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色機密》
科技驚悚小說之父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果然很右派(如前評《恐懼之邦》),連也一反職場男性騷擾女之政治正確主流,而不只是本館<男遭家暴>之反諷。
《桃色機密》(1994)
導演:巴里里文森Barry Levinson
演員:邁克爾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 黛米摩爾Demi Moore
影片簡介:
湯姆桑德斯是西雅圖先進教碼聯合公司制造部門的總管。他能力出衆,人緣也很好。因此在公司將被另一家大公司兼並時,他被同事們認爲是接任公司副總裁的最佳人選。然而他不但未能如願,還面臨著重大的危機。新任副總裁瑪麗不僅與總裁加文關系密切,還是湯姆的舊日女友。對湯姆來說這實在是十分倒黴的一天。
下班後,瑪麗以商談工作爲名把湯姆叫到了辦公室,並對他進行百般挑逗。清醒過來的湯姆拒絕了瑪麗。但在第二天,瑪麗就在工作上對湯姆進行了刁難,就驅動盤的質量問題對湯姆進行指責,還向公司控告湯姆對她進行了性騷擾。湯姆陷入了困境之中。他向著名的女律師凱瑟琳尋求幫助。凱瑟琳告訴湯姆,在性騷擾中關鍵在于權力而不是性,並建議湯姆要慎重處理此事。但對湯姆有利的是,如果醜聞公開,合並就極有可能失敗,總裁加文會因此受到十億美元的損失,因而公司不會擴大此事的事態。但在此同時,公司也對湯姆實施了壓力。
瑪麗的行爲給湯姆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好友和同事們懷疑他、批評他,妻子也表現出了她的憤怒。無辜的湯姆百口莫辯。幸而有個不知名的人物多次通過電子郵件表示了對湯姆的理解,使他感到了一絲安慰。在法庭的調解會上,瑪麗一口咬定是湯姆對她進行了性騷擾,
凱瑟琳則針鋒相對地進行了反駁。湯姆意外地發現事發時他忘了關掉手提電話,在一位朋友的電話錄音中已經記錄了事件的全過程。這使湯姆處在了十分有利的位置。湯姆終于和公司達成了令他滿意的協議。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湯姆意外地發現了公司總裁指使瑪麗爲難湯姆的內幕。瑪麗將在第二天的合並會議上就驅動器存在的問題向湯姆發難,同時還要刪去電腦中的所有相關資料以打擊湯姆,湯姆這才明白,一切都是總裁爲了排擠他而設的陰謀。
公司取消了湯姆使用電腦資料的權利。湯姆急中生智,利用一套樣品電腦進入了公司的資料庫,並意外地發現了瑪麗修改了生産線導致産品質量達不到要求的證據。在第二天的合並會議上,湯姆對瑪麗進行了反擊,迫使總裁加文撤除了瑪麗的職務。
這一場較量以湯姆的勝利而告終。但新的副總裁又是一位女性。在公司大會上,湯姆意外地發現,再三給他傳來電子郵件和提示的正是新任女副總裁的兒子。事實上,湯姆不自覺地成了權力鬥爭中的一顆棋子。突然間,一種不祥的預感又掠過他的心頭。
http://baike.baidu.com/view/1403161.html?tp=0_10
《桃色機密》:圖資四高薇鈞
因老師推薦這部桃色機密,因此趁假日到錄影帶出租店租回來看,我覺得很有意義,劇情很緊張也很溫馨,非常值得欣賞
男女平等一直是許多爭議的話題,我認為性別與工作能力是兩件不一樣的事情,在影片裡的湯姆、美樂蒂、史蒂芬妮,不論性別,他們都擁有非常優秀的工作能力,所以無論如何,尊重兩性的平等,只要有能力,每個人都可以發光發熱。在法律上兩性平等的例子很多,例如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的這種制度可維持婚姻關係中的二性平等,而且更充分的體現婚姻關係中的二性之權利和義務,一夫一妻制對彼此都是公平且尊重的,並且可維持社會的安定與合諧,而一夫多妻與一妻多夫,我認為會危害配偶的權利,這樣的行為我覺得不平等也不尊重對方,所以站在男女平等的角度,一夫一妻制是基本的尊重。
以文字、圖畫、聲音、影像、行為等,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嚴,或造成心理或生理上不舒服,都可以認定為性騷擾,在影片中男主角無意的拍女秘書的屁股與肩膀,不經意且輕佻的小動作卻可能已觸犯他人的權利,因為觸碰到他人之肉體,因此女秘書感到不舒服。公司的主管雖有錢、有權但也不可侵犯他人權利,每個人都有人權,不可因權力而侵犯,影片中女律師說了一句話「性騷擾與性別無關,而是權力」,因此有許多職場上的性騷擾都是因權力而被欺壓,而讓自己的權利睡著了。在職場上應保持端正的儀容、潔身自愛的行為,不輕浮的語言,讓不管是上司或其他職員不會有機可趁。而發生性騷擾之後,因主動捍衛自己的權利,不要向勢力與權力低頭,以免相同不幸的事再度發生,或是讓其他人也可能陷入性騷擾的魔爪。
影片中的公司老闆一直強調打破男女間的不平等,因次剛開始升遷時選擇非工程部門的美樂蒂而不是湯姆,整部影片環環相扣著真平等與假平等,因為湯姆所隸屬工程部門只有一位女性的員工,而在員工升遷的名單中卻只有湯姆與杭特兩位男性,此位女性員工則被貼上能力不足的標籤,其實她在工程部工作了八年,論經驗與能力都相當的優秀。而在最後,美樂蒂離職後,湯姆並未順利升官,而是一位公司裡的女性史蒂芬妮就任,他經驗豐富、判斷力強,以不輸給男性的能力作上了升官寶座。我認為此公司若要講求男女的平等,則應追求真平等而非假平等,竟然要落實兩性平等,在每一方面都應確實的做到平等,而我認為此公司的優點是他們以女性的出發點來追求兩性的平等,許多的公司都還是會有性別與能力上的迷失,因此兩性平等是社會上一個重要的課題。
http://tw.myblog.yahoo.com/longchen-chong/article?mid=316&prev=334&next=298&l=f&fid=18&sc=1
桃色機密 --談 A friend
桃色危機,沒錯,就是1994年老到快掉牙的那片,今天在HBO複習到了,依中文片名主題是放在職場中的性搔擾,主管因對下屬有絕對的生殺大權,而對下屬強行做出非下屬願接受的行為,當然不僅止於片中的主要情節--性搔擾,亦有依職權要求下屬撒謊,妥協...等等,最近事件中,當屬因高捷案被爆出種種逾權行徑的前總統府副秘書長最為貼切;但我倒比較重視它英文原片名disclosure所代表的影片意含--揭發;敗露
在職場中,同事這關係非常微妙,在工作上是努力奮鬥的partner,但在職場規劃上,同屬一個公司又是互相競爭的對手,不可諱言,職場中同事間的人際關係處理是最藝術的一環,一如片中男主角平日如兄弟相處的工程師,在關鍵時刻,為著職場生涯的考量而棄他於不顧,這沒什麼對錯,只能說是他在現實環境下的個人考量,而他的秘書在面對律師詢問的那段,是平常大家都不想面對,但卻值得學習的一部份--律師依其專業知識與手法的引人入陷的詢問方法,可以讓人說出實情但非實意的話語,這種斷章取義的問話方式,在臺灣這塊土地上,拜媒體大量興起競爭下卻處處可見,不論是政界或影視圈,亦或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法;本片的高潮便是在調解庭結束後的情節發展,也就是中英文片名的差別所在,表面上,劇情在調解庭結束性搔擾這段該可告終,但在性搔擾事件後卻隱含著更大的陰謀
A friend,片中男主角之所以能夠突破重重危機保住自己的名聲與地位,除了個人的機警冷靜的處理變局,最大的助力仍是他平日所培養出來的人脈,沒有答錄機上的錄音,他無法從調解庭勝出,沒有馬來西亞的傳真,他過不了最後的那場構陷,而一直未現身的A friend,雖然表面上只有提示的作用,但在最後人選的確定點出了這位神秘人物的高超處事手段與處世智慧
首先,A friend可以做出那麼多的提示,她必是位處權力中心,親見一項陰謀的構建與執行,孰是孰非瞭然於胸,若是不出手幫忙,或許可至身事外,對此事件當做一生的警惕示範,但與一群陰險狡詐的人共事,對日益往上進取自己,這種陰謀卻難保日後不會到自己身上;但若明白表明自己身份親自告知,一,難免當事人在疾力為己爭辯時,不免會將她拖下水;二,給予最粗淺的提示,便可以測試當事人的處事能力,若破得了局這絕對會是日後的得力助手,若破不了亦証明此人尚不足以擔當更高的責任,而這作為顯然是 A friend 與高層的相互默契,所以,最後晉升的人選是 A friend而不是麥克道格拉斯,而麥克也盛讚她為最具智能的女性,而她也確認麥克將會是她日後最得力的左右手,而黛姨辛苦的以各種權謀爭取自己的地位與利益,到頭來仍是做為他人利用的棋子成了權謀下的犧牲品
片中另一個重點當然是職場的性搔擾,麥克的辯護律師以"即便女性坐上了權力頂端,仍是以父權價值來運用她的權勢",這點我只能以"絕對權力令人絕對的腐化"視之,不論性別,不論職場政壇亦或社會家庭;而麥克的妻子也蠻貼切的展現某些女性對感情的潔僻所產生的情緒反應,這日後有空再談
A friend,很有意思的一個稱號,每個人從小到大,從求學到進職場,能遇到人不上千該也有數百,在來來往往的人際關係中,我們都有著各種不同樣的朋友,關係親疏各人自有一套喜好與處理原則,而真正成為知交的朋友有幾個?而出了校園就很難真正找到知心朋友是很多人共同的體驗,因為真正的朋友關係是比較容易在無利害關係上建立的,很多在學校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也可能因某種的利害關係而變調,人是群居的動物,在社會上遊走,難免會需要朋友,而與朋友的關係端看你如何對待朋友,別當別人的損友,也別想純粹利用朋友,當然也別讓朋友造成自己的負擔,真正的朋友不用多但一定得有
你,有幾個呢?
http://tw.myblog.yahoo.com/life-inn/article?mid=30
模仿《桃色機密》劇情 道格拉斯猥褻按摩師(圖) 06-03-21 重慶時報
有位好萊塢大牌男星,在按摩過程中對女按摩師做出猥褻動作,女方的拒絕竟慘遭飯店炒魷魚,誇張的是,這位男星當時還是在與老婆度假。英國《鏡報》指出,女按摩師表示,那位男星在她面前松開毛巾,並做出猥褻動作。目前外界多將事件矛頭指向邁克爾?道格拉斯,該事件與他主演的《桃色機密》劇情雷同
http://fun.hsw.cn/2006-03/21/content_5277033.htm
道格拉斯
1944年9月25日出生的麥克-道格拉斯,其父是鼎鼎大名的庫克-道格拉斯。父親在好萊塢的赫赫威名對年輕的麥克來說不啻是一個很沈重的包袱。不過,雖然生長在父親巨大的身影下,但麥克還是很努力地闖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甚至不惜拒演類似父親形象的勇者角色,以塑造自己的銀幕形象。
極富爭議性的麥克返欄窶 梗∕ichael Douglas),這些年來,一直以演員與制作人的雙重身份在好萊塢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而在1998年末,一部由他主演的影片《完美的謀殺》(Perfect Murder)的輝煌演出,更使他成爲好萊塢的焦點人物。
走出父親的陰影
道格拉斯不僅幸運地繼承了父親英俊瀟灑的外表,從小就看著父親如何優雅地與外界周旋還讓他學會了日後能從容坦然地對待名望和榮譽。父親在好萊塢的赫赫威名對年輕的麥克來說不啻是一個很沈重的包袱。不過,雖然生長在父親巨大的身影下,但麥克還是很努力地闖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甚至不惜拒演類似父親形象的勇者角色,以塑造自己的銀幕形象。
高中畢業後,道格拉斯就讀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戲劇系,後又去紐約繼續深造,這期間他一些影片中得到了鍛煉機會。1972至1976年電視連續劇“The Streets of San Francisco”中稚嫩的警官史蒂文使許多觀衆認識了他,但爲道格拉斯贏得更多名聲的是1975年獲得五項奧斯卡的影片“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而他擔任的是影片制作。這種不可多得的多才多藝在後來的“The China Syndrome”(1979),Flatliner,(1990)和《變臉》(Face/Off,1997)中都有所體現,使道格拉斯的履曆表在競爭激烈的好萊塢獨具個人實力。
道格拉斯演藝事業的騰飛始于80年代中旬,先是與女影星凱瑟琳誹嗇珊涎蕕摹壩〉詘材汕硭故健鋇木 綻寺 簿紜堵癱κ 罰≧omancing the Stone)大受歡迎,接下來的續集《尼羅河寶藏》(Jewel of the Nile)同樣反應不俗。令他的演技著稱于世的是他所塑造的生活在現代社會中迷惘的一代人,如爲他贏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桂冠的《華爾街》(Wallstreet)中的擾亂金融市場的,《致命的誘惑》(Fatal Attraction)中差點成爲婚外戀的犧牲品,《本能》(Basic Instinct)中與莎倫斯通扮演的雙性戀罪犯糾纏不清的偵探,以及《叛逆性騷擾》(Disclosure)中不斷被戴米摩爾扮演的女上司騷擾的男職員。進入九十年代,年過四十的道格拉斯退出英俊小生行列,但寬廣的戲路和對表演的投入使他近幾年的影片受到觀衆和影評家的一致贊譽,如《美國總統》(The American President),《完美的謀殺案》(A Perfect Murder)和《心理遊戲》(The Game)都不斷穩固了道格拉斯在影壇首屈一指的地位。
"我對有缺點的人們非常有興趣"
在80年代,麥克主演了一系列使他的表演風格成型的影片,如《綠寶石》、《尼羅河寶石》、《華爾街》、《致命的誘惑》以及《玫瑰戰爭》等。其中,影片《致命的誘惑》裏的角色是他最鍾情的,這樣的角色特征幾乎已成爲麥克的基本角色性格模式。對此,他表示:"我對有缺點的人們非常有興趣,他們的黑暗面、墮落的人性都是我想去扮演的原因,我對人類原始的真實醜陋面特別關心。"在他的最新影片《完美的謀殺》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他的這種表演特點。
老當益壯的煽動性
九十年代,麥克仍繼續驚世駭俗,推出的電影如《本能》、《桃色機密》等,無一不是當時的熱門話題。
影片《完美的謀殺》描述一個快破産的丈夫發現富裕而美麗的妻子有外遇時,決定雇用妻子的情人把她解決掉。這位丈夫設計了一個自認爲天衣無縫的完美謀殺計劃,豈知天算不如人算,劇情因此峰回路轉,懸疑層起。麥克在片中飾演陰險狠毒的丈夫,無論是眼神、肢體動作或是說話的語調都讓人感到陣陣寒意。也許正因爲他這種老當益壯的煽動性,才使他的演藝事業如此成功。
道格拉斯在1997年與社會名流Diandra Luker平靜地分手,20年的婚姻從此結束。他目前的女友是好萊塢最新的熱門美女之一:凱瑟琳?瓊斯,2000年年初,兩人傳出訂婚的消息,讓各大傳媒熱鬧了一陣子。
作品
《完美的謀殺》Perfect Murder, A (1998)
《心理遊戲》Game, The (1997)
《美國總統》American President, The (1995)
《本能》Basic Instinct (1992)
《黑雨》Black Rain (1989)
《玫瑰戰爭》War of the Roses, The (1989)
《華爾街》Wall Street (1987)
《致命誘惑》Fatal Attraction (1987)
http://baike.baidu.com/view/118685.html?tp=1_10
黛米摩爾Demi Moore
作爲影壇巨星、封面女郎和小報焦點人物,黛米?摩爾爲20世紀末的好萊塢增添了一抹讓人無法忘卻的亮麗風景。20年來,黛米出演的一系列廣受褒貶的電影、幕前幕後燦爛的笑容與裸露的軀體,以及與布魯斯?威利斯的分分合合,使她成爲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明星之一。
1962年11月11日出生在新墨西哥州的黛米?摩爾有一個動蕩的童年,也許用“動蕩”來形容還略顯保守。在成爲一個少女之前,她與母親、繼父和同母異父的弟弟已至少搬過30次家。繼父是一名報紙廣告推銷員,經常失業的他還是一個賭徒,總是將剛剛得到的一點點收入轉眼間揮霍在賭桌上。爲此,黛米的父母結婚又離婚,離婚又結婚,反複達四次之多。除了漂泊不定的家庭,小黛米還要忍受惱人的眼疾,她的“鬥雞眼”經過兩次手術才得以糾正。繼父在黛米15歲的時候企圖自殺。直到此時,黛米才知道他不是自己的生父。
一年後,黛米輟學去歐洲作了模特。18歲時,她嫁給了比自己大12歲的搖滾樂手福雷迪?摩爾。這段婚姻僅僅維系了四年,但黛米卻因鄰居娜塔莎?金斯基的幫助而演技大漲。終于,黛米第一次登上熒屏,在電視劇集《綜合醫院》中出演一個角色。1981年,黛米首次出現在銀幕上,出演了《選擇》和《寄生蟲》兩部青春片。1982年,在出演了《戀愛中的年輕醫生》後,她第一次擔任主角,在《No Small Affair》一片中飾演搖滾歌手勞拉。
1983年的《聖艾莫之火》使黛米取得了第一次突破,她在片中飾演毒癮纏身的大學生珠爾斯。對于她來說飾演這個角色似乎並不需要作什麽准備,因爲幕後的她也處在同樣的狀態下。有報道稱她曾一度被劇組開除,直到經過戒毒治療之後才被重新聘用。事實是導演喬爾?舒馬赫向她下達了最後通牒:要麽戒毒,要麽走人。導演的訓令成了黛米徹底戒毒的動力。該片的巨大成功使黛米?摩爾與艾米利奧?艾斯特韋茲(曾與黛米訂婚三年)、羅伯?洛、艾利?謝迪等一班主要演員被歸入當時的“乳臭派”明星隊列,擁有同樣頭銜的還有湯姆?克魯斯和馬特?迪龍等年輕人。幸運的黛米沒有像多數“乳臭派”明星們那樣曇花一現,而是憑借《邂逅》(About Last Night,1986)和《第七封印》(The Seventh Sign,1988)繼續擴大著自己的名望。1987年,她與布魯斯?威利斯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盛大婚禮共花費87.5萬美元,她的名字也由此迅速爲多數觀衆所知。
1990年,黛米?摩爾迎來了個人演藝事業的鼎盛時代,當年由她與帕特裏克?斯韋茲主演的《人鬼情未了》轟動一時,使黛米穩穩地坐上了A級女星的位子,就連次年由她主演的《屠夫的妻子》(Butcher's Wife)和《致命思想》(Mortal Thoughts)這兩部新瓶老酒之作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992年,她更與湯姆?克魯斯和傑克?尼科爾森主演了法庭片《好人寥寥》(Few Good Men)。
1991年,大膽的黛米讓全世界影迷都大大地吃了一驚??她的懷孕裸照登上了《名利場》雜志的封面。次年,她的裸照又重登該雜志封面,只是這次她已不是孕婦,並且渾身塗滿了顔料。而兩張裸照所引起的口水戰非但沒有淹沒黛米?摩爾,反而使她在1993年主演了《不道德的交易》(IndecentProposal)後更能坦然對待公衆對該片的爭議。黛米在片中飾演的戴安娜與丈夫戴維手頭拮據,在億萬富翁約翰開出的一百萬美元的誘惑下,最終與其發生了一夜情。該片受到了女權組織和影評界的一致譴責,卻成爲黛米最爲成功的影片。
《不》片的輝煌之後,黛米的演藝事業開始走下坡路。1994年的《桃色機密》(Disclosure)和1995年的《那時以來的日子》(Now and Then,由黛米?摩爾擔任制片人)都未能獲得可觀票房,而同年的《紅字》更是一個徹底的失敗。這部根據霍桑同名名著改編的影片遭到影評家們的怒斥,觀衆的感覺也如小學生觀看德國表現派電影一般。該片給人留下的印象便是黛米飾演的海斯特裸露著軀體浸泡在清教徒時代新英格蘭絕少出現的大浴盆裏,或是在谷物堆上與情人萊弗蘭盡情歡娛。
1996年,黛米再次遭到打擊,由她主演的《脫衣舞娘》(Striptease)又一次遭到慘敗。黛米此時的片酬已達到1250萬美元,她在片中飾演離婚的艾琳,爲了奪回女兒的撫養權不惜跳起脫衣舞。盡管該片廣告宣稱黛米將一絲不挂地出現,但觀衆們似乎並不買賬。1997年,隨著黛米?摩爾以光頭形象出演的《女兵簡》(G.I.Jane)的再一次失敗,人們的目光開始集中在她的私生活上,集中在她與布魯斯?威利斯岌岌可危的婚姻上。兩人在1998年終于正式分手。
盡管黛米?摩爾作爲一個演員屢遭敗績,但她正努力作好一名制片人。1997年,由她擔任制片人的喜劇片《奧斯汀?威力》取得巨大成功,而其續集《王牌大賤諜》更是青出于藍。
黛米?摩爾出演的部分影片:
1997年《女兵簡》(G.I.Jane)
1996年《脫衣舞娘》(Striptease)
1995年《紅字》(Scarlet Letter)
1993年《不道德的交易》(Indecent Proposal)
1992年《好人寥寥》(Few Good Men)
1991年《屠夫的妻子》(Butcher's Wife)
1990年《人鬼情未了》(Ghost)
1985年《聖艾莫之火》(St. Elmo's Fire)
2003年《霹靂嬌娃2:全速進攻》(Charlie s Angels: Full Throttle)
2006年《黃昏》(half light)
http://baike.baidu.com/view/508340.html?tp=2_10
科技驚悚小說之父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病逝
2008年11月4日歐巴馬當選美國首位非裔總統,是個值得記念的日子。同一天,美國卻有一位天才離開人世了,《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及電視影集《急診室的春天》(ER)原創者,科技驚悚小說之父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於2008年11月4日因癌症在洛杉磯病逝,享年66歲。
我當初吃錯藥發神經放棄臺大醬料去清大唸生命科學是1997年,當時桃莉羊是大新聞,有人問我是不是因為被桃莉羊騙了,我回答說不是,我是讓《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給騙了!
或許沒有多少人可以理解,九十年代中期在馬來西亞小鎮的窮中文學校,唸著被政府打壓的華校董教總廿年前出版的生物學課本,還以為細胞膜是兩層蛋白質夾一層脂肪三明治的後段放牛班高中生,看到小說《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中描繪的分子生物學,心中是有多大的震撼!
是的,Michael Crichton是影響我至深,讓我踏上科學研究之路的人之一。
從Michael Crichton可以學到很多科學知識,他的幾本小說中提出的科學知識和問題,還能引起美國嚴肅的學術界討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一篇非常有趣的碩士 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科技史組鮑家慶的《科學想像與科學傳播:Michael Crichton的科幻小說》。
前陣子我有朋友考我一些航空的知識,很不巧的我正好有看過《最高危機》(Airframe)。不過,很可惜的,Michael Crichton最近的小說《奈米獵殺》(Prey)和《恐懼之邦》(State of Fear)就不怎麼樣了,《恐懼之邦》(State of Fear)中提出對全球暖化的懷疑,書中曲解了不少科學數據,還讓學術界窮於應付。
Michael Crichton是知名的暢銷書作家,也是名影視編劇、製片人及導演,目前在美國已經連續播出十餘年的影集《急診室的春天》(ER)就是出自他的手筆。
Michael Crichton在1942出生於芝加哥,之後移居紐約長島,是家中四個孩子的老大。他先進入哈佛大學英文系就讀,可是教授老是常給他的文章C的評價,讓他很不爽,有一次他趁教授不注意時,偷偷抄了一篇名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文章交上去,結果還是只拿B-,他就決定轉系。他後來轉念人類學系,畢業後進入哈佛醫學院繼續深造,畢業後曾在頂尖的沙克生物研究所 (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做博士後研究,1988年成為麻省理工學院(MIT)客座作家。
Michael Crichton在就讀哈佛醫學院期間已經開始以筆名發表小說,並曾贏得偵探小說界最高榮譽之一愛倫坡最佳小說獎。他從哈佛大學畢業後,想去歐洲遊學,盤纏不夠了,他便想寫個小說賺點錢,沒想到這部隨便寫著玩玩,他甚至不好意思用真名出版的書,竟意外地在1969年以《死亡手術室》(A Case of Need)獲得的愛倫坡最佳小說獎(Edgar Allan Poe Awards)。
他在唸哈佛醫學院時以筆名John Lange及Jeffery Hudson開始撰寫小說,他的兩個筆名,都在暗示他的身高。據他自己所述,1997年時他大約有206公分。Lange這個字在德文、丹麥語跟荷蘭語裡,都有「身材高大」的意思,而傑弗瑞‧哈德遜爵士(Jeffrey Hudson)則是17世紀有名的侏儒,是英格蘭亨莉雅妲‧瑪利亞王後的廷臣。他作品中大量的引用醫學和科技新知,充份反應出他的醫學訓練與科學背景。從此他一寫不可收拾,一舉成為高科技驚悚小說(Techno-Triller)之父。
1969年,Michael Crichton發表小說《天外來菌》(The Andromeda Strain), 描寫來自外太空的細菌威脅人類生存的情景,當時一炮而紅。書中提出現在廣為接受的致病源會往致命率小的方向演化之學說,當時在學術界還是異端呢!好萊塢製片隨即請他改寫劇本,並將這部小說搬上銀幕。隨後,Michael Crichton還以在洛杉磯遊樂場的經歷寫了電影《鑽石宮》(Westworld)的劇本。
Michael Crichton早年在非文學領域的研究為他積累了人類學、醫學、生物學和神經學等淵博的知識,為他日後的文學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來Michael Crichton乾脆自己當導演,把自的作品搬上上銀幕。例如《鑽石宮》 (Westworld),《八號房禁地》(Coma),1979年與史恩‧康納萊(Sean Connery)合作,執導了自己1975年的作品《火車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Michael Crichton聲望達到最高是在90年代,他的作品《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被好萊塢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搬上銀幕。另外他還創作並製片了獲得艾美獎的電視影集《急診室的春天》(ER)。
他也是個電腦手,擁有自己的FilmTrack軟體公司,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為電影拍攝設計多種電腦程序,他所執導的《鑽石宮》(Westworld),就是世界上首部以二維電腦生成圖像技術(2D CGI)為賣點的電影,而首部應用三維電腦生成圖像技術(3D CGI)的電影,恰巧又是這部片的續集《翡翠窩大陰謀》(Future World,又譯《未來世界》)。
他還寫過關於電腦信息技術的書Electronic Life,自己甚至還設計了一套叫《亞馬遜》(Amazon)的電子遊戲。Michael Crichton在這些領域的涉獵,也為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源泉。《亞馬遜》(Amazon)是一款圖像文字冒險遊戲,以Apple II、Atari ST、Commodore 64和DOS系統作為執行平臺,1984年由Trillium公司的約翰‧威爾斯(John Wells)負責發行。《亞馬遜》為文字冒險遊戲加入彩色圖像和音效的作法,在當時相當罕見,因此大賣十萬份,可以說相當的成功。到了1999年,Michael Crichton與大衛‧史密斯(David A. Smith)共同創立時間線電腦娛樂公司(Timeline Computer Entertainment),儘管跟Eidos Interactive簽定了不少發行計劃,但最後只出過一款遊戲《時間線》(Timeline),2000年12月8日發行於個人電腦,可惜這款遊戲不管在評價上或是銷售數字都相當的難看。
Michael Crichton同時在美國作家協會、美國導演協會、電影藝術和科學學會等多家行業協會中任職,他是美國唯一一個同時在暢銷書、電影、電視劇三個領域取得非凡成就的人。1992年的《時人》(People)雜誌將他評為全球50位最高雅人士(Fifty Most Beautiful People)之一。
Michael Crichton共撰寫了《危基當前》(Next)、《恐懼之邦》(State of Fear)、《奈米獵殺》(Prey)、《時間線》(Timeline)、《最高危機》(Airframe)、《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桃色危機》(Disclosure)、《火車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終極奇兵》(Eaters of the Dead)、《神秘之球》(Sphere)、《旭日東昇》(Rising Sun)、《剛果驚魂》(Congo)、《天外病菌》(The Andromeda Strain)等近廿部暢銷小說,其中大部分都改編成好萊塢電影,以及和當時的妻子撰寫電影《龍捲風》(Twister)的劇本,也曾幫全球收視率很高的影《急診室的春天》(ER)第一季前三集編劇。暢銷書幾乎本本被好萊塢搬上銀幕,在全世界擁有億萬忠實讀者和影迷,我就是其中之一。
用作品表達個人意見,也逐漸成為Michael Crichton的特色,在他用筆名發表的推理小說《死亡手術室》(A Case of Need) 中,Michael Crichton用第一人稱扮演一位波士頓的病理學家,為挽救朋友的名譽,介入調查一椿墮胎致死所衍生的醫療疏失案件。這本書在1968年出版,遠早於 1973年美國全國性墮胎合法化辯論的羅對韋德案(Roe v. Wade)。他花了160頁追查祕密幫人墮胎的主嫌犯,這個角色的登場就是為了表達作者個人的意見,然後,Michael Crichton用3頁讓這個角色為他的非法行為辯護。
而在其它小說,如《危基當前》(Next)、《恐懼之邦》(State of Fear)、《奈米獵殺》(Prey)、《時間線》(Timeline)、《最高危機》(Airframe)、《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神秘之球》(Sphere)、《剛果驚魂》(Congo)等科技驚悚小說裡,也有不少以圖表、電腦信息、DNA序列、註解與參考文獻的形式呈現,跟小說混合在一起的科學文件。
Michael Crichton的小說有一些共同點:首先,他特別擅長大量引用有關物理學、醫學、分子生物學、天文學的科學知識。其次,他的小說情節詭秘,懸念不斷,高潮叠起,扣人心弦。除了以科技為噱頭取悅讀者,他的小說還提出人類、科學、未來等問題的深度思考。對於人類對科技的依賴和過度樂觀,他也提出強烈的現實批判。他常指出科學成就的取得有時是不負責任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取得了驚人、不可思議但卻極端危險的成果往往並不被質疑。這些成果使我們人類獲得了權力但卻帶來了問題。所以科學在Michael Crichton的作品中,經常扮演走火入魔的角色。不過,Michael Crichton還是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因為小說中解決悠關生死的問題,還是科學知識的正確應用。
Michael Crichton的小說卻還是有些缺點,例如某些人物刻畫得不夠鮮明,人物對白常常也有些死板生硬。
Michael Crichton多數作品都曾在臺灣出版,早年由輕舟出版社出版,近年則由遠流接力出版。
Michael Crichton生前最後一部小說原本計畫在下個月初發行,目前出版商哈潑‧柯林斯(Harper Collins)出版社表示將發行日期可能延後至2009年5月。
http://blog.ylib.com/crichton/Archives/2008/12/23/8339
大老婆俱樂部 维基百科
導演 休·威爾遜
監製 斯科特·魯丁
編劇 奧利維亞·戈德史密斯 羅伯特·哈林
主演 貝蒂·米勒 歌蒂·韓 黛安·基頓 瑪姬·史密斯
本文介紹的是1996年的一部美國電影。關於2007年的一部韓國電視劇,詳見「大老婆的反擊」。
《大老婆俱樂部》(The First Wives Club)是一部發行於1996年的美國電影,基於奧利維亞·戈德史密斯的小說改編,導演休·威爾遜,貝蒂·米勒、歌蒂·韓和黛安·基頓攜手演繹了三個「大老婆」。
該片編曲馬克·沙依曼獲得奧斯卡提名。
劇情介紹
埃莉斯、布倫達、安妮和辛西婭是高中時代的好友,後來因結婚生子而斷了聯繫。幾十年後,辛西婭因丈夫喜新厭舊而自殺。另外三個朋友參加了她的葬禮而又重聚。大家才知道她們的丈夫也和辛西婭的丈夫一樣,愛上了年輕的女子。
三個女子都曾經幫助她們的丈夫成就他們的事業,她們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她們決定破壞丈夫的事業。布倫達計劃揭發丈夫莫提的逃稅;埃莉斯決定揭露丈夫比爾的情婦從而敗壞他的名譽;安妮收買了丈夫阿讓的合同人,搶走了一半的廣告生意…
《女人至上-The Women》:保證好笑的一部喜劇片
導演: Diane English
演員:
【我媽的新男友】梅格萊恩(Meg Ryan)
【縱情天后】安娜特班寧(Annette Bening)
【追兇線索】伊娃曼德絲(Eva Mendes)
【戀愛嫁期】黛博拉美辛(Debra Messing)
【大老婆俱樂部】貝蒂米勒(Bette Midler)
【從心開始】潔達蘋史密斯(Jada Pinkett Smith)
故事簡介
一群居住在康乃迪克高級社區的上流社會名媛們,每天過著喝下午茶、做指甲與穿梭在各個時尚發表秀的生活,這群好姐妹都有獨立的生活,但同時彼此也有著非常 深厚的感情。瑪麗海恩斯(梅格萊恩飾)是一位擁有完美生活的嬌妻,有一個可愛的12歲女兒,一位成功的華爾街金融鉅子先生,並且她還會三不五時幫忙父親的 服飾公司設計服裝,看起來瑪麗的人生擁有了一切美好;不論是在花園中拈花惹草;又或是跟隨母親的腳步擔任起婦女委員會的主席;亦或在各個公義機構擔任義 工;常常舉辦正式的午茶派對…,瑪麗的生活真的是非常忙碌,也非常上流。
瑪麗和她的好友們永遠都是彼此可以互相安慰避風港,並且各自在自 己的生活領域都有一片天空!像是任職於時尚女性雜誌擔任總編輯的希薇佛勒(安妮特班寧飾);西薇是一位快樂並且非常獨立自主的單身女性,在時尚界因有著對 流行的敏感嗅覺,所以有很高的地位。而瑪麗和西薇這個親密好友的小圈圈還包括了伊蒂克萊(戴伯拉曼欣飾),她是一位非常有勇氣的母親,為了生男孩不斷再接 再厲。另一位超級好朋友就是同志散文家艾麗絲費雪(潔達蘋姬史密斯飾),相當獨立的新女性,就連女朋友都是超級名模喔。
這四個女人的生活 本來無拘無束,直到希薇發現了瑪麗的先生外遇,而且對象居然是讓男人永遠都會無法自拔的狐狸精克麗絲托愛倫(艾娃曼德斯飾),這三位好朋友開始猶豫該不該 告訴瑪麗?如果瑪莉知道了會不會保住自己的婚姻?在雜誌社當編輯的希薇甚至爲了前途做出了一件讓他與瑪麗友情決裂的事!一場外遇搞得上流社會天翻地覆,但 每個人卻也在如此的嘻笑怒罵爭吵之中找到了自我。
觀後感
昨天下課後馬上衝去大遠百威秀影城看了這部『女人至上』,剛好有免費的特映會票也一個多月沒進電影院了,前一天上美國電影網站發現這部電影在美國票房有$ 26,896,744美金的亮眼佳績,本片改編自1963年由克萊兒.布茲.魯斯(Clare Booth Luce)所編導的賣座舞台劇『The Women』,講述了幾個不同個性的上流社會名媛間,交織了友情、愛情、離婚及背叛的故事,全片沒有一位男性演員。
這部電影也跟舞台劇一樣在劇中沒有任何一位男性演員的演出,也保留了上流家庭主婦瑪麗海恩斯(梅格萊恩飾)的先生外遇劇情,但是還是有令我不解的劇情就是同志作家艾麗絲費雪(潔達蘋姬飾)的模特兒女友為什麼要在劇中吃衛生紙?劇中非常多位美國巨星的演出加上表情與肢體都非常的豐富有趣,保證你在電影院不笑也難。
還有劇中飾演為了生男孩不斷再接再厲的媽伊蒂克萊(戴博拉梅西飾)大吃特吃的樣子實在令人發笑,而劇中瑪莉先生外遇的事情意外被希薇與好友們發現,卻猶豫著該不該跟瑪麗說的時候,希薇也為了前途做出了一件讓她與瑪莉友情決裂的事!這段講了有時候好友的背叛遠比情人的背叛還要來的悲慘。劇情也描述了很多女人愛做的事,例如逛街、八卦等等的…結尾是伊蒂克萊參加瑪莉的服裝發表會而因為要生孩子無法參加他的慶功宴其他三個主角陪產的劇情歡笑最高點而收尾,最後大家可別看到上贊助等等的字幕就跑走囉~有幕後訪問歐!今年冬天不得不看的一部好片。
http://matisblog.com/?p=220
不缺席的男人─評《女人至上》
打出了聳動的宣傳,將電影中所有男人的身影全都趕出了鏡外,這是《女人至上》(The Women)大膽的嘗試。然而,仔細審視劇情的內容之後,卻發現電影本身其實並不那麼激進。我們看到瑪莉海恩斯(Mary Haines,梅格萊恩 Meg Ryan 飾)在片中為了處理先生的外遇危機而焦頭爛額;又看到希微佛勒(Sylvia Fowler,安娜特班寧 Annette Bening飾)在與男性上司的角力中載浮載沉;還有伊蒂克萊(Edie Cohen,戴博拉梅西 Debra Messing飾)為了生出男孩而不斷努力地懷胎。
如何處理男人、維護傳統家庭的價值,讓這部電影呈現了一種尷尬的局面──鏡頭裡全部都是女人的身影,但是鏡頭外的男人依舊主導著大局。每個重要角色的心境、決策,幾乎都是由男人在推動,而她們卻鮮少真的完全憤恨式的拒男人於千里之外。這種以男性推動劇情的思考,同時也大大削弱了艾麗絲費雪(Alex Fisher,潔達蘋姬 Jada Pinkett Smith飾)這個角色的生命。她的女同志身分在片中幾乎沒有產生任何意義,即使去掉絲毫不影響電影的劇情。
誠然,在面對真實世界的男女互動時,是無法也不應該完全跟男人隔離的,但是電影畢竟在表面上先站上了光譜上的極端,其內容未能更尖酸刻薄地朝著男人抗議,就顯得這激烈的作為只是一種商業噱頭。編導既然聯手將所有男性生物踢出了鏡外,何以要讓兩個男人同時進入女人的圈子來當做美好的結局?這樣的矛盾固然並不是不能透過劇情的發展過程予以彌補,然而整部電影裡,說的都是女人間的友情、情親和戰爭,對於男女之間的歧異並沒有太多發揮。所以,男人在電影裡到底是存在還是缺席,就成了本片令人疑惑的所在。
不過,撇開這種思想上的矛盾,《女人至上》在對於女性生命處境的描寫上,仍然有其可圈可點之處。比如在面對時尚──一套綁架女人,卻同時宣稱滿足女人天性的商業機制──的態度上,《女人至上》的譏諷就顯得不落痕跡。當伊蒂的女兒高喊她討厭百貨公司,卻遭到希薇的訓示時,正像是被孩子喊破真相,卻仍執迷不悟的國王一樣,嚴厲地反應了社會將女性由一個「女孩」引導、塑造成為一個「女人」的過程中,出現了什麼樣的荒謬景象。至於瑪莉被父親逐出家族事業,到三代母女攜手完成的服裝秀,則高明地反抗了男性宰制女性時尚的怪異現象;比起由電視轉戰大螢幕的《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毫無保留地擁抱時尚,《女人至上》對於女性的被物化顯然還抱有相當程度的警覺心。
至於情感的部分,女人間的友情,電影中並未出現太多突破,背叛與諒解的衝突都可以看到許多其他作品的影子;然而對於上下兩代親情的描寫,《女人至上》卻有著令人可喜的細膩。對比好萊塢慣常出現親子間攤牌懇談的情節,電影中卻充分將女人間特有的溝通的模式引入親子的對話中。母女兩人大費周章的透過第三人的傳話完成交心,同時也解開了好友間的誤會心結。這個橋段讓女人間的私密群體中,除了橫向的朋友關係,又多出了縱向的母女關係,十分契合女人之間那永遠另男人猜到頭痛的複雜交誼模式。
給與男性一個尊榮的虛位、對於女性情感細微的描寫,加上輕鬆幽默的笑料。《女人至上》雖然稱不上是真正女性本位的電影,但或許是讓男人無需升起武裝的女性電影。如果說《慾望城市》要與姊妹淘一同品嚐的話,《女人至上》或許正適合牽著男人的領帶,把他們一並拉進戲院吧!
http://rekegiga.blogspot.com/2008/12/blog-post.html
莫利斯賈爾《致命的吸引力》嚇很大
莫利斯賈爾(Maurice Jarre)曾以《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享譽影壇,但我被他的功力「震懾」,還是這部害我慘叫的《致命的吸引力》(Fatal Attraction)。這部片當時還引起一點「辱華」風波,原因是片中當麥克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在雨中打不開傘時,一旁的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笑說:「這是台灣製造的嗎?」
記得國中時訂閱了《世界電影》雜誌,那時每月常附送電影試片券,招待讀者至中山堂、實踐堂或國軍文藝中心,欣賞即將上映的最新影片,而我也拿著那張試片券,跑到台北延平南路的實踐堂去看了這部限制級的《致》片。片中麥克道格拉斯因為老婆回娘家度周末,他因緣際會與工作上認識的女子葛倫克蘿絲,發生了一夜情,結果卻引來致命殺機。一向在銀幕上扮演溫柔端莊的葛倫克蘿絲,此次大膽改變戲路,演出為愛不顧一切置人於死的抓狂女子,一步步把麥克道格拉斯逼向瘋狂邊緣,也讓自己走向毀滅之路。
令我記憶猶新的是,當時片尾葛倫克蘿絲被刺殺躺在浴缸時,全場人正準備放鬆心情,畫面一轉,她突然躍出水面,現場觀眾包括我全被這突如其來畫面嚇得大叫,成了最有共鳴的鏡頭。不過,該片結局本來不是這麼一回事。
原本的結局是葛倫克蘿絲用刀自砍自殺,並嫁禍給麥克道格拉斯,好讓他難逃牢獄之災,但麥克老婆找到她之前威脅他的錄音帶,交給警方,才結束這場惡夢。但電影公司安排試映會後,該場觀眾顯然對此安排並不滿意,電影公司開會考慮後,決定另拍結局,也就是後來大家看到的片尾。
該片推出後,意外瘋狂賣座,拿下當年度票房亞軍,同時大獲好評,入圍了六項奧斯卡金像獎,包括最佳影片、導演、女主角、女配角、剪接與劇本,同時也讓外遇成為熱門的社會議題,甚至有人對著葛倫克蘿絲說:「你救了我的婚姻。」也讓精神官能症成了受重視的醫學話題。不過,因為該片劇情與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一九七一年首部執導演筒的作品《迷霧追魂》(Play Misty For Me),極為相似,所以最後開獎時全數摃龜,連最被看好的女主角也敗給《發暈》(Moonstruck)的雪兒(Cher)。
該片配樂不多,只有六段曲子,幾乎全以葛倫克蘿絲的心理變化為樂曲動機出發點,藉由她的角色從溫柔逐漸變調成驚悚追殺,很少為恐怖片配樂的莫利斯賈爾,運用電子合成器營造出憾人音效,在《Where is Ellen》藉與旋轉木馬的歡樂音樂與懸疑肅殺的樂章交互推疊,緊張氣氛一觸即發;《Madnees》樂曲中運用快速敲打的鼓聲,把女主角的精神狀態做了超級恐怖的夢魘處理,順利助莫利斯入圍葛萊美獎最佳配樂,惜未得獎。
http://blog.roodo.com/stefonline/archives/8721833.html
葛倫克蘿絲的致命吸引力 作者:藍祖蔚
梅莉懷胎要生家中老么時,有一回到洛杉磯的嬰兒服裝店添購衣物,店員熱情得不得了,還大打折扣,最後要送她出店門時,還興高采烈地對著梅莉的耳朵小聲地說:「我們好喜歡妳在《致命的吸引力》中的表演。」
過是演出一個角色,卻被男人怕,女人恨,形成一輩子永遠不了的符號,確實是很特殊的人生經歷,女星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就有這樣的體會。
葛倫今年已經六十歲了,沒有人會再以豔星來稱呼她,但是她依舊魅力四射,關鍵就在於她的銀幕表現讓人刻骨銘心。
關鍵在於從影四十年來,顴骨偏高,鼻型細尖,眼神凌厲的她總是接演備受愛恨煎熬的角色,她演過兩部經典好戲:《致命的吸引力》與《危險關係》,準確詮釋了憤怒與嫉妒,也讓她成為眾所公認的硬裡子演員。
她在《致命的吸引力》中與已婚男人邁可.道格拉斯有了一夜情,男人只想玩玩,她卻很認真,面對變心又不負責的男人,她決定憤怒報復,寫下了影史最讓人驚心的情婦殺人事件,「我把《致命的吸引力》中的那把刀拿回家,掛在廚房牆上,向所有的朋友宣示:『不要惹毛我哦!』」葛倫.克蘿絲曾經這樣開自己玩笑。
影迷多數同情她在《致命的吸引力》中的遭遇,卻又害怕她的狂猛復仇,因為她被情郎遺棄的際遇,是情人之間無解的命運習題,然而狂風暴雨式的復仇宣洩了情緒,卻也衍生了無盡的災禍,同情與諒解之間沒有了等號,她的銀幕表現因而更加複雜曖昧,極難定義。
「很多女性團體非常不喜歡《致命的吸引力》,認為我用暴力污名化了單身女性上班族。」葛倫在最近一期的《時代周刊》中坦承她所承受過的壓力,主要是太多人拿政治包袱來看這部備受爭議的作品,她只不過是演出了一位遭遇不平就憤怒回擊的女人,無意以偏概全,讓世人都以為惹上了寂寞的單身女性上班族,就會有血光之災。
她的心情其實點出了很多人觀賞電影時的盲點:以偏概全,把特例當成了通案。
一切都因為人們急於在看電影時尋找意義或者答案,一旦接受到清晰的符號就會無限放大,做出各種解釋。一位身心受創的女人不過是在《致命的吸引力》中以自己的方式遂行報復,就被放大成為時代女性的反撲制裁心聲,太過簡單的邏輯推論,讓戲劇表演承受了太多的外加壓力。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125&eid=1125006
致命吸引力
幾年前「致命吸引力」這部電影上映時,我的丈夫邀我與他一起去觀賞,散場後他特別問我有什麼感想。
電影的內容是敘述一位愛妻子、子女與家庭的男人,在一次開會的場合與素不認識的女士邂逅,由於彼此的談話相當投機,加上女方有意無意的鼓勵之下,兩人有了一夜情。以後這男人以為「船過水無痕」,就好像在外面吃了一頓快餐一般,可以抹一抹嘴巴,就如同什麼事也沒有發生般的繼續過日子。然而這位女士卻是動了真情,她不能忘懷於那一次的纏綿,她想要與他發展下去,因此就向他表達了她的渴望。
他絕對沒想到對方竟是如此,同時也不要與她有任何的關係,因為他愛他的妻子,不願失去這個婚姻,便一而再的拒絕對方。之後,這名女子認定只有除掉他的妻子,她才能與他共效于飛。故事的結局是這一對夫妻在被追殺到無路可退之下,聯手殺了那因愛而落入瘋狂地步的第三者----當然是出於自衛。
我自己在進入這個婚姻時,便已打定主意要好好地愛我的丈夫,只要不與聖經的教導相悖,那麼,使他幸福與快樂就是我行事的最高原則;所以我隨時要求自己要盡心、盡力、盡智的愛他----有了這樣的心態,就認為不會有其他的女人能作得比我更好,所以我告訴我的丈夫說,如果有一天,突然跑來一個女人告訴我說她與他有一腿,我一定二話不說,馬上讓賢,並且拜這女人為師。因為我一向認為我丈夫的眼光很好,而她竟然比我有本事可以吸引他…!聽了我的答案,我的丈夫很生氣,他說:「讓什麼讓?那不過是男人一時的軟弱與失腳,他的感情還是在原配身上啊!」他要我像電影中那個妻子一樣,與他的丈夫併肩作戰,擊退入侵者,我回答他說,若這確是他要的,我是會這麼做。
事隔多年,我在婚姻輔導的服事中,看了各式各樣的婚變家庭,接觸了幾千個因婚變而心碎的個案,陪著他(她)們走過,看見他(她)們經常是在痛苦不堪的深淵裏,呻吟呼求中,經歷 神奇妙的安慰與帶領,生命中有了極大的塑造。我為他(她)們感謝 神,也常為自己的婚姻感到慶幸,想到自己的丈夫那麼地讓我信任,就不由自主地歡喜起來。
萬萬想不到同樣的事故竟然發生在我的身上----在一個很偶然的情況下,我發現到丈夫有外遇的情形,雖然我知道我一向的事奉易使惡者以我或我的配偶、子女、親人,甚至婚姻生活為猛烈攻擊的對象。然而在事件發生時,我在愕然中仍然受到極大的驚嚇,情感也受傷極深。
就如同致命吸引力的那位男主角一樣,他的愛與感情,一切的一切都在妻、子、家人的身上,同時他也藉著這個機會,一再地向我表達他對我的愛,懇求我接受作丈夫的一時失迷的道歉。他說他對外面的女人完全沒有任何的感情與責任,因為這完全是出於 她們的主動!即使如此,我卻不能不去思想:如何能不再發生?而這些學有專長,才貌、家世都不錯的年輕女孩,為什麼要如此糟蹋自己?
我為她們感到心痛,帶著自己受傷的感情為她們提名禱告到心碎,多麼盼望她們能有機會聽到福音,讓上帝的愛來滿足她們內心的空虛、孤單與無助;多麼希望她們年輕的歲月,從此可以活的光明燦爛而不遺憾……。我天天問天父上帝:在這個事件中我該負什麼責任,我的生活與服事中是否有需要調適的地方?
與丈夫在一次激烈的溝通當中, 父神提醒我,「愛」是唯一的出路!既然我在婚姻家庭中,就要先服事丈夫與兒女,照顧好他們是我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況且從結婚以來,我一直把家庭與服事擺在一起,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丈夫與兒子們從未得到妻子與母親的全心照顧,更別說有任何隱私的家居生活了。再說,從得救以後我就一直在傳福音,帶領人歸主,雖然是帶職事奉,心態與時間卻是全職的。我丈夫曾經抱怨過:就是牧師、傳道人也還有週一的休息日,而我卻是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無休的在過活。
從得救、開始傳福音到現在已滿16年,按照 神對以色列的恩典,每滿6年的工作,就有一年的安息。在那一年的安息中,以色列人只管休息,不做任何的工, 神供應他們足夠的需用。
於是我與同工們商量,請同工們支持我,讓我安息兩年,好好的過家庭生活;同工們相當的支持,分 擔了大部份新個案協談的工作。這樣的支持使我能有機會重新來看自己,奇妙的是 天父上帝藉著這個事件,醫治與恢復了我許多的感知,使我能更愛 神,愛自己與身邊的人,這部分若是 神許可,以後我會與弟兄姊妹們分享。
最近有人問我這個事件是否已經過去?我要問的是惡者有那麼輕易地放手嗎?有人問我是否還相信我的丈夫?我說我相信上帝!我則待我的丈夫以絕對的尊重,我更相信生活是往前瞻望的,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人不配進 神的國。這就是多加福音雜誌停刊半年的原因。我向在主耶穌基督裏忠心的弟兄姊妹們請求,請多多在禱告中記念我,使我能繼續與你們同工,來服事這個世代尚未得著 神恩的人。
http://www.dorcas.org.tw/~dfm/images/305/5-04.htm
什麼是性騷擾?
在1970年之前,「性騷擾」尚未有一明確的名稱,婦女們只能暗地裡將此類不愉快的經驗稱之為「小強姦」(little rape)。
當時女性在遭遇這類不舒服經驗時,想要抱怨或舉發,卻經常不知道該怎麼講或講不清楚。即使好不容易終於鼓起勇氣,努力說出自己的感受,卻又常常被認為是大驚小怪,莫名其妙(被摸一下會怎樣?),甚至被譏笑是想像力過於豐富(妳以為妳很美呀?誰會想對妳性騷擾呀!)。
如此的情況對於女性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當時就有許多婦女運動者,認為應該對性騷擾仔細的下定義,以清楚說出女性被性騷擾的不舒服經驗。因此,清楚的定義「性騷擾」,有著極大的教育功能。
「明確定義」在幫助受害者的過程中,往往發揮決定性的影響。因為大多數的受害者在遭到性騷擾時,經常無法確切地說明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明確的定義可以幫助她們說出令自己不舒服的感受。
「名確定義」可以增進對這類生活經驗的討論,有助於受壓抑的經驗浮上檯面。透過討論,可以使這類一向被壓抑的、不可說的女性經驗不得不浮上臺面,並受到正視,進而從制度上著手,予以改善。此外,討論也可以加強個人對己身經驗的自覺和反省,並使我們更了解異性的經驗和感受,學習和跟自己經驗不同的人相處。
職場性騷擾的定義
我們所說的職場性騷擾通常有四種類型:
1. 性的交換(交換條件式的性騷擾)
明示或暗示以性方面的要求,作為員工或求職者取得職務或喪失職務或變更其勞動條件的交換。也就是說,女性員工若拒絕上司或雇主的性要求,就可能會喪失某種工作上的權益,包括得不到晉升的機會,甚至會遭受到降級、減薪或其他工作上的刁難與報復。因此,對於女性的人格尊?Y及工作權益造成相當大的侵害。
2. 敵意的工作環境
在工作場所中,單方面以與「性」有關的語言、舉動或其他方法,對員工或求職者造成困擾。此類的性騷擾,從口頭上的開黃腔、吃豆腐、色瞇瞇的窺視、肢體上的毛手毛腳、到被迫陪老闆應酬等都算。
3. 性的徇私
有人真和上司有性的交換,而換的較好的工作待遇,對其它受雇者,也是一種不應有的騷擾。例如,和上司有曖昧關係而得到升遷,或工作就比較輕鬆。如果有人真的以此得到上司的特別照顧,這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因為這會影響到工作氣氛,令其他員工覺得不公平。
4. 非雇主或非受雇員工的性騷擾
被公司以外的人性騷擾,通常是客戶。
「男女工作平等法」草案(勞委會版)的定義:
……性騷擾,係指工作場所中或勞動契約履行過程中意圖挑逗或滿足性慾,違背他方之意思,以肢體或明示、暗示之語言、圖畫、影片或其它方法,施予他方,致其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或工作受侵犯或幹擾之行為。
「男女工作平等法」草案(民間婦女團體版)規定:
第二十條:雇主及事業單位或因工作關係有管理監督權者,不得明示或暗示勞工或求職者以性要求或其它具有性意味之言詞或行為,作為勞動契約成立、存序或變更之交換條件。
第二十一條:雇主或事業單位應禁止任何人在工作場所中以性要求或具有性意味之言詞或行為對勞通造成脅迫性、敵意性或冒犯性之工作環境,侵犯或幹擾其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或影響其工作表現者。
臺北市職場性騷擾防治辦法草案之定義:
第四條 雇主、雇主家屬、雇主代理人對其員工或員工間不得有左列之行為:
因性別差異所產生侮辱、蔑視或歧視之態度及行為。
與性有關之不適當、不悅、冒犯性質之語言身體碰觸或性要求。
以性活動與性有關之行為為交換報償之承諾。
要求性活動或與性有關行為之威脅或懲罰。
強暴及性攻擊。
職場性騷擾的發生,包含兩個要素,一個是「性」,另一個是「權力」;與權力有極大的關係,握有權力的一方向權力弱勢者施以與性相關的騷擾行為,受騷擾者往往因其地位而陷入困境。
關於性騷擾判定的標準,不在加害者的動機或是否意圖為之,而在於受害者的感受。
http://forum.yam.org.tw/women/backinfo/career/sxa_info.htm
六成職業婦女 擔心職場性騷擾>中時2008/03/08黃馨儀
今日是三八婦女節,現代婦女基金會近日對職業婦女進行職場安心指數大調查,發現有高達六成女性擔心在職場上遭受性騷擾,將近四成女性或其同事曾在職場中有被騷擾經驗,卻因害怕報復或使情況更糟而不敢聲張,顯示婦女職場安全仍有改善空間。
現代婦女基金會近日針對廿至五十歲女性進行「職場安心指數」的網路抽樣調查,共發出二九五八份問卷,有效樣本一千分,抽樣誤差為正負三.一六%。結果顯示,仍有六成一的女性擔心在職場上被毛手毛腳或被男性以色瞇瞇的眼神直視,而三成七的女性或其同事在被「侵犯」時,有將近四成的女性不知道,或不敢對外求助,變相讓雇主或男同事變本加厲。
律師王如玄說,《性別平等工作法》針對職場性騷擾問題規定,雇主違反事前預防及事後善後義務時,只須罰款一至十萬元,遠低於雇主在徵才時只限男性的十至五十萬元罰鍰,對婦女人身安全仍不夠重視。也是立委的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長潘維剛說,將在周一時會提出修法改善。
職場性別不公也在大學發生。女學會表示,本(九十六)學年度在全國一六三所大專校院中,女校長只有十一位,其中公私立大學校長僅有四位,女性在各級校內擔任一級主管、教師的人數仍遠落後男性。
臺灣科技大學副校長陳金蓮更指出,她在九十五年參加宜蘭大學校長甄選時,遴選委員多半是男性,且在面試的四十分鐘內,被問:「女性募款能力較差」、「妳先生在哪裡?」等近廿分鐘無關治校與專業問題,卻以善意的提醒來包裝,形成「親善型的性別就業歧視與障礙」,建議教育部應制訂無性別歧視的「甄試提問手冊」。
臺灣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之分析>陳燕卿
壹、前 言
性騷擾(sexual harassment)是一個跨國際、跨古今、跨文化、跨種族的問題,一旦訴諸媒體,總是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職場,作為一個性騷擾操演的場所,其所產生的爭論,除了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的破壞外,受騷擾者尚需面臨職場生存與失業斷炊的困境,這是為什麼性騷擾防治政策的國際趨勢都由倡導根除職場性騷擾開始,也是本文以職場為範疇的主因。
職場性騷擾的被騷擾者中,女性較男性為高。Wilson & Thompson(2001)整理美國、英國、澳洲關於性騷擾的研究發現,雖然資料來源不同,但被騷擾者至少1/4是女性;羅燦煐(1997)整理國內性騷擾相關研究顯示,相對於1/10的就業男性,約有1/2到1/3就業女性曾遭遇過職場性騷擾;臺灣防暴聯盟所作的「2005全國防暴國是會議──家庭暴力與性暴力民意調查報告」顯示:「無論是家暴、性侵害或性騷擾的受暴者皆是以女性占最大宗,侵害的人也幾乎都是男性,尤其是性騷擾及性侵害事件中更是明顯」;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民國91、92、93年「公部門性騷擾申訴案件概況」統計資料(註1)顯示,申訴人均為女性、被申訴人除一人為女性外,餘皆為男性。綜上,性騷擾雖然不只發生在男對女,但仍以「男對女性騷擾」為最大宗(Berdahl, 1994, as cited in Schell, 2003),可見,女性因為性別上的弱勢,長久以來仍無法擺脫性別暴力的威脅。
本文所分析的臺灣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是以民國89年「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有關性騷擾之預防與處置結論及兩性工作平等法的「性別歧視之禁止」及「性騷擾之防治」專章為主軸,首先概述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從零散到整合的過程,以及迷思與破解的方法;其次探討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的價值意識,意識形態的轉變將帶來不同的政策方向;第三,探討混合式的女性主義理論,作為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的理論基礎;第四,檢視目前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的規劃,包括受益人口群、受益內容、經費配置與服務機制或服務輸送網絡;最後,提出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的評估與結論。
貳、臺灣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的背景
一、從零散到整合
若以兩性工作平等法作為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的分水嶺,那麼在這之前的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是非常零散、片斷的,焦興鎧(2002)認為「我國對於工作場所性騷擾問題之研究尚在萌芽階段,……一直到民國81年,才開始透過婦女團體之努力,陸續有相關報告發布」。這些散見於各在公私部門的研究或調查包括:民國82年王秀紅、謝臥龍、駱慧文進行「醫療行為中性騷擾的界定與預防──德懷研究」,同年呂寶靜、傅立葉進行「臺灣地區工作場所性騷擾之調查報告」研究,以及臺北市上班族協會對於不同上班族群的工作與生活的調查報告中,持續關注職場性騷擾議題等。如果就立法來看的話,就更明顯,民法中的侵權行為損害賠償;刑法中的妨害性自主罪與防害風化罪專章;社會秩序維護法的妨害善良風俗與妨害他人身體財產專章,勞動基準法第25條(註2)及就業服務法第5條(註3)為禁止歧視的條文等。可以發現臺灣對職場性騷擾問題的防治與處理,散見在民法、刑法、社會秩序法維護法、勞動基準法及就業服務法中,突顯這個階段的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仍處於凝聚共識的階段。
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將性騷擾納入婦女人身安全政策一環;89年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中,對於「性騷擾之預防與處置」有專題討論,在法制面、執行面有許多防治職場性騷擾的教條式宣示;民國91年1月16日兩性工作平等法通過,性別歧視之禁止及職場性騷擾防治有了專章,開啟臺灣職場性騷擾防治的新紀元;民國94年2月5日通過性騷擾防治法,將專業服務領域性騷擾,如宗教界、非營利組織等,納入保障範圍,高鳳仙(2005)表示:「獨立的防治法規,不僅可以順應性騷擾之立法潮流,而且可以對於各種場所所發生之性騷擾因時因地制定妥適防治法規,以收整體防治之效」。由此可見,臺灣的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已趨於整合。
二、從迷思到破解
張啓娟(1998)的研究發現,性騷擾的迷思,其實不斷地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來強化父權體制對性別的規範,……因此,要根絕性騷擾的發生,必須將社會結構中不利的因素,予以解構才行。羅燦煐(1999)提出性暴力防治意義建構的觀點,她對於強暴迷思的分析,提供我們對於職場性騷擾迷思的多元的思考面向,譬如,我們不能說「受騷擾者能/不能成功抗拒(註4)」,而應該將「能不能成功抗拒」置放在情境中,每一個職場性騷擾案件都有其獨特性;又譬如,「受害人控制」、「責備受害人」(註5)這類的女性防暴的性別規範,都應該與其他論述進行更多的對話。
王麗容(2001)則提出破解迷思的方法,她認為,師生對於校園性騷擾的迷思有4(註6),性騷擾根本沒有定義,若強加定義將會挑起男女間的對立。針對這項迷思的破解是:討論性騷擾定義的目的,就是希望藉此過程,幫助女性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減免不必要的恐懼,也希望不論男女都能因此得到再教育,並藉此學習尊重彼此的感受,……絕非是要挑起男女間的對立。性騷擾只是芝麻小事,或性騷擾的存在只是女性幻想的產物,既不理性,又無證據。針對這項迷思的破解是:區分事件的「大」、「小」,只是模糊既存性別權力結構中女性劣勢的事實,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李佳燕(2005)也認為,如果你認為性騷擾只是一件小事,何必大費周章,那是陷入另一個迷思中。受害者為什麼不說不?為什麼不抵抗?為何行為不檢、穿著暴露?針對這項迷思的破解是:受害者……怕說出後會失去工作、失去分數,甚或被指責行為不檢點,而被譏為一已之幻想。……性騷擾也並非是受害者行為不檢、穿著暴露、眼神挑逗所致。如果是男女朋友,就不算是性騷擾?針對這項迷思的破解是:性騷擾是把一方的快樂建築在另一方的痛苦上,並不是一種平等而健康的關係;因此,對於男女朋友間的性騷擾關係,也必須花時間互相了解。這些迷思與迷思的破解,王淑珍(1993)也有類似的看法。
三、小 結
總之,臺灣的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是從零散走向整合、從迷思走向破解,然而,性騷擾仍然是職場女性的隱憂,我們對於Mark and Shotland(轉引自Thomas & Robertson, 1990)所稱的社會政策循環(註7)的第3個階段──政策執行積極嗎?政策成果令人滿意嗎?一部整合性的法典未必就能代表我們對於職場性騷擾防治已經不需要努力,迷思的破解也不代表性別平等意識的覺醒,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仍有檢討的空間。
參、 臺灣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的價值意識
人類社會中永遠碰到的難題就是個人權利(individual rights)和大眾利益(common good)的相互調和性。……個人主義取向之下,福利的分配上(為誰)強調的是「成本效果」觀念,提供的形式(受益本質)則強調自由選擇,而服務輸送的過程也著重自由選擇,而財源規劃和籌措上,則強調地方自主性。集體主義取向之下則有很大的不同,福利的分配上(為誰)強調的是「社會效果觀」,而提供的形式(受益本質)則回歸社會控制基點,至於服務輸送的設計則以「效率」為本,而有關財務問題則強調中央集權(王麗容,2005)。「個人權利──大眾利益」是一個光譜,任何一個政策都不是極端個人主義或極端集體主義,而是在光譜中左右移動,因此,Lewin-Epstein & Kaplan & Levanon(2003)主張,支持福利國家的程度大量取決於個人及其對社會的想像所支持的分配正義原則。也就是說,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尺在度量政策應該如何形塑,這就是一種意識形態,不同的意識形態會形塑出不同的政策方向;反之,不同的政策方向也反應出不同的價值意識。從臺灣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的內涵來看,其價值意識大致有2種,一是性別歧視與人身安全、人格尊嚴並重;二是性騷擾較其他性暴力〝輕微〞。
一、性別歧視與人身安全、人格尊嚴並重
臺灣的性騷擾防治政策是從反對勞動市場中的「性別歧視」開始的,洪菁惠(2001)表示:「在受暴前,女性因為性/別歧視,已經被建構為本質上等著受暴或污名的女體;至於已經受暴的女體,同樣面對性騷擾/性侵害論述的壓迫環境」。性騷擾議題的國際趨勢也從「性別歧視」開始,高鳳仙(2001)指出:「Mackinnon認為性騷擾是一種性別歧視,因為婦女在社會上附屬於男性,在性特質上被定義為女人,當其受到性騷擾時,事實上係因性別受收到歧視」。聯合國在1979年12月18日制定「消除一切形態之婦女歧視公約」(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明文禁止婦女歧視;1985年,聯合國在其所定之「乃洛比提昇婦女前瞻策略」(The Nairobi Forward-Looking Strategies for the Advancement of Women)草案中明載,性騷擾是一種性別歧視,應採取適當措施,以防止工作性騷擾以及特定工作之性剝削(高鳳仙,2001),此外,美國在1964年公布的民權法案第7章(Title VII of the Civil Rights Act of 1964),也表明性騷擾的本質是一種性別歧視,違反民權法案第7章。
職場性騷擾的本質除了是性別歧視外,也是一種人身安全的侵害與人格尊嚴的斲傷。高鳳仙(2005)表示:「將性騷擾定義為一種性別歧視,……不僅容易產生解釋上之紛爭,而且會使某些被害人無法得到法律的保護,因此,……應將重點置於性騷擾行為本身而非性別歧視」。根據高鳳仙的說法,性騷擾應從性別歧視,擴展到「人身安全與人格尊嚴」的層次,漸漸強調「騷擾」對於受害人所造成的困擾,洪菁惠(2001)即認為:「性騷擾/性侵害是一項暴力行為,而非性行為」;林明珠(2002)也認為「所謂性騷擾或性侵害,是指『對別人身體界限或身體自主權之不尊重』」。國際趨勢也朝向人身安全與人格尊嚴的維護發展,譬如,紐西蘭採用人權觀點,認為性騷擾是對人權的侵犯,性騷擾被認為不合法,不是因為它的性本質,而是因為它的騷擾本質(Williams, 2003)。
民國89年「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結論第37項(註8)已將人權納為職場性騷擾的本質之一,除了性別歧視之外,我們又多一個著力點──人身安全與人格尊嚴。
二、性騷擾較其他性暴力〝輕微〞
認為性騷擾較其他性暴力〝輕微〞,就是一種迷思,Avina1 and O'Donohue1(2001)曾經指出,性騷擾的受害者符合後創傷壓力失序症候群(PTS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的診斷標準A1及A2(註9),對性騷擾受害者的影響不可謂不大。但相較於性侵害與家庭暴力,性騷擾防治政策在婦女人身安全中仍敬陪末座,民國89年的「跨世紀婦女政策藍圖」,只有一條宣示婦女人身安全的具體行動(註10);93年的婦女政策白皮書對於婦女人身安全的困境也只提到「專業人士不足」與「司法審判缺乏性別觀點」。
相較於性侵害與家庭暴力,性騷擾立法的起步較晚,也並非社會爆發相關的重大事件(註11)所促成,高鳳仙(2005)明白揭露:「87年7月間,立法委員潘維剛國會辦公室暨現代婦女基金會因已完成家庭暴力防治法之立法工作,遂開始關心性騷擾之立法問題」。這樣的程序(即性侵害、家庭暴力的立法先於性騷擾)似乎理所當然,但就某種程度而言,卻在宣示著「性騷擾」較「性侵害、家庭暴力」不嚴重的價值意識,嚴格來說,這就是一種迷思。
三、小 結
臺灣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所持之價值意識,較偏向光譜的右端(集體主義)。在福利分配方面,臺灣比較傾向普及式的「社會效果觀」,一旦發生職場性騷擾事件,每一個人都可以提出申請;在福利形式方面,則是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綜合體,受害人除可提出金錢的補償(in-cash)外,也可請求諮商、治療與輔導(in-kind);在服務輸送方面,也是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並重的,臺灣的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仍要回到科層體制內,方有將政策落實與執行的正當性;最後,就財務來源方面,是較偏向集體主義取向的,中央的預算仍是推動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的最大推手,補助款、專案補助等各種名義,已成為地方的重要財源。
肆、 臺灣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的理論基礎──混合式女性主義
有關婦女政策的論述,首應釐清的是婦女政策所立基的性別意識,不同的性別意識所建構出來的婦女政策主張或婦女政策意涵必有所不同(王麗容,2005),本文將援引不同派別的女性主義觀點,運用在不同層次的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中。
一、自由主義學派的女性主義觀
自由主義學派認為,男女有別的性別分工體系其實包含了對女性的歧視與限制,違反了自由主義的自由、平等、理性的基本精神(林芳玫,2000)。因此,在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的主張上會著重:
爭取立法,以排除固有制度和措施對女性的歧視(王麗容,2005),企業與機構的雇主有責任促成一個友善、沒有歧視與騷擾的工作環境(林芳玫,2000)。民國89年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結論第43點即揭示應落實執行就業服務法第5條有關平等保障的規定;兩性工作平等法更有「性別歧視之禁止」專章等規定。
爭取婦女參與決策的機會,以影響婦女福利政策的制定,使婦女在社會上得到平等的權利(王麗容,2005),「行政院及所屬各級行政機關性騷擾防制及申訴處理要點」第7點即規定「申訴處理委員會之女性委員不得少於二分之一」,這種實質式的宣示,代表著女性的聲音有被重視的可能。
二、馬克斯主義學派的女性主義觀
馬克斯主義的認識論運用到實際革命運動時,強調提升勞工階級的自覺,促其萌發一種被壓迫的階級意識。自1960年代以降,美國婦女運動也採用類似的自覺喚醒方法(consciousness-raising)。婦女組成小團體,彼此交心,一齊檢視自身經驗與性別壓迫之間的關聯性,彼此提高女性意識(Donovan,1992;轉引自黃淑玲,2000),Dorothy Smith指出,女性主義社會學者的當務之急是去發掘女性經驗,並援用這些經驗作為研究社會與發現社會問題的方法(黃淑玲,2000)。
馬克斯主義學派的女性主義觀點在分析職場性騷擾的層次上,比較偏向思想的改變,這部分需要透過教育訓練或宣傳。兩性工作平等法第13條規定:「雇主……應訂定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並在工作場所公開揭示」,另外,檢視各機關之性騷擾防治規定,總統府、臺北市及臺中市均將性騷擾防治之課程納入規範。這些都是馬克斯主義學派在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上的實踐。
三、激進主義學派的女性主義觀
激進主義學派認為,父權制度(patriarchy)才是婦女受壓迫的根源。Kate Millett認為,社會藉性別角色刻板化的過程,使婦女接受她們的次等地位(王瑞香,2000)。Kathleen Barry也表示,我們找到共同的立足點,發現性別是女人的階級處境(嚴韻,1999)。許多基進派女性主義者認為性(sexuality)是女性主義的關鍵性議題,因為在性的實踐上,……女人的性是為男人而存在,而男人的性並不是為女人存在的事實是再明白不過的,只要想一想……「誰強暴誰?」「誰性騷擾誰?」「誰毆打誰?」等問題即可了然(王瑞香,2000),因此,「性」是男性權力之所在。林芳玫(1999)亦表示,當一個女性說「幹我」時,她就是在複製強化父權結構裡的男女不平等關係。
激進主義學派關於性別刻板化的論點,可以和婦女勞動參與理論的「性別角色論」相結合,在職場性騷擾的行動策略上,我們可以宣稱:在私領域(家庭),我們拒絕性別刻板化的分工(即父權的深化);在公領域(職場),我們拒絕私父權的再製。
四、社會主義學派的女性主義觀
社會主義學派認為(劉梅君,1999a;轉引自黃逸卿,2002;Holmstrom, 2003;王麗容,2005),資本主義(馬克斯主義學派)和父權制度(激進主義學派)兩者聯合剝削婦女的權利。因此,在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的主張上,會偏重打破既定的社會關係體系,特別在廢除薪資結構與挑戰傳統性別關係。
在行動策略上,社會主義女性主義則希望透過國家的力量,結合社區組織,進行社會改革(陳燕卿、王雲東,2005)。1970年代,社會主義女性主義開始組織婦女勞工,並強調女性身分。他們關注的……集中在如服飾慣例,提供老闆倒咖啡個人服務,特別是性騷擾。性騷擾不是個人行為,而是保持男性主宰地位的社會模式行為(範情,2000)。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兩性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及性騷擾防治法中,對於性騷擾的界定,大抵不脫離交換型與敵意型兩種。
五、後現代主義學派的女性主義觀
後現代主義學派強調尊重多元與差異,不過,本文並不強調「文化」的多元與差異,而是強調「女性」的多元與差異(註12),以及「性別差異」。
Baker & Terpstra & Cutler(1990)檢視了美西地區409個州政府員工的性騷擾概念,發現幾乎沒有性別差異;作者再將員工和學生比較(Terpstra & Baker 於1987年發表之研究),發現主要的差異是「員工和學生」的差異,而非性別差異,這就是女性內部的差異。在性別差異方面,後現代主義學派中,Helene Cixous, Luce Irigaray及Julia Kristeva一致強調性別差異(sexual difference),……企圖以多元化、開放性(openness)與尊重差異的理念為女性尋求更廣闊的生存空間(莊子秀,2000)。羅燦煐關於「性騷擾的性別化建構」的研究(2002)發現,男女兩性對性騷擾的建構差異相當多元,含括對性騷擾的命名基礎,認定標準,歸因論述,心理創傷,因應處境等。
伍、臺灣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的規劃──現況檢視
本文所分析的臺灣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是以兩性工作平等法的「性別歧視之禁止」及「性騷擾之防治」專章及民國89年「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有關性騷擾之預防與處置結論為主軸,以90年的「婦女人身安全政策及實施方案」、93年的婦女政策綱領及性騷擾防治法為輔。以下就受益人口群、受益內容、經費配置、服務機制等四部分說明之。
一、受益人口群
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的受益人口群不以被騷擾者為限,還有受僱者、求職者、雇主及廣大的社會大眾,因此,臺灣的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較偏向普及式福利。
首先,兩性工作平等法第2條規定:「本法於公務人員、教育人員及軍職人員,亦適用之」;同法第3條規定受僱者、求職者及雇主之用辭定義,觀諸整部法規,均在規範此三者間之權利義務。因此,可說受益人口群包括公私領域中的受僱者、求職者及雇主。
其次,為保障「醫護人員對病患」、「校長、教職員對志工」、「師父、牧師對信徒」、「司機對乘客」「服務生對客人」(楊芳婉,2005)所為性騷擾事件中之受害者權益,特制訂性騷擾防治法,因此使得暫時處於職場環境中的第三者(社會大眾)均受益。
二、受益內容
受益內容即福利服務提供的內涵,除有金錢的補償(in-cash)外,更有許多in-kind的選擇,可區分為未發生職場性騷擾時的預防措施及發生職場性騷擾時的處置措施二部分。
在未發生職場性騷擾時,雇主對於招募、甄試、進用、分發、配置、考績、陞遷;舉辦或提供教育、訓練或其他類似活動,或各項福利措施;對於薪資之給付及退休、資遣、離職及解僱等項,不得因性別而有差別待遇;雇主應訂定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並在工作場所公開揭示;此外,「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婦女人身安全政策及實施方案」、「婦女政策綱領」及性騷擾防治法第8條亦宣示應辦理性騷擾防治教育、宣導及訓練工作;最後,「婦女人身安全政策及實施方案」的「現況說明措施面」亦有許多保護措施。
在發生職場性騷擾時,雇主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在受害者的保障方面,受僱者或求職者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貼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此外,「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訂定準則」第14條及部分機關(司法院、總統府、外交部)訂定之性騷擾防治措施皆有諮商、治療與輔導等轉介機制;最後,性騷擾防治法特別規定調解程序,Williams(2003)即表示,大部分的受害者只是想讓騷擾者的行為停止,因此偏好調解,因為調解更便宜、更快速。
三、經費配置
如果就近年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動條件業務」的「預算數」編列情形(如表1)可以發現,「勞動條件業務」的「預算數」自民國91年以來均低於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總預算的0.1%以下(94、95年扣除「開辦勞退基金相關經費」後亦同)。次就兩性工作平等相關預算編列來看,91年兩性工作平等法施行時,尚未編列辦理兩性工作平等業務之相關預算,93及94年度甚至有減列預算之情形,95年度的預算方再增列「加強女工保護與落實兩性工作平等法5,173千元」。這樣的分析未考量「決算數」,難免會有誤差,但無論如何,職場性騷擾防治預算編列未見增加(92年度係「法律訴訟扶助經費」,並非「性騷擾防治經費」),反而減少(93、94年度)。
其次,性騷擾防治法已於民國95年上路,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網站公布之95年度「歲出機關別預算表」,身為該法主管機關的內政部僅於「社會福利服務業務」項下「增列男性關懷專線號碼簡化、系統功能擴充及推展性騷擾防治業務等經費35,965千元」,若將經費平均分配予此3項業務,則「推展性騷擾防治業務」僅編列11,988千元。因此,職場性騷擾防治的經費配置是非常不足的。
四、服務機制(服務輸送網絡)
90年「婦女人身安全政策及實施方案」已經範定了公部門的服務機制,譬如:行政院成立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教育部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內政部成立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各縣市成立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設立或聯合設立婦女、兒童、少年各類庇護處所、成立就業歧視評議委員會、各縣市警察局成立女警隊及少年隊、各級政府成立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督導會報、各級學校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或小組)及各大專校院及國立中小學成立性騷擾及性侵害處理委員會(或小組)等。在私部門方面,婦女新知基金會長期以來關注性騷擾議題,從事許多倡導活動(註13),此外,臺灣防暴聯盟、現代婦女基金會也會將其他相關議題結合性騷擾做倡導。
職場性騷擾的防治是國家與整體社會的責任,因此在服務輸送網絡上應有公私部門的結合,公部門較偏重性騷擾防治的後續處理,私部門則側重性騷擾防治的倡導與宣傳。
陸、 臺灣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的評估:代結論
社會政策評估的目的在衡量一個社會政策是不是一個可行的社會政策,Nagel(1986)認為可以從三方面來看,即效率(efficiency)──無論從整體成本來看,或從成本效益比率來看,政策成本(尤其是貨幣化的成本)是否降低?其次是有效(effectiveness)──有沒有達到想達到的目標?以及公平(equity)──福利接收者均能公平享有,沒有一個團體或個人獲得最小的利益或使用最大的成本。Miller(1999, as cited in Lewin-Epstein & Kaplan & Levanon, 2003)則認為,分配正義的3個原則為公平(equity)、平等(equality)及需求(Need)。王麗容(2005)則認為,社會政策決擇的核心價值基礎有平等(equality)、公平(equity)、足夠性(adequacy)及其他價值,如人性尊嚴(dignity)、人的價值(worth)、福利依賴(independence)、隱私(privacy)等。本文分析的臺灣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評估標準參考Nagel(1986),分為效率、有效與公平等3部分。
首先是效率(efficiency)。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在兩性工作平等法的預算編列上,91年未編列、92年增列兩性工作平等法律訴訟扶助等經費2,378千元、93年減列落實及宣導兩性工作平等法令等經費241千元、94年減列兩性工作平等相關制度經費239千元、95年增列加強女工保護與落實兩性工作平等法5,173千元,顯見91至94年均無職場性騷擾防治的成本編列。若將95年增列的加強女工保護與落實兩性工作平等法5,173千元及內政部95年度編列的「推展性騷擾防治業務」預算11,988千元(此係與「增列男性關懷專線號碼簡化、系統功能擴充」均分「35,965千元」之結果),兩項合計僅17,161千元,則職場性騷擾防治的整體成本仍較家庭暴力與性侵害防治(如表2)為少。
若從成本效益比率來看,由於目前尚未有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之研究,且性騷擾防治的效益分散在各不同的中央及各級地方政府間,均使得益本比難以估算。因此就效益面來看,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或內政部應有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以便推估整體成本是否降低,目前較令人憂心的是,有限的成本,如何落實此全國性的政策?
其次是有效(effectiveness)。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有沒有達到想達到的目標?依據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所作的公部門性騷擾申訴案件概況──按地區分(註14)(如表3)顯示,公部門性騷擾申訴的案件民國91年為9件、92年為10件、93年為3件,這是否意味著沒有公部門職場中沒有性騷擾案件?恐怕未必,羅燦煐(2002)的研究發現「一般女性對性騷擾的個人化歸因,可能顯示臺灣女性尚無法透視社會文化中的性別權力結構,因此,多數女性在面對男性性騷擾的威脅時,無法尋求及/或動員集體力量,只能孤軍作戰,自求多福」;「女性對性騷擾的因應/抗拒,也常因失敗經驗,同儕壓力,權力差異,男性反挫等因素,而處於惡性循環的雙輸劣勢」,因此,遭遇性騷擾之數據應更高,只是未曝光。再就「私部門性騷擾申訴案件概況──按地區分」(註15)(如表4)來看,兩性工作平等評議案件的「性騷擾」件數中,多集中在臺北市及臺北縣。因此,當我們再看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有沒有達到想達到的目標時,或許會再思考如何加強宣導與性別平權意識教育的紮根,以及將資源集中在北部地區。
最後提到公平(equity),這包括公平對待與差別對待,前者是指付出多,獲得多;後者是以保障弱勢者為先。本文所探討的各項職場性騷擾的防治政策中,均提及一般性的預防措施──教育、宣導、訓練、人力配置、申訴、專家證人、保密等,也能保障受害者──調解、法律扶助、諮商、輔導。但是更多的社會大眾仍帶著有色的眼光在看待受害者,表3及表4皆顯示,敵意式性騷擾的案件較交換式性騷擾為多,可見職場中的敵意性、脅迫性或冒犯性仍在,如果敵意環境不能去除、如果不能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與身體界限,那麼,臺灣的職場性騷擾防治政策仍不符合公平的標準。(本文作者現為監察院調查員暨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http://sowf.moi.gov.tw/19/quarterly/data/114/28.htm
另參本館《騷擾》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2065037
《外遇的男女心理》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2186620/20080121062937
《愛慾》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2245578/20080122060425
《醜聞》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91318027
《情婦》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2127615
<男遭家暴>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97386094/20071025061939
《二度傷害》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884/20050917185046
《該隱的封印》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287/20061014065525
《攻擊的秘密》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065/20061027070819
《他們為何殺人》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344/20061207073142
《惡夜執迷》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345/20061208070124
《校園暴力》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1755980
另參本館:男遭家暴
「男遭家暴」?該不會是那個沙豬團體放出的假消息吧!
這可是內政部的官方統計,不要有「雄性暴力」的刻板印象,本台前評《錯的是他不是我們》早已言:
琳達‧米爾斯的《錯的是我們不是我》(商周,2004)。原書名Insult to Injury:Rethinking Our Responses to Intimate Abuse,應翻成《二度傷害:反思我們對親密虐待之回應》,她是認為如果只是一昧地將家暴之責推給男人,而不從彼此的互動上找尋問題的根源和解決方法,那只會加重無助婦女的二度傷害。
這就對了,中譯本《錯的是我們不是我》不是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家暴的責任在男女双方(作者所提的女女、男男呢?)而非單方。
少裝公平,想用双方都有錯來稀釋雄性暴力,姊妹們別上當了,將書正名為《錯的是他不是我們》。
果然是作者所說「主流女性主義」(泛指持雄性暴力和公權力涉入觀之所有个人或團体)的基本反應,這未免太女性至上了。作者以實際案例說明這種將家暴只看成雄性暴力,一昧要求司法公權力涉入保護無助婦女的解決方式,有時反而勢得其反,並且忽略了婦女的暴力性尤其是情緒性的施虐。……
聽到沒,笨男人,別再一昧使用蠻力,那可會吃上官司的,文明時代要「師女之長以制女」,情緒性暴力旣能滿足宰制的權力欲又不易吃上官司,何樂不為。
看來琳達的反思要落空了。
莎舒在《校園暴力》(張老師,1995)也說:「男孩和女孩都會欺負人,而且會毫無愧色地欺負異性…然而兩性間還是有所區別…男孩較常將自己歸類於捉弄者…反之,女孩則傾向逃避…然而男女惡霸間的差異或許越來越小了…由於女孩欺淩的情形較容易被掩藏,因此知之有限,不過女孩較少訴諸肢體攻擊,反而以孤立受害者,或嘲笑諷刺等間接方式來羞辱對方…雖說這類欺淩造成的傷害較不明顯,殺傷力卻是一樣。事實上,對大多數女孩而言,眾人的排擠比拳頭更具殺傷力。」(p.22)
那就和性騷擾性侵一樣了?男孩遭遇不會比女孩少,只不過較少暴光而已。這可能跟社會大眾對啥是「校園暴力」「性騷擾性侵」的看法有關,一般不會將「孤立受害者,或嘲笑諷刺等間接方式來羞辱對方」視為暴力,同樣男孩間的「性騷擾性侵」也認為是好玩的捉弄而已。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980/20061026071232/
家暴換隻手…悍妻日日多 蠻牛弱夫很受傷【聯合報07.10.21林沿瑜
電視「蠻牛」廣告中,瘦小的丈夫被悍妻教訓畫面,許多人當作笑談;內政部統計,男性在兩性關係中的受暴人數,近兩年逐年上升,今年前半年通報人數已是去年一整年的百分之六十。
通報劇增 失業男最受虐
內政部資料顯示,九十四年男性遭受家暴的通報人數為二千六百四十九人,去年為二千七百四十二人,今年前半年則為一千六百三十八人,比例由九十四年的百分之六點七上升到百分之八點二。數字會說話,今後可不要以為女性一定是兩性關係中的暴力受害者。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男性關懷熱線」去年共接到一萬四千六百○二通電話,實際接受服務的人次為五千七百七十四人,其中男性佔了九成九。以年齡區分,卅一到 四十歲男性最多,近四成,其次是四十一歲到五十歲,佔三點三;教育程度以高中職最多,佔三成八,其次是國中和大學,分別是一成七、一成五;在職業類別上,則以無工作者最多,佔三成一,其次是服務業,佔一成七,其它都在一成以下。
四種暴力 女人不當弱者
台大社工系教授王麗容所做的報告指出,男性遭家暴的類型與女性不盡相同,主要以言語羞辱、冷戰等精神虐待為主,肢體傷害較少。王麗容在調查中將暴力類型分為肢體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和不當對待四種。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秘書張秀鴛說,台灣男性遭受家暴的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男方的事業、經濟成就低落,導致個人心理主觀上或實質上女方的不滿,因而引發之後一連串的意志消沈、外遇、借酒澆愁,女方於是採取冷戰、人際網絡封鎖。
以暴制暴 男女惡性循環
另一個導致男性遭受家暴的主要原因則來自於外籍新娘,尤其是大陸新娘的自主意識。張秀鴛說,台灣婦女普遍比較能夠容忍,但大陸新娘比較懂得爭取自己權益,這或許和大陸的階級思想有關。此外,從部分案例中可以發現,當男性身體需要大陸新娘照料,但又動輒言語羞辱時,女方即可能採取暴力方式回應。
張秀鴛強調,男性傳統上背負的「負擔家計」、「男子氣概」包袱,更是家暴之所以產生的深層因素,也是解決家庭暴力的根本之道。男性較勇於表達自己的處境和感受,或是近年來失業率的上升,可能都是男性受暴人數上升的原因。
男遭家暴》沒出息!綁他孤立他 老公虛累累
家住中部的小張(化名),今年五十多歲,因經濟不景氣陷入中年失業。他自嘆曾辛苦撐起一家,想不到一切都變了。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秘書張秀鴛說,小張失業後,家中經濟亮起紅燈,在妻子無法諒解下,開始酗酒發洩情緒,時而咆哮、摔東西,只為一吐鬱悶情緒。
小張的妻子原本對閒賦在家的丈夫不棄不離,後來開始視若無睹,當成是家中的「隱形人」,但隨著小張酗酒、發洩怒氣的情況逐漸嚴重,妻子的手段也愈加多元 化,甚至結合兒子的力量,共同抵制小張,主動告知親友小張的「惡形惡狀」,要大家別再和他往來,還曾與兒子合力把酒後失去理性的丈夫五花大綁。
失業後的小張,個性逐漸封閉,再加上妻子切斷他對外溝通的管道,幾乎形單影隻。小張自認為自己雖然酗酒、摔東西,但至少沒有動手打人,何以妻子的手段如此無情。
為小張仗義執言的警察朋友對警局裡的家防官說:「我們男人被欺負得那麼慘,你們只是幫女人啦!」家防官乍聽之下一頭霧水,之後才發現一般男性對家防官只幫女人的錯誤認知,小張因而獲得協助,但這已是家庭生變兩年後的事。
搞外遇!撕衣唱衰他 賤夫快抓狂
「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秘書張秀鴛還提到另一個例子,因太太過於強勢,五十多歲、開大卡車為業的阿成(化名)雖然月入四萬多,但自認不如高薪、高職位的妻子,自悲造就他外遇,不過他的心情更加煎熬,因為妻子讓他在經濟上無後顧之憂,他心中總有愧疚。
阿成妻子也是五味雜陳。她說:「他給我的感覺就是,我對他好,他覺得是施捨;我對他不好,他又覺得是我在瞧不起他。我實在不知道要如何面對他!」
當第三者介入的事終於紙包不住火後,阿成的妻子不客氣地說:「我不會讓你好過的!」一開始決定分房,接著聯合上國中的兒子一起向親友訴說丈夫種種不是,讓他在親友間抬不起頭。
緊接著,她甚至剪破、撕爛阿成體面的西裝。
阿成開始酗酒、藉助安眠藥入睡,在精神不濟的狀況下發生車禍,護士在他住院時得知他的情況,將他轉介至精神科,阿成才在醫生問診過程中得到援助。
台灣男遭家暴創新高 “內政部”擬辦庇護所
中評社台北2009-10月14日電/男性成為家庭暴力中的受害者,比例越來越高!“內政部”統計今年遭受家暴男性高達3千多人,這7年來,受害者成長快1倍,其中以老夫少妻,老公被欺負的機會最高,“內政部”最近就開始規劃設立受暴男性臨時庇護所,除了使用各縣市的特約旅館、警光山莊,“內政部”還會提供3個月到半年不等的租屋補貼。
TVBS報道,年輕妻子用滾粥、鋸子虐待枕邊人;女教師揮刀恐嚇自己丈夫;還有大陸配偶狠心毆打先生,男性受家暴的通報數字逐年攀升,到底是怎麼回事?
台灣家防會簡任秘書張秀鴛說:“男性在整個社會化的過程,不容易對外尋求協助,會覺得有點丟臉,事實上這樣的觀念是已經慢慢有鬆動、有改變。”
資料顯示,男性受家暴比例,從2002年5.1%增加了4個百分點,光是今年1月到9月,就有3千多名男性遭受家暴,引發關注。張秀鴛:“老夫少妻,特別進到那個關係,需要被依賴、需要依賴,需要照顧的時候,很容易導致他們的衝突。”
事實上,台灣並無專為男性設置的庇護場地,替代方案則由各縣市政府特約旅館、各地老人安置中心、警光山莊,甚至是遊民收容所取代,還有3個月到半年的租屋補助,而男性遭受家暴,也能撥打專線求救。張秀鴛:“受暴的男性,絕對不是你的錯,勇敢地使用113,或者打我們的男性關懷專線。”
113婦幼專線順勢正名為關懷專線,男女都適用,原本的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雙管齊下,要給受暴男性朋友更多保障。
男遭婚暴去通報 創歷年新高2010-03-17 中國時報【朱芳瑤
家暴案件層出不窮,受害者以女性為大宗,但男性被害人通報數也逐年增加,從九十一年占五.一%,攀升至去年九.二%,創歷年新高。婦團服務經驗發現,相較於女性,男性受害者更不願意聲張受暴狀況,求助及被服務意願低落。
內政部統計顯示,婚姻暴力中的男性被害人通報人數,九十一年一三二五人,去年成長到四四二八人。以往婦女團體服務對象多為遭婚姻暴力的女性,去年起部分婦團擴大服務範圍,開始承接男性婚暴被害人的輔導工作。
四十多歲的「老王」被太太施暴長達七、八年,始終忍氣吞聲,直到某天老婆拿刀朝他迎面砍來,當場血流如注,他才在朋友勸說下報案。那天,老王走進現代婦女基金會辦公室,全身遍布傷痕,頭上還包紮著厚厚的繃帶,狀況慘烈,令人不忍卒睹。
如同許多典型的男性婚暴被害人,老王一點也沒有受害意識,將另一半的施暴歸咎於自己。「或許我多忍耐一點,老婆會看見我的付出…」,他低聲說。
現代婦女基金會社工侯宜伶表示,許多男性被害人不覺得受暴對自己有什麼威脅,認為「被女人打一下還好啦」、「再怎麼說男人的力氣還是比女人大…」因此幾乎不會還手。
婦團服務經驗也發現,女性婚暴被害人需要時間傾吐或發洩情緒,男性被害人多半是「任務取向」,尋求法律諮詢,瞭解自己能採取哪些法律行動。「家醜不可外揚」的傳統觀念根深柢固,也使男性婚暴被害人不太願意聲張自己的狀況。侯宜伶說,願意接受社工服務的男性被害人在三成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暴力通報管道暢通、民眾權利意識高漲等因素下,通報數據呈現的男性婚暴被害人並非全是「真的被害人」,有時是夫妻互毆,甚至有不少「披著羊皮的被加害人」,即實際上是加害人,卻通報自己是被害人。
面對婚暴通報量節節上升,社工往往得花時間分辨真正的被害人,負擔不小。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長姚淑文建議正面看待,「有通報就是好事,讓社福單位有機會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王作良:常被老婆打 難免還手2009-10-17 中國時報 何醒邦
前民進黨立委王雪峰驚傳被家暴,先生王作良昨日出面喊冤,他認為,說家暴太沉重,因王雪峰也常打他,「我才是家暴的受害者,受不了才反擊。」
夫妻經常爭吵,王作良說,要怪王雪峰的娘家,把所有經濟重擔都丟給王雪峰來揹。王雪峰父親、前台北市議員王昆和的老同事北市議員林瑞圖,每回都幫忙調解,對於王作良的反控,他說,「絕無可能,請王作良不要血口噴人。」
林瑞圖表示,「哪個女人不珍惜婚姻啊!」他說,即使王作良如此,重倫理、愛面子的王雪峰,也默默隱忍,昨日不發一語。但很少哭的她,忍不住悲從中來,情緒不穩加上身體微恙,王雪峰短期將先在娘家住一陣子,沉澱一下。
林瑞圖也說,他已決定要聘請王雪峰當辦公室的最高顧問,「比璩美鳳那個特助的缺還高階喔,」他也建議雪峰別再理會王作良。
看到當年一手催生《家暴防治法》的王雪峰,受丈夫拳腳相向,綠營戰友們心痛不捨。但王作良高分貝喊冤,認為自己才是家暴的受害者,他說因吵架時常被王雪峰打,被老婆打到受不了時「難免會還手」,但「也只在兩年前打過她幾個耳光」,否認有重擊頭部的行為。並表示王雪峰父親王昆和把養老婆的責任都丟給女兒,王雪峰弟弟王博昱也把養家的責任丟給姊姊,「這樣當先生的怎麼受得了?」他強調,兩人感情還是很好,且都是虔誠基督徒,不會離婚。
面對外界遊手好閒的質疑,王作良說,他最近已經在台北找到工作,但也忍不住反批,民進黨說要幫他們夫妻找工作,「都只是嘴巴說說」,反而是國民黨的立委陳根德,主動跟他聯絡,還介紹台南的一份工作給他。
不過,王作良這席話也惹火綠營立委,揚言將會追究到底。原本還顧及情面、不想罵太凶的民進黨立委李俊毅說,「要王作良閉嘴、像個男人!」王作良台大學弟、立委黃偉哲也諷,「把太太打得大傷小傷、黑青淤血都沒有錯?千錯萬錯都是民進黨的錯,會努力幫王作良找一個月入數十萬的工作。」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日赴宜蘭了解淹水狀況,並為縣長參選人林聰賢站台,對於王雪峰傳出家暴案,蔡英文除了認為很遺憾外,會盡一切可能來協助她。
當家暴法催生者遇上家暴…09-10-17 中時 林泉利/台北新店(國中教師)
不久前,民進黨前立委王雪峰拾荒新聞驚動社會,各界除了嘆息外,王氏夫妻因受到「重視」而轉介王作良到南科上班,想盡辦法替王前立委安插職務。沒想到日昨又發生「家暴」問題,這一回是先生被控出手打太太。
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這一對高學歷的組合,如今不僅工作沒著落,先生又被控告出手毆打太太,這應該不是「清官難斷家務事」問題,偏偏兩造當事人也沒堅持告訴與承認打人。
報載當年《家暴法》是王雪峰主導通過的,但是現在自己卻需要透過該法來對床頭人提告,真是諷刺啊!
冰凍三尺絕非一日寒,當事件已經到了這種地步,暫時分開與各自找頭路應該是民進黨「規勸」與「協助」的當務之急吧!幫這一對「怨侶」安排在黨內或公職人員服務處當行政助理吧!
社經地位越高 家暴越會忍【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2009.10.16
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有超過4萬件配偶、同居人間的婚姻暴力,通報到113專線。勵馨基金會表示,拳腳相向的家暴案較容易曝光,不少受暴者默默忍耐言語辱罵、被限制金錢、交朋友,且越是高社經地位、高學歷,常因為面子隱忍不敢開口對外求助。
根據統計,去年一整年通報到113保護專線的案件,有高達4萬7000多件是婚姻暴力,女性受暴約占7至8成。不過曾有學者估算黑數更高,全台可能有高達15%的婦女遭受家暴。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表示,很多家暴的受暴者長期隱忍不說,通常是因為施暴者及受暴者間有依附關係,可能是感情、經濟上的依賴,或自我安慰家暴只是偶然發生,對方不會再犯。還有人為了想給孩子完整的家,不願公開家暴,但其實這樣的家,「拳頭一出就裂了」。紀惠容說,受暴一方都不應該再忍耐,應該立刻向113專線求救。
王雪峰婚姻多舛 王作良:妻心智退化 2009-10-18 TVBS
前立委王雪峰家暴風波,昨天在先生公開懺悔後,夫妻倆重回新店夫家生活;2個人上午一起出門上教會,不過一開始先由王作良出面,他說王雪峰行為比較遲緩,心智也有點退化,希望減少面對鏡頭,還對部分媒體推測2人可能離婚,有點抱怨。
前立委王雪峰家暴風波,昨天在先生公開懺悔後,夫妻倆重回新店夫家生活,2個人上午一起出門上教會,不過一開始先由王作良出面,他說王雪峰心智有點退化,希望減少面對鏡頭,夫妻也會尋求諮商挽救婚姻,至於先前傳出婆婆曾經和媳婦拉扯成傷,王雪峰淡淡的否認。
剛把王雪峰帶回家過了一夜,星期天一早夫妻倆要一起上教會,這次像經過溝通,王作良先下樓代表發言。王雪峰丈夫王作良:「我比較不喜歡有些媒體寫說,大概離婚離定了,我自己有信心,對雪峰也很有信心。盡量讓她別再面對鏡頭,越少越好,讓她先恢復到最安靜,就好像1個小孩一樣(狀態)。」
王作良說會找婚姻諮商,但如果是婆媳問題怎麼辦?王作良母親曾經在鏡頭前甩門,騎機車爆衝,甚至傳出王雪峰身體的傷痕,有些是她造成。前立委王雪峰:「沒有啦,不是我婆婆。」記者:「是誤會?」王雪峰:「婆婆那天只是去派出所有拉扯。」
媳婦都幫婆婆講話了,王作良前一天的悔過書,好像讓整件事回到原點,小倆口出門,到教會尋求神的慰藉。王雪峰:「(社會)困擾的地方非常抱歉,無論如何我會勇敢堅強,繼續走出自己的人生。」
有了方向感,和暫時的平靜,王家現在的希望,是讓是非就此結束!
大姊頭 大姊頭當眾性侵小弟【聯合報╱記者施鴻基07.12.22
「她打我,還強姦我!」高雄市警方日前查獲以張姓女子為首的強盜集團,逮捕成員郭姓、林姓男子,林偵訊時向警方表示,張姓「大姊頭」不但強迫他搶劫殘障人士,還當著其他同夥面強暴他。
張姓「大姊頭」四十一歲,大林姓男子十三歲。林姓男子有性侵前科,警方對他被「大姊頭」性侵的勁爆案情,相當訝異。因張女在逃,警方正設法追捕她,再追查這件罕見性侵案真相。警方表示,張女因強盜、傷害、偽造文書通緝中。
高市警方上月卅日,查出張姓「大姊頭」涉嫌夥同林姓、郭姓男子及綽號「妹妹」的潘姓女子,到高雄縣鳥松鄉洗劫一名殘障女子,還刷爆被害人的信用卡,購買兩台液晶電視和兩瓶紅酒,再典當花用。
警方昨天逮捕林姓男子,接著借提在押的郭姓男子,張女仍在逃。警方懷疑幾人涉及其他殘障人士被搶案,追查卻意外查出林姓男子遭到張姓「大姊頭」性侵害。
「我是被逼的!」林姓男子(廿八歲)應訊表示,他會搶奪殘障者,完全是被迫的。警方不相信一個女人有辦法逼一個大男人犯案,認為是林姓男子卸責之詞。林情急下,脫口說出「她不但會打我,還會強姦我」,同夥的郭也證實有這回事。
林姓男子哀怨地向警方表示,張姓「大姊頭」上月卅日在高市一家賓館性侵他,旁邊還有同夥郭及郭的潘姓女友在旁觀看。
當時張女看了色情影片,先命令他脫褲子自慰,待他射精後,又令他脫光衣服躺在床上,恐嚇他「如果五分鐘內沒有硬起來,就要把它折斷」,他好不容易勃起後,張女馬上跨坐在他身上洩慾。
郭姓男子證實,當天他們搶奪成功後,大姊頭即把他們帶往賓館裡慶功。不但命令林姓男子自慰,還要林射精後馬上硬起來,並跨坐在林身上。當林姓男子有了反應,摸到張姓大姊頭身體,張馬上板起臉說,「現在是我上你,不是你上我,只有我可以摸你,你敢亂摸就砍掉你的手」,嚇得林姓男子馬上把手縮回去,他和女友也趕快轉頭,不敢多看。
由於這是一起案外案,警方馬上另案訊問。根據當事人及目擊者說法,張姓大姊頭性侵林姓男子次數應該還不只一次。
女性侵手下》女王蜂當前 怕叮也怕「軟」
「現在我也知道那種(被性侵的)感覺了」。遭「大姊頭」性侵的林姓男子,有妨害性自主前科,這回輪到自己成了「被害人」,他向警方承認「被性侵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林姓男子私下表示,被張姓「大姊頭」性侵時,他心裡除了害怕,還是害怕。當時心裡只有一個想法「不要軟下去」,很擔心「敗下陣」可能會倒楣,根本沒有樂趣可言。
「我知道她說得到就做得到」,林姓男子說,當「大姊頭」威脅他,不能硬起來,就要折斷他「那裡」時,照理他應該會不舉,他也想不通,自己為何這麼行。他說「好家在」,幸好他「先『處理』(射精)過一次後,可以撐得比較久」。
即使已落網,一提到張姓「大姊頭」,林姓男子仍舊滿臉驚懼。他說「我很怕她,有時她大聲一點說話,還會嚇得發抖」,他曾見有人只是回了幾句話,就被「大姊頭」又踹又打。
林姓男子一直不願意說明自己究竟被對方性侵過幾次,只一再說「這不是什麼有面子的事」。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醫師王起杰說,林姓男子打完手槍後,五分鐘後馬上勃起,可能因為他年輕,加上喝酒能助性,算是正常反應,並非特異。
王起杰說,男人在射精後,到再度勃起,中間的「不反應期」時間,因年齡及男性荷爾蒙分泌等因素而異,且會隨著年齡而增長。中年以前約五至十分鐘就可以再硬起來;到了五十五歲至六十五歲更年期以後,可能需要一小時。
王起杰說,他曾發現一名廿八歲上班族,半年前突然變得性欲高昂,每天要打三次手槍,不然情緒會變得躁動,下午無法上班,男子為此感到苦惱,經檢查是男性荷爾蒙分泌過旺所致,經醫師施予女性荷爾蒙治療,如今已減少到每天打一次手槍
女性侵手下》渾身江湖味 她提報流氓
涉嫌性侵林姓男子的張姓大姊頭,半年內兩度洗劫張姓婦人,是強盜、偽造文書等通緝犯,高雄縣市就有四個警察單位盯上她,並將她提報流氓。
遭到性侵的林姓男子指出,張姓女子身高約一百六十公分,姿色中等,但一臉凶像,令他不寒而慄。張女的手下郭姓男子也說,張女渾身散發一股江湖味,一看就知道是出來混的。
警方調查發現,九十四年間,張女曾與小她十歲的曾姓同居男友共組「信聯應收帳款有限公司」,以暴力幫人討債。去年八月間,她受經營保險業的張姓殘障婦人之託,向一名林姓男子索討債務,竟將林姓男子押往汽車旅館及山區毆打,並威脅將對方活埋,逼使對方簽下五十萬元的本票。
張姓殘障婦人委託張女代為討債有如與虎謀皮,不但一毛錢也沒拿到,反被張女視為肥羊,今年三月張女以談保險為由將張姓殘障婦人誘出,搶走張姓婦人的信用卡後刷爆,還將張婦打得鼻青臉腫,並強拍裸照,凌虐三天。
女性侵手下》歐美案例:數女綁男 性侵虐死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所長鄭瑞隆表示,男性遭女性性侵害的個案,相當罕見,國外研究顯示,女性性侵男性多數是為報復,美國曾發生過多名女子將男子綁在樹上強制性交,這名男子最後被凌虐致死的個案。
鄭瑞隆說,女性性侵男性,施暴者可能曾受暴或常服侍男人、被男人欺負,透過性侵害男性來滿足報復心理,享受掌控權力的感覺。就好像去找男妓的女性,多數是在特種行業上班的女子。
今年一月間,挪威也發生一名廿三歲女子被控強暴一名卅一歲男子,當時這名女子與被害人共處一室喝酒聊天,她的男友也在場。後來被害人不勝酒力,睡在沙發上,醒來卻發現女子正對他口交,她的男友還在一旁拍攝整個過程。
這名女子後來被判刑確定,得入獄服刑九個月,並賠償被害人四萬克朗(約台幣廿萬元),這也是挪威首宗女性強暴男性被判有罪案例。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副教授林明傑說,男性被女性性侵,這種例子在國內外都非常少見。高市警局婦幼警察隊隊長張姿霞、高雄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鍾忠孝也都表示,從未遇過成年男性被女子性侵害的個案。
林明傑說,通常女性施暴者,不管是性侵或是其他暴力,多數在少女時期就出現偏差。最出名的個案發生在美國,施暴者和男子發生關係後,還槍殺七名男子,這名女子在二○○二年被處決,故事被拍成電影「女魔頭」(Monster)。不過,這名女子是色誘嫖客,而非硬上強暴男性。
美少女混成女王蜂 15歲「煞姐」涉槍擊【聯合報╱記者熊迺群 2010.03.18
台中警方昨天逮捕黑道分子李杰名等廿餘名犯罪組織成員,包括十五歲網路人氣美少女「小煞」。警方指出,小煞涉嫌夥同李杰名等人霸凌學生,出面勸和的老師也遭毆打開槍,還糾眾砸店,警方懷疑他們吸收年輕人將毒品賣入校園。
小煞曾在網路PO上自己的清涼照片及霸凌、飆車影片,成為網路爭議話題。警方監控發現,她與綽號「小馬」的李杰名(廿歲)結夥;小馬是黑幫老大。小煞有多名黑道男友,年紀小,卻儼然是大姊大,小弟們還得叫她一聲「煞姊」。
警方查出,去年六月間,小煞與同夥在一家茶坊與一對高中兄弟起衝突,將對方制服撕毀又毆傷;事後卻說被這對兄弟欺負,唆使李杰名等人向對方家屬勒索卅萬元,後來家屬報警才收歛。
隔月,小煞得知小妹與章姓高中生口角,唆使綽號「蠻牛」的溫姓男友與李杰名等人,向章勒索一萬元未果,再跑到補習班前堵人,見警方趕到才一哄而散。
章姓學生後來請補習班簡姓老師排解,雙方才碰頭,師生二人即遭對方追打;簡姓老師友人經營的服飾店也被砸。李杰名等人誤以為簡是一家PUB的股東,率十多名成員分持球棒與手槍去砸店,並向想和解的簡、章師生開霰彈槍,嚇得師生二人躲入派出所。
去年九月,小煞在一家PUB遭酒客騷擾,她即電召李杰名等人把酒客毆昏,上前勸阻的店長也被砸傷,縫了五十多針。
警方將李杰名提報治平對象拘提到案,昨天將小煞等廿多名成員帶回,還搜出K他命及改造手槍,全案依組織犯罪條例、槍砲等罪嫌移送法辦。小煞否認販毒,但有幫小馬送毒品給他人。
※延伸閱讀》
‧歷史新聞/被罵騷貨 打人還po上網
‧歷史新聞/自PO踹人影片 少女網誌遭圍剿
‧歷史新聞/「敢說我壞話」 清秀少女打學妹
過早涉及性體驗催生暴力少女 手段殘忍甚于男生 2004-10-22北京晨報
近日,北京市法院和檢察院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少女暴力犯罪正呈直線上升趨勢,施暴手段有時比男孩子還殘忍。
在少女暴力犯罪的背後大多有一條共同的主線,即她們都過早地有了性體驗。性經歷使她們的性格和心理發生了質變;性誘惑使她們容易在尋找愛的路上迷失方向。
■案例一:搶男友 連刺“情敵”17刀
認為女友搶走了自己的男朋友,15歲的小穎殘忍地連刺14歲的小靜17刀。日前,朝陽法院受理了這起案件。
小穎與小靜是同學,也是很好的朋友。後來,小靜通過小穎結識了17歲的社會青年張某,之後的日子,三個人經常一起吃飯、聊天、唱歌。有一天,小穎發現自己的男朋友竟與小靜約會,就產生了報復心理。
今年2月18日下午,小穎拿了把水果刀,叫上好友小霞去找小靜“算賬”。二人將小靜騙至朝陽區小紅門鐵道口。據小穎交代說,看到她們拿出刀,小靜平靜地說:“我知道你恨我,這樣,你扎我一刀,咱倆的事算結了。”而小霞又催促小穎快下手,于是小穎舉刀刺向小靜的後背,之後又連刺其胸部、背部、腹部數刀。隨後,小穎和小霞又把小靜抬到不遠處的鐵軌中間後離去。滿身是血的小靜勉強走下鐵軌,後被路人送到醫院。
■案例二:為解恨 逼迫少女吃蟲子
……………
同時,兩性關係本身比較復雜,這些少女和有著復雜社會關係及不同類型的男人進行性交往,性關係必然會沾染金錢和權勢等因素。這些女孩由此來謀取錢財、稱霸一方或報復他人,因此很容易和暴力相結合。性的體驗使之過早進入復雜不良的社會交往中。
中國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張學梅表示,受到性侵害的女孩多數會出現自卑、自暴自棄、恐懼、對人不信任等心理問題。還有一些少女在受到侵害後,其合法利益沒有得到保護,也會產生報復社會的心理,從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深層反思 模倣“野蠻” 漸染暴力
豐臺檢察院未成年人辦案組的陳志紅檢察官認為,媒體和網絡上出現的不良內容對少女們起到了很壞的作用。“人生觀和道德觀尚沒有形成的少男少女腦子裏對美醜惡善的概念比較模糊,但她們模倣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又特別強。一些女孩子從影視、網絡上學會了污辱他人和血腥的手段,在打架時特別‘勇猛,認為這是個性的象徵。正是這些,為少女實施暴力埋下了誘因。
此外,性犯罪少女大多來自單親家庭,家庭教育不健全,父母不清楚孩子在外面做什麼。有的女孩被父母打罵後離家出走,受到壞人性侵害而墮落成為性犯罪者。還有的家庭成員本身行為就不檢點,也對孩子造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legal/2004-
男逃家 女友每晚要 男逃家嘸法度!【聯合報╱記者袁志豪08.01.27
在台北市漢中街同居的一對男女,最近常大打出手鬧進警局,員警以為是家暴案件,沒想到女的是罵男友在外遊蕩,不回家「辦事」;男的則向警員表示他有心臟病,女友索求無度,「那嘸法度?」員警聽的直搖頭。
員警還無奈指出,這對男女每次互控傷害,一回家「辦完事」,就會跑來警局撤銷告訴,近一年已經有十餘次提告又撤銷的紀錄。萬華警分局武昌派出所值班警員只要聽到是這對男女打電話或上門報案,都會直呼「嘜擱來啊!」
據指出,蔡姓男子(57歲)和陳姓女子(47歲)相識6年,在萬華租屋同居,原本感情和睦,最近一年蔡姓男子開始常不回家,兩人不時口角,甚至扭打,有時還在街上演出全武行。
陳女向警方表示,她是餐飲店服務生,每天賺錢給男朋友花;不過當初兩人約定,男友每天晚上9點30分以前要回到家,讓她「滿足」。陳女說,自己賺錢養家,給男友錢花,男友不用工作,只需要做愛,「有什麼不好呢?」
由於蔡姓男子「逃家」,陳女下班後常騎摩托車到西門町附近找男友,只要找到,就將他揪回家「辦事」。
有時男友不肯就範,兩人就在馬路上大打出手,當武昌派出所聽到警網呼叫「有人打架」的地點,大家就有預感「又是他們兩個!」
本月20日凌晨1點左右,兩人再度鬧到派出所,互提傷害告訴。蔡姓男子表示,女友限制他行動自由,不理會就打他,還用鑰匙戳他頸部。
陳女則表示,男友2、3天沒回來,今天拿了錢就想走,不讓他走就用拳頭打人。
警員知道這對同居男女其實是為了那檔事無法配合,於是勸蔡回去履行「義務」,陳女也揪著他要走,但蔡堅決不肯,表示一定要提告,警員只好為兩人製作筆錄。凌晨4點,蔡和陳女離開派出所,蔡告訴員警,回家收拾完東西就再也不回去了。
結果清晨5點多,這對歡喜冤家又手牽手、狀似幸福模樣地來到派出所,跟警員表示不好意思,又不告了;警員再度傻眼,只能無奈以對。
男學生遭玩弄 爆女教授劈腿【世界日報2012.07.08
圖/截自天涯網《悼念石正芳》部落格
據報導,自稱「悼念石正芳」的研究生,在天涯社區論壇,踢爆這段相差近20歲的不倫戀。女主角是該校台灣研究院經濟所所長石正芳,男研究生細述石與他結識時,殷勤為已婚的他送早餐、洗手做羹湯,後來兩人同居。
該名男研究生指,女教授初時只和他聊天、談工作,後來准他留宿她家,理由是「方便上班」,再後來女教授要求與他同床共枕,稱「肉體與靈魂都要緊緊與老師連在一起」才能達學術最高境界。
兩人同居近年,男研究生其後離婚,但女教授卻反口不和她結婚,只願「保持情侶關係」。他不忿遭玩弄,近日將戀情曝光,還公布女方諸多照片,包括兩人的親密照等。
當中提及兩人情濃時,發生性關係的地點遍及家中各處、辦公室沙發及窗台邊,校園中圖書館、樹蔭下,甚至大橋下和沙灘。
男子指,雖然靠整形和雌激素,石正芳看似年輕,實際上身體「蒼老而鬆垮」,但自己還是瘋狂愛上她,外人都認為他們是母子。
為證實「少男殺手」的魅力,石正芳一再結識新歡,周旋數名男子間,甚至逼這名研究生離婚,之後將他踢開。
有網民推崇女教授「極品寡婦」、「怎麼看他倆都有夫妻相耶」,但也有網民稱,「惡心啊!還到處激戰。」
回應
用那麼兇,不鬆垮才怪!
這男研究生不也得到肉體歡娛,還喊什麼冤?女教授又沒詐他的金錢.這男研究生無法拒絕誘惑,要偷吃沉迷情慾,拋妻棄女,該怪他自己!
泡到女教授你還呼天搶地嫌東嫌西,希望你雞雞爛掉!
啊~這位女教授前幾年有來台灣開研討會(在嘉義).我還跟她有一些"口語交流".那時覺得她好有氣質好溫柔有學問.沒想到竟然.....只能說女人40如狼似虎........
大陸一名自稱廈門大學男博士生,日前在部落格上自爆遭該校48歲守寡女教授石正方色誘後多次發生性關係,更因此在年初與妻子離婚,但事後才發現自己只是石正方的「玩物」之一,事件連日在網路上被瘋傳。石正方8日起大反撲,連發數十條微博闢謠,稱兩人是真誠交往,控訴男方誹謗,已採取法律手段。
事件爆料人鄒智文自稱是已婚博士生,30歲。6月30日起他在名為「悼念石正方」的新浪博客上發文,稱自己遭石正方玩弄感情,被要求「肉體和靈魂都要跟老師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其文章露骨,指兩人發生性關係的地點遍及家中各處、辦公室沙發及窗台邊,校園中圖書館、樹蔭下,甚至大橋下和沙灘。鄒智文又指控石正方同時與多人有染,被他抓到無數次曖昧出軌。
對此,石正方8日開通微博聲明指出,鄒智文歪曲誹謗,嚴重偏離事實真相,已採取法律手段。石正方說,她與鄒智文交往,出於真誠,以婚姻為目的,沒有欺騙玩弄之意,是相處過程中發現對方心態褊狹、沒有責任心,控制欲望強烈,而且男女關係混亂,分手前一晚還在前女友處留宿,才忍痛提出分手,對方不依,導致最後把兩人私密感情見諸報端。
石正方表示,鄒智文是廈門大學教職員工,並非她的學生,也非博士生。「至今我也感恩。我與他相處,雖然年齡上不合適,但我想這不是錯誤,真情真愛可以跨越一切世俗,這是我單純的想法。」石正方說,鄒對她潑髒水、妖魔化,誣蔑成一個淫蕩的女人。「什麼上睡領導,下睡同事,潛規則學生等等。非常幼稚可笑。」 2012-07-10 09:29:41
隱婚男女 MR & MRS SINGLE
節目介紹
本片改編自中國知名導演李伯男的同名話劇,描繪中國都市時尚男女的職場生態和愛情觀,香港新銳導演葉念琛執導,劉若英、陳奕迅、庾澄慶、電視劇女星白冰主演。
新婚小夫妻崔民國(陳奕迅飾)和張靜宜(白冰飾)兩人生活甜蜜,一日崔民國的麻吉兄弟,香水公司的首席調香師Tony(庾澄慶飾)介紹他到公司做總裁特助,薪水福利很好,但必須24小時待命,所以只聘請單身男性,三年內不得結婚。
為了多掙點錢,給妻子過更好的生活,崔民國決心成為隱婚一族而進入此公司。上司Mandy(劉若英飾)一開始對崔民國極為嚴厲,但在相處過程中發現崔民國不少優點,慢慢對民國卸下心防,暗生情愫;而張靜宜在無意中知道崔民國為工作隱婚後,氣得要離婚,但只能暫時忍受,但對於Mandy和民國之間的曖昧經常大吃飛醋,大吵大鬧,以離婚要脅。
Mandy和民國一起出差,在當地遇到Mandy前夫——電影明星阿倫,Mandy向崔民國哭訴自己以前曾為了愛而隱婚,當天晚上Mandy一時心動,主動親吻民國,民國的電話突然響起,來電顯示「老婆大人」,一切真相大白,Mandy拂袖而去。
民國回到家後,靜宜懷疑兩人有染,決意離婚,民國變成兩頭落空,工作和感情他要如何調適和自處呢?
「隱婚族」指的是已辦好結婚手續,但在公共場合卻隱瞞已婚的事實,以單身身份出現,也被稱為「偽單身」。以白領女性居多,年齡為25~35歲,而男性較少。大部分「隱婚族」都是因為社會與職場上的壓力,而迴避已婚事實。
精盡人亡!5妻逼「嘿咻」 奈及利亞富翁過勞死 今日新聞網 2012-7-26
許多男人都希望能擁有一夫多妻,享齊人之福,不過妻子太多未必是好事!奈及利亞貝努埃省上周發生一起家庭悲劇,一名擁有6名妻子的富翁,由於特別偏愛第6任妻子,慘遭其他5名醋妻「輪暴」致死。
根據《奈及利亞日報》報導,奈國富豪歐諾加(Uroko Onoja),娶了6名妻子,但卻十分偏心,只顧與第6任妻子做愛,因而引發其他5任妻子不滿。
上周歐諾加與第6任妻子交歡時,遭到其他5個老婆手持刀子與棍棒攻擊,脅迫他立刻與所有人做愛。不料,5任妻子輪番上陣,歐諾加在與第5任妻子做愛時,突然「馬上風」氣絕身亡。
據當地村長表示,案發之後,5名涉嫌「強暴」丈夫的妻子躲入森林逃避追緝,目前已有2名醋妻落網,將被控對丈夫「輪暴致死」。
回應
精盡人亡! 應該可憐他還是恭喜他...
教官性侵男學生 只須寫「道歉信」 2012-07-17 中國時報
除花蓮女學生遭狼師摸胸猥褻外,國民黨立委陳學聖昨天在記者會中,還指出另一案例;雲林縣某一所高中的男性教官,涉嫌長期對一名男同學性侵害,導致該生身心受創自殘;事件爆發後,校方反應竟「慢半拍」,直到今年二月該名涉案教官提前退伍後,校方才通報、展開調查結案,痛批學校官官相護、輕易縱放狼師,令人痛心。
此外,陳學聖指出,該位教官退伍後,仍在某育幼院擔任義工,本月原本還要率團帶院童到大陸參加騎單車活動,學校僅語焉不詳地向育幼院提醒,該位教官「有問題」,不敢講實情,所幸受害男學生乾媽找他陳情,緊急向警方報案後,表示該位教官有類似性侵前科,才在上機前及時阻攔,沒有讓該位教官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