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0 13:09:54玉山薄雪草

教育人類學筆記:苦澀的成長紀錄片『未來無恙』 109-9-9

今天在新竹高中圖書館參加這學期第一場紀錄片影展與映後座談:未來無恙。


未來無恙 紀錄片&映後座談.jpg

紀錄片主角是兩位生活在東部、原生家庭的母親/女性長輩時常缺席、弱勢的原住民女孩。如同導演所說,她們兩人好像兩個「走在懸崖邊的小孩」。紀錄片呈現了她們轉大人過程的苦澀,對於家人的愛與失落,恨與諒解的錯縱交織,以及她們在這樣貧瘠的原生家庭土壤中,沒有放棄自己,勇敢站起來,努力活出自己的人生版本,追尋愛與幸福的成長故事。

觀影時,心情始終是震憾與沉重的。

其實剛好也與上學年閱讀的『轉大人的辛苦』一書呼應,只是主角是我們較容易忽略的族群。在需要振翅習飛,嘗試衝撞摸索、跌撞試探的青少年期,依附關係的那條風箏線卻付之闕如,或斷斷續續,時有時無。

不知為何,拍攝地點的環境,一直讓我想到得其黎、崇德;而兩個有著澄澈眼神的女孩,則像是我們每一次山行、島嶼行旅進入部落時會遇見的孩子,也一直讓我想起生長在千里眼山與錐麓古道大理石峭壁上極端嚴苛環境的石灰岩植物。(土層很薄,石灰岩地形化育的高鈣土壤偏鹼性,極不利植物生長,而這群植物卻將死亡威脅化為欣欣向榮的契機。)

或許她們兩人的故事,也是許多偏遠弱勢青少年的故事。

影片中穿插了幾段數十年前以漢人統治者觀點拍攝的政策宣揚影片、太魯閣口亞洲水泥開發的畫面以及觀光客部落遊程觀賞原住民歌舞表演的片段,與這兩位女孩苦澀的生命故事,形成極強烈的諷刺與對比。

是誰在說話?用甚麼方式說?說了甚麼?

在產業與經濟發展、政績、觀光客的假日風景背後,總有在生活艱困中風雨飄搖的家庭,與在成長的辛苦中掙扎著要從困境裡破蛹而出的青少年。

在主流價值的巨觀敘事之下,永遠都存在著透過個人/家族生命故事的微觀敘事,才得以照亮的幽微的角落。

導演說「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是辛苦的,沒有誰比誰辛苦。」「沒有人的苦難不是苦難。」生在弱勢家庭與富裕家庭的孩子,有各自要面對的課題。大人們要願意理解。「長大本身就是力量。」當青少年期的不確定性,隨著長大而理解;能夠真誠地面對,思考挫折和痛苦背後的意義是甚麼,體認到「這是我自己的人生」,才能夠成為大人--有思辨能力、經濟自主、比較有力量與存活的尊嚴....。

我真心盼望所有青少年,曾經經歷的曲折、困頓與不確定,都能轉化為成長的助力,成為飛得更高、更自由的助力。


未來無恙 紀錄片&映後座談 賀照緹導演與師生合照 (拍攝者:新竹高中圖書館老師 來源:新竹高中圖書館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hchslibrary).jpg


我另外加上幾張行走在斷崖上,與石灰岩地形特有植物的照片,應該很貼近情境,讓我的文字描述更有畫面。

走在懸崖上的感覺 (109-8-28錐麓斷崖)

石灰岩地形極端嚴苛環境化育的特有植物:臺灣雀梅藤 (109-8-28錐麓斷崖)

石灰岩地形極端嚴苛環境化育的特有植物:臺灣糯米條 (109-8-28錐麓斷崖)

石灰岩地形極端嚴苛環境化育的特有植物:田代氏黃芩 (109-8-28錐麓斷崖)

石灰岩地形極端嚴苛環境化育的特有植物:花蓮小蘗 (107-8-26千里眼山)

石灰岩地形極端嚴苛環境化育的特有植物:臺灣大葉越橘 (107-8-26千里眼山)

石灰岩地形極端嚴苛環境化育的特有植物:太魯閣佛甲草 (107-8-26千里眼山)

石灰岩地形極端嚴苛環境化育的特有植物:太魯閣小米草 (107-8-26千里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