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相思共明月---鸚鵡塚的故事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遠道。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憂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堅,我操冰雪潔。擬結百歲盟,忽成一朝別。朝雲暮雨心來去,千里相思共明月。
宋.張玉娘<山之高>
一本書,一場戲,一塊碑,一口井,宋代四大女詞人之一張玉娘留給世人的還有一個勝似“梁祝”的故事。
西元1271年正月月末,28歲的張玉娘在病榻上追隨她的未婚夫沈佺而去。此時,沈佺去世已五年。
張、沈兩家,原都是麗水松陽大戶。玉娘曾祖是淳熙八年的進士,祖父做過登士郎,父親任過提舉官。沈佺更是宋徽宗時狀元沈晦的七世孫。兩家有中表之親。兩人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沈佺只比玉娘大了幾個時辰。兩表兄妹算得上是青梅竹馬,十五歲時在兩家大人張羅下定下婚約。
玉娘自幼聰慧,從小父母就教她讀《孝經》、《女訓》等。她富有文才,擅長詩詞。時人“以班大家(班昭)比之”。
不料,沈佺父母雙亡,沈佺本人因憂消沉、無意功名,沈家家道中落。張父遂有悔婚之意,欲以“三代不嫁白衣婿”為由拆散二人。玉娘竭力反對,張父無奈致信沈家:“欲為佳婿,必待乘龍。”玉娘則私底下通過丫鬟霜娥、紫娥以私房錢資助沈佺。沈佺借居松陽延慶寺苦讀後入京應舉。
兩人分別後,玉娘相思滿腹,作《山之高》三章: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遠道。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憂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堅,我操冰雪潔。擬結百歲盟,忽成一朝別。朝雲暮雨心來去,千里相思共明月。
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22歲的沈佺高中榜眼,但由於勞累過度,路染風寒,病倒在回松陽的途中。玉娘得知此事,寄書沈佺:“妾不偶於君,願死以同穴也!”沈佺勉強回贈一首:隔水度仙妃,清絕雪爭飛。嬌花羞素質,秋月見寒輝。高情春不染,心鏡塵難依。何當飲雲液,共跨雙鸞歸。怎奈天不由人,就在該年年底,沈佺病故。
沈佺去世後,玉娘拒絕再婚,為沈佺守節。景炎元年(1277年)元宵,沉浸於相思和哀傷的張玉娘對鏡枯坐,恍惚看到沈佺。半月後,終於隨未婚夫而去,終年28歲。
玉娘的死,感動了兩家長輩。雙方將兩人合葬於縣城西郊的楓林地。過了一個多月,侍女霜娥也悲痛離世,紫娥不願獨活,“自頸而殞”。張家蓄養的鸚鵡也“悲鳴而降”。張家便將二娥葬于玉娘墓左,鸚鵡葬於墓右。此塚因而得名“鸚鵡塚”。塚邊掘有一井,名“蘭雪”。得名自張玉娘的遺著《蘭雪集》收詩117首、詞16闕,由玉娘族孫張獻集錄,存放在沈氏宗祠內。
其後的故事一直要到元中葉,《蘭雪集》部分篇章傳入京師。“元四家”之一的詩人虞集對其大為讚歎,甚至認為《山之高》三章“有三百篇之風,雖《卷耳》《草蟲》不能過也!”但沈、張二人的故事一直未被世人所知曉。直到三百年後的明嘉靖十二年(西元1533年),松陽學者王詔寫下《張玉娘傳》,附在《蘭雪集》後,“松陽梁祝”的事蹟才略被世人知曉。待到清初,會稽人孟稱舜教諭松陽,為沈、張二人的故事所感動,作傳奇劇本《張玉娘閨房三清鸚鵡墓貞文記》35出,為“鸚鵡塚”募捐修墓建祠,刊行《蘭雪集》,兩人的故事終於廣為流傳。
“川上女,行踽踽。”2009年,一班曲藝愛好者在松陽西屏街道媽祖廟排演松陽高腔《張玉娘》,為號稱“戲曲活化石”的松陽高腔百年來首出的新編大戲。50多個唱段,9個場次,再現了這段淒美的愛情故事。
對於張玉娘,一代詞學大家唐圭璋先生有如許評價:“她短促的身世,比李易安、朱淑貞更為悲慘。李易安是悼念伉儷,朱淑貞是哀傷所遇,而她則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屬,含恨千古。她這種貞孝的大節,不獨超過尋常百姓,便是李易安、朱淑真也還遜一籌呢!”
在松陽縣繁華地段,有一塊新立的“鸚鵡塚遺址”的大理石碑。夕陽透過樓宇打到碑上,落到後面的草地上,一口枯井、一塊斷墓碑,就是一闋未完成的詞:
雪蘭夢,鸚鵡塚,滿城紅葉誰人懂。
轉貼自<浙江日報>
女方重情,男方也未辜負她的深情,卻沒法在一起,令人難過的愛情故事~~~
上一篇:開羅夜未眠8
菊田耕岸香
輕舟詩載唱
雲山翦錦水
拂弦酒酣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