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9 15:11:18逸竹(yt)野叟

【大學之道】 大學之道 在羅斯福路

 

 【大學之道】   大學之道       在羅斯福路
《 ^_^ 語錄》:「大學之道,在新生南,在辛亥,在羅斯福路!」

【大學解析】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   在親民   在止於至善

《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大學》是儒家經典《四書》之一,《大學》原是《禮記》第四十二篇,内文的撰成  約在戰國末期至西漢之間,作者是誰 尚未定論。 一說是 曾子所作; 一說是 孔門七十子後學所記也。
    自唐代 韓愈、李翱 維護道統,開始推崇《大學》與《中庸》。北宋時 司馬光編撰《大學廣義》,是爲《大學》 獨立成書之始。程顥、程頤又編撰《大學》原文章節成《大學定本》。南宋時朱熹編撰《大學章句》,並與《論語》、《孟子》、《中庸》合編爲《四書》。朱熹認為,《大學》是儒學的入門讀物。因此把它列爲《四書》之首。
《大學》,就是博大的學問。從內在的德智的修養,到外發的建立功業,將一切做人的道理,闡發得詳明透徹。

注釋:
1. 大學之道:大學的宗旨。「大學」一詞,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博學」的意思;二是相對於「小學」而言的,「大人之學」,古人 八歲 入「小學」,學習 「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禦書數」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十五歲 入「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
2. 明明德:前一個「明」作動詞,有「使動」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發揚、弘揚的意思。後一個「明」,作形容詞,明德 也就是 光明正大的品德.。
3. 親民:「親」應為「新」,即革新,棄舊圖新。親民,也就是新民,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
4. 止於至善:止,達到。至善,事理當然之極,最好的境界。止於至善,就是要達到最好的境界。
5. 后:與「後」同。
6. 靜:鎮靜不躁。
7. 安:心安理得。
8. 慮:思慮周詳。
9. 得 : 收獲。得其所止,達到至善之境。

意譯: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 使人 棄舊迎新,去惡從善;在於 使人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 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 志向堅定;志向堅定 才能夠 鎮靜不躁;鎮靜不躁 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 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 才能夠有所收獲。
    每樣東西 都 有根本 有末節,每件事情 都 有開始 有終結,明白了 這 本末始終 的道理,就 接近 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解析: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止於至善」即達到至善之境界。
    個人修養功夫,首在「知止」,即是能夠確定自己努力追求的至善目標。因「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在「定、靜、安、慮得」的層次中 修養德行,做人處事 才有心得收穫,知所為與不為,何事 先作或後作,也就是符合「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可見 修身的功夫,要先 能夠知道 追求的目標 在於至善。 

參考資料:
    大學之道:「在羅斯福路。」
《^_^語錄》:「大學之道,在新生南,在辛亥,在羅斯福路!」
二次大戰結束,臺灣主權 驟然回歸、政治上 動盪不安、經濟改革的迫切,高等教育之擴展,無暇多顧。到了西元 1953 年底,臺灣共計有大學 4 所,專科學校 5 所。     
    記憶中 在 求學階段時,曾有:「大學之道,在羅斯福路。」的流行語。(真是 腦筋急轉彎)。因臺北市的 羅斯福路上 有臺灣大學。
    但目前 臺灣的大學院校,已 到處林立,甚至於 有些大學院校 還招生不足…。「大學之道,在羅斯福路。」已不流行。
    臺灣 只有 2300 萬人口,但 卻有 160 餘所大學,密度之高,應是全球之冠。(2013 年 1月號《遠見雜誌》 第 319 期 )

 

 

慕松 2013-09-05 12:38:33

那是民國50年代大專聯考作文題?~
大學之道在羅斯福路~
就是當時的傑作~
接下來某年作文試題"街頭"~
一考生這樣寫著~
人有人頭,街有街頭,站在街頭到處看到人頭......~
古早學生是很古錐的~
^_^

版主回應
少年莫笑老人頻
老人 有說不完的故事
是 漫長歲月、智慧經驗的結晶
北北的 PO文 那麼 生動有趣
即為例證
謝謝回應分享
^_^
2013-09-05 17: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