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9 09:16:36期指贏家

期貨心理學

◆趨勢操作,順風順水好推舟。認定多頭走勢就只有作多,雖不至於是任何拉回皆買點激情式的演出,但方向只有一個,風險就在,不是大多頭的最大風險。台灣加權指數的多頭背景不是依多空版圖定義,多空版圖只是針對期指高槓桿下的對應工具。真正大趨勢背景,在於季線、半年線、年線三線的大空間整理與大時間整理的背景,這是整體作戰的總指揮與總策略,有關這一點,有其必然的生成背景。
巴菲特說,要賺錢其實很簡單,只要找出有內在價值的股票,利用市場的愚蠢進行有規律的投資即可。短短一段話,重點來了,有內在價值的股票,是基本面的挖掘--基本分析;市場的愚蠢,就在恐懼與貪婪的心理分析;規律的投資,正是技術面的精神,相對高低,低買高賣。基本分析、心理分析、技術分析,三大分析串成人生(技術)功力養成的三大課題。
操作重運氣,但要努力作功課。關於運氣,加拿大幽默大師李考克:“我非常相信運氣!我工作愈賣命,運氣就愈好。”對於失敗者,運氣是個名詞;對於成功者,運氣是動詞,“天道籌勤”,不是嗎?
◆大盤基礎盤法只有五種線路模式:1.多方攻擊;2.空方攻擊;3.震盪居間收中路;4.震盪走高;5.震盪殺低,這五路縱線再佐以判斷是否出現拉尾或殺尾的訊號,是操作短線的基礎也是基準法門,這是研判追不追、殺不殺的基礎功力,喜歡短衝的朋友,這五路縱線要先能研判出來,再出手,勝率會高一點。短線的研判充滿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為短線盤態是最不穩定的盤態。但基礎的五路縱線是所有指數期貨的基礎盤法,武術功夫這叫套路。
研判趨勢、研判八道釘法,雙環節都在執行當下的切入,每一道釘都有另一道釘的配套跟隨,但背景一定是趨勢的強弱終點。切入,一定是極短線的打擊,極短線的目的,只在衡量是否調整原倉量的輕重。再好的看盤法也需要經過市場的粹煉,不能憑感覺、靠指針,極短線就在入山望山勢、入水視水流,即勢與流的導引,因為指針已經夠落後,極短線交易卻用落後指針,當然操作成績會不盡人意是極正常的。
三種時間背景而有三種觀盤主軸:長線買公司、中線買趨勢、短線買的是莊家,主力可以興風作浪,散戶就要學會衝浪。短線漲多拉回整理,價格震盪是在等待中長線籌碼的堆棧向上,亦即屬於短天期均線的五、十、二十日均線,在價格數次來回的壓低震盪,是在等待中長期均線的靠攏。表現在箱形就是日箱沉入周箱,日線籌碼混入中期週箱的中期籌碼裡。
等待趨勢換力、轉折斷力之時,將多空版圖與箱形轉折兩者合併起來,埋伏點就一目了然。多空版圖這一波最低扣抵價在5733、第三次箱底賣力耗盡在5738。劃接力線的盤,隔日就是跳空開高遇缺口不補,這是看盤的小技巧。
◆真實事物價值取決需求假象,提升預測能力就在不斷預測。試著自己做一個遊戲,無論是股市行情、選舉或體育競賽,只要有興趣的就來預測一下它們的結果,遊戲有三個規則:1.一定要把預測的結果用白紙黑字記下來(否則你一定會作弊);2.得寫下為什麼如此推理;3.當預測錯誤了,強迫自己分析錯的原因,為什麼你的論點站不住腳?這可以迫使我們重新檢查並調整自己的推理能力。犯錯也不必付罰金,你會發現次數愈多,準確性就會愈高。如果越來越覺得自己很有天份,那就進行第二步驟,將您的天份化成現金。很簡單的強化自己功力的方法。可以開始在每週六、日將下週的行情預測計劃寫出來。
操作可以用技術工具,但一定要記得時時擴大自己的操作格局,否則很容易落入越來越小的圈圈之中而跳脫不出來。大行情是由大格局的人操作的!猜漲猜跌看漲看跌長久以往於事無補。股價的未來發展經常悖離市場專家的看法,這才是常態。
眾人看不懂的行情才會蘊釀大利潤,眾人看得懂的行情反而是賠錢行情,這是眼光與膽識問題。重點來了,就是因為不知多、不知空,才會不懂、看不懂。
不論是看盤久必跌,或是看準備鞏固起漲,其實這都是主觀的認定。其實,操作的核心價值,不在看多、看空,在於作跌、做多的整體交易配套,這是利用預設條件來中和預設立場的核心作法。
◆什麼事情都有其存在的原因,成與敗當然也是這樣。做什麼事情,重要的是事情本身應該怎麼樣,而不要總是考慮別人怎樣看。考慮成功了別人又怎樣、失敗了別人又如何。交易終路一定要培養自己的判斷能力。從實相(絕對價、量)的概括、抽象,深入到體驗理論的微妙,是認識一切奧妙必須經過的大門。
◆箱形路線歷歷浮線,建置風險最低倉位。意緊則力松,實戰操作起來就經常鬆跨跨的。技術分析主軸對外有兩力,趨勢力與轉折力;對內也有兩力,一是該作就作的執行力,二是不該作,不作的控制力。不論賺賠都有壓力,一定要降低壓力才能減少誤判率,也就是在不斷的交易過程裡,找出最適合最順心的作法,永遠不要嫌部位太小,只怕我們的風險承受度,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高。不怕輸,就怕輸不起。
面臨低檔,大部份看空的恐懼,面臨高檔,市場一面倒看多的貪婪。掌握敵我對戰的主動思考力,方能致人而不致於人。在交易過程裡,沒有難易問題,只有時機問題。能夠掌握到切入晦暗之處建立初期倉位,是所有交易的第一利基。對於“時機”,兵書揭宣子對機下了一個定義,勢之維繫處為機,事之轉折處為機,物之緊切處為機,時之湊合處為機。即任何局面都有它的低潮與高潮,這是不變的自然形勢,於是就會產相對高低價位的循環,我們所要掌握的就是,要抓住逆勢的終點、順勢的起點。定好方向後,抓住市場的恐懼(貪婪)臨界位置,就是只挑好球打的最大勝率打擊法。如此勝多敗少、贏多輸少自然全贏。
◆三年拳不如當年跤,最初境界最高境界。操作首重務實,務實的第一步就是不務虛。操作和生活很像,都是所需少,所依多。無心即是道。奇蹟總是會發生的,但很少重複,交易上尋找奇蹟,一輩子就都必須為神蹟的出現而付出代價。
三力,趨勢力、轉折力、盤中格鬥能力,也就是在趨勢力背景之下(多、空以及多空緩衝三種背景),找尋轉折的相對強弱力道,然後由盤中測盤作二道確認作進出。計算的轉折點往往一點不差,其實是因為它是由過往歷史資料綜合歸納的經驗值,當然背後包含計算人們貪婪與恐懼的臨界點的度量,這都是現象的歸納,用比較數據化的方式來作表達。做好測量背景後,我們就可以選擇交易的方向,但在實戰過程裡卻無法選擇面臨的遭遇。這些遭遇,視為市場遭踏也可,但一個有經驗的交易者的功力,就是被市場遭踏出來的!通過這些遭遇,才能通往自己的交易目標。人人都會有過失,但是只有重複這些過失時,你才真正犯了錯誤。在實戰過程裡,練三年的拳術不如練一年摔跤有效。因為在鍛煉過程裡,摔跤要對練(一定要有對手),所以它的實戰技能較強,練就敢追敢跑千年不倒看似容易,其實要認賠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體驗三力邏輯推演計算之後,就是心理面的成功特質強化。
◆見強就追,追到軋空點之上;見弱就殺,殺在殺多點之下。統計可以說是一門處理資料的藝術與科學,它包括收集資料(或製造資料)、描述、分析、整理與解釋資料並對所感興趣的母體做推論,以便發現新的知識。我們相信統計方法是利用智能,組成一個有用的工具,讓我們透視外圍的世界。應先了解統計的邏輯推論,才能應用正確的統計方法,透過統計的技術方法施展魔術手法,就是整體藝術的表現。這也是筆者要花時間作大量資料歸納的主要原因。譬如所談到的“軋空點”與“殺多點”,是由大量資料去分析的,資料顯示指數落在這兩區段(軋空點之上、殺多點之下)的機率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低,兩者合起來的機率約在63﹪,佔了一大半以上。所以,如何處理這兩端的貪婪與恐懼心理,是所有期指交易者要訓練的功課之一。期指大部份都輸在震盪區間的追強殺弱,但該如何在軋空點之上操作?該如何在殺多點之下對應?軋空回落量縮落點在那?殺多彈升量縮止彈點在那?
◆平倉的動作是由偶發性的恐懼感所造成的,這個不合邏輯的決定,代價將是很高的。因為隨時都為自已製造出“可怕”的處境。風險雖然無所不在,但真正只存在於逆勢操作。
開盤瞬間的籌碼信息,往往可以反應出當日大部份未看盤者和意志堅定者的想法與作法,籌碼觀盤第一件事,就是看開盤剎那間的掛出買單與掛出賣單,以及它們的紅黑成交量。不論是區間橫盤或破底穿頭,都必須由量來做確認。市場上每日要賣出的股票多如牛毛,所以大部份情況是委賣張數大於委買張數,這就是一般投資大眾所稱的賣壓。但大部份的朋友都只看絕對值的賣壓張數,卻不曉得相對的比率--委買張數/委賣張數,才是整個買賣氣推升的關鍵所在。
依上述背景定言,假設成交量大部份是由委買張數所撮合起來的,沒有委買張數,就不用提開低、開高之後的推升。觀盤標準:委買張數達到委賣張數的85﹪,供需才能保持平衡。絕對值的賣壓在觀盤上作用並不大,比較可以運用的是委買張的進場相對值。
中段整理特色就是量低、價區間,而整體台股的趨勢主軸,還是在我們一直所談到的季線、半年線與年線的長時間、大空間的格局,這是技術面也一樣是基本面的形成。多倉建立,只在拉回的埋伏點裡,然後偵測前進轉折力的路線轉換,作出調整倉位的動作,這是偵察力道是否換力的主要環節。
中段整理、中段修理,就必須調理出手的速度,買在軋空點之上;殺在殺多點之下,就是追高殺低。指數不拉到軋空點之上,大家不會看多;指數不跌到殺多點之下,眾人不會看空,人性使然!從大量數據跑出來的台灣期貨市場眾人的恐懼臨界點與貪婪臨界點在那裡?立基於客觀事實,才能作出趨近正確的主觀未來的判斷。
◆所有的線的都它的意義,不在K線的外象,在於多空力道的交戰。 1.早盤多頭買進推升,遇上空頭抵抗,造成中盤的多空勢均力敵;2.早盤空頭慣壓,遇上多頭的抵抗,一樣又造成中盤的多空勢均力敵,不論是1或2 ,最後尾盤都會有一方短線認賠出場,這種背景是期指最常出現的走勢。
大盤九點開盤,申掛籌碼開始流動,籌碼面除期指的委買、賣口數,委買賣筆數,成交口數之外,大盤的籌碼流向解讀,就成為各方高手的重要信息。基本上會有,1.委買賣張數;2.委買賣筆數;3.平均買賣張數;4.成交張數;5.成交筆數。筆數解讀重點在:(一)成筆/買筆/賣筆的大小排列;(二)買筆除以賣筆的比率。這兩個筆數的重點,在觀察主力與散戶的相對筆數,我們可以在盤中預判三大法人買賣超的水準,這是一個有經驗的看盤者的基本功力。分辨多空籌碼的流向,才能知道當天是否要加減碼。除籌碼面之外,價量的解讀在測盤,而分攻擊盤與防守盤兩種,該攻該守,應對進退,才能知該戴眼罩睡覺,還是戴鋼盔衝鋒陷陣。
台灣加權有五大路線:(一)多方攻擊;(二)空方攻擊;(三)震盪走高;(四)震盪走低;(五)震盪居間收中路。路線的規劃,必須練就一眼看穿的基本功,另早盤在9:35分之前,可測是否出現拉尾盤、殺尾盤的層級訊號短線基礎功力培養就在於親自去實戰驗證。只是短線上會看,不見得要去作,要先審視各人操作級數。
出現在軋空點之上、殺多點之下的機率並不低,不處理好買在軋空點之上,往往大部份的結局就是砍在殺多點之下。
◆無法在點上下功夫,而在盤面上看漲跌、算賺賠,難以擺脫行情起伏所纏。線形作差,是果非因,逢低關鍵切入買點,正是掌握技術面由否轉泰的環節。
看點在於衡量相對價值與相對強弱,並為自己的部位創造優勢。操作行情,對錯是一時的,操作章法才是真正的關鍵戰場,交易從來不是立基於看跌看漲,交易是習慣的延伸與眼光的伸展。波段的起漲、箱形的整理區間、盤中的測盤、動能的超越、箱形的力道滿足、關鍵轉折的買賣,這些是撐起解盤、控盤、操盤的所有環節。
利用壓倉在殺多點附近建立多倉,接下來就是按照章法的確定與否定,只在點上斷強弱,不在線上看漲跌,這種方法或許您不認同,也不太敢置信,但至少可以提供給各位朋友一個相對價位的觀念。
◆所有的交易之所以都要停損配套,是因為我們都無法擺脫激情所支配。比起無知,衝動的代價顯然更高。想在市場上找出勝率最大的方法,但多空心態的柔軟度,卻不能因過度的自信而僵硬。股市最清楚的現象,就是它是模糊的,股市有自身的支撐結構和規律,那就是上帝之手。上帝的意志就是自然的規律。
交易人必須從股價波動的表像中尋找股市實體的本質,漲跌、趨勢都只是表象,本質在於多空的循環,量大量小的循環,有漲有跌的循環。學習兵法之後,不是從此可以百戰百勝,是終於了解到勝敗乃兵家常事的本質,而能夠淡然處之。
量縮箱底看空、量大箱頂看多,所以對應出殺低以及追高,很多朋友都在這個宿命裡惡性循環。一定要讓自己脫離猜行情,卻不衡量相對高低的作法。
◆貪婪與恐懼,必然是沒有內在目標所造成的,內在目標、進出章法環環相扣,一扣接一扣,所以叫沙盤推演。多算勝,少算不勝。重點在事發之前的先算。
擁有在趨勢未變的背景裡傾力做一邊的勇氣,才能擺脫長久以來忽多忽空的搖擺態度,其實操作的戰場在心理,這種又多又空、忽多忽空的心態,幾十年來有產生過報酬?如果沒有,問題在那裡?技術面的優點在於納百川為一,但很多朋友反化一川為百流。賣壓重、反壓不輕、量能不足、買力推升力道不足,難道只有小部份的人看得出來嗎?交易上難道要等量大的時候再追價進場嗎?你買誰賣?你賣誰買?箱底(頂)由賣(買)力耗盡造成!這個環節打不通,肯定還要在市場上繼續交補習費。歸納大量資料並透過機率大小作出結論,是了解風險/利潤的初步功課。
◆面對高低兩極的處理,是操作交易上的重要課題。很多朋友很喜歡技術面,因為它簡單。簡單的是外表的象,實際操作起來完全不那麼簡單。很重要的因素,在於交易只是個人習慣的延伸,壞習慣不會有好交易,好工具握在壞習慣的操盤者手中還是壞工具,股市的戰場在心理,交戰焦點在心戰,這是技術分析的進階層次。
面對百變的股市,身為交易者,只能用無限的用功,來彌補交易所帶來的缺憾,用功解讀之後,用簡單的態度面對慶祝成功,嘲解失敗。解讀過程要自己作對應規劃,所謂,若要功夫深,埋頭不出聲。如果大部份的人都往同一方向走,逆向而行找到利基的可能性會越高,但這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一路上會有許多人好意的勸你退出、告訴你走錯路了。面對行情要有自己的配套法,才能產生堅定的看法、出手法。交易是否獲利,在於眼界的延伸,而不在現在用眼睛看到的。
沒有多方攻擊訊號點火,買在軋空點之上的過度樂觀,很快就會嚐到名為軋空、實則殺多的苦果。
◆短線切入講求百步穿揚,滴水穿石是穿揚不二法門。除非自己練,否則永遠練不會。經驗會累積,也可能不會累積,有人經驗會累積,但本質卻不會變,經驗不是認識的不二法門,經驗只告訴我們發生什麼,卻不會告訴我們為什麼,所以“經驗”兩字並不能為我們帶來普遍的真理,但它可以激發我們希望求得真理。
交易是習慣的延伸,獲利是個人眼光的展現。切入建倉出場絕對不要在人擠人的時候,因為大部分的交易者是錯誤的,所以巴菲特才會說出一句很有哲理的話,我絕不在股價下跌的時候賣股票。
◆激情下單,就要用悲情來買單。當我們對激情了解越多,受它的控制力就會越小。只有善於自製,才能使我們不受外部壓力的擺佈。事前的沙盤推演,才能在盤中作出最好的動態兵棋調動,長期才能在詭譎多變的股市沙場“多算勝,少算不勝”,否則用期指來刺激感官,就如同期指的快樂,僅僅是痛苦的消極中斷。
期指是權值股的化身,依筆者自己的交易習慣,量縮到800億以下的期指都是雞肋,買點只有在箱底。量縮在箱形中間線的多空苦惱也是預料中事,量縮攻上軋空回落是短賣點不是追價買,軋空不成反殺短多,箱形中線裡殺來殺去有比較高明嗎?
◆牛賺、熊賺、豬被砍。盤有盤法,盤法在於相對轉折。趨勢力自有運作,在於版圖的擴張能力、趨勢力作觀察。市場就是一把剃頭刀,不斷的操作就不斷的被剃頭,剃到最後一摸,發現原來大家都是修行人,只差個有沒有點戒疤的差別而已。賺有道、賠亦有道,道法歸一在於賺多、賠少簡單四字而已。藉由操作生命的累積,來不斷逐步放大操作(生命)的視野與格局,無形中進而推升入氣定神閒與豁達的心態。賠就賠,但要賠得起,賺就賺,但賺要敢賺,有量就加重倉量,無量就殺多、軋空來回,大利潤是看天命,小利潤看手氣,半點不由人。但市場真會糟踏人,在無形中將我們導入窄巷裡,所謂慌就不擇路,眼界就收短,梭哈老手說:“只要一緊張大概就輸定了!”交易過程不賠養自己的觀察力、判斷力、執行力,就要反被市場培養這三力,最後產生了被習慣宰制的行動力,也就是說被制度化了。透過單點的強弱力道衡量,而產生明確的自製力,尤其期貨市場,只有善於自製,才能使我們少受外部壓力的擺佈。
◆箱形的量縮,軋空關鍵點只穿頭無法站上,連續四天這裡就會累積很大的短線獲利壓力。獲利籌碼自然往下紛紛退出,量大才能軋空,否則就是名為軋空實則殺多的盤面,循環往覆正是區間行情的操作竅門。任何看多看空的盤,都有其相對高低的價位。軋空位的回落有兩條路線,只要盤中測盤沒有立即性建倉的理由,量縮的回拉一律擺在下三釘,才有建倉的相對優勢。沒有漲怎麼可能看多;沒有下跌怎麼可能看空,這都是長期在股市裡被很多專家解盤養成的壞習慣,培養看待、分析相對觀念,才能建立良好的操作模式,在趨勢背景下,為自己創造相對優勢的建倉位置。
問題重心在於起手、收手,都在於短線測盤走勢的火力偵測。高手只看出手點、收手點便知功力如何。時間與價位是所有出收手的重要環結。
隨意切入就隨意套在箱形中間線,但箱形中間線正是多空一線間,毫無建倉優勢的位置,沒有建倉在箱形中線的道理,因為它總是一半一半。所有的測盤,都在分析日線攻擊力,是在那一個位置出現。在下三釘位置,測出多方攻擊盤加拉尾盤,您說要不要開保險開始射擊。
只要記住一句話,任何大部位的建立,都必需建立在順勢系統上,所以只要回歸簡單圖形就可以,您不是要簡單嗎?
◆把注意力集中在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上,並知道萬一發生時該如何作反應。只要存在就是過去。研究行情、解析多空力道,應該去了解別人已經看到的,以及去思考還沒有人想到的。傾全力只做一個方向,不管專家看法,然後低買、高賣。不要去猜頭部在哪,一路作多你最後只會錯一次,一路猜頭最後也會對一次,問題是還有命活到那個時候麼。
◆股市並非由景氣循環所控制,而是由市場氣氛的循環所控制,而市場氣氛指的是去買股票的情緒,情緒是可以由價量導引的。
買股,喜歡買量大攻擊,攻擊有真假。主力吃貨不會大張旗鼓,當盤面是敲鑼打鼓往前衝時,主力不趁此機會逐漸下車更待何時?低位量縮橫盤就是進貨盤,悲觀前景不明時買進;樂觀激情賣出,這是看待奔底、奔頂k棒的另一角度。
箱頂重攻擊,箱底等窒息,是多頭箱形的高低觀盤基礎法則,收進軋空帶,價引量,走軋空。價引不出量,走拉回鞏固。軋空點是籌碼壓制點,力道由寬收窄,留意更大的箱形。軋空背景的蘊釀,就在不知不覺當中成形,見量追價其實是由軋空帶出量,量價因果,倒因為果,因果相生如循環之無端。
箱底倉位的隨意拔檔,箱形中線就要猜多猜空、忽多忽空,這已經不是在操盤,而被盤操。在人生旅途上,甚至操作上,我們經常會面臨猶豫不決的狀況,去做成功者會做的事,這樣就是追隨成功者的腳步。緊張的投資人,可能會趁市場創新高時獲利了結,然後在回檔修正時再買回來,但如果你勇敢地熬過去,統計數字顯示你將會大有斬獲。股市總是渾沌不明,等一切都明朗,也無利可圖了。
◆提陞技術能力,是很多交易者一直追尋的,因為難以追尋,所以不斷追尋。學習技術分析的目的,顯然是為了學更多的技術工具。我們必需在許多技術工具的表象裡抽離出它的本質,然後了解工具只是描述價格慣性與探求價格規律的工具,工具只是工具,而這只是技術最底的層次。
◆ “八道釘”,釘釘各有強弱,過強則弱、太弱則強,強弱循環端視趨勢方向作定奪。強弱循環導引趨勢變化,拉回低接建倉在量縮下殺到下三釘的關鍵,同步計算週線版圖產生負乖離擴至最大背景。操作交易之道,在於眼光的延伸與習慣心性的運用。
現在走的是日、周力道壓縮之後的幅度釋放超級行情,過關斬將當然完全擋不住釋放出來的氣勢,這也是股市的基本循環,也是我們交易者必須抓出來的循環節奏,從這裡就容易抓出起漲、起跌的時機。
k棒看精神、論企圖,用拆線法能在當時看出劃線企圖,提早做出對應,否則等到k棒組合出來,還是陷入紅看漲、黑看跌的技術論調。拆線看企圖,才能研判近期大幅度k棒是真殺、假殺或真拉、假拉?這正是埋伏k棒的精髓--找出企圖。主力劃線潛力無限,量縮收最低很心虛。為何k棒操作還是一樣落後,因為我們在等套路出現,沒有套圖出現,就對不出課本上的k棒型態。下降三法、上升三法…等等,但實際操作上不能等大長紅或大長黑才建立部位,等到的往往是後知後覺。再看一百本k棒書籍,背一系列單、雙、三k組合,它還是靜態k棒,然市場是動態的。補捉企圖才能稱得上會看圖,所有交易的精神盡在五個字,先下手為強。而這往往在日k線圖裡是看不到的。
無法建倉在低位,或因為畏懼獲利被侵蝕而早早拔檔,雖然可惜,但同時也提供給自己一個珍貴的經驗。真實戰鬥力都是由累積錯誤經驗開始,只是經驗只提供發生什麼,提供為什麼,還是要靠自己作檢討,才能透過錯誤修正實務。
◆放風箏的目的,就是要讓它飛得又高又遠,動作在於一收、一放,背景在逆風。放風箏有如培養部位,1.要逆思考,隨時想散戶怕的是什麼? 2.動作要一拉、一放,邊拉邊放鬆。拉的目的是要放,讓部位飛得又高又遠,而且又能被掌握,這才是我們最後的目的。
要在點上下功夫斷強弱,不要在價上看漲跌、斷好壞、算賺賠…。最大的利潤來自等待而非交易。虧損不會自己照顧自己,但利潤會。
風險,只有在事後才會知道這是否是風險。但任何交易的黃金法則,只有真正的風險,才能提供真正的報酬。風險是主觀認定,大盤哪管你風不風險。最大的風險,其實來自於眼界深淺,格局早已決定結局。低檔不買、高檔買進就要心驚肉跳,還不知道停損要壓在哪?即使來了,停損執行力更是實際操作的一大問題。兵法有言,敗兵先戰而後求勝,莫過於此。
就箱形來區分風險有三種,一、箱底下殺下三釘買進的持續破底風險,你的風險只在收破前低的虧損;二、箱形中線買進的震倉風險;三、箱頂上三釘見強追買的追高風險。一、三都必需動用到短線測盤手法,測盤的四步驟與四大戰技,譬如第一步驟:衡量的勢、關、時、幅以及測盤時間的紅黑線組合。
◆勝敗乃兵家常事。失敗有何大不了,世界上失敗的人永遠比成功的人多,失敗代表我們還是正常人,如果要成功,就要異於常人了。沒有必勝的切入位置,只有相對可勝的位置,空頭版圖產生負乖離擴至最大,配合量縮箱底賣力耗盡切入,這種手法怎麼會沒有風險,沒有風險就沒有利潤了,但筆者認為這是正確的風險。
操作精神盡在“先下手為強”五個字上,當然任何規劃,不能只有好的想法、正面的思考,不能沒有壞的打算,這是智者之慮必雜以利害,也是交易上該有的態度。抓住瞬間起漲(跌)的那一刻,就是先下手為強。盤勢的漲升當然好,但好極則壞,見價追或不斷有賺就跑或拉高短空,完全是敗兵的作戰法,先打再說,看能不能僥倖求勝,這叫行險以僥倖。
◆找出心底恐懼貪婪的根源,不控習慣習慣將控制你。習性的鎖煉,起初微弱不易察覺,但能察覺時,它卻又已根深蒂固無法去除。有的朋友勇於冒險,但往往找錯地方,老是箱頂、箱底玩追強、殺弱;有的朋友奉行諸葛一生唯謹慎,但還是等突破買高、破底賣低。要有相對高低的觀念。股市交易真正的戰場在自己的內心,不在指針、不在大師看法,在於習慣的發揮。操作只是個人習慣的延伸,台灣期貨界的老師父,為何要用周線的觀念?可以慢慢體會。雖說習慣不易被改變,但可以被改善。
只有自己才能幫助自己。所謂上帝之手,就是找出自然規律循環,然後遵循他就好了。另,任何部位都有風險,只要是有規劃的風險,就是正確該冒的風險,每次面臨風險,要想到,風險本質其實有兩個層面:一個是採取行動的風險;另一個是不行動的風險,而這兩種層面的風險都各有各的後果,事無絕對,事成於相對。
日周力道壓縮,必有隨後的力道釋放的伸展力,這個循環屢屢不爽,這就是規律現象。天之發人,先發慧後發福。嘗試讓自己找出市場的循環本質。
想要安全,就絕不要以為已經安全。盤勢及部位的沙盤推演,是對部位及金錢的負責任態度。不要去想市場會如何發展,因為你根本無法控制,你應該想的是,如果市場真的發展到某地步時,你該怎麼做?
◆在操作中挑戰自己的勇氣在持倉時挑戰自我的習性。形容期貨操作,朋友說,好比是冒險之旅。但冒險是什麼?冒險是在有風險之下的行動。操作不在追求快感、追求驚悚的感覺,而在於追求操作的完整性,也就是講究賺來的一點一滴,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而運氣只是努力的加分。
風險大小決定在兩個步驟,一是規劃與實際發展誤差的風險,二是規劃的執行力落差風險。規劃是眼界的延伸,在調和現實及可能的間距,然後遵循一個簡單原則,重視當下現實,敬畏可能。
追高有時對時而錯,交易上的冒險行為,都受到贏的慾望和輸的恐懼的不斷制約,永遠擺盪於兩極之間。也就是說,當部位切入或出場,若不是為了贏得什麼,就是因為怕輸掉什麼。不斷的交易修行,目的就在於鍛煉出更為堅強的性格。任何部位都有風險,當您極度在乎的風險,才是值得冒的風險。
獲利極大部份不是靠操作而來的,而是靠等來的。很多交易,不是技術上出了問題而是心態上出了問題,若問中間此一事,際會風雲在眼前。是沒有機會,還是自己把機會推出去,還是預設過多立場,還是眼界因為交易頻繁而過短。很多觀念提了又提,很多事,面對它不代表就可以找到解決之道,但要解決事情,則一定要先去面對它。
操作沙盤推演之前,重思考,完成布兵圖之後,所應該做的是,按步就班,開始減少努力、想得更少,甚至完全不去想。先就長、中格局規劃,就日線完成單點佈署,現在最怕的是,做多做不下手,由愛生恨不斷地反手空。噴出跳空行情,走勢摧枯拉朽,勢如破竹,但…。一樣的壞習慣不斷的重複踐踏,多頭一次,當空頭時,你還是會反過來重複。這些都無關技術面,期貨對這種人是一種災禍,直的進來就要躺著出去,如果你不是壓路機,那就會是被壓的路。
◆技術擋不住氣勢依勢用勢,技術又不敵心術攝心躡神。近期提到冒險,只要存在就是風險。勇氣是敢於去做我們所害怕的事,倘若毫無恐懼,勇氣也從無產生。多頭走勢裡,低接的恐懼與追高的恐懼,兩種思考,兩種恐懼。恐懼總是有的,但我們會介意的風險,就會使我們對指數變化保持警覺。享受冒險,可說是對恐懼致敬的行為。冒險,是在做出風險評估之下的行動,它不同等於極短線的好勇好鬥。熟悉是消除恐懼的方法,擴大視野亦是方法之一。
氣勢擋不住技術,技術又不敵心術。能否咬住一連串的氣勢,就是已經抓住期指賺錢精髓。如何掌握住起漲、起跌關鍵性位置?關鍵性位置,必定是出現在日線背景(以期指而言),並非對著當日短線說故事。首先,要掌握住可能趨勢修正的終點,工具請攤開多空版圖,這是趨勢力的布兵圖。它有三種力道:一多版擴張、二空版擴張、三版圖修正階段。有五個未來的扣抵價,可以讓你憑估未來扣抵乖離以及產生擴至最大點的時間與價格落點。
第二道錦囊在於轉折力的運用,悲觀量縮作底;樂觀量大做頭。運用k棒原理找出“奔底k棒”(在不該出現長黑收最低的地方。)這種特殊形態的k棒,出現在下三釘,一根黑k直奔箱底賣力耗盡位置,同時激活市場最大恐懼心理源頭,當初殺在這裡的,或在這裡下看的,或在這裡看還要持續破底的,都是正常心態,代表您還是個正常人。
兩種力道領先就戰鬥位置後,接下來就是由盤中線做短線火力偵測:勢、關、時、幅以及紅黑力道平衡測盤,總結出四大戰技。這都是萬法,但萬法還是比不上心法,技術比不上心術。所以建議,1.放棄指針的牽拌,否則眼界永遠在10~90的低檔或高檔;2.回歸價量本尊,在點上下功夫,不在價上看漲跌、算賺賠;3.培養一致性的操作,忽多忽空,最後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多頭走勢一路做多,最後只會錯一次。 4.保持自己憑估後的看法。一路上會有很多專家會好心告訴你…你錯了!主力已經有出貨跡象!外資主力在新加坡摩指布空單…等,也就是最後一定要擺開人群,保持自己的看法,隨時攤開圖形檢驗,然後心靈上保持“黃金靜默”。
◆因為可以窮所以逍遙且自在,因為只可富所以百般不自在。操作必需對自己革命,革命是需要透過超越發生的,超越就是不要逃避,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思考…。
某位有名的雕塑畫家,問一位擁有一整棟大樓的老闆,知道為何他會成為一位知名的藝術家?該老闆不經思考就對畫家說,“因為你喜歡畫,熱愛畫囉!”這位大師卻回答,“因為我可以窮!”這據說是個真實的故事。因為大師可以窮,所以不會因為金錢而喪失對自我的堅持;因為可以窮,所以天地更為寬廣;因為可以接受窮,所以他可以做他認對的事,而不必去做眾人認為對的事…。不怕輸!是因為輸得起,輸得起反而不容易輸。
如果您特別留意每一筆操作,那麼你會看到自己的操作其實是繞著圈子在移動,我們經常做出同樣的事情,一模一樣的蠢事,而且已經做過非常多次了。只要細心地觀看自己的操作半年,爾後,你將會驚訝,這些就是我們一再一再地重複的事,除非有天真的覺醒,否則將重複同樣的事一輩子,不只這一輩子,下輩子也是一樣,所以佛家說,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在任何情況下,保有最大優勢的方法,除了平時基本功的鍛煉之外,便是保持冷靜,這時候要攤開圖形一一檢驗未來趨勢力與轉折力的變化與移動。在持有多倉部位且遇到一路軋空的走勢裡,只看自己不看別人。保持自己原來的規劃,檢驗指數實際移動路線是否大幅脫離計劃路線,如果沒有,那你已經是市場上做得最好的交易人,何必去看別人。
保持冷靜,不是說什麼都不要去做,那無濟於事。巨大能量的推升,卻任由自己置身事外也是一種風險--永遠掌握不到機會的風險,該行動時卻不採取行動的風險。就是看對不敢作。保持冷靜不是勸您不採取行動,而是要非常有意識地去做,即使這一波已經處在一飛沖天的行情之外,也要能觀照到自己的不投入行情的起心動念。
失敗與挫折正可以磨練出英雄,在操作過程裡,所有的失敗經驗,建議用白紙黑字親自手寫下來,並標記時間,這些都是未來成就一方的黃金地基。否則失敗還是失敗,往後還是會錯過一次又一次的機會,如果沒有辦法和自己做朋友,那自己就是自己此生的最大敵人。
規劃本身就帶有風險,風險亦是規劃的部份,風險處理過程在於不斷調適自我。做大部位要先觀大局、等大勢,勢起借風,風生水起。有足夠的眼光、耐性與毅力,抓出市場的本質循環,賺錢只是做對的事,並有耐心把它做到好而已。人生在世,有一個主要的任務,就是完成自己、實現潛能。

◆期貨市場的高槓桿輸贏,也正是期貨的殺人利器。很多朋友,經常不是看錯行情、做錯行情而輸的,往往都是被震死的,但又不全然是被行情震死的,是被自己一顆忽多忽空的心震碎的。期指致勝之道--擴大操作的格局,從拒絕小利著手,最後才可能擺脫這個宿命。股市戰場其實就在自己的內心裡面。看對不敢作,是因為對於操作模式的信任度不夠,所以要培養出“錯了也認了”的氣概。
多頭走勢買在殺多點乃至箱底賣力耗盡點,即使錯了,也只有笑笑認栽,就那麼幸運地買在趨勢多翻空關鍵點。但這又是亞當理論的實戰,多頭走勢一路作多,最後只會錯一次,但之前賺的,卻足夠你吐一次。沒有鍛煉出這種氣度,這裡就是名符其實的殺多點。除了看對不敢作之外,作對抱不久也是錯失大行情的致命傷。短多、短空對應其實是專家解盤的檯面話,真實的意義,套句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早就和行情說再見了。
未來行情大小,透過力道伸縮度的衡量,知幅度。
◆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台下在練功,練得也不輕鬆。練出四兩可以撥千斤的實力,但很多人往往只練到三兩三,所以也只能上樑山。朋友常說,他往往計劃好好的,可是面對盤面就亂了。明知道卻做不到,這就是統計學裡的誤差。正因為不容易做到,所以才叫修練,終我們一生都在修練途中。
◆股市亦是修行道場,其中有許多的人生考驗命題,有樂也有悲,但都是人生無常裡頭的循環。在無常的生命裡,每一個考驗的機會,都值得我們好好把握。交易就像洋蔥,我們一面剝它,卻一面流淚。
有人說知識必帶來能力,而能力必然造成選擇的困擾,股市中有太多要關心的重點,有朋友說,交易是一種藝術,我總是想到畢加索所說的一句話,藝術,就是要惕除那些累贅之物。老子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理性運作所需要的是建立方法與架構,有人戲稱--交易是製造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處理的重心透過某些哲學的簡單觀念,希望可以啟迪交易的困惑。
用整體與根本的觀念進行思考,是交易哲學所要處理的基本命題,透過這兩個思考才能治標又治本。整體指的是交易的全部歷程,全部的歷程最終在圓融智能,所謂先發慧後發福,進入金融交易的整體歷程是什麼?是一直賺、拼命賺、狠狠的賺嗎?或許有朋友定位在發大財,先發財後發慧,這就是個人的看法不同,但這也很好,容許不同的意見亦是交易哲學的本質與特色。根本,則牽涉了以股市輸多贏少為背景,所映現的價值觀,亦即在清楚知道在大數法則最後結局(輸多贏少)的情況下,對於交易的本末輕重排出優先級。針對整體與根本兩者確定自己的定義後,其它的技巧就都由這兩處衍生而出。
歷史上針對儒、道有此一說,治世用儒家;亂世用道家。承平盛世講究四平八穩維持榮景,以儒治世。亂世,就要靠道家的百般法門治理。盤勢的進出、持有,與上述之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行情一路飆升或一路下挫,簡單持有倉位--用儒家,講求正規戰的打法。但當漲不動或跌不下去,該賣、該買?看多、看空?是反轉還是修正?正是盤勢陷入兵荒馬亂之際。此時正是盤面的亂世,道家百般技巧法門應用在此。
漲多了嗎?漲多的具體說法是均線正乖離過大,具體的算法是五日均線的正乖離與二十日線的正乖離,五日與二十日正乖離同步達到標準,量縮,就要快速拉回修正過大的正乖離,重點在於是五日線與二十日線正乖離過大同步的出現,這個方法是最簡單面對漲多還是跌多的具體定義。
◆輸家用轉折斷趨勢,贏家用趨勢定轉折,高人沒什麼可以用。多頭走勢只有一條路--做多、持多到有一次出大差錯,被市場帶出來為止。我們必須作抉擇,然後在配套措施的保護下,建立看似最大膽其實是最細密的攻擊部位。最有效、最持久的武器,不是有形、可見的工具,而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理念”。
◆別擔心我們無法改變的事實,該擔心我們可以改變的事情。追求一致性的操作,是許多交易大師留給我們的寶貴教訓,你看過一下子多一下子又空,整個價格結構沒有改變,全憑幾根k棒斷趨勢的一代宗師嗎?布利丹的驢子,就是餓死在心思不定上。越想窺探未來,未來卻離我們越來越遠。
順勢交易是建立在一定的交易哲學信念上,不要去想市場會如何發展,因為你根本無法控制。亂世之中,對交易必須做出超越的觀念,讓自己先盡量擺脫部位方向的思考。譬如,跳脫部位方向的纏擾後,針對1.漲勢中出現的利空;2.漲勢看支撐、還是看壓力?作出超越當下指數混亂的局面,思考交易根本問題。如果不如此作出超越的思考,容易纏在當下的漲跌、指針、資券、禽流感…等等細微信息上而思考打結,進而對未來猜多、猜空,飄移不定。
順勢交易系統依版圖定調而有三種力道:1.多頭力道擴張;2.空頭力道擴張;3.力道修正階段。兵法有言,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能夠買到相對低價倉位,都是由這個古老戰術觀念而衍生的。整體盤勢在修正月均線的正乖離過大背景,過大是因為日線漲多,力道進入收斂狀態,而目前月均線保持往上角度,這是定調指數交易方向的主軸。
◆操作,如果都是以每一小段賺賠的角度,去思考所面臨的市場問題,最後往往徒勞無功。有時候,不如換個角度,那就是昨天所提到的超越以賺賠為角度的本位主義。一天乃至數天的賺賠都不是大重點,手氣好的時候,連機率很小的一條龍都抓得到,但這畢竟不是常態。從道家的角度來看如何盡量作到超越?首先,就是順其自然,避免過多的人為造作,學得越多,就容易造作得越多,麻煩的事情就會越多。具體的方法,老子說:“見素,抱朴,少私寡欲。”在實際操作裡,先分辨自己交易裡的三種“要”--需要/想要/重要。有些交易或許想要但可能不重要,分辨三要應是進入建立自己交易哲學的第一步。轉折來轉折去,轉了好幾年,一波當成好幾段來多空操作…,欺騙別人容易,欺騙自己很難。嗜欲深者,天機淺;嗜欲淺者,天機深。大盤就比我們想像的更聰明。
◆做頭反轉累積恐懼的總和攤開作戰地圖保持黃金靜默。不管大盤在這裡是要做頭反轉、還是要深度拉回?這都是未來,卻沒有人可以知道未來。只能依據自己的工具作出研判,多空之爭對操作並無幫助,但維持自己一致性的操作模式,是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態度。版圖的三個背景1.多頭版圖;2.空頭版圖;3.版圖修正,第3個背景往往是多轉空或空轉多的變化背景,所以在這裡一定是兵荒馬亂,荒手亂腳…。
面臨版圖即將進入修正背景,標準動作是找出關卡開始進行減倉對應,唯有減少持倉部位,未來才能作出較為理性的研判。進入修正階段後,這時就要將自己的作戰地圖攤開。有兩卷圖,一是趨勢力背景圖、二是箱形轉折斷力圖。最大的利潤總是建立在恐懼總和與貪婪總和之間而不是擺在算點之間。我們在交易時,表面上任何交易人都享有選擇的自由,但是,內心如果不能確知選擇的理由,必隨人仰俯,則又何異於盲從?
◆規劃與現實股市之間的對峙張力,往往使我們惶惑不安而陷於自我掙扎的困擾之中。技術分析是心理分析的假名,玩弄貪婪、戲弄恐懼才能逍遙。超脫股市現象回歸股市本質,才能作出超越。
練功初期為學日益是好,但最後要有納百川為一的為道日損的大智能。很多朋友將精力盯在這些股市現像上,看起來學富五車無所不知,但都隨著現像在打轉,還是在漲看好、跌看壞的圈子裡打轉。隨俗從眾茫茫然跟著旋轉的人,是存而不在。
離盤面越近,越看不到真實的一面。成鯤、為鵬不會是天天臉光泛油緊盯盤面的交易者。也許,一時間的獲利與損失對你很重要,因為有些朋友已經不能再輸下去了,所以更要把握住任何一刻,緊緊抓住盤勢的任何一個小轉折,所以,攤開五分鐘圖,不是m頭就是w底,然後劃出五分鐘的頸線或壓力支撐線,開始進行冒險的一天。意緊則力松,你一緊張,錢自然就落入設計者的陷阱裡。不要去思考市場的現象,讓自己靜靜的去發現市場的本質,市場的本質就是自然,自然就是道,一陰一陽之謂道,一陰一陽是什麼?就是循環。
人生而自由,但處處都是枷鎖,真正的自由必以自主的心態為基礎,不然難免隨著專家或盤面而跳動,依然是個假自由。交易,表面上我們享有選擇的自由,但是內心如果不能確知選擇的理由,則又何異於盲從?選擇的另一面就是放棄,知所放棄才會真正擁有。
◆利潤也有品質,品質最好的利潤,是建立在最好的紀律行為之上,建立在穩定的態度之上。投機獲利不穩定,但世間有何獲利是穩定的?到底是獲利不穩定、還是功力不穩定?
在遇到交易瓶頸時,我們最想改變的,往往是交易工具,而最不想改變的是自己。習慣會主導工具表現的成敗優劣,成功學提到,如果不積極培養好習慣,就等於是在培養壞習慣。想要養成交易上的好習慣,就得必須拒絕壞習慣的誘惑。也許一時間習慣不易被改變,但一定可以慢慢改善,我們都有生活上、交易上的壞習慣,所以說,交易是習慣的延伸。
指數與股價都有相對高低檔之分,切入與出場焦點都在相對位置並做出部位伸縮的動作。所以,趨勢往上,一路做多也不見的賺得到錢,因為經常在等轉強買,轉強價位的關鍵研判,本身就是一個交易上的大問題所在。基礎交易行為可區分為積極與消極,對應出主動與被動的動作:1.積極性交易,只存在事先規劃當中。事先沒有規劃,事後想要打勝仗,這種機率幾乎等於零,這是事先作戰規劃的重要性。 2.消極性交易,見強追、見弱殺,這不是我“見”,而是市場要我們“見”,這種交易完全被市場導引,莊家要你買,你就買;要你賣,就會賣。大部份的交易,如果都落入這種被推進去的交易,等於是把生殺大權交給莊家完全受人擺佈,被動就被宰。
◆均線是價的平均點聯機,這個價可以是最高價,也可以是最低價,更可以是收盤價。市場最基礎的移動均線有三種--簡單、加權與指數型。簡單移動平均線,是均價的聯機,先有價才會出線,所以價先線行,這是事實,所以看均線不要導因為果。如果要進階研究均線,就要進入拆解均線零件,從扣抵(順便做時間推估)、乖離、角度(斜率)這三個主要零件著手。
超級漲勢果然壓不住,多頭的漲升全如所料,激活的環節不在猜,而在按表操課攻守交替:1.以版圖定趨勢背景,以及時間差落點;2.以八釘定相對強弱,之後激活;3.短級數的k棒來掃瞄抓出細部多空變化。
在研判多空時,不論用了多少工具,請不要忽略了,日線基礎在分鐘線的纏鬥實力。也就是,真正的主體是在k棒本身,k棒會有最高、最低、開盤與收盤四個劃線元素,以及落在k棒中位的“多空中心點”做一日總結,這是最基礎的k棒觀念。每一個點都是重點,每一個點都暗藏機關。問題就在於了解它的意義嗎?
上影線代表多方攻擊;下影線代表空方攻擊企圖。這樣子解法就是靜態的k棒解法。在上漲常態與下跌常態裡,對這兩種影線的解法又不盡相同,所以靜態k棒使用者無法找出恆常規律,k棒的背後比它的外相還重要,亦即研判k棒的重點,在於透視劃線的企圖,否則就容易落入技術分析盲點--用變量來解釋變量,得到更多的變量。
大盤一開就有一個開盤價,這個價將對比收盤價而判斷收紅或收黑k。開盤價是一天攻守企圖的衡量價位點。大漲盤,開盤價經常就是最低價;大跌盤,也經常是開盤價就是最低價,盤中在開盤價來回晃蕩的移動路線,往往蘊釀出不具殺傷力的指數路線。
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總歸納只有五路縱線,熟悉這五路縱線,大抵上可以知k棒殺傷力的深淺。 k棒的先知在於先判,不在事後的對照,要先判就要先學拆解。
k線的零件拆解,看似在開、高、低、收與多空轉折,實則在勢、關、時、幅與測平衡的動態路線身上。會動用要拆解k棒的時機,也經常在面臨指針高低轉折關鍵時,唯有在這個兵荒馬亂背景之下,更容易找出k棒的微妙所在,是真虎必有風;是真龍必有云。 k棒搏擊的戰場,自在風雲際會之時。
除了練就拆解多空交戰k棒的移動路線外,不忘以更為輕鬆的態度面對它。意緊則力松,功力普通。緊張是交易大敵,因為怕買不到股票而急買,你的判斷能力馬上降為零,股票如此期貨亦然。
◆身在戰場必須坐看深處,大盤會找出自己的線路。大行情要有大格局,多頭走勢只要持續作對的事就好。身處戰場必須坐看深處,看深處就是用超越的眼光看待盤面。賺錢只是不斷做對的事,而不是不斷的看對轉折。如果全然用賺賠的角度來看待操作,就會纏在漲跌、輸贏、賺賠等現像上。
軋空走勢最快,但也最快讓人隨便拔掉手上的獲利部位。不要被軋空點之上的價位嚇著了,軋空走勢是多頭常態的現象之一。多頭市場只軋空不殺多,就如同空頭常態背景,只殺多不軋空一樣。凡是快速行情,必是沿著軋空線一路軋上去,直到收破軋空帶。日線級數斷多空力道的循環轉折,建議壓著軋空點一路操作上去,其它不必去多想。
◆交易是一連串的選擇,沒有絕對的對錯。選擇了多方,就要放棄空方並忍受拉回或反轉的損失痛苦;多頭走勢選擇了空方,就要放棄多頭常態的漲升,忍受被軋的痛苦。一直以來,提到要做自己。每位交易者部位大小不同、經驗不同、盤中跳動的解判能力不同,最重要的是性格不同,怎麼可能同進同出。規劃行情是在無法避免偏見下的預設條件作法。譬如持有多單,基本上會有兩種出場方式,各有各的利弊優劣,但選擇了,就要接受選擇所帶來的成就或不成不就。兩種方式:
1.上漲只看支撐破不破,不看壓力過不過。這是理想上最好的模式,心態上要建立“一定不會平倉在相對高點”的準備。但行情一路走,你會暴賺!除了忍受最後一段利潤被侵蝕的短暫痛苦之外,還必需建立另一種心態--大盤指數的快漲(快跌)的行情並不多,大部份都是區間內擺盪,所以要忍受長時間持倉又不賺不賠的心理折磨,但這一點可以透過“力道壓縮圖”的衡量來避免。
2.日線上漲常態,找更高級數週、月的製高點作目標,目標到了,就是履行目標的時機。這種作法要犧牲誤判的獲利縮小的痛苦,以及被軋空手的痛苦,以及避免由愛生恨的愚蠢行為。
這兩個問題,當面臨期指接近換倉時,要該採取那一種方式?就成為交易人難以取捨的困擾,其實只要按照自己規劃的去做,保持平常心就是最好的長線投資哲學。
◆莊子有個理論,聖盜同源,做一個聖人和做一個江洋大盜所具備的條件其實是一樣的。莊子說,妄臆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道盡交易投機的整體結構與程序,投機是一連串知識串連起來的智能運用。
以順勢的手法掌握轉折,進而操作多單或空單,其累積的利潤是相當可觀的。必須先把趨勢依強弱規劃出來,進而利用轉折點的控盤位置切入、再切入,以多頭常態背景做討論就會有,1.多頭版圖擴張階段;2.多頭版圖修正階段,“妄臆室中之藏”的最大基礎部位,就在“多頭版圖修正階段”,亦即在“空間拉回”或“時間整理”時擺出下三釘做控盤。
◆蒙弊澄靜心靈的最佳方法無它,就在於不斷地努力充實更多的技巧。過於著重暫時性技巧的實用性,就是一種功利主義。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過一個經驗,經過一段時間考驗後,我們卻發現,這個實用性也僅僅適用於某些背景,並不能有效解決操作上的諸多問題。 “鮮克有終”是功利主義導向的最大問題所在。最後,我們還是要反觀自照,回到根本性問題上,否則就在“有欲無主乃亂”的基礎背景下,進入“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卻越理越遠”的陷阱裡。
知道肯定才能體會否定。知道開始才能知道結束。知道部位如何開展,才知要如何結束。規劃與執行之間的空隙,會因交易者的自我承諾而決定大小。
行情的規劃與實際的動作。日本職棒明星秋山幸二說,“與其想著如何選球,不如在揮棒前先想要打到什麼樣的球,打者不妨從投手出手到球進壘,在心裡先想像一條自己揮棒的路線,如果路線和球進壘的角度是想像的範圍內就出棒,否則就不要出手。”如果你開始有計劃,那麼這個傳遞的精神就奉送給您。
◆均線糾結,多空成本接近。成本相近,逢近必變。長均線整理,長線籌碼沉澱。大格局在於看透季線、半年線與年線的長線整理方式。先漲了,才會有多頭;先跌了,才會有空頭。這個順序、因果很多朋友還鑽不出來,所以利用均線或指針判盤,往往錯失黃金買賣點與時機。找黃金排列的股票,而黃金排列只告訴我們兩件事:一、先漲多了;二、黃金排列告訴我們,頂多股價殺下來均線的結構會將它接住,轉震盪整理而已。不在告訴我們買黃金排列就會得到遍地是黃金。
我們一開始思考,往往就成為理性思考的俘虜,不是因為先有理智思考,而後有多空、漲跌存在,而是先有這些許多事物與現象,才有理性思考的出現,如果顛倒了這個道理,就無法了解“花自紅、葉自綠”的道理。我們先有紅綠的觀念,然後才會認為花是紅、葉是綠。先有漲跌的觀念,才會有多頭是漲勢、空頭是跌勢架構,佛陀說這是迷思。所以除了號稱理性思考之外,“領悟”的功夫亦是我們需要去培養的。領悟的東西,沒有理性、沒有規章、沒有法門,只有天知、地知、你知而已。
對於新手來說,交易是教育的一部份;對老手來說,交易是閱歷的一部份。隨時觀照自己的每一個起心動念,在這裡打空倉的起心動念是什麼?在這里為何要調整持股的分配比例?起心就動念,隨時作檢驗。股價已經展現市場效率,接下來的問題在於反應夠了麼?這才是對我們有幫助的思考與判斷。
◆應該怎麼做?應該怎麼想?思考決定行為。交易是一種交換不同看法的生意,環境是不斷變遷的,不能一直用以前的世俗觀念做思考,但在不斷的變當中,有著不變,這個不變就是市場的超越本質。
交易者面臨盤勢,說不動心是陳義過高,但可以去調整,這就是交易的eq。 eq的成長關鍵在於,由於交易者的慾望不能立即被滿足,所引發的負面情緒是否可以自行撫慰或化解,甚至轉向正面思考,激發起更強的鬥志。這是所有操盤者的最後決戰場。
交易者真正的能力,不是爆發式的衝動,而是承受及消化不良的情緒,很多不良的情緒,都是交易人自找的,趨勢本無事,過多轉折自擾之,心如脫韁野馬,易放而難收。尤其交易期指與選擇權,大幅波動的特性勢必大量耗損精神,甚至引起精神官能症,所以期貨界多出肖人。
一定要訓練自己如莊子所說的坐忘,當然又不宜過度想著忘。您或許會想,錢在輸贏怎麼可能坐忘,有這種想法,正證明一件事--部位和風險承受度不成正比。方法就是,先要減少部位,減到你不痛不癢的水位,您會發現,您看待盤面開始清楚,心情開始輕鬆,進出開始逍遙,而這一些都將帶領我們逐漸通往賺錢之路。看完書、上過課後,您是否常感覺到功力已經大增,可是這些大增是在靜態背景下,一旦盤面開始跳動,一身的功力,全身的奇經八脈,全被跳動的指數點死了,再好的功力也無法發揮。
有很多簡單的方法看似無用,其實大有妙用,朋友常說,金融交易難死了,十個進出九個賠。那是因為大家都在用“賠”的方法與心態在操作。週線用六週與十二週均線做中線部位方向控盤,它就很簡單,簡單到簡直無用。請您把周線圖的均線減化到只剩這兩條均線,中線部位方向大抵就十拿九穩,無用之用方是大用。提到六週均線與十二週均線,如果您已經去研究了,您會發現,一個漲跌循環波幅都有一千點以上的利潤,這個中期背景絕對是操作期指的大利潤所在。筆者才會一直說,如果連方向都還要討論,那實在不是問題!其餘的就是討論在何處切入而已。
◆如果你要接受挑戰,來期貨市場就對了!這是個世間難得的修道場,可以鍛煉一身好本領,而這些本領往往都是從艱難中鍛煉出來的。如果你把期貨市場看成修道場,不僅您會得到,還會得道。
在此,“道”只是個泛用代名詞,指的是市場的大循環本質,舉個例,大盤漲跌之間會沿著均線移動而產生正乖離、負乖離,跳脫出大盤的漲跌、高低,本質就在抓出正(負)乖離過大的水準,以定義出這個中性循環結構,這是大盤的其中一道。判斷行情多空、漲跌,還不如去抓出這些市場不異的本質,但判斷需先設定標準,否則容易流於過度主觀的偏見裡。
不少朋友在大行情裡壓錯邊,然後隨著指數越來越高,就越來越恨,恨行情也恨自己。處逆境時要用開拓法;處順境時要用收斂法。開拓法就是放大格局。再窮無非要飯,不死總有出頭日。作到最後,您會發現已無輸贏問題,只是做該做的事,並把它做到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