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6 18:30:52幻羽

─參修應識之法要(續-14)─大般若經要義(中) 釋惟賢法師


 
         ─參修應識之法要(-14)─大般若經要義(釋惟賢法師

五、《大般若經》之綱要

(一)般若

在大藏經中,般若經典卷帙浩繁,講般若就有五部般若、八部般若之分。

五部般若有摩訶般若、金剛般若、天王般若、光贊般若、人王般若。

八部般若呢,根據《金剛仙論》記載,第一,大品般若,有十萬偈;第二,放光般若,有二萬五千偈;第三,光贊般若,有一萬八千偈;第四,道行般若,有八千偈;第五,小品般若,有四千偈;第六,天王問般若,有二千五百偈;第七,文殊般若,有六百偈;第八,金剛般若,有三百偈。偈也叫,四句一偈,有五個字的,有七個字的,就像我們中國的詩歌,簡潔精要。

這個五部或者八部,說明般若的卷帙很多,內容很富。現在要介紹的《大般若經》,實際上就包涵了這些般若內容。《大般若經》一共六百卷,二百七十五品,二十萬偈,內容很多,包括了所有的般若內容。所以《大般若經》實際上是集般若經之大成,而且是般若經中最完備的。

佛說般若是在四個地方,經過十六個法會,所謂四處十六會。下面作簡略的介紹。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十五,這七個會是在印度王舍城靈鷲山(佛常說法的地方)說的。當時王舍城是中印度摩羯陀國的首都,其國王頻婆娑羅王,就是佛的外護。這七部就是在靈鷲山講的。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這七會是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講的。祇樹給孤獨園,這個名稱的出處大家也是很熟悉的。精舍,最初就是給孤獨園這個精舍。在印度叫精舍,在中國叫廟宇。另外有兩會,第十會是在欲界他化自在天宮,天人說的法。第十六會,是在王舍城竹林精舍,給四眾們講的。這就是佛十六會的說法地點和每個地點說法的次數:有七次在靈鷲山,有七次在給孤獨園,有一次在竹林精舍,有一次在他化自在天宮。

關於內容,包括了上面講的五部般若或者八部般若。第一會就屬於大品般若。第二會有三種:光贊般若、放光般若、大品般若。第三會、第四會一共有六種般若,有大明六度集經、摩訶般若經、佛母寶德藏般若經、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經、道行般若經、小品般若經。第五會、第六會就講天王般若經。第七會有兩部:文殊般若經、大寶集經。第八會,有住首菩薩無上淨分經。第九會,有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十會一共有三種:實相般若經、瑜伽理趣般若經、實相般若波羅蜜經。第十一會,說佈施度般若經。第十二會,說淨戒度經。第十三會,說安忍度般若經。第十四會說精進度。第十五會說禪定度。第十六會說般若度。這就是四處十六會般若的內容。所以《大般若經》就是彙集各種般若之大成。

(二)《金剛經》的般若中道義

上面介紹了《大般若經》的綱略,四處十六會的內容,是把各種般若都涵括了的。但我們現在一般通行的主要就是其中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這裏先介紹一下通行的《金剛經》。禪宗第六祖慧能大師就是由聽聞《金剛經》而悟道的。禪宗一、二、三、四祖所奉的經典是《楞伽經》,到了六祖以後,《金剛經》就普遍盛行、流傳民間了,不管文人學士,還是民間百姓都在讀《金剛經》。

《金剛經》一共六種譯本,我們現在一般讀的是鳩摩羅什法師的譯本。金剛般若,六祖大師在《六祖壇經》裏有許多解釋。金剛形容般若像金剛一樣堅固,像一把利劍可以斬斷無明煩惱,可以伏除內魔、外魔,證得解脫。

依王恩洋先生的解釋,《金剛經》的要義乃明諸法之實相,修菩薩之正行。以遣相去執而明諸法空性;以無住生心,勤修六度、四攝而三輪體空菩薩之正行。

在《金剛經》的第一段,佛就告訴須菩提,學佛要發大心、發大菩提心。救度的對象要廣大,時間要長,目的要高。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等都是救度的對象。救度的目的也很遠大、很高——“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使所有眾生都能證得無餘涅槃,都得到解脫。如何降伏其心?就要有般若功夫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能做到這一點,第一個破人我,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人我執,破人我就能降伏其心;第二個可以破法我,法、非法,就是法執、所知障,得到破除。在修行中要降伏其心,如何降伏呢?修六度來降伏。在修六度過程中,對於諸法的認識就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思維、觀察,那就是以般若空慧來進行觀察。

所以在第二段以後就說明這個方式。這是般若的方式。的語體採取了正、反、合的三段論形式,立論深合辯證法。下面列十四種:

第一,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第二,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第三,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第四,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第五,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第一波羅蜜就是般若波羅蜜,是六度之首,是其餘五度的指導思想);

第六,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第七,如來說諸心,即非諸心,是名心;

第八,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第九,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第十,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第十一,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第十二,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第十三,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十四,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這十四種般若方式,如來說如是(正),即非如是(反),是名如是(合),從否定意識語言的執著,而契合中道妙義的理。


(三)天臺宗一心三觀的般若中道義

天臺宗根據《法華經》和《大般若經》提出了三止、三觀、三諦三觀就是假觀、空觀、中觀

就是一切事事物物,一切現象,均由世間的語言安立,乃至佛經典亦是語言安立,都是假名,這樣來觀察就是假觀。假名安立的這一切現象、一切語言文字,不管是世俗諦、勝義諦,還是有法、無法,假名安立就是空法,幻化不實,都沒有實體,故不要執著,要遣執去相,這叫做,這種來觀察就是空觀。假名是幻有的,空觀是觀萬法實體是沒有的,因而不要執著,要遣相去執。經過這兩個階段以後,亦,一方面是妙有,一方面是空。在一個法上見到妙有空,就是諸法實相,即中道之相,所以稱之中觀

我們學佛的人應具備般若智慧,不落斷、常二邊,能觀察到諸法實相,亦有亦空,具中道智,這就是正的智慧。說假,是說明是幻化的;說空,就是沒有常恒不變的實體。因此,要去執——我執法執。因我執法執是流轉生死的根本,是世間爭論的起源,也是爭的起源、戰亂的起源。必須要破除我執、法執,達到無我的境界,無我境界就是的境界,空慧就是無我慧。只有具足空慧(或無我慧),對於眾生和事相的觀察,才能正確把握,觀大地、山河與我融合在一起、觀眾生與我平等平等,這樣就可以救度眾生,就可以創造和諧、和平的環境。

一方面觀,一方面觀,諸法亦有亦空,這稱之中道。所以上面這個三段論式,第一個就代表如來說佈施,佈施是假名安立,即非佈施,非佈施叫三輪體空,——不要執著我修了佈施不得了,就要空呀,空什呢?不要執著有個能施者,有個受施者,不要執著有個施物,三輪體空。

當年達摩祖師同梁武帝說話不投機呢?因梁武帝儘管做了功德,他還執著有功德,執著有什好報,所以,與達摩祖師談話不投機。於是達摩祖師就離開了,一葉蘆葦渡江,到嵩山少林寺面壁。

故修善法而不執著善法,這才是正的善法;修佈施,而不執著佈施,這才是正的合乎中道的佈施。其他都是一樣的內容,修忍辱波羅蜜而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修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餘此類推,就這一個方式。在現代來講,這就是辯證法思想。所以,金剛般若是一種最高的辯證法思想。在《大般若經》中的金剛般若,是般若精髓。


(四)《心經》是般若總綱

《心經》也是屬於般若這個系統,《大般若經》中有六品說的都是《心經》內容。《心經》共有十四種譯本,我們現在通行讀誦的《心經》是玄奘法師翻譯的,玄奘法師翻譯的最盛行。

《心經》是很精煉的,雖然只有260個字,但卻包括了《大般若經》的精華,是般若精髓。大家不要忽略,要重視、要恭敬、要持誦。玄奘法師就是受了《心經》的加持感應,求法、學法、弘揚經典,最後譯《大般若經》,到了臨終念《心經》。足見,《心經》多重要!

《心經》的重點是說,第八地菩薩以上的聖者,修無相空觀到最高最深境界,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以後,度一切苦厄。即證了空境,觀眾生平等,由這種慧生起大悲心,去度一切苦厄。這就是《心經》頭幾句的內容。然後就講中道觀、講空相,講在修行過程中要不可得、要無所著。最後,就總結般若的功用很大——“是大神,是大明,是無上,是無等等,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所以,《心經》的總綱,就是三個字、一句話。三個字就是空、不、無;一句話就是不可得、無所得;就這麼一個內容。空、不、無就是講緣起性空的中道般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從因緣生法的的幻相,就可以見它的本性、理體,這就是。從空性的理所顯的現象,就是因緣生法的。由,由”“不二,也就是”“不二,就是中道觀。

接著就顯示空相,空相即空性,就是真如法性。這個境界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能以有為生滅之法來對待空相,不能以有為法的垢淨、增減來測度真如法性。

就是破執,從世俗諦勝義諦,從有為法到無為法,遣除執著。大家要注意到,這一個,是奪情不奪法。什麼叫奪情不奪法呢?就是消除你的妄執,但是,法是存在的,不是否定法。比如說因果法,你能否定因果嗎?講三寶功德,你能否定三寶功德嗎?講佛的三身四智,你能否定嗎?所以,不管世間法(包括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出世間法(包括四聖諦、十二因緣、菩薩的六度四攝等)都要遣除執著。雖然遣除執著,但法是客觀存在、不能否定的。故說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就代表這個意思。

總之一句話——不可得,無所得。對於一切不要執著,不要有所得。有所得,就不行,說明那還有執著。這是《心經》的大綱,這個綱要也代表了整個《大般若經》的精華,所以大家要好好學《心經》,並懇切地依之修行。



六、般若經要義

我將把般若經的要義分五小段來作一個略說。

第一,般若之體。般若以什麼為體?

第二,般若之相。這個相是相貌之相,就是體現在哪些方面;

第三,般若之行。根據般若這種精神,我們在修行方面,應該怎樣做,應該怎樣提高;

第四,般若中道。為什麼說般若是中道?不偏不倚,遠離二邊,就是既不是講常有,也不是講斷無,而是講亦有亦空,非有非空。這就稱之為中道

第五,般若之果。我們修般若行,能證得什麼果報? 


(一)般若之體

般若,在第一天講過的,中國翻譯叫智慧。這個智慧,不是一般的知識,也不是一般所謂的聰明,頭腦很靈敏、很靈光啦,可不是指的這些,而是指一種最高的理性,最高的認識。何謂智慧呢?在佛家來講,就是能通達世俗諦,通達因果緣起,我們一個人能夠真正通達因果緣起,就是有就是能夠觀察一切空性,從現象透視本體,萬法皆空,這就是真如性、法性,叫做

從這點來看,學佛的人是最重理智的。所以很多人講,包括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名家(像馬克思、恩格斯、尼采、羅素、愛因斯坦;孫中山、梁啟超、魯迅等等),佛法不是一般的宗教,而是有文化性的、哲理性的,是一種理智的宗教,不是像一般人誤會的那樣——是迷信和崇尚神權。佛法不講這一套,我們絕對不迷信,只有巫婆神漢才講這一套的。

我們不崇拜神權,因為佛法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與眾生平等。《金剛經》裏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學佛者,並不崇拜一個萬能的神。如果有人說佛教講神權,那他從根本認識上就犯了錯誤。佛法是崇尚理智的,是講智慧的。一切的一切,首先要問個為什麼?從現量來證,從比量來推,這是因明學上的一種方式。所以,佛的這種境界,都是實證境界,佛說法是真實的,《金剛經》裏講: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那麼,這個智慧的體性——般若之體是什麼呢?就是以有漏、無漏的善慧為體。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在修行過程中,實際上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剛開始學佛、信仰三寶(佛、法、僧),三寶裏的法寶法寶就是般若,對於法寶(一切經典),我們必須要走聞、思、修的道路,要聽聞熏習、如理思維、結合修持。聞、思、修三慧,是每一個學佛人必然要走的一條道路。所以在皈依以後,讀經典、研究經典、依之行持,都是一個聞、思、修的過程。

《大般若經》裏還講到了受持經典的十法行:一者書寫、二者供養、三者流傳、四者諦聽、五者自讀、六者憶持、七者廣說、八者口誦、九者思惟、十者修行。這些都是很重要的。能夠經過實際聞、思、修的功夫,逐步下去定力就深了。我們在積聚福慧資糧的過程中,必須要加功用行,逐步對般若中道實義有所理解,有所領悟,就可進入加行位,這種智慧就叫做加行智

大家多檢查自己,是不是有這麼一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的時候,就已經初步踏入般若智,第二、第三階段就相當於禪宗的悟境過三關。初關大死一翻,二關證見本來,三關洞察法相,由證根本智後得智,獲得開悟。欲達此境,你就必須要加功用行,聞、思、修達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開悟。

開悟就是見道,就登入初地。開悟,就是自己內心的智慧與空理空性契合了、冥證了,直指明心,見了性,這個智慧叫根本智。由根本智就產生後得智根本智契證空性,後得智洞察緣起。從初地以後到十地,逐步逐步修,斷一分煩惱,證一分真如,分分斷,分分證,根本智後得智就逐步深化,逐步提高,到金剛道就徹底斬斷煩惱障、所知障。

什麼叫金剛道呢?就是說堅定地、徹底地、完全地把兩種障礙(煩惱障、所知障)消滅。這個時候就證二空——我空、法空。到了如來的境地,就完成圓滿的根本智、後得智,這是佛的最高境界,最高的智慧境界。這就是我們修行必然要經歷的階段,從加行智到根本智、後得智,這個次第很明確。

那麼,般若的體是什麼呢?就是能夠觀察本體和現象的一種智慧之體,為般若之體。觀察的什麼呢?空性!這種觀察空性的智慧,由真空到妙有的智慧,這種智體,也就是般若體。

什麼叫呢?一般人不瞭解,比如說對出家人往往誤以為:你們四大皆空了,那麼什麼都可以不要了。什麼都不要了?那個是錯解的。這個,第一,不是空洞的空,不是一個東西都沒有了,什麼都不要了的那個空;第二,也不是說一切事物消滅了,比如說這個人的生命消滅了就沒有了,這種斷滅空也不對。斷滅空,就是斷見。有斷見的人具有邪見,撥無因果,那是最可怕的呀!

你看世間上那些造業、造罪的人,他就是不相信因果,不相信後世,認為一個人,一期生命沒有了就算永遠沒了。那麼,現在就可以為非作歹,損人利己,罪惡就這麼來的。這個空,既不是空洞的空,也不是斷滅的空。


怎樣認識這個呢?我來講三點:

第一,從認識方面來講。佛教講,這個認識,不出現量比量現量呢,就是現證現知,比如眼睛看到的,身心領受到的;比量呢,是由推理而知道的,從已知到未知,從因到果,可以推察一切道理,叫比量。從現量、比量看一切現象,如人生現象、社會現象、宇宙現象、自然現象,這一切一切的現象,沒有不變的。

大家想一想,哪樣不是在變呢?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壞、空,事物有興、衰、成、敗。正所謂花無常好,月無常圓,哪樣不是變化的?沒有一個實體。所以,宇宙現象沒有一個不變的實體。從現象上去尋求一個實體是不可得的,找不到的。

第二,從現象的存在來講。以我本身來講,找不到一個實在的我。從你本身,哪里去找個實在的我呀?身體是個假軀殼,是五種元素(即色、受、想、行、識五蘊)所結合成的,這中間哪有個?我在哪里?沒有個實體是我。從萬法來講,沒有個實體的萬法。

那麼,一切現象隨緣生滅,既無的實體,也無的實體。我們不過是從名言安立方面來瞭解一切。安些名字,都是假的,可以變的。一個事物,中國是這樣稱呼,在外國就那樣稱呼,你漢族這樣稱呼,藏族的稱呼又不同。你能把名字執著為真嗎?都是假名安立。所以,從存在的本體來講,也沒有一個實體的東西。

第三,我們在修行過程中,重點要破除內心的無明愚癡。斷除了無明愚癡才沒有煩惱,因此要把內心打掃乾淨。如何打掃乾淨呢?就必須有真知真見,不能有邪知邪見。什麼是邪知邪見呢,一個是斷見,一個是常見。能夠破除斷見、常見這兩種邪見,我們內心才能清淨,才能具足無我慧,這種慧就是空慧。這是從修證來講。

所以對於這個,我們瞭解了以後,就知它具備兩重意思:一重是因緣生法,一切現象本來如幻如化,所以叫;二是它既然是如幻如化,是變化的,就沒有一個實體,你就不要執著,破除對的執著,對的執著。破除執著以後,內心無一點障礙,打掃得乾乾淨淨的,這叫做。所以,具體講來,這種慧才叫空慧,再具體講就叫無我慧。達到這個境界,才能真正是有智慧,見到了。

唐代有個神秀禪師,他為了承接五祖的法,寫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身是菩提樹就代表要達到獲得的菩提果報,必須把我們的肉身變為法身,證得菩提,修行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如何達到這個目的呢?必須靠心,心如明鏡台,靠明鏡台的心。明鏡台的心是什麼呢?般若的智體,能夠觀察事物的智體。這個心台,必須要打掃得乾乾淨淨的,才能進行觀察。這個靠修,修定修好了,就像一潭水靜下來了——水清月現,水不清月不現。水清的境界,在於能夠善於觀察,這就是般若智體。如何達到這個境界呢?那就靠我們修行的功夫——“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怎樣勤拂拭呢?要修戒、修定、修慧,不要沾染六塵(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緣的境界),惹起煩惱。這就是神秀大師的一首偈子。心如明鏡台,就是般若智體。

慧能大師寫的就高一層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就是真空的境界了。在真空的境界中,既要遣除世俗法,也不要執著勝義法(勝義法包括菩提果、般若因),雖修般若而不執著般若,雖證菩提而不執著菩提。所以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真心、真空,本來就沒有什麼是是非非、相對的東西,什麼都沒有,惹個什麼塵埃呀?到了真心境界,就空除一切虛妄分別,一無所著,慧能大師就高這麼一點。

我引這兩首偈子是為了說明什麼叫般若之體,大家要明確,即以觀察空慧為體。所以,修空觀是相當重要的。我們祖師也教導:學佛的人要看得淡,要放得下。看得淡、放得下,才能得到自在,若看不淡、放不下,就得不到自在。

在座的居士們,每個人都有本家庭經。這個家庭經是念不完的,學了佛以後,你就要會觀察,一切都是如幻如化,隨緣而聚,隨緣而散,你還有什麼看不淡的呀?看淡、放下,心胸就廣闊,心胸廣闊,就無掛無礙,可以得到自在。這就是的境界。學佛真要想有進步,就應檢查這一點。念佛,你念不念得好,也要檢查到這一點。假如你一邊念佛,一邊遇到事情了又發火,或者罵人,或者打人,說明你念佛還沒得到進步,內心一點都不空,遇事情還是放不下。這就是空的實用境界。

彌勒佛殿前有副對聯: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到了這個境界,就像心如虛空,容量很大,才能夠慈悲攝受眾生,真正具足智慧,這種慧就是空慧

歷史上有這麼一個公案。唐代慧能大師門下,有兩個著名的禪師,一個是馬祖道一,一個是百丈懷海。馬祖是四川什邡縣人,他參禪悟道,開悟以後在江西一帶弘法,很出名。

當時,有個龐道玄居士,龐道玄有個女兒,叫龐靈照。龐道玄是個文人、學佛人,講究修行。他很清高,有學問,不願意當官。過去,有些清高的人講:書可讀而官不可做。做了官很危險的,升得高,爬得快,也跌得快,跌得很慘。古今中外很多做官的都是這樣子。這個龐道玄知道這個道理,就不做官,所以,他生活很清苦。他的生活怎樣維持呢?他女兒有一雙巧手,會編篾貨(指四川的竹器),他們就住到茅屋裏頭,整天靠編篾貨維持生計,同時參禪求道。

龐居士拜馬祖為師,有一天他問馬祖(那時他還沒開悟):師父呀,我想問你一句話。

馬祖說:你問嘛。

龐居士就問:禪宗經典講,修行人不要與萬法為伍,什麼叫不與萬法為伍呢?在萬象森羅之中,一點不沾滯,不與萬法為伍,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不理解!

馬祖說:我等你一口將西江水喝盡,就給你講。

那麼大家想一想,西江水有那麼多,怎能一口喝盡?即使一碗水,喝得快都要嗆,何況西江水呀!那就要大肚子,像虛空一樣的大肚子,或者像大海一樣。大海能納百川嘛,要有那麼大。所以,待你一口喝盡西江水,我才給你講。就在這一句話的點化下,龐居士悟了,他證得的道理。這種境界: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他感悟後寫了兩首偈。第一首偈:

十方同一會,各各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這首偈子在有些叢林法堂上都貼著。我們修行人同在一起,為了什麼?是為了學無為法、無漏法,要達到空慧的境界,能夠見諸法皆空。這些念佛、參禪悟道的地方,就是選佛場。你要考中舉人的話,你必須要見。你見了空性了,就考上了。這叫心空及第歸。所以我們修行,一定要悟道。

在叢林、在念佛堂、在佛學社或者在講經堂,大家聚在一起,為了什麼?能夠聚在一起,都是有法緣。有這個因緣聽法,為了什麼?為了學無為法、學無漏法,要證空慧,要破除我執、法執,消除無明煩惱,這是最終目的。所以,他的偈子就這個意思。希望你們學佛、念佛不要空過。要達到悟的境界,必須要空。在物質上、生活中,要看得淡、放得下,看不淡、放不下,無明煩惱一生起,你就空不了。

第二首偈,形容他的家,形容他們的生活:

家內空空空,空空無有貨。

日出空裏行,日落空裏臥。

空空空吟詩,詩空空相合。

莫怪純用空,空是諸佛座。

家內空空空,空空無有貨說明他們家徒四壁,什麼也沒有。

日出空裏行,日落空裏臥白天在中走路,晚上在中睡覺。

空空空吟詩,詩空空相合我偶然吟詩,結果還是空的。父親吟詩,女兒附和,一個吟,一個和,也是空的,不要有所執著,過了就忘了。

莫怪純用空,空是諸佛座我這首詩,完全用了空,你不要怪啊!你要曉得空的道理很高。空,是十方諸佛如來的寶座!

《法華經》裏講,我們學佛要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升如來座入如來室,你必定要持戒,不持戒你入如來室幹什麼?如來室就是講持戒,三業清淨。著如來衣,如來衣是什麼呢?忍辱波羅蜜衣,就要無諍,無諍就是三昧,《金剛經》裏講的無諍三昧。你能夠無諍,就披起了如來的衣服了。升如來座,你就必須見真空,得真空慧,就可以升如來座。

所以龐居士的詩講莫怪純用空,空是諸佛座。契證了空境,悟得了空理,就具足了空慧,就快要登上如來的寶座了。

這裏引用龐道玄的兩首詩,就是為了說明,證得般若不單是出家人,居士也可以證般若。開悟,不單是出家人可以,居士也照樣可以,這個是平等的,不分在家出家。

關於的解釋,在《大般若經》裏講到十八空,即: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一句話,無論是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都不能執著。不執著就叫做

是奪情不奪法。奪情是什麼呢?是去除虛妄之情、分別之情。呢?就是一切現象和事物的因果緣起是存在的,淨土是存在的,如來的境界是存在的,佛的五眼六通是存在的呀,並不能否定其存在。但是對於這些存在的,有為的、無為的現象,你不能有一點執著。執著就心胸狹隘,就有煩惱,那就不空。

另外,《大般若經》裏有108句,108句就是108個法相。其中屬於雜染心的有53法,屬於清淨心的有55法,總共108法。修行者對於污染法都要空,對修清淨善法而有所執著也要空。有所執著,就是有污染,如天空有雲,就不能現太陽。

 

(二)般若之相

相就是有所體現。比如說我們的行動不浮躁,舉止不輕浮,四大調柔,內心很安靜,行住坐臥經常在定境中,得到輕安,這是什麼相呢?靜相。這個例子是很明顯的,有其體就必有其相,我內心清淨,我的表現就是很清淨的,即寂滅之相、無相之相,這是一方面:般若之相,是實相而無相,猶如虛空,很廣大。另一方面,虛空很廣大,能含融無邊色相,無邊色相又由虛空所顯、虛空可以包容,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故般若之相,是無相而無不相。一方面是靜、是無,一方面是有、是幻有,宛然而有。一方面是真空之相,一方面是妙有之相。真空妙有之相就是般若之相。

我剛才打了個譬喻,一個修行人,在日常生活之中很靜,靜中帶智慧。雖然他有舉止行動,卻是一種方便之動,與普通人的動不同,這就是有智慧的表現,有定力的體現,這就是般若之相。這個譬喻是很好的。實相而無相,猶如虛空,含藏無邊色相。這些無邊色相,也是由虛空所顯,而其性清淨。真如也是這樣,不即諸法,不離諸法(又在一切現象之中體現真如境界,體現空的境界,一切現象就是妙有,表現出空的內容,就是真空,所以不即諸法,不離諸法)。法與真如,皆無漏自性空,空無所有。這就是一種般若妙相,修行達到這個境界就很好了。

我們佛陀,處於真如境界,體大、相大、用大。什麼叫體大呢?如來法身的體,充滿十方,無處不遍,叫體大。相大呢?如來相,妙好莊嚴,福德圓滿,叫相大。什麼叫用大呢?如來為了慈悲眾生,現應化身、千百億化身,其唯一目的,就是為了救度眾生,這就是真如的妙用,真如體現的妙用,就是用大,這一點,也就是說明般若之相。

所以般若之相,一方面講,實相而無相,純粹的空境。另一方面講,無相而無不相,從靜到動,從空到有,從真空顯妙有,即為無相而無不相。

無相,在《大般若經》裏面,有些名詞來描述它,叫不取、不住、不染、無著、無受、無言語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個叫做無相無不相是什麼呢?就是幻化之相,妙有之相,體現在一切因緣生法,如來就體現在一切化身,現五眼六通,這都是無相無不相的表現。總之,這叫做般若之相,一種是實相而無相,一種是無相而無不相。()

2000222-27日講于成都文殊院文殊閣  錄音整理:王正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