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2 23:28:39玉山薄雪草

『國家公園環境教育 X 都會小學親子戶外教學』 生態區工作假期親子志工 觀霧戶外教學 103-11-8

國家公園環境教育 X 都會小學親子戶外教學

科園國小生態區的親子志工在深秋時分來到落葉繽紛的觀霧戶外教學,造訪觀霧山椒魚居住的雲霧的故鄉。

( 這是我首次嘗試 【國家公園環境教育】與【都會小學親子戶外教學】的結合。對於這個問題的探問 也是引發我想重回校園 去師大讀環境教育研究所的原因。)

從99年開始參與雪霸觀霧管理站在五峰、尖石的偏鄉學校推動環境教育,我就不時思索,國家公園環境教育與都會小學結合的實現可能?
今年一月份生態區工作假期的下午,觀霧山椒魚生態中心的工作人員和解說志工為親子志工們帶來生態影片、手偶劇、綠繪本、棲地...等精彩的活動;十一月初再邀請親子志工上達中海拔戶外教學,從一系列完全取材自在地元素的課程和活動,進行豐富的環境學習。



【開場、『發現雪霸』影片】



IMG_1802資深解說員彭叔叔為大家介紹雪霸國家公園和觀霧山椒魚生態中心.JPG



【觀霧山椒魚生態中心解說】




IMG_1813解說志工建曄叔叔以手偶為小朋友們導覽.JPG




IMG_1854
解說志工佳玫姊為志工爸爸媽媽導館解說.JPG




IMG_1865
解說志工建曄用手偶為小朋友們解說山椒魚生活史.JPG




【山椒魚調查答客問】




IMG_1819中興大學研究生貢丸姊姊展示山椒魚脫下的皮.JPG




IMG_1823貢丸姊姊解說山椒魚天敵斜鱗蛇.JPG




IMG_1825貢丸姊姊讓小朋友猜猜山椒魚調查需要紀錄哪些項目.JPG




IMG_1830貢丸姊姊的山椒魚答客問.JPG




IMG_1833貢丸姊姊解說小型哺乳類調查捕捉 放置地瓜塗花生醬的鼠籠.JPG




IMG_1842貢丸姊姊展示她抓到的高山白腹鼠.JPG




IMG_1845貢丸姊姊在原始棲地步道上撿到一條被步道工程的工人踩死的斜鱗蛇.JPG



IMG_1875貢丸為志工爸爸媽媽們的解說 同樣精彩喔.JPG



【便便追追追!─邀請小朋友一起來當小小名偵探


IMG_1816便便追追追的準備工作.JPG




IMG_1880便便追追追的準備工作.JPG 

觀霧管理站附近發現的便便有好幾種喔....便便的外觀和內涵,其實飽含著在地自然環境的生物多樣性訊息。



IMG_1886先來說個故事...『便便追追追』起源於三年半前一位小男生在雲霧步道上發現一條黑色像問號狀的便便...




IMG_1889【便便追追追!】這是三年半前,觀霧在地的真實故事喔 大家都發現故事裡這位
很有研究精神的小朋友是誰了,轉頭找找看,他在那裡呢?



IMG_1890便便追追追!.JPG




IMG_1899便便追追追!.JPG




IMG_1903便便追追追!.JPG




IMG_1909便便追追追!.JPG




IMG_1911便便追追追!.JPG  觀察、發現、紀錄......




IMG_1918便便追追追!.JPG




IMG_1925便便追追追!.JPG




IMG_1927便便追追追!.JPG




IMG_1932便便追追追!.JPG   觀察、研究、發現、紀錄、學習.......




IMG_1948從那條彎彎的黑色便便洗出一堆鼠毛.JPG  推測很可能是
黃鼠狼便便!



IMG_1954這組的便便洗出來都是小小的昆蟲鞘翅.JPG  推測很可能是吃小昆蟲的蟾蜍的便便喔!




IMG_1956各組分享.JPG




IMG_1960我手上拿著從一條問號形狀的黃鼠狼便便 洗出來都是一搓一搓的鼠毛.JPG



【山椒魚試驗棲地介紹】& 【走訪山椒魚的家-中海拔雲霧森林】

由每一位優秀的解說志工伙伴們為個小組進行解說導覽



IMG_1988解說志工佳玫姊 試驗棲地導覽.JPG




IMG_2030
解說志工達智大哥 大鹿林道西線解說.JPG




IMG_2057
解說志工建曄 蜜月小徑解說.JPG




IMG_2072
解說志工孟蓉姊姊 蜜月小徑解說.JPG



【深秋的自然尋寶】

打開五感,帶著搜尋的目光去發現,透過敏銳探索的觸角與心靈的眼睛,重新發現自然裡的寶藏。



IMG_2093紅榨槭深秋時的繽紛.JPG




IMG_2094南蛇騰的枝條上掛滿成熟的造型奇特的果實.JPG




IMG_2097形狀非常不可思議的南蛇藤的果實.JPG



IMG_2099我們循著遍地的落花,發現一株纏繞在赤楊身上伸出枝椏的南蛇藤.JPG




IMG_2101樂山林道上自然尋寶.JPG




IMG_2124深秋的自然寶藏....JPG

尋寶之後,誰來分享一下甚麼是「粗糙的」呢?
請把粗糙的舉起來給大家看



IMG_2132
這些深秋時的自然寶藏,透過大家菜市場般的『叫賣』、創意滿點的熱烈討論,以及兩組的交換分享 ....變得格外有趣。
其實我很訝異最後一個活動的最後,還能夠這樣好學、熱情不減,真的很感謝大家熱烈的參與!




IMG_2145最後,形成了兩幅繽紛有趣的圖畫....之一.JPG




IMG_2146有趣的圖畫...之二.JPG



【霧林中的靜謐時光】



IMG_2156一天活動結束之前的精心時刻... .JPG


===================================

清晨,我們各自從頭前溪畔的新竹市甦醒,在位於冷水坑溪畔、往東看得見雪山和大霸尖山的科園國小集合,循著頭前溪,上坪溪一路上溯,經過竹東一路爬升,進入五峰鄉、清泉土場檢查哨。
循著曲折、顛簸的大鹿林道,穿出雲霧,穿過整齊的柳杉林,抵達雲霧的故鄉,也是觀霧山椒魚的故鄉。

站在觀霧,也站在新竹縣與苗栗縣的交界,往西邊望是頭前溪的支流上坪溪,往東邊望,是大安溪的支流馬達拉溪。
我們每天喝的水就來自這裡,來自雪山山脈這片每天被雲海灌溉的森林。

我們透過觀霧生態中心的解說員彭叔叔簡介,以及發現雪霸影片,認識雪霸國家公園。
透過解說志工叔叔阿姨的導覽,認識生態中心、聖稜線與觀霧山椒魚的生活史。
貢丸姊姊的山椒魚答客問活動,我們認識了正式的科學調查怎麼操作,看見了真正的觀霧山椒魚。
透過彥臻爸爸和我設計的『便便追追追』,我們知道原來觀霧的便便有非常多種,便便裡面隱含著許多有趣的訊息,是了解一個地方的豐富、多樣性的線索。

中午,我們一邊呼吸吐納著海拔兩千公尺純淨又冰涼的空氣,一邊在戶外開心地野餐。
午後,在志工叔叔阿姨的帶領下,我們前往蜜月小徑的原始森林,拜訪觀霧山椒魚的家;也走進試驗棲地,了解一塊被森林大火燒過的土地,如何重新營造,增加生物多樣性。
最後,我們在這裡,放下所有的知識,打開敏銳的感官,去發現自然的豐富、多樣與美麗,更深入地感受進入深秋時分的中海拔雲霧森林。

在即將下山,離開觀霧之前,我想請問大家三個問題:
回想這一天當中,你最喜愛的一段時間或一個活動是甚麼? 
在這一天當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最美的一個景象或畫面是甚麼?請靜下心來,認真地想著它,讓它深印心底
如果下一次再來觀霧,你最想去甚麼地方?你希望下一次來、下下次來,都可以再去?

====================================
期待大家將這段『霧裡來去』的美好記憶,深印心底。



【頒發感謝狀】



IMG_2161工作假期親子留給觀霧生態中心工作人員的話。.JPG




IMG_2162叔叔阿姨們收到卡片好開心.JPG




IMG_2106工作假期親子寫給觀霧生態中心工作人員的感謝。.JPG



工作假期親子在傍晚下山之後,小瑀魚在紙上畫下這些有趣的塗鴉。




IMG_2184活動結束後小瑀魚畫的...這張應該跟貢丸姐姐的研究有關吧.JPG




IMG_2185猜猜白耳畫眉怎麼了? 淋到雨了 用力把與水甩掉.JPG




IMG_2186小瑀魚畫的山椒魚.JPG




IMG_2187小瑀魚說 這是斜鱗蛇在吃蒼蠅.JPG




IMG_2188.JPG 非常擬人化的山椒魚




IMG_2252
這一幅,是親子志工們下山後的隔天,我們一家趁著早晨的晴朗,走一趟榛山步道,留下的一幅深秋圖像。
這幾年來到觀霧服勤的任務各不相同,我很少像多年前常隨隊解說時,那麼常上榛山。小咕嚕小瑀魚倒比我還常來榛山
上山的時候,我們在大鹿林道西線沿途發現許多山豬的拱痕與腳印。
阿德一個接著一個地講述著小咕嚕和小瑀魚小時候最喜愛聽的原住民各族傳說故事,我好像又回到了小咕嚕小瑀魚很小的時候,我們一家人漫遊穿梭在深林間的步道。
從榛山頂下山的後半程,小瑀魚一直請我們幫忙找馬告,蒐集著、撿拾著山胡椒的黃葉,揉一揉塗在臉上,說是在「搽香水」;小咕嚕一路定睛尋找著的躲在落葉間的昆蟲,一邊說要給我看一些「美麗的震撼」。
紅的、黃的、橘的、斑點的、豹紋的、鏤空的、枯槁的、捲曲的、漸層的、有蟲子留下成長日記的...各式各樣美麗的葉子,不斷地出現在我眼前,他們帶著搜尋的目光與豐富的想像力,一路發現著許多驚奇。
我一向是喜愛撿拾的人;昨天的活動結束後,聽著咕瑀兄妹倆說起,最有趣的活動就是尋寶、撿拾;今天在榛山步道上聽著他們延續了昨日的發現和分享,心中充溢著難以言喻的感動。
於是,我將我們一同發現的「美麗的震撼」重新排佈分類,成為這樣的一幅圖像。



謝謝觀霧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和解說志工伙伴 -- 彭文禮大哥、佳玫姊、達智大哥、建曄、孟蓉,還有友情支援我們山椒魚答客問解說的貢丸,給生態區工作假期的親子們一趟印象深刻的國家公園環境學習經驗,大家辛苦了!




後記:(103-11-13) 

關於「便便追追追」執行之後,我將過程的照片分享給宗以學長(89年3月帶我去丹大調查水鹿,100年小咕嚕撿到黃鼠狼便便時,建議我從便便進行更深入的觀察和思考的學長),學長給了我一些回應,我覺得是未來深化課程可以再思考的:
1. 可以進一步跟學生說,從鼠毛表皮的鱗片排列方式及鼠毛髓心的形狀就可以辨認出是哪一種老鼠,這樣就能夠知道牠吃了哪一種老鼠了。累積一段時日,就可以建構出食物網絡來,了解動物與動物間的關係。
2. 引導小朋友,請他們思考一下,黃鼠狼為何能夠輕鬆捕食老鼠?他們在形態上有何特化?
3. 如果黃鼠狼消失了,會發生甚麼事?

我的回應: 的確耶,我們做完觀察紀錄之後,覺得背後應該有一張食物網的圖才對。觀霧站目前累積的不夠多,也許要長期收集、紀錄這些便便,這張圖就會慢慢浮現。
學長提示: 是阿,但不一定要有圖阿。可以叫小朋友想像一下,黃鼠狼可能會吃那些東西,並鼓勵孩子以後透過觀察的累積去驗證及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