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30 13:57:02杯子的筆記本

七彩雲南(一)美麗的西雙版那

西雙版納市簡介

雲南把金孔雀作為自己的象徵。而這金孔雀的故鄉,就在彩雲之南的最南端--西雙版納這個傣族之鄉。 西雙版納是祖國西南邊疆一塊神奇而美麗的土地。這塊面積為19112.5平方公里的熱土,位於雲南省南部邊沿,西南與緬甸接壤,東南與老撾交界,國境線長達966.3公里。西雙版納屬熱帶雨林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1攝氏度,適合熱帶、亞熱帶動植物生長和繁殖,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有五千多種熱帶植物和數百種珍禽異獸,被譽為「植物王國」和「動物王國」。
国国美麗的西雙版納給人的印象猶如一幅幅優美的畫卷;茂密的原始生林中,野象悠然漫步,孔雀和白鷴鳥在林中飛翔;修飾的美輪美奐的田園上,鳳尾竹姿影婆娑、檳榔樹亭亭玉立、大青樹氣根仃地如林……掩映這傣家的竹樓、露出緬寺佛塔的金頂;傣家婦女婀娜的身姿,沐浴在夕陽染紅的瀾滄江邊,像一群群孔雀在水中嬉戲…… 西雙版納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民族文化、民族風情、熱帶雨林、觀賞植物、野生動物等自然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主要景點有勤侖熱帶植物園、曼飛龍白塔、景真八角亭、野象谷、綠石林、版納民族風情園、打洛獨樹成林、橄欖壩傣族村寨、基諾山寨、宣慰司街遺址.

国国西雙版納花卉種類繁多,花型奇特、色彩艷麗、氣味怪異、五彩繽紛、爭艷鬥奇。有的形似蝴蝶、有的似虎鬚(您如果沒見過虎鬚,可以想想貓須,老鼠鬚也行)、似羊角、似貓耳、似蜘蛛……,與艷麗的花朵共生的植物葉片更是奇形怪狀,有的如羊蹄、如魚尾、如龜背,有的葉還具有滴水尖葉。在這個花園裡,有那香飄林間的九里香和怪味襲人的疣柄魔芋(香臭結合更加怡人)、有那具紅綠黃三色的嘉蘭,紅白黃三色的使君子,苞片形如花瓣的五葉金花,也有夜間才展露芳容的照夜白,有聞歌起舞的跳舞草,有觸動即閉合的含羞草,有形如舞女在翩翩起舞的舞女草……。許多落葉喬木的換葉期又逢盛花期如紫鉚、雲南石梓、粉花羊蹄甲、火筒樹等,常常繁花滿樹,使整個熱帶雨林群落極富生氣,華麗異常。 人們常把蘭科植物稱作「熱帶花王」,因為蘭花種 類多、數量大、花型奇特、花色美麗。蘭花有地生、附生和腐生三大類。版納的蘭花大部分是附生蘭,多生長在樹幹上或枝丫間,它們利用自己肥厚且帶根的氣生根,從空氣之中吸收水分以及溶於水的無機鹽或根系周圍的腐殖質和有機物等,大樹只是作為其繁衍、生長、開花的支撐物。它們常和其他花卉以及附生植物共同組成雨林特有的生態現象--「空中花園」,景象十分動人。據專家統計,僅西雙版納就有野生蘭花98屬351種之多。
国国熱帶花卉用它們那千姿百態的花形,五彩斑讕的花色,濃郁宜人的氣味招蜂引蝶繁衍後代,此謝彼盛,四季鮮花不斷。叢林深處,無限風光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是中國境內面積最大,保存得最好的一片熱帶雨林。它由總面積為24.2 萬公傾的五個國別家級自然保護區構成。在這五個保護區裡共有5000多種植物繁茂生長,有活化石的之稱的孑遺種植物30餘種,稀有種植物135種,當地特有植物152種。在這些植物中,有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2種,二級保護植物13種,三級保護植物39種。眾多的植物種屬交錯生長,形成了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苔蘚常綠闊葉林、南亞熱帶針葉闊葉混交林、竹木混交林、灌木林等到多種多樣的熱帶植被景光。
国国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是大自然精心繪製的一幅美麗畫卷。踏入雨林,你不但可以觀賞到以望天樹為代表的高大喬木直刺藍天的英姿。還可以欣賞到大果油麻籐、扁擔籐等籐本植物如巨蟒般纏住古樹,拚命沿著樹桿向上攀沿,結成一張張無邊籐網的奇觀。雨林中的奇生絞殺現象,更是令你拍掌叫絕,這些由鳥類啄食果實後將種子帶到古樹縫隙中發芽生長的植物有的與附主共生共長,和平相處(如寄生蘭等植物),有的往往形成網狀緊緊包住附主與附主爭奪養料和陽光,最後恩將仇報,殘酷地絞死附主,自已唐而皇之地取而代之,(如歪葉榕等)。
国国如果你運氣好的話,還能摘到野荔枝,三杈果等可口的野果。有時還會幸運地觀賞到正在海芋樹上蕩鞦韆的猴群,野像在林間悠閒漫遊,孔雀在林間開屏,這些如詩如畫的天然風光使你忘記了都市的喧鬧,忘記了憂愁,全身心融入神奇的大自然之中 .
国国西雙版納素以山青水秀 ,動植物資源豐富而聞名 。這裡的青山起伏連綿,如波濤在碧海中湧動;清可鑒影的江河環山而流,像銀絲穿著串串翡翠。平坦的壩子坐落在青山環抱之中堆金泛銀。切割深淺不一的群山間,飛瀑直瀉而下,有溪流潺潺湧動。濃蔭覆蓋的大地上,藏著峰叢石林、摩崖石窟和大自然塑造成的象形奇石。
国国這山、這水、這石,如同這裡的熱帶雨林一樣引人入勝。翠屏峰位於猛臘縣猛侖景區,坐落在猛侖鎮東面的石灰山自然保護區內,是一處東西走向的山崖。翠屏峰是一座由石巖絕壁和象形奇石共同組合而成的石灰岩山體,它的北邊是刀劈斧削般的懸崖絕壁;西北面雖無絕壁,但坡度極陡,難以攀登。山體東面的南醒河上架有一座吊橋,遊人踏著晃晃悠悠的吊橋渡河之猛臘翠屏峰後,可沿著那崖間的傍山幽徑登山賞景。沿著那傍山幽徑來到翠屏峰北面 ,那百餘米高的絕壁便巍然立在面前。沿著一條石階便道拾級而上,攀登至絕壁半腰,翠屏洞便張大笑口迎接來客。在翠屏洞內象形奇石很多,只是不如「雙狐石」、「仙翁雲遊石」和「象鼻石」那麼巨大。在翠屏峰上,還有一處面積約半平方公里的由石灰山溶蝕、崩坍而形成的石峰、石林等類似石林的景觀,但象形石極少。翠屏峰是奇石之峰,又是小巧玲瓏的森林公園。漫遊此峰,有幽可探,有景可觀,有奇可賞。凡登游翠屏峰者,皆歎此行不枉。在猛侖植物園旁有一片被人譽為「綠石林」的雨林與石林有機結合的奇妙景致。這片「綠石林」座落在石灰山熱帶雨林的西北部。在那片神奇的石灰山地上,大自然用無盡的山石塑造出許多造型各異的石峰、 石柱、石芽、石筍,這些石峰大小不等,高矮不一,相對高差達40餘米。在這片綠石林及其附近的溝谷 中,自然之神充分發揮想像能力,利用這裡的巨石資源精雕細刻,塑造出「鱷魚出洞」、「人字門」、「石海參」、「坐井觀天」、「駱駝峰」等象形奇石和石獸、石劍、石人等奇觀。這些千姿百態的石林與象形 奇石,分佈在鬱鬱蔥蔥的熱帶雨林下,石林與雨林相互掩映,構成了世間少有的「綠石林」獨特景致。在石灰山熱帶雨林中,還可以欣賞古榕用氣生根塑造的「樹 瀑布」。石灰山雖不是巍峨群山,但山色秀 麗,景致迷人,特別是樹石交融的景觀確實今人叫絕.在西雙版納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培育了眾多的植物類群,有些植物不但稀少珍貴,而且由植物自己塑造了許多奇特的景致,讓世人歎為觀止。西雙版納的雨林中、溝谷邊、村寨旁,隨處可見枝繁葉茂的榕樹。榕樹分高榕、薄葉榕、歪葉榕、小果榕、平果榕、聚果榕、氣達榕、枕果榕等四十餘種,俗稱大青樹。這種樹木不擇土壤,生長迅速。用它的氣生根和枝幹塑造了許多奇特的景觀。塔樹相戀是西雙版納眾多自然景觀中的一種奇特現象。它位於橄欖壩傣族園內,在一個正方形的塔基上分佈著古老的塔群,塔基的中心為母塔,形呈圓錐狀;塔基的四個角上各立著一坐子塔,分圓 形、八稜形、六稜形與四角形。老態龍鍾的母塔與一棵榕樹相依相偎,戀戀不捨。榕樹的根紮在母塔腹中,在距塔基2米的地方長出8根枝幹擁住塔尖。主幹與母塔相映成趣,伸出塔頂不到1米便憑空折斷,在斷痕附近重新長出新枝,形成了一個樹篷。灰白色的母塔緊抱著,榕樹用枝幹擁著塔,給母塔覆上一層綠蔭,塔戀樹,樹擁塔,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觀。
国国「獨木難成林」是世人皆知的道理,然而在西雙版納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的榕樹,卻以其獨特的生長方式,打破了「獨木難成林」的自然規律,塑造了版納的「獨木成林」景觀。西雙版納的「獨木成林」景點極多,其中以猛海縣打洛鎮森林公園內的那株成林榕樹最為有名。這株古榕樹齡已達200多年,高28米,主幹並不十分粗大,在距地十米左右的地方分成兩條粗枝伸向兩側。枝幹上並排長出30多條氣生根扎入泥土,變成了支柱根。這些支柱根粗的達三四十厘米,細的只有十餘厘米,形狀和顏色都與母樹一模一樣,一眼望去恰似一片樹林。這株成林獨樹背靠青山,面對平壩,有翠竹掩映,有竹樓作襯,加之長在風光迷人的打洛江畔,可說是佔盡天時地利,早已馳名中外。
国国象形古榕是景洪市猛養鎮政府附近有一株高大的古榕,用粗大的枝幹、氣生根和支柱根,塑造了一頭大象形象。大象的軀體和頭都是由榕樹的枝幹構成,像頭下部長出一條彎曲的氣生根形成象鼻;在高2米 、長2.5米的象身下,由支柱根支撐象腹,形成象腿立於地上,像尾部長有一條向下伸延的氣生根。許多氣生根和榕樹枝幹巧妙組合,塑造出象鼻、象頭、象身、象腿、象尾,越看越像一頭立於林下的野象。在西雙版納猛臘縣的補蛙、景飄等地有被列為全國八大珍稀植物之一的望天樹。望天樹屬龍腦香料,常綠高大喬木。這種樹筆直挺拔,樹身無枝杈,如利劍般刺向天空,真有點欲與天空試比高的英雄氣概。望天樹比一般喬木高二三十米,樹高可達五六十米,有的甚至達七八十米,像巨人般立於森林之中,因此有「林中巨人」的美稱。望天樹林,與山紅樹、八寶樹、大葉木蘭、黑毛柿等喬木交錯生長。林層中間有較多的籐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林下有許多蕨類植物和清澈的潺潺溪水,是理想的消閒避暑勝地.
国国西雙版納這塊神奇的土地,不但以熱帶原始森林著稱,還培育了許多搖曳多姿的秀竹。西雙版納各族人民自古就與竹子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這的每一座山、每一條河、每一個村寨都與秀竹相伴,生活在 這塊神奇土地上的人們都有種竹、賞竹、用竹的習慣。
国国「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傣族人民在這裡生長,密密的寨子緊緊相連,彎彎的江水碧波蕩漾」。這是一首優美動聽的傣族歌曲,也是傣族村寨的真實寫照。傣族村寨本身就是一幅美妙絕倫的田園風光,不需要點綴,也無需襯托。的確,凡是到過傣鄉的人們大多被傣鄉那水墨畫般的風景所陶醉。一首《月光下的鳳尾竹》把多少人帶入那竹林影映下的傣家竹樓,久久不能自拔。搖曳多姿的鳳尾竹之所以享譽中外,更是離不開傣家竹樓的襯托。傣鄉盛產竹子,竹子與傣家人似乎有著說不完,道不盡的情義。。
国国「美麗的西雙版納」電視劇《孽債》中這樣唱到。美麗的西雙版納是上帝留給我們的恩賜,還是造物主不經意遺留在人間的伊甸園。對於那些已經來過版納的人,這裡是他們魂牽夢縈的精神故鄉;對於那些沒有來過版納的人,這裡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地方。正如一首歌裡唱到:有緣來做客住一宿,明朝醒來不願走。美麗的版納,任何一種敘述都是多餘的,也是蒼白的。只有你真的來過、看過、生活過,才會領悟生活原來可以如此美好
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

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是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之一,總面積2420.2平方公里,它的熱帶雨林、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珍稀動植物種群,以及整個森林生態都是無價之寶,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連片大面積的熱帶森林,深受國內外矚目。西雙版納地理位置特殊,是歐亞大陸至中南半島、南亞熱帶向北熱帶的過渡地區,它的北面有高原,南面有南亞熱帶,形成獨特的南亞季風氣候,加上複雜的地形和不同的地熱條件,又形成了多種氣候,交錯分佈著多種類型森林。整個西雙版納有8個植被類型,11個亞型 ,高等植物有3500多種,國家級保護動物有99種。州內現有五片自然保護區,範圍達2400平方公里,在地圖上可以看到這些地名:猛養、猛侖、猛臘、尚勇、曼搞,其中猛養在景洪縣,曼搞在猛海縣,其餘都在荔臘縣。猛臘地區由於倖免於第四紀冰川襲擊,保存下古生代和中生代繁盛的蕨類植物、裸子植物30多種,它們被稱為一億年前的植物化石。在此,可欣賞到原生狀態的森林景觀。猛養是離景洪最近的自然保護區,當天可以來回。在路邊的猛養鎮,可以見到兩棵造型絕妙的榕樹,榕樹的一條氣根伸展出去,好像大象捲曲的鼻子,其他的氣根居然配合默契,構成了大象的身子和腿,更為奇特的是,猛養三岔河地區恰好是野象出沒的地方。科研人員為了觀測野像在猛臘保護區的縱深地段,於數十米高的樹上架起數百米長的鐵索鏈,讓人可在「空中」走動,便於追蹤觀測到野生動物的活動而不至於受到傷害。
西雙版納傣族園

位於西雙版納橄欖壩,景區內有我國保存最完好的五個傣族自然村寨,佔地面積3.36平方公里,預計投資1.5億元人民幣,分三期完成。第一期投資4200萬元,已完成土地徵用,道路修建,旅遊購物區地下水管、電線的埋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旅遊景區大門樓、迎賓廣場、老景區的包裝、村寨旅遊線路、江邊活動區、旅遊購物區、燒烤場、潑水廣場、大型露天劇場 。已於99年8月1日開門迎客。
  迎賓廣場:對遊客進入傣族園進行傣家禮儀歡迎。
  曼松滿古佛寺: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西雙版納最古老的佛寺之一,主要向遊客展示佛教文化活動,如賧佛、頌經、拜佛等活動。
  傣家村寨參觀:主要向旅客展示傣家民居、庭院風光,體驗傣家生活習俗,感受做一天傣家人的生 活樂趣。
  江邊活動區:村民大規模的節慶活動區,用於放高昇、燃發孔明燈、鬥雞等民俗活動。
  趕擺購物區:賣傣家燒烤、織綿、民間工藝品、傣包、木雕藝術品等,品茗版納名茶的茶道欣賞,品嚐傣家特色的風味餐廳。
  潑水廣場:景區主要活動區,每天舉行上100人專業潑水隊伍的大型露天劇場。
  園內傣族自然村:大型潑水活動,讓遊客直接參與,體驗天天潑水節的樂趣,感受傣家潑水節的熱烈場面。
  露天劇場:以歌舞的形式真實準確地反映傣族傳統文化精粹,再現傣王招親的歷史淵源,反映傣家生活習俗,100餘名演員,規模宏大,場面壯觀。
  傣族園二期工程預計投資6000萬元,將建成民俗旅遊渡假區,大型遊樂園。
猛侖植物園

國家級的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是中國唯一的一處熱帶雨林植物園.位於羅梭江葫蘆島上,距景洪市約76公里。1958年,此園由著名的植物學家蔡希陶提議創建,佔地 130多公頃,不僅集聚西雙版納的熱帶植物,還收納全世界熱帶、亞熱帶的植物1500餘種,各種植物生長良好,植物引種馴化、實驗植物群落、植物生理研究室,還有藏畫浩瀚、標本豐富的圖畫情報室和一間用於植物產品實驗的工廠。 這些建築物都掩映在山林之間,各種琪花瑤草、熱帶植物群落規則分佈,其中有棕櫚林、竹林、標本園、王蓮池,有蔡希陶先生栽種的望天樹,還有掛滿相思豆的紅豆樹。現科研人員在這裡對植物資源的發掘利用,引種培育、人工植物群落等研究已取得 120多項成果。遊客來此既可豐富自己的知識,還可在這片准熱帶植物林裡愉悅一番。

曼飛龍佛塔

位於允景洪市西南60公里的曼飛龍村後山頂上,故名。該塔建於傣歷565年(1204年),傣語「塔糯莊龍」,意為大頭筍塔。相傳由三個印度僧人設計,猛龍頭人祜巴南批主建。整座塔由塔座、壇台、鍾座、覆 缽、蓮花、蕉苞、寶傘、風標8個部分組成,直徑8.6米。主塔高16.29米,周圍由8個邊塔群。外觀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參差有致,造型十分壯觀美麗。塔群呈蓮花瓣形,由於佛身潔白,塔尖呈金色,掩映於綠樹叢中,遠遠望去,宛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當地傣族人民親切地稱之為「塔諾」(意為雨後出土之竹筍)。在母塔的塔頂上裝有精美的銅製「天笛」,子塔頂上掛有玲瓏佛標,一遇風吹,塔上便發出叮叮噹噹之聲,十分悅耳。

  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周遊傳教至此,在石頭上踩下了一腳印,佛祖涅磐後,有爺孫倆用佛祖的骨灰作奠基,在他留下半隻腳印的地方建成了這座筍塔,故又有「塔布蘭」(爺孫塔)之稱。塔的南側有兩層佛龕,如果打開佛龕內的小門,只見裡 面金光燦爛,耀眼奪目,有兩隻金身佛像守衛著一隻長80厘米,寬58厘米的巨大腳印。腳印深深地嵌在一塊原生大青石上,上面鍍著厚厚的一層金粉。筍塔之所以在東南亞享有盛名,主要就是因為筍塔下面的「聖跡」。在那半隻巨大腳印前,有一口僅1米深的小井,雖然在山頂上,水卻從不枯竭,取之不盡。相傳是佛祖在此講經時,因天熱口渴而用禪杖戳出的聖水。盲人用它洗眼可復明,聾子用它洗耳可復聰,啞巴喝了會唱歌,凡人用了可消災彌難。遊人到此,都喜歡捧上一捧清泉洗洗耳朵,再喝上幾口,或是互相潑灑祝福,從中得到許多慰藉和快樂。

  白塔結構新穎,風格別緻。塔上的彩繪、浮雕和雕塑造型優美秀麗,富有濃厚的傣族建築藝術特色,成為中國古塔中的一大奇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洪

景洪,也叫允景洪,是傣語的音譯,意為黎明之城,或黎明的府,曾是古「景隴王國」之地,1958年6月始名景洪縣,1994年5撤縣改市。景洪市總面積7000平方公里,其中山區占95%,壩區占5%。
  景洪景區包括景洪城景區和曼飛龍景區,景區面積達49.45平方公里,是西雙版納風景體系的中心,具有花園般的城市和豐富的人文景觀。市內世居民族有傣、漢、哈尼、基諾、拉枯、彝、布朗、瑤、佤9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3.2%,其中傣族占35.5%,漢族占36.8%。
  景洪市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7℃,最高氣溫41.1℃, 最低氣2.7℃,夏熱冬暖,瀾滄江猶如一條玉帶從城市中央飄過,江南為城市中心區,江北為新興的工業區。長341米的瀾滄江大橋把南北連成一體,形成一座工業、商業、金融、文化科技、風景旅遊為一體的新興城市。20多條25~35米寬,500~20O0米長的柏油路,路旁,種滿了椰子樹、擯榔樹、油棕樹、泡果樹等熱帶樹種,形成了一道道綠色「長廊」,展現出一幅幅熱帶風光的絢麗圖畫。各種建築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令人有彷彿置身異國他鄉的感覺,陶醉在熱帶風光的氛圍中。
  游景洪印象到景洪旅遊,首先給人最強烈的印象是民族風情濃郁。景洪是傣族的聚居區,至今仍保留著自己獨特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建築特色、宗教信仰等。男子愛穿對襟衣,婦女一般都身材苗條,容貌秀美,再配上色彩艷麗、圖案精美的窄袖短衣和花筒裙,給人一種亭亭玉立、姣美飄逸的感受。有人說傣族婦女的衣著打扮是世界樣,男女青年通過「丟包」、趕擺、看電影等相交相識,結婚時要舉行拴線儀式,男子要先到女方家「上門」,有的又喜歡輪流居住。傣族民居是干欄式的小竹樓,上面住人,有露天陽台,樓下飼養家禽和堆放雜物。傣族信仰佛教,男子從小要到寺廟當一段時間的和尚,學習傣文、佛經和文化知識。婦女雖不入寺為尼,但也是虔誠的佛教徒。許多節日、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密切相關。
  景洪給人的第二個印象是:熱帶風光非常迷人。景洪屬熱帶季風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寒流,夏多雨,冬有霧」。城市裡的熱帶風光非常迷人,街道兩旁、公園、房前屋後,都栽種著各種漂亮的熱帶植物。有被譽為「世界油王」的油棕樹;有「熱帶水果之王」的菠蘿蜜樹;「南國美女」椰子樹;果實纍纍的袖子、芒果、香蕉,以及各種雜木和翠竹。一年四季到處鬱鬱蔥蔥,生機勃勃,給人一種生機盎然、舒心愉悅的快感。
  景洪給人的第三個印象是文化科研單位多。景洪不僅有州、縣的民族歌舞團、傣劇隊、報社、電台、雜誌社、圖書館等,還有雲南熱帶作物研究所、雲南靈長類動物中心等中央和省級科研單位,且在國內外都有影響。景洪給人的第四個印象是旅遊景點多。主要有孔雀湖、春歡公園、曼景蘭旅遊村、民族風情園、瀾滄江大橋雨燕、曼閣佛寺、曼斗民俗旅遊村等20多個風景點。游後方知「不到版納,終生遺憾」之說不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