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6 16:35:18小黃狗

感動分享《賴桑的千年之約》犧牲個人享受換森林永續的堅持

開啟美好的傳承

賴桑的千年之約,

終於不再是幻想,

當家人逐漸了解後,自動成為後盾,

也將對於種樹的信仰,

傳承給下一代。

 

樹,把家人牽在一起

賴桑曾說:「以後來這片林場工作的人,至少要上過十年的《廣論》!」

 

什麼是「廣論」?為什麼賴桑給它這麼高的評價?

 

廣論的全名為《菩提道次第廣論》,是藏傳佛教的重要經典。「菩提」指的是開悟成佛,「道」為方法,「次第」是一步一步、按部就班達成開悟的過程,「廣論」則是詳細的討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日常法師創辦的佛教團體「福智」的研讀經典。福智除了設有「廣論研討班」,還有另一個分支機構「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這個基金會的重要活動是推動「種樹救地球」。從2001年至今,已在全台各地種下十三萬棵樹。

 

為了學習如何種樹,四年多前,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科長楊麗蘭到處尋找觀摩對象,恰巧雜誌披露了賴桑的故事。一位在東勢開設農機行的學員看到,立刻指著雜誌叫道:「我知道這個賴桑!他二十多年來都叫人來我這裡買刀片、除草機。可是,從沒見過他本人!」

 

同樣修習廣論課的台中農工老蔡耀中回憶,第一次上山,賴桑面對一群陌生人,沒有鄉愿或討好,而是不假詞色地問對方來歷。賴桑話說得直接,對於不熟悉的人,他習慣保持距離,保護自己。當時,為了控制參訪品質,賴桑只允許一次五到十位訪客上山。

 

由於蔡耀中學農,能搭上種樹的話題,楊麗蘭也相當尊重賴桑的要求,幾次拜訪,建立信任感後,賴桑也漸漸願意開放數十人的團體上山了。他們才明白,他一開始的防衛,只是出於緊張與嚴謹,熟悉之後才發現,賴桑其實是個單純的人。

 

「賴桑不輕易信任人。一旦他開始信任,就會主動找你。」楊麗蘭說。她認為,福智團體打開了賴桑對團體參訪的接受度,引導他走出封閉的小世界,更自信地回應外界對他的好奇。

 

因為這個機緣,2011年,賴桑的大媳婦易金美開始上福智團的廣論課;隔年,大兒子賴建忠加入。2013年,妻子加入。2014年,小兒子賴建宏也去了。

 

開啟家人凝聚的契機

廣論課滿讓一家人更肯定賴桑三十年「堅持做對的事」的身教,並學到方法與智慧,互相了解、彼此接納,意外點亮了重新團圓契機。

 

「以前對種樹沒感覺,只會想對方不知道在想什麼,錢一直丟!」賴桑的太太賴易寶說。但現在的她認為,因為賴桑種樹所積累的福分,兩個孩子才能夠在狂飆的叛逆期之後,安然無恙回歸家庭,「樹,把我們一家人又牽在一起了。只要一家人大小平安,對社會有貢獻就好。」

 

2013年,從來不曾公開演講的賴易寶,第一次在福智團體的兩千多位學員面前,分享對賴桑種的感受。開車來接她下課的賴桑,正巧從現場轉播畫面中見到了這一幕。當聽見妻子說出,「我會繼續支持賴桑種樹,在我有生之年,繼續做他的幕後推手」時,向來予人鐵漢印象的賴桑,竟然流下了眼淚。

 

賴桑的大媳婦易金美觀察,過去,婆婆總是緊蹙眉頭,苦著一張臉;但這兩年逐漸有了笑容,臉部線條也圓潤起來,心花盛開,面相也跟著改變。

 

透過廣論,認同種樹的價值

東吳大學教授翁霓也上了近十年的廣論課。她認為,賴桑「守戒持以求長遠」,犧牲個人享受換森林永續的堅持,與《廣論》中強調無限生命輪迴,人生應重「精神」勝過「物質」的主張,不謀而合。她舉例,修行過程中,凡夫俗子需要改變許多想法與行為,才能修得正果。其中之一,就是衡量「好處」的方式。她舉例,有些事,眼下看起來很苦,但實則有益;有些事,眼下看來有益,實則有害。但一般人往往分清兩者的差別。

 

就拿賴桑不喝可樂一事來說,一般人會想:「又不是付不起錢,為什麼不能喝?」所以不會自我約束。但在成佛過程中,有許多類似「喝可樂」的小甜頭,如果心中沒有信念,很容易就會嚐到小甜頭便停下來,得少為足,而忘了終極目標___離苦得樂。

 

「上《廣論》後,做每件事都會思考: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做了之後結果是什麼?」翁霓解釋,合抱之木生毫末,苦口腹之欲都無法自律,又如何能堅持一件三十年才能看見成果的偉業?

 

可以說,賴桑是透過《廣論》,更有方法、有效地讓同事、家人認同種樹的價植。

 

孩子回家接續父業

原本四分五裂的賴家,直到賴家兄弟倆長大成年,才出現了轉機。退伍那年,賴建忠二十一歲。難得聚在一起的一家人,終於聚餐。那天賴建忠坐在賴桑旁邊。一轉頭,赫然發現當時四十七歲的父親,鬢角上多出了幾根白髮。

 

「那一瞬間,我感受到爸爸老了……,那接下來呢?」「我是不是該認真了解一下,這幾十年來,爸爸底在山上做什麼?」這是賴建忠人生的轉捩點。

 

家族聚餐幾天後,賴建忠就跟著父親上山了。剛開始,他只是到處閒晃,或是望著樹木發呆,覺得森林很寧靜祥和,但同時腦中又不斷冒出「樹怎麼種?」、「未來怎麼辦?」之類的疑問。

 

「愈看,美就愈深入心!」森林彷彿有股神祕的力量,不斷地朝這個猶豫的年輕人招手。漸漸地,賴建忠想上林場的次數愈來愈頻繁,他驚訝地發現,父親十多年前描繪的那些畫面 竟然都一件件成真了!

 

幾年後,弟弟建宏退伍了,起先留在貨運行幫媽媽的忙,但卻遇到父親年輕時一模一樣的遭遇,那些三、四十歲的司機,沒人想聽這個二十歲毛頭小子的話,建宏從此鬱鬱寡歡。賴桑當機立斷,決定把這個兒子帶上山,留在身邊幫忙種樹。

 

現在唯一能讓他滔滔不絕的話題 只有樹。他最愛的樹種是牛樟,「它有牛樟芝,是可以救人的樹。」

 

終於,兩個曾經叛逆的小子都加入了父親種樹的行列。這樣的結果,正是賴桑最期得看到的 「別人的兒子,求他回來種果樹都不願意。我完全沒開口,我兒子就主動要回來種樹。種樹,可以一代一代傳!」他呵呵笑了。

 

儘管還是只能看見父親的背影,只是,背影已經不再冷漠、疏離,而是溫暖而強大,而且能給人力量,「讓我想盡全力跟著一起做。」賴建忠說。從怨怒到嚮往,父親從來都沒改變,改變的,只有他為人子的心境,「我曾經恨他,但現在願意理解他,最大的改變在於,我不再當他是敵人了。」

 

加入父親的種樹志業後,賴建忠愈來愈明白,萬貫家財總有用盡的一刻。父親用上半生打拚出的資產,畫出了「種樹愛地球」上半圓,完成下半圓的重責大任,就待他一肩扛起。

 

為了能續種樹下去,必須持續有經濟支援。他想過幾種生意:種高麗菜、種山蘇、種中藥,難免都與父親種樹、重視生態的理念違背。最後,他決定在樹蔭下種咖啡。尤其是阿拉比卡咖啡,天性耐蔭,正適合種在樹下。而且咖啡樹是灌木,也算是樹,「萬一種不起來,至少對環境不會有破壞。」

 

賴建忠種咖啡也堅守賴桑種樹的原則:不施肥、不灑農藥,連有機肥也不用,就讓森林裡天然的落葉枯草堆的腐植質,滋養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