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愛越寂寞---我看『春光乍洩』和『阿飛正傳』
![](https://photox.pchome.com.tw/imgdata/czo0NDoiQ3ZVTnJYMDJJdWFkUHd3Z0huUDJ2VmJ4d24xV0FDZmgyWE1SNXRrZjRrRT0iOw==.jpg)
![](https://photox.pchome.com.tw/imgdata/czo0NDoiQ3ZVTnJYMDJJdWFkUHd3Z0huUDJ2ZUFUUk1qSHJyYWJycFg5WWpuT1Rpbz0iOw==.jpg)
和王家衛,我有一種相識恨晚的感覺。直到2017年,我才第一次看過他的作品『阿飛正傳』,而今晚,才把『春光乍洩』看完。
在我讀高中的時候,王家衛就已經是常常得獎的名導。那時因為升學壓力,沒有看電影的習慣,再加上對那些所謂國際名導印象不好,總覺得他們的作品很空洞,流於形式,所以有些排斥看那些所謂國際名導的作品。
其實,張藝謀雖然有『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那種不知所云之作,可也有『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那樣吸引人的小品;陳凱歌雖然有『無極』『道士下山』的失手,卻也有『霸王別姬』和『梅蘭芳』那樣四平八穩之作;李安雖是台灣之光,但也有作品我很不喜歡,包括他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臥虎藏龍』。可他也有動人至深的『斷背山』。
但對於王家衛,我雖有相識恨晚之恨,卻也慶幸自己與他相識這麼晚。因為,人過中年,歷練得多後,王家衛作品裡那股化不開的寂寞,深深打中我的心。我想,若再年輕個十幾二十歲,必不能對他的電影,產生如此強烈的共鳴。
『阿飛正傳』裡描述的,是都會男女之愛;『春光乍洩』的主題,卻是男男同性之愛。兩部片看似不同,卻有著共命題,那就是「越愛越寂寞」。
對愛情不抱期待,是一種絕望。但得到後,卻發現原來自己所期待的其實並不存在,這是更深沉的絕望。
暗戀者、第三者不算,『阿飛正傳』和『春光乍洩』裡的情感主線,阿飛和蘇麗珍,黎耀輝和何寶榮,即使他們都是彼此之間的真愛,結果卻都是分開。
愛,是會讓人寂寞的。或許這是個弔詭的邏輯,既然愛,就會有愛的對象,這是兩個人才成立的公式,又怎麼會有一個人才會有的寂寞?
當你深愛一個人,你會對他有更高的期待,更多的索求。然而他不是你,不可能滿足你所有的期待和索求,所以,在這段關係裡,你覺得寂寞。
更令人難過的是,如果你的感情沒有對象,沒有著落,你還可以幻想著我未來遇到的真命天女或天子是什麼模樣,大可抱有美好的想像。
但當你已經深愛一個人無法自拔,而那人卻無法符合你的期望與索求,卻因為深愛,你離不開他,只能困死在他身上,你只能,越愛越寂寞。
這絕望,無法跳脫。
曾為愛自殺的周潤發說過,刻骨銘心的愛是會死人的。深愛一個人,便是一場精神上的傷筋動骨,那樣的傷並不容易好。
所以,『春光乍洩』中,即使深愛著何寶榮,黎耀輝最後還是選擇認賠殺出,因為太傷太痛,痛極了,心死了,再深的情感,都淡成了身後月光。
何寶榮仍然回到他們有著共同回憶的租屋處,懷念著他們曾有過的回憶,阿飛一直到死其實並沒有忘記蘇麗珍,即使真愛還在,但錯過,便是錯過了。
沒有人有義務站在原地,等著另一個人。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愛深傷深,不愛也罷。
你我都曾年輕,愛上一個人,情緒被他牽著走,喜怒哀樂都不是自己的,而是對方的,這樣的感覺其實很令人惶恐難受。
年輕時對愛情有百般美好的想像,但時至中年,才明白,愛的本質,原來是寂寞。
我想起自己寫言情小說的初衷。
我其實並不相信愛情,之所以寫言情小說,就像陶淵明寫桃花源記一樣,是一種理想的寄託。
是不是有一種愛,可以讓人愛了不寂寞?
所以,在我的小說裡,不管文筆嫻不嫻熟,題材恰不恰當,橋段精不精彩,我的男女主角之間,不存在「辜負」二字。兩人感情堅定,同等付出,不懷疑彼此心意。如果要有考驗,只能是客觀環境,而不是彼此的心。
只有當你付出時,對方也能同等回應,這樣的愛情才能不寂寞。
P.S.當年的張國榮,梁朝偉,張曼玉,劉嘉玲,真是秀色可餐,盛世美顏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A9rS1tLMLc
靈感繆思 那英 愛上你等於愛上寂寞
上一篇:千里相思共明月---鸚鵡塚的故事
下一篇:平凡的筆控,不平凡的筆
https://youtu.be/nna6f6363dw
想不到在這又碰上那英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