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5 10:07:54阿楨

《發明疾病的人》

  可悲啊!仁心仁術/台灣良心的醫界怎會向下沈淪到:

  《發明疾病的人》《無效的醫療》《一顆價值十億的藥丸:人命與金錢的交易》《健康的騙局:一部以健康、財富、權力寫成的維他命史》《生物科技大商機》《臺灣生技醫療產業版圖》《販賣恐懼:脫軌的風險判斷》

  權/利+無病長壽不老之欲唄!

  另詳參【圖博館】:《藥廠黑幕》 恐癌症 假癌症之名 鞋業王國與白銀帝國 末代健保  百大良醫 胃藥配藥吃 台灣藥罐子 尿毒新國病 有機迷思 假吃素之名 維他命迷思 《揭開老化之謎》《生病why》《正義的神話》《誰將生存?》 白色巨塔的謊言

 

《發明疾病的人:現代醫療產業如何賣掉我們的健康》(左岸文化,2004)

 

  作者試圖在書中證明許多疾病根本不是疾病,而只是為了來促銷藥品的結果。現今的醫藥工業重新界定了人類的健康,許多人類正常的發展階段,如生、老、性和死亡,都被視為疾病。全球運作的大型企業集團(藥廠)促成「發明」疾病及其治療方法,藉以在市場上行銷他們的醫藥產品,在許多聳人聽聞的疾病報導中,都有這些企業在贊助。今天,我們已難區隔真正的醫學和巧妙的醫藥行銷戰爭。疾病於是成了工業產品。廠商和利益團體把正常的生命過程扭化成醫學問題,他們把生命「醫藥化」了。

  這個生命醫藥化到底進展到什麼程度,到底對我們的社會、對我們的醫療體系、對我們個人產生何等重大的影響?這一切到現在還很少有人談起,更沒引起過任何爭議。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改變這種情況。書裡將會講到,拍賣健康的規則有哪些,而我們如何才能自保不讓健康被賣掉。

  作者尤格.布雷希(Jorg Blech)簡介

  尤格.布雷希(Jorg Blech)在英德兩地研讀生物及生物化學,一九九四年開始擔任醫藥和科學編輯,最先在《明星雜誌》,接著轉到《時代週報》,一九九九年起任職於《明鏡週刊》,是德國最佳的醫藥記者。他說:「我動手寫這本書,是因為我還想健健康康地活著。」

 

唐納.巴萊特、詹姆士.史提爾《別讓醫院殺了你:揭開醫療體系的共犯結構》Critical Condition:How Health Care in America Became Big Business and Bad Medicine(商周出版,2006)

 

  希波克拉底說,「最重要的是,勿傷害病人」;但華爾街的第一守則卻是,「萬事莫若賺錢要緊」。

  這是現代醫療照護如何變成一場騙局的故事:極少數人從中牟得暴利,卻要我們其他人付出慘痛的代價。當醫療體系出了差錯,你以為你和家人能置身事外?

  揭露美國最受爭議、實況罕為人知、瑕疵最為嚴重的系統。《時代》雜誌的普立茲獎調查報導新聞小組拉開醫療體系的重重帷幕,試圖解答事情為什麼會變得完全失控。

  四千四百萬人沒有任何醫療保護……主要醫院無法負擔基本支出……受限於規定,醫師無法提供基本的醫療。這聽來像是第三世界國家的困境,但它其實是今日美國醫療體系的實況。美國花在醫療上的錢,遠比其他國家多,然而不僅效益日益縮減,美國國民的平均壽命也短於其他花得較少的國家國民。同時間,健康照護組織(HMO)、製藥公司和連鎖醫院卻從中獲得暴利。被選出來的美國政治人物多蒙恩於保險公司與藥廠,他們東一處西一點地制定法律,而不願正視整個系統已幾近崩壞。

  本書中,兩位作者揭露美國醫療體系已變成什麼恐怖模樣,描繪病患和醫師為系統所困,並提供駭人的個人故事,描述哪裡出了錯。透過強迫醫院和醫師放棄較便宜的學名藥,改為採用昂貴的品牌藥,藥商輕易獲利;同時間,華爾街則是從醫療相關產業大撈一筆。而政客則通過立法,維繫這不公平於不墜。本書分析醫療產業,並提供讓系統回規正軌的藥方。

  作者簡介

唐納.巴萊特(Donald L. Barlett)與詹姆士.史提爾(James B. Steele)是美國最廣受喝采的調查報導新聞小組。自一九七一年起,他們已共事三十五年;最初是在《費城詢問者報》(Philadelphia Inquirer)擔任記者,自一九九七年起,轉任《時代》(Time)雜誌的特約編輯。他們是美國有史以來唯一兩度獲得普立茲獎,並兩度獲頒國家雜誌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的新聞從業人員,此外還榮獲許多其他全國性獎項。他們一共合著了七本書,代表作為《美國:哪裡出了錯?》(America: What Went Wrong?),該書盤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長達八個月。

 

 

《發明疾病的人》真正震撼了我的心!

 

  這是一本主持正義的書,大膽揭露現代醫學界與媒體合作操弄疾病與醫藥治療的黑幕,並痛斥其將正常生命過程扭曲為醫學問題的自私自利心態。書中詳細闡述了醫界、藥界及媒體在現代疾病產生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這些人對疾病定義所做出的「貢獻」。

  作者也在書中努力地說明許多疾病其實根本不是疾病,而只是為了用來促銷藥品的結果。過去那種先有病再找方法或找藥來醫治的方式已逐漸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模式竟然是先有藥,再找病或是「發明」疾病來「對藥下症」的黑心模式,整本書的故事寫的雖然是德國的現象,但其實早已舉世皆然了。生命過程中的許多現象,都在醫師與大藥廠(才有錢研發新藥)加上醫藥記者的合作下,置入性地被定義且喧染成了新的現代疾病。不明就裡的平民百姓也在各類資訊的轟炸下,恐懼地接受了這些「專家」的說法,花錢買藥乖乖吃下以保自身平安健康。

  許多過去被認為健康的人,現在變成非得要吃藥才行。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小時候是個好動孩子的英國首相邱吉爾,如果他活在現代,肯定會被診斷為「好動兒」而被迫服用某大藥廠的「良藥」,以控制他的好動行為(果真如此,我想歷史恐怕會被改寫)。另一個一定不著名的例子,就是我自己,我得到的是一種名為「胃食道逆流症」的病,當時醫生立即開了一種超貴的特效藥,並一再強調其它傳統的制酸劑療效如何的差,一定要改用此藥才能有效治癒我的病(後來我才知道他是根據藥廠所提供的報告向我說明),恐懼的我足足服用了十六週,結果身體似好似壞,只覺得身體內的平衡被破壞殆盡,健康狀況也每況愈下。改看中醫之後,只服藥將失去的平衡調整回來,再調整飲食習慣即重新恢復健康,而當時中醫告訴我那句「那根本不是病」的叮嚀言猷在耳,現在讀此書又給了我一個明確的答案,原來這病以前西醫也沒有,根本就是外國醫生配合研製這個藥物的大藥廠所「發明」出來的!

  邱吉爾的例子是個假設,我的可是活生生的冤枉遭遇,書中所舉出的許多例子更是會讓人驚訝且難以置信。至於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恐怕也要對這樣的現象與結果,記上一筆共犯的罪名吧!

  顯然,生命的現象正逐一地被「醫藥化」了 ….

  無奈的是,生了病(或是身體不舒服)還是得找醫生,當醫生給你做診斷和治療時,讀過這本書應該會讓你有較多的知識本錢去面對,至少對用藥的必要性(很多不舒服的症狀其實是身體自己會自癒的),會有較多的判斷能力。真的很佩服作者布雷希先生的勇氣,老傢夥全力推薦,這絕對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

http://blog.roodo.com/artman/archives/1993681.html

 

劉士永>臺北醫學大學助理教授

 

  現代醫學充滿著各式各樣的科學符號,從實驗數據到專業術語,在在都令民眾對醫藥科技充滿敬畏之心。然而,尤格.布雷希這本《發明疾病的人》卻企圖揭穿當代醫療體系的共犯結構,點名醫藥界操弄社會對於疾病的概念與印象。作者採用一系列的個案和內部報告,直指醫師與藥廠如何操弄研究並運作媒體,讓民眾對原本正常的生理現象產生患病的焦慮,從而為不必要的治療及藥物創造令人咋舌的市場消費。從作者的論點來看,當代醫學就好似披著科學外衣的巫術,喃喃念著用數據和專業名詞拼湊而成的咒語,讓患者在無助與疑懼的焦躁中膜拜醫學,而慷慨奉獻給其執業者—古代的巫師或今日的醫師!

  醫學雖說在二十世紀後放棄了和巫術的聯姻,全然投入科學的懷抱裡,但醫療作為人類活動一環的社會本質卻沒有改變。一九九二年,醫學史家Charles Rosenberg出版 《Framing Disease: Studies in Cultural History》,是書為醫療社會學與醫學史研究者投下一枚震撼彈,讓許多人從歌頌醫學技術偉大的氣氛裡清醒過來,開始懷疑醫療與疾病其實是一組相互建構的概念,並深受社會及文化脈絡所制約。換言之,儘管醫療技術的產生日益符合自然科學準則,但醫學的應用卻都是社會或文化的產物,無由從科學的角度加以定義及規範。《Framing Disease》在出版後的十年裡,幾乎可被稱為經典之作,但它的影響力卻似乎無法及於醫藥界或是社會大眾。醫藥界顯然需要更直接的論述,才能迫使他們反省操弄醫學的不道德性;而民眾也需要更切身的事證和通俗的說明,才能讓他們從當前被專業「恐嚇」的局面中解脫。

  《發明疾病的人》這本書正好用更為通俗親近的手法,把類似的觀點直接訴求於一般讀者。儘管沒有全面性地檢討社會和文化因素對於形塑疾病與醫療的影響,作者尤格.布雷希仍扣緊了一個現代醫學最大的魔手—藥品的市場機制,藉此呈現藥廠如何以市場為誘因,勾結醫師、製造數據、操弄媒體,陷大眾於患病的憂慮中而橫行牟利。當現代高投資、高收益的醫療模式主導大眾的醫療機制後,醫療倫理與道德的淪喪似乎成為無可逃避的宿命。這本書對身陷患病焦慮的大眾來說,不啻是自我精神武裝、勇敢面對當前醫療怪象的第一步;而對於醫藥界來說,或可透過此書揭發的種種,反思訴諸醫師個人道德修養的負負空談,從根本結構上提振醫療的核心價值。《發明疾病的人》這本書或許會因為挑戰社會主流意識,令許多病患及醫師再度感到無所適從;但也可能會因為本書,讓病患再度拿回對於自己身體健康的主導權,使醫病關係一改當前的教誨關係,成為平等的對話性關係,這又豈非美事一樁。(原刊於中國時報開卷版,2004.09.20)

http://sts.nthu.edu.tw/board/read.php?f=10&i=178&t=178

 

發明疾病的人讀書心得

 

星期天帶著我兒子吃完午餐後,轉到臺北市立圖書館三興分館看書,他看了一陣子書,感覺上他又坐不住了,後來我想既然來了,就到樓上的一般圖書區找看看一般飲食保健的書。

後來無意間就翻到了這本『發明疾病的人:現代醫療產業如何賣掉我們的健康』,封面有提到過動症,帶著我兒子回到家中,花了幾個小時很快的看完整本書。看了一下博客來,作者同時還有出版另一本書『無效的醫療—— 拆穿用藥與手術的迷思』

看了一些裡面的一些文章,我們才會更瞭解現代醫藥產業蓬勃發展,雖然讓很多人治好疾病,遠離病痛,但是卻有更多的藥品被發明出來,治療的病症卻是不見得那麼重要的病症。

或許對企業化的製藥、醫療產業來說,如何說服更多人吃下這些藥品是讓獲利更上一層樓的關鍵,但是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得到的資訊卻是經過行銷包裝後的片面資訊。

對於像我兒子這種好動的小孩來說,我也曾想過是否應該帶他去找醫生,開些類似鎮定劑中樞神經興奮劑的處方,看完這本書內談過美國境內過量使用藥劑給過動症的小孩,卻造成其他副作用,想想我還是辛苦一點,寧可多觀察自己的小孩吧。我太太也只希望透過物理的復健,讓我兒子慢慢的回覆正常。

我們把自己的健康交給醫療體系來判斷時,要特別留意!美國是醫療費用支出比例最高的國家,但人民的健康與壽命並不如日本和北歐。真相是許多的病症是「捏造」出來的,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飲食,仍然是健康的基石,其實您比想像中還要健康的多。

如何讓自己的生活回歸自然,其實需要更多的努力,我想身體真正的健康來自於自己的飲食和生活,均衡的飲食可以改變很多事,很多身上的疾病來自於庸人自擾,但是更多的疾病原因卻是來自飲食和生活型態。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到博客來購買這兩本書,『發明疾病的人:現代醫療產業如何賣掉我們的健康』,『無效的醫療—— 拆穿用藥與手術的迷思』

  [2008/06/27:關於我兒子的部份的補充]

我兒子在 2 歲半時被判定為亞斯柏格症(高功能自閉症) ,他自小就很活潑好動 ,專心同樣一件事的時間大概不會超過 5 分鍾 .當時我也曾問過馬偕醫院評估的醫生 ,我兒子是否為過動症 .當時醫生的說法是年紀太小 ,無法準確評估 ,迄今也過了 1年半了(目前為實歲4歲多) .

不過因為我太太很常帶我兒子去復健的緣故 ,復健師也常看我小孩 ,他說其實我兒子不算嚴重 ,只是好動了一點 ,他們診所有更多患者比我兒子嚴重的更多 .

對於藥物的認識 ,這個部份我想我懂得很少 ,但是如果狀態只是在一般人認知的範圍 ,或是少許超過 ,我想還是可以不透過藥物來處理 ,而由身旁的人多花時間去改變他.

印象中書中提到的 Ritalin 副作用為長高遲緩 .我從網路上找到幾篇關於 Ritalin 的文章 ,如 認識利他能﹙Ritalin﹚的真面目、特殊教育─學習障礙區[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第二篇的文章中有提到副作用及高劑量藥物的限制[文字如下] ,我對於藥物的看法是能不用則不用,畢竟成長的過程只有一次,無法重來,這是父母或環境該改變去負擔的,我兒子因為持續的職能及語言復健,目前是慢慢比較可以溝通。

  [截自 特殊教育─學習障礙區 ]

對於用藥危險群(即六歲以下,且兼具自閉症、精神病、內向性適應問題或孩子家族有上述病例),並不建議服用藥物,除了擔心生長發育外,在學齡前的兒童也比較不需要安靜下來學習,而且這些個案對興奮劑的服用效果比較差,但副作用的反應卻比較強。

我也引用書中提到的一位名人─英國首相邱吉爾來勉勵家中有過動症的父母,他當年唸書時,也是過動兒,透過跟老師的協議,每次下課都去跑操場,讓他在上課時更坐得住,才有了未來的邱吉爾。我想這也是不靠藥物控制的一個明證。

http://cgs0.pixnet.net/blog/post/19934522

 

發明疾病的人 (markov)

 

德國醫藥記者, 尤格.布雷希 (Jorg Blech)著作「發明疾病的人」這本書, 控訴的主要對象不是媒體、西醫、研究醫師或臨床醫師, 而是西方資本主義下操作的大藥廠. 劉士永老師在 2005 年為中時開卷寫的書評提到: 「作者尤格.布雷希仍扣緊了一個現代醫學最大的魔手—藥品的市場機制, 藉此呈現藥廠如何以市場為誘因, 勾結醫師、製造數據、操弄媒體, 陷大眾於患病的憂慮中而橫行牟利.」 這個觀點醫改會的劉執行長也提到了. 認為本書「大膽揭露現代醫學界與媒體合作操弄疾病與醫藥治療的黑幕」, 是抓住小賊卻放過大盜.

  書中提到多種疾病、藥物、手術, 大略可以分為一、官方認可的疾病, 例如骨鬆症、高膽固醇血症、不孕症; 二、專科醫學會或大老背書的疾病, 例如, 男性更年期、聰明藥; 以及三、應媒體報導需求而發明的疾病, 例如書中提到的天堂憂鬱症, 或是電視新聞報導的獨生子女嬌生慣養的公主病, 一般讀者應該有能力判斷那是為下標題而發明的名詞, 而不是一種正式的病名.

  以傳統的流行病學觀點而言, 「疾病的定義」(disease)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是病痛(illness), 這個定義看似沒有爭議, 但有模糊地帶, 例如遠視(相對的近視被公認是疾病)、月經痛通常被認為是生理現象. 尤格.布雷希爭論的把生命正常過程當作醫療問題, 例如掉髮, 以及把個人問題和社交問題當作醫療問題, 例如社交恐懼症, 大概屬於這個定義的模糊地帶; 第二種是罕見(rare), 因為有統計數字當作客觀的指標, 這個定義是現代醫學的主流, 這個定義的限制是疾病不一定罕見, 罕見也不一定是疾病, 如尤格.布雷希在本書第三章指出的, 在百分之九十五信賴區間以外的檢驗值被定義為有病, 結果即使是沒有意義的檢驗值也能找出 5%  的病人, 這也是本書質疑的「把致病風險當作疾病」; 第三種是可以治療(curable), 這個定義不是說不可以治療的就不是疾病, 不能改變的因子, 例如死亡、老化、末期癌症、性別、種族, 通常被認為是生命正常過程.

  據我所知, 精神科醫學界也曾經為了酒癮算不算疾病爭論數十年; 病理學家發現某種細胞行為, 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細胞分裂, 但是進程非常緩慢, 很少造成病人死亡, 直到近幾十年平均餘命超過七十年, 才證明這種細胞屬於癌症細胞, 這是攝護腺癌的故事.

  疾病的範圍會著時代而擴大, 古人平均年齡只有二、三十歲, 活到髖關節置換或攝護腺肥大的年齡, 即使因此往生, 也可以算是壽終正寢了. 

  所以, 疾病藥商、大老、媒體可以努力發明, 判斷能力大家要努力培養, 至於疾病到底是不是疾病, 則要經的起時間考驗.

http://blog.bs2.to/post/medfront/16228

 

最新臺灣第一本反對西醫的書楨:假《發明疾病的人》之名

 

   前天我收到一本由一位臺灣的讀者劉X恩先生寄來一本書 , 其書名是 : 發明疾病的人 , 這是一本認清現代醫療謊言的第一本書 ,作者是德國最優秀的醫療記者尤格.布雷希 , 他本身就是研究生化起家的 , 他說我寫這本書的目的 , 就是我還想好好的活著 , 請讀者趕快去書局買回來看 , 否則我看臺灣的西醫衛生署ㄧ發現 , 就會立刻去查封 .

 我仔細閱覽這書 , 我好高興終於有一位沒有兩片樹葉遮眼的智慧人士出來衛道 , 他眼所見與自己是研究生化出生的背景 , 詳詳細細的說出了西醫工業的全部 , 幫他做序文的前臺大醫院院長李德原醫師說他言論稍過激 , 這位西醫大概不了解做ㄧ位記者看到真正的事情發生 , 如果不寫出來的話 , 對不起良心的 , 他一定沒有看過我的網頁 , 否則他就知道這位記者言論並不過激 , 我才是最激烈的 , 因為我看到病人本來不該死的 , 結果卻被西醫搞死了 , 當然生氣 , 做一位誠實的醫師很難 , 必須忍受千醫所指 , 我發現西醫學的錯誤百出是從實際臨床經驗中查出來的 , 使我氣到不行 , 但是他跟我ㄧ樣想法 , 爲了救世人 , 而不顧ㄧ切 , 聖經中的耶蘇基督也是爲了拯救世人而犧牲自己的精神 , 事實證明再千年以後還是會受到人們尊敬的.

  我是從在第一線看病的經驗裡 , 發現到西醫藥的錯誤與惡劣 , 我氣到罵人是因為他們太惡劣 , 吃相太難看 , 實在是應該丟棄的錯誤醫療行為與經商觀念 , 醫者父母心 ,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仁心 , 請問讀者 , 這父母心存在嗎? 許多西醫看到病人來了 , 是看到錢來了 , 當然有例外 , 臺灣絕對有很多有仁心的西醫在 , 只是他們已經被西方所謂醫學科技誤導成為西醫是科學的 , 因此大眾就被誤導了 , 我說以下三個案例 , 它才剛發生在我這裡 , 過去太多了我無法說盡 , 看完後有不生氣且覺得很爽的讀者請Fax給我 , 我倒想了解你是什麼腳色 , 為何黑心如此 , 對我來說你死不足惜哉 , 寄這本書給我的劉X恩先生其心如此之仁 , 我必將收他為我的學生 , 傳仁術給有仁心的人士 , 這是歷史傳承的任務 , 不是嗎?

   第一案例 , ㄧ位J君在1978年時西醫使用EKG與Stress test後 , 就被西醫誤診說有心臟動脈血管阻塞 , 於是做了開胸手術 , 在打開胸腔ㄧ看 , 根本沒有阻塞 , 於是立刻縫回去 , 那已經自腿內取出的靜脈血管 , 本來準備要做繞道手術使用的 , 只好丟棄 , 病人還冤枉花了38萬美金 , 今年初來找我因為胸痛想看看心臟是否有問題 , 他不再相信西醫了 , 我在這裡的居民有口皆碑 , 他們認為我是本地最強的內科醫師 , 所以他們稱我是The Last Hope , 他來了之後經過我仔細的查過 , 我確定他沒有心臟病 , 但是腎臟功能很差 , 所以他雙腿ㄧ直水腫 , 經過中藥治療後 , 恢復很快 , 二個月前有一天突然來看我 , 我ㄧ看到他得氣色 , 嚇我ㄧ跳 , 他臉上呈現的是要隨時死亡的氣色 , 我問他發生什麼事了 , 他自述昨天剛自醫院出來 , 因為二週前有一天突然心口很熱且酸 , 於是他家人強迫他去醫院做檢查 , 西醫用盡所有方式檢查他的心臟與腎臟 , 結果是非常正常的 , 於是他出院來找我 , 我看他氣色非常差 , 按中醫的辨症法 ,應死於旦夕間 , 我知道必然有什麼檢查傷害到他 , 經問他後 , 他自述在醫院時他們爲了顯影出心血管以及腎臟的組織 , 所以給他注射ㄧ些化學物質(Dye)之後他就不舒服 , 雙足腫 , 無體力 , 失眠等 , 我警告他你的氣色不對 , 秋季白色為正色 , 但是你白如枯骨 , 兩頰色黑且呈三角形 , 此為凶兆 , 請務必小心 , 於是我開了救逆湯給他 , 但是仍然無法救回他的命 , 數日後他母親來找我 , 告訴我昨晚他們去餐廳吃飯 , J君說要上廁所 , 自此就沒有再回來了 , 他過世在馬桶上 , 因為心腎急性衰竭而死 , 我聽了後是又傷心又生氣 ,好好的ㄧ個人去西醫院檢查後 , 沒多久就走了 , 這是西醫造成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人間悲劇 , 這位白髮蒼蒼的老婦人 , 難掩心中的悲痛 , 在我面前直掉眼淚 , 讓我氣到血壓上升 , 趕快吃點中藥去 , 當晚我練琴時 , 都走音了 , 我太太問我怎麼搞的 , 我說被氣到如此 , 每次看到不該死的病人被西醫搞死 , 我就須要強烈節拍的搖滾樂來幫助我平復我的心情 .

  第二例 , 情況幾乎相同 , 我ㄧ位病患41歲 , 昨天很緊張的跑來找我 , 要我幫他查一下腎臟 , 因為他有腎結石的記錄 , 是我幫他治好的 , 他自訴他工作的太空中心同事跟他同辦公室的一位工程師 , 昨天過世了 , 得年39歲 , 因為跟他ㄧ樣有血尿, 於是跑到西醫那去做檢查 , 經過西醫注射Dye再照片子之後 , 說可能有腎臟癌 , 因為有一個不明黑影在上面 , 當時做完檢查後他就很不舒服 , 雙腳水腫 , 人很無力 , 結果西醫說要送他去大醫院檢查 , 人在到醫院的途中就昏迷了 , 進入醫院不到24小時就過世了 , 西醫辯稱為死於癌症 , 我一生從沒見過有在發現的當天就會死亡的癌症 , 聽完之後我氣到晚上練琴時 , 把大調彈成小調而不自知 , 西醫害到我連練琴都出問題 , 實在可噁 .

  第三例 , 我一位病人是老太太 , 78歲 , 已經不良於行 , 原本一切還好 , 自佛州巨風災過後 , 人就很不舒服 , 有一天幾乎要昏倒了 ,於是她女兒就送她到醫院去檢查 , 查不出什麼毛病 , 於10月26日出院後就帶來我這檢查 , 我一看到她的氣色 , 又嚇一跳 , 出現跟第一案例同樣的氣色 , 我心情就往下沈 , 上次我沒把J君自死亡邊緣救回來 , 已經很自責了 , 這次又出現同的現象 , 我再失手的話又是人命一條 , 我告訴她女兒詳細情形 , 她母親很危險 , 一定是西醫注射了關於心臟與腎臟方面的顯影劑(Dye)之類的化學物質造成的 ,我不了解這類顯影劑的藥性 , 但是我很肯定是一種毒素 , 而且好像黏膠一樣隔絕了心腎之間的氣脈 , 我能做多少我不知道 , 這不是自然毒素 , 我對它所知不多 , 只知它已經造成的傷害是什麼 , 請務必按時服藥 , 隨時注意妳母親的狀況 , 有問題再告訴我 , 時至今日尚無壞消息 , 如果又出事了 , 我會躲在音樂室中靜思如何解決這個西醫製造出來的嚴重殺人於無形的後遺症 , 也不想練琴了 , 我看我會更恨西方醫學了 . 11月16日補充之 , 今天她女兒帶這位老太太來看我 , 我一看到她的氣色完全恢復 , 我好開心 , 她女兒偷偷摸摸的告訴我 , 原本她已經安排葬禮 , 連棺材都選好了 , 因為她知道母親不行了 , 結果吃了我的藥之後狀況逆轉 , 母親身體又回復正常了 , 還同時抱怨中藥太難吃了 , 我一顆懸掛的心終於放下來了 , 我最恨西藥每次在闖禍後 , 又沒有彌補之道 , 我們中醫又沒有經驗過這類致命的後遺症 , 經過此次教訓 , 我知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了 , 以後至少到我手上的病人不會再因此而去了 . 我又面臨到一個問題 , 就是遇到黑人怎麼辦 , 因為看黑色的死色在臉上 , 是看不到的 , 通通都是黑的 , 怎麼看? 只有觀氣了 , 這個觀氣術在我國一直是傳說中的神話一樣 , 我有按照古法練過 , 準不準還不知道 , 等下次遇到黑人時才可試出 , 噯 , 真累 .

  這類光是檢查就害死人的案例不勝枚舉 , 也就是說西醫連病都還沒有搞清楚 , 病人就已經因為做心血管攝影 , 或腎臟掃描而注射顯影劑(Dye)後 , 約二週就過世了的案例 , 告訴我們西醫學是為了自己製造出的一個病名而不遺餘力的去追尋 , 如此才有借口賣藥給病人 , 還有可以找到看不好病而脫罪的理由 , 我告訴讀者 , 我國正統中醫學的診斷心臟血管阻塞與腎臟病的問題 , 只需要一根筷子與一支小手電筒這麼簡單的工具就足夠了 , 不但不會誤診 , 連中藥治好沒有都可以馬上知道 , 這類既簡單又快速的診斷方式 , 完全沒有後遺症 , 我在教人紀時會傾囊相授的 , 如此簡單的診斷法我想在臺灣馬路邊隨便一間中醫診所都做得到的 , 我希望人人都可以學到這真正正統中醫的精確診斷法 , 如果一位中醫師需要靠西醫的驗血報告與X光片才能看病的話 , 這根本不是傳統中醫 , 而他們又不是西醫師 , 要這類報告幹嘛 , 這類介於中西醫之間的醫療怪物是最差的醫師 , 還不如純西醫來得好 , 我保證他們不但醫不好病而且連病人是怎麼死的都還搞不清楚 .

美國佛州漢唐中醫倪海廈中醫師撰寫

http://zyzyyd.com/zygby/newbook.htm

 

醫療產業公關技巧 >徐永芳 亞東醫院秘書處公關課課長

 

  前 言

  在現代生活中,公關的角色到底為何,一直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問。事實上,凡是需要與人交往的地方,從個人到公司團體、企業組織到政府部門,無不滲透著公關的影響力。公共關係最主要的精神就是溝通,並真正設身處地站在溝通對象的立場,將訊息精準的傳遞給欲溝通對象,使用在企業中即是藉此讓公眾瞭解組織的目標,並進而達成永續經營的目的。

  在臺灣,企業開始大量運用公共關係的策略達成組織目標是最近十年的事,而醫療產業使用公共關係策略的時間則更短。固然醫療產業有其特殊性及專業性,但在公共關係問題的處理上仍然有些相通之處。以下分幾部分說明:

  一、嫻熟醫療法規:

  由於目前的法令對於醫療產業部分行銷行為有所限制,特別是在醫療廣告的刊載方面,除了醫療法第四章第60條「醫療廣告內容事項限制」及第61條「規定不得使用的宣傳方式外,在「醫療法施行細則」第54條中亦對醫療廣告之限用、禁用及申請有明確的規範。另外,衛生署於亦公佈「全民監控醫療、藥物、化妝品及食品違規廣告」之行政命令。因此,醫療產業藉由廣告做為行銷工具時必須小心謹慎,否則除了罰款之外,嚴重時甚至會遭到撤銷相關醫療執照或藥品許可證的處罰,對企業本身將造成嚴重的傷害。

  二、處理危機的能力

  危機的發生無所不在,在醫療公關中最嚴重者,莫過於因為醫療疏失導致的醫療糾紛。對醫療產業來說,危機處理的重要,肇因於危機的傷害程度往往甚鉅,同時影響是全面向,包括直接的形象損害、門診量降低,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存。一旦危機發生後,如果處理不當,則會產生骨牌效應。

  雖然危機的發生沒有固定模式可循,處理的方式也因個案而有所不同,但是仍有幾個基本的原則可以遵守,以預防危機擴大或將危機的衝擊降到最低。以下則是危機處理的幾項原則:

  1.正確掌握完整資訊

    危機發生時,必須掌握所有相關的資訊,這將有助於做正確的判斷及決策,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2.立即改正錯誤之處

    危機的發生有時的確會造成損害,卻也是審視作業流程是否有疏漏之處,修正錯誤,才能避免同樣的危機再度擴散。

  3.把握黃金時間

    當危機發生的時候,能思考的時間非常緊迫,同時回應媒體,處理群眾疑問的時間也很短,因此必須掌握可以發言出招的黃金時間。

  4.主動對外澄清

    面對危機時不要逃避,特別是遭對手、不友善者陷害或惡作劇時,千萬不要置之不理,反而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對外說明。

  5.建立發言人制,統一對外口徑

    對於發言的內容可先經由內部討論訂出模擬問答,以供發言人在面對媒體時回應,但發言窗口統一、發言內容一致則非常重要。

  6.勇於面對錯誤

    對於危機的指控或陳述,如果確有其事,應誠實負起責任,並適時道歉請求原諒,方是降低輿論怒氣的唯一措施。

  三、維持良好的媒體關係

  善用媒體同時與媒體保持良好的互動,是醫療產業重要的公關技巧之一。因為透過媒體報導,往往可以達到廣告無法達到的效果。因此公關人員必須和新聞記者維持良好的關係,並掌握新聞作業程序,若能瞭解不同媒體的特性、各媒體的發稿時間、流程、記者的背景並加以配合,傳播的效果將更為顯著。但是在與媒體互動的過程中,必須秉持透明、公開、及時的原則,萬一產生醫療糾紛,媒體能載舟亦能覆舟。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媒體從業人員(主要是記者)最不希望在採訪新聞時受到來自採訪對象的壓力。因此,誠實才是上策,充份的溝通才能使媒體詳實的報導。

  結語

  身為醫療產業的公關,常需面對專業醫藥記者可能提出的各種要求和採訪,因此本身必須具備一些人格特質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這些特質包括專業的素養、持續學習的精神和行動、柔軟的身段、能屈能伸的性格。對企業來說,公關是一個化妝師,因為能將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媒體大眾。

  最後,必須強調的是,各行各業的公關策略雖然差異不大,但是因為醫療產業與民眾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息息相關,因此涉及民眾健康的議題,即是公關最容易發揮與收效最大之處。

 

詳參【圖博館】:《政府危機管理的傳播學研究》

 

醫療產業複合體:STM 觀點的初探 >吳挺鋒(開南大學助理教授)

 

時 間:2007/11/16(五)16:30~17:30

  點:成功大學醫學院11樓 微免所研討室

  ◎演講摘要

    在1960年代的批判性知識運動中,有兩個曾經深信不疑的啟蒙知識信條受到質疑:(1)啟蒙以降的「客觀」信念──其客觀性的保證源於方法論的操作與確保;(2)科學(必然)淑世的歷史進步主義預設。這二者對立於宗教、意識型態、文化、傳統、習俗等「主觀偏見」。在1960年代各項事件發生之後,大家開始質疑科學家的知識信條,因此STM開始集結自然科學之外的學科。

    以DNA之父James Watson「失言」風波為例,有人認為這段話是James Watson在進行科學的種族歧視,用科學語言包裝種族歧視。由這個例子,可以了解科學與整個社會息息相關,科技政策是STS(M)基本上共通的關心。德國社會學家U. Beck 提出「風險社會」的概念,民眾與科學家基本上都不了解科技的風險。STS不是反科學主義,而是認為科學應該為一般人所了解並運用。此外,還必須去了解整個廣泛政治、社會、經濟的歷史。有學者認為社會的不平等是來自先天的不平等,因此,過去認為社會制度上的問題,必須透過後天來修正。

    現在社會的各種活動,都脫離不了財政資源的分配。舉例來說美國1950年代所打造的軍事產業複合體,是美國在財政上有系列、計畫的作為。軍事產業複合體打破政治、經濟及學術的界線,形成一個相互餵養的龐大體制。將軍事產業複合體做為出發點,可以探索醫療產業複合體。在探索的一開始,必先有一個市場,市場化的程度就取決於國家,賦稅政策跟企業也有很大的關係,保險在利潤分配上的協調,都可能影響到醫療。

    回到臺灣來看,1980年代醫療市場的創造對臺灣的影響很大。「醫療網計畫」便涉及藥品、醫療器材的進口採購,同時還涉及藥品專利的回溯爭議。由於醫療市場化的刺激,臺灣開始擴大醫療產品內需。財政思維改變與醫療市場的擴張,可以從醫療保健預算的大調整來看。最明顯的表現在公衛預算因其非營利性質而被邊緣化,相對地,醫療化與醫療商品化傾向愈見明顯。組織層次方面,即醫療的產業化與大型化。以長庚醫院為例,既是醫療產業的先聲,也是日後的醫療產業領導者。「財團法人醫院」的壯大,賦稅誘因不可忽略。臺灣的醫療組織型態從以前到現在有很大的轉變,1970年代之前,公立醫院佔支配性地位,餘為小診所,當市場化與產業化趨勢介入之後,必定會促使整個組織的理性化,於是醫療財務、醫院管理等因此成為一門重要的規訓技術。與之對應的競爭結果則是普羅化,診所的規模小無法組織化,也無法理性化地去計算利潤跟成本之間的關係,於是越來越多的醫生成為受雇者,這也形成貢獻評估上的衝突,造成醫生自主性的喪失。臺灣全民健保的開辦,使得國家扮演第三者的角色,疾病、用藥、技術及療程等,在第三者的介入之後,慢慢被釐清範圍。

    最後,我認為私人贊助者的角色,往往成為特定醫療科技的推動者。而國家扮演醫療科技的創投角色,開始擔任先期的風險承擔者與研究資源的提供者。過去臺灣對於特定產業獎勵並不多,而今國家提供賦稅誘因讓相關業者免稅,這幾個現象,都是21世紀臺灣醫療產業複合體的實際表現。 

  ◎座談摘要

Q:複合體之後的方向可能會偏離,例如醫療複合體也可能走向負面,有沒有一套方法可以修正複合體?

A:這就是STM中心設立的目的,但怎麼去控制它,臺灣尚未討論到。STM中心的任務便是去反省跟批判,新的學術社群要先出現,才能找出新的行動策略。行動的第一步就是分析、了解,要是沒有分析,便不可能去行動。

Q:法律、國家對於社會發展而言,是個怎樣的角色呢?針對現今法律的不平等,該如何改善?

A:科技發展已經是個檯面上競爭的東西了。國家扮演的角色是透過法律來推動或是限制,法律是唯一可以修改的辦法。現在缺乏的是更平等的法律,針對這些不合理之處,應透過標準立法程序,讓彼此有利害關係的人,可以參與其中修正。但法律沒辦法即時反應整個社會的發展。社會的改變是長時間而非短期的,我覺得在這樣的面相看來,知識分子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引起思考,be aware然後才能激起更多人的行動。

Q:請問STS(M)中心成立的目的為何?

A:STM中心成立的目的就在於提高STM literacy,對於複合體,最好的監督者便是社會大眾,但現在大眾不懂科技的風險,STM應該有義務去教育、去喚醒一般人對於生物科技的了解。

Q:針對醫療教育,STM是否有自己一套的學程呢?未來又有什麼樣的打算?

A:目前在教育部的鼓勵之下,STM有機會跟經費,的確是有想要有自己的學程,規劃是重要的。STM有一個condition,是要成為知識的傳遞中心,以短程計畫來說,是要把想法觀點去散布。長期來講,它有可能會成為一個資料庫。

Q:STM可以透過哪些管道來進行?

A:例如國科會的期刊有一些專欄可以運用,另外社區大學以及一些較不固定的講座,都是不錯的管道。博士班的學生除了自己的研究以外,也可以舉辦一些講座,老師也需要多跟社會學習,社區大學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Q:對STM的研究遭遇困難時,可以如何解決?

A:現在STM中心沒有足夠的人力,但會量力而為,如果透過義工及老師的參與,那麼這個中心就能有跨領域的溝通,例如透過與臨床醫師共同指導學生,可讓醫師更加了解社會學對於事件的看法,透過這種交流,也可讓關於醫師的一些研究不受到拒絕。

 

《健康的騙局:一部以健康、財富、權力寫成的維他命史》(時報,2002)

 

「你今天吃維他命了沒?」這個問題每天在臺灣各地民眾的腦中浮現,可是,卻很少有人去思索:我們為什麼要吃維他命?我們吃的種類對嗎?劑量夠嗎?會不會太多?維他命到底有什麼功效?

關於維他命的種種都已經根深柢固,成為所謂「現代人」的科學、醫學常識,是毋庸置疑、無須討論的。

真的是這樣嗎?人類發現維他命、並有能力萃取合成維他命,只不過一百年的時間。在短短的一百年間,維他命從默默無名,到今天每個人朗朗上口,同時形成一個每年有數千億美金的產業,這不僅是科學的勝利,更是廣告行銷的勝利。

面對維他命這條百年不衰的金礦,龐大的商機引發的廝殺競爭也是空前劇烈的,其中涉及科學的角色、學術與商業的關係、消費者的權益、政府的角色,到今天,維他命引起的爭論也還未平息,甚至在醫學報導層出不窮、網路經濟造成的通路革命之時,維他命產業又引發了新的問題。

這本極為有趣而縝密的書回顧了主要是美國社會在過去一百年看待維他命的方式,其間出現種種爭論,足以讓沒有走過這段歷史的臺灣讀者,去思索為何臺灣的維他命如此昂貴,消費者所接收到的到底是「醫學報導」還是「醫學誤導」。

    作者瑞瑪.愛波 Rima D. Aplle簡介

醫學史博士,現任教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著有《母親與醫藥:1890至1950年哺育嬰兒的社會史》。

  目錄

導 言 「也許你們的飲食太現代化了」 發現維他命缺乏症

第一章 「他們現在就要」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通俗科學及廣告

第二章 「保護大眾的利益」 維他命、行銷及研究

第三章 「優越的知識」 藥商、零售商、醫師及波

第四章 麥爾斯的「一天一顆」 維他命王朝史

第五章 Acnotabs 市場上的科學證據

第六章 「數百萬的消費者被誤導了」 食品暨藥物管理局與消費者保護

第七章 「維護我們追求健康的自由」 消費政治中的科學

第八章 「消費者、國會與食品暨藥物管理局的角力」 維他命的政治歷程

結 語 維他命情結 二十世紀後期維他命在美國的發展

 

《一顆價值十億的藥丸:人命與金錢的交易》(時報,2002)

 

這是一本藥廠不希望你看到的書……

全球藥品市場就操縱在十來家大藥廠的手裡。他們致力於藥品的研發、生產和行銷。全世界人口的健康深深依賴這些藥品。無庸置疑,這些藥界巨人對人類福祉貢獻很大,人類因此得以延年益壽。但他們的所作所為,也有不少讓人心生疑竇之處:為了追求利益不遺餘力,難道不會犧牲掉病人的權益?

藥廠總是蒙上神秘的面紗,但我們也愈來愈好奇:為了在市場搶先一步,他們是否會派出間諜?他們會不會收買政客以掃除自家產品在市場上的障礙?會為了保護利益拚命使力嗎?藥廠買通科學家、暗中阻撓競爭者已不是新聞。另外,他們把產品銷到第三世界時,是否曾著眼這個地區的實際需要?他們在產品上市的時候會小心翼翼,確保自己賣的東西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嗎?

藥廠在行銷的運作下,總是向世人展現他們最好的一面。但我們也該知道真相。羅賓森這次把焦點放在藥界巨人,揭露他們駭人聽聞的一面。他們掌握了我們最寶貴的東西──健康。因此,我們不得不對他們有所認識。

    作者傑佛瑞羅賓森 Jeffrey Robinson簡介

生於紐約,但長年待在歐洲的暢銷作家,已出版近二十本書,著作多觸及當今國際社會的重要議題和非凡人物,以《洗錢》(Laundrymen)一書聲名大譟,常受邀在英國電視、廣播節目發表意見。

   目錄

大藥廠的生存法則

第三波:大合併浪潮

命根在專利

天下太平?

錢!錢!錢!

逆流而上

暗通款曲

小蝦米對大鯨魚

龍潭虎穴

擇手段

瞄準醫師

 

《臺灣生技醫療產業版圖》(財信出版,2008)

 

  邁向生物經濟時代,掌握生醫投資趨勢

  二十一世紀才剛起步,異常的氣候變化、糧食與能源的短缺、禽流感及愛滋等難解疾病不斷困擾人類社會,生物技術的進展則提供了解決方法,例如幹細胞的研究與治療、基因晶片的疾病診斷、基因改造食物、廢棄物的循環再生、生質能源的閞發等,不但可修復文明科技所產生的危害,同時還可產生推進的作用,對人類社會的助益尤甚於IT技術所帶來的好處,被認為是繼資訊電腦之後,引領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2007年全球生技醫療產業(簡稱生醫產業)的規模持續成長,加上沒有景氣循環包袱,在全球一片不景氣的低氣壓中,更吸引股神巴菲特率先加碼製藥類股。在臺灣,生醫產業的市值規模雖然不大,卻有不少產品登上國際舞臺,而在政府政策導引下,未來國內廠商的生物技術能量必然會再向上提升,並成為臺股的重要明星族群。

  本書將帶領投資人一窺生醫產業的整體面貌,同時檢視臺灣上市櫃生醫股的營運內涵,並大致檢視相關生技基金的投資價值,讓讀者在邁向生物經濟時代之際,同時也能掌握生醫產業的投資大趨勢。

  

丹.賈德納(Dan Gardner)《販賣恐懼:脫軌的風險判斷》 (博雅書屋 2009 )

 

最近這一陣子,H1N1新流感的新聞舖天蓋地,學者醫生頂著專加權威在媒體報刊大發議論,說東指西,弄得國民人心惶惶,搶購口罩、乾洗手、克流感的人不少,防疫相關類股股價漲了好幾成。而作者丹.賈德納在《販賣恐懼》一書中提醒世人,不要被少數特定利益團體的代表(常會挾某種專家權威的姿態出現)的言論所恐嚇。

  過分相信主觀經驗,忽略客觀事實

當世界越來越複雜,人們越來越難以靠自己的力量來了解世界,遂有一群專家冒出頭來,挾科學之名四處兜售降低風險,確保生命財產安全的「風險知識」,這些人其實是靠兜售人們對特定議題的無知之恐懼獲利。

  但其實,我們對於風險的想法和反應,多半是由個人直覺所造成的主觀偏見、刻板印象所形塑,多半不合邏輯。例如,我們對於核子發電廠發生事故的恐懼名列風險排行榜冠軍,但其實核子發電廠出事的機率卻非常的低,遠低於每天發生在你我周遭的交通意外事故,或者上醫院做檢查時照的X光的輻射。若單就客觀的統計數字來看,核子發電廠造成的死亡人數與機率遠比交通意外事故高,但是我們卻害怕核子發電廠的事故而不害怕交通意外。

  丹.賈德納發現,人較相信直覺和主觀經驗所告訴自己的事情,我們相信故事中的細節傳遞的訊息(所以行銷專家不斷要企業說好故事,因為好故事可以引/誤導消費者建立主觀印象),不相信理性與統計數字所呈現的客觀真實(雖然許多時候這些數字反而被專家學者所操弄,成為製造恐懼的一環),我們對於低發生機率但高風險、自己不熟悉、無法控制、迫在眉梢、重大/特殊事件、媒體關注的事件會投以較多的關心(例如核子發電廠事故、飛航意外),對於那些每天出現在生活周遭的常態性事故卻充耳不聞,縱然以機率來說常態性發生的事故更可能威脅我們的生命安全。

  以交通意外為例,他說每年死於交通意外事故的人遠多於謀殺,像在加拿大車禍死亡人數與槍擊死亡人數比為26:1,除非你的生活環境很容易接觸到毒犯或暴力犯罪份子,否則死於槍擊的機率幾近於零。

  揪出販賣恐懼的利益團體

丹.賈德納指出,除了人類長久以來累積的經驗法則造成過度信賴直覺,誤判風險對人的危害程度之外,我們所生活的社會中有一群人(商人、媒體、政客、學者專家、作家)正以其權威向世人販賣風險。他們知道,世人不對特定風險產生恐懼自己就無利可圖。

  好比說美國的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總共造成三千多人死亡,其實死亡人數遠低於美國每年死於癌症、心血管疾病、交通意外事故的人數(就算把二十世紀全部因恐怖分子攻擊而造成的死亡人數都加總進來也還是如此),然而,小布希政府抓緊恐怖攻擊事件大做文章,挑起美國人對恐怖主義的焦慮,大搞國土安全事業,造就了一批龐大的軍火工業,是網路泡沫化之後美國諸產業中獲利最多且成長最快的產業。然而,同一時間,美國政府卻放任那些造成人民罹患癌症與心血管疾病的垃圾食物繼續上市,深入老百姓的生活之中,殘害無數同胞的身體健康。

  破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認清真相,避免無知。丹.賈德納鼓勵我們不要片面的採信媒體或專家學者所說的意見,要去追查意見來源,了解這些放話者背後是否有代表特定利益團體,不要太過相信大腦的直覺或個人主觀經驗,多找一些客觀數據/證據來驗證。當我們了解的越多,越能破除販賣恐懼者的陰謀,也能活得安心自在些。

上一篇:《馬路學》

下一篇:《無效的醫療》

阿楨 2022-12-04 08:51:57

中醫看得了慢性病嗎?2022-12-03

我小時候有嚴重的鼻炎和哮喘,父母帶我去看中醫,吃了很久一點效果也沒,後來我運動健身把病好。我外公有糖尿病,他堅持正規療法,今年85了,還不錯。但他弟弟74歲,他家信中醫,還偏偏方,現在眼睛都幾乎失明了,才開始找西醫,但是晚了。
  回應
 中西醫各有優點,要針對不同病症來看中西醫,堂哥是醫生,他們說西醫能明確診斷的病,以西醫優先,比如,單純的乙肝,抗病毒就可療效確切,這時去找中醫就是跑錯,反過來,西醫沒法明確的病症,找中醫或許更靠譜,比如本人曾有神經遊走疼痛,去西醫查了遍,得出結論沒啥毛病,他們沒法治,開藥也就是甲鈷胺,穀維素等營養神經的藥,效果不佳,後來去看中醫,中醫認為是瘀阻血脈引起,需要活血通絡,幾副中藥吃完就再也沒有疼過。所以要按病症選擇醫生,像文中,西醫明確的糖尿病,結果去選擇中醫,確實是跑錯了廟。
 西醫治本,中醫治根,西醫治病灶,中醫究調理,西醫講究的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中醫是把人當成一個完整,身體各部位相互有關聯,地處不同,醫生不同,環境不同,同一種病的治法就也不同。我抽煙,有咽喉炎,很多年了,西藥也吃過不少,就是抗生素,給你消炎,一直沒有治好。前陣子變的厲害了,就去問一個熟悉的中醫,結果他說能治好,半信半疑的抓了三付中藥回來煎,結果前後抓了六付,現在喉嚨正常了。還有我一女的朋友,開始檢查說是急性腎炎,大量的抗生素消炎藥吃下去,沒效果,後來又說是卵巢癌,做了手術,結果病沒治好,身體也垮了,她家人急忙把她拉回老家來,吃了一個多月的中藥調理腸胃,總算是慢慢緩過來了,能吃的下東西了。中醫治病幾千年了,不要用當前的科學理論與知識來死搬硬套它,當前科學理論不能解釋的現象多了去了,如果當前的科學理論與知識都是完全正確的話,那還用往前發展嗎?
 我的大腿根部年後鼓起一個膿包,很大,影響走道睡覺。破了以後還鼓,週期在一個月左右,吃了很多消炎藥也打了消炎針,毛用沒有。到醫院,大夫讓我做手術。後來有人告訴我,你買點舌丸吃。一瓶九十多塊錢,三十六粒,一天兩回一次兩粒。一瓶沒吃完,好了!

阿楨 2022-08-13 06:41:31

阿茲海默醫學醜聞:論文造假矇騙16年浪費3億美元 2022/08/13 中時

全球投入無數資源與人力進行研究的阿茲海默症學術研究圈最近傳出重大醜聞,據知名學術期刊《科學》最近發表的深度調查報告指出,一篇發表於2006年的醫學論文涉嫌在實驗數據造假。該論文發表後極受重視,16年來被阿茲海默症研究人員引用近2300次,涉及研究經費近3億美元,將無數的研究人員與資源帶入歧途,最近才被發現證實造假的證據,調查還在持續進行中,可能成阿茲海默研究開以來最大的學術醜聞。
據《科學》雜誌發表的調查報告指出,被稱為此一事件「吹哨人」的范德堡大學教授舒瑞格(Matthew Schrag)是一名研究阿茲海默病的年輕科學家,先前因公開批評一款獲批准上市的阿茲海默病藥物而獲得關注,他應2名神經學家邀請參與調查,發現該論文中有關β澱粉樣蛋白亞型導致失智症的研究使用的數據圖片有被竄改與重複使用的跡象。這篇原先發表於2006年《自然》期刊上的論文,曾經被視為有奠定阿茲默症研究基礎的作用,是本世紀被引用最多的阿茲海默症論文之一,該研究引爆了整個醫學產業爭相投入阿茲海默症藥物的研發,大量學術研究界亦參與其中。
阿茲海默症是德國病理學家艾洛斯•阿茲海默(Alois Alzheimer)在1906年發現,他在解剖一名失智症患者的大腦時觀察到了腦中的斑塊與其他蛋白沉積,1984年科學家們才查明這些斑塊的主要成分是β澱粉樣蛋白,後續研究也鑽研於去除β澱粉樣蛋白的沉積做為治療策略。調查報告指出,數十年來有上百個靶向β澱粉樣蛋白的臨床試驗先後啟動,大量擠佔了阿茲海默症其他病理研究的經費。直到2006年刊登在《自然》的論文才消除對β澱粉樣蛋白假說的大量質疑,整個病理的理論與研究方向才被確定下來。
發表這篇論文的是知名神經學家凱倫.艾許(Karen Ashe)教授領導的課題組,她曾師從諾貝爾獎得主普辛納(Stanley Prusiner),上世紀90年代中期曾建立能生產人類β澱粉樣蛋白的小鼠模型,並觀察到這些動物的大腦中出現斑塊,實驗小鼠也出現失智症狀,這也成為後來阿茲海默症研究常用的研究模型之一。後來科學家注意到一種被稱為「毒性寡聚體」的β澱粉樣蛋白亞型,但未能證明這類物質會直接導致認知能力衰退的失智症狀,而正是2006年發表的論文為此提供了直接證據,認定這種β澱粉樣蛋白亞型能導致動物的認知出現嚴重衰退。這項研究獲得《自然》評論為阿茲海默症研究的重要發現,艾許教授也因此獲得神經科學領域的重要獎項。

阿楨 2022-08-02 07:28:43

印度仿製藥暢銷全球!為何西方蒙受巨損 也不制裁印度? 2022-07-3日

仿製藥不是假藥,當藥品專利保護期到期後,其他國家和藥廠即可生產仿製藥。(楨:?仿製藥非法!學名藥合法!)
印度每年生產了全球五分之一的仿製藥,價值數百億美元,出口全球兩百多個國家,有著巨大的市場影響力。瑞士諾華公司曾因其治療慢粒白血病的首選藥物格列衛,處於專利保護期內被印度藥企大規模仿製而起訴印度政府。除了諾華,還有很多西方藥企因專利藥侵權起訴過印度,但結果不是敗訴就是訴訟被駁回。本視頻將從四大主要原因進行分析:政府的扶持;災難後的賠償;成為試藥基地;罰不責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wfjwNLp2l0

醫保局“靈魂砍價”讓更多好藥以更低價格進醫保!背後究竟如何談判? 2022-05-06 08:51

國家醫療保障局在2018年成立後的4年多時間裡,每年都進行了一次談判。全國有500多個藥品品種,通過談判的方式進入了醫保目錄。醫保部門組織了相關專家,對談判進入醫保目錄的產品的價格、臨床應用價值等進行綜合評定,相當於出了一個“底牌”,然後談判的人員就與藥品生產企業,或者供應商進行談判。

“靈魂砍價”之後,醫保又揮起大刀 2022-06-16

在2019年那場著名的“靈魂砍價”中,阿斯利康的糖尿病藥物達格列淨,降價72%,該藥進醫保第一年就增長了200%以上,到第二年前三個季度的同比增幅接近300%,全年已超20億元,挺進了全國口服糖尿病用藥的前三。
協定到期需要續約的獨家品種,降價幅度將與醫保支付情況掛鉤。而且藥品進入醫保目錄以後銷售的金額越高,超出醫保基金預估金額越多,其降價的幅度就越高,即便不需要重新議價,也面臨最高25%的降價。“越是大品種,價格砍得會越狠。”
到2019年,進入醫保目錄的腫瘤靶向藥總數已經增加到了30種。其中,2018年納入醫保的奧希替尼,當年就1468.87%的放量——金額從186.56萬元增至2926.8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