切為公,為眾人利益,施財、施法、施無畏;二是語言要和藹,要有和合精神,說愛語、說軟語;三是一切措施、一切行為,要利益別人,盡義務而不強調權利和享受;四是與大眾同甘共苦,共同生活,共同做事。

你們看,這個四攝法多了不起!所以我說,要管好寺廟、管好團體,必須要有四攝法,這樣才會讓別人得到好的感受,得到一種法樂。


4.修菩薩四真實行

菩薩的四種真實行,出自於龍樹菩薩的《菩提資糧論》,此書也是根據《大般若經》的精神進行論述的。龍樹菩薩著了《大智度論》之後,繼續寫了《菩提資糧論》,說如何具備菩提資糧,這中間就提出了四種真實,相當重要,不管是從思想見地,還是從行動方面,對我們修菩薩行都相當重要。

什麼是菩薩的四種真實呢?一是知性空而求業報;二是知無我而生慈悲;三是樂涅槃而行生死;四是廣佈施而不求報。

1)知性空而求業報

這就是說,你要修空觀,瞭解的道理。雖說是深入空觀,但是這種不是空洞的空,更不是斷滅的空。一方面講,一方面要相信緣起,就是。相信緣起的存在,業報就存在。所以,絕對不能否定因果,為善受福,作惡遭殃;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因果原則,任何人不能違背,這是個鐵的定律。禪宗有這麼一個公案。過去有個禪師講法,有人問他,你講禪的人落不落因果呀?他就說我不落因果。那就把因果否定了。結果這位禪師五百世墮入野狐身。後來,唐代百丈禪師講法,會中一位老人又這樣問,百丈指點他要不昧因果,他聞後解悟才脫了野狐身(老人系野狐變化)。所以講性空的同時,絕不否定因果。

2)知無我而生慈悲

無我,即人無我法無我無我是大智慧,曉得無我,就曉得眾生平等的道理。眾生與佛同體,眾生與我平等,眾生在苦難中,我有責任救度。所以說知無我而生慈悲

3)樂涅槃而行生死

我們雖然想求解脫,解脫生死,但是為了證大涅槃,還要在生死流中廣度有緣的眾生。什麼叫大涅槃呢?就是無住涅槃。四種涅槃中,無餘依涅槃是三乘共證,只有無住涅槃才是佛菩薩的涅槃,是大涅槃。什麼是無住涅槃呢?這是根據大智慧來的,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叫做無住涅槃,是菩薩的大涅槃。所以說樂涅槃而行生死。菩薩安樂的是大涅槃,無住涅槃,因此,要完成菩薩道、證得菩提果,就要在生死之中救度眾生。有很多祖師,臨終之前發菩薩願,希望乘願再來。我們追悼他們的時候,也祈願這些大德乘願再來,不安住於極樂世界,不安住於解脫境界,而來救度眾生,這就是無住涅槃的境界。

4)廣佈施而不求報

行佈施的當下應做到三輪體空,以般若攝持。你做了好事,行了佈施,不要老在憶念我是施者,你是受者,那是所施的什麼什麼,還有什麼什麼果報。不執著這些,就是三輪體空;真正安住在無相佈施的境界上,就是達到了三輪體空。假如有所求的話,那個境界就窄了,功德就有限量,佛在《金剛經》說得很清楚。

以上這四種真實內容很好,精神很高。這是龍樹菩薩在《菩提資糧》裏記載的,而《菩提資糧》又是根據《大般若經》來的。



(四)般若中道

1.略釋三種中道

什麼叫中道中道就不是邊見,不是一邊之見,是駁斥邪見,駁斥邊見的。

世俗人和外道行者,不是執著,就是執著常見是認為世界永遠都存在,一切法永遠都存在,有一個客觀常恒不變的實體,或執著有一個不變的主宰、萬能的神等等。斷見就是認為一切法,包括生命和萬物,消亡毀滅了就永遠不存在了。二世(前世、後世)沒有了,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的因果就講不通了。

般若中道,一方面講,一方面講是指凡夫認為的主觀、客觀等一切現象界,都是因緣生法,如幻如化,本體即空。就是幻化的有,因緣生法雖是如幻如化,但卻是相續生滅,相續不斷,前前無始,後後無終。由就破斷見,由就破常見。亦有亦空,非有非空,稱之為中道了義,這就是佛家知萬法實相的般若智慧,為中道實相智。

在佛學裏面有三中道,即佛在不同時期,或以隱密相或以顯了相為闡明諸法實相所立的不同言教:一是緣起性空的中道,二是唯識無境的中道,三是勝義離一切名言的中道。這稱之為三種中道。

第一,《大般若經》裏講的就是緣起性空的中道。《中論》的第一品有個偈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凡是因緣生法,一方面是緣起的幻有;一方面是沒有恆常實在的真空。亦有亦空,一個是妙有,一個是真空;非有非空,既不是常有也不是斷滅的空。佛以隱密相宣說中道之義。

第二,唯識法相學裏講的中道,是根據諸法的三性三無性闡發的。

三性就是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圓成實性依他起性,就是幻有、因緣生法有。遍計所執性就是我、我所執,我執、法執是虛妄的,必須要遣除。圓成實性就是勝義有。這也是亦有亦空。

進一步又由三性到三無性。三無性就是相無自性生無自性勝義無自性相無自性是說遍計所執相是沒有的,我相、法相是根本沒有的。生無自性就是說一切因緣生法非自然生,非偶然生,由因緣生。勝義無自性就是說勝義境界是達到二空境界,我空,法空,沒有我相、法相,是無自體的,這叫做勝義無自性

這就是唯識法相學所闡發的中道之義,是佛以顯了之相而宣說的。其實與般若中道是相合的,並不相反。《中觀》我聽過。我在漢藏教理院讀書的時候,聽過喜饒嘉措、安東活佛、法尊法師的課,也聽過印順法師講關於《中觀》的道理,同時我也研究法相唯識,讀過《瑜伽師地論》,我總覺得兩種是合得起來的。不能夠以空破有,以有破空,互相排斥,那個要不得。應是相合的。這是我自己修學空有二大體系的結論、心得。

第三,是關於勝義離言的中道,就勝義境界來說,是寂滅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就是空性真如實相”……。但是要顯勝義呢?就不能離言語,也就是不能離文字般若,要由文字般若來顯勝義境界。雖然勝義是不可思議、不可說,但由此道路,也可以通於勝義。所以要從文字般若觀照般若,最終到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就是勝義境界。這就是勝義離言的中道。


2.以譬喻顯中道

《金剛經》(鳩摩羅什譯本)裏有六種譬喻,《大般若經》裏有十種譬喻,都是非常微妙的!《金剛經》在結尾偈裏有六種譬喻: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這六種譬喻,就是說明一切有生滅變化的現象,不實、不住。

第一,如。我們晚上做夢,早晨醒了就曉得那個是虛的。人生不是這樣嗎?你活到七十歲,你想想過去六十九年,那不是一場夢嗎?到了臨死的時候,回憶這一生,不是夢嗎?中國的小說《紅樓夢》,歷史上還有人寫的筆記,像什麼黃粱夢、南柯夢等,結果都是一場夢。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所以《唯識二十論》講,我們眾生在夢中,在夢裏面悲歡喜樂,鬧得烏煙瘴氣的,但是結果還是一場空。《唯識二十論》回答了外道的種種問難,如何才不是夢呀?必須到了佛菩薩真正知覺的境界,才能離開這個夢。

第二,如。就像魔術師一樣耍的把戲,又像海市蜃樓一樣,是幻現。我們的六塵境界也是幻現的。我們的生活也是在演戲,不過看演得大嘛演得小,看你演的什麼角色。

第三,如。我們這個五蘊身是假軀殼,色殼子不堅固。生命無常,一會兒就散了,像水泡一樣,人的生命無常。今日脫了鞋和襪,不知明日穿不穿人命本無常,只在呼吸間。今天你在,不見得你明天就在,這個時候在,不見得你下個時候就在。泡呀!山河大地也一樣。

第四,如。你的行為、你的見聞覺知,就像影子一樣的,不實在。影子是變幻的,我們的業力也是變幻的。今天你造這種業,感這種果,你能夠轉過心來,又造另外一種業,感另一種果。善業善果,惡業惡果,淨業淨果,染業染果,這都是變幻的,像影子一樣的。

第五,如。就是早晨的露水,不管你錢再多,地位再高,官職再大,不過像朝露一樣,很快就散了。人生如朝露,富貴榮華如朝露。

第六,如。形容這個時光如電光石火,轉瞬之間就是百年,何況很多人活不到一百歲。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儘是少年人

這就是《金剛經》最後一首偈子,以六種譬喻來揭示有為法的本質。其中道理在哪里呢?因緣生法是變化的,是無常的、苦的、空的,不要執著。去掉我執、法執,不執著一切境界,就是空的精神。所以《金剛經》最後這首偈子,意趣是很高深的,闡明瞭真空妙有、緣起性空的中道。

另外在《大般若經》裏面,提到十個譬喻。第一如;第二如陽焰,就是夏日陽光照在遠處就像爐火上面的焰一樣的;第三如水中月,就像水裏的月亮,不可捉摸,不實在;第四如虛空,虛空有名而不實,虛空你摸得到嗎?第五如,在空穀裏面那個響聲,你還以為是風吹動什麼,什麼響啦?但它是虛的;第六如乾達婆城,就是海市蜃樓;第七如;第八如,影子可見而不可捉;第九如,象鏡子裏的影像一樣,沒有實體。第十如,就像耍魔術一樣的,另外呢,假若是有特異功能,也可以用障眼法來點變化。佛經裏講,欲界、色界、無色界天都有神通變化,比較高的就是色界天、無色界天,變化比較多,有神足,能夠飛騰,能以小變大、以大變小,以輕變重、以重變輕,根據《大智度論》裏講有八種變化。

這十種譬喻同《金剛經》裏的六喻是一樣的道理,一方面說明萬象如幻有,另一方面說明實體空,也就是說明般若中道之義。

 

(五)般若之果

我們修般若因、證菩提果,就是以菩薩之因行,莊嚴無上菩提,這就是般若之果。這個菩提,就是佛境界的菩提,不是小乘菩提。菩薩雖然修這種行,但不圓滿。到了佛的境界,才是圓證無上菩提。

圓證無上菩提,就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三身即法身、報身、化身;四智就是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即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

《大般若經》裏講,不要以普通的肉眼來認識佛。你不要看到印度出生的那個釋迦牟尼佛就以為見到了佛的法身,釋迦牟尼佛成道是以八相示現,那是應化身。在《大智度論》有解釋,佛身不能以肉眼見。佛有法身,代表真如境界;有報身,代表智慧、福德圓滿的境, 界;有化身代表以方便般若,以大悲心,隨機教化眾生。化身應化身變化身八相成道之身叫應化身(應身),至於佛的化身呢,那就是千百億化身。所以,佛的真身不能以肉眼來衡量,不能說釋迦牟尼佛就是代表佛的法身。釋迦牟尼佛只是應化身;法身,你是見不到的;報身,必須是地上菩薩才能見到;我們一般凡夫眾生見到的就是化身。

1.三種菩提

菩提又分為三種:真性菩提、實智菩提、方便菩提。真性菩提就是法身所證,實智菩提就是報身所證,方便菩提就是化身所證。這是有甚深理趣的。真性菩提由實相般若而顯;實智菩提由觀照般若而顯;方便菩提由文字般若而顯,佛因大悲心,化各種身應機說法,文字般若也叫方便般若。這就是菩提的內容,這種菩提就是大菩提,佛的菩提。我們修般若之因,目的就是要證大菩提。

2.四種涅槃

有大菩提就必有大涅槃。在唯識學來講,斷煩惱障就證大涅槃,斷所知障就證大菩提。所以涅槃本體就是以清淨、解脫、自在為體。涅槃分為四種:

一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這是眾生本來都具足的,自性清淨,大家都有,不過在凡夫境界,被無明障蔽了,就好像夜明珠埋在塵土裏頭,不能放光明。實際上每個人都有顆夜明珠,佛性平等,人人都有佛性。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就指的這個佛性,人人本來具足。

二是有餘依涅槃。就是指的小乘的前三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他雖然已入了涅槃境界,到了第三果,但還要一往一來到人世間。這種涅槃,還有餘報可依,所以叫有餘依

三是無餘依涅槃。就是指小乘四果阿羅漢的涅槃,這一個無餘依涅槃是三乘所共有的,徹底脫離了生死輪回,不受後有,所以叫無餘依

四是無住涅槃。就是大涅槃,我先前講過,就是菩薩所修、佛所圓證的大涅槃,即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叫無住涅槃。這個境界大呀!所以佛的法身充滿虛空、遍滿法界。這種解脫自在,不可以語言思議。梁啟超有四句話形容涅槃境界:絕對清涼無煩惱,絕對安定無破壞,絕對平等無差別,絕對自由無束縛。我覺得寫得很好。學佛就要達到這個境界。

由般若因證無上菩提、大菩提,相應就證大涅槃、無住涅槃,這就是佛圓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同時圓證大涅槃的境界。我們為什麼要修般若呀?最高的目的就是要達到這個境界,這就是般若之果。

2000222-27日講于成都文殊院文殊閣  錄音整理:王正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