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9 09:29:20幻羽

略說*四禪*修持之境行果(四)

          

                          略說*四禪*修持之境行果()

 

“我以諸行漸次寂滅”“諸行”就是各種的境界都是一樣,它都是緣生緣滅、有生有滅的,“ 諸行漸次寂滅、止息”,所以“一切諸受悉皆是苦”,主要就是因為眾生的迎拒之心,不願去接受無常法印,所謂的苦,就是因為你有一個迎拒之心,不願意去接受無常法印。

 

佛告阿難:于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是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

 

粗的煩惱再修習四禪八定的過程中,慢慢的在一直止息止息止息....,到後來覺得好像進入涅槃寂靜,但實際上是無法長久浸泡在裏頭,它一定是有入、有出,下一次你想要進來,也不一定能夠進來,那種的苦、拉扯就在那了。所以便要進入到另外一個禪定,前面的禪支就放下,也就是止息。

 

如果進入三禪,前面的“尋、伺、喜”,我們說“放下”,事實上它是代表一種止息。當你進入後面這些,前面就是一種止息,佛陀說了就算你熟練四禪八定,但是你的苦、你的不安,還是沒有真正解決,真正那個苦、不安的止息,最重要就是後面所講的,貪、嗔、癡、我慢的止息,貪、嗔、癡、我慢的斷除,才是超越過前面四禪八定,所能夠到達的境界。

 

當你有四禪八定,未必能夠斷除貪、嗔、癡的苦與煩惱。如一直在三界內的四禪八定裏面繞來繞去,你的苦、煩惱沒有止息,且可能我慢等習氣又會增長。有了我慢,苦就一定會存在。所以佛陀講最殊勝的止息,就是貪、嗔、癡的止息斷除,才叫做真正的涅槃。

 

因此四禪八定不是目的,是一個工具,讓我們能夠了知什麼叫做“三界”,它是幫助我們見法,幫助我們看到貪、嗔、癡,然後能夠斷除!如果你的目標是在四禪八定上面的禪樂之受,你的苦、煩惱就還沒有完全斷除、清淨!

 

為什麼要修四禪八定呢?因為我們那個“自我”、那個“本尊”,是遊走在三界之中,所以會不斷的輪迴!它是很厲害的,如要追它,追得很緊時,它就會躲到“無色界”裡去。因躲藏在無色界裏面,來無影、去無蹤,如果你沒有“無色界”的禪定力,以及“無色界”定境的體驗,就不容易看到自己的本尊。我們是透過這些個禪定修持的行處,然後讓十個結一個個能夠照見到、能夠去斷除他們,這才真能趣入正解脫、涅槃裡。

 

所以,我們能夠體會、體驗過“色界”,知道去看到它的味、患、離,又有去照見諸結,那個本尊就無所遁形,後面的色界貪、無色界貪才能夠斷,它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必經過程。如果沒有經歷過這些,上根從何而來?沒有經歷過漸修,頓悟從何而來?寂滅與止息也是一樣,所有的“有為法 ”都是生住異滅,有入有出、有生有滅,如果眾生不能接受無常法印,不了悟無常法印,就常常在那裏迎啊、拒啊、苦啊!所以那個苦,就是因為眾生不了悟無常,然後有迎有拒。

 

所謂“禪定”,有“世間法”的禪定與“出世間法 ”的禪定,如果四禪八定沒有應用到“止觀雙運”,還是在世間的四禪八定裏面運作。“出世間法 ”的禪定,就是能夠把禪定的工具,應用到去體悟“三法印”,以及體證“四聖諦”、斷諸結縛,才是真正“出世間法”的。記住:禪定只是工具,修定是過程,目的是要止觀雙運開智慧。不要迷戀在中途而忘了目的地。如果你有正確的止觀雙運修持,是沒有過程與目標之分,只有當下!

 

世尊告訴詵陀迦旃延:“當修真實禪,莫習強良禪。”

 

事實上這是針對已有相當聞、思、修的基礎,然後再講更高深的修法。“當修真實禪,莫習強良禪。”要修能夠斷除煩惱,能夠到達究竟解脫,真正有助於到達究竟解脫的“出世間法”禪定,就是“修真實禪”。真正能夠幫忙你解脫,以達苦的止息,了悟生死大事、究竟解脫的才是“真實禪”。“莫習強良禪”不要去修“強良禪”,不要用我慢、欲望去修,而想要透過你的修行、你的禪定,然後去求神通感應,求那些名利,這都是偏離了正道。

 

佛曰:“如強良馬,系槽櫪上,彼馬不念:我所應作、所不應作,但念榖草。”修行的動機不正確,又沒有聞思基礎,你是想透過修行,而得到更多的名聞利養,像這樣叫做“但念榖草”。“但念榖草”就是希望能夠吃到更多,包括四種食。“彼馬不念:我所應作、所不應作”不是真正為解脫而來,修行有一點不務正業,該做的、你不去做,該斷十個結,你不去斷,然後卻透過修行,要去展現我是、我能、我慢,這就叫做“但念榖草”。

 

修行人若是以欲貪為主導,想要求名得利,想越修越厲害,像這種人“彼以貪欲心思惟,於出離道不如實知!”因為他是想要透過修行,越修越厲害,要得到恭敬,得到名聞利養,以顯現自己的厲害,這樣的人對“出離道不如實知!”對真正的解脫法、對出世間法,卻沒有心去研修,也沒用心去聞、思、修、證,他的“心常馳聘 ”,常在名利堆裏面打滾,隨著他內心的貪欲、欲貪,不管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他都一樣,他的修行、他的修定,都是以名聞利養而出發,有所得、有所求,動機都不單純、動機不良,這樣都是屬於“世間法”的修行,不是真正走在解脫道上!

 

其他的嗔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多修習,一樣就是在“五蓋”遮障的情況之下來修行,都是在“世間法”裏面打滾,你越修、都想越厲害,這是一個錯誤的修行心態。修行是為解脫而來,為能到達究竟涅槃彼岸而來,真正為了悟生死而來,你若不會為名、為利,而是為解脫而來的人,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要去了悟生死大事,要以究竟解脫為第一順位!如何才能真正把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去除掉?怎麼樣才能真正出離苦海?才是真正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都是支流末節,要以究竟解脫為第一順位。

 

真正為解脫而來的大丈夫行,不會在名利堆、欲貪界裏面打滾,能夠“住于出離如實知 ”,他的修行處處都是想怎麼樣才能夠真正出離苦海?怎麼樣才能夠真的解脫自在?“不以貪欲纏而求正受”他的動機不會不正確,不會在名聞利養堆裏打滾,包括嗔恚、睡眠一樣也不會落入在裏面的。

 

佛曰:“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修禪,不依水、火、風、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禪。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見、聞、覺、識,非得非求,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

 

世上很多的眾生在欲界裡打滾,很多修行人也都還在欲界裡打滾,透過換跑道,他說放下世間的工作去修行,其實很多換跑道之後,又在修行界裏面繼續追逐他的名聞利養,還一樣在欲界裏面打滾。如追逐在四禪八定裏面,一樣都還算是屬於“世間法”的修行。

 

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修行,你還會有所依,依“色界”的而入定。後面的五定到八定,一樣都是有所依,你的心有所緣、有所住。你是有所緣才能夠進入,包括後面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你的心還是一樣有所緣,都還有境界讓你抓住,讓你做一個所緣的工具。

 

行者們就是要把所有的-所緣通通放下、通通超越。“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修禪,不依水、火、風修禪 ”不依“色界”而修禪。“不依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禪。”就是不依“ 無色界”而修禪。之前要“有依”,才能夠入禪定,到這裏講到都是“無依”!這就是要趣入很高的禪修境界。

 

“不依此世、不依他世”因為都是要斬斷前後,不是背著重重的原罪在修,因此“不依此世、不依他世”,他不抓未來、也不抓過去。不是說沒有因果,他了悟這些因果,了悟這些因緣法則,但是知道生命所能夠活的、所能夠掌握的,只有當下!

 

所以“不依此世、不依他世”,對於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很清醒的活在當下!“不依他世”就是不抓未來,不對未來去勾勒出一個很美好的幻境,然後覺得現在很不好,然後一直修、修、修-他的目的不是在這裏,而是要到遙遠的未來,這樣的過程都是苦的啊!

 

“非日、月”不是用光明想,也不是去做日輪觀,因為“日、月”也是修行上面的一種光明想、日輪觀,這時候都要超越日輪觀、光明想。“非見、聞、覺、識”不是用聽聞,不是用頭腦、用思惟,去想像、去作意,不是用頭腦去推理。 “非見、聞、覺、識,非得非求”的修行“非得”,無所得、無所求。所謂“非見、聞、覺、識,非得非求”,《心經》有“無智亦無得”,“非見、聞、覺、識”就是無智的境界。 “非得非求”就是《心經》所講“亦無得”,無所得的境界。

 

“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 ”因為“覺、觀”還是用有自我意識去覺察、去觀照,包括“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這是進入“無我”,自我意識是消失的。有覺有觀,還是有能觀、有所觀、有為。“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 ”,是進入到“無我”的修道上。

 

真正要解脫的人,是要離開欲界,離開名利心,也並不是說修行人什麼事都不要做,正確的聞思工作是不會跟修行衝突。要離開“色界”、離開 “無色界”。“比丘不依地修禪,不依水、火、風修禪”就是離開“色界”,再來 “不依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就是離開“無色界”。“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見、聞、覺、識,非得非求,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都是趣入到無修之修的無為法裡修道。

 

爾時,有尊者跋迦利住於佛後,白佛言:“世尊!若比丘云何入禪,而不依地、水、火、風,乃至覺觀,而修禪定?云何比丘禪?”

 

修行若“色界”的所依不要,“ 無色界”也都不要,那是要怎麼樣進入呢?為什麼那些天神、天王都對這樣的人合掌恭敬?都覺得這樣的人真的是境界很高。為什麼他們合掌恭敬,然後稽首這樣的修行者、解脫者呢?因為覺得他是“南無大士夫,南無士之上”讚歎這樣的修行人,而我卻不能夠知道他是依何而入禪定,他們能夠無所依,到底是進入怎麼樣的世界?又怎麼樣能進入的呢?令那些天王、天神也讚歎說:哇!無為、無修的一種解脫者啊!

 

佛告跋迦利:比丘於地想能伏地想!”

 

佛陀說了這樣的人是怎麼樣進入。關鍵在於“於地想能伏地想!”那于水、火、風想、無量空入處想、識入處想、無所有入處想、非想非非想入處想,此世他世想....這樣的修行者都能夠如“於地想能伏地想”!對於各種所緣的境界“悉伏彼想 ”!

 

這些境界都要有經歷過,才能夠體會到它的味、患、離,為什麼能在各種境界裡,到達這樣無修無證的境界呢?不管 “於地能伏地想”,水、火、風都能夠“伏彼想”,不管什麼樣的境界,都能“伏彼想 ”。地、水、火、風,就是代表所依的境界,各種禪定的境界,地、水、火、風,日、月、覺、觀都是!

 

修行,只要在三果以下,都還有自我,都還在“有為法”的世界裡,都有一個“我”在修,“我”在依著風界、然後在修,“我”依著地界在修,不管你再怎樣體會“無我 ”,只要你還不是真正四果阿羅漢,你的“自我”還在,都是有一個“我”在修,在依什麼樣的境界在做。直到有一天,你能夠超越“色界”、“無色界”,進入無為修的境界,這時候不管你遇到什麼樣的境界,你都跟他溶為一體。

 

所以“悉伏彼想”的“伏”,不是去制伏它,而是相互溶為一體,溶入啊!本來有“自我”的時候,就會有主、有客、有能觀,你會有“能觀”與“所觀 ”的相對待。當還有“自我”、還在有為法,會有主體、客體,還有“能觀”與“所觀 ”,還有“心”與“境”的區分。當你有“自我”、有為法,一定會有以上這些現象產生。

 

三果以下的,都還在有為法的世界,一定是主、客存在,“能觀 ”與“所觀”會存在,“心”、“境”會存在,進入四禪八定也是一個“我”,依各種所依的境界,然後進入這樣的世界。就算進入“無所有”、“空無邊處 ”,還是以有心、有境,還是有主、客,也就是“自我”還沒有死。

 

當有一天,你體證到“無我 ”,主、客溶為一體,主、客消失,“能觀、所觀”溶為一體,能所雙泯、心境合一。像這樣的人表面上看起來,你看不到他在修行,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有在修行,但是事實上他是進入無修之修,是進入無為法的世界。只要“自我 ”還存在,就不可能有這樣的世界。

 

如果“我慢”沒有斷,十結還沒有斷,說要從“空”入門,從果地起修,你是用“我慢 ”在修啊!用“我慢”在展現你的無為,用“我慢”在展現你的無修之修,展現你比別人厲害。所以,要腳踏實地經歷過來,去看到那十個結、最後這個“自我”,當真正契入涅槃、四果,自我、我慢一定是消失的,沒有自我,一切境界都是跟他溶為一體。

 

“自我消失”就是夢幻世界的苦海消失,跟整個實相世界溶為一體,可以進入到“空無邊 ”,可以從點、線、面進入“空”。當進入“空”,“我”是不存在,會有這樣的一個覺受,但事實上還沒有真正的“空”,還沒有真正做到“無我”,但也是需要這樣的一個過程,然後不斷慢慢的去溶入修證。

 

真正有心在修,真正身心柔軟就會有;如果“我慢”在展現,就沒有。如果真正有心要修、身心柔軟,自然會有人來協助你,就是進入一體的世界。若以“欲貪”而修禪定,例如要求各種禪相、禪境,要求放光、想看到某種佛像、要求神通、要求異相、為名聞利養而修定,這些都不是正定。

 

在最後所敍述的禪修,是屬於比較高次階的禪修法。唯有證入無學、無修的阿羅漢才能做到。也就是要 “自我”消失,才能夠做到這樣的世界、境界。裏面透露出:(1)無修之修。(2)無依。(3)於三界出入自在。

 

現在先簡短把四個果位所要斷的結敍述:

 

要證到“須陀洹”要斷三結,“斯陀含”是三結斷--貪、恚、癡薄,“阿那含”就是證到三果、五下分結盡,阿羅漢是貪、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修行的地圖要清清楚楚,你走到哪里,也很清清楚楚,不是打迷糊仗的,修行到邁向究竟解脫,最終的階段就是要斷十個結,如果你的修行不是針對這十個結下工夫,都還在世間法裏面繞。所以,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讓你回來“止觀雙運”,其中有兩個重點,一個是看到法界的真理實相、三法印,第二個就是回來看到我們的貪嗔癡、我們的十個結。

 

當你真正見到大自然法則、實相,就會漸漸的遠離顛倒夢想,包括“身見結”這些都會破除,於是一個結一個結都會慢慢破除。所以,見法就是幫助我們了悟實相,然後你內心的無明抓取,就會漸漸放下、捨離,就是這十個結。如果是初果,斷前三結就是斷身結、戒禁取、疑。證初果就是要斷這三個結--身見結、戒禁取、疑結,證二果一定是包括前面這三個結斷,然後貪欲、嗔恚兩個結也漸漸淡薄,它是漸漸的淡薄、淡薄,我們稱作二果。證到三果,就是貪欲與嗔恚兩個結也斷除了,等於斷前面五個結,叫做證到三果。證到三果,已是人間少有的聖者了,但是還有後面五個結沒有斷,就是 “五上分結”,“五上分結”必須要全斷,才能夠證到四果阿羅漢,到此才叫做證到四果阿羅漢,一個遠離顛倒夢想、我慢斷盡的人,就是到達涅槃彼岸的究竟解脫者。

 

                       -待接續-略說*四果*修持階次(上、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