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6 21:32:34Kouji

東野圭吾之《我殺了他》

因為不是讀很多東野圭吾的作品,所以並不清楚一般對這部小說的評價,不過,我猜這部小說應該不算是成功之作,因為作者選用的形式並不適合於他所要講述的故事,因此使得整部小說到最後顯得有點既牽強又有點語焉不詳。

 

作者似乎想透過不同視角的第一人稱敘事形式來營造故事撲朔迷離的效果,要達到這樣的效果,不同的敘事者就必須對同一事件有不同的敘述或解釋,藉由這些不同的敘述或解釋進而產生不同角度的「真實」,Milan Kundera的《玩笑》堪稱是這類敘事形式的佳例。其次,因為是不同的敘述或解釋,所以我們可以說不同視角的第一人稱敘事形式是一種屬於「發散型」的敘事手法,它的結局通常指向更多的方向,甚至可以說,在故事最後,它產生的疑問可能比故事開始時更多、更令人不知「真正的」答案為何。

 

相對於此,「偵探(推理)小說」在本質上就比較屬於是「迴路型」的結構:故事的最終必然會有凶手,這一凶手呼應到前面的受害者,因而使整個故事達到平衡,否則整個故事就會變成沒有結局,這便不成為一部偵探小說了。

 

由此,我們便能夠看出「偵探(推理)小說」若有採用不同視角的第一人稱敘事形式便可能會產生的結構上本質性的衝突:如果將不同視角的第一人稱敘事形式置於「偵探(推理)小說」的語境之中,則將會產生眾多的嫌疑者,卻無法得到真正的凶手。

 

但這一衝突並非不能解決,例如,以這部小說《我殺了他》為例,如果三位嫌疑者──神林貴弘、駿河直之、雪笹香織是這件凶殺案的目擊者(而非嫌疑者),那麼他們不同的敘述,便能使凶殺案產生撲朔迷離的效果;或是如小說中所設定的,三人都以為自己是凶手,透過自己敘述不同的殺人過程,也就是說,如果最後三人在刑警加賀的揭露下所呈現的過程是由當事人自己所陳述,那麼也許也能產生同樣的效果。

 

但在《我殺了他》這部小說中,除了穗高誠在婚禮中毒身亡之後三人都自稱「是我幹的,是我殺了他!」之外,之後的第一人稱敘事,其實都只是在銜接故事的進行,並沒有提出不同的敘述或解釋,像這樣的敘事路徑,其實作者大可採用第三人稱的全知觀點來鋪陳,或是取三人其中一人來做第一人稱的敘述,效果也許會比現有的敘事形式來得好。

 

作者似乎也察覺到這樣的問題,因此故事最終無法直指作者的名字,只能結束於〈神林貴弘篇〉的最後一句斷言:「犯人就是你!」而這一斷言的前提既顯得有些突兀又顯得語焉不詳,給人草草了之的感覺。

 

除了敘事結構根本的問題外,在其他細節方面也有一些可討論之處,例如一開始的亂倫情節幾乎毫無意義,只是提供一個讓駿河直之可以威脅的理由;又,駿河直之這個人物的性格構成與他後來會寫恐嚇信的形象也缺乏過渡與銜接;而他人的秘密似乎很容易就被感知(神林貴弘與神林美和子、穗高誠與雪笹香織的關係),這一點就更證明了這部小說其實更適合採用的是第三人稱敘事形式。

 

這部小說其實非常適合作為一部負面教材,它讓我們知道了一部作品形式的選擇會如何決定內容的成敗。



路人 2013-07-21 03:14:30

東野圭吾的《O殺了X》系列就是為了讓讀者也能享受自己推理的樂趣而寫的,最後故意不提供解答,是因為作者認為答案是可以透過閱讀找到的。因此犯案的手法並不會太過苛刻、或說華麗,目的就是讓讀者也能較簡單地從小說中找到破案的關鍵所在,進而破解迷團找到兇手。

看過您的評價後覺得有些可惜,我想這系列的確比較不適合平常沒有接觸推理小說的讀者,不過希望您在看過了幾篇回覆之後能夠理解東野圭吾這樣寫作與結尾的用意呢。

Kouji 2013-07-11 20:15:10

我想我這篇網誌與您建議的內容似乎關係不大,另外因為這本書目前不是我的閱讀重點,所以應該是不會再重看一遍了,至於我的閱讀品味,我很有自知之明,的確偏見很多,不過還是很謝謝你的回應。

加賀恭一郎 2013-07-11 10:44:02

最後一個章節
已經有明確的線索指出兇手的可能人選
我想您老要不要再看一遍?
不明指紋的所有者就是關鍵所在
如果這樣還猜不透
那我想您老應該不適合看類似這種推理小說
比較適合看全部都寫出來的這種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