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27 06:22:52阿楨

《獨聯體各國概況》

《獨聯體各國概況》(上海:華東師大,1993)偏重於對各國概況之介紹,無助於釐清獨聯體、獨立國協;大英國協;東盟、東協等之異同。

真貪心,一本書價就想得到至少三本書的內容。

以下貼文就行,而且還免錢。


獨聯體是獨立國家聯合體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簡稱獨聯體(CIS)

成立日期
  1991年12月8日,前蘇聯的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舒什克維奇在白俄羅斯的別洛韋日會晤,簽署了一項關于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協定,宣布“蘇聯作爲國際法主體和地緣政治現實將停止其存在”;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獨聯體),其協調機構設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和其它贊同獨聯體宗旨的國家均可參加獨聯體。同年12月12日,前蘇聯的哈薩克斯坦等五個中亞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在土庫曼首都阿什哈巴德會晤並發表聲明,表示願意作爲“平等的創始國”參加獨聯體。12月21日,前蘇聯的阿塞拜疆、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烏克蘭、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11國領導人在阿拉木圖會晤,通過了《阿拉木圖宣言》和《關于武裝力量的議定書》等文件,宣告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及蘇聯停止存在。格魯吉亞派代表以觀察員身份與會。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發表電視講話,辭去蘇聯總統職務。蘇聯解體。

宗旨
  《獨聯體章程》規定:獨聯體以所有成員國的主權平等爲基礎。獨聯體不是國家,也不擁有淩駕于成員國之上的權力,它爲各成員國進一步發展和加強友好、睦鄰、族際和諧、信任、諒解和互利合作關系服務。各成員國在國際安全、裁軍、軍備監督和軍隊建設方面實行協調的政策,采用包括觀察員小組和集體維持和平部隊等手段保證獨聯體內部安全。當成員國的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以及國際和平與安全受到威脅時,各成員國應立即進行協商,協調立場,采取相應措施。

成員
  目前,除波羅的海三國外,前蘇聯其它12個加盟共和國阿塞拜疆、亞美尼亞、白俄羅斯、格魯吉亞(1993年12月起)、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1994年4月起)、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烏克蘭、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均爲獨聯體正式成員國。

總部:白俄羅斯共和國首都明斯克市。

組織機構
  (1)獨聯體國家元首理事會和政府首腦理事會:國家元首理事會是獨聯體的最高機構,通常每年召開兩次會議。政府首腦理事會每年召開四次會議。會議輪流在各國首都舉行,各國領導人按照其國家俄文名稱字母的順序輪流主持會議。
  (2) 跨國議會大會、跨國經濟委員會和支付聯盟,以及外交、國防等部長級理事會等。
  (3)協調協商委員會:爲獨聯體常設執行和協調機構,每個成員國派兩名全權代表常駐該委員會。獨聯體工作語言爲俄語。

主要活動
  截至2001年底,獨聯體共召開了29次國家元首會議,簽署文件上千,但真正落實者寥寥。1998年4月在莫斯科舉行了第23屆獨聯體國家元首會議。各國領導人就獨聯體應繼續存在下去並對其進行根本性改革兩個關鍵問題達成共識,對緩解獨聯體的生存危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標志著獨聯體改革正式提上日程。
  1999年4月1日召開了第24屆獨聯體元首會議,通過了《關于獨聯體基本發展方向的宣言》和《關于完善和改革獨聯體機構的決議》兩份文件,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正式建立自由貿易區,大幅精簡獨聯體機構、人員和預算,任命俄總統駐聯邦委員會全權代表雅羅夫爲新的獨聯體執行秘書,獨聯體改革開始啓動。但俄與獨聯體國家在一些重大問題仍存分歧,獨聯體渙散勢頭未減。
  2000年1月25日召開了第25屆獨聯體國家元首會議,討論了地區安全、獨聯體機構改革、建立自由貿易區等問題,一致選舉俄代總統普京爲新一屆獨聯體國家元首理事會主席,決定2001年4月召開下一次元首會晤,集中討論打擊恐怖主義和獨聯體未來5年發展綱要問題。會議表明,各國對獨聯體的存在和發展仍有現實需要並寄予希望。但由于會議未真正觸及獨聯體內重大深層問題,特別是在建立自由貿易區問題上意見難以統一,今後獨聯體一體化道路仍不平坦。
  2001年是獨聯體成立10周年,成員國元首舉行了2次正式會議及1次非正式會晤。
  6月1日,第28屆獨聯體國家元首會議在明斯克舉行。會議討論了獨聯體發展、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協調獨聯體國家外交政策、獨聯體範圍內的熱點沖突和建立獨聯體國家進展情況等問題。各國認爲,獨聯體是不可替代的,並在繼續發展,應繼續加強獨聯體各國的合作。會議決定獨聯體成立10周年之際在莫斯科舉行慶祝活動。會議還簽署了獨聯體國家元首就蘇聯衛國戰爭開始60周年告獨聯體人民和世界公衆書。
  12月2日,第29屆獨聯體國家元首會議在莫斯科舉行。本次會議通過了名爲《獨聯體10年活動總結及今後任務》的文件。文件強調,加強獨聯體各國的夥伴關系符合世界發展趨勢和成員國的國家利益。文件規定了獨聯體2005年前發展綱領,即進一步鞏固獨聯體這一國際關系中的政治實體、經濟實體,建立成員國之間的長期經濟聯系,穩定獨聯體活動空間,完善履行獨聯體國家間協議的機制。反對國際恐怖主義也是這次獨聯體國家元首會議的重要議題。俄總統普京表示,獨聯體是原蘇聯地區實現一體化必不可少的形式。在現代條件下相互之間的合作不僅是穩定獨聯體財政經濟的重要因素,而且對世界經濟的穩定發揮著重要作用。獨聯體將成爲有著巨大潛能的共同市場。
  8月1日,獨聯體國家元首在俄羅斯索契市舉行非正式會晤。各國認爲,在獨聯體內部可以存在各種地區性組織,以便深入解決安全、經濟和人文等一系列問題。全體會議後,與會各國元首分別進行了多邊或雙邊會談。俄羅斯、阿塞拜疆和哈薩克斯坦三國總統就裏海問題進行了討論。 
http://baike.baidu.com/view/4900.htm

獨立國協研究中心
http://www.ocia.nccu.edu.tw/cis/cis5.html


獨聯體研究(首頁網文目錄)
 
獨聯體政治問題

“一體化”和“重新一體化”:概念的提出及其修正(胡延新)
獨聯體十年
獨聯體的政治一體化問題
獨聯體建立的曆史背景及其機制的形成和發展
獨聯體的幾種發展趨勢及其地緣政治含義
>>更多    
 
獨聯體經濟問題

獨聯體及東歐國家財政體制轉軌述評(倪松平)
經濟轉軌國家的失業問題及反失業的財政政策(夏傑長)
獨聯體經濟一體化現狀及趨勢(李建民)
獨聯體經濟一體化問題
>>更多    
 
獨聯體軍事與安全問題

獨聯體的軍事一體化和地區安全
獨聯體範圍內的非傳統安全問題
>>更多    
 
獨聯體各國關系

獨聯體國家民族關系和邊界問題
獨聯體各成員國對獨聯體的政策
俄羅斯與獨聯體一體化(楊家榮)
>>更多    
 
其他問題

獨聯體與中國
當代世界政治中的獨聯體
美國對獨聯體的政策(倪孝銓)
西方和伊斯蘭國家對獨聯體的政策
>>更多    
 
  重要文獻

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關于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協定(別洛韋日協定)
關于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協定議定書
獨聯體關于成立協調機構及有核成員國關于核武器的協定
阿拉木圖宣言
聯合體國家首腦會晤關于支持俄羅斯繼承蘇在安理會席位的決定
獨聯體章程

經濟聯盟條約
關于維持獨聯體和平與穩定備忘錄
俄羅斯聯邦對獨聯體國家的戰略方針
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關于加深經濟和人文領域一體化的條約
白俄羅斯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聯盟條約
俄羅斯聯邦和白俄羅斯共和國關于進一步統一的宣言
《俄羅斯聯邦和白俄羅斯共和國聯盟條約》草案摘要
獨聯體經濟理事會章程 
http://euroasia.cass.cn/chinese/CIS/CIS.html


2010大陸東協自由貿易區啟動,台灣邊緣化的開始>林祖嘉 
 
2004年11月29日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各國(東協)在寮國首都永珍簽署「中國―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貨物貿易協議」,朝中國大陸和東協推動成立自由貿易協議區(十加一)的方向推進。同時,為達到2010年開始全面啟動大陸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商品流動完全免除關稅的目標,大陸與東協決定自2005年開始,針對部分貨品開始協商免稅,然後再逐漸擴大到2010年時達到全面免稅的目標。另一方面,日本與韓國也宣布將自2005年開始,與東協十國協商自由貿易區談判,以作為成立東亞自由貿易區(十加三)的起步。
由於中國大陸已在2003年7月與10月分別與香港及澳門簽署「更緊密經濟夥伴關係」(CEPA)協定,並自2004年元月一日起實施,雙方商品貿易將逐漸達到全面免關稅的目標。因此到2010年之前時,若台灣不加入任何形式的東亞自由貿易區,屆時台灣將是東亞國家中唯一被排擠在區域自由貿易區外面的國家,未來台灣經濟被邊緣化的危機可能難以避免。
在此,我們先說明大陸與東協的人口與經濟規模,再探討包括日韓在內十加三的規模,然後再進一步分析東南亞國家與台灣的經貿關係,如此我們就可以瞭解如果台灣被排除在外的嚴重性是多大。
2003年底,大陸人口為12.92億,東協十國為5.41億,兩者合計達到17.33億。若再加上日韓兩國的1.76億,則十加三的人口可以達到19.09億,大約是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見表一。未來若再把印度的10億人口納入,則東協自由貿易區人口可達到全球人口的一半。在國民生產毛額(GDP)方面,2003年時大陸GDP總額為1.41兆美元,東協十國為0.72兆,兩者合計達到2.13兆。若再加上日韓,則十加三的GDP總值達到6.77兆美元。在對外貿易方面,2003年大陸對外貿易總額為8512.0億美元,東協十國為8344.9億美元,兩者合計達到1.68兆美元;若再加上日韓二國,則十加三對外貿易總額高達2.91兆美元。上述的數據顯示,不論是十加一或是十加三,其經濟規模都非常可觀,足以與世界上任何一個區域性自由貿易區相抗衡。
接著,我們再看十加一與十加三與台灣的經貿關係。在出口方面,表二顯示,2001年到2003間台灣對大陸與香港的出口佔台灣總出口的比例迅速由26.03%上升到34.72%。至於對東協出口,在2003年時略降到10.47%,兩者合計台灣對十加一的出口佔台灣總出口的45.19%。不但如此,從成長率來看,最近二年台灣對大陸與香港的出口成長率都超過二成以上,是台灣出口成長最快的地方。若再加上日韓兩國,則2003年時台灣對十加三出口佔台灣總出口的比例高達56.62%。換言之,台灣出口的產品超過一半是銷往十加三地區的。
最後,我們再看看台灣與十加一和十加三貿易總額(含進出口)的大小。表三顯示,台灣對大陸與香港的貿易總額佔台灣對外貿易總額由2001年的17.13%迅速上升到22.99%;同時,在2003年時台灣與東協貿易總額則佔12.85%,兩者合計台灣對十加一貿易總額佔台灣對外貿易總額的35.84%。若再把日韓兩國加入,則台灣與十加三貿易總額高達台灣對外貿易總額的57.15%,同樣超過一半以上。
既然台灣與十加一和十加三有如此密切的經貿關係,然後現在假設完全被排除在自由貿易區以外,台灣可能會面臨哪些問題呢?首先,當十加一與十加三成立後,這些國家之間的產品可以免關稅的自由移動,而台灣因為被排除在外,則必須支付10%到15%的關稅。(以大陸為例,其為加入WTO曾承諾到2006年完成調降關稅之後,農產品的平均進口關稅將降到15%;而工業產品的平均進口關稅則降到9.4%。)而在現在的微利時代,許多產品的利潤不到5%,因此10%到15%的關稅絕對會對台灣出口產品產生重大的影響,台灣產品的競爭力也會因為要支付關稅而大大降低。
其次,若只是大陸與東協形成十加一自由貿易區,台灣或許還可以不必太緊張,因為大陸與東協的主要出口產品與台灣的出口產品並不相同,因此他們彼此之間的貿易並不會取代多少台灣的產品。但是如果把日韓包括在內的十加三,則對台灣的威脅就大得多,因為日韓的出口產品與台灣就比較類似,尤其是韓國的產品與台灣非常類似。因此,當韓國產品可以自由進出十加三地區,而台灣產品卻必須繳納關稅才得以進入時,對台灣產品的競爭力將有很大打擊。
第三,台灣是一個出口導向的國家,大部分的企業都是以國際貿易為生存之道。現在當十加一或十加三之間可以免關稅的自由貿易,台灣產品卻要支付關稅,那麼我們可以大膽預測未來會有更多廠商前往大陸或東協國家投資設廠生產,以規避關稅。對於經濟已經不佳的台灣,會因為國內投資減少而受到更大的打擊。
第四,我們特別要強調的是時間的緊迫性。其實十加一自由貿易區的構想在2001年被提出來以後,大陸與東協就在積極的推動。2004年1月大陸與東協曾推出一個「提早收穫計畫」,其中大陸同意泰國的部分農產品免稅進入大陸。而在2004年11月29日大陸與東協簽署的協議中,約定自2005年起就要開始針對部分商品開始進行免稅協議的談判,而預計到2010年啟動十加一的自由貿易區時達到全面免關稅的目標。換言之,自2005年開始,大陸與東協的商品就會逐漸開始享受免稅的優惠。因此,台灣出口的商品將會立即面對這二個地區商品的競爭,而5年以後,將會全面受到挑戰,時間迫在眉睫!
當十加一與十加三對台灣的威脅與日俱增時,台灣的因應之道為何?以台灣目前加入的僅有兩個國際貿易組織來看,APEC只有形式的功能,沒有任何實質的作用。WTO雖然有正式的組織與規定,但由於成員過多,使得談判不易,造成其對推動自由貿易的成效不彰,2003年9月舉行的坎昆會議的失敗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既然這二個經濟組織成效不彰,台灣只好自求多福的試圖去尋找個別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以目前國際上許多國家之間兩兩簽署的FTA多達三百多個來看,似乎與個別國家簽署FTA並不困難。但是台灣除了與巴拿馬簽署FTA以外,與其他國家簽署FTA似乎並不順利。以台灣和新加坡的例子來看,雙方本來很有希望簽約,但因國家名稱問題談不攏而作罷。現在台灣仍努力的與日本及美國談判,希望簽署FTA,但在中國大陸的阻撓下,台灣與美日兩國簽署FTA似乎也是遙遙無期。
最後一個釜底抽薪之計,可能還是應該回歸到真正正在成形的大中華經濟圈,雖然兩岸三地的政治關係仍然十分敏感,但由於龐大經濟利益的推動,使得兩岸三地的大中華經濟圈已然形成。我們認為要使台灣能進入十加一或十加三,最好的方式就是與大陸及香港組成大中華自由貿易區,如此就可以立即打破台灣被邊緣化的危機。只要台灣的產品可以自由進入中國大陸,則就可以順利的轉口到東協十國與日韓。否則,依目前十加一與十加三的快速進程來看,台灣被排擠在東亞自由貿易區的可能性愈來愈高,屆時台灣可能真的成為「亞細亞的孤兒」!

<中國與東協>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989/20051225074050

獨聯體與中國>鄭羽、李建民
 
  中國是獨聯體這個區域性組織的重要鄰國,是獨聯體國家發展對外安全合作、外交合作和經濟合作的重要對象國。同時,獨聯體及其成員國的內政和外交形勢對中國也有著直接和間接的影響。

第一節 獨聯體的建立與中國安全環境的變化

  蘇聯的解體和獨聯體的成立不僅深刻地改變了冷戰年代的國際政治和安全格局,也對獨聯體所處的歐亞大陸的地緣安全形勢産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由于中國于若幹個獨聯體國家直接接壤,獨聯體建立前後中國所處的國際安全環境也隨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雖然這種變化當中也還包含著一些(來自非獨聯體國家的)消極因素,總體說來,冷戰年代由于蘇中兩國對峙而産生的中國面臨的大規模軍事入侵的危險已經完全解除,中國的東北、華北和西北的周邊安全環境出現了上一世紀50年代末期中蘇蜜月關系結束後的最好狀態,同時,在中國的西部,即中國與中亞接壤的地區,非傳統的安全問題變得日益突出。

  一 蘇聯晚期中國周邊安全態勢的變化

  獨聯體成立後中國安全環境的變化是蘇聯晚期開始的變化過程的繼續。
  赫魯曉夫執政時期(1953-1964)內出現的中蘇兩黨和兩國政治和經濟關系的惡化,在勃列日涅夫執政初期迅速演變成了兩國的軍事對峙和局部軍事沖突。據西方的統計,在1961年,蘇聯在遠東和西伯利亞的兵力爲12個師,到1969年3月珍寶島事件之前已增加到25個。1969年3月和8月中蘇兩國在烏蘇裏江珍寶島和新疆鐵列克提地區發生武裝沖突後,“蘇聯的兵力從1969年的25個師增加到1973年的45個師。在整個邊境上,蘇聯部署了最先進的致命的武器,到80年代以前,已經包括了150多個具有核彈頭的SS-20中程彈道導彈,逆火式戰略轟炸機和許多戰術核武器。蘇聯軍隊裝備有先進的短程導彈和現代化的裝甲力量,包括坦克和火炮。”55
  與此同時,蘇聯開始慫恿和支持越南的反華政策,1978年11月軍事同盟性質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簽署後,蘇聯不僅支持了一個月後越南對柬埔寨的軍事入侵,而且開始正式租借越南的金蘭灣,並在那裏駐紮了大量海空軍部隊。1979年12月,蘇聯10萬大軍入侵阿富汗,實際上形成了在中國三北地區、西部和南部對中國的軍事包圍。中國不得不在1972年2月和1978年12月通過與美國開始首腦會晤和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來牽制蘇聯對中國的巨大的軍事威脅。
  1985年3月戈爾巴喬夫上臺執政後,中蘇兩國領導人爲使關系正常化進行了共同的努力。1985年4月17日,中國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在接見比利時記者時,闡述了當時存在的妨礙中蘇關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礙,即蘇聯支持越南侵占柬埔寨、武裝入侵阿富汗和在中蘇中蒙邊境派駐重兵。鄧小平說:“如果同時消除這三個障礙在蘇聯方面有困難,可以先從解決其中的一個問題做起。如果蘇聯方面抱著明智的態度,可以先從使越南從柬埔寨撤軍這件事做起。”
  在1986年2月召開的蘇共27大上,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系統地闡述了他的過于國際政治問題的新思維,放棄了勃列日涅夫的“國際專政論”和輸出革命的政策,主張將人類和人類文明的生存問題作爲外交政策的首要問題,主張兩大社會體系和平共處和和平競賽,提出了國防政策上的“合理足夠”的防禦方針。從這時開始,蘇聯開始了在全球範圍內的戰略收縮。
  在上述三個領域的撤軍行動首先是從阿富汗開始的。1986年7月28日,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在蘇聯遠東符拉迪沃斯托克發表講話,表示要在1986年底以前在阿富汗撤出6個團的駐阿蘇軍。56 1988年2月8日,戈爾巴喬夫再次就阿富汗局勢發表聲明,表示蘇聯將從同年5月15日起的10個月內從阿富汗撤出全部蘇軍。571988年4月14日,蘇聯、美國、巴基斯坦和喀布爾政權四國外長在日內瓦簽署了四個有關政治解決阿富汗問題的文件,規定蘇聯軍隊在9個月內全部從阿富汗撤出。從5月15日開始到1989年2月15日,蘇聯按計劃完成了撤軍,共撤出了3個摩步師,1個空降師,3個獨立摩步旅。
  1987年4-9月蘇聯開始了在蒙古的首輪撤軍行動。1988年12月7日,戈爾巴喬夫在聯合國大會發表講話,宣布兩年內從蒙古撤軍75%,其中包括3個陸軍師及全部空軍、防空軍部隊,共約5萬人。581990年3月2日,蘇聯軍隊副總參謀長在訪問蒙古後與蒙古簽署關于蘇軍撤出蒙古的協定,規定蘇聯駐蒙古的作戰部隊在1991秋撤出蒙古,其他人員在1992年底以前全部撤出。1991年底以前,蘇聯共撤出駐蒙古的2個坦克師、2個摩托化步兵師、2個航空兵師和1個防空師。1992年底以前又撤出了1個摩托化步兵師和駐烏蘭巴托的運輸部隊。1992年10月,蒙古外長貢布蘇倫訪問了俄羅斯,兩國草簽了《俄蒙友好合作條約》。1993年1月,蒙古總統奧其爾巴特訪問莫斯科,與葉利欽正式簽署了該條約,新的友好條約根據蒙古方面的要求刪除了1966年1月簽署的《蘇蒙互助合作條約》中針對第三國的內容,條約規定兩國在外交方面特別是在亞太政策中協調行動,在軍事技術方面繼續合作。
  蘇聯在1988年初開始采取的迅速從阿富汗撤軍的政策,是其在整個亞洲進行戰略收縮的一部分。這一戰略收縮還包括勸說越南領導人從柬埔寨撤軍。1988年5月,越南宣布在1988年底以前撤出5萬軍隊,在1989年底以前撤出在柬埔寨的全部軍隊。同年8月,中蘇兩國副外長進行了關于柬埔寨問題的首輪會談。1988年12月初中國外交部部長錢其琛訪問莫斯科,雙方在和平解決柬埔寨問題的共識進一步擴大,1989年2月蘇聯外長謝瓦爾德納澤訪問北京,中蘇兩國外長發表了《關于解決柬埔寨問題的聯合聲明》,雙方強調越南從柬埔寨撤軍是政治解決柬埔寨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越南從柬埔寨的完全撤軍,排除了外部力量的政治解決柬埔寨問題的直接幹擾,柬埔寨四方終于在1991年于巴黎達成了關于政治解決本國問題的協議。
  在蘇聯從阿富汗和蒙古撤軍的同時,蘇聯也大幅度地減少了在越南的駐軍。1978年8月蘇聯軍艦首次進入金蘭灣以後,同年11月蘇越兩國簽署的《友好合作條約》規定越南方面向蘇聯提供金蘭灣海空軍基地的使用權,並正式簽訂了爲期25年的租借協定,隨著越南部隊的撤出,蘇聯海空軍在1980年全面進入金蘭灣。除了修建大量的海空軍設施外,蘇聯太平洋艦隊的20-30艘軍艦經常在此停泊。1990年1月18日,蘇聯外交部宣布,包括“米格-23”和“圖-16”飛機在內的蘇聯在金蘭灣的絕大部分空軍已經在1989年底撤出,只剩下一個改編了的航空分隊(6-8架飛機)。此外在基地的各部門的軍事人員也由原來的6000-8000人逐步減少到1995年的600人左右和2001年的400-500人左右。59
  上一世紀80 年代末期蘇聯對外政策的戰略性的調整,這個時期蘇聯國內出現的嚴重經濟危機,使戈爾巴喬夫政府大幅度削減了對外援助的規模,直至完全停止了對蘇聯在亞洲盟友的經濟援助,使這些國家原來在蘇聯支持和慫恿下采取的反華政策難以爲繼,在90 年代初期,尤其是蘇聯解體和獨聯體出現後,相繼采取了與中國關系正常化和建立睦鄰關系的政策。
  印度是中國西南部最大的鄰國。1962年10月中印戰爭後,兩國關系一致處于停滯狀態。60年代中期中蘇關系徹底破裂後,蘇聯加緊發展與印度的雙邊關系,特別是加強了對印度的軍事援助。1969年3月中蘇珍寶島沖突發生後,蘇聯更加急于將印度納入蘇聯所力圖建立的所謂“亞洲集體安全體系”。1971年8月,蘇聯與印度簽署了《和平友好合作條約》,其中規定:“如果締約一方受到進攻或進攻威脅時,雙方應立即協商以消除此種威脅,並采取措施以保證兩國安全。”條約簽署後不久的1971年11月,印度直接出兵東巴基斯坦,肢解了中國的友好聯邦巴基斯坦,同年12月16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譴責印度的侵略行徑。此後,印度政府實際上成爲蘇聯在南亞地區奉行的反華政策的重要助手,對1978年底越南入侵柬埔寨持支持態度。
  1986年戈爾巴喬夫在蘇共27大上提出外交政策上的新思維後,蘇聯放棄了勃列日涅夫時代的全球進攻戰略,印度在蘇聯全球戰略中的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1987年印度與巴基斯坦在拉賈斯坦邦和信德省的大規模軍事對峙中,蘇聯拒絕支持印度。同時,蘇聯對印度的經濟援助迅速減少,蘇聯政府提出從1992年起印度從蘇聯進口的原油一律用硬通貨支付,對印度的武器及其零部件的供應也必須用硬通貨支付。60 印度政府爲了擺脫失去蘇聯支持後的外交孤立和加強周邊安全環境,開始謀求與中國改善關系。1988年12月19-23日,印度總理拉?甘地訪問了中國,雙方在恢複和發展雙邊關系的問題上達成了共識,並就在邊境實際控制線地區建立信任措施方面達成了一系列的協議。1991年12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鵬對印度進行了回訪,爲兩國進一步改善關系作出了准備。1993年9月,印度總理拉奧訪問北京,兩國間簽署了《關于維持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兩側地區的和平與安寧的協議》。    1996年12月,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問了新德裏,兩國領導人簽署了《關于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地區軍事領域建立信任措施的的協議》,這是1959年以來印度政府一直拒絕簽署的協定。盡管1998年春季印度國防部長的反華言論和印度的核試驗使兩國關系再次出現波折,上述兩個協定仍然保證了中印邊境地區軍事領域的穩定。
  蘇聯晚期和獨聯體成立以來,越南與中國的關系也出現了持續改善的的進程。由于陷入經濟困難的蘇聯停止了對越南的經濟援助,越南對柬埔寨的入侵導致東盟國家的長期反對,越南也出現了嚴重的經濟危機,1989年初通貨膨脹率已達三位數以上,61 加之蘇聯開始謀求與中國關系的正常化,越南的反華政策失去了國際支持,這使得越南領導人轉而采取對華和解政策。1986年,在越南統一後開始執行反華政策的越南共産黨總書記黎筍去世,越南開始調整其對外政策。1988年召開的越南第八屆國會第四次會議決定從本國憲法中刪除反華內容。爲了促進邊境貿易以緩解日益嚴重的經濟危機,1988年底,越南單方面宣布開放中越邊境,邊境守衛部隊開始後撤,越南的廣播和報刊開始介紹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1991年8月上旬,中越兩國舉行副外長級磋商,就兩國關系正常化問題達成了共識。1991年11月,越南勞動黨總書記和總理訪問中國,兩國關系實現了正常化。 
  中越兩國實現了關系正常化以後,保持邊境地區的和平,解決邊界分歧,明確劃定兩國的陸路和海上邊界,成爲鞏固和推進兩國關系的核心問題之一。在1991年11月越南黨和政府最高領導人訪華期間,兩國副外長簽署了《中越處理兩國邊境事務臨時協定》,表示願意共同努力促進邊境地區經貿活動的開展,保持邊境的和平安寧,將兩國共同邊境建成和平友好的邊境。1992年2月,中國副總理兼外長錢其琛訪問了越南,兩國簽署了互設領事館的協議和經濟合作協議。1992年11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鵬回訪越南,兩國領導人發表的聯合公報強調雙方將盡快開始政府間的邊境談判,早日解決分歧。1993年10月中越兩國副外長在河內簽署了《中越關于解決邊境領土問題的基本原則協議》。從1993年8月開始就陸路和北部灣海上邊境的劃分問題舉行副外長級談判。1993年越南國家主席訪問北京,1994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訪問河內,此後兩國最高領導人互訪頻繁,兩國經濟合作不斷發展,爲兩國邊界問題的最終解決奠定了紮實的基礎。1999年12月初,中國國務院總理訪問了越南,中越兩國總理在河內簽署了關于兩國陸路邊界劃分的協定,同年12月30日,兩國正式簽署了《中越陸地邊界條約》。2000年12月末,越南國家主席陳德良應邀訪問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簽署了關于兩國舉行全面合作的聯合聲明,兩國有關部門簽署了《中越關于在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協定》。目前,盡管兩國在南沙群島的歸屬問題上存在著分歧,但兩國關系的性質與冷戰年代相比已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
  在蘇聯晚期和獨聯體建立後,由于蒙古的地緣安全環境和外交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蒙古的對華政策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中古兩國實現了關系正常化和建立了睦鄰友好關系。上一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由于蘇聯國家安全戰略和外交戰略的調整,蒙古在蘇聯外交政策布局中的地位明顯下降,處于經濟改革和經濟危機中的蘇聯迅速減少了對蒙古的經濟援助。1988年12月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宣布兩年內從蒙古撤軍75%以後,蒙古執政黨蒙古人民革命黨開始調整其對外政策,特別是注意與中國改善關系。1989年3月,蒙古外交部長貢布蘇倫應邀訪問了北京,與中國外長錢其琛簽署了《中蒙政府關于成立中蒙經濟、貿易和科技合作委員會協定》、《中蒙公民相互往來協定》。同年8月末至9月初,中國外長錢其琛對烏蘭巴托舉行了回訪,兩國順利實現了關系正常化。
  1989年末,受到蘇聯國內改革運動和東歐國家政治劇變影響的蒙古也出現了劇烈的國內政治動蕩,執政的蒙古人民革命黨在主要反對黨――蒙古民族民主黨和蒙古社會民主黨的壓力下,開始進行民主改革並宣布在蒙古實行多黨制。反對黨在對外政策上主張蘇聯軍隊盡快全部從蒙古撤出,終止與蘇聯建立的針對第三國的軍事同盟關系,1990年3月,蘇蒙軍方簽署了蘇聯軍隊在1992年底以前全部撤出蒙古的協定。在這種情況下,蒙古政府加快了與中國改善關系的步伐。1990年5月初,蒙古大人民呼拉爾主席團主席(國家元首)奧其爾巴特訪問了北京,中蒙兩國領導人發表了聯合公報,確認和強調兩國將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加強和發展友好合作關系。此後,兩國最高領導人進行了頻繁的互訪,使兩國的安全合作和經貿合作關系不斷發展。蒙古國副總統兼國家小呼拉爾主席貢其格道爾吉(1991年)、總理賓巴蘇倫(1992年5月)、總理紮斯萊(1996年3月)和總統巴嘎班迪(1998年12月)先後訪問了中國,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1991年8月)、總理李鵬(1994年4月)、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1997年4月)和國家主席江澤民(1999年7月)也先後回訪了烏蘭巴托。與此同時,兩國在軍事安全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也得到了迅速發展。1991年4月,蒙古新任國防部長紮丹巴中將訪華,兩國軍隊實行了關系政策化。同年11月,中蒙兩國互派武官。1992年6月,中國國防部長秦基偉上將訪問了蒙古,使兩國間的軍事合作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兩國還在公安、邊防和口岸管理等領域進行了交流與合作。1997年11月,在蒙古國防部長訪華期間兩國簽署了國防部之間的合作交流議定書。
  需要指出的是,1993年1月新的《蒙俄友好合作關系條約》終止了蒙古與蘇聯在1966年簽訂的蒙蘇軍事同盟關系以後,蒙古國家大呼拉爾于1994年以立法的形勢通過了《蒙古國對外政策構想》。《構想》規定,蒙古“不加入任何軍事同盟或集團,不允許使用本國領土或領空反對某個國家”,“按照均衡外交的原則發展廣泛的睦鄰關系”。62 蒙古人民革命黨在1996年的大選中喪失政權以後,由蒙古民族民主黨和蒙古社會民主黨組成的聯合政府基本上繼承了上述地位政策的基本原則。蒙古的不結盟和中立政策排除了冷戰年代第三國利用蒙古領土對我國施加軍事壓力的可能,使中蒙兩國間的4676公裏的漫長邊境成爲和平與安寧的邊境。

  二 獨聯體國家與中國建立了新型安全合作關系

  蘇聯的解體,使原來蘇聯的疆域上出現了15個新興國家,其中12個爲獨聯體國家,同時也使與中國有共同的陸路邊界的國家由12個增加到15個。1991年12月以來中國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新型軍事安全合作關系的發展,是蘇聯解體和獨聯體建立以來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變化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一過程主要包含了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是有關國家在邊境地區各自裁減軍事力量並建立在邊境地區的相互信任;其二是有關國家在長期懸而未決的邊界的劃分問題上取得了重大進展。
  (一)中國與相鄰獨聯體國家在共同邊境地區裁減軍備和建立相互信任
  在中國與相鄰的獨聯體國家建立新型的邊境安全關系和邊境裁軍的過程中,中俄兩國之間的軍事合作關系和安全領域的相互信任關系的建立起到了關鍵性的推動性的作用。
  中蘇之間關于在邊境地區建立相互信任和裁減軍事力量的共同努力,爲獨聯體成立後中俄兩國在這個領域的合作取得長足的進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1989年5月中蘇關系正常化的同時,中蘇兩國領導人還就采取措施將中蘇邊境地區軍事力量裁減到與兩國的正常睦鄰關系相適應的最低水平問題達成了協議,兩國的外交和軍事專家小組與1989年11月就此問題開始了談判工作。1990年4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應邀訪問莫斯科,中蘇兩國在這次訪問期間簽署了《關于中蘇邊境地區相互裁減軍事力量和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指導原則》。1991年12月蘇聯解體、獨聯體建立後,1992年9月8日,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四國的全權代表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簽署協議,決定在與中國舉行的關于在邊境地區裁軍和加強軍事領域的信任的談判中組成聯合代表團。
  中國與俄羅斯兩國政治關系的順利發展爲邊境地區裁軍和建立相互信任奠定了基礎。1992年12月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訪華期間,中俄兩國最高領導人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相互關系基礎的聯合聲明》,聲明中強調:“兩國所有的問題將以和平方式解決,相互不以任何形式,包括不利用同對方接壤的第三國領土、領水、領空,不使用武力或威脅使用武力,並爲此建立相互對話機制。”63這既是對以往曆史經驗的總結,也是兩國新型軍事安全關系的核心原則。在這次訪問期間,雙方還簽署了《關于在邊境地區相互裁減軍事力量和加強軍事領域信任問題的諒解備忘錄》,進一步推動雙方(包括獨聯體其他三國)在此領域談判進程。
  與此同時,中俄兩國在軍事安全領域的其他問題上的合作關系也迅速發展起來。1992年8月末中國國防部長秦基偉訪問了莫斯科,正式建立了兩軍之間的聯系,雙方探討了兩國軍事技術交流及在更廣泛的領域加強合作與交流的問題。1993年6月和8月,中國國家軍委副主席和總參謀長分別訪問了莫斯科,進一步探討了雙方在軍事技術和軍轉民領域的合作。1993年11月,俄羅斯國防部長格拉喬夫訪問了北京,簽署了俄中兩國國防部合作協議,確立了國防部長定期會晤機制。1994年7月,中國國防部長遲浩田訪問俄羅斯,雙方簽署了《中俄兩國政府預防危險軍事活動協定》。1994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問莫斯科,這是中國國家元首在俄羅斯獨立後首次訪問莫斯科,兩國首腦簽署了《關于不將本國戰略核武器瞄准對方的聯合聲明》,這一舉措雖然從從軍事技術的角度說是象征性的,但卻反映了兩國的關系水平和在軍事安全領域內的相互信任。中俄兩國在上述領域合作與交流機制的發展,使得兩國在邊境裁軍領域的合作建立了鞏固的政治基礎和足夠的相互信任,使得雙方確認,以兩國的關系水平而言,在兩國的邊境地區借助軍事手段維系安全的陳舊模式已經失去了意義。
  經過共22輪的長時間的談判和磋商,中國與相鄰的四個獨聯體國家在邊境地區加強信任和裁軍問題的一系列細節問題上終于達成一致。1996年4月26日,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在上海簽署了《中國同俄哈吉塔關于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定》。該協定共16款,其主要內容爲:①雙方部署在邊境地區的軍事力量互不進攻,不進行威脅另一方及損害邊境地區安寧與穩定的任何軍事活動。②雙方交換部署在邊界線各自一側100公裏地理區域內的陸軍、空軍、防空軍航空兵、邊防部隊人員數量和武器裝備、軍事技術基本種類數量的資料。③雙方不進行針對對方的軍事演習,限制實兵演習的規模、範圍和次數,在邊界線各自一側10公裏的區域內,除邊防部隊以外,雙方不部署新的戰鬥部隊。④相互通報邊境100公裏縱深地區的重要軍事活動情況,相互邀請觀察實兵演習。⑤采取措施預防危險軍事活動。⑥加強雙方邊境地區軍事力量和邊防部隊之間的友好交往。⑦該協定無限期有效。經各簽署國的最高立法機關批准後,該協定于1998年5月7日生效。
  一年以後,即1997年4月24日,中國與上述獨聯體四國在此領域最終達到了預定目標,于莫斯科簽署了《中國同俄哈吉塔關于在邊境地區相互裁減軍事力量的協定》。該協定同時附有關于協定適用範圍議定書、關于裁減程序議定書、關于交換資料議定書和關于監督和核查議定書四個附件。這個同樣含有16項條款的協定除了再次重申《中國同俄哈吉塔關于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定》中的一些基本原則外,強調雙方裁減和限制部署在邊界線兩側各100公裏縱深地區內的陸軍、空軍、防空軍航空兵的人員和作戰坦克、裝甲作戰車、火炮、戰術導彈發射架、作戰飛機、戰鬥直升機等主要種類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的數量,確定其最高限額,規定了在邊界線兩側各100公裏縱深區域內的邊防部隊人員(13.04萬人)及其主要種類的武器裝備和軍事技術裝備的數量的最高限額,確定了武裝部隊人員和軍事技術裝備的裁減方式及其期限(二年),並交換有關資料和進行相互監督等等。該協定的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經雙方同意可以延長。64
  應該指出,雙方在軍事安全領域達到的這種相互間透明度是非軍事聯盟的國家關系中前所未有的。因而,有理由認爲,雙方通過以上兩個協定的達成,開創了冷戰結束後處理國家間安全問題和地區安全的全新模式和全新的理念。
  1988年12月7日戈爾巴喬夫在第43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蘇聯將單方面裁軍50萬人以後,到1990年底,這一裁軍計劃基本完成,其中在中蘇東段邊界所處的遠東地區裁減了12個師共20多萬人。65 《中國同俄哈吉塔關于在邊境地區相互裁減軍事力量的協定》簽署後,在規定的兩年內,在中俄東段邊界和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共同邊界兩側規定的各100公裏的區域內,獨聯體的四個國家將“裁減人員13萬(其中俄羅斯人12萬)、坦克3900輛、裝甲車5800輛、大炮4500門、作戰飛機290架、直升機434架。”由于《裁軍協定》規定在邊界線100公裏的範圍內每一方保留的武裝部隊的最高限額爲13.04萬人,“根據這些數字進行推算,在7500公裏的邊界線上100公裏以內的邊境地區每一平方公裏只有17-18名軍人。換句話說,如果這些軍人分成三班,並只是擔負守衛邊界線的任務,那麽每一個邊防軍人就得分管200米長的邊界線”。66 可以認爲,由于中國與俄羅斯等獨聯體四國睦鄰友好和相互信任的關系的建立,雙方在邊界地區的現存的武裝力量,在軍事上只具有象征性的意義,如果中國與獨聯體國家的關系長期保持目前的水平,它的主要功能在于防止其他一些非傳統安全的因素破壞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定。
  (二)中國與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絕大部分邊界分歧的解決
  雖然冷戰年代中蘇關系的破裂並不是雙方在邊界問題上的分歧的結果,但中蘇兩國在黨的關系和國家關系破裂後,雙方在邊界劃分問題上的分歧,使相互間的矛盾更加具有對抗性,直至導致了1969年3月在邊界東段珍寶島地區、1969年8月在邊界西段鐵列克提地區直接的軍事沖突。
  戈爾巴喬夫執政時期,由于蘇聯政府放棄了一些顯然不合理的要求(例如,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方面認爲,中蘇兩國的國界限在中國一側的河岸線上),使中蘇兩國的邊界談判工作在東段地區開始有了實質性的進展,蘇聯解體和獨聯體建立後,中國與俄羅斯等四國獨聯體國家良好關系的建立,使得中國與原蘇聯的絕大部分國界限的劃定工作能夠順利的解決。
  新中國建立後,中國與蘇聯之間進行的邊界談判共經曆了三個階段,即1964年2-8月的第一階段,1969年10月-1978年7月的第二階段,1987年2月-1991年5月的第三階段。1985年戈爾巴喬夫執政以後,蘇聯政府對華政策有了很大改變,力圖實現蘇中關系的正常化成爲當時蘇聯對華政策的主要內容,而著手解決或基本解決中蘇的邊界分歧是實現雙方關系正常化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1986年7月28日,戈爾巴喬夫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發表講話,提出蘇中兩國東段國界的可以按照兩國界河的主航道中心線來劃分。67這雖然談不到是蘇聯方面作出了什麽讓步,因爲根據國際法公認的原則,如果以兩國以河流爲界,邊界線在主航道中心線或不通航河流的中心線,但這與勃列日涅夫時期單方面認爲蘇中兩國國界線在中國河岸的立場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也就爲新一輪談判奠定了一個新的良好的基礎。中國政府立即對策作出了積極的反應。1986年9月,中國外長吳學謙與蘇聯外長謝瓦爾德納澤在聯合國大會期間舉行了會晤,雙方商定1987年2月在莫斯科恢複邊界談判。經過兩年多的詳細磋商,中蘇雙方就東段邊界走向達成了原則協議(額爾古納河流域的阿巴該圖洲渚,俄方稱爲大島,黑龍江和烏蘇裏江彙合處的黑瞎子島,俄方稱爲大烏蘇裏島和塔拉巴洛夫島爲待議地區)。1991年5月,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問莫斯科期間,雙方外交部長簽署了《中蘇國界東段協定》。該協定共有10項條款,其主要內容爲:確定了中蘇邊界東段除黑瞎子島等兩塊爭議地區以外的邊界走向,同意繼續談判解決尚未達成一致地區的邊界走向問題;通航河流國界線沿主航道中心線行、非通航河流國界線沿河流中心線行,並依此劃分島嶼歸屬;雙方各類船只,包括軍用船只,可從烏蘇裏江經哈巴羅夫斯克城下至黑龍江無阻礙地航行;中國船只可沿圖們江下遊通海往返航行;成立聯合勘界委員會負責實施勘界立標工作。1992年2月13日,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批准該協定,同年2月25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了該協定,1992年3月16日,俄羅斯外長科濟列夫訪華期間雙方互換了批准書,協定從當日起生效。
  中蘇邊界聯合測圖工作組成立于1990年12月,在《中蘇東段國界協定》簽署後全面展開工作,蘇聯解體後,這個工作組成爲以中國爲一方,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爲另一方的聯合工作組,繼續進行邊界地圖的測繪工作。1992年12月葉利欽總統訪華期間,中俄雙方商定將在五 年內完成中俄之間的勘界工作。1993年5月和1995年12月分別完成了中俄東段國界已協商一致的邊界地段地形圖和中俄西段及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邊界的協商一致地段地形圖的測繪工作。
  1994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問俄羅斯期間,雙方簽署了《中俄國界西段協定》,該協定在1995年10月17日兩國在互換兩國最高立法機關的批准書後開始生效。1997年11月,葉利欽總統第三次訪華,兩國元首簽署的《中俄聯合聲明》寫道:“中俄兩國元首鄭重宣布,根據一九九一年五月十六日協定進行的中俄國界東段勘界的所有問題業已解決,中俄東段已勘定的邊界(約4200公裏)在兩國關系史上首次在實地得到准確標示。......雙方宣布願在商定的期限內完成中俄邊界西段(約55公裏)的勘界工作。雙方將繼續談判公正合理地解決遺留的邊界問題,以便將共同邊界全部確定下來。”68 1999年4月27日,在1992年6月開始工作的中俄邊界聯合勘界委員會的俄羅斯代表團團長基列耶夫對新聞界宣布,俄中聯合勘界部門共繪制和完成了有關兩個邊界協定的175張詳盡地圖及輔助文件,“雙方已經沿東部4195公裏長的邊界――從蒙古至圖們江,及沿西部54公裏長的邊界――從哈薩克斯坦至蒙古,立下2084個界標及界碑。”待議地區的“三座島嶼的命運將留待未來決定”。69 在1999年12月上旬葉利欽總統對北京進行非正式訪問期間,中俄兩國外長代表本國政府簽署了《中俄關于中俄國界線東段的敘述議定書》和《中俄關于中俄國界線西段的敘述議定書》。
  在中俄之間邊界勘界工作進行之時,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邊界談判和劃界工作也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中國與相鄰的中亞三個獨聯體國家的邊界談判也是以1987年至1991年間的中蘇邊界談判爲基礎的。當時,中蘇雙方已經就中蘇西部共同邊界中的中哈和中吉段絕大部分的邊界走向達成了協議,並討論了中塔地段的邊界問題。1992年9月8日,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組成了聯合邊界談判代表團,共同開始了與中國方面的談判工作。
  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共同邊界總長約1770公裏。1994年4月26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鵬在訪問阿拉木圖期間與哈薩克斯坦總統簽署了《中哈國界協定》,經雙方交換立法機關的批准書後于1995年9月11日生效。這個含有九項條款的協定確定了除雙方未協商一致的兩塊爭議地區以外的中哈邊界走向,同意繼續談判解決尚未達成一致地區的邊界走向問題,決定成立聯合勘界委員會負責實施勘界工作。同時在關于兩個爭議地區的邊界走向問題,中哈雙方本著逐一談判,逐一簽訂協定的原則。1997年9月24 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鵬在訪問阿拉木圖期間與哈薩克斯坦總統簽署了第一個《中哈國界補充協定》,敘述了1994年《中哈國界協定》沒有包括的自中哈國界第六十九界點至兩國國界西南端終點汗騰格裏峰全長約10公裏的邊界走向。1998年7月4日,中國國界主席江澤民在出席在哈薩克斯坦首都展開的“上海五國”第三次元首會議期間,與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簽署了第二個《中哈國界補充協定》,該協定敘述了中哈邊界上察汗鄂博和夏爾希裏兩塊地區的中哈邊界走向。該協定的簽署標志著中哈邊界問題全部解決。1999年11月下旬,納紮爾巴耶夫訪問北京,中哈兩國領導人簽署了《中哈關于兩國邊界問題獲得全面解決的聯合公報》。
  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的共同邊界約1096公裏。1992年5月,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發表關于兩國友好與合作關系的聯合公報承認1987年至1991年中蘇邊界談判中關于中吉邊界段所取得的成果,願意以此爲基礎就遺留問題繼續談判。吉爾吉斯斯坦邊界談判代表團參加了1992年9月成立的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四國組成的聯合邊界談判代表團的工作。1996年7月4日,作爲中吉邊界談判的階段性成果,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在首次訪問吉爾吉斯斯坦期間與阿卡耶夫總統簽署了《中吉國界協定》,該協定于1998年4月27日生效。這個協定規定了中吉兩國除一塊爭議地區外的邊界走向,規定成立聯合勘界委員會實施勘界立標工作。1999年8月26日,中吉兩國簽署了《中吉國界補充協定》,最終劃定了一塊爭議地區的邊界走向,從而使得兩國的邊界問題得到了全面解決。
  與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相比,這個與塔吉克斯坦的邊界問題較爲複雜,爭議涉及的領土面積也要大得多。1882年中國清朝政府與沙皇俄國簽訂了《中俄喀什噶爾界約》,1884年雙方又簽訂了《中俄續勘喀什噶爾界約》,規定了今天帕米爾地區的中國與塔吉克斯坦邊界的大致走向。1891年9月和1892年4月,沙俄政府利用《中俄續勘喀什噶爾界約》中關于邊界走向的不規範之處,即中俄兩國的邊界線在烏孜別裏山口地區,俄國邊界一直往西南,中國邊界一直往南的規定,出動軍隊不僅占領了烏孜別裏山口西南的待議地區,而且入侵了山口以東直至薩雷闊勒嶺的中國領土,清朝政府因此與沙皇政府進行了長達兩年多的交涉。1894年清朝政府與日本的關系陷入嚴重危機之時,爲了避免兩線作戰,清朝政府于當年4月與沙俄政府換文,同意維持帕米爾地區的現狀。同時,清朝政府在換文中明確指出:“在采取上述措施時,並不意味著放棄中國對于目前由中國軍隊占領以外的帕米爾領土所原有的權利。它認爲,應保持此項以1884年議定書爲根據的權利,直到達成一個滿意的諒解爲止。”70 由于上述曆史遺留問題,目前中國與塔吉克斯坦的邊界爭議地區的面積達28000平方公裏,兩國目前仍然爲最終解決這一問題而進行外交談判。
  總體說來,由于中蘇關系的正常化以及因此産生的連帶效應,與冷戰年代相比中國周邊安全形勢的好轉過程,在上一世紀的80年代末期就已經開始出現。蘇聯解體和獨聯體建立以後,由于中國和俄羅斯等有關獨聯體國家友好關系的發展,由于冷戰結束後國際安全形勢和地區安全形勢的變化,這一改善過程出現了進一步的發展,使中國真正開始面臨著一個總體上有望長期保持穩定的周邊安全形勢。
  同時也應該指出,上一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新的消極的具有一定破壞性的安全問題也開始出現。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由于兩極格局和蘇聯的解體,美國對中國的聯合對付蘇聯的戰略需求消失,中美之間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別對雙邊政治關系的影響開始凸現,1996-1997年間,美國和日本修改冷戰年代簽署的防禦合作指針,增加了針對中國的內容。1999年美國和日本還就在東亞地區建立戰區導彈防禦系統問題達成一致,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構成了新的威脅。其二,在與中國西北部接壤的中亞地區,非傳統安全問題,特別是民族分離主義、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問題在1997年以後對該地區和中國新疆地區的穩定産生了越來越大的消極影響,促使該地區有關國家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來應對這一新的安全形勢。
http://euroasia.cass.cn/chinese/Production/CIS10/035.html

獨聯體國家:傷感的紛爭
http://news.sina.com.cn/z/dltfz/index.shtml

“獨聯體”12國召開峰會 普京提交文檔力推改革

 中新網8月27日電 據鳳凰衛視報道,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獨聯體12國元首26日群集俄羅斯喀山,舉行有關獨聯體重大改革峰會,元首們將就10個涉及獨聯體改革的文檔進行簽名,但是會議剛開始各國就對獨聯體改革分歧較大。   普京認爲,獨聯體的功能越來越衰竭,如果不進行改革治療,遲早一天自生自滅。
  作爲本屆獨聯體國家的執行主席,普京在當天喀山會議上向與會成員國元首提交了10份文檔,涉及“獨聯體”改革的八大問題。
  但是與會各國元首並沒有就此問題達成一致,不過最終同意在照顧各方利益的基礎上尋求折中方案。
  專家們指出,普京提出的獨聯體國家改革方案,要點是結束獨聯體國家之間目前邊境自由往來的狀況,使獨聯體國家之間關系“以國際法和國際准則爲基礎”。實踐證明,隨著獨聯體國家的市場改革不斷深化,各國對國際准則的依賴已得到加強。(盧宇光)
http://zzz-hnagri.gov.cn/news/14980.html

俄以務實眼光看待獨聯體一體化

去年和今年年初,俄羅斯在天然氣供應價格問題上與烏克蘭、摩爾多瓦、亞美尼亞、格魯吉亞和白俄羅斯等國出現紛爭,一時間引發世人的普遍關注。俄羅斯總統普京15日說,俄羅斯應當繼續努力發展獨聯體的一體化,其中首要的任務是在市場原則的基礎上實現經濟一體化,鞏固歐亞經濟共同體和在新的條件下建立關稅聯盟。
 輿論認爲,普京總統的這一態度,反映了俄羅斯在處理與獨聯體國家關系時越來越明顯的務實立場。
  近年來,獨聯體經濟一體化有了一定的發展,成員國間相互貿易額逐年增加,相互投資規模也呈逐年擴大趨勢。但是,獨聯體內部的經濟聯系仍然在低水平徘徊,一體化程度受國際大環境影響也日漸弱化。造成獨聯體國家在一體化進程中說得多、做得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多層次的。就客觀因素而言,獨聯體各成員國之間實力差距過大,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工業相對發達,中亞和外高加索國家則主要是農業國。而且,各國擬制的宏觀經濟發展目標各不相同,選擇的經濟發展道路也各有特色,不僅使得各國經濟實力差距進一步擴大,分歧過大甚至相悖的利益訴求也阻礙了獨聯體內部協調合作機制的建立。
  與此同時,獨聯體框架內的次區域一體化卻在積極推進,形成或正在形成俄白聯盟、“古阿姆集團”、中亞經濟共同體、東歐聯盟、斯拉夫聯盟、“高加索四國”等次地區集團。這些發展速度各異、實現程度不同的一體化關系,一方面顯示了區域聯合的必要性,有助于推進獨聯體的一體化;另一方面,不同的次地區集團的相互競爭,以及某些國家同時參加多個發展目標和指導思想相異的區域組織的現實,無形中增加了獨聯體一體化的成本和複雜性。
  特別是,俄羅斯在獨聯體中顯而易見的主導地位,使其它國家擔心自身獨立和主權在一體化中受損。連前些年得到兩國大多數居民贊同的俄白聯盟,如今也被雙方一些民衆看成是“不平等的聯盟”——部分俄羅斯人認爲俄大白小,聯盟不應是對等的“1+1”;一些白俄羅斯人則認爲,實現聯盟就成了“白俄羅斯加入俄羅斯聯邦”。實際上,世界上各個地區的一體化發展,都必然要涉及到部分國家權力的讓渡。而獨聯體各國雖然都承認聯合是共同利益之所在,但又都擔心一體化影響自身的獨立,不願承擔更多的義務,大大牽制了獨聯體一體化的進程。
  有鑒于此,普京政府積極推行務實外交,奉行獨立自主、平衡、開放的對外政策,在與獨聯體國家進行的貿易往來中開始越來越多地引入市場經濟原則。俄希望以市場經濟原則維護自己的經濟利益,同時也規範獨聯體內部的經貿往來,以此達到獨聯體經濟一體化的目的。普京總統1月15日的表態,正是向外界清晰地傳達了這一信號。對于已經習慣于以“暗補”形式得到俄經濟優惠的一些獨聯體國家來說,俄羅斯引入市場經濟原則的新舉措,雖然使其切身利益受到很大的損失,但由于這些國家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俄羅斯的能源供給與市場開放,獨聯體一體化仍然是其現實的需要。
  不過,出于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的需要,格魯吉亞、烏克蘭、阿塞拜疆等國也在努力同獨聯體區域外的國家深化經濟合作,對俄的能源與市場依賴程度也會相應下降。俄羅斯目前推行的在市場原則基礎上實現獨聯體國家經濟一體化的新舉措,能否實現推動獨聯體經濟一體化的初衷,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http://news.sohu.com/20070124/n247798351.shtml

美國對獨聯體的政策

  美國在90年代發表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多次表明,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追求3個核心目標,即增強美國的安全、促進美國的經濟繁榮和促進國外的民主與人權。美國認爲,俄羅斯及其他獨聯體國家的發展進程同美國能否實現上述3個核心目標密切相關。然而,自蘇聯解體以來,美國並沒有一項明確闡述的同意的和始終如一的對獨聯體的政策。對不同的獨聯體國家,美國的政策往往有不同的側重點。比如,美國對俄羅斯的政策更多的是強調核安全、促進民主和自由市場經濟以及要求俄羅斯奉行一項“負責任的”對外政策。而在美國對其他獨聯體國家的政策中,支持這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則被置于突出的位置。從時間上來說,在蘇聯解體後的頭兩年,美國在獨聯體地區所關注的唯一重點是俄羅斯(核裁軍問題除外)。但是隨著形勢的變化,從1994年開始,美國對其他獨聯體國家的重視程度明顯提高。盡管如此,美國對獨聯體各國的政策中有幾點是帶有普遍性的。其中包括:努力防止在獨聯體地區重新出現象原蘇聯那樣的“歐亞帝國”,加強核安全,促進民主和自由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推進美國的商業利益,尤其是獲取中亞和裏海的能源資源。

  一、 防止恢複“歐亞帝國”

  蘇聯剛解體時,俄羅斯領導人對內推行激進的經濟改革,對外奉行親西方的外交政策,對其他獨聯體國家則采取“甩包袱”的態度而不予重視。俄羅斯的這種對內、對外政策博得了美國的好感。不少美國人對俄羅斯的發展前景頗爲樂觀。他們認爲俄羅斯會象英國那樣成爲美國的另一個戰略夥伴。英國在20世紀的力量衰落使其領導人相信,只有同美國結成緊密的聯盟才能最好地維護英國自身的利益。許多美國人由此希望俄羅斯也會象英國那樣心甘情願地充當美國的小夥伴,支持美國在世界各地/包括在原蘇聯地區所推行的政策。克林頓在1993處入主白宮以後,把進一步促進俄羅斯向“民主和自由市場經濟”轉變視爲其對外政策的“重中之重”並致力于同俄羅斯建立“戰略夥伴關系”,期望俄羅斯能帶動整個獨聯體地區加速融入西方的“民主國家大家庭,以便推動建立一個“統一的、民主的自由的歐洲”。
  然而,從1994年年初開始,隨著俄羅斯國內民族主義力量的增長和俄羅斯對內,對外政策的調整,俄羅斯謀求恢複大國地位和在某種程度上重新控制獨聯體地區的意圖日趨明顯。俄羅斯領導人公開表示,獨聯體和波羅的海3國是俄羅斯“重要的切身利益所在”,並強調俄羅斯必須對獨聯體的安全與穩定承擔主要責任。與此同時,俄羅斯在波黑、歐洲安全等對外政策的其他一些重大問題上也開始同美國拉開距離。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改變了對俄羅斯發展前景的估計。美國國務卿克裏斯托弗公開表示,美國“必須提防俄羅斯恢複冷戰時期的政策”。 美國國防部長佩裏更明確地指出,俄羅斯即使出現最好的結局,成爲一個民主的市場經濟國家,其利益也將與美國的利益不同;而最壞的結局是,它可能成爲一個與西方對立的軍國主義和帝國主義專制國家。
從9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俄羅斯對內和對外政策的不斷調整,美國對俄羅斯的看法也越來越悲觀。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曆史學家理查德?派普斯的看法頗具有代表性。他在1997年9、10月間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稱:“俄羅斯尚未與其蘇聯時代的過去徹底決裂。對俄羅斯來說,通向文明社會的道路漫長而艱險。國家杜馬被共産黨人和民族主義者控制。他們對西方有著同等的疑慮,並且有同樣大的決心要恢複俄羅斯的超級大國地位。雖然莫斯科承認原蘇聯各共和國的主權地位,但是------它不遺余力地要使這些國家在經濟、政治和軍事方面逐步地與俄羅斯重新一體化。鑒于這些國家在大小和人口方面的差異,這樣做只會意味著使這些從前的加盟共和國重新淪爲附屬國。”
  由于美國對俄羅斯的看法發生變化,從1994年開始,它在繼續促使俄羅斯向民主和自由市場經濟轉變的同時,越來越明確地把防止俄羅斯恢複‘歐亞帝國’和防止獨聯體地區重新成爲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作爲其對獨聯體政策的一項重要目標。這同美國在蘇聯解體後維護自己作爲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防止重新出現過去那樣的全球和地區性競爭對手的戰略目標是完全一致的。美國在獨聯體地區力圖通過以下兩種做法來實現這一目標:
  第一,利用財政援助支持其他獨聯體國家、尤其是烏克蘭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阻止俄羅斯的“帝國野心”。1995年11月,尚未上任的美國駐獨聯體無任所大使詹姆斯?柯林斯在國會作證時陳述說,美國對獨聯體的政策“總的來說是支持這些國家在民主化、建立自由市場和維護獨立、主權及安全方面所作的努力”。接替柯林斯擔任美國駐獨聯體無所任大使的斯蒂芬?塞斯坦諾維奇在美國國會1999年3月舉行的聽政會上也承認,美國對中亞政策的“中心目標是保障該地區國家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由于獨聯體國家普遍存在著嚴重的經濟困難,因此美國認爲,支持除俄羅斯以外的其他獨聯體國家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向這些國家提供一定數量的財政援助。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毫不隱諱地說過,“要阻止俄羅斯的帝國野心,我們只有一條路,就是大力援助蘇聯解體後形成的獨立國家。”他在1998年6月訪問基輔時直言不諱地說,美國之所以以援助烏克蘭,爲的是使烏克蘭能保持獨立國家的地位。他還說,失去了烏克蘭,俄羅斯便不可能成爲帝國。從1994年開始,美國在減少對俄羅斯財政援助的同時,明顯增加了對烏克蘭和其他獨聯體國家的援助。1993年美國對獨聯體地區的援助中有60%是給予俄羅斯的,但是到了1997年這一比例已下降到15%,大部分援助已轉向烏克蘭和其他獨聯體國家。爲了遏制俄羅斯的“帝國野心”,美國公開警告俄羅斯不要謀求在其邊界以外建立“勢力範圍”,要求俄羅斯尊重其鄰國的“獨立”和“主權”,並要求它在獨聯體熱點地區的維持和平行動必須置于國際組織的監督之下。美國國會在1994年批准對俄羅斯的援助法案規定,如果俄羅斯以任何方式侵犯其他國家的領土完整,美國將停止對它的大部分援助。美國國會在同一年批准的“對外援助撥款法案”也明確規定禁止向任何侵犯其他獨聯體國家的領土完整或主權的獨聯體國家提供援助。
  第二,促進獨聯體內部的“地緣政治多元化”,阻止獨聯體的一體化進程。美國清楚地知道,俄羅斯如果失去了獨聯體這個戰略依托,也就失去了重振大國地位的一個極爲重要的基礎。因此,自從俄羅斯開始調整其內外政策以來,美國就一直把促進獨聯體內部的“地緣政治多元化”和阻止獨聯體的一體化進程看作是防止俄羅斯“恢複帝國”的一個重要手段。這方面的一個同出例子是美國對獨聯體內的所謂“古阿姆”的支持。“古阿姆”最初是由烏克蘭、摩爾多瓦、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4國爲了討論歐洲常規軍事力量條約的側翼限制問題而與1996年建立的。1997年以後,該組織成員之間的合作範圍逐漸擴大到解決地區沖突、確保能源供應線路的安全、建立亞歐運輸走廊和開發裏海能源等問題,而且該組織成立爲了維護自身利益而利用該組織同俄羅斯抗衡的意圖也越來越明顯。1999年4月,“古阿姆”4國以及烏茲別克斯坦的領導人利用在華盛頓參加別約成立50周年慶典活動的機會,舉行會議並吸收烏茲別克斯坦爲該組織的正式成員。此次會議通過的一項決議表示,“古阿姆”成員國“將在北大西洋夥伴關系理事會和北約和平夥伴關系計劃的框架內發展相互協作”。此次會議前夕,阿塞拜疆、格魯吉亞和烏茲別克斯坦3國宣布退出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古阿姆”的另兩個成員國烏克蘭和摩爾多瓦則從一開始就拒絕參加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美國對“古阿姆”及其成員國的上述活動和做法給與了積極支持。2000年,美國承諾撥出3,700萬美元用于支持“古阿姆”,並允許在2001年向格魯吉亞提供1200萬美元的軍事援助。在1999年11月舉行的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伊斯坦布爾首腦會議上,美國及其西方盟國已允許俄羅斯在北高加索地區增加駐軍數量爲交換條件,迫使俄羅斯統一削弱其駐格魯吉亞的軍隊數量並在2000年底前從摩爾多瓦撤走全部軍隊。另一方面,美國對積極參與獨聯體一體化進程並同俄羅斯結盟的白俄羅斯則采取了孤立和制裁的做法。1999年12月俄白兩國簽署聯盟條約後不久,美國即宣布中止對白俄羅斯的援助。在美國的影響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宣布停止對白俄羅斯貸款。據白俄羅斯媒體報道,美國中央情報局還在白俄羅斯策劃旨在推翻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顛覆活動,資助白俄羅斯的政治反對團體並挑起分裂主義活動和宗教沖突。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對白俄羅斯的這些做法惡化了白俄羅斯的社會經濟局勢並已成爲阻礙俄白兩國進一步加深一體化的一個主要的外部因素。
  此外,美國還通過同許多獨聯體國家、尤其是那些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和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國家加強雙邊的經濟和軍事合作、鼓勵這些國家擴大同北約以及歐洲聯盟和歐洲委員會等其他西方組織的聯系來促進獨聯體內部的離心傾向的發展。克林頓政府不顧美國許多石油公司和專家的反對,全力支持關于修建一條繞過俄羅斯和伊朗的巴庫-傑伊漢輸油管道計劃,其主要目的也是爲了減少中亞和外高加索地區的獨聯體國家對俄羅斯的依賴,阻止俄羅斯從政治上和經濟上控制這些國家。

  二 加強獨聯體地區的核安全

  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曾明確說過,在發展對俄關系時,美國優先考慮的是確保美國人民的安全。她說,不管克裏姆林宮裏任免何人,也不管俄羅斯采取何種方針,美國首先關注的將永遠是這個問題。 [12] 美國總統克林頓也說過,美國向俄羅斯提供的援助中有2/3是爲了實現核安全,即用于銷毀核武器和保證和材料的安全。由此可見,加強核安全是美國對俄羅斯和整個獨聯體政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美國認爲,冷戰結束和蘇聯解體以後世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俄美兩國不再是戰略對手。加上俄羅斯國力的急劇衰退,美國實際上排除了同俄羅斯發生任何世界規模的沖突的可能性,也不再擔心來自俄羅斯的核進攻。但是,蘇聯解體時,俄羅斯以及其他幾個獨聯體國家從蘇聯繼承了大量的核武器和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的和材料。這些核武器和核材料的安全狀況及其可能的“擴散”令美國感到非常擔憂,被美國看作是對美國及其盟國的安全所構成的一個重大威脅。據美國專家估計,1991年年的蘇聯解體時,原蘇聯地區大約保留著27,000多枚核彈頭,其中包括11,000多枚戰略核彈頭和15,000多枚戰術核彈頭。當時,80%以上的戰略核武器部署在俄羅斯,其余的則分散在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3國境內。烏克蘭有130枚SS-19洲際彈道導彈(每枚導彈你攜帶6個核彈頭)、46枚SS-24洲際彈道導彈(每枚導彈攜帶10個核彈頭)、40多架戰略轟炸機和500多枚空中發射的巡航導彈。哈薩克斯坦有104枚SS -18洲際彈道導彈(每枚導彈攜帶10個核彈頭)和40架“熊”式H戰略轟炸機。白俄羅斯有81枚SS-25單彈頭的機動式洲際彈道導彈。 [14] 此外,俄羅斯和其他幾個獨聯體國家境內還儲存著大量的可用于制造核炸彈的裂變材料-鐶和高濃縮鈾。據美國專家估計,俄羅斯境內儲存的武器級和材料包括1,200多噸鈾和150多噸鐶。烏克蘭境內大約有100公斤高濃縮鈾。哈薩克斯坦境內大約存有300公斤高濃縮鈾和也許100公斤鐶。由于之需要少量的核材料(3公斤濃縮鈾和1至8公斤鐶)就能制造出一枚粗糙的核炸彈,因此只要有少量的這種裂變材料被偷運出這些國家就可能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
  除上述核武器和核材料的數量以外,其安全狀態也令美國感到擔憂。例如,俄羅斯所擁有的許多戰略核武器都已經老化,其安全程度明顯降低。由于財政原因,俄羅斯沒有能力更換原蘇聯在冷戰時期制造的數量衆多的洲際彈道導彈、核潛艇和遠程轟炸機。俄羅斯軍方承認,目前俄羅斯的58%地彈道導彈都已超過10年的平均安全服役期,有數百枚部署在發射井中的洲際彈道導彈的服役期已長達20年。俄羅斯的早期預警合同須系統的狀況也在惡化。俄羅斯官員曾公開承認,俄羅斯的70%的早期預警衛星要麽早已超過規定的服役期限,要麽已處于嚴重的破損狀態。這種狀況是俄羅斯難以區分真假導彈襲擊,從而有可能造成一場核災難。1995年1月,俄羅斯的雷達系統曾把挪威發射的一枚用于科學試驗的火箭誤認爲是向俄羅斯發射的導彈。據報道,當時葉利欽身邊的那個裝有俄羅斯導彈發射密碼的核公文包曾首次被啓用並處于活躍狀態,後來才被證明這只是一場虛驚。由于財政原因和社會動蕩,俄羅斯對核武器和核材料的管理也存在著嚴重問題。這種情況大大增加了核武器和核材料被走私、投運出俄羅斯和落入恐怖主義分子手中的可能性。一些訪問過俄羅斯的美國核專家發現,俄羅斯的有些核材料實際上處于無人看管狀態。據報道,1998年12月,俄羅斯車裏雅賓斯克地區曾發生過一起未遂的偷盜18.5公斤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的裂變材料的事件。俄羅斯和西方媒體還多次報道過俄羅斯的一些核專家由于經濟原因而受雇于國外研究機構的消息。
  爲了銷毀俄羅斯和其他獨聯體國家的核武器和核材料或加強其安全程度,自1991年以來美國同俄羅斯和其他的有關獨聯體國家簽署了一系列的條約和協議並向這些國家提供了相當數量的財政援助以促進這些條約和協議的執行。1991年7月,即在蘇聯解體不久,由于當時國際形勢已經明顯緩和,美蘇兩國簽署了曆史上第一個削減戰略武器的條件(後來被稱爲《第一階段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該條約規定,原蘇聯必須在2001年12月5日前把它的戰略核力量削減到1600個發射器和6000枚核彈頭的水平。蘇聯解體後,俄美兩國于1993年1月簽署了《第二階段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該條約規定,俄美兩國必須在2003年1月1日前把各自的戰略核彈頭分別削減到3000至3500枚的水平。爲了促使俄羅斯國家杜馬批准《第一階段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和防止原蘇聯核武器的擴散,美國于1992年5月與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共同簽署了將烏、白、哈境內的核武器運往俄羅斯銷毀和這3個國家已無核武器國的身份加入核不擴散條約的《裏斯本議定書》。1994年1月,美國又與俄羅斯和烏克蘭簽署了關于完全銷毀烏克蘭境內的核武器的協議。這兩個協議的簽署爲俄羅斯開始認真銷毀其核武器創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爲了是俄羅斯國家杜馬批准《第二階段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美俄兩國總統于1997年在赫爾辛基會晤時簽署了關于《第三階段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的框架協議。該協議規定,雙方將在2007年年底前把各自的戰略核彈頭進一步削減到2000至2500枚的水平。雙方發表的聯合聲明還把《第二階段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規定的執行器從2003年1月1日延長到2007年12月31日。爲了防止核擴散和加強核安全,俄美兩國于1995年4月簽署了關于美國幫助俄羅斯從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向俄羅斯俄羅斯安全運送戰略核武器以及美國幫助俄羅斯安全存放核武器的兩項協議。兩國在2000年又商定在完善導彈的不擴散機制方向進行雙邊和多邊合作,並商定在2001年6月前在莫斯科建成俄美導彈發射早期預警系統數據交換聯合中心。美國還同哈薩克斯坦和擁有生物和化學武器設施的烏茲別克斯坦等獨聯體國家簽署了若幹加強和材料和生化武器設施的安全的協議。
  截止到1999年底,美國通過由其國防部負責實施的“納恩-盧格爾減少威脅合作計劃”,總共向俄羅斯和其他有關的獨聯體國家提供了21億美元(有的資料來源說是27億美元)的援助,主要用于安全的運輸、儲存和銷毀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所要求銷毀的核武器。其中向俄羅斯提供的援助約17億美元。在同一時期,美國還通過其能源部向俄羅斯和其他獨聯體國家提供了7.93億美元的援助,主要用于加強武器級和材料的安全。美國總統克林頓在1999年1月發表的“國情咨文”種,要求美國國會在會後5年內把向俄羅斯和其他獨聯體國家提供的用于保護核武器和其他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安全的援助在增加68%,即從原定的25億美元增至42億美元。
 總的來說,美國在削減俄羅斯和其他獨聯體國家的核武器、加強這些國家的核武器和核材料安全程度以及防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擴散方面已經取得了比較明顯的進展。到1996年11月,蘇聯解體流在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3國的戰略核武器已全部轉移到俄羅斯。截止到1999年年底,在美國“納恩-盧格爾減少威脅合作計劃”的支持下,俄羅斯一共銷毀了1538枚戰略核彈頭、254枚洲際彈道導彈、30枚潛艇發射的彈道導彈和40架戰略轟炸機,另外還拆除了50個遠程導彈發射井和148個潛艇發射的導彈發射器。
另外,擁有原蘇聯留下的化學武器設施的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以及沒有化學武器設施的白俄羅斯都已簽署了化學武器公約。擁有原蘇聯留下的生物武器設施的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也都簽署了生物武器公約。此外,根據俄美兩國在1999年4月簽署的一份協議,美國將在今後20年內陸續得到因拆卸俄羅斯的核武器而産生的大約500噸鈾。美國將把這些氣油用于原子能發電,而俄羅斯將可獲得約120多億美元的回報。另一方面,盡管在普京總統的推動下,俄羅斯國家杜馬于2000年4月批准了擱置多年的俄美《第二階段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但是由于美國堅持發展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因此該條約能否得到貫徹執行將仍然是一個大問題。俄羅斯領導人已明確表示,如果美國一意孤行地決定部署國家導彈防禦系統,俄羅斯爲了自身利益,將被迫考慮推出包括《第二階段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在內的所有的軍備控制條約,俄羅斯也不可能與美國簽訂《第三階段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而且有關不擴散核武器的國際協議和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也都肯定會受到影響。

  三 促進“民主和自由市場經濟”的發展

  促進“國外的民主與人權”是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3個核心目標之一。美國總統克林頓曾多次強調,“民主國家”在貿易和外交上成爲可靠夥伴的可能性比較大,而且執行同美國利益一致的對外政策和防禦政策的可能性也較大。美國認爲,俄羅斯、烏克蘭和其他多數獨聯體國家已經是“實行選舉制度的民主國家”,這些國家已經“基本上取消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放開了價格”,但是它們“從共産主義向市場民主制度的過渡還遠未結束”。因此,美國要繼續通過同這些國家的“接觸”來促進他們的政治和經濟改革,幫助他們加強“公民社會”,推進“人權和法制”並建立自由市場經濟。美國認爲,它在俄羅斯以及其他獨聯體國家“向民主和自由市場經濟的演變”和促使這些國家融入國際社會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安全利益”。
  爲了促進俄羅斯和其他獨聯體國家向“民主和自由市場經濟”過渡,從1991年12月到2000年6月,美國總共向這些國家提供了約73億美元無償的經濟和技術援助。其中提供給各國中央政府的援助不足1/4,而3/4以上都是提供給這些國家的私有企業以及非政府組織和獨立媒體等民間機構的。俄羅斯是美國援助的重點。克林頓總統說過,援助俄羅斯是爲美國的利益與安全進行“戰略投資”。他說,“任何國家的民主制度獲勝都不如俄羅斯的民主制度獲勝對我們大家更爲重要”。
在對俄羅斯實施的名爲“支持民主”的援助項目中,美國十分重視向政黨、司法和執法部門提供技術援助,也十分重視促進各種非政府組織和獨立媒體的發展以及開展各種各樣的教育交流和培訓計劃。1999年5月美國還第一次制定了“俄羅斯領導人計劃”,把嶄露頭角的俄羅斯政治領導人送到美國去,讓他們親自體驗美國的民主和自由市場經濟制度。2000年5月,克林頓總統簽署法令,專門撥出1000萬美元用于這項計劃的執行。美國國會曆年批准的“對外行動撥款法案”均明確規定,俄羅斯只有在繼續進行政治和經濟改革、遵守人權的國際標准和不對少數人群進行宗教歧視的情況下才有資格獲得美國的財政援助。從9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越來越明顯地以促進“民主和人權”爲借口,幹涉俄羅斯的內政。例如,美國公開指責俄羅斯政府對車臣恐怖主義分子所采取的軍事行動,大事渲染所謂車臣的“人道主義災難”,要求俄羅斯放棄使用武力,同恐怖主義分子進行談判,以政治手段解決車臣危機。美國以及其他一些西方國家還試圖通過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等國際組織對車臣問題進行調節,直接介入車臣問題的解決。1999年12月在俄軍完成了對車臣首府格羅茲尼的包圍並向市內叛軍發出最後通牒以後,美國加大了對俄羅斯政府的壓力。美國總統克林頓揚言俄羅斯要爲此“付出高昂的代價”。
在美國和其他一些西方大國的影響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借故凍結了對俄羅斯的新貸款。美國政府在2000年3月發表的《1999年國別人權報告》對所謂“俄軍屠殺車臣平民”進行譴責並要求對此進行調查。美國還指責俄羅斯政府在國內“壓制新聞和言論自由”。2000年6月,又與俄羅斯執法機關對媒體巨頭古辛斯基進行了短暫監禁,美國對俄羅斯施加了巨大壓力。美國總統克林頓和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多次對此事表示“關注”。美國衆議院還通過了《保護俄羅斯新聞自由》的決議,指責俄羅斯“對獨立新聞媒體施加壓力”、實行“新聞檢查”,等等。美國政府強調,自由選擇和言論自由將有助于使俄羅斯朝著實現法治和鞏固文明社會的方向前進。
  美國對俄羅斯的“自由市場經濟”的支持主要體現在他制定的“私有(經濟)部門發展計劃”上。美國對俄羅斯提供的經濟和技術援助大部分用于該項目計劃。該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支持國有企業的私有化,促進處于萌芽狀態的私有經濟部門的發展以及在制定自由市場經濟所需要的各種法律和規章制度方面提供技術援助。
  促進“民主和自由市場經濟”的發展也是美國對除俄羅斯以外的其他獨聯體國家的政策所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美國在那些國家促進“民主”的做法主要包括幫助他們制定和修改法律(包括憲法和選舉法)、組職和監督選舉、培訓法官、支持獨立媒體的成長、開展各種教育交流計劃,等等。美國還同有些獨聯體國家簽訂了促進民主的協議。例如,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1994年訪問美國時,美哈兩國簽署了“民主夥伴關系憲章”,其內容包括哈薩克斯坦承諾要實行法治,尊重人權和進行經濟改革等。在促進自由市場經濟的發展方面,美國的重點也是放在支持那些國家的私有經濟部門的發展上。這包括在制定市場經濟所需要的法律規範方面提供技術援助、支持小企業和農業企業的發展、改革稅收和金融制度等。在這方面開展的一個比較大的項目是美國于1994年設立的旨在支持私有經濟部門發展的“中亞-美國企業基金”。1994年美國國會授權向該基金提供1.5億美元。截至到1998財政年度已動用了8700萬美元。該基金駐中亞各國的辦事處向400多個中小型私有企業提供了總額爲7300萬美元的貸款。
  美國對許多獨聯體國家、尤其是中亞地區的獨聯體國家的民主和人權狀況表示不滿。蘇聯剛解體時,一些美國人樂觀地認爲新獨立的國家將會很快地變成“民主國家”。但是現在,美國認爲中亞的“民主進程已經停止”。美國的一些人權組織還聲稱,中亞那些曾被稱之爲“過渡中的國家”實際上是“從共産主義向專制主義,而不是向民主過渡”。
它們指責自90年代中期以來中亞國家的人權狀況普遍在“惡化”,這些國家在1999年至2000年間的總統和議會選舉都“不民主”,因爲他們都“限制言論、集會和結社自由”。
美國國務院1999年發表的“國別人權報告”指責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總統權力超過了立法和司法權力”,並指責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在民主化和尊重人權方面退步了”。美國衆議院克裏斯托弗?史密斯1999年10月要求中亞國家遵守他們對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在民主化和人權方面所處的承諾。他在1999年10月18日的國會聽證會上指責烏茲別克斯坦是“實行鎮壓最多的獨聯體國家之一”,並指責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宗教和政治迫害”。2000年2月29日,美國衆議院伯頓要求美國政府援助哈薩克斯坦的“民主媒體”並敦促納紮爾巴耶夫總統停止“鎮壓”和同反對派舉行全國性的對話。1999年12月土庫曼斯坦對本國憲法進行修改並指控尼亞佐夫爲終身總統以後,美國國務院指責土庫曼斯坦違反了它對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的承諾,是民主道路上的“又一次倒退”。2000年3月14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詹姆斯?福利強調,美國對吉爾吉斯斯坦于同年2月舉行的一會選舉“表示失望”,說這次選舉時“民主進程中的一次明顯的挫折”。2000年10月5日在白俄羅斯舉行選舉前夕,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說,美國不會承認即將來臨的白俄羅斯的選舉結果,因爲他“不民主”。 美國還強烈批評烏克蘭于19998年10舉行的第二次總統選舉。11月15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祝賀庫奇馬當選的同時,表示美國政府同意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和歐洲委員會關于競選運動“缺乏公正性”的批評。
美國支持獨聯體國家保持穩定,因爲它認爲這對于促進這些國家向“民主和自由市場經濟”過渡、防止核武器和核材料的擴散以及促進美國的商業利益都是十分必要的。爲了保持獨聯體地區的穩定,同時也爲了擴大自己在這一地區的影響,美國積極參與了獨聯體內的一些地區沖突的解決。例如,美國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了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在塔吉克斯坦主持的和平談判,也參加了那卡沖突的解決。美國國務院爲此專門設立了“(獨聯體)地區事務協調員”和“納-卡沖突特別代表”的職務。爲了支持向塔吉克斯坦派遣聯合國觀察員,美國在2000財政年度捐贈了460萬美元。在美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94年12月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同意以聯合國的名義向那卡地區派遣了3000名維和部隊。美國也是向中亞和外高加索地區的獨聯體國家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最多的國家之一。
美國一方面支持獨聯體國家保持穩定,但是另一方面又指責許多獨聯體國家的政府爲了保持穩定而不得不采取的一些必要措施。美國在支持獨聯體國家的民主、人權和穩定的問題上實際上往往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四 促進美國的商業利益,尤其是獲取中亞和裏海地區的能源資源

  美國在獨聯體地區有著重要的經濟和商業利益。美國總統克林頓和美國其他領導人都曾強調,美國對原蘇聯地區的自由市場改革的支持直接服務于美國的國家利益,因爲他爲美國的商品和服務開辟了新市場,並爲美國提供了新的能源和其它資源來源。
美國認爲,雖然俄羅斯目前的經濟狀況不容樂觀,但是對于美國來說,俄羅斯是一個潛在的重要市場和貿易夥伴。俄羅斯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在所擁有的自然資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方面超過美國的國家。俄羅斯還擁有一支龐大的受教育程度高的勞動力隊伍和科研力量。因此,俄羅斯的經濟振興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基于這種認識,美國重視同俄羅斯的的經濟和貿易合作。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自90年代初以來,俄美兩國的政治關系總的來說是不斷在走下坡路,但是兩國的經貿關系卻在不斷發展。其主要原因就是兩國都重視同對方的經貿合作。目前,美國是俄羅斯的僅次于德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2000年,俄美兩國的貿易額達100億美元,創下曆史作高紀錄。美國也是對俄羅斯投資最多的國家。截止到2000年年底,美國對俄羅斯的投資累計達85億美元,約占俄羅斯吸收的全部外資總額的1/3。而且,美國對俄羅斯的投資中,有2/3是直接投資,而不是有價證券投資。
能源是俄美兩國經貿合作的主要領域之一。根據雙方簽署的一項石油和天然氣框架協議,美國進出口銀行已批准提供20億美元貸款用于支持美國對俄羅斯出口先進的能源設備。薩哈林島2號工程在俄美兩國的能源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國的一些石油公司已決定同俄羅斯和其他一些國家的石油公司合作,聯合開發位于薩哈林島附近的近海油氣田。預計整個工程的投資將達100億美元左右。
另外,在90年代初建立的俄美兩國經濟技術聯合委員會在推動兩國間的能源、科技、空間、環境保護、醫療衛生、軍轉民、以及農業等領域的合作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總的來說,由于種種原因,俄美兩國的經貿合作潛力還遠遠沒有挖掘出來。
  美國在中亞和裏海地區也有不少經濟和商業利益,尤其是開發這一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方面。美國有一半左右的石油依靠進口。目前,它正在改變石油進口方針以便擺脫對中東石油的過分依賴。據美國估計,裏海盆的潛在的石油儲量達1600億噸,在未來的幾十年裏這一地區有可能在滿足不斷上升的世界能源需求方面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裏海和中亞地區的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都擁有十分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據美國能源部估計,哈薩克斯坦擁有100億至176億噸已探明的石油資源和53萬億至83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儲量,土庫曼斯坦擁有98萬億至155萬億立方英尺已探明的天然氣資源。中亞地區其他國家的自然資源也十分豐富。例如,烏茲別克斯坦除了擁有一定數量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以外,其棉花和黃金産量位居世界前列。吉爾吉斯斯坦擁有大型的金礦以及數量可觀的戰略礦産資源,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羊毛生産國。塔吉克斯坦擁有世界上少數幾個規模最大的鋁加工廠之一,其1999年的鋁産品出口額超過3億美元。它還是一個重要的棉花種植國。正是由于中亞和裏海地區擁有豐富的能源和其它資源,美國對中亞地區和阿塞拜疆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投資。其投資數額超過了美國對俄羅斯的投資,也大大超過了對其他獨聯體國家的投資。
迄今爲止,美國是對裏海的海上鑽井平臺和石油基礎設施投資最多的國家。美國的謝夫隆石油公司從1993年就開始與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共同開發哈薩克斯坦的規模巨大的田吉茲油田。1999年上半年,該公司在美國本土以外的石油産量的25%來自于田吉茲油田。 [38] 由包括美國的阿莫科和賓索石油能源公司在內的國際石油集團于1994年同阿塞拜疆簽署了一項關于聯合開發位于裏海的阿澤裏以及其他幾個油田的協議。該協議總投資額約75億美元,其中將近40%(約30億美元)由美國公司提供。
截止到1999年年底爲止,美國的能源公司已承諾向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投資。美國已同所有的中亞國家都簽署了貿易協議並都已生效。另外,美國“海外私人投資公司”也同所有的中亞國家都簽訂了擔保美國在海外的私人投資的協議。1998年,美國還設立了負責“裏海盆地能源外交”的美國總統和國務卿“特別顧問”一職,來協調美國海外私人投資公司、美國進出口銀行和其他部門的計劃,以確保裏海盆地的開發和美國獲得其能源資源。
  美國也重視發展同烏克蘭的經濟關系,認爲烏克蘭的地理位置優越,使其産品能比較容易地打入中歐、俄羅斯、高加索和中亞地區的市場。但是迄今爲止美國對烏克蘭的投資不多。美國希望烏克蘭能改善其投資環境以便吸引更多的美國企業家前去投資。

  五 美國對獨聯體國家的援助

  對俄羅斯和其他獨聯體國家提供財政援助,是美國對這些國家的政治和經濟發展進程施加影響的主要手段。自1991年12月以來,爲了促使獨聯體國家向“民主和自由市場經濟”過渡,美國向該地區提供了約73億美元無償的經濟和技術援助。其中,通過美國國際開發署實施的月65億美元,由其他機構實施的約7.82億美元。此外,美國還向獨聯體國家提供可其他無償援助。截止到1999年年底,美國通過其國防部實施的“納恩-盧格爾減少威脅合作計劃”, [41] 總共向獨聯體地區提供了21億美元(由的資料來源說是27億美元)援助,主要用于幫助俄羅斯銷毀核武器和是其它3個獨聯體國家-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實現“非核化”。美國能源部也實施了一系列加強獨聯體國家的核材料的監護和核管理的計劃,截止到1999年底,總共爲該計劃撥出7.93億美元。美國農業部向獨聯體國家提供的無償的私有補貼的食品援助共計43億美元,主要用于人道主義項目。另外,包括美國商業部和美國和平隊在內的美國政府的其他一些機構還有自己的各種交流和技術援助計劃。這些機構還有自己的各種交流和技術援助計劃。這些機構提供的援助危機如前面提到的援助項目之中。把前面幾種援助項目加在一起,截止到1999年的,美國總共向獨聯體國家提供了145億美元的無償援助。除此之外,自1992年來,美國政府還通過提供擔保或貸款的方式,對美國向獨聯體國家出口的制成品和農産品以及美國對這一地區的商業投資(這幾項加在一起總共126億美元)給予了支持。美國政府在這方面的實際開支僅占它所支持的數額(126億美元)的1/5,因爲他只需要爲美國政府的補貼撥款。但是,如果獨聯體國家到期不履行償還債務的義務,美國政府就必須爲它所擔保的全部數額負責。
  在援助的分配上,雖然從90年代中期開始俄羅斯在援助總額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小,大約只占15%至20%,但是從總體上來看,俄羅斯所占的援助份額還是最多。截止到1999年9月底,在美國國際開發署提供的65億美元中,俄羅斯獲得24億美元,占38%。烏克蘭獲得14億美元,站40%。在美國向獨聯體國家提供的經濟和技術援助中,有3/4是提供給私有經濟部門和其它非政府機構的,向那些國家中央政府提供的援助不足1/4。而且,在美國國際開發署提供的援助中,將近98%是用于支付美國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在最初幾年裏,美國的援助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用于幫助獨聯體國家制定“民主和自由市場經濟”所需要的基本的法律和制度的。但是90年代中期以後,由于許多法律和制度已經基本上建立起來,因此用于支持貿易和投資以及所謂“擴大的減少威脅合作計劃”的援助明顯增加。後者主要是指向獨聯體國家中從事核武器和化學武器研究的科學家提供新的就與機會、加強獨聯體國家的出口管制、以及對邊防安全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等等,目的是防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以及相關材料和知識的擴散。
  在蘇聯解體後的頭兩年,美國對俄羅斯的援助大約占它對獨聯體地區援助總額的60%,1995財政年度下降到40%,1996年財政年度下降至21%,1997年財政年度進一步降至15%。1997財政年度以後,美國對俄羅斯的援助在它對獨聯體地區援助總額中所占的比例一直低于20%。2000財政年度,美國向俄羅斯提供的援助爲1.785億美元,其中6100萬美元用于“擴大的減少威脅合作計劃”。克林頓政府向美國國會提出的2001財政年度對俄羅斯的援助計劃爲1.62億美元。 
  美國對俄羅斯援助數額的下降有多種原因。其中之一是有些美國決策者認爲美國政府對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依賴過多,因此主張在援助數額方面向其他的獨聯體國家傾斜。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許多美國決策者對俄羅斯的對內和對外政策不滿。他們強烈要求削減對俄羅斯的援助或利用援助計劃作爲杠杆來改變俄羅斯的行爲方式。從1994年開始,美國不但減少了對俄羅斯的援助數額,而且還對所提供的援助規定了越來越嚴格的條件。例如,美國1994-1995財政年度的“對外活動撥款法案”規定,如果俄羅斯不按期從波羅的海3國撤軍,美國將停止向俄羅斯提供援助。結果,俄羅斯被迫在1994年8月從波羅的海3國撤走了軍隊。1995年美國國會對俄羅斯在車臣的做法不滿是美國削減該年對俄羅斯援助數額的一個重要原因。1995年末,美國國會第一次把對俄羅斯的援助同俄羅斯向伊朗出售核電站設備挂鈎。從那以後,美國國會每年都把俄羅斯是否停止向伊朗出售核電站設備作爲美國向俄羅斯提供援助的一個重要條件。在1998、1999和2000財政年度,美國國會通過的對外援助法案還規定,如果俄羅斯政府對國內的少數群體實行“宗教歧視”,美國將停止對其援助。1999年俄羅斯政府再次在車臣采取軍事行動以後,美國對外援助法案例及規定,如果俄羅斯政府不配合國際社會對指控它在車臣所犯的“戰爭罪行進行調查或拒絕非政府組織關于向車臣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的要求,俄羅斯將不可能得到美國的援助”。1999年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暫停對俄羅斯的貸款,實際上也是一些歐洲國家和美國在車臣問題上對俄羅斯政府施加壓力的結果。”美國2000財政年度的對外援助法案還把美國對俄羅斯的援助同俄羅斯向南斯拉夫聯盟提供貸款和俄羅斯是否停止並關閉其設在古巴盧爾德斯的情報搜集站聯系在一起。 在對俄羅斯和其他獨聯體國家提供援助的條件上,美國政府同美國國會存在著某些分歧。一般來說,在克林頓時期美國政府反對把對俄羅斯的援助同伊朗或車臣等具體問題挂鈎。克林頓政府強調,援助俄羅斯的目的是促進其政治和經濟改革,從而最終是俄羅斯的對內和對外政策發生有利于美國的變化,使俄羅斯同美國建立更爲合作的關系。
  美國對其他獨聯體國家的援助也明顯服務于美國的國家利益。例如,美國在1992年通過了一個關于向獨聯體國家提供援助的“支持自由法案”。該法案第907款禁止美國向阿塞拜疆政府提供出用于核不擴散核裁軍目的以外的一切援助,知道美國總統能確認阿塞拜疆政府已采取切實措施解除對亞美尼亞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的一切封鎖並停止對其使用武力。然而,自1997年以來,盡管納-卡地區的地位問題尚未解決,也盡管旅居美國的亞美尼亞人繼續對美國政府施加強大的壓力,但是美國對阿塞拜疆的援助卻有明顯增長。2000財政年度,美國對阿塞拜疆的援助已達3100萬美元。2001財政年度情況進一步增值5460萬美元。3其主要原因是,隨著美國公司對阿塞拜疆石油資源的開發,美國在阿塞拜疆的經濟利益日益增長。
http://euroasia.cass.cn/chinese/Production/CIS10/011.html

大英國協

英聯邦(又稱共和聯邦,英語: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由53個獨立國家組成,其中多爲大英帝國的前殖民地,元首爲伊莉莎白二世,她同時是英聯邦王國的國家元首。在英語裏,因爲曆史原因或爲了將它從其他聯邦中區別時,它或會被表達爲「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或「British Commonwealth」。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大英帝國的版圖開始分崩離析,殖民地紛紛從英國獨立。自從1920年代,英國開始考慮讓殖民地自主,並于1931年落實成爲《威斯敏斯特法令》通過, 此時英聯邦正式確立。英聯邦的成立,是基于成員國之間的共同曆史背景,讓大家在獨立以後能夠繼續維持自由平等的關系,現在仍有13個英聯邦的成員承認英女王爲其國家元首。1946年,協會名稱由“British Commonwealth of Nations”修改爲“Commonwealth of Nations”並一直沿用至今。
現時大多數前英國領土和殖民地都留在英聯邦,除了下列地區:
美國
埃及
蘇丹
緬甸(1948年獨立)
愛爾蘭從英國獨立以後,曾經是會員國。1949年建立愛爾蘭共和國以後離開英聯邦。
南也門(1967年獨立,統一後的也門提出了加入的申請)
香港在1997年7月1日起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是20世紀最後一個脫離英聯邦的地區。
津巴布韋在2002年時,被英國以該國執政者藐視人權並在大選中舞弊爲由暫停該國在協會內的會籍一年,導致津巴布韋政府憤而主動退出此組織。
斐濟在2006年12月發生軍事政變而被取消會籍。
巴基斯坦因2007年國家緊急狀態事件,民主倒退,而被中止會籍。
南非和斐濟都曾退出(斐濟及後因軍事政變而被取消會籍),後又重新加入。巴基斯坦曾被中止成員國資格4年,2004年5月恢複,但又于2007年11月因緊急狀態事件被中止成員國資格。
前葡萄牙殖民地莫桑比克,是與英國並無憲制關系的國家,但在1995年以特殊身分加入。另外,盧旺達及柬埔寨亦申請加入,雖然獲接納的機會微乎其微。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B%B1%E8%81%94%E9%82%A6

 

阿楨 2023-01-19 09:15:27

古代朝貢體系會在中國現代出現嗎? 2023/01/18
  回應
 美國就是實際的朝貢體系,而且比朝貢體系更黑,中國朝貢體系只是形式上不平等,但是你除了稱臣之外,其他經濟上是賺的,中國不會干預你內政和誰當國王,美國是不僅經濟剝削,還嚴重干涉內政,控制媒體和核心的技術管道和產業。
 你說的這個不是朝貢體系,是奴隸體系或者說黑社會體系。朝貢體系是雙方自願的。

失敗的顏色革命 2023/01/18 文大教授周陽山

2023-01-08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的支持者闖入巴西利亞的國會大樓,不是一次失敗的顏色革命?顏色革命指的是美歐國家以普世價值與國家利益為名,運用示威、抗議及暴動等手段,顛覆在地政權,輸出革命經驗,並實現「美國優先」與「西方優越論」的價值。2023-01-08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的支持者闖入巴西利亞的國會大樓,無疑是一次失敗的政變,也可說是流產的革命。

顏色革命_百度百科

顏色革命是指21世紀初期,美國在前蘇聯和中東北非地區發生的以顏色命名,以和平的非暴力方式進行的政權更迭運動。

顏色革命- 維琪百科
相關條目
美國參與的政權更迭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
民主促進
輸出革命
世界革命

阿楨 2022-12-15 06:48:41

優化防疫12-07新十條。(回應:全世界都不防了,中國就不可能完全清零,只能動態清零) 。防疫封控放寬經濟復蘇,旅遊熱度暴漲12倍機票增8.5倍。

20大後習近平拚外交包括:越共中央總書記、巴基斯坦總理、德國總理及坦尚尼亞總統相繼訪問北京。隨後,11月東協峰會、G20峰會、APEC峰會、12月沙烏地阿拉伯接連登場。
  相關新聞
 李克強總理2022-11-11出席中國-東協峰會:援助柬埔寨2億人民幣並簽訂18項合作。
 美中東協較勁 拜登:建美國-東協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美援8.5億美金要東協反華逼東協站隊(回應:要當老大,卻是小氣到爆,叫小弟怎麼服氣?) 習外交出擊完勝拜登。
 印尼巴厘島G20第十七次峰會四大看點:習拜會、俄烏戰爭、全球疫情、經濟危機。普京不出席G20峰會。習近平訪印尼,試乘雅萬高鐵。APEC峰會,泰總理請求習總加快中泰高鐵建設!
 去亞洲走了一圈後,德國總理朔爾茨:歐美“穩定的增長、低通脹和高就業率”的美好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回應:歐洲自古以來就比亞洲窮。北美洲自古以來,就是五大洲中最落後的一個。近代只是運氣好,歐洲和北美率先工業化,才過了兩百年好日子。隨著亞洲整體工業化,歐洲和北美會回歸歷史常態。日衰的歐美強盜心裡很清楚世界多極化對它意味著什麼,因此接下來它還會搞出更多挑撥離間的事情甚至在更多地區點燃戰火。)
 2022大選21縣市長,國民黨13、民進黨5、民眾黨1、無黨2,民進黨掀戰犯風暴:路透/中評...社/學者:蔡「抗中保台」挫敗。)
 習11-27同蒙古總統會談:早日開通互聯互通新通道(中蒙俄經濟走廊/鐵路/公路/天然氣/電網…) 蒙古首都12-06群眾抗議煤業貪腐及高通膨(回應:剛簽蒙中俄協議,熟悉的味道就來了) 中老鐵路1周年12-02成績:旅客850萬人次(國內段720萬老撾段130萬);發送貨物1120萬噸(跨境190萬) 泰緬加快中泰緬鐵路。
 習12-07訪沙特簽1100億沙幣/2043人民幣(293億美元)大單,石油人民幣乘勝追擊動搖石油美元,出席首屆中阿峰會,突破美圍堵(美警告:中擴大影響力不利國際秩序 ! 回應:完全同意美說法,中助全世界非昂遜脫離美壓搾,確實不利美獨霸的全世界秩序!) 中沙簽訂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共建「一帶一路」和「2030願景」對接。(回應:儒回文明聯手,Brezinsky預言成真)

阿楨 2022-12-15 06:44:34

能上能下取代七上八下 2022/10/23 中國時報

中共二十屆205名中央委員名單出爐,上屆25名政治局委員中,12人留任中央委員,13人不在。,67歲王滬寧將高升,67歲李克強、汪洋告別政壇,69歲王毅及72歲張又俠續留中央。
  相關新聞
 中共二十大10/23閉幕:李克強等5大財經首長失勢(團派「被團滅」胡錦濤「被離場」),象徵習時代來臨,領導層習家軍包辦,溫和派經濟金融政策將變。20大後對台與美路線轉趨強硬。廿大後美中科技戰(把中打回石器時代?專家:中5年內能小勝!)外交戰白熱化:歐盟龍頭德國竟排第4位訪習。白宮:美中仍在努力安排G20拜習會。盧拉再次當選巴西總統,現任總統波索納洛未認敗選,支持者占路抗議要求政變。(回應:這就是民主,選輸就賴,巴西民進黨,美國好榜樣。)拉美大選左轉歐洲右轉卻一致反美,什麼原因?(回應:都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都是為了民族和國家獨立。)
 李克強2021-03-05兩會報告疑暗批習:雖然風險隱患必須化解,「但要遵循規律,講究方法」,「政策要有利於穩預期、穩增長、調結構,防控風險要把握好節奏和力度,防止緊縮效應疊加放大,決不能讓經濟運行滑出合理區間」。網友更指習效法「毛澤東思想」,對內獨裁專權,不顧科學規律,大行共同富裕。另參【習中國夢】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七常委全"習家軍"黑馬總理李強(習在浙江主政時祕書長,習以意識形態治國 ,用人哲學: 習人幫
講政治,更講忠誠擁護習核心。以史為鑑,獨裁者都喜歡信得過的自己人。)
 廿大後對未來感到悲觀,中國富豪相繼出逃,名導馮小剛傳移居美國,社群祝福比罵聲多:能潤(跑路run諧音)就潤吧。馮夫婦2022-10-31否認移民稱送女兒入學短暫陪伴。廿大後習提倡節約打擊財富,阿里雙11首度不辦晚會。
 20大後習近平拚外交包括:越共中央總書記、巴基斯坦總理、德國總理及坦尚尼亞總統相繼訪問北京。隨後,東協峰會、G20峰會、APEC峰會接連登場。
 2022大選21縣市長,國民黨13、民進黨5、民眾黨1、無黨2,民進黨掀戰犯風暴:路透/中評...社/學者:蔡「抗中保台」挫敗。)
 中國11-26封控抗議潮?(回應:颜色革命又来了! 一場挫敗的週末街頭行為藝術,白紙革命成了白痴革命) 中共中央政法委11-29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習悼江澤民12-06提六四堅決反對動亂。全國多地優化調整防疫措施12-05起,公交、景區等室外不再查驗陰性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