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戰術性岸置火力制壓飛彈」
(上圖是雄二反艦飛彈)
小引:到底啥是「戰術性岸置火力制壓飛彈(TSMFS)」,由軍方說不是巡弋飛彈也非彈道導彈,可知TSMFS既無法單靠彈道導彈的慣性飛行到底目標區,也無可靠精密的衛星導引和地形匹配,於是只好發明了全球首創怪名,只是這種由反艦或防空飛彈改造而來的攻陸飛彈,参之以美中的改造經驗,戰力實在不怎樣。
在介紹兩岸反導、反隱、反巡、近防等武器之前,再貼兩篇對岸有關TSMFS的短文,真希望早點看到更深入研究的專文。
剛才反倒在新浪看到最新《國際展望》2007第564期封面故事<臺灣彈道導彈瞄準大陸>,本想明日刊天弓防空飛彈時一併,但順便先刊了。
臺自制智能炸彈與反輻射導彈對抗解放軍新雷達
臺灣空軍IDF戰機挂載“萬劍彈”升空
臺軍“萬劍彈”打擊過程示意圖
據美國環球戰略網2009年02月9日報道,爲了緩解臺海兩岸緊張局勢,美國一直拒絕向臺灣地區出售可以用于攻擊中國大陸的智能武器。不過,爲了滿足臺軍對這種武器系統需求,臺灣方面已經研制出了臺版的智能炸彈。
報道稱,由于美國拒絕對臺出售智能武器,所以臺軍沒有諸如AGM-88高速反輻射導彈等雷達制導導彈與聯合制導攻擊武器。因此,臺灣當局決定研制臺灣版的聯合防區外武器(Joint Standoff Weapon,JSOW)——這是一種美制武器,也被稱爲AGM-154A,臺灣版的武器系統被稱爲“萬劍”。
報道介紹說,聯合防區外武器基本上就是一種有翼智能炸彈。這種炸彈被投擲下來之後,還能夠滑翔近70公裏,接近地面目標。如果從低空投擲的話,其滑翔距離爲25公裏。而且,聯合防區外武器還具備更精密的附件與軟件系統,使之能夠沿特定軌道飛行。與無翼聯合制導攻擊武器智能炸彈相同,聯合防區外武器利用GPS與慣性制導(作爲GPS的輔助)接近目標。它可以擊中目標點周圍30英尺範圍之內的物體。目前,聯合防區外武器單價爲25萬美元。如果爲制導系統增加另外的傳感器,那麽聯合防區外武器就會變成一種反輻射導彈,能夠應對中國大陸最新式的防空雷達。而臺灣地去可以利用其“萬劍”彈實現這一目標。
報道稱,除聯合防區外武器之外,臺當局還正在研制臺版反輻射導彈,並將之命名爲“天劍-2A”。不過,與前面提到的兩種智能武器系統相比,能夠精確的瞄准目標的聯合制導攻擊武器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只是相當于一個在常規“啞”彈的基礎上增加活動翼、炮組與GPS制導等組件形成的武器系統。該技術能夠從商業渠道獲得,所以臺灣地區能夠毫無難度的研發並制造臺版聯合制導攻擊武器。
文章介紹說,美國于上世紀90年代研發出了聯合制導攻擊武器 (聯合直接攻擊彈藥或GPS衛星制導炸彈)。之後不久,GPS網絡系統便開始廣泛應用于軍事領域。事實上,在1991年的時候,GPS系統才剛剛被用于軍事領域。當時,已經有了研制像聯合制導攻擊武器智能炸彈那樣的計劃,但沒有人能夠肯定這種作法能夠發揮作用。不過,當工程師開始工作後,他們發現聯合制導攻擊武器不但能夠有效的發揮作用,而且其單枚炸彈的成本僅爲1.8萬美元,不到美國空軍預計成本4萬美元的一半。目前,這種炸彈的單價仍然低于3萬美元。
美國于1996年開始生産聯合制導攻擊武器JDAM——智能炸彈。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這些智能炸彈首次在戰場上亮相。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是,652枚聯合制導攻擊武器智能炸彈的命中率高達98%。2001年,美國在阿富汗地面部署了數百名特種部隊與中央情報局人員,而聯合制導攻擊武器就是爲這些人員提供支持的理想武器系統。在阿富汗戰場中的表現證明,聯合制導攻擊武器比預計中的更精確、更有效。2002年1月,美國向阿富汗土地上投擲了近萬枚聯合制導攻擊武器,幾乎占其庫存的一半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2-12/0906541892.html
臺軍高官堅持要發展雄風2E巡航導彈對抗解放軍08-02-14 環球網
臺軍要用雄風-2E巡航導彈攻擊大陸戰略目標
臺軍導彈覆蓋大陸示意圖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臺灣軍方很少公開談論雄風-2E巡航導彈,但是,最近,臺灣“國防部副部長”柯承亨表示,臺軍需要該型巡航導彈,以便在大陸攻臺時,爲美軍介入戰事贏得時間。
據防務新聞2月11日報道,柯承亨對日本讀賣新聞表示,不否認臺灣有該型導彈的發展計劃,但是否完成不便透露,只能說,該計劃正在研發,雄風-2E巡航導彈的射程不能對外公開,但它不會用作打擊諸如上海和香港等民用目標。
柯承亨說,研發雄風-2E巡航導彈旨在遲滯大陸的攻擊,直到美軍前來支援。
大陸正在增強在戰事突發時防止美軍幹涉的能力,臺軍必須等待美軍部隊趕到後,一同作戰,因此,有必要獲得一種可靠的能力,以對大陸的導彈、雷達陣地以及戰機跑道展開反擊,遲滯大陸的進攻。
柯承亨還提到,大陸正努力將臺灣海峽變成“中國的內海”。
從軍事上講,大陸將在2015年前建造一艘航母,2020年前建造更多航母,大陸還在增加潛艇遠洋戰備巡邏的次數,劃定防空識別區,而且,大陸軍機更加頻繁地越過臺海中間線,每年達五六次,而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只是每年一兩次。
雄風-2E巡航導彈由臺灣中山科學院1998年開始研發,鑒于大陸的1300枚短程彈道導彈瞄向臺灣,臺灣需要發展一種可以進行火力壓制的戰術岸基導彈。
據報道,雄風-2E巡航導彈可攜帶400公斤的彈頭,射程超過600公裏,主要用于對抗大陸的導彈攻擊。
雄風-2E巡航導彈的2008年生産預算資金被凍結,曾于1997年至2004年供職于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的臺灣問題專家石明楷說,有迹象表明,美國政府已向臺灣方面施加壓力,使之在大規模生産雄風-2E巡航導彈之前暫停該項目。
臺灣“國防部”內部並非每個人都同意柯承亨的看法,一名臺灣“國防部”高級官員就認定,臺海戰事爆發後,沒必要等待美軍(馳援)。
他說:“無論美國是否幹預,防衛臺灣都是我等的職責所在,等候美軍介入(臺海戰事)不應當成爲臺軍加強反制能力的原因;我們已下定決心,自己保衛臺灣,凡是有助于抵禦敵軍進攻的武器系統,我們都需要。”
他認爲,雄風-2E導彈具有戰術和戰略意義。
這名臺灣“國防部”高級官員還提到,國民黨取悅美國和大陸,國民黨認爲一旦他們2008年上臺執政,大陸就不會攻擊臺灣,這是一種很危險的想法。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2-14/0939485352.html雄風2E巡航導彈
被譽為“臺灣二炮”的“國防部導彈司令第一中隊”已經秘密成立,並開始試行部署自製的雄風2E巡航導彈。 研發多年的雄風系列早於1996年解放軍在台海進行聯合大演習後,李登輝即指示要加強反制力量建設。於是各種大殺傷性武器和中程投射工具被列入高度機密的優先發展計畫,相關研製經費亦被列入不公開的機密預算。除了“天馬”中程彈道導彈、“天戰”衝壓式短程彈道導彈外,還有短程的“萬劍計畫”和中程的“雄升計畫”兩種巡航導彈從技術預研轉入正式型號研製,後者就是指目前的雄風2E。這四種導彈都只能夠由臺灣惟一可研製高科技武器的“中山科學研究院”負責開發,實際上所謂雄風2E也只是一個掩人耳目的代號,與雄2系列反艦導彈幾乎沒有血緣關係。
2000年陳水扁上臺後不久,即提出“決戰境外”的戰略新思維,主張以攻代守,軍方據此制定了“毒蠍計畫”。陳水扁在參觀“中科院”研製進度後;要求各方面必須為雄風2E讓路,在政策和資金上大開綠燈,雄2E和雄3研製經費從1999年的108億台幣猛增至2003年的280億台幣,而軍方亦必須一切服從研製小組安排。
雄2E在2000年開始試射,之後至少曾進行四次試射。2003年8月,樣彈曾作首次全程地形匹配飛行試驗(楨註:有全程地形匹配的巡航導彈嗎?),圍繞一個長近二十公里的島飛行五十圈,證明制導和動力系統初步合格。然而之後卻接連失利,在2004年的兩次試射均告失敗,據說是供油系統故障所致。2005年3月是雄2E服役前最後一次試射,導彈從屏東九鵬導彈試驗基地射向綠島海域,在台東海域飛越制導系統用作對比的地形地貌,在海面上低飛繞圍500多公里,最後成功命中靶標。同年6月,“中科院”宣稱突破關鍵技術。
導彈性能被台軍誇大
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樂觀。2004年2次試射失敗,暴露出“中科院”以法制透博梅卡公司阿比佐IV型小型渦噴 發動機為基礎自製的渦扇發動機,在技術上遠未達到實用化成熟可靠階段。為達到軍方急切需求,只能夠基本沿用雄2渦噴發動機,稍微增加推力、壽命和燃料,使射程勉強達500公里,比設計指標低1倍,巡航速度也只有0.6馬赫,比民航機還慢。台軍方雖然吹噓一彈多用,沿途投彈,然而沿用雄2的225公斤載荷,比美國“戰斧”式少了l倍,僅能攜帶幾枚小彈丸。
其慣性加GPS加地形匹配複合制導系統由“中科院”光電所研製,具備“戰斧”的雛形,但要達到宣稱的5米命中精度這種中美巡航導彈水準,以其有限的時間和技術儲備觀之,大約誇大3—6倍。雄2E與其他台製導彈一樣,存在試射次數太少,無法暴露缺陷,可靠性和後勤維護性不佳的巨大隱患,這並非只靠電腦輔助仿真能真正解決的,加上訓練實彈試射不多,戰時非常危險。
雄2E單價1億元台幣,計畫在五年內生產500枚,以機動發射車流動部署。以其一中隊18—24枚導彈觀之,可算出每輛車裝載3-4枚,亦即其中隊的編制相當於解放軍的導彈連,同樣編有六輛車,這就是其基本作戰單位。
雄2E全長6.25米,彈徑0.5米,比雄2大了不少。巡航速度0.6馬赫,比各國都要低,很易被擊落。其翼展約2.3米,發射品質約1噸都比各國巡航導彈小一個碼。制導系統方面,雄2E連美國已過時的“戰斧”Ⅲ上的圖像匹配區域相關器也未有,更遑論與“戰斧”IV及中國的“紅鳥”、“東海”導彈視頻衛星資料鏈相比了。
由新竹衛星圖像處理中心收集的華衛目標區圖像,實際解析度為5.4米而非官方宣稱的2米,對地形分辨能力差且僅能區別大型物體,亦注定無法用於圖像匹配區域相關器。由此可知雄2E的命中精度不可能達到5米,且綜合性能提升潛力亦有限。△ (原載香港《廣角鏡》)
http://www.zgjunshi.com/power/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602 雄風III反艦導彈
據美國媒體透露,臺灣將於2006年開始大規模生產新型雄風III反艦導彈。此前,臺灣一直在秘密進行雄風III的研製,或者是盡可能地對這一研發項目進行保密。但是,一些消息靈通人士已經向媒體透露了該導彈相關的部分技術資料。
雄風III反艦導彈重量約為1噸,射程大約在300千米左右,發射之後的最高飛行時速能夠達到2200千米/小時。雄風III反艦導彈可以在陸地、移動發射架上發射,這種導彈採取低空飛行的方式攻擊目標,並且裝備有一套高效的制導和瞄準系統。
美國媒體表示,臺灣設計製造這種反艦導彈很顯然是為了對付大陸的艦船,一旦這種導彈投入使用,台軍就可以遠距離打擊中國的軍艦和船隻。這種導彈在裝上重量為226.8千克的彈頭之後還可以攻擊陸地目標。
美國媒體還透露,雄風III反艦導彈很顯然是以美國的魚叉導彈為樣本設計製造的,但是自雄風I反艦導彈之後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雖然這種導彈在雄風II的基礎上增加了攻擊陸地目標的功能,但是由於雄風III導彈射程太短,這種功能似乎不大實用。據信,臺灣目前正在研發的另外一種雄風IIE導彈的射程比雄風III反艦導彈射程更遠,大約為500千米,雖然它的飛行速度比較慢,但是它可以配備集束炸彈彈頭,用於摧毀陸地上的軍事目標。
http://www.zgjunshi.com/power/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866
台軍秘密研製天弓-IIB彈道導彈內幕
《國際展望》2007第564期封面故事<臺灣彈道導彈瞄準大陸>。編者按:2007年4月,台軍在“漢光23”號的“兵棋推演”過程中,前所未有的動用了所謂“戰略反制武器”,打擊大陸縱深目標。隨著台軍設立 “飛彈司令部”,並在外島部署由防空導彈改造而來的“天弓-IIB”近程地地導彈。“境外決戰”已經絕不僅僅是台軍空喊的口號了,來自海峽對岸的彈道導彈 已具備了實質性威脅。本刊特綜述相關報導,以饗讀者。
“漢光23”號軍演首次模擬導彈攻擊大陸
2007年4月20日,為期五天四夜的台軍“漢光23號”演習“兵棋推演”正式結束。台軍在此次“兵期推演”中首次模擬了以所謂的“反制武器” 對中國大陸要地發起攻擊,這是歷屆“漢光”演習中前所未有的。據島內中央社報導,台軍在“兵棋推演”中模擬以巡航導彈、短程地地導彈等“反制武器”對大陸 沿海軍事要地、重要城市發起攻擊。模擬結果呈現雙方戰損嚴重,除兩岸經濟重創外,也引起國際經貿重創及恐慌......
台軍“特種導彈”已部署到外島
從陳水扁政府提出所謂“決戰境外”的戰略指導思想以來,台軍通過多方面的措施意圖實現這一戰略。據島內媒體報導,早在1995年,台“中科院” 開始低調展開研發彈道導彈和攻擊大陸的巡航導彈計畫;2000年民進党上臺,陳水扁更加支持台“中科院”相關計畫。2006年8月,台軍公佈了其最新版 “國防報告書”,公然宣稱設立“導彈司令部”,並在靠近大陸的外島建立導彈發射陣地...
真正的威脅——“天弓-IIB”
相對于指揮體制的建立和變更,導彈陣地的建設,台軍可能裝備的或即將裝備的導彈武器更加引人關注。由於事關機密,事件本身又極其敏感,台軍在其 “國防報告書”中對導彈型號隻字不提,僅以“特種飛彈”一詞含混帶過。據台軍相關官員稱,“特種飛彈”在台軍中是首度出現的名詞,有較為寬廣的內涵空間, 包括了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臺灣媒體立即指出,台“國防部”之所以使用“特種飛彈”一詞,是為了掩飾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已有一段時間的兩種導彈——射程超 過1000公里的“雄風-IIE”攻陸巡航導彈和射程600公里的“天弓-IIB”地地導彈......
防空導彈如何改地地導彈?
眾所周知,“天弓”系列原為防空導彈,那麼防空導彈如何能攻擊地面目標呢?實則,防空導彈改地空導彈並非臺灣一家獨創。早在20世紀60年代, 美國陸軍便打過主意(楨註:共軍也將大量過時的紅旗二防空導彈改裝成短程戰術彈道導彈)。當時,美軍不滿意第一代戰術彈道導彈“紅石”的性能,美軍發現野戰防空炮兵裝備的MIM-214“奈基”遠端防空導彈機動性更強,戰鬥部品質也不小。遂對其進行改進,使之具備攜帶戰術核彈頭打擊地面目標的能力。美國出售給韓國的“奈基”系統中,就具備這種作戰能力,只是將核彈頭改回了 常規高爆彈頭,目前,韓國陸軍防空導彈部隊中有一個彈道導彈營便部署了經過改型的“奈基”2KM導彈......
“天弓-IIB”戰術彈道導彈性能
雖然台軍方對“天弓-IIB”一直遮遮掩掩,外間媒體幾乎沒有公佈過任何照片,性能資料、作戰使用等情況更是從未公開。不過,從通過一些零散的資料仍能根據經驗進行類推,分析出該導彈的基本參數和技戰術性能。
“天弓-IIB”導彈是在“天弓-II”遠端防空導彈基礎上發展的,從不對彈體結構和佈局作較大調整這個原則出發,“天弓-IIB”戰術彈道導 彈的佈局和結構基本沿用“天弓-II”是合情合理的,只是內部佈局可能根據需要做了調整。從臺灣的導彈技術水準和近年來臺灣進行相關實彈發射試驗情況看, 如沒有獲得美國的技術支持,“天弓-IIB”難以突破彈頭和彈體分離的技術瓶頸,而採用和早期“飛毛腿”類似頭體不分離的整體突防方式,雖然現在還沒有 “天弓-IIB”的準確再入段性能資料,但類比其他射程相近的戰術彈道導彈,可以初步推測其全程飛行時間約為4-5分鐘;再入段飛行時間約為45-50 秒,再入速度約3.5馬嚇......
“天弓-IIB”的作戰使用
根據“天弓-IIB”性能和台軍作戰能力分析,一旦台海有事,“天弓-IIB”將作為其“先制”作戰的第一波次打擊力量,配合“雄風-IIE”巡航導彈使用,前者由於精度尚不足以攻擊單個點目標,故主要對我大陸福建沿 海地區的港口、碼頭、機場、交通樞紐或重兵集結地等重要面積型目標實施突擊,後者由於採取了紅外成像(楨註:又不是用來打活動目標要紅外成像幹嘛?是GPS吧!)+雷達地形匹配等複合制導體制,則重點突擊指控中心、雷達站、觀通站、橋樑、等堅固點目標。此外,可以“天弓-IIB”作為“反制”力量對大陸城市、電廠、水壩、化工廠甚至核電站等目標實施攻擊,以達到“威懾”目的......詳情請參閱本刊2007第564期封面故事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04-30/1426442372.html
臺灣導彈密度全球第二 防禦體系中看不中用2010-04-09中國青年報/杜文龍
2010年3月30日臺灣《聯合晚報》消息,島內國民黨“立委”丁守中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質詢臺軍方是否要發展中程地對地導彈,以及導彈是否會于今年6月在屏東九鵬基地試射時,臺“國防部副部長”楊念祖表示,結果朝此方向發展是對的,臺“國防”發展原則是“以實力尋求和平”。這一回應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臺軍正在發展射程1200公裏的地對地中程導彈及射程800公裏的巡航導彈的消息。如此敏感的話題,勢必引起兩岸和周邊對臺軍導彈武器的現狀與發展潛力的密切關注。
現狀:在亞洲地區導彈密度最大
臺灣軍隊在上世紀70年代初就確立了武器裝備發展“導彈化”的目標,幾十年來十分注重導彈武器的發展。目前,陸海空三軍的武器導彈無論種類、性能已經達到較高水平,而且絕大部分的導彈武器與美國保持了同期同代,主戰型號中不少是美國現役裝備。從部署密度上看更爲驚人,據國外權威機構統計,目前臺軍在臺灣島上部署的各型導彈數量5000~7000枚,密度已經與以色列基本持平,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陸軍導彈:臺灣陸軍的導彈主要有反坦克導彈、防空導彈、地地導彈、巡航導彈四類。
反坦克導彈主要有便攜式和車載的BGM-71“陶”式、機載AGM-114“地獄火”、便攜式“標槍”、“昆吾”四種,前面三種均從美國通過軍售方式直接獲得,自制的“昆吾”反坦克導彈是早年俄羅斯的第一代AT-3的仿制品,由于技術相對落後,這些年已經難見蹤迹。目前,臺灣陸軍中的反坦克導彈與美軍裝備基本一致,其中,“標槍”導彈是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投入使用的新型反坦克導彈,臺灣陸軍在導彈研制成功後迅速采購了多批。AGM-114“地獄火”主要配備從美國引進的AH-1W和OH-58D直升機,早期引進的主要是激光半主動制導型,近年又引進了抗幹擾能力更強的雷達制導型號。從總體情況看,臺灣陸軍的反坦克導彈技術水平世界一流,形成了較完備的立體突擊布局,具有較強的裝甲作戰能力。
防空導彈主要有“毒剌”、“小槲樹”等低空防空導彈。“小槲樹”導彈能夠打擊5000米距離上的目標,“毒剌”導彈能夠打擊4000~5000米距離上的目標(臺軍引進的“複仇者”是車載“毒剌”發射系統),具備了一定的低空防禦能力,射高也覆蓋了從0~5000米的高度。
地地導彈主要有“青蜂”和“天弓”2B兩種,其中“青蜂”導彈是在美國“長矛”導彈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由于射程只有80~130千米,再加上技術相對落後,已經退出現役。“天弓”2B在“天弓”2型防空導彈的基礎上改進而成,通過換裝80~100千克戰鬥部,由防空導彈成爲首型自制的地地彈道導彈,射程近300千米。日前,臺“國防部副部長”楊念祖所暗示的射程1200千米的地對地中程導彈,就緣于此種導彈。
巡航導彈目前只有“雄風”2E,這種能夠攜帶400千克彈頭攻擊地面目標的巡航導彈,采用GPS+慣性制導等複合制導方式,射程爲600~1000千米。
空軍導彈:主要有空空、空地、空艦導彈和防空導彈三類。
空空導彈有近距格鬥導彈和中距攔截導彈。近距格鬥導彈主要有美制AIM-9系列“響尾蛇”、臺制“天劍”1和法制“魔術”2導彈。中距攔截導彈主要有美制AIM-7“麻雀”、AIM-120“阿姆拉姆”、自制“天劍”2和法制“米卡”導彈。其中,近年來引進的AIM-120C5或者C7型導彈采用了主動雷達導引頭,還可能使用數據鏈系統,性能十分先進。從總體上看,基本形成了以美、法現役制空武器爲主、以臺灣自制武器爲輔的裝備格局。
空地導彈主要有美制AGM-65“小牛”空地導彈、AGM-84“魚叉”、臺制空射“雄風”2反艦導彈和“天劍”2反輻射導彈。其中AGM-65“小牛”空地導彈屬近程空地導彈,采用電視和紅外制導方式,最大射程達到25千米,AGM-84“魚叉”是標准的反艦導彈,射程120千米,“雄風”2型空艦導彈是“雄風”2艦艦導彈的空射型,射程達到150千米。與臺灣海軍的岸基、艦射雄風1、2反艦導彈相配合,形成了遠近結合、空海岸一體的反艦作戰能力。
防空導彈主要有改進型“捷羚”、“陸麻雀”、改進型“霍克”、“天弓”1、2、“愛國者”2六個型號,如果計入剛剛簽署的“愛國者”3導彈軍售協議,未來將有七個型號。依靠這七個型號的防空導彈,臺軍基本形成了遠、中、近程銜接,中、高、低空覆蓋的多層防空火網。近年來,臺灣陸軍十分注重反導能力建設,並按照美軍的發展思路,以寓反導于防空的模式,通過“愛國者”2、3的引進,實現了防空反導一體化,對30~60千米距離上的彈道導彈具備一定的攔截能力。
海軍導彈:主要有反艦導彈和艦空導彈兩類。
反艦導彈主要有“雄風”1、2、3的RGM-84“魚叉”共4個型號,其中,“雄風”1導彈仿制以色列“迦伯列”導彈,射程40千米,采用慣性、雷達和光學制導方式。艦射“雄風”2導彈采用了美國“魚叉”導彈技術,采用主動雷達與被動紅外導引技術,射程爲110千米,岸艦型射程爲150千米。“雄風”3是臺灣利用美國技術開發的第一種2倍音速反艦導彈,射程達到了140千米。“魚叉”導彈從美國引進,采用慣性制導和主動雷達末制導,射程140千米。基本形成了亞音速與超音速結合、岸艦結合、遠近一體的反艦能力。
艦空導彈主要有“海小槲樹”、“標准”1、2共3個型號。其中“標准”1艦空導彈采用全程半主動雷達制導,射程38千米,“標准”2導彈隨“基隆”級引進,是臺灣海軍第一種具有區域防空能力的導彈,射程爲158千米。
能力:不取決數量
臺灣陸海空三軍以買、仿爲基本手段,經過多年建設,已經形成龐大的導彈庫,導彈已經成爲防空、制海和反裝甲作戰的主要武器,但這些高密度部署的導彈所支撐的臺灣島防禦體系卻中看不中用,作戰能力十分有限。
一是島內地域狹小,難以承受高強度打擊。與大陸相比,臺灣島面積十分有限,在遠程精確打擊已經成爲主要作戰方式的今天,臺灣的所有重要目標都將會成爲活靶,絕大多數導彈在沒有發揮作用之前,就會被徹底摧毀。
二是技術嚴重依賴外方,戰時難以補充。現代戰爭是高消耗戰爭,昂貴的導彈武器發射完畢之後,依靠買難以爲繼,一旦消耗殆盡,在嚴密的海空封鎖之下,導彈武器就會成爲無源之水,
三是技術相對落後,對抗能力有限。臺灣雖然裝備了與美國、法國的同代裝備,但並不是這些導彈家族中的最新型號,受出口條件制約,臺軍只能得到二流裝備。另外,臺軍花費昂貴代價引進的導彈有三分之二是近程武器,不過是裝點膽怯的油彩與羽毛,在實戰條件下的對抗行動中,特別是中遠程火力打擊中基本無用武之地,到了真正發揮作用的時候,或許早已成了一堆殘骸。
發展:難有突破
國民黨軍隊自1949年退守臺灣後,軍事裝備一直依靠西方,導彈武器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升級換代基本依靠對方國家的軍售,長期以來形成了主戰裝備靠進口、維護保養靠外商的依賴型格局。雖然臺灣建立了“中山科學研究院”和多個兵整中心等研發部門,但只借助外方技術承擔對低技術裝備的保養與維護。因此,技術水平與研發能力處于跟進狀態,而遠非超越階段。
1973年10月,臺灣開始籌建“亞洲最大的導彈基地”——九鵬基地,基地南北長6500米,東西寬3000米,占地達1600公頃,爲導彈試驗和飛行軌迹和數據測控提供了專門場地。1990年以後,臺軍將九鵬基地擴建,並從導彈試驗升格爲兼具研發功能,經過多次擴建後,占地已超過4000公頃,基地還在綠島、蘭嶼、臺東太麻裏設有分支基地,可協助獲取相關測試數據。
九鵬基地作爲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下屬的第二所,實際上是臺軍各式導彈和火箭武器系統的綜合性試驗、組裝及研制基地,是島內唯一的導彈試射場及重要遠程投射系統測試的大本營,在臺軍的規劃中,九鵬基地還是“臺灣秘密研制具備戰略攻擊能力的戰術性地對地導彈的唯一地點”,臺灣的“天弓”系列導彈、“雄風”2E巡航導彈和在研的中程地地彈道導彈,都出自這一基地。
雖然臺灣爲導彈武器發展建立了專門的研究、試驗機構,但由于導彈武器本身技術的複雜性,在短時間內開發出戰技術性能出色的型號基本沒有可能。從臺灣聲稱自制的導彈武器性能分析,其技術均來自美國,如“天劍”1、2空空導彈基本上克隆AIM-9“響尾蛇”和AIM-7“麻雀”,“天弓”1、2是美國技術支持下的臺灣版“愛國者”,“天弓”2B彈道導彈只是改裝了戰鬥部的“天弓”2防空導彈,“雄風”1是以色列“迦伯列”的仿制品,“雄風”2導彈是“魚叉”導彈的衍生型號,“雄風”3超音速反艦導彈的技術不過是美國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放棄的一種老舊技術而已。而令臺灣軍方一度興奮的“雄風”2E巡航導彈借鑒了“戰斧”導彈的關鍵技術,正在進行試驗的機場遙攻武器“萬箭彈”,也是美國AGM-154的陽春版。
臺灣薄弱的導彈武器研發能力,在美國軍火商的扶植與打壓的雙重作用之下,所謂的自制其實無非就是仿制或者改制,既無原創思路,也無原創技術,美國不會把最新型導彈技術給臺灣,因爲其需要臺灣這個軍火市場,也不會把過于敏感的導彈技術給臺灣,因爲其顧忌大陸的態度,只會把過季的技術給臺灣,用于所謂的“自制遊戲”並引發某種幼稚的興奮。(作者單位:軍事科學院)
http://mil.news.sina.com.cn/2010-04-09/0818589820.html
各國反艦導彈
(小引:相對於美台反艦飛彈的「單彈通用」,共軍的反艦導彈則(比俄還)「多彈單用」(理由之一是更能抗反制、發揮飽和攻擊戰力,但更可能是在生產單位的本位主義不願停產)。雖然似已以「鷹擊HJ-3(C803)」: 結合了「次、超」音速和「艦、潛、空、陸」射的C803遠程反艦導彈為主力,但其它反艦導彈仍繼出改良版。)
美媒戰略之頁2013-01-29揭秘中國CM-400AKG導彈 是鷹擊12出口版(楨:?)
2012珠海航展現場展出的CM-400AKG導彈和梟龍FC1輕型戰機,從外形看與鷹擊12完全不同
簡氏2013-01-23中國研鷹擊12和鷹擊18超音速反艦導彈:鷹擊-12採用雙進氣口衝壓噴氣發動機設計,重量在2-2.5噸之間,彈長約7米,飛行速度可達2-4馬赫,射程在250公里到500公里,尺寸和重量遠超俄制KH-31反艦導彈(中國以鷹擊-91的代號生產)。中國可能還在研製一款更大的垂直發射反艦導彈,代號鷹擊-18。與中國上世紀購自俄羅斯的KH-41日炙反艦導彈大小差不多。鷹擊-12反艦導彈的研發使中國加入了亞太研發超音速反艦導彈的競賽,包括臺灣的雄風3型反艦導彈,日本的XASM-3空射反艦導彈和印尼從印度引進的布拉莫斯反艦導彈。
臺灣雄風3型反艦導彈
日本XASM-3空射反艦導彈
印度布拉莫斯反艦導彈
中國CM-400AKG 超音速巡航導彈,重約兩噸,最大射程達250公里,其制導系統包括GPS系統、機載雷達和可識別具體目標的圖像識別系統。其采用固體火箭爲動力裝置,飛行速度超過4馬赫,可利用高速飛行能力突破艦艇防空網。據悉,配備穿甲彈頭和爆破彈頭的這款中國新型導彈主要用于打擊固定目標和航母等慢速運動目標。類似印俄合制的布拉莫斯(楨:?布拉莫斯射程300公里,但重3.2噸、彈長9.4米,徑寬670毫米,空射也重2.5噸,速度才3馬赫,單價則高達200-300萬美元!詳參【圖博館】:俄羅斯反艦導彈家族 共軍的反艦導彈家族) 英媒:世界上任何一款導彈都無法與中國C805相比?英國《防務周刊》2008-06-02稱:中國最近已成功研制出新型超音速反艦導彈C805,重3噸,長8米,直徑爲670毫米,固體燃料推進,射程380公裏,可攜帶300公斤的常規彈頭,可以從多種平臺上發射。(楨:原來是鷹擊-12!C-805是YJ-8的終級型號)
【百度百科】鷹擊-12:有人認為鷹擊12是俄軍紅寶石系列反艦導彈的國產化,這種說法可能不準確。有觀點認為:我軍最新的導彈技術水準在某些領域已經領先美國3-5年(比如代號為4171導彈定型任務以完成比鷹擊12理論上領先整整一代,微鐳射抗干擾系統+智慧化衛星制導+分離假彈頭+主被動二程雷達+末段入水攻擊方式,每枚導彈造價380萬美圓左右因造價太高未被量產,但部分技術已被東風31B型導彈使用) 鷹擊12分空射、艦射和潛射三種。 鷹擊12運用了中國最先進的雷射技術成果,解決了抗干擾性問題,即使在脈衝炸彈的干擾下鷹擊12的鐳射抗干擾系統仍然可以100公里不超過1.5米的誤差(鷹擊12即使在發射時就受到了敵方的干擾,按其終極射程550公里計算其誤差也不過9米,況且鷹擊12末段有自動修復程式)。鷹擊12發射後飛向高度為1200米的高空後接受預警雷達的第一次目標鎖定參數後,接受系統將參數發送給鷹擊12的鐳射制導控制系統後,鷹擊12導彈在電子地圖的動態指揮下靜默飛行,速度為1.5馬赫,高度12-15米。當離攻擊目標50海裡的時候,鷹擊12分離出一枚主動式+微波熱制導式空中雷達進行最後階段制導,同時鷹擊12導彈4玫助推導彈點火,導彈以6-8馬赫的速度在上空預警雷達的指令下直擊目標,攻擊最後階段戰鬥部脫離,即使敵方的密集陣或導彈攔截,對於每秒1360米-2080米,體積不大與3立方米的戰鬥部也望彈興歎。 鷹擊12同時具有較強的假彈頭欺騙戰術,當敵方在150公里開外發現鷹擊12後,敵方用導彈攔截,鷹擊12會將其中二枚助推火箭發射進行干擾,只不過在最後的攻擊階段攻擊距離縮短為25海裡,導彈末端攻擊速度降至為3-4馬赫。 鷹擊12導彈的戰鬥部為800公斤的超高爆炸藥,這是為美國航母量身定做的。鷹擊12的潛射型其戰鬥部更重達1200公斤(這就是為什麼鷹擊12的潛射型的射程僅有360公里的原因) 鷹擊12導彈的射程為550公里,但是其燃料部是在發射前通過內置燃料調節器調節後調整其發射射程的,因此內置燃料調節器調節具有很好的調節協調作用,使得導彈在飛行速度、射程方面有很大的變數。 鷹擊12導彈的造價在180萬美圓一枚,因此軍方首批定量只有816枚(不包括潛射型),軍方認為如果鷹擊12導彈的造價在每枚90萬美圓左右方可大量訂購(鷹擊12的總設計師正在考慮鷹擊12分離出的那枚主動式+微波熱制制導式空中雷達,鷹擊12的鐳射抗干擾系統造價更達58萬美圓,僅這兩部分占了鷹擊12 造價的46.11%)。因此軍方僅僅將首批的鷹擊12裝到了170導彈驅逐艦號上,168、169也只能裝鷹擊83反艦導彈了。空軍的殲十和093核動力攻擊潛艇這些高貴血統的克敵利器才能裝備上鷹擊12這種我們中國人的爭氣彈,相信隨著鷹擊12的閃亮登場,將大大提高我軍攻擊航母編隊的能力
衛星照片證實:導彈獵殺航母 中國試驗成功:阿根廷一家軍事論壇SAORBATS近日公佈一張google earth衛星圖片,展示中國戈壁沙漠一個長約200公尺的巨型白色人造結構,被武器轟擊出兩個醒目的巨大彈坑。該論壇並稱這個人造結構是類比美軍大型航母甲板,而造成大彈坑的「武器」則是被稱為「航母殺手」的反艦彈道導彈。大陸環球新聞網2013-1-22刊出《中國反艦彈道導彈模擬打航母試驗首次曝光?》一文反駁,反艦彈道導彈並不是致命的對抗武器,而只是防禦性武器,或說是「不對稱的攻擊手段」。(詳參【圖博館】:巨浪1與東風21 中國航母《航空母艦及其克星》) 臺灣之榮光!!世界第一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 :雄風三的體型重量遠低於日炙這表示雄風三的技術層次比日炙高很多(外掛的沖壓引擎vs雄三整合進彈體的衝壓引擎)。雄三射程普通型300KM,加強型600KM;速度兩種大約都在2.5Mh左右;僅兩噸多,空射型僅1800KG,而射程同樣300KM(楨:?)。日炙彈長:9.4公尺 彈徑:1.3公尺 彈重:4000公斤 最大射程:120公里/改進型160公里。連俄印和製的布拉莫斯,比臺灣雄風三還差了一點,更不用說中共老舊的C101/301(楨:CM-400AKG與鷹擊12呢? 「雄三」的載艦能逃過大陸的空襲及潛艇攔截嗎?國防部前副部長林中斌形容為「蚊子叮大象」)。
http://forum.dtmonline.com/leo/cgi-bin/topic.cgi?forum=5&topic=740
俄國-31反艦導彈
(上圖為俄國現代艦所配P一270‧3M-80‧SS—N一22‧日炙改良版稱白蛉,反艦導彈)
【維基百科】雄風三型反艦飛彈有效射程,目前軍方尚未公佈資料,有推測為130公里,台灣媒體一般報導為150公里,單位造價約1億新台幣。改良增程型的雄三射程由150公里提升為400公里,飛行速度三馬赫。增程型是將雄三彈體等比例加大,增加引擎燃料空間來實現,因此比雄風三型反艦飛彈的體積更大。雄風三型的計畫代名為「追風」,原始設計採用整合式衝壓發動機,即助推器(SRB)與續航衝壓發動機整合一體裝置於彈體後段,節省飛彈的長度與體積。然而到量產時為了安裝在成功級巡防艦的上層甲板,由於長度限制,最後仍放棄整合式燃燒室設計,採取可拋棄助推火箭設計。發射時,由2具側掛的助推器和飛彈主體的整合式火箭衝壓發動機將飛彈送至高空,並加速到一定速度後點燃衝壓發動機,進行後續航程,並大幅提升飛行速度。
雄二E指揮車偽裝快遞 網友破解:飛彈基地被軍事迷分別辨識,一一註明通資電中繼車、掛彈車、雄風二E飛彈、卡車拖車頭、指揮管制車、雄二E飛彈車(12點鐘方向順時鐘起)。
旺報2013-02-16台雲峰計畫反制陸1400枚飛彈:美國「導彈威脅」網站的文章認為,台灣策略是祕密研發新式武器,像是雄風2E巡弋飛彈,最高時速800公里,最大射程600公里,使用GPS尋標器,具備攻擊港口內艦艇或近岸陸地目標的陸攻能力。最近最受注目的,就是雲峰計畫,2年前,台灣海軍艦艇裝備雄風─3型反艦飛彈,長6.1公尺、重1.5噸,最大時速2300公里,最大射程300公里,雄3已裝備到台軍驅逐艦、護衛艦,軍方要求在最新型500噸級隱形護衛艦上安裝8枚雄風3和8枚雄風型導彈。現在最新研發的雲峰飛彈,若裝配衝壓噴氣引擎後,時速可達3000公里、射程達到1200公里,可覆蓋中國大陸中北部主要工業和軍事目標,預計於2014年服役。不管是艦載或移動型,主要目標都是大陸瞄準台灣的1400枚彈道導彈,「以提高生存能力」。(回應:大陸對台灣的威脅其實不是東風-11,而是射程可以覆蓋台灣全島的衛士火箭彈,火箭彈造價低數量大,而且有一定的定向導航功能,炸機場、電廠、油庫防不勝防,你的熊三熊四都排不上用場!前行政院唐飛新書爆料 「雄風3/雄2E反制武器是蚊子武器」!詳參【圖博館】:中國火箭台灣飛彈防禦解決方案)
海軍觀察網站報道 2012-4-4法國海軍福爾班號防空驅逐艦成功摧毀一個模擬超音速掠海反艦導彈的目標。
美國爲什麽不造超音速反艦導彈?(楨:?)答案是現有技術條件下生産的超音速反艦導彈,突防能力並不高,而且比亞音速反艦導彈的作戰效果還要差,超音速導彈至少要在距離海面20米以上的高度飛行,達到目標上空才轉入俯沖,也就是說飛行高度偏高很容易被雷達捕獲,此外導彈超音速低空飛行時由于多譜勒效應太大,雷達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從海面雜波中捕獲到導彈的回波,而且信號清晰跟蹤穩定,至于轉爲高空突防則太容易被脈沖雷達發現鎖定,此外導彈進行超音速飛行必需使用大推力的火箭或沖壓發動機,導彈高速飛行時産生的摩擦熱也很大,拖著長長尾焰的超音速導彈對于光學探測器紅外探測器來說,那是個最明顯不過的目標,很遠就能發現跟蹤。而亞音速導彈的飛行高度可以降低到波峰高度,此外多譜勒效應不明顯,對于雷達來說很難從海面雜波中截獲到,而且即使能夠發現導彈來襲也很難穩定的跟蹤上導彈,在所有的實戰中目前還沒有發現掠海飛行的亞音速導彈能被雷達在較遠距離穩定跟蹤的例子,一般都是信號時斷時續根本不可能進行較遠距離的攔截,只能在非常近的距離攔截。
日媒稱中國正研究類似美X51A高超音速飛行器
日本《外交官》雜志網站稱,美國空軍超高音速飛行器了X-51A馭波者 2012-8-14進行了第三次試飛,盡管以失敗告終,但也引起了人們對高超音速飛行器的廣泛關注。而且,中美俄在這方面的競賽不會因此而懈怠。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俄羅斯在這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從而成爲世界上首個成功試飛超音速燃燒沖壓噴氣試驗飛行器的國家,比美國要早九年。 到目前爲止,該耗資1.4億美元的項目只在2010-5-26的測試中取得了成功,以5馬赫的速度持續進行了超過200秒的飛行。 同時,中國也對這個領域展示了相當的興趣。在X-51A項目開展三年後的2007年,有消息稱,中國科學家正計劃在位于北京的風洞中測試速度達5.6馬赫的高超音速實驗飛行器模型,中國科學家可能還建造了能測試速度達9馬赫超音速裝置的風洞。 除了快速全球打擊縮短打擊時間,超音速導彈還會給防禦滲透和導彈攔截作戰帶來重大改變。當前的導彈,無論是速度達到2馬赫的俄羅斯日炙和美國魚叉超音速燃燒沖壓動力導彈,其速度都不夠高,很容易被攔截。而攔截以超過5倍音速巡航飛行的導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楨:但也不能貼海而飛且較熱更易被測)。中國DF-21D反艦彈道導彈返回大氣層後的最大速度可能會超過超音速巡航導彈的最大速度,但它不如巡航導彈靈活,也不像巡航導彈那樣能進行低空飛行,躲避早期預警系統,能更好地騙過小型戰術雷達和紅外探測器的探測。(楨:衛星照片證實:DF-21D反艦彈道導彈獵殺航母 中國已試驗成功!)
美國魚叉導彈就已被銷往30多個國家:魚叉Block2靠渦輪噴氣動力,重690公斤(1518鎊),攜帶220公斤彈頭,有80海裏攻擊範圍,正在進行改進,飛行速度達到高亞音速。洛-馬公司也在開發一種沖壓式噴氣動力超音速導彈,這將會在2013年進行試飛。
歐洲MBDA公司的飛魚MM40 Block 3用Microturbo TRI-40渦輪噴氣發動機替代了原有的火箭噴射引擎,飛行超過100海裏,解決了Block2所面臨相對範圍比較短的問題。Block3飛行超過100海裏,並且得益于新功能,比如先進的電子系統和螺旋式攻擊性。
法國飛魚擊敗中國C802贏得卡塔爾反艦導彈合同:美國環球戰略網2010-04-28報道,在印尼、泰國等紛紛選擇採購中國C802反艦導彈裝備各自軍隊的背景下,卡塔爾卻在選擇反艦導彈時放棄了C802,而選擇了法國的飛魚反艦導彈。新飛魚MMBlock3型導彈配備渦輪噴氣式發動機,因此其射程達到了原有導彈的兩倍——180公裏。新型噴氣推進式飛魚導彈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應對源自中國的競爭。例如,印尼日前便選擇採購更廉價且射程更遠的中國C802A 反艦導彈,而放棄了火箭助推式的“飛魚”導彈。中國的C802A導彈長6.8米、直徑360毫米、重682公斤,可攜帶重165公斤的彈頭。C802最大射程為120公裏,而且飛行速度可達每秒250米。 與C802相比,法國“飛魚”導彈大小和性能相同,但其成本卻是前者的兩倍(每枚導彈的價格在100萬美元以上,但眾所周知,制造商可以靈活定價)。
珠海航展:中國反艦導彈的射程總算被曝光了2006-11-07
經過幾十年發展,中國的導彈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本屆珠海航展上展出了多種反艦導彈,它們以艦艇或戰鬥機爲載體,能對8-280公裏範圍內的敵艦進行精確打擊,並且還衍生出了打擊敵人岸上目標的空對地型號。在距離海岸8-35公裏的範圍內,可利用C701/C704和C802等幾種岸艦/艦艦導彈進行防禦。對于35-180公裏範圍內的目標,可以用C701/C704艦艦/空艦導彈或是C802/C802A和C602導彈岸艦/艦艦/空艦導彈來攻擊。對于距離海岸180-280公裏範圍內的目標,可選擇用C704、C802/C802A艦艦/空艦導彈或是C602艦艦/岸艦導彈進行打擊。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noads/11054186/20061107/13728252.html
反艦導彈性能比較表
<共軍的反艦導彈家族>
岸艦導彈
C-l01重1850千克,飛行速度2馬赫,最大射程45千米
海鷹-1(HY-1) 0.85M 70公里 SY-1的岸艦型後通用
海鷹-2(HY-2)(C201) 0.9M 95公里 SY-2的改進型
海鷹-3(HY-3)(C301) 2M 130公里 超音速岸艦導彈
海鷹-4(HY-4)(C201W) 0.9M 150公里 HY-2增程改進型
艦艦導彈
上游-1(SY-1) 0.85M 40公里 中國第一代艦艦導彈
上游-2(SY-2) 0.9M 95公里 採用固體推進劑
海鷹-1(HY-1) 0.85M 70公里 SY-1的岸艦型後通用
海鷹-2(HY-2) 0.9M 20-95公里 SY-2的改進型
鷹擊-1(C801) 0.9M 50公里
鷹擊-2(C802) 0.9M 12-120公里
鷹擊-3(C803/802A) 1.4M 150公里
未端超音速艦艦導彈 空艦導彈
C101 2M 45公里 第四代超音速艦艦導彈
C701 0.8M 15公里 電視制導的小型導彈
C-704KD空射反艦導彈
C-705反艦導彈是在C-704基礎上改進引導系統,換裝新型固體火箭發動機改進而來。導引頭部分加裝了可添加GPS以及北鬥導航定位系統裝置。動力部分改用結構緊密更新型中推力火箭發動機,最大打擊距離爲75公裏,使用二級助推火箭系統,最大打擊距離爲170公裏。本次航展展出的這枚C-705型反艦導彈專家解釋說,並沒有安置二級助推火箭,射程爲75公裏,戰鬥部全重110公斤,聚能內置體半裝甲結構戰鬥部,HVTD-H濃縮高爆烈性炸藥裝填。可以打擊1000-1500噸級中小型海上目標。首發命中精度爲95.7%。低空掠海飛行最低姿態12.15米。 C601 0.9M 110公里 第一代空射型導彈(上圖為C601和轟六戰機)
C602 0.9M 280-400公里
反潛導彈長纓-1(CY-1) 0.8M 18公里
點防禦導彈系統主要用於攔截各類導彈(特別是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同時能夠攔截固定翼和旋轉翼飛機、無人機等。它們通常為:輕型非甲板發射裝置,可以安裝在包括小型艦船在內的水面艦船上;全天候晝夜作戰;反應迅速且攔截時間短;可以在沒有任何艦載作戰系統的情況下自主作戰,“發射後不用管”;導彈戰鬥部殺傷力強。國外典型的點防禦導彈及導彈系統主要有:
“增強型海麻雀”(ESSM)導彈
(上圖為美軍“增強型海麻雀”(ESSM)導彈
ESSM是雷聲公司為美國海軍研製的艦空導彈,是RIM一7M“海麻雀”的改進型,可對付技術先進的高速、低雷達截面的機動型反艦導彈。
2004年1月獲得了批量生產許可,將裝備在航空母艦、“提康得羅加”級“宙斯盾”巡洋艦、“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和下一代DD(x)驅逐艦上。
ESSM可從Mk41或Mk48垂直發射系統發射,也可從傳統的Mk29發射架發射。1個Mk41發射單元可放置1個Mk25四聯裝貯運發射箱(裝4枚ESSM導彈),可極大提高導彈火力密度。ESSM採用自動駕駛儀進行中段制導,通過發射艦的資料鏈來進行校正,在攔截末段轉為半主動雷達尋的。雙模(半主動雷達和紅外)導引頭可能是其今後的發展方向。
(上圖為法國“西北風”導彈
“西北風”是由法國馬特拉公司研製的一種超近程地空輕型導彈,用於對付低空、超低空大規模飽和攻擊,具有機動性好、威力大、反應時間短等特點。目前該導彈已發展到“西北風2”,成為完全自主的“發射後不用管”導彈,可攔截各類空中目標,包括低紅外特徵目標。導彈的最大速度為2.5馬赫,最大攔截距離為6000米,戰鬥部品質為3千克,帶有近炸引信。導彈採用高靈敏度、多元紅外致冷導引頭,通過被動紅外尋的進行制導。
“薩德拉爾”(Sadral)、“西姆巴德”(Simbad)和“特拉爾”(Tetral)艦載防空系統都採用“西北風”作為攔截導彈。
“薩德拉爾”可作為較小型艦船的主要防空系統,也可作為大型艦船的輔助防空系統。l套發射裝置可裝6枚“西北風”,該系統可與艦上作戰系統相連,也可採用自主操作方式,能在目標分派後5秒發射導彈,發射間隔為3秒。
“西姆巴德”是為小型艦船設計的一種更為輕便、簡易的防空系統。它為人工作業系統,發射裝置裝有2枚“西北風”。通過使用“西姆巴德”控制裝置或在夜間使用熱成像裝置,可提高操作人員的作戰水準。
“特拉爾”的作用與“薩德拉爾”相似,但它的發射裝置只能裝4枚“西北風”。“特拉爾”將向更為小型、輕便的方向發展,以適用於具有隱身能力的戰艦。
(上圖為法國垂直發射型“米卡”導彈系統
垂直發射(VL)型“米卡”是第一套能對抗飽和攻擊的點防禦導彈系統。它由法國馬特拉公司研製,採用的導彈是以“米卡”空對空導彈為基礎發展的,可在全天候和任何電子戰環境下晝夜實施對抗;並具有推力向量控制系統,可垂直發射,從而提高了射速和靈活性,縮短了反應時間。
VL型“米卡”是一種“發射後不用管”武器,主要的制導系統在彈上,在飛行過程中系統完全自主,採用主動雷達尋的或紅外成像制導。由於VL型“米卡”是模組化垂直發射單元,因此其數量可以任意增減以適應不同噸位的水面艦艇,而且可整體加裝在甲板或艦艇的上層建築上。
VL型“米卡”不會破壞艦船原有的整體隱身能力,並且能與艦上現成的感測器系統有效整合,無須設計專門的火控系統,甚至不用專門的控制臺。這極大地降低了VL型“米卡”的改裝費用,對於許多經費有限而又急於提升艦艇點防禦能力的國家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海狼”導彈系統
“海狼”是第一套經歷過實戰的艦載近程低空反導點防禦系統,由英國宇航公司研製,主要用於全方位攔截各種反艦導彈、飛機等來襲目標。
“海狼”採用雷達或電視跟蹤和無線電指令制導。破片殺傷型戰鬥部的殺傷半徑為8米,最大射程為7.5千米,最大速度超過2馬赫。第3代“海狼”(即目前使用的垂直發射型“海狼”與垂直發射型“米卡”相類似,同樣裝在密封發射箱內,具有完全自主、快速反應和作戰的能力。
垂直發射型“海狼”採用1~2部雷達跟蹤裝置,可全天候晝夜作戰,由瞄準線指令系統制導。
2004年,英國海軍開始對“海狼”點防禦系統進行改造。這次中期改造計畫旨在提高現役常規發射型“海狼”和垂直發射型“海狼”的性能、可靠性和可維護性,同時安裝一套對用戶更友好的人機界面。
(上圖為以色列“巴拉克-1”導彈系統
“巴拉克一1”艦載點防禦系統是海軍專用防禦系統,是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和拉斐爾武器發展局共同投資發展的,用於對抗亞聲速和超聲速的反艦威脅,包括飛機、反艦導彈、無人機等。
“巴拉克-1”採用標準元件,集裝箱式垂直發射裝置安裝在艦船的專用艙中,可快速地與新導彈一起再補足,維持戰鬥準備就緒狀態。1套典型系統配置8枚導彈,導彈採用雷達指令制導。由於系統建有戰術圖像和威脅評估資料庫,因此可對威脅做出迅速回應。2004年初印度向以色列採購了價值5800萬美元的“巴拉克”系統,以增強海軍水面艦艇的防空能力。
(上圖為美國“拉姆”導彈系統
“拉姆”是以輕巧、快速反應、“發射後不用管”為特徵的近程低空點防禦導彈系統,由美國雷聲導彈系統公司和德國拉姆系統公司聯合研製,可裝備在大、中、小型艦艇上,用於攔截各種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和低空高速飛機。“拉姆”導彈是在美國AIM一9L“響尾蛇”空對空導彈的基礎上改進的,導彈外型基本相同,內部改動較大。
“拉姆”的自動駕駛儀與旋轉彈體相結合,使導彈在飛行末段機動能力大於20g。由於大量採用了微電子和微處理機,結構更緊湊。使用Mk44導彈貯藏箱及21管Mk49導彈發射系統後,系統將具有更強的殺傷力及多目標攔截能力。目前,較小型艦船使用的11管發射裝置正處於研製階段。“拉姆”導彈裝備雷達和紅外雙模被動導引頭,可攔截無雷達輻射的反艦導彈。
目前,德國、美國、韓國海軍都裝備有“拉姆”系統,而希臘海軍也已經接收了第一套“拉姆”導彈系統。2004年10月,韓國又向美國雷聲公司購買了價值2500萬美元的“拉姆”系統,以裝備正在研製的3艘KDX一3“宙斯盾”驅逐艦,這是韓國第4次購買“拉姆”武器系統。
“薩阿姆”(SAAM)導彈系統
SAAM是歐洲“主要防空導彈系統”(PAAMS)的第二層系統,作為點防禦或區域防禦武器,其導彈射程為30千米、攔截高度為10千米。PAAMS同時採用“紫菀15”(Asterl5)和“紫菀30”(Aster30)艦空導彈;SAAM則只採用“紫菀15”艦空導彈,垂直發射,通過多功能電子掃描雷達的火控系統進行操作。SAAM具有快速的反應時間、很高的射速(每10秒發射8枚),1套發射系統可同時攔截10個以上目標。
SAAM導彈系統不久前從“馬卡”(Makkah)號護衛艦上成功進行了實彈發射試驗,這是該系統連續第3次直接命中並擊毀目標。
(上圖為俄國SA-N-9“克里諾克”導彈系統
SA—N一9點防禦系統由俄羅斯阿勒泰設計局研製,採用的艦空導彈由火炬設計局研製,是把陸軍型SA一15“道爾”導彈“移植”到艦上使用。“道爾”導彈在陸軍野戰防空導彈家族中享有盛譽,SA—N一9的性能也相當優秀。該彈長2.97米,彈徑0.22米,彈重165千克,戰鬥部重15千克,最大速度850米/秒,可攔截高度在10~6000米、距離1500~6000米的反艦導彈和高度在10~6000米、距離1500~12000米的作戰飛機。
SA—N一9導彈採用鴨式佈局、指令制導、垂直發射方式。發動機為單級雙推力火箭發動機,引信為脈衝多普勒引信,單發殺傷概率90%。為了解決導彈垂直發射後的轉彎問題,該導彈採取了一種非常獨特的方法,就是在彈體中部採用1 0個小燃氣噴管來控制導彈垂直發射飛行段的快速轉彎。相比之下,國際上普遍採用的在導彈發動機尾部加裝燃氣舵的推力向量控制轉彎的方法則顯得技術複雜、研製難度大。 SA-N-9近程防空導彈系統採用了許多新技術,性能先進,俄羅斯僅裝備本國海軍而未向國外出口。而且,俄羅斯一直沒有放棄對SA-N-9的改進,主要是提高反應速度、提升導彈性能及降低成本。
http://jczs.news.sina.com.cn/p/2006-01-13/0743343996.html
上圖為俄制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系統,下圖為美制密集(方)陣近防系統
冰雹1彈炮合一近防系統:在2007年阿布扎比防務展上,中國廠家在展板上展出了提供外貿出口的Hailstorm-1彈炮合一近防系統, 國外的報導稱:比起俄國系統, 很明顯的,中國人提供外貿出口的Hailstorm-1型彈炮合一近防系統採用的探測瞄準複合系統(雷達/光電火控系統)象一個更先進、更加高效率的設計。
美國《防務日報》2005-6-16報導,摩洛哥政府向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訂購12門2S6式通古斯卡彈炮一體自行防空武器系統,總價約1億美元 (楨:貴?2005年1門就已近千萬!)。這是自1992年印度採辦25套系統之後,2S6式防空武器系統的首次出口。2S6式自行防空武器系統安裝有4門2A38M式30毫米自動炮和8枚9M311式防空導彈。其高射炮有效射程4000米,有效射高3000米,導彈有效射程8000米,射高3500米,搜索雷達作用距離18千米,跟蹤雷達作用距離13千米,系統全重34噸,最大公路行駛速度65千米/小 時。該炮通常部署作為2K22M自主防空炮兵連的一部分,2K22M式防空炮兵連包括6輛2S6/2S6M火力車;6輛2F77M導彈/炮彈運輸/裝填 車;1輛1P10-1M維修保養車,1個2F55-1M修理車間。2K22M防空炮兵連的支援能力可以顯著加強2S6在戰場上的自主作戰的能力。
專爲俄羅斯研制的鎧甲S1防空系統俄羅斯型號的基型炮塔、駕駛室和電源與早期出口型號上安裝的基本相同,但最明顯的區別是該型號僅配裝有8枚待發57E6導彈,而出口型號上配裝有12枚。鎧甲S1的敵我識別(IFF)天線安裝在2RL80監視雷達的頂部,而早期出口型號則將IFF天線安裝在雷達後端。俄羅斯陸軍的96K6式鎧甲S1防空系統采用BAZ-6909式8×8四軸卡車底盤,其全裝備重量爲19噸,承載能力達22噸。配裝導彈的車輛總重不超過41.3噸。采用這種結構的系統已于2008年中期開始試驗。底盤采用YaMZ-8431.10-020或YaMZ-8942.10-033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輸出功率爲347.8千瓦。該車最大行駛速度達80千米/小時,行程爲1000千米。BAZ-6909卡車的最小轉彎半徑15米,涉水深1.4米。
英國《簡氏防務週刊》20074月刊報導,俄羅斯研製的全套鎧甲-S1(Pantsir-S1)近程防空武器系統目前正在約旦接受野戰試驗,同時約旦準備向俄羅斯訂購該系統。據俄羅斯聯邦對外軍事-技術合作署署長稱,俄羅斯已准許約旦用貸款方式購買其軍事硬體,因此約旦才決定下訂單。 這並不是俄羅斯首次向中東地區出售,阿聯酋已於2000年簽訂了一份價值7.34億美元的合同(楨:比貴!),要求俄羅斯研製並交付50套。根據該合同條款規定,系統的研製工作要在2年內完成,並在隨後3年內向阿聯酋分三批交付這50套系統。其中26套將採用輪式車輛底盤,14套採用履帶式車輛底盤,據悉,首批已於2006年開始進行交付。 鎧甲S1是一種高機動彈炮結合自行近程防空武器系統,配裝有2A72式30毫米高炮和1400發待發彈。該系統配用9M335導彈或57E6導彈,這些導彈在主炮塔兩側各裝備1束(4或6枚)。 另據俄羅斯《消息報》2012-9-16報道,俄陸軍司令部已決定拒絕裝備最新式的鎧甲S1彈炮結合防空系統。來自俄陸軍司令部的消息人士透露,此前進行的一系列試驗表明,鎧甲S1的實際性能無法滿足軍方的要求。
車載型730近防炮(海軍730發展而來)
LD-2000型陸基近防武器系統(CIWS,lose in weapon systems),提供一種高價值場所(包括指揮地所、低空導彈設施和彈道導彈、戰術導彈發射點)的近防能力。該系統還能對付低空飛行的飛機、無人機、巡航導彈,經過對軟件的改進,該系統還可用作C-RAM(反火箭炮、火炮和迫擊炮)。 一套完整的LD-2000系統包括卡車底盤的情報和指揮車(ICV),以及由它指揮控制的多達8輛戰鬥車輛(CV)。 LD-2000的情報和指揮車系統整合在北方工業公司生產的6×6前置控制卡車的後部;雷達天線置於頂罩的上部,來自雷達的信息,連同其他諸如較高層次指揮系統的信息,都顯示在操作者的控制臺上。這套系統的最大探測距離依據威脅程度而有所不同,對於飛機的探測距離是大約25公裏,較小形體的巡航導彈目標是12公裏。 LD-2000系統的戰鬥車輛整合到一部越野卡車的底盤上面,然後在駕駛艙的後部安置一套基於730型近防炮(配置於解放軍海軍艦艇)發展而來的火力操作炮塔。操炮手在密閉的空調艙室內對炮塔進行遙控。 LD-2000上的30毫米7管730B型加特林機關炮發射速度可達4,200發/分鐘,最大有效作用距離在2.5-3.5公裏之間,一般配備1,000發30毫米彈藥,這足以對付48個潛在的目標。發射的彈藥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脫殼穿甲彈(APDS),一種是高爆燃燒彈(HEI),以及目標練習彈。而炮塔頂部安置有一套J波段跟蹤雷達,最大作用距離9公裏,右側的天線是光電艙,包括TV/IR跟蹤系統和激光測距儀,根據周圍的情勢不同,作用距離5-18公裏。
美媒稱中國新30毫米艦炮將大量裝備支援艦 2011-07-12
美國環球戰略網2011-07-10日撰文稱,某中國公司正在對外推銷其AK-130單管艦炮。這款艦炮是中國多管(6-10)近戰武器系統的衍射型武器系統,可用于防禦導彈及小型艦艇襲擊,未來或將大規模部署中國支援艦。對于海上支援艦或大型商船而言,AK-130單管艦炮有重要作用。這款艦炮可保護船只不受海盜或恐怖分子威脅。
由于該系統可自動探測並瞄准可疑目標,所以商船船員無需經過太多訓練既可使用AK-130艦炮。在非自動動模式下,操作員(或商船高級船員)可通過點擊與近程武器系統相連電腦的鼠標發射炮彈。AK-130艦炮重不足1噸,船只甲板兩側各加裝一座,或僅在船首加裝一座。雖然每座AK-130艦炮的成本超過1百萬美元,但在索馬裏海盜威脅消失後,解放軍可將這種艦炮轉移至其規模日益擴大的海軍支援艦艇上。
http://war.163.com/11/0712/10/78OOOFU600011MTO.html
新型10管陸海通用版近防系統方案設想>設計師 王偉
火炮由10根炮管組成,口徑230毫米
目前火炮用的發射藥都是固體火藥。彈丸和發射藥組裝在一起,即所謂的炮彈。固體發射藥是一種具有固定形狀、燃燒速度很快的化學物質,而液體發射藥是一種沒有固定形狀的化學物質。液體發射藥火炮使用液體發射藥,平時發射藥與彈丸分開保存,發射時同時裝填。隨著現代戰爭的發展,對火炮的射速、射程及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固定發射藥火炮有自身的局限性,因此我做了一個應用液體發射藥的近防炮設想。
此款近防炮主要應用于海軍及陸軍的近程防空。火炮由10根炮管組成,口徑230毫米,每一根炮管有獨立的供彈機構、供藥機構及冷卻機構等。但10根炮管共用一個液體發射藥儲箱。由于沒有複雜的灋蔇ⅱi機構等,此火炮的結構緊湊,系統重量較小、火力密度大,這對一款近防炮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采用液體發射藥也有F多的優點,首先液體發射藥裝藥密度比固體發射藥大40%,單位體積的能量也相應大40%,因此同樣體積的裝藥,液體發射藥發射的炮彈初速大、射程遠。另外,液體發射藥的燃燒溫度比固體發射藥低,可減輕炮管磨損,延長使用壽命。在發射時炮口的火焰、煙霧較少,聲音也小,射擊時不易暴露。精確控制發射藥的注入量可以調節火炮射程、提高命中精度。由于此火炮不用灋腄A因此連發的間隔時間也大大縮短,射速非常高。但是由于不灋腄A火炮內的熱量無法隨彈殼帶出,所以在火炮身管外設置了冷卻裝置,由循環的冷卻液2火炮降溫。
另外,此款近防炮的上方安裝有光學及雷達觀瞄系統,與現役730近防炮上的系統相同,在此方面我們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配合先進的火控系統,密集的彈幕定會對來襲導彈造成致命殺傷。現代兵器第11期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12-11/0729534158.html
世界上70%小口徑近防武器無法攔截2馬赫導彈《兵器知識》杜文龍
隨著大炮巨艦時代的終結,海、空、潛三基反艦導彈以超乎想像的速度.成爲海戰場令人恐懼的新殺手。1982年.南大西洋冰冷的海水吞沒了英國皇家的驕傲,“謝菲爾德”號導彈驅逐艦被亞音速的“飛魚”導彈擊沈後.英國海軍以異乎尋常的速度爲水面艦艇配備了“密集陣”和“守門員”近防武器系統,成爲當日耀眼的明星。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反艦導彈呈現出了超高速、超低空、高機動、大威力的顯著特征,水面艦艇賴以生存的最後一道防線——近程防禦系統,面臨空前嚴峻的挑戰。在反艦導彈的立體攻勢面前,以“密集陣”、“守門員”、AK一630爲代表的小口徑速射艦炮做好准備了嗎?
無以複加的射速
據國外專家計算,針對不同的目標速度,在武器系統精度不變的前提下,爲保證全航路至少命中一發的概率,在有效攔截區段內火炮射彈數應基本保持一致。隨著來襲導彈飛行速度的增加。火炮射速也應相應提高。
攔截速度1馬赫的掠海反艦導彈,火炮射速要達到4200發/分,這對于現役的多型近防火炮問題不大。但此後的一組數據會令多數速射炮力不從心:攔截1.5馬赫的導彈.射速要5597發/分:攔截2馬赫的導彈.射速要6713發/分:攔截2.5馬赫的導彈要達到7 626發/分:攔截3馬赫的導彈.射速要8386發/分:3.5馬赫要9028發/分:4馬赫要9 579發/分:4.5馬赫要10056發/分。也就是說,近程防禦系統要保證在全航路上有一發炮彈命中飛行速度爲2~4.5馬赫的導彈.就必須發展射速在7000~10000發/分左右的超高射速火炮。
據對13種現役小口徑艦炮的統計,只有4種超過7000發/分,這就意味著還有70%的小口徑艦炮無法在飛行速度超過2馬赫的反艦導彈面前爲艦艇築起一道安全屏障。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小口徑艦炮的射速已經被逼到了極限,在不得不采取6管、7管甚至12管配置的情況下才勉強達到了這一射速。那麽,射速上升的空間還有多少? 爲變相提高射速,瑞士、意大利等國在彈藥技術上下足了功夫,采取了所謂間接命中體制。如瑞士的“阿海德”(A—HEAD)彈藥,使用了一種集束定向預制破片抛射技術,每發炮彈內裝有152粒重金屬制成的圓柱形彈丸。每粒彈丸重3-3克。彈體底部裝有可編程的近炸時間引信,炮彈通過炮口前端的三個線圈後,彈上可編程時間引信就裝定了精確的時間指令。當炮彈飛到預定距離時.點燃抛射藥,將彈內152粒彈丸以1200米/秒的相對速度以定向集束形式抛射。如果快速發射25發AHEAD炮彈.可以在來襲導彈的前方形成~個直徑約8米、由3800個動能殺傷子彈丸構成的彈幕。這一措施大大提高了炮彈命中目標的概率。不過,經過計算分析,美、英有關專家認爲:就摧毀能量而言,如果要把直接命中體制與間接命中體制加以比較的話,需要250次間接命中才能産生1次直接命中所産生的摧毀能量。就價格來講,1發近炸引信彈的造價至少是直接命中彈的5倍,這中間的效費比使人們在選擇時,很難快速而客觀地爲任何一方舉起手來。
在無以複加的射速面前.小口徑艦炮陷入了兩難境地。
射程過小的隱患
小口徑速射艦炮武器系統射程多在1500~3000米之間,各國海軍越來越擔心它們能否有機會在過小的射程內摧毀超音速導彈。
根據計算.艦載雷達發現掠海小目標的距離爲18~27千米,對于亞音速導彈能保證60~90秒的反應和抗擊時間。但對于超音速彈僅有20~30秒,除去武器系統的反應時間,真正能夠用于抗擊的不過10秒左右。而進入3 000米有效殺傷範圍後的時間只有2—3秒,這就意味著“密集陣”只有一次把50,75發炮彈射出炮膛的開火機會。此外由于一些導彈在飛行末端采用了不規則蛇形機動.防空武器進行跟蹤和鎖定都極爲困難。
現役“密集陣”、“守門員”們均沒有把握防範超音速導彈的攻擊。
克林頓執政時期,面對蕭條的蘇聯軍工企業,美國政府曾向俄羅斯秘密購買了超音速反艦導彈進行攔截試驗。在遭俄羅斯彩虹設計局拒絕後,轉而向星火國家科研制造中心購買KH一31超音速反艦導彈。1995年5月.美海軍以470萬美元引進4枚KH一31導彈並改裝成MA一31靶彈。在隨後的攔截試驗中,美海軍未能將高速飛行的MA一31靶彈擊落。研究表明:如果“日炙”導彈襲來,“密集陣”系統只有2秒鍾時間.這對防禦340千克彈頭的毀滅性撞擊根本不夠。
蘇聯通過論證後認爲,AK一630型6管30毫米艦炮武器系統難以有效攔截90年代後期出現的反艦導彈,1975年便著手研制第三代近程反導武器系統。
時間、速度,是近防小口徑艦炮與反艦導彈永恒的話題。就目前雙方對抗的情況而言,後者似乎占據優勢並有穩固的地位,而且在短時間內難以撼動。蘇聯時期發明的高彈道攻擊方法目前仍被許多型號反艦導彈所采用。印度的“布拉莫斯”、俄羅斯的“俱樂部”等反艦導彈在攻擊的最後階段,能夠爬升到數千甚至1萬米的彈道高點後,以大角度俯;中攻擊目標,至3 500米高度時的平均速度能達到5馬赫,這樣從進入近程火炮防禦系統3 000~300米高度的殺傷範圍開始到命中目標,僅有1秒多的時間!這恐怕連火炮機械系統調整射向的時間都無法滿足。在目前的條件下.絕大多數小口徑高炮基本沒有防“過頂”攻擊的能力.艦艇正上方就成了裸露的攻擊窗口.這在近期內也難以解決。
難以撼動的能量
反艦導彈的攻擊多采用戰鬥部與彈體不再分離的方式,在近距離命中時.常會同時出現除戰鬥部之外的燃料等附加破壞效應。“謝菲爾德”就是飛魚導彈160千克推進藥柱的受害者。
據統計,現役的近程、中程、遠程反艦導彈發射重量多在200、600、1200千克左右,戰鬥部多在150~300千克。俄羅斯的部分反艦導彈要大大超出這一重量,SS—N一19更是達到了令人恐怖的7噸,戰鬥部也接近1噸。這一重量與高亞音速甚至高超音速的結合,所形成的巨大能量與小口徑艦炮普遍采用的20~30毫米炮彈平均重量不到100克的彈丸、“阿海德”(AHEAD)彈藥的3-3克小彈丸相比較.前者似乎更加像凶猛的“綠巨人”。在反艦導彈一住無前的攻勢面前,小口徑艦炮能夠以小博大嗎?
1974年底至1975年初,美國把退役的“坎寧安”號驅逐艦改裝成無人遙控試驗艦,並在艦上安裝了“密集陣”系統。1975年10月.美國爲了驗證“密集陣”系統的作戰效能,用“坎寧安”號進行了實彈攔截試驗。試驗中雖然成功地攔截了BWM一3E超音速靶機和“小牛”反艦導彈等目標.但在攔截1枚速度本不高的“白眼星”電視制導炸彈時.雖然“密集陣”系統取得了命中10發的成績(炸彈頭部命中1發、尾部命中9發),但懷揣908千克MK84常規炸彈的“白眼星”電視制導炸彈仍帶傷擊中靶艦,在艦體上撕開了1個9米×12米的洞。對于單項試驗而言.前面的攔截試驗是成功的,但對于整個試驗而言.“密集陣”的成績很難稱得上是合格,而且它還暴露出小口徑彈丸威力不足的缺陷。
另外一種情況也值得關注。即使小口徑彈丸能夠毀傷導彈,但由于攔截距離過近.仍會有小口徑彈丸只起到了撕裂導彈戰鬥部的作用,從而引發了高速飛行戰鬥部的解體或者提前引爆,導彈較大的碎片仍可以進入艦體內造成重大損傷.較小的碎片也可擊中上層建築表面脆弱而暴露的偵察預警設備等目標。對于高度依賴指揮通信的現代艦艇,其潛在威力有可能使其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戰鬥力。
爲了增強毀傷能力,各國爲小口徑艦炮研制了多種彈藥以提高終點效應,如脫殼穿甲彈、近炸引信預制破片彈、多功能引信彈藥等等,脫殼穿甲彈還采用了貧化鈾或鎢合金彈芯。但這些手段並沒有從根本上使小口徑彈藥的能量發生質的躍升,抵禦來勢凶猛的反艦導彈仍是一項難以完成的任務。
多目標面前困境
超音速飽和攻擊.曾被蘇聯海軍元帥戈爾什科夫譽爲對付航母編隊最好也是唯一的辦法。今天,延續這一思路,任何一種現代化大型水面艦艇在今後的海戰中,都會受到多枚刻意組織起來的反艦導彈的共同“關照”,特別是處于海上戰鬥編隊邊緣的艦艇。“密集陣”們面對同一方位的飽和攻擊.能夠爲艦艇化解威脅嗎?
對小口徑速射艦炮而言,對付多目標能力實際上考驗的是火炮以預定攔截概率對一個航路上的目標完成發射彈數後.調整射擊諸元攔截下一個航路的能力。以“密集陣”攔截SS—N一25“天王星”反艦導彈爲例.“天王星”導彈以亞音速從距離目標1500米飛行到300米用時3.4秒.如果“密集陣”全系統工作正常,射擊4秒後才能達到80%的毀傷概率,然後才能轉移到其它導彈所在的航路。火炮隨動系統的機械轉動後再對准目標方位,一般需要2~3秒,是一種“持續射擊一轉動一再持續射擊”的循環過程,耗時過多。如果同一方向有多枚距離相差無幾的導彈“組團”來襲,“密集陣”系統恐怕就會崩潰。因此,小口徑艦炮近防系統只具備一定的連續攔截多目標的能力,不具備同時攔截多目標能力。來襲導彈飛行速度越高.連續攔截能力越弱,當目標速度達到高超音速後,恐怕攔截1枚都十分勉強。
寸功未有的遺憾
“密集陣”們多研制于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服役時間已經達到了二三十年。在足以使一型武器系統壽終正寢的時段內,小口徑艦炮卻交出了寸功未有的白卷。
1987年5月17日,兩伊戰爭的襲船戰中,伊拉克戰機發射2枚“飛魚”導彈誤擊美國“佩裏”級護衛艦“斯塔克”號.而“斯塔克”號上的“密集陣”系統競處于“故障”中.艦上擔任反導任務的“密集陣”系統雷達甚至未能發現來襲導彈,“飛魚”導彈毫無阻攔地命中了“戒備森嚴”的“斯塔克”號側舷,造成該艦重傷。2006年7月14日.以色列海軍“薩爾”5型導彈護衛艦“哈尼特”號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真主黨發射的反艦導彈命中,造成了4名水兵死亡,“哈尼特”號護衛艦上配備的“密集陣”近程防禦系統沒有任何反應。
“密集陣”近防系統在實戰中寸功未建.但在實彈射擊的演習中卻毫不留情地擊落友軍甚至己方目標。1994年的臺灣“漢光”演習中.臺海軍“成功”號護衛艦上“密集陣”系統的目標是由漢翔公司飛機拖帶的靶機。在“密集陣”急促的射擊聲中.只見拖靶機急速墜落,機上4人全部遇難。1996年日本海上自衛隊“夕霧”號護衛艦的“密集陣”系統在演練防空作戰時,請來了美國海軍的A一6攻擊機拖曳拖靶實彈演練,結果十分巧合,“密集陣”擊中了距離目標5.5千米的A一6,兩名駕駛員僥幸跳傘落海獲救。由此,備受指責的“密集陣”近防系統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一時惡評如潮。
面對目趨嚴重的反艦導彈威脅,美國海軍對“密集陣”系統倍感失望。2001年6月,“小鷹”號航母在日本橫須賀進行例行檢修後,用1座21聯裝發射“拉姆”Blockl近程反導導彈的MK一49發射系統.取代了右舷前方的“海麻雀”艦空導彈和MK一15“密集陣”近程防禦系統。同年12月,“小鷹”號前住中東參加完“持久自由”行動後,再次回到日本橫須賀,左前方的另1座MK一15“密集陣”也被一座MK-49發射系統所取代。至此.“小鷹”號的前方近程防禦任務已完全由“拉姆”Blockl近程反導導彈所承擔。美國海軍的“伯克”級驅逐艦自85號艦開始,位于前甲板B炮位的MK一15被MK-49系統取代,大概也是受“科爾”號光天化日下慘遭偷襲的警示。
“小鷹”號和“尼米茲”級航空母艦以及最新服役的“伯克”級驅逐艦都放棄了“密集陣”近防系統,由“拉姆”近程防空導彈取而代之。
“拉姆”來了
“拉姆”近程防空導彈是目前唯一一種采用雙模導引體制的艦空導彈,具有強大的反導作戰能力。導引頭采用被動雷達和被動紅外雙模導引頭,其中被動雷達導引頭能跟蹤現在世界上所有主動雷達制導的反艦導彈的射頻信號,作用距離遠,導引頭視場寬,武器系統對目標指示的精度要求不高。紅外導引頭采用了紅外/紫外兩個波段,紅外用于探測和跟蹤飛行器輻射出的熱能,紫外用于分辨飛行目標與天空背景,抗幹擾能力強.制導精度比較高,從1993年起。在一系列對超低空掠海飛行的亞音速目標和以超音速飛行並具有大俯沖角的反艦導彈的測試評估試驗中.毀傷概率都達到95%以上。不俗的成績再次點燃了美國海軍的希望。從送裝計劃來分析,曾經輝煌的“密集陣”可能會隨著“拉姆”的出現逐步讓出近程防禦系統主角的位置。
與小口徑速射艦炮相比,“拉姆”導彈有效彌補了“密集陣”們在反艦導彈面前的尷尬。
火力覆蓋範圍大。“拉姆”導彈射程500米~8千米,相比小口徑速射艦炮平均460米~3千米的射程,火力覆蓋範圍的遠界增大了2~3倍.近界相差無幾,能夠在導彈的來襲航路上獲得多次攔截機會,多聯裝的發射系統攔截概率會明顯躍升。
毀傷能力強。“拉姆”導彈采用的9.09千克的WDU-17B連杆式破片戰鬥部,除了有碰撞引信,還采用了DSU一15A/B激光近炸引信,能夠在導引頭精確鎖定目標的條件下.精確摧毀來襲目標,殺傷威力與攔截效果明顯高于小口徑速射艦炮。1999年4月,美國進行的作戰和評估試驗中,24枚“拉姆”Blockl中有23枚成功攔截了目標;在對超音速目標的攔截試驗中.2枚“拉姆”導彈攔截以超音速掠海飛行並做“s”型機動的MQM一8GEER超音速靶機,1枚直接命中目標;在對MA一31靶彈的攔截試驗中也取得了2發2中的成績。這表明“拉姆”具備較強的攔截超音速導彈的能力。
具備同時攔截多目標能力.‘拉姆”導彈采用全程被動制導,發射後不管.單個多聯裝發射裝置即具有同時攔截多目標的能力。此外,武器系統不需要專門配置搜索、偵察、跟蹤設備,只需由水面艦艇上已有的傳感器提供目標指示即可.而且對數據的精度和數據率要求不高。
計算表明,對于配備2座21聯裝“拉姆”Blockl的驅逐艦,要連續發射15-20枚反艦導彈才有可能將其重創,而對于只配備“密集陣”系統的艦艇.達到同樣毀傷效果只需要5枚。
此外,由于“拉姆”導彈采用大量的成熟技術和硬件,研制和裝備費用大幅度下降,顯示出了良好的效費比。優異的性能與合理的價格迅速征服了美國海軍,目前已經爲50多艘艦艇采購了將近4000枚,德國海軍也采購了1000多枚。此外,丹麥、日本、澳大利亞、土耳其等國海軍也在計劃列裝。
愈演愈烈的“拉姆”之風,可能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吹散小口徑速射近防系統“密集”的彈幕。彈進炮退,似乎已經,成爲定局。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8-09-16/0756521574.html
俄最新AK630M2近防炮 射速1萬發/分鍾 2009年12月24日
駐伊美軍陸基C-RAM密集陣近防系統有戰果了
C-RAM是“反火箭炮、火炮和迫擊炮”的英文縮寫,顧名思義是用來對付敵方火箭炮、火炮和迫擊炮(統稱爲RAM)等間瞄火力威脅的武器系統。現在,這一任務曆史性地落到了防空炮兵的身上。
C-RAM系統裝在拖車上
被擊毀的助推榴彈部分殘骸
http://bbs.tiexue.net/post_3973884_1.html
國外反火箭、火炮和迫擊炮系統(C-RAM)發展概述 2010-11-05
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進行的非對稱作戰中,作爲對手的武裝分子通常使用各種輕武器,但有時也會使用火箭、火炮及迫擊炮對美軍基地實施攻擊。雖然這種攻擊的概率小、強度低,而且由于武裝分子缺乏訓練及裝備簡陋,命中率著實不高,但是其彈藥威力大,一旦命中彈藥庫、燃料庫、指揮中心或營房等場所,必然會造成嚴重的傷亡與損失,同時也會嚴重挫傷部隊士氣。而在未來的反恐作戰中,類似威脅將會越來越頻繁地出現。
在這一背景下,世界上許多國家越來越重視反火箭、火炮和迫擊炮系統(C-RAM)的發展,它 能夠在來襲彈藥(火箭彈、火炮彈和迫擊炮彈)擊中目標之前發出警告,並對其進行跟蹤和攔截。與常規空中威脅相比,這些彈藥體積小,雷達反射截面也小,不易被探測和跟蹤,只有速射炮(速射炮最初作爲艦載武器)、火箭彈或激光器能夠攔截這些威脅。
反火箭、火炮及迫擊炮系統(C-RAM:Counter Rocket,Artillery and Mortar)是用來對付敵方火箭、火炮和炮擊炮等火力威脅的武器系統,其由近防武器系統、炮位偵察雷達及防空雷達、指揮及控制系統組成。當C-RAM的偵察探測系統探測到目標炮彈後,由指揮控制系統將指令信息傳至武器系統,武器系統便發射彈藥,在目標炮彈附近實施爆炸,從而起到攔截作用。
美國:從“密集陣”/“百人隊長”武器系統到“激光區域防禦系統”
美國陸軍早在2004年就開始研發C-RAM系統,其方案是將已在海軍服役多年的由雷聲公司研制的“密集陣"20mm近程武器系統安裝在拖車上作爲攔截系統,並將攔截系統與野戰炮兵雷達相連接,組成C-RAM系統。該系統研發成功後迅速裝備到美國陸軍與海軍的聯合作戰小組中,成功完成了100次攔截任務。
爲了滿足新的作戰需求,“密集陣”近程武器系統已經對多個關鍵部分進行了改進,包括集成“前方區域防空指揮與控制”系統,使“密集陣”能夠獲得來自戰場司令官的指揮;接收友軍飛機的位置信息;減少反應時間;增大萬向支架轉動範圍,獲得更大的射角以提高對大仰角目標的打擊能力。
“密集陣”C-RAM系統經過多次改進,美國陸軍稱其爲陸基“密集陣”武器系統(LPWS),雷聲公司則將定型後的該系統稱爲“百人隊長”(Centurion)武器系統。“百人隊長”武器系統安裝在拖車上,並配有獨立的動力單元,總質量約24噸。其配裝有搜索與跟蹤雷達、前視紅外傳感器和1門M61A1 20mm六管加特林轉管火炮,該炮可攜帶1550發配裝自毀引信的曳光燃燒榴彈,射速爲3 000~4 500發/分。
順應武器的發展趨勢,在“密集陣”/“百人隊長”武器系統的基礎上,雷聲公司正在開發“激光區域防禦系統”(LADS),該系統以激光束代替炮彈對付來襲的彈藥。空軍研究試驗室的相關試驗已經證明該系統可傳導激光束,可對付60mm迫擊炮彈。除了執行反火箭彈、炮彈和迫擊炮彈任務之外,“激光區域防禦系統”還可攻擊其他目標,如無人機、集群小艇、漂浮水雷以及無裝甲車輛。
圖爲瑞士厄利孔公司的“天盾”防空系統,其主要由35mm火炮、火控監視系統、合成指揮控制系統組成。德國萊茵金屬公司在其基礎上改進爲更加先進的C-RAM系統
德國:“天盾”C-RAM系統
在德國,萊茵金屬公司防空分部 已完成了基于3 5 m m火炮的“天盾” (Skyshield)C-RAM系統的改進工作。該系統由德國防禦技術與采辦聯邦 辦公室(BWB)投資,從2007年開始 由德國萊茵金屬公司下屬的瑞士厄利孔公司負責研制。起初厄利孔公司的“天盾”系統僅是一套普通的防空系統,其主要組成部分包括35mm火炮、火控監視系統及合成指揮控制系統。萊茵金屬公司防空分部在這套防空系統的基礎上改進爲C-RAM系統,其35mm火炮仍 然采用厄利孔公司産品。厄利孔公司于 2008年1月中旬開始在土耳其爲德國陸 軍測試“天盾”C-RAM系統。整個測試在安卡拉附近的孫亞卡拉普那爾靶場進行。2009年,德國防禦技術與采辦聯邦辦公室與萊茵金屬公司防空分部簽訂了一份價值爲1.5億歐元(約合2.244億 美元)的合同,萊茵金屬公司防空分部將爲德國提供2套完整的營地防禦型C-RAM系統,每套系統包括1套合成指揮控制系統、2套火控與監視系統以及6門35mm炮。
營地防禦型C-RAM系統是在基本型“天盾”防空系統基礎上研制的,主要用以打擊頻頻威脅前方作戰基地的較小型武器,定型後仍以“天盾”冠名。2008年在土耳其進行的試驗中,該系統用于跟蹤和打擊非制導82mm和120mm 迫擊炮彈以及107mm火箭彈,其中107mm火箭彈是從8km距離上發射過來的。
隨後,厄利孔公司的“天盾”C-RAM系統根據試驗結果進行了大量改進,包括:改進雷達系統以探測和跟蹤更小的目標、改善精度校准、改進火控系統軟件、優化35mm“阿海德”(AHE AD,先進命中效能與毀傷)炮彈和火控系統的自動化程度。35mm “阿海德”炮彈的最大射程爲4km,每部35mm火炮配備250發備用彈,而潛在攜彈量將可增至500發。通常情況下,每門35mm火炮可對同一目標實施36發連射,不過未來隨著火炮射擊精度的提高,擊毀每個目標所需的炮彈數量將下降,因而火炮連射數可能減少。
萊茵金屬公司防空分部稱,其他許多國家也紛紛表示有意采購“天盾” C-RAM系統。
德國:“多納爾”自主火炮模塊C-RAM系統
德國“多納米”自主火炮模塊C-RAM系統采用的52倍口徑155mm自主火炮模塊
克勞斯-瑪菲?威格曼公司的PzH 2000自行榴彈炮也可作爲自主火炮模塊的替代産品,執行C-RAM任務
除了“天盾”C - R AM系統外,德國克勞斯-瑪菲?威格曼公司還獨 立投資開發了基于52倍口徑的155mm(倍口徑是指炮管長度,計算公式就是口徑×倍數,一般榴彈炮的倍口徑是 40~70mm,炮管越長,初速越大,射擊距離也就越遠——編者注)自主火炮模塊(AGM)的C-RAM系統,該炮安裝在由通用動力公司聖塔?芭芭拉系統分公司研制的新型底盤上,被稱爲“多納爾”(Donar)自主火炮。克勞斯-瑪菲?威格曼公司目前正在將該炮作爲靈活的營地防禦系統投入市場,它是保護前方作戰基地免受迫擊炮彈攻擊的最佳方案。安裝在塔臺上的監視雷達探測並跟蹤來襲目標,同時中央射擊指揮中心計算出彈道軌迹和交戰次序,隨後相關信息傳送到遙控式自主火炮模塊中,自主火炮模塊發射155mm榴彈,按照預先計算的坐標實施實彈攻擊。榴彈將在來襲彈藥的附近起爆,通過沖擊波及破片毀傷目標。
克勞斯-瑪菲?威格曼公司表示,3個或4個自主火炮模塊足以對中型作戰 基地實施360°全方位防護。每個自主火炮模塊質量約12噸,便于部署到作戰基地。2008年在德國北部的托登多夫靶場進行的試驗表明,155mm榴彈可成功攔截60mm迫擊炮彈等來襲彈藥。該系統預計于2010年在法國南部或在南非開展終端對終端試驗。克羅斯-瑪菲?威格曼公司的PzH 2000自行榴彈炮也可作爲自主火炮模塊的替代産品,執行C-RAM任務。
意大利:“豪豬”C-RAM系統
意大利奧托?梅萊拉公司多年來一直在研制“豪豬”(Porcupine)C-RAM系統,以滿足陸軍提出的作戰需求。經過大量試驗,該公司選擇了通用動力公司的M61A120mm六管加特林轉管火炮作爲系統的火力單元,該炮可發射配有自毀引信的20mm M940多用途彈藥,理論射速爲3 000~6 000發 /分。
標准的“豪豬”C-RAM系統將包括4個火力單元、1個用于目標指示和武器控制的指揮控制站以及用于監視和目標跟蹤的3D雷達系統。3D雷達具有“邊掃描邊跟蹤”的特點,可同時跟蹤多個目標並通過判斷每個目標的威脅程度來確定目標打擊順序。該系統可自動打擊目標,操控人員僅需要確保安全問題,即注意火炮的後噴界限,使自身處于安全位置。
“豪豬”C - R AM系統中多用途 武器系統的每個火力單元均包括1門 M61A1 20mm六管加特林轉管火炮、 彈藥裝填系統以及具備24小時目標跟蹤 能力的穩定型光學紅外跟蹤系統。指揮 控制站將目標分配給合適的火力單元, 使其能夠有效攔截1 000~1 500m距離內 的目標,其連射火力足以摧毀60mm迫 擊炮彈等來襲目標。
一套“豪豬”C-RAM系統的防護 範圍可達400m2,如果增加遙控火力單 元,系統的防禦區域將更大或者能夠防 禦更加密集的攻擊。“豪豬”C-RAM 系統也可與其他武器系統和雷達相集成 以擴大防禦範圍。其配裝的穩定型光學 紅外系統和3D雷達由意大利塞萊斯伽利 略公司研制。許多C-RAM系統質量非 常大,而“豪豬”C-RAM系統的最大 特點就是所有關鍵部件的質量都很輕, 這意味著“豪豬”可通過海陸空等多種 方式進行快速部署。目前,“豪豬” C-RAM系統的武器和傳感器系統均已 在其他方面的應用中得到了驗證,其子 系統正在進行試驗。
以色列:“鐵屋” C-RAM防空系統(2012也有了戰果)
近些年來,以色列屢次遭受各種炮彈、迫擊炮彈以及大量非制導火箭彈的攻擊。以色列已采用分層防空概念,以高低配置的不同防空武器系統保衛領土、領空安全,其中最低層的C-RAM任務由以色列拉斐爾先進防務系統公司的“鐵屋”(Iron Dome)系統執行。 該系統于2007年初開始研制,在2009年7月開展的終期試驗中“鐵屋”防空系統成功攔截了3發122mm非制導地對地火箭彈。首支裝備“鐵屋”防空系統的部隊目前正在進行訓練。一個裝備“鐵屋”防空系統的連隊可防禦的面積區域達150km2,防禦來襲彈藥的最大射程爲150km。
標准的“鐵屋”防空系統包括1個由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Elta系統分公司研制的EL/M-2084多用途雷達和1個由以色列amPrest系統公司提供的戰場管理中心,該中心將與以色列國防軍的射擊管理中心相連接。來襲目標將可通過3部機動導彈發射裝置進行打擊,每部導彈發射裝置可攜帶20枚“塔米爾” (Tamir)攔截導彈。
EL/M-2084是一種主動掃描相控陣雷達,能夠探測大量目標,包括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巡航導彈及其他目標。EL/M-2084多用途雷達將在來襲火箭彈被射出之後對其進行探測,並快速計算出彈著點。一旦來襲火箭彈的預定彈著點是平民區或軍事區,戰場管理中心將進行處理並發射導彈攔截這一來襲威脅。
該系統將由以色列國防軍炮兵部隊和以色列空軍防空部隊進行操控。
http://www.qbq.com.cn/bencandy.php?fid=4&id=1150
C-RAM武器系統
C-RAM武器系統“高射炮打蚊子”曆來被認爲是一件大材小用,力不從心的荒唐事。然而,現在美軍及其盟友卻迫切需要用高射炮來打“蚊子”了。當然,此“蚊子”非彼“蚊子”,是那些在戰場上空高速飛行的各種炮彈。與傳統的空中目標飛機相比,稱其爲“蚊子”毫不爲過,因爲要發現一枚迎面來襲的60毫米迫擊炮彈意味著雷達必須能夠在4~5公裏的距離上探測到0.001平方米大小的目標,飛行中的小鳥甚至昆蟲都可能亂真。要截擊這些“蚊子”談何容易。
火炮曆來是戰場上最具威脅的殺傷手段。據統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80%的傷亡是炮火導致的。2006年之夏以黎沖突的隆隆炮火聲似乎也在宣告,火炮還要在未來戰場上繼續大發神威。因此,反火力作戰(countefire),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依然是美國陸軍及其盟友所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而C-RAM則是近年來湧現的一個新概念。C-RAM是“反火箭炮、火炮和迫擊炮”的英文縮寫,顧名思義是用來對付敵方火箭炮、火炮和迫擊炮(統稱爲RAM)等間瞄火力威脅的武器系統。現在,這一任務曆史性地落到了防空炮兵的身上。
C-RAM武器系統-攻防兼備
C-RAM武器系統自第一次世界大戰至20世紀末的漫長歲月裏,各國陸軍的反火力作戰始終局限在後發制人的模式中,即只有在一方火炮發起火力攻擊後,受攻擊方才能利用各種手段探測火力發射的源頭即火炮的位置,然後對其實施火力打擊。這種作戰方法主要強調對敵火炮的定位和壓制,而對敵方已經發射出來的炮彈則無可奈何。而且,這種反火力作戰曆來都屬于地面炮兵的任務範疇。
按照這種作戰模式,測定敵火炮的位置就成爲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難點。幾十年來,炮位偵察技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特別是在上世紀70年代以後,相控陣炮位偵察雷達及自動化射擊指揮系統的興起,使反火力作戰能力大大提高。往往炮彈還沒有落地,火炮就已經被定位,隨即就有可能被摧毀。然而“先挨打,後反擊”的框架始終未被突破。
與上述作戰模式相比,C-RAM在作戰理念上強調“攻防兼備”。所謂“攻”就是攻擊敵方的火炮,所謂“防”就是攔截來襲的炮彈。這就好比是拳擊運動員的一雙手,一只手重拳出擊,而另一只手則進行阻擋。
C-RAM武器系統-戰爭需求
在伊拉克戰場上,60毫米和82毫米迫擊炮是除簡易爆炸裝置外駐伊美軍所面臨的最大威脅。據美陸軍的報告稱,2005年駐伊美軍平均每周要遭到50多次火箭和迫擊炮的襲擊。盡管大多數迫擊炮彈精度較差,但只要有一兩發炮彈落到美軍隊伍中就會造成較大傷亡。而且,伊抵抗力量通常都是從人口密集的居民區用迫擊炮向美軍進行襲擊,因而使其在圍剿時難以發揮火力優勢。美軍常用的戰術是在炮位偵察雷達探測到迫擊炮發射陣地後,迅速派遣部隊乘直升機或“悍馬”車前往圍剿。但由于美國陸軍AN/TPQ-37炮位偵察雷達最初是爲探測遠程身管火炮而設計的,對付射程較近、彈道彎曲的迫擊炮非其所長,因此其提供的迫擊炮炮位數據經常不十分准確。再加上武裝分子采用了“打了就跑”的戰術,使得美軍的圍剿很少成功。防不勝防的迫擊炮襲擊使美軍士氣受到嚴重挫傷。
2004年6月,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收到來自前方中央司令部司令的緊急請求,要求火速提供一種部隊防護手段,以對抗日益增長的來自伊拉克武裝分子火箭和迫擊炮的威脅,重點用于保衛前方作戰基地以及後勤保障區的安全。
C-RAM武器系統駐伊美軍部隊強調,他們所需要的是一種能夠攔截炮彈的防護系統。這種系統應能在安全距離上識別、攔截和壓制來襲的火箭彈和迫擊炮彈,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附帶損傷並對己方和中立方的飛機不形成威脅。他們還要求該系統具有3600的覆蓋範圍和很高的毀殲概率,具有自主攻擊能力,但操作手亦可進行人工幹預,進行手控發射。一旦配置到位,該系統將成爲基地防禦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並且可以機動,但不必具有在運動中發射的能力。
根據前方的要求,美陸軍訓練與條令部迅速展開了對C-RAM的分析研究。分析結果表明,如果部隊具有對火箭炮、火炮和迫擊炮威脅的“感知”和“告警”能力,人員傷亡就可以減少13%,如果在此基礎上再加上對射彈的“攔截”能力,則人員傷亡可減少70%。根據此項研究,訓練與條令部確定,C-RAM系統應是一個具有多種能力的一體化系統。C-RAM必須具備七大核心功能,即預防、感知、告警、攔截、反擊、防護以及指揮與控制,組成一個偵察、火力和指揮與控制一體化的系統。“攔截”只是該系統的核心功能之一。
爲了滿足戰場急需,美陸軍決定采用分階段螺旋式發展的方法,即首先利用現成裝備與技術研制過渡型系統供部隊使用,然後根據使用情況逐步改進,同時針對部隊的長遠需要研制新型C-RAM系統。根據美陸軍的要求,軍火商提供了幾種樣機系統供選用。進入最後一輪角逐的有美國海軍最新的艦載Mk-15“密集陣”Block 1B型20毫米近防系統、瑞士的35毫米“天盾”高炮系統以及美國國防部先期研究計劃局(DARPA)和陸軍坦克與自動車輛研究發展與工程中心(TARDEC)聯合研制的主動防護系統。
在對這三種武器系統進行仔細評估後,美陸軍認爲“天盾”高炮系統中的雷達和高炮分開配置,系統組成較爲龐大且反應速度較慢,不利于機動部署和快速應戰;而主動防護系統屬于新型防禦武器,尚處于研制階段,作戰能力與可靠性如何尚不得而知。因此,美陸軍最終選擇了海軍的“密集陣”Block 1B系統,與其他偵察、指揮和告警系統組成過渡型C-RAM系統。
自2004年12月中旬以後,美陸軍用改裝後的C-RAM系統在尤馬試驗場對60毫米和81毫米迫擊炮彈進行了多次攔截試驗,攔截成功概率約爲60%~70%,最高達78%。2005年5月中旬,美國陸軍將兩套C-RAM系統緊急部署到集中了許多要害部門的巴格達“綠區”,開始進行戰鬥值班。從部隊提出作戰需求到過渡型C-RAM系統投入使用,總共花了不到11個月的時間。截止到2006年,已有6套系統部署在伊拉克。
C-RAM系統組成
“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 美國海軍的“密集陣”Block 1B型近防系統的核心是20毫米六聯裝“加特林”機關炮。該炮射速高達4500發/分,是美國軍艦上用于對空防禦的最後一道防線。該炮配備由高分辨率熱成像探測儀、自動獲取圖像跟蹤系統、成像儀穩定系統組成的一體化光電探測系統,並集成到火控系統之中。
C-RAM武器系統艦載型“密集陣”Block 1B系統發射威力巨大的貧鈾彈芯脫殼穿甲彈。在海上,這種攔截方式不會産生什麽附帶損傷,在陸地上則不然。“密集陣”系統以高射速發射的大量穿甲彈,像冰雹一樣從天而降,對于城市中擁擠的人群來說這比迫擊炮彈的威脅還要大,況且還有致命的放射性危害。爲此,美國陸軍決定讓“密集陣”改爲發射可在空中自毀的M246型殺傷曳光燃燒彈。
傳感器 多種炮位偵察雷達和防空雷達組成了過渡型C-RAM系統的“耳目”。炮位偵察雷達主要有AN/TPQ-36、AN/TPQ-37炮位偵察雷達和輕型反迫擊炮雷達(LCMR)。三者互相補充,可有效地偵察各種距離上的目標。AN/TPQ-36和AN/TPQ-37均爲80年代列裝的相控陣雷達,作用距離數十公裏,主要用于偵察敵方遠程火炮、火箭炮或迫擊炮的位置。
輕型反迫擊炮雷達是針對近年來反恐作戰和城市作戰的特殊需要而研制的新型雷達。該雷達彌補了冷戰時期開發的炮位偵察雷達的許多不足。例如,AN/TPQ-36和-37雷達重達數千公斤,扇掃範圍僅900,最小作用距離達數公裏(不利于偵察近距離的迫擊炮),需要配備發電機,而且價格昂貴高達數百萬美元等。
LCMR雷達的主要優點爲:掃描範圍360°;作用距離7公裏,與大多數迫擊炮的有效射程匹配;定位誤差小于100米;僅重58公斤,便于空投和攜帶;功耗小,可使用車載電源或民用電源,使用電池時可連續作業6小時以上;使用安全,天線和手持計算機之間實現無線連接,所以操作手可與雷達分開配置;單價65萬美元。
2004年有38部LCMR雷達投入了伊拉克戰場,使用效果極佳。LCMR被評選爲當年美陸軍的十大發明之一。美陸軍于2006年增購54部第二階段改進型雷達(LCMR II),2009年再購買442部LCMR III。
“哨兵”(Sentinel)防空雷達于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裝備美陸軍,是一種先進的三座標相控陣雷達,工作在X波段,可以在3600範圍內捕捉與跟蹤目標,作用距離40公裏。“哨兵”防空雷達有反航空威脅(ABT)型和反迫擊炮(CM)型,後者是前者的軟件改進型。“哨兵”ABT用于對付旋翼和固定翼飛機、無人機及巡航導彈等目標,“哨兵”CM用于對付火箭彈和迫擊炮彈,但也具有ABT型的功能。
前方地域防空指揮與控制系統(FAAD C2) FAAD C2是C-RAM系統的神經中樞。“密集陣”Block 1B攔截系統與輕型反迫擊炮雷達、AN/TPQ-36/37炮位偵察雷達、“哨兵”防空雷達、防空與反導工作站(AMDWS)、“密集陣”遙控站以及告警系統通過FAAD C2組成了一個一體化C-RAM系統,並與陸軍和其他軍種的指揮與控制系統連網。FAAD C2軟件的主要功能包括判讀和融合傳感器數據、評估威脅、提供預警、指揮攻擊行動並向其他支持C-RAM的系統提供敵方發射陣地位置和預期命中點位置信息。
原來的艦用型“密集陣”武器系統由于海上環境障礙物較少而且所對付的目標體積也較大,所以對火控軟件的要求比較簡單。而陸用型“密集陣”的主要作戰區域是城市,大量建築物會給雷達和光電系統探測和跟蹤目標造成嚴重幹擾,而且其要對付的目標是體積比反艦導彈小得多的炮彈。爲此,雷聲公司爲“密集陣”系統重新編寫了前方地域防空指揮與控制系統的火控軟件,使其能在陸地環境下識別和跟蹤諸如60毫米和82毫米迫擊炮彈那樣微小的目標。
C-RAM系統的指揮與控制過程如下:武裝分子發射迫擊炮彈;兩種以上傳感器捕捉到迫擊炮,立即向FAAD C2系統報告;FAAD C2融合目標信息並向防空反導工作站發送迫擊炮炮位和命中點位置,向WAVES告警系統發送命中點位置和告警信息,爲“密集陣”指示目標並命令其射擊;當來襲炮彈進入射程時,“密集陣”進行攔截射擊;防空與反導工作站將迫擊炮位、命中點位置和火力呼喚發送到“阿發茲”、機動控制系統、空軍增強型戰術自主安全系統、“掃描鷹”無人機、“小鳥”無人機、快速初始部署浮空器(RAID)、“目標上光標”戰場信息傳輸系統等;光電/紅外傳感器轉向命中點,並將命中點實時圖像傳送到eTASS系統;聯合防禦作戰中心(JDOC)或終端攻擊控制員(TAC)完成火力批准程序後,命令對迫擊炮陣地發起反擊。
未來的C-RAM系統
戰術高能激光武器先期概念技術演示 目前美陸軍所使用的C-RAM系統主要依靠動能武器攔截來襲炮彈,雖然可解燃眉之急,但仍有其先天不足―不僅攔截概率僅70%左右,而且依然存在附帶損傷的問題。爲此,美軍一直在探索將定向能技術應用于C-RAM,並且在研制高能激光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1995年,美國和以色列啓動戰術高能激光武器(THEL)先期概念技術演示項目,以對付黎巴嫩真主黨日益增長的低飛火箭彈的威脅。1996年2月,名爲“鸚鵡螺”的樣炮系統在美國新墨西哥試驗場擊落了一枚近程火箭,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被激光武器擊落的無控火箭。
THEL系統采用氟化氘激光技術,利用乙烯、氘和三氟化氮等化學物質的化學反應獲取能量。該系統主要由指揮中心、火控雷達、指示與跟蹤系統以及激光炮四個部分組成。
火控雷達配置在敵方地域附近,連續不斷地進行掃描,一旦發現來襲火箭彈,雷達即計算目標的彈道以便使指示與跟蹤系統鎖定目標。一旦目標進入激光武器射程範圍內,指示與跟蹤系統便將高能激光波束聚焦于來襲火箭彈上,其能量可以摧毀5公裏以內的目標。戰術高能激光武器系統可以同時跟蹤60個目標,每分鍾可以對10多個目標實施射擊,裝填一次可以發射60次,每發射一次的成本約爲3000美元。
機動型戰術高能激光武器 雖然戰術高能激光武器威力巨大,然而體積龐大,幾乎無法移動。2003年,以色列和美國轉而開始進行機動型戰術高能激光武器(MTHEL)的研制和試驗。該項目的目的是研制一種可以用C-130軍用運輸機部署的高能激光武器系統,主要用于對付敵方火箭彈、炮彈和迫擊炮彈的威脅並用于對付便攜式防空導彈對民用飛機的威脅。整個系統裝在三輛牽引車-拖車上,分別爲激光炮車、火控雷達車和激光燃料車。以後還將進一步縮小整個系統的體積,以便用一輛車運載,最終使其能裝在“悍馬”車上使用。美國和以色列原本都希望機動型戰術高能激光武器能于2007年做好列裝准備。
2004年5月4日,MTHEL系統在美國陸軍新墨西哥州白沙導彈試驗場跟蹤並擊落了一枚飛行速度和高度均超過“喀秋莎”並攜有真實戰鬥部的大口徑火箭彈。然而,據估計MTHEL要達到裝備部隊的水平還需要花費約6年的時間和數十億美元。在如此高昂的成本面前,美國和以色列退縮了,于2006年初作出決定取消MTHEL項目。MTHEL的研制廠家諾?格公司自籌資金繼續研制,于2006年年中推出了“天空衛士”(Skyguard)機動型戰術高能激光防空武器系統。一套“天空衛士”系統的防護區域直徑約爲10公裏。系統單價約1.5億美元,但以後可能有超過30%的下降空間。不過,美國和以色列是否有意購買,尚不得而知。
固體激光武器 美陸軍下一個要攀登的技術高峰是發展結構緊湊、效率更高、幾乎沒有附帶損傷的100千瓦固體激光武器,以滿足防空反導的需要並提高部隊的C-RAM能力。
美陸軍已經參加了美國防部的聯合高能固體激光武器(JHPSSL)項目。該項目于2003年啓動,計劃在兩年內使激光器功率達到25千瓦。2004年已經組裝並演示了一種32千瓦的四模塊式二極管泵浦熱容激光器試驗模型,到2007年將實現60千瓦的階段性目標。美陸軍在2006和2007財年計劃花費2200萬美元爲JHPSSL項目研制激光武器技術演示樣炮,並計劃在2013年使其具有擊落火箭彈、炮彈和迫擊炮彈的能力。最終目標是到2018年能將其安裝在未來戰鬥系統(FCS)的20噸級輪式車輛上使用。
C-RAM武器系統總評
C-RAM武器系統C-RAM武器系統的研制與應用是新形勢下部隊防護的迫切需求,也是一個全面創新的過程。C-RAM概念的創立,突破了傳統上反火力作戰任務由野戰炮兵獨家承擔,只打火炮不攔截炮彈的老框架,提出了一個由防空炮兵牽頭、軍兵種協同的攻防兼備的反火箭炮、火炮和迫擊炮威脅的全新理念,爲防空作戰開辟了新的天地,是防空兵發展史上的一個裏程碑。
在過渡型C-RAM系統的構建上沒有投資新裝備的研制,而是發揮現有信息網絡的優勢,不拘一格,將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紀初期技術水平的屬于不同兵種、不同軍種的裝備整合爲一個有機整體。這種資源合理重組的做法體現了一種集成創新。
過渡型系統之所以能在極短的時間內送到前線,還要歸功于美軍靈活實用的戰時應急采辦機制。過渡型C-RAM系統的采辦是一個非常規的過程,因而也體現了裝備采辦管理的創新。在防空兵C-RAM連的創建過程中摒棄門戶之見,不僅吸納了野戰炮兵的裝備和人員,甚至還編入了海軍的專業人員。在人員的銜級結構上也不拘泥于一般規定,而是從實際需要出發偏高配置。C-RAM的攔截系統從常規武器向激光武器的過渡,體現了鮮明的技術創新特點,將使C-RAM的精度、威力和反應速度産生一個質的飛躍。
http://www.hudong.com/wiki/C-RAM%E6%AD%A6%E5%99%A8%E7%B3%BB%E7%BB%9F
阿楨
揚基一周軍評:“紅旗”再卷巴爾幹,HQ-17AE怎麼打無限制無人機戰?
各類輕量化防區外打擊武器投入戰場,讓武裝直升機的最遠打擊範圍增加到了15-20千米以上,這使“道爾”/紅旗-17的射程顯得有所不足。因此在2014年珠海航展上,出現了彈體明顯延長、最大攔截斜距增加到30千米的FM-3000;後來逐漸演化成滿足戰艦垂直發射系統需求、可以“一坑四彈”的FM-3000N型。
紅旗-17AE雷達已優化探測無人機等低慢小目標,但面對無人機時,單車攜彈量不足的問題依舊存在,2022年珠海航展,紅旗-17AE “以蜂群反蜂群”、可與前出的小型無人導彈發射車組網作戰的FK-3000,適合攔截3公里範圍內目標的LW-30鐳射防禦武器系統,出口沙特的“寂靜獵手”等已在實戰中證明了卓越效能。
另外,對於塞爾維亞空防來說,雖然引進了FK-3遠端中高空地空導彈系統,但中低空防禦仍然存在短板:的俄制“鎧甲-S1”到貨了一個營之後,其餘兩營因俄烏戰而無法交付。
如果說紅旗-22/FK-3還並非我軍自用的“頂級裝備”,那麼紅旗-17A/AE則是我軍中型合成旅防空營當之無愧的“貼身匕首”,因此紅旗-17AE出口塞爾維亞,不僅標誌著中塞軍事合作進入新的階段,對於在背後攛掇科索沃地區矛盾衝突的域外勢力也是一種震懾。
回應
HQ17系統多目標能力很差很差,與鐵穹系統相比,相差不是以道裡計!
鐵穹壓根不是一種具備實戰意義的“防空導彈”,而是一種專門對付巴勒斯坦遊擊隊土制簡易火箭的“防空火箭”。它根本不具備攔截機動目標的能力,攔截彈小速度慢機動能力差,連肩射式導彈都不如。即使面對民用的大疆無人機,鐵穹也是個毫無反擊能力的靶子。紅旗17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野戰伴隨防空導彈系統,吸收了道爾系統的優點,改良導彈並用我們更先進的雷達電子設備補足了短板,實彈演習中,紅旗17不僅擊落飛機和炮彈,還把飛機發射的對地導彈也擊落了,堪比科幻電影。
哈瑪斯5000枚火箭彈2023-10-07奇襲以色列 以巴衝突再起 美國新中東戰略受挫
回應
不是號稱有鐵穹防護網嗎?
相關新聞資料
「鐵穹系統」攔截敵軍90%火箭彈!各國都想要... 台灣需要買
鐵穹防禦系統攔截率爭議--維基百科
以軍方自稱鐵穹的攔截率在85%以上,但從未有人給出相關證據,美國專家指出,攔截率40%已經是人類科技極限,另一位以色列評論員則認為只有10%命中率上下。
阿楨
'23.01.12【觀點│亮劍台灣】賴清德批疑美論 藍綠新對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Mbg0E47GI0
老孫侃時政》那些年,在金門遇到的地雷 2023.01.11 優傳媒
美國要賣給台灣「火山車載佈雷系統」,在筆者看來,這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不論政府和軍方如何美化採購佈雷車,筆者都反對在台灣佈設地雷。佈設地雷根本無法帶來安全,反而會禍延子孫。
施威全觀點:地雷聰明,人愚蠢 2023-01-13
美國軍售臺灣「火山車載布雷系統」,未來國軍可藉著此款載具「邊走邊噴」地雷。事實查核中心對此議題澄清謠言,指出美國出售的布雷系統使用的是戰防雷,並非《渥太華條約》限制的人員殺傷雷:「戰防雷針對目標是坦克,人員踩在戰防雷上,會因未達到戰車的重量,戰防雷不會爆炸。」
人員踩在戰防雷不會爆炸,但卡車、農業機具與兒童校車駛過會爆炸。地雷用來炸戰車或炸人,不是重點。
美國不簽署《渥太華條約》,但認知地雷引發的人道爭議,問題核心與炸車或炸人無關,美國並表態會針對炸車與炸人地雷提出處置方法。當賣武器給臺灣的美國,官方文件都把炸車雷與炸人雷相提並論時,臺灣輿論還努力澄清兩者差異,好似頗有科學精神、亦有政策文宣意義。
美國的政策是不擁有任何雷區,這作法已延續至少20年,目前朝鮮半島的雷區,美國強調所有權屬於南韓而非美國。美方政策清楚表態,不管是哪種地雷,炸人或炸車、聰明或持久、是好是壞,裝地雷的國家皆要自己承擔。美國賣地雷,買的人自己裝,死的是買地雷國家的人民,美國不願負責,這是美國當下關於地雷的「人道」政策。
阿楨
南海羅生門?陸媒:霸氣逼退美機 共軍:危及戰機安全 2023/01/03 中時
美軍印太司令部與中共南部戰區近日分別公佈了一段美偵察機與中戰鬥機在南海遭遇的影片,相互指責對方做出危險接近動作。美軍向戰略競爭對手派出偵察機收集情報的行動從未中斷過,也曾數次發生磨擦或意外事故導致人員傷亡。以目前雙方應對的戰術來看,再次發生擦撞事件幾乎是避免不了。
2001年美軍EP-3偵察機在海南島附近與共軍殲-8II戰機(圖)擦撞,導致殲-8II墜海,中方飛行員跳傘落海殉職。(圖/新華社)
2022年包括美加澳偵察機也遭到共機驅離數十次,共軍驅離外國偵察機使用的方法包阻擋航道、迫近、滾桶飛行、施放幹擾彈等等。
遼寧艦遠航至關島附近演訓 2023/01/03 旺報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2022-12-28稱,共軍航空母艦「遼寧艦」23至25日南下至美屬關島以西。17至27日,艦載戰機和直升機起降共計約260架次。
遼寧艦在太平洋畫8字,將關島納入打擊範圍,美國看到什麼信號?【傅前哨】
回應
要常態化巡航關島,要美體現—下什麽叫做航行自由禮尚往來!
美佬覺得關島也不安全了,該思考撤退到夏威夷了。
不必詫異,待核航母出來時,第三島鏈也要報廢了
我們海外戰略太過保守,海軍常規戰力須要囊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對等攻擊圈則要納入美西城市,而核攻擊則必須覆蓋全美十萬人口以上城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BGCIXKco-Y
相關新聞
陸「無偵-7」無人機首飛越沖繩近海 日戰機緊急升空
日本「加賀號」改裝 將成F-35B航空母艦(回應:韓國輕型航母計劃未獲得撥款)
日本發表「彈道飛彈防禦艦」概念圖 排水量2萬噸 (回應:64具垂發系統+海基版薩德,要搞2萬噸?對中俄超音速飛彈只是一個大靶船。 中國已官宣HQ-19/26反導彈服役, 730/1130/2230近防炮可攔2/4/6馬赫目標. 楨:由於美台堅拒中國崛起/統一,故中不可能「和平」崛起/統一、又陷於「和平與發展」之迷失而未能積極備戰、至2021才三航母,亡羊補牢,中要多塢並建多航母及武庫艦、在三大洋力壓美軍(如此便可能戰才能和),要從朝至印建立體防空/導/巡網(能守才能功)。)
3000公里高超音速導彈+2萬噸戰艦! 共同社2023-01-02稱,日本2026年開始部署1000公里的12式岸艦導彈增程型號,30年代初要部署2000-3000公里的改進型號。(回應:在中朝的反擊下日將沉入海底!)
阿楨
陸平流層飛艇南海現身 2022/12/21 中時
中方研製了可發揮多種性能的平流層飛艇,其中「圓夢」號據說能上升達18公里高,並滯空48小時。
最近曝光的照片顯示,靠近南海的菲律賓北部呂宋島附近可能出現了高空、常航程平流層飛艇。
據《動力》(The Drive)網20日報導,解放軍和其他國家一樣,都在探索比空氣還輕的高空飛行平臺,以長距離、長時間執行搜集情報,監視和偵察等任務,而這正適合在南海執行任務。
這些臉書(Facebook)照片最初似乎在上週末出現,儘管原Po已被刪除,或被隱藏,但照片已被四處轉傳。據說這些照片是在呂宋島龐加辛南省(Pangasinan)拍攝的。雖然從照片看來,它呈半透明狀,但分析認為,這比較可能是金屬反射造成的。
陸企至少研製了「天恆」(Tian Heng)和「圓夢」兩款太陽能無人飛艇,據說它們至少都試飛了一次。所謂平流層高度約在地表上方 23,000—66,000英尺(約7010—20116公尺)之間,而根據個人特定位置的不同,測量結果也會有所不同。
有些人說,這和座落在中國新疆自治區博斯騰湖南部的大型飛艇機庫有關。衛星照顯示,自從它最初約在2013年出現以來,無論大小或範圍都顯著擴增。
無論如何,對解放軍來說,在南海部署飛艇,就算是實驗性質,整體來說也是很有道理的。南海人造島相當分散,飛艇能提供情監偵、通信和資料共用與中繼支援。而近年中菲為了南海主權爭議不斷,摩擦愈演愈烈,因此飛艇出現在菲律賓附近,其實也不令人意外。
阿楨
專家:台灣強化機庫也沒用 擋不住陸新型飛彈 2022/12/15 中時
台灣計畫為戰機打造更強固的機庫,但專家說,隨著解放軍研製能穿透任何強化戰機基地的短程制導飛彈,這樣做可能沒用。
據《南華早報》15日報導,《漢和防務評論》創辦人兼總編輯平可夫說,中方的彈道飛彈和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如今用的是北斗衛星導航,以及終端紅外成像制導系統,讓它們能打擊任何強化的機庫,並精準加以穿透。他以重4噸的東風-12面對面短程戰術飛彈為例,指出它能武裝燃料空氣彈頭,利用周遭空氣內的氧,來產生高溫爆炸,以撤底摧毀目標。平可夫強調,這些飛彈的圓機率誤差不到1公尺,台灣在面對解放軍時,強化機庫的一切努力都無濟於事。
國防部為了在最大的台中空軍基地打造36座新機堡,擬定了7年計畫,並尋求持續提撥經費。台灣空軍司令部參謀長黃志偉11月在立院審查112年國防部相關預算案時說,要在清泉崗空軍基地打造36座能禁得起東風飛彈打擊的「抗炸機堡」。他說,機堡抗炸力是針對反制解放軍東風系列飛彈1500磅的彈頭來設計,將採用3300磅抗炸力的工法。空軍未來將配合「一機一庫」政策,逐步構建高抗炸係數防護機庫,確保我軍戰力在戰時得以發揮。因此編列了將近44億元預算,預計要在2026年完工。
台灣海軍前艦長、軍事專家呂禮詩說,專家在評估預計會有3300磅抗炸力的機堡時,是根據解放軍的東風-16短程飛彈為準。而這款飛彈能搭載1噸彈藥,射程介於800—1,000公里之間。事實上,當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8月初訪台後,北京在台灣周邊舉行空前大規模的實戰軍演,在附近水域發射的主要飛彈之一,就是東風-16。他指出,東風-16的酬載量為1噸,有鑑於彈頭快速前進的額外衝擊力,機堡抗力達3,300 磅確實有道理。
回應
別浪費錢了, 沒有攻不破的盾。老美已經示範過運用衞星制導炸彈可以從同一洞口攻破任何防護,第一發是穿甲彈緊跟著一發高爆彈,如果一發穿甲彈不夠就二發。
跑道都炸毀了,完留下來給老共嗎?
阿楨
中國航展追擊:陸大造奇葩武器 源於韓戰時期火力不足恐懼症 2022/11/13 中時
《環球時報》報導,網路上流傳段子說,韓戰的經驗讓中國患上了「重度火力不足恐懼症」,因軍工企業於發展各種支援火力可謂不遺餘力。例如在這次展出的裝滿導彈的FK-3000防空系統,配備了2種防空導彈和一門速射炮,還包括48聯裝的反無人機集群導彈,如此強大的火力配置,就連俄羅斯的鎧甲(Pantsir-S1)防空系統也自嘆不如。
兵器工業集團的紅箭-20/50射程20、50公里的超視距重型反坦克導彈,較之美國標槍反坦克導彈(紅箭-12類似)的作戰距離大得非常多,穿甲深度超過1200mm足以擊穿掛載附加裝甲的各國現役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可以直接打擊目標,也能夠採用類似於美國巡飛彈模式,在飛行過程以及在目標區域進行戰場搜索,提供前線資訊。
兔子的火力不足恐懼症有多嚴重?一個班2挺重機槍6支步槍 2018/08/03 軍武大揭祕
韓戰時期,要錢沒錢,要技術沒技術,實在沒能力為前線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志願軍硬是抗住了大雨傾盆般的炮彈,以血肉之軀將美國人釘死在了三八線。韓戰之後,我軍就患上了嚴重的火力不足恐懼症,在陸軍尤其嚴重。在近期的某軍事論壇上,出現了一張步兵班的照片,全班一共攜帶了兩挺89式12.7毫米重機槍和6支95式突擊步槍以及8箱共400發機槍彈藥。兔子火力不足恐懼症最嚴重是在中蘇交惡時,面對蘇聯強大的鋼鐵洪流,那時候每個步兵班分配9個火箭筒。
最喪心病狂的還是兔子的火箭炮,射程最遠的火箭炮衛士-2D直徑425毫米,配備高爆彈,燃燒彈,轉底單,子母彈等各種先進戰鬥部。其單發爆炸的殺傷半徑為105米,子母彈的子彈藥有560枚。達到400公里;同時採用衛星,電視,紅外製導,飛毛腿飛彈的射程才300公里,能不能打中還不好說。
阿楨
AKF98A空射隱身巡航導彈,首次亮相2022珠海航展
AKF98A射程在500-1000公里,戰鬥部400-500公斤,可掛在殲-16和殲轟-7/轟-6翼下。與美國JASSM-ER相近,只是概念相似, JASSM-ER是下單翼,AKF98A是上單翼有利於飛行的橫滾穩定。JASSM-ER是單垂尾,發射前向左折疊;AKF98A是雙鰭尾,大迎角飛行時穩定效果更好。JASSM-ER只有與彈體同寬的“鴨蹼”平尾,緊湊,但氣動控制效果有限;AKF98A有正常平尾,氣動控制效果好得多。總的來說,JASSM-ER更加緊湊,那是為了B-2、B-52和B-1B轟炸機機內攜帶的需要,但AKF98A的氣動控制能力更強,機動性更好。在隱身設計上, JASSM-ER相對圓滑,而AKF98A則是明顯的多面體。
阿楨
美歐威脅制裁伊朗,將提供上百台信號干擾器,俄方否認使用伊朗無人機 2022-10-19 觀察者網
回應
伊朗造的無人機單從航空技術上不什麼難題,幾十年前的航模級別的,用了一個活塞發動機,有消息說發動機就是深圳德造的,還是德國的技術。裝上炸藥,就是飛行的炸藥包,特點就是便宜,太便宜了,量大管夠,難的是遙控通訊這塊,但是伊朗是完整的俘獲過美國無人機的,抗干擾性,準確的都很強,伊朗他是有這個技術能力的。這幾個條件相加,任何國家面對這樣的便宜,量大,數量管夠,炸的准,勁大,難以干擾,都是極為頭疼的事,能改變一部分戰場態勢。
伊朗無人機制導方式為CRPA天線(多星多頻段抗干擾陣列天線,能對抗電子戰的影響)衛星導航+慣性導航系統。為了有效干擾CRPA天線,需要來自不同側面的多個干擾器(最多4個)。也就是說,幾個電戰設備陣位元從不同方向瞄準飛機。但是它的電子設備受到金屬外殼的很好保護,因為飛行航線上沒有無線電控制。在受到電磁壓制的情況下,無人機可能會自動切換到慣性導航系統,沿直線飛行,直到它離開電子戰的影響半徑。之後,它會恢復準確的定位和路線。因此,從理論上講,電子戰手段的對策效果極低。
阿楨
俄自殺無人機炸烏4大目的曝 專家:全世界該警戒了 2022/10/19 中時
俄羅斯2022/10/17出動大批伊朗製「見證者-136」(Shahed-136)「神風」(kamikaze)自殺無人機攻擊烏克蘭首都基輔,美聯社分析,俄軍動用相對便宜的無人機進攻,除了破壞主要目標外,也包括磨損烏克蘭士氣、耗盡烏克蘭戰爭資金與武器等目的。另外專家認為,俄軍將會繼續利用無人機、甚至飛彈來增強遠程打擊能力,歐洲及全世界應該對此有所警戒。
見證者-136,呈現三角形的機長3.5公尺、寬2.5公尺、重約200公斤,戰鬥部50公斤,50馬力的發動機,時速185公里,飛行距離1000公里,一台約2萬美元,巡弋飛彈單顆100萬美元。能低空、慢速飛行,更容易避開防空系統,並且根據預先設定的程式在上頭盤旋、徘徊,最終再猛烈俯衝撞擊目標,令人想到執行自殺任務的日本神風特攻隊。
伊朗見證者-136無人機 2022-10-11
見證者-136無人機,使用小型拖車或卡車運輸,火箭助推發射的一型自殺式無人機,採用小展弦比三角翼的無平尾式佈局,與機翼融合的圓柱形機身,比以色列哈比無人機大(哈比航程500千米, 32公斤戰鬥部,單價50萬美元),能夠攜帶更多的電子產品或者戰鬥部。
相關新聞
烏軍只能對空「盲打」 見證者-136無人機難追蹤
伊俄否認提供見證者-136無人機
伊朗援俄更多導彈和無人機,烏要求制裁伊朗,美將採取限制措施(回應:烏:誰給俄武器,我就讓美制裁誰!誰不給我武器,我就讓美制裁誰!伊朗被制裁幾十年了,還怕嗎?)
哈比反輻射無人機-維基百科 1997年巴黎航展首次公開,曾售韓國,土耳其,印度和中國。
中科院反輻射無人載具保密到家酷似哈比
紐時10-18報導,最近幾天,烏軍近乎停滯,俄軍增援到位
阿楨
「雲峰飛彈」可打北京?國台辦痛批遊錫堃喪心病狂 2022-06-15 聯合報
針對立法院長遊錫堃日前在視訊演講時提及台灣研發的「雲峰飛彈」可以打到北京,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15日稱,中國有句古訓:「天欲其亡,必令其狂」。他痛批,「遊錫堃這類『台獨』頑固分子的狂言囈語,再次暴露了他們喪心病狂的本質。如果膽敢以卵擊石,必將加速滅亡」。
在發言引發爭議後,遊昨天受訪時又改口稱,量產是他看媒體的報導,他講的主要訴求是和平,和平才能帶來幸福。
回應
以前就講過打三峽大壩、現在還加碼談論打北京,真的是狂人政客的代表。
中國730/1130/2230近防炮可攔2/4/6馬赫目標
相關新聞
雲峰飛彈中程巡弋飛彈射程可達2000公里- 維琪百科
台獨揚言雲峰導彈打北京,兩天后改口,如何防禦 【傅前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FoPte1Np4
中國國防部2022-06-19宣佈成功實施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
遊錫堃妄稱雲峰導彈打北京? 不切實際! 2022-06-16
其一,無差別轟炸與攻擊之軍事行動已過時,相繼而來的是有限戰爭年代。其二,解放軍現已擁有多種強而有力之海上與陸上反制超音速巡弋導彈的防衛性武器,海軍有海紅旗-10/6等;陸軍則更多,紅旗-9/16等。此外,雷射與電磁炮,已部署於大型艦艇。其三,解放軍的先制打擊。面對解放軍武器日益進步的狀況下,臺灣想要以30年前李登輝時代所設定戰術,以導彈攻擊大陸,已越來越難。(國際軍務社長林宗達/《聯合報》)
阿楨
中共戰力8優勢 國防部提犯台8劇本 2022/04/28 中國時報
根據國防部最新送抵立法院的預算解凍報告,在比較兩岸軍力裝備優劣情勢,坦言包括中共地面部隊打擊火力較佳,中共水面艦制海戰力超越國軍,中共戰機制空作戰稍占優勢,及中共潛艦戰力大幅超越國軍等8大優勢。報告指出,國軍持續建立立即作戰能力因應威脅。
中共目前各型艦船接近900艘,持續建造航空母艦、055型、052D型驅逐艦、054A型護衛艦、潛艦及登陸艦數量,強化遠海、水下及兩棲登陸作戰能力。
共軍新型戰機已配賦相位陣列雷達且飛彈射程最遠120公里,優於我戰機的112公里,具制空及數量優勢。
儘管我方E2T/K預警機性能優於共軍(楨:? ),但台海空域狹小、我預警機數量有限,整體空中制電磁能力優於我軍。
中共8種對台可能行動。包括認知作戰、灰色地帶威脅、聯合軍事威懾、聯合封鎖、奪占外、離島、斬首作戰、聯合火力打擊、全面進犯等。關鍵在於優先奪取制電磁權、制空權、制海權三權,續以統合運用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及三軍戰力,對台行大規模三棲進犯,併用信息化作戰、癱瘓打擊、抗擊外軍、打擊東部防禦、聯合空機降突擊及登島作戰等多重手段,力求速戰速決,瓦解本島防衛體系。
回應
那台灣還剩什麼有優勢的?
草螟弄雞公,醜中仇中,把台灣變成烏克蘭
大陸最新型預警機「空警500」 對決 台灣E-2K 2015-03-25 中央社記者胡立宗
大陸空警500航程5700公里,滯空時間8小時,監控範圍為470公里,指揮調度對象達100個。結構雖小,但圓盤狀雷達罩內藏3組相控陣列雷達,整體性能卻與空警2000相當。
台灣E-2T/K有6架,其AN/APS-145機械掃描雷達範圍250公里,可追蹤2000個目標,並指揮調度其中40個目標,滯空約5小時。
空警500和E2D鷹眼,誰是地表最強預警機?專家:我們領先美國一代 2021-08-16
空警-500的雷達更加先進,在國際上首次採用全數字陣列雷達技術,通過「小平台、大預警」,探測能力、跟蹤目標的數量、情報處理能力和抗干擾能力大幅提升。
儘管美國的E-737和E-2D等最新型預警機也號稱採用了數位技術的主動相控陣,但都是在信號處理方面採用數位技術,而在信號的生成、發射和掃描等方面仍採用傳統舊式的模擬器件(APY9採用了電子掃描+機械旋轉的混合模式),這就造成雷達天線重量偏大、線纜連接非常複雜、功能的可重構性能較低,而且雷達信號的損耗難以克服,降低了全系統的探測性能。
阿楨
國產外貿激光炮大放異彩,一舉擊落13架無人機 2022-03-29
這兩天,沙特網路流傳,使用中國「寂靜獵手」激光炮,擊落葉門胡塞武裝13架無人機,這世界首次績。早在3月沙特防務展,就流傳寂靜獵手以1億美元出口沙特的消息。
沙特雖裝備了一大批毒刺、35mm厄利孔、愛國者等先進防空武器,但是對於隱蔽性極強小型的無人機則缺乏有效的探測和毀傷能力「寂靜獵手」可探測小型無人機。車載激光炮功率30千瓦,可在3000-4000米,燒穿胡賽武裝小型無人機的外殼和小攝像頭。
相關新聞
中國軟硬(使用槍炮、捕網、雷射及微波)反無人機系統
中東土豪採購中國CR500金雕無人機,能帶8枚導彈,蜂群戰術夠摧毀一個師!
中國翼龍-2無人機2020年利比亞內戰擊毀土耳其旗手無人機TB-2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納卡衝突TB-2一戰成名
俄烏戰場屢建功土耳其TB-2無人機受矚目
俄道爾防空系統連打7架烏軍無人機
055艦將裝填紅旗19導彈,成功實現打衛星/導彈能力
俄官員喊話: 中國來買S-500, 這是對付F-35最強武器! 有必要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gS4wKr2Blc
俄宣稱S400比西方好,S-300/鎧甲-S1被摧毀,但在利比亞不敢打以色列軍機,在敘利亞被土耳其無人機摧毀 (回應:主因是俄在雷達電子和軍用電腦領域嚴重落後,防空導彈武器形同虛設。)
美高超音速武器為何測試失敗 因關鍵設備高超聲速風洞(JF-12音速10倍/JF-22音速30倍+超級電腦)不如中國
美國研製反高超音速導彈預警系統
俄軍首創高超音速防空導彈--新鎧甲--速度8馬赫可攔截任何目標
中國730/1130/2230近防炮可攔2/4/6馬赫目標
東風100比東風17還神秘,顛覆了傳統巡航導彈,速度在3-4馬赫,而且還隱身。
2021第九屆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中國展示了多種三座標反隱身雷達。
號稱可打擊大陸縱深 雄風-2E真身首次曝光 2021-09-22
雲峰飛彈直搗陸? 台海軍力仍失衡 2019/08/11 旺報
台軍方報告:解放軍已具對第一島鏈以西區域軟殺、硬殺電子攻擊等,具癱瘓臺灣防空、制海及反制作戰體系的能力 2021-09-05 參考消息
陸戰區反導系統 遏美韓日台島鏈飛彈包圍網 2021/08/07 旺報
阿楨
遠東集團在陸遭查處 陸委會:恫嚇台商 政府研議適時反制 2021/11/23 中時
台灣遠東集團在大陸投資事業,近日遭對岸5省市以環保、消防等違法而查處並重罰。陸委會表示,中共近期操作「臺獨金主」清單,並採取懲戒措施,我將依中共對臺惡意舉措等事態發展,研議適時採取必要反制與防範措施。
回應
陸委會有啥企業能讓你反制?人家遠東集團控股公司都已公開聲明 : 承認逃漏稅,並要繳交罰款!“遠東控股集團創辦36年來始終秉承“創造價值、服務社會,共建共用安全綠色美好生活”的初心使命願景,始終與黨同心、與國同頻、向上向善、為國爭光、為民謀利;堅決擁護國家採取一切措施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及人民利益、發展環境!堅決支持早日收復臺灣!”有種中止ECFA全面禁止三通及貿易,看你陸委會有沒膽!
太好了!繼續打下去,把那些賺人民幣吃大陸飯砸大陸鍋的民進黨金主全部剿殺。才是大快人心。
相關新聞
中共機艦出沒 國防部提決戰海域(回應:決戰?洗洗睡啦!)
立委憂鐽震案重現 中科院成發包中心:台灣立院DDP挾優勢2021/11/23三讀通過幣2400億元的《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包括沱江級艦、劍翔無人機、天弓三型、雄二三、雄昇飛彈(雄二E)以及萬劍飛彈及陸射劍二。
阿楨
陸測試軌道高超音速武器 環繞全球突防後高速打擊 2021/10/17 中時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中國在8月份試射了一枚高超音速武器,但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枚導彈先進入軌道進行「環繞地球」飛行,隨後再重返大氣層進行高超音速滑翔。
報導說,美國官員表示,中國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取得了驚人進展,遠比美國認識到的先進。「我不知道中國人是怎麼做到的」。
目前包括中美俄在內,至少5國在研究高超音速技術。高超音速武器指的是在大氣層內飛行速度超過5倍音速的武器,不依傳統彈道導彈的固定拋物線軌跡,機動性高,使得敵方難以追蹤及攔截。美等國雖已開發了巡航和彈道導彈的防禦體系,但尚不具備攔截高超音速導彈的能力。
陸媒《觀察者網》稱,這種武器理論上可對現有反導和預警體系有極強突防效果,但投擲重量有限,即便有這樣的實驗,也是用於航太領域其他方面。
這種武器理論上可以走南極路線攻擊,美軍現有的預警雷達多半部署在北美,而其在南半球和南極方向缺乏預警,因此可壓縮美軍的預警時間。
相關新聞
民調:愈來愈多美國人認為中國經濟軍事實力已超越美國
回應
中國名言:富不過三代!歐洲名言:沒有永遠的羅馬帝國!
美在高超音速領域研發了60年,至今還在技術驗證的初期階段,而中國迭代創新之快令人咋舌。
美高超音速武器為何測試失敗 因關鍵設備高超聲速風洞(JF-12音速10倍/JF-22音速30倍+超級電腦)不如中國
飛鼠、玉山只活8個月!今年發射的國產衛星全數退役
政府2021-01-24委託美國SpaceX,發射斥資千萬元研製的國產立方衛星「飛鼠」和「玉山」到太空。未料,國研院10月13日公告,地表無法收取兩枚衛星的訊號並成功解碼,任務結束。
太空科技是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宣示要發展的重要項目,行政院長蘇貞昌也多次強調,他上任後簽的第一份公文,就是從2019年起為期10年、共編列251億元預算的第三期太空計畫,預計每年發射一顆國產人造衛星升空。
太空中心表示,繼氣象衛星福衛七號後,下一顆氣象衛星「獵風者號」原定今年第四季發射升空,能提升颱風路徑和強度預測精準度。但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太陽能電池交貨進度,發射延緩半年。
相關新聞
這麼多年, 台灣白花了千億老百姓血汗錢,一事無成,去對照中國強大的太空科技,怎可能好?
阿楨
外媒:首次實彈射擊後 美軍棄購以“鐵穹”攔截系統
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網站2021年8月25日援引美國《防務新聞》週刊報導,儘管美軍已成功對以色列“鐵穹”攔截系統進行首次實彈射擊測試,但美國陸軍決定放棄購買該系統以應對空中威脅。
報導稱,7月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導彈靶場對兩套攔截系統進行實彈測試後,美國陸軍選擇了萊多斯公司旗下動力系統公司的攔截系統。
報導介紹,動力系統公司的攔截系統名為“持久盾牌”,能360度探測目標並同時朝多個目標開火。該系統操作簡單,可與美國陸軍的綜合防空與導彈防禦作戰指揮系統完全結合。
以色列國防部和拉斐爾先進防務系統有限公司表示,他們不會對《防務新聞》的報導發表評論,但如果報導內容得到證實,這將是以色列國防部遭遇的重大挫折。
不過,根據以色列《經濟學人報》的一篇報導,“鐵穹”系統的平均售價在840萬美元左右。以色列航空航太工業公司稱,每個系統都是根據需要定制的,因此沒有固定售價。
報導指出,“鐵穹”系統的雷達由以色列航空航太工業公司生產。2020年,這種多用途雷達的國際銷售額達到創紀錄的42億美元。《經濟學人報》稱,約有150台MMR雷達——“鐵穹”系統的大腦——已被出售給世界各地的客戶。
2019年8月,美國陸軍從拉斐爾先進防務系統有限公司購買了兩套現成的“鐵穹”防空系統,2020年底完成交付。此後,美國陸軍一直在對這兩套系統進行測試並建立訓練體系。
這兩套系統包括:12個攔截彈發射器、兩個感測器、兩個作戰管理中心和240枚攔截彈。
以國鐵穹防空系統攔截操太凶要換 美眾院大力贊助近280億
美國眾院2021/09/23投票,以420:9壓倒性通過以10 億美元(近280億台幣)資助以色列更換「鐵穹」防禦系統(Iron Dome defence system)預算案。
阿楨
號稱可打擊大陸縱深 雄風-2E真身首次曝光 2021-09-22
臺灣“國防部”近日提交的“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草案中提到“雄昇飛彈”就是 “雄風-2E”,十多年來從未公開。20年前曾以“戰備急需”名義小批量生產部署,射程達600公里,此次最新型號,可達1200公里,有10-15米的命中精度。除原有導彈七九一旅所轄兩個營、六個連的雄風-2E外,還在屏東萬金、新竹湖口、關西等地,陸續增建具現代化掩體、吊臂導彈發射車庫的基地。
有分析認為,解放軍早在上世紀末就在“新三打三防”中,將反巡航導彈納入其中,並制訂出一整套的應對方法。美國也發現“戰斧”等傳統巡航導彈不再適應現代戰場環境,尤其是它的飛行速度慢、路線相對固定等缺點日益明顯,因此新的“聯合防區外空對地導彈”(AGM-158)更注重隱身性能和智慧化水準。因此雄風-2E可謂服役即過時,台軍指望靠它來“威懾大陸”只能是“癡人說夢”。
回應相關新聞
預設陣地半固定發射裝置。估計是移動中發射技術不過關。
拖車移動雄風-2E
開戰時無人機專打雄風-2E拖車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1-09-22/doc-iktzscyx5564329.shtml
陸戰區反導系統 遏美韓日台島鏈飛彈包圍網 2021/08/07 旺報
大陸專家指出,大陸對於遠、中、近程的來襲飛彈、火箭彈,都有相應的系列防空、防導武器發展計畫。
雲峰飛彈直搗陸? 台海軍力仍失衡 2019/08/11 旺報
《環球時報》報導,美媒渲染台「中程飛彈」對大陸的威脅,是火上澆油的蓄意之舉,解放軍經過數十年的科技強軍歷程,列裝了型號更多、射程更遠的空基、海基、陸基巡弋飛彈,還有威力更加強大的彈道飛彈。對台灣方面構成壓倒性優勢,即使台灣武力挑釁,解放軍也絕對有能力攔截來襲飛彈。
台軍方報告:解放軍已具對第一島鏈以西區域軟殺、硬殺電子攻擊等,具癱瘓臺灣防空、制海及反制作戰體系的能力 2021-09-05 參考消息
日「航艦殺手」對付不了大陸 2021/09/06 中時
日本專家1日指出,日本防衛省認為3馬赫的ASM-3超音速反艦飛彈,恐不足以突破中俄艦隊的防空網,最後可能只會象徵性地採購20枚左右。
回應
若日本評估3馬赫的飛彈都無法突破中華神盾的防線(楨:730防2馬赫/1130防4馬赫/2230防6馬赫), 台灣也不要太依賴速度才2馬赫的雄三
阿楨
蔡總統要求軍方加碼189億買魚叉飛彈 2021-09-06
美國川普政府去年10月宣佈軍售岸置型魚叉飛彈系統,當時這批軍售宣佈金額為23.7億美元,約新台幣677億元,但明年度國防預算書,卻編列新台幣866億元,據透露,預算之所以增加,是因為蔡英文總統要求。
相關新聞
聯合新聞網:美國強迫臺灣一次性買100套“魚叉”導彈
回應
滿頭問號? 總是採購已下線的產品, 還要感恩戴德?
老美庫存中古貨太多, 有凱子可以賣, 只要給黨一點回扣就可以賣10倍價, 當然爽爽賣.
阿楨
台軍方報告:解放軍初具“癱瘓臺灣”能力 2021-09-05 參考消息
台8月31日公佈所謂2021年“中共軍力報告書”稱,解放軍結合北斗衛星全時域定位,掌控臺灣四周巴士海峽、南海、東海及釣魚島機艦動態。已具備對第一島鏈以西區域軟殺、硬殺電子攻擊等,初具癱瘓臺灣防空、制海及反制作戰體系的能力。
台防務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表示,這份報告書客觀呈現了大陸當前的軍事實力。
回應
台獨別那麼自信,解放軍不是初步,而是完全。
能夠公開承認這點,是很不容易的!
灣灣這麼謙虛麼?你們有宇宙無敵的超級武器-----掃把,我們的電子戰真的沒法癱瘓它。
日「航艦殺手」對付不了大陸 2021/09/06 中時
日本專家1日指出,日本防衛省認為3馬赫的ASM-3超音速反艦飛彈,恐不足以突破中俄艦隊的防空網,因此正聚焦於開發匿蹤次音速反艦飛彈,以及速度6馬赫以上的極音速反艦飛彈,讓ASM-3地位十分尷尬,最後可能只會象徵性地採購20枚左右。
回應
若日本評估3馬赫的飛彈都無法突破中華神盾的防線(楨:730防2馬赫/1130防4馬赫/2230防6馬赫), 台灣也不要太依賴速度才2馬赫的雄三
阿楨
台戰備跑道是神器還是玩具? 2021-09-01 新浪軍事
臺已知的戰備道共有6條,中壢、彰化、民雄、麻豆和仁德中山高戰備跑道,台1線佳冬戰備跑道。組成要素均十分簡單,基本只是一段筆直的、沒有路燈、天橋等障礙物的路段,缺乏機庫、油庫等飛機支援設施,只能用從附近機場和空軍基地開來的地勤加油車、掛彈車等進行補給,這些跑道中的不少都是建在高架橋兩端的,戰時只要炸斷其兩端的高架橋,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斷絕這些備用跑道與油彈庫之間的交通。因此,其在戰時的實際使用效果不會太好。著實令人懷疑台修的這些戰備機場到底是用來打仗的還是用來應付上級領導的要求交差的。
另一問題是,臺灣島跑道長度超過2500米的民用、軍民兩用機場共有7座,另有新竹、岡山、屏北、志航4個純軍用機場。
相比於台軍,北歐瑞典的戰備機場體系則要高出了幾個等級。自二戰結束以來,瑞典便總結了日軍偷襲珍珠港、美英對德戰略轟炸、美國對日核攻擊等戰爭經驗,思考如何在戰時保全自身的空中力量,結論是新的分散式的軍用機場設計標準--空軍基地系統60(Flygbassystem 60)。
具體組成部分有一條長約2~3公里、寬約40~50米的主跑道,跑道前方用於飛機轉向的前廣場,距離主跑道約2~3公里、用於進行飛機起降準備的後廣場,平行於主跑道、與前後廣場相連的滑行道,距離跑道約1~2公里的鋼筋混凝土加固指揮堡,距離主跑道約8~10公里、配有維修場和機庫的永久停機區,埋在地下、由鋼筋混凝土加固的燃料罐和彈藥庫以及獨立發電設施。
1958年,瑞典政府決定新建70個基地60標準的空軍基地,並在全國多條公路的基礎上改建符合基地60標準的預備基地(除跑道寬度較短外,設計均符合標準,可在較短時間內轉換為窄版基地60)。平時,這些基地中的絕大部分處於封存狀態,僅由少數預備役部隊負責維護和把守。戰時,空軍的聯隊編制將打散至中隊,分赴各個基地60空軍基地進行戰備,這意味著瑞典全境的70個基地60空軍基地可能會消耗200~300枚戰術核武器。
後來隨著美蘇核武數量的不斷攀升,瑞典認為基地60系統也不再能確保其空軍在戰時的生存性。遂依託原本就盤繞在基地60周圍的公路網路更新基地90空軍基地。基地90最大的特點是一個空軍基地不再單單對應一條主跑道,而是有大量較短、較窄的“衛星跑道”環繞。這樣一來,即使一個空軍基地還剩下一條跑道(甚至是一條跑道的一段),都能繼續執行任務。其生存力之強悍堪稱絕倫。
阿楨
針對台灣試射新導彈 陸專家:可能為東風16及電磁脈衝彈頭 2021/08/22 中時
《央視》稱,新導彈,精準命中幾百公里外的藍軍多重防護陣地目標,有效癱毀藍軍防禦體系關鍵資訊節點。此次發射成功拓展了火箭軍新質彈頭種類,提升了常規導彈多模精打、毀癱節點、融合抗擾、先遣破敵能力。
東風-16系列導彈的射程約為800-1500公里,填補了東風-15和東風-21之間的空白,可攜帶包括鑽地彈的多種彈頭。
宋忠平指出,這次可以排除是集束彈頭或鑽地彈,但是用於「癱毀」,而非「摧毀」,並針對關鍵資訊節點,那就很可能是針對電子設備的電磁脈衝彈頭。
美國《國家利益》稱,東風-16系主要用於接替早先瞄準台灣的東風-11和15。解放軍東部戰區近日派遣軍艦、反潛機和戰鬥機在台灣島西南和東南方向附近海空域進行聯合實彈攻擊等軍事演習。
回應
打衡山指揮所?
整建12基地 強化西岸防空火力 2021-08-23 聯合報
國軍重新檢討各作戰區防空火力部署,將新建或整建十二座飛彈基地,供新造的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進駐,與愛國者二、三型防空飛彈。
傳蔡政府將以兩千億元特別預算舉債買飛彈,國民黨立委陳以信昨表示,六月中通過紓困4.0預算,剛舉債兩千六百億元,人均26-27萬,根本「債留子孫」。
回應
這樣就能耐打?
研製飛彈 擬編2千億特別預算 2021/08/23 中時
近年來美國對台軍售既多、金額又大,已排擠國軍研製飛彈及武器的預算,其中包括具「源頭打擊」能力的飛彈經費,國防部決定編列特別預算解決。據了解,特別預算主要是支應中科院研製量產的各型飛彈,包括雄二E型,反制飛彈,以及各型防空與制海飛彈。
據了解,中科院研製能打到北京、上海的中程飛彈已近20年,從李登輝至馬英九,都在祕密做。蔡執政之初,因考量軍事戰略調整,且台灣不發展核武,就算幾枚飛彈能打到上海、北京,也改變不了戰局,再者量產的雄二E飛彈性能很好,能有效對付大陸沿岸軍事目標等,曾一度暫緩中程飛彈研發,後因兩岸關係急速變化,現又加速研製。
回應
台灣發展射程兩千公里的飛彈,已屬於攻擊性武器,任何大國不會容忍,過去的古巴飛彈危機,台灣在每天以攻擊三峽大壩以及核能電廠的高亢情緒中,難道北京會坐以待斃?
阿楨
美中台劍盾》陸戰區反導系統遏台研中程飛彈 韓日美難組「包圍網」 2021/08/07 旺報
因應兩岸軍事情勢升溫,台灣正在研製射程達1000多公里的中程飛彈,美國也積極說服韓日部署中程飛彈,欲在亞太第一島鏈組成飛彈包圍網。大陸軍事專家指出,大陸對於遠、中、近程的來襲飛彈、火箭彈,都有相應的系列防空、防導武器發展計畫。
中科院日前承認正在研發「遠程打擊」彈種,其中包含量產彈種1種,已部署的雄二E射程600-800公里,科研案3種「2長1短」。2長:增程巡弋飛彈1200-2000公里,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地對地飛彈。1短則是300公里的多管火箭炮。
陸新型方陣快砲 能防極音速飛彈 2021/08/07 旺報
中國新型20管30毫米近防火試驗照片,每分鐘射速高達五位數,射程3-5公里,比1130多出一倍。1130是基於730,採用了11管30毫米近防火炮,每分鐘11000發,射程5公里。730也同時配有雷達、光學、紅外線追蹤系統,每分5800發,射程3公里。
美國的6管20毫米口徑「火神」,每分4500發,射程2公里;荷蘭「守門員」7管30毫米,每分4200發,3公里射程;義大利「海天頂」4管25毫米,每分3400發,射程2公里。
美中台劍盾》陸核彈頭年增長10% 2030年或破千枚
瑞典SIPRI 2021年報告,中國官方宣佈正式服役的核彈頭已從2020年的320枚,2021年增至350枚(未計算東風-41及巨浪-3的78枚因尚未宣佈)。美國國防部認為,2030年將突破1000枚。
外媒稱中國正發展武庫艦:可裝填千枚導彈 2017-06-09 澎湃新聞
美國多家網站2017-06-03報導,中國將於2020年啟動武庫艦,將成為航母戰鬥群中的火力支援平臺。
武庫艦也稱火力艦,最早由美國在1988年提出,當時被放棄的武庫艦存在哪些問題?
主要是武庫艦的功能比較單一,無法像驅護艦等可執行巡邏、警戒、護航、反海盜等其他任務;探測能力有限,並且需要強大的網路資訊支援;現在大國之間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降低,火力強大功能單一的武庫艦缺少用武之地。
武庫艦如成真,必會做出改進,首先就是隱身性能,主要採取半潛船甚至潛艇的船型,並通過採用多面體上層建築,噴塗吸波材料等方式,降低雷達反射面積;同時注重生存性能的拓展,通過採用雙層艦體設計、設置大量的干擾設備等方式,提升本艦的生存能力;此外,還會進一步提升資訊化作戰能力,構建更加可靠、抗干擾的網路作戰系統。
相關新聞
美媒:“貨船+導彈”或成簡化版“武庫艦”
武庫艦為何再獲大國喜愛?可發動密集導彈攻勢 3個月就改裝成功
阿楨
美陸軍發展遠程武器反制大陸 美空軍將領:很蠢 2021/04/03 中時
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AFGSC)司令提摩西.雷(Timothy Ray)上將,在美國智庫的廣播節目中,直言美國陸軍持續發展遠程打擊武器、以在太平洋對抗中國大陸的主意「很蠢」,認為應該把經費花在已擁有成熟技術和組織的空軍上,而不是承受額外風險「另起爐灶」。
他強調,陸軍尚未證明其砸大錢研發出來的武器系統,能夠確實部署到西太平洋盟友或夥伴國家的土地上,因為當地國家目前並未對此主意給出好臉色。且陸軍想要的遠程打擊能力,「空軍早就有了、也早就在做了」,質疑在空軍早已擁有成熟的技術、組織和經驗下,陸軍還想另起爐灶,根本是「只為自己的利益考量」。
《國防新聞》表示,目前還不清楚此事是否會加大美國陸、空軍之間的衝突,不過美國空軍參謀長布朗(Charles Brown Jr.)上將已出面緩頰,稱每個軍種都以自己獨特的能力,滿足美國國家安全需求,並稱空軍「將和所有夥伴緊密合作」;出身空軍的現任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海頓(John Hyten)上將先前也指出,每個軍種「都應該擁有自己的遠程打擊能力」。
相關新聞
反制中國美擴建西太飛彈戰力 2020-05-08 自由時報
美陸軍部署遠程飛彈抗中 美專家:盟友不願支持
阿楨
美軍「增程導向多管火箭」射程達到80公里 2021/03/07 中時
洛馬宣布,美國陸軍的「導向式多管火箭系統」(GMLRS)新型增程版1倍的80公里的測試,該計畫的最終目標是射程達到150公里。洛馬已經生產了超過5萬枚GMLRS火箭彈,並且已簽約其他9000枚。
回應
哈哈哈 陆方,随便是200-300公里。专门爲一些人特製:可以,吃到饱。
稍加補充一下,衛士3 ⋯ 480公里
阿楨
臺灣或一口氣拿到7類美制武器遏制解放軍登陸?專家:自大!
路透社2020-09-17報導,美國打算向臺灣出售包括智慧水雷和反艦導彈、巡航導彈和無人機7種主要武器系統。
宋忠平分析認為,前述兩款武器包括岸防火箭炮系統,都無法對解放軍登陸作戰造成有效阻礙。“解放軍如果執行對台登陸作戰,無疑將是立體登陸模式,即不僅採取海面登陸,同時也會以空降方式登陸。而台軍引以為傲的‘愛國者’等防空系統,在‘東風快遞’面前,不堪一擊。另外,就解放軍的能力而言,臺灣全島都可以作為登陸區域,解放軍大可以避過佈設水雷的海域。而臺灣將周邊所有海域均佈設上水雷,顯然不現實。”他表示,即便這些都不做考慮,單純用“針尖對麥芒”的思路應對,解放軍的排雷水準同樣很強大,其他的岸防武器系統,在解放軍登陸作戰過程中也一定會在第一時間被摧毀。
宋表示,美軍很早就希望把台軍納入到亞太整體情報網絡體系之中,因為臺灣所處的地理位置關鍵,處於宮古海峽等關鍵水道的節點。利用偵察無人機,相當於在中國周邊海域裝了四個監控攝像頭,時刻獲取解放軍調動、部署等軍事情報。“換句話說,美國賣給臺灣高性能無人機,並非真正希望幫助臺灣提升軍力,而是意欲通過臺灣獲取解放軍的情報,並且還要臺灣自己來買單。”
“一切都是為了大選”
宋認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想方設法為軍工集團謀取利益,以換取軍工精英層對他的連任支持,恰恰是特朗普近期的主要目標和訴求。而歷次對台軍售,臺灣作為‘冤大頭’都可以讓美國的軍火商大賺一筆。”
宋總結,從臺灣當局不斷求購先進美制武器來看,其以武拒統的意圖昭然若揭。但不論臺灣當局意圖以武對抗還是拖延解放軍,無疑均是螳臂當車。“事實上,臺灣當局天真地認為美國會馳援臺灣,本身是對美國價值觀的不理解。退一萬步講,即便美軍真的馳援臺灣,也不會動搖一絲一毫解放軍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
阿楨
中國在中印邊境試射遠火?張召忠:射程能覆蓋新德里 2020-07-28 新浪軍事
《今日印度》指出,印軍部署的“龍捲風”遠端火箭炮有效射程為90公里,可擔負前沿打擊作戰任務。
而中國最新部署的03型PHL-03的最大射程為150公里,還能在衛星制導下實施精准打擊。這就意味著在印度火箭炮還沒有進入陣地的情況下,就很有可能被中國的火箭炮給“團滅”了。
香港《東方日報》更的稱,解放軍一些新型遠端多管火箭炮,最遠射程可能達400公里,印度東部一些軍事基地,甚至與中國邊境直線距離300多公里的首都新德里,均在打擊範圍。
除了03型外,我軍還裝備有“衛士”型。2015年,臺媒曾引用《福建日報》,披露了新型衛士6”射程達到了480公里,這幾乎覆蓋了臺灣島全境。
https://mil.news.sina.com.cn/zhengming/2020-07-28/doc-iivhvpwx7877436.shtml
鬆綁! 美允南韓研發固體燃料火箭 有助強化半島監控 2020/07/28 中時
朝鮮半島局勢風雲詭譎之際,美國及南韓28日通過《美韓飛彈指南》修訂案,解除南韓運載火箭使用固體燃料的限制,日後可發射在500公里至2000公里高度運行的間諜衞星。
這是美國及南韓第4次修改飛彈指南。2017年9月,雙方同意取消對南韓研發飛彈的彈頭重量限制,同時也同意將飛彈最大射程由300公里提高至800公里。
相關新聞
美國若在台灣部署中程飛彈,對台灣來說是利是弊? 2019-08-12
美國正式退出冷戰時期美蘇簽署的《中程飛彈條約》,並宣佈將在亞洲部署新型陸基中程飛彈,《海峽論談》邀請香港軍事評論員馬鼎盛與《亞太防務雜誌》總編輯鄭繼文分析。
馬:美國想把新的中程飛彈部署到日韓澳菲甚至台灣,一個猜想而已。如果這樣的話,可能引起亞太地區新的軍備競賽。
鄭:我認為不管是雄風2E還是雲峰只能帶一般的高爆常規彈頭,從2015年胡賽武裝已經向沙烏地連續發射了220幾枚多形式的飛彈,但造成的破壞是很有限的,以台灣這麼小的腹地,人口軍事目標或政治目標集中的狀況,千餘枚飛彈對台灣的影響遠遠大於台灣有限的飛彈對大陸所產生的軍事威脅的效果。
阿楨
解放軍03遠火在高原開火了 5大細節透露出可喜變化 2020-07-07新浪軍事
PHL-03式300毫米自行遠端火箭炮於2004開始軍服役,基本型最大射程70千米,改進型150千米。從演習中披露的細節來看,03的綜合作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值得我們關注。
第一,03遠火的模組化作戰單元之間的配合協作堪稱完美。
第二,彈頭上的四片小翼,這使得03式具有了如同導彈一樣的彈道修正能力,當然“簡易制導火箭彈”指導能力無法同導彈相提並論,但可使彈著點密集度提高一倍,射擊精度提高兩倍。
第三,在演習中,03遠火使用不同彈種對指揮所、炮陣地、裝甲集群和彈藥庫等10多種不同性質、不同距離目標進行了遠端精確火力打擊。所配備的彈種包括殺傷爆破彈、殺傷破甲雙用途子母彈、反坦克子母彈、末敏彈和雲爆彈,其中末敏彈主要用於自主攻擊裝甲車輛的頂裝甲。而雲爆彈裝填的燃料空氣炸藥比等品質的傳統炸藥威力高3倍以上,因而對軟目標具有顯著的殺傷效果。03遠火每輛發射車可連續發射24枚火箭彈,而一個作戰單元可連續發射火箭彈96~144發,覆蓋大約2平方千米範圍。
第四,參演部隊採取無人機臨空、抵近偵察等方式,通過衛星通訊即時回傳目標毀傷效果,指揮員綜合判斷各類資訊,及時調整射擊參數。我軍從2017年8月份開始列裝全新的ASN-206和ASN-209型專用炮兵校射無人機,並且在海拔4600多米的高原地帶,通過無人機的偵查和校準!
第五,最後現代的火炮,不僅要有強大的火力,還要有快速轉移陣地的能力。03遠火最大公路行駛速度可達60千米/小時,從行進狀態轉入戰鬥準備狀態僅需3分鐘。火箭炮佔據發射位置、得到目標指示後,地形定位、火箭彈軌跡定位、發射仰角確認自動完成,齊射時間38秒,戰鬥班組緊急撤出發射陣地的時間為1分鐘。
阿楨
射程500公里火箭炮正式公開!網友:你還好意思叫火箭炮? 2019-10-03
如今,說起火箭炮這種武器來,大家都知道中國目前研製的火箭炮是世界上型號最多,同時以打擊距離或威力而論,也是最強的。
前幾天,中國軍視網採訪72集團軍某部的一條視頻中,該部“兵王”王潭深是這麼說的:
我們裝備從遠端多管火箭炮到現在的新型火箭炮,打擊距離是以前的7倍,可以說做到了戰場火力覆蓋無縫銜接。
03遠火基準打擊距離為70公里,而新型火箭炮打擊距離是以前7倍的話,則是490公里。
而對陸軍來說,500公里的打擊範圍,實際上已經覆蓋了敵縱深陣地,甚至是前線機場。比如說武裝直升機的作戰半徑基本在150到300公里之間,意味著我軍新型火箭炮的射程就完全覆蓋了其武直的駐地。
實際上新式箱式遠火就是AR3外貿火箭炮的自用版本,其有300毫米口徑、370毫米和750毫米口徑三檔彈藥可選擇,相對應的150公里射程級別的火龍140、300公里級別的火龍280和500公里級別的火龍480。其中,火龍480實際上是戰術導彈。在實戰任務中,可根據需求更換不同的發射模組,以實現打擊150到500公里範圍內的敵軍目標。
回應
臺灣新德里交給陸軍了,火箭軍要看更遠的目標了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https://zhuanlan.zhihu.com/p/85090931
阿楨
臺灣求購美落後導彈引爭議:全球只有一國還在用 2020-05-31 觀察者網
本周,臺灣軍方證實已經向美方求購岸基魚叉反艦導彈,並因此在臺灣島內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也從中暴露出臺灣軍方、政界以及科研領域對於“自主研發”裝備之間貌合神離的立場差異。
美向臺提出出售“魚叉”的時,台並不希望這樣的老型號,而是新一代反艦導彈(NSM)。顯然這樣的“僭越”舉動超出了美方的預期,但台軍竟然還就“魚叉的優點”編出了個子丑寅卯來,也是令人嘖嘖稱奇。
台軍採購的10餘套美制的岸基機動“魚叉”導彈系統和相關的目標導引系統將在2023年交付台軍,目前的美方報價為17億美元。
台軍目前的岸艦導彈部隊均編入所謂“海鋒大隊”,目前編成7個岸基固定作戰中隊和1個機動中隊,未來幾年,台軍還將列裝數個機動中隊,裝備近百台雄風2/3。在不增加額外產能的情況下,確實沒有餘力再在幾年內增加10餘套反艦導彈系統和相應的導彈。而相比台軍現有所能獲得的民版GPS信號,美軍承諾給台軍的軍標GPS的確也能有更高的精度。
但在研製導彈的“中科院”眼裡卻是另外一回事:論導彈性能,魚叉與雄風二都是亞音速,在突防能力上半斤八兩,雄風二增程型250公里,和魚叉278公里也差不了;至於雄風三射程遜色於“魚叉”,但其超音速在突防能力上帶來的好處無疑更加明顯。產能問題上,臺灣反艦導彈上各種依靠特殊管道進口的零部件的獲取在多數情況下不成問題,而各類自產設備以及導彈的總裝能力,只要增加投資也不難獲得。
至於所謂“軍標GPS”,具備主動雷達作為末端制導手段的反艦導彈本身對於目標的外部資訊情報就是“有個大概就行”,而所謂的對陸攻擊任務,在台軍內部已經有使用雄風二E,指望專用的反艦導彈能在對陸攻擊上發揮多大的作用實在是有點兒捨本逐末。更何況美軍給台軍軍標GPS的承諾並不牢靠,在台海戰局有變的情況下,比起可以持續獲得的民版信號,軍標GPS反而更加容易被美軍在第一時間裡切斷。
全世界購買過岸基機動發射魚叉的只有兩國,其中丹麥的早在2003年就已經退役,目前只剩下韓國,而台軍如果還想要用魚叉兼職對陸攻擊,勢必還要對這套少人問津的系統進行不少的改進。
那些決定購買誰的產品的臺灣政客,自製還是引進的關鍵既不在於性能,也不在於是否真的有利於本土產業發展,而在於決策的當下到底是選票優先還是所謂的美台關係重要。
回應
交保護費!人家只管收錢,到頭來死得還是台蛙。
阿楨
射程2000公里能飛到北京,數倍音速攔截不了,雲峰導彈真這麼厲害 2020-04-29 新浪軍事
“中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CNMD”,由北斗導航系統、空中預警機、地面雷達站、防空導彈等很多子系統構成,可以攔截包括小型超音速導彈、機載導彈等在內的多類型導彈,擁有很強悍的防禦能力、機動性能、反打能力。一旦敵方導彈真的來襲,將會從多個層面進行攔截。
防守很強悍,攻擊更是如此。以“長劍-10”為例,改型導彈射程在2000公里以上,戰鬥部接近500公斤,威懾力都要比“雲峰”要大得多。如果再算上其他方面的實力,更是不用比了,完全就是碾壓。正是因為處於絕對劣勢,“娃軍”才會為每一個小“突破”而大加吹噓,把“雲峰”導彈稱之為“攔截不了”。所以,對於他們的各種吹噓,咱就當成相聲聽就行,某些媒體乃至一些“立委”,不去當相聲演員真的是可惜了。
回應
總是輕視對手就會造成自身的麻痹,這可不是什麼兆頭。雲峰導彈的試射,證明對手的牙齒更鋒利了,我們應該高度重視,以免戰時給大陸內地造成嚴重損失。
阿楨
最快20馬赫!陸高超音速飛彈獲突破 2019/04/19 中時
據環球網19日報導,中南大學難熔金屬與硬質合金研究所所研製出「輕質難熔金屬基複合材料」,能經得起3000˚C以上的高溫,可以滿足解放軍高超音速飛行器在大氣層內以5到20倍音速飛行數小時的高度要求。
陸製高超音速巡弋導彈可能會在2020年之後列裝部隊,中遠程彈道飛彈從準備發射到撤收大約需要約10分鐘,而高超音速飛彈在這段時間內能夠飛行1,000公里以上。此外,1000公里也超過一般航母編隊的防禦半徑,飛行高度超過30公里,也超過了一般防空導彈的攔截高度,只有少數反導攔截彈才能加以攔截。
傳中科院試射雲峰巡弋飛彈 射程達1500公里 2020/04/27 中時
中科院在近幾年密集測試、試射短、中程飛彈,除了射程約150公里的「雄風三型反艦飛彈」外,還包含射程達600-1500公里的「雄風二E巡弋飛彈」。中科院在4月14、15日,在九鵬基地與蘭嶼等海面進行實彈試射,射程達1千5百公里,雲峰巡弋飛彈配備雄三衝壓發動機,射速達3馬赫,計畫量產10套機動發射系統及20枚戰備飛彈。
雲峰飛彈直搗陸? 台海軍力仍失衡 2019/08/11 旺報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認為「雲峰飛彈」雖可達大陸腹地,但改變不了台海軍力失衡的問題。《環球時報》也引述專家的話報導,在兩岸關係微妙的形勢下,美媒渲染台「中程飛彈」對大陸的威脅,是火上澆油的蓄意之舉,解放軍經過數十年的科技強軍歷程,列裝了型號更多、射程更遠的空基、海基、陸基巡弋飛彈,還有威力更加強大的彈道飛彈。對台灣方面構成壓倒性優勢,即使台灣武力挑釁,解放軍也絕對有能力攔截來襲飛彈。
美國若在台灣部署中程飛彈,對台灣來說是利是弊? 2019-08-12
美國正式退出冷戰時期美蘇簽署的《中程飛彈條約》,並宣佈將在亞洲部署新型陸基中程飛彈,《海峽論談》邀請香港軍事評論員馬鼎盛與《亞太防務雜誌》總編輯鄭繼文分析。
馬:美國想把新的中程飛彈部署到日韓澳菲甚至台灣,一個猜想而已。如果這樣的話,可能引起亞太地區新的軍備競賽。
鄭:我認為不管是雄風2E還是雲峰只能帶一般的高爆常規彈頭,從2015年胡賽武裝已經向沙烏地連續發射了220幾枚多形式的飛彈,但造成的破壞是很有限的,以台灣這麼小的腹地,人口軍事目標或政治目標集中的狀況,千餘枚飛彈對台灣的影響遠遠大於台灣有限的飛彈對大陸所產生的軍事威脅的效果。
阿楨
美研究用集裝箱發射無人機 道德風險不容忽視 2020-03-14 澎湃新聞
美國克瑞托斯無人機公司正研究使用民用集裝箱發射XQ-58A無人機技術,這容易導致武器裝備和民用設施混淆,面臨嚴峻的道德風險。
XQ-58A機具有隱身性能好,價格相對低廉等特點
XQ-58A採用火箭助推器彈射起飛,利用降落傘進行回收,最高速度為0.95馬赫,內部彈艙或中單翼下可以攜帶272千克中程空對空導彈,或兩枚113千克GBU-39小直徑炸彈。最大航程能夠達到約為5500千米,儲存在關島能夠容易地抵達東亞大國的重要城市,如果存放在第一島鏈,則能夠潛入大國境內更深的地方,打擊縱深目標。
這套系統的成本也十分低廉:每架無人機的成本2~3百萬美元,而運輸集裝箱/發射器的成本僅為無人機的八分之一至十分之一。相比之下,一架F-35A的總生命週期成本約為3.52億美元。
美國已經掌握了無人機空中加油機技術, XQ-58A航程可以進一步擴大
集裝箱無人機系統具有非常明顯的低成本和高生存能力的特點。混跡在大量普通民用集裝箱物流中,使得該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超強的偽裝性和生存性。在發射之前,傳統的偵察手段幾乎難以發現和識別這些裝備,這種能力意味著該系統可以從幾乎任何水面或者陸基運輸設備上發射,並迅速偽裝和轉移,更像是現代遊擊戰方式。
不容忽視的戰場道德風險
在國際標準集裝箱內加裝武器,並非美國首創。此前,俄羅斯就首先公開提出了“俱樂部-K”在一個約12米的標準集裝箱裡,可以裝載4枚導彈,導彈射程約300千米。
集裝箱武器讓軍事目標和民用目標難以區分,這在戰時很有可能會帶來無差異打擊,其周圍的民用集裝箱都可能在戰時被一同摧毀。
回應
戰爭根本無道德可言,只有勝利和失敗,因為歷史是由勝利者訴說的。
https://mil.news.sina.com.cn/2020-03-14/doc-iimxxstf8977555.shtml
阿楨
5年800億元 我建構劍翔無人機群攻對岸雷達站 2019-06-19 聯合報
軍方證實,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編列5年800億元預算,以「劍翔計畫」為名,建構反輻射無人武裝載具系統,預算已通過立法院審議。國造反幅射無人機群可鎖定敵艦雷達、武器系統電磁波來源展開攻擊,航程涵蓋中國大陸東南沿海雷達站,可跨海進行不對稱作戰,全系統包括發射箱與拖車將在8月臺北航太展中亮相。
曾於2017年臺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首度展出,當時被外界認為外型與性能神似以色列哈比(Harpy)反輻射無人機,恐涉抄襲,中科院當時強調「劍翔」反輻射無人機載具從尋標器、電腦、控制系統,均為中科院各所自行依需求設計,為中科院獨立設計製造;同時我國並沒有Harpy無人機,因而也無從進行抄襲。
軍方宣稱劍翔無人機造價將比天劍2A反輻射飛彈為低,更比要價上億元的美製AGM-88反輻射飛彈便宜,可在有限資源下,發揮不對稱戰力,但當完成建案後,平均每架單價近億元,被國會質疑明顯偏高,案經國民黨立委馬文君等立委提案修正,節省經費近24億元。
回應
無人機速度慢,且易受幹擾,戰場存活率有限!更重要的是中國是攻擊方,台灣要對付攻擊方不是去打雷達,是攻擊方才要打雷達...
民進黨又一個A錢的財路,作幾隻玩具飛機,就可以發大財了
圖博館
伊朗展示新型巡航導彈 聲稱射程達1350公里
2019-2-2,為慶祝革命勝利40周年,伊朗軍方展示了最新的陸基巡航導彈Hoveizeh,射程超過1350公里,能快速準備發射和超低空飛行,高精度和破壞力也很強大,具備抵禦電子干擾的能力。視頻中,一枚導彈發射後落在沙漠某處地方。伊朗已經攻克噴氣發動機生產難題,能夠製造“各種系列”巡航導彈。
美聯社報導,伊朗擁有的導彈射程最遠2000公里,足以打擊“對手”以色列和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基地。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去年5月宣佈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定,聲稱這項協定有“缺陷”,包括沒有限制伊朗彈道導彈項目。
伊朗近年多次試射彈道導彈,美國屢屢指認伊方試射違反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決議。
伊朗今年1月中旬使用國產運載火箭發射一枚衛星,衛星沒有能進入預定軌道。那以前,美國警告伊朗不要發射運載火箭,稱發射運載火箭與洲際彈道導彈所使用的技術幾乎相同,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
伊朗說,伊方導彈不具有運載核武器的功能,試射不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發展彈道導彈是為自衛,系伊方不可剝奪的權利。
伊朗2015年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協議。根據協定,伊朗限制鈾濃縮等核活動,獲國際原子能機構證實的情況下,聯合國、美國和歐洲聯盟解除協議所涉對伊經濟制裁。美國去年退出伊核協議後全面恢復對伊制裁。(吳寶澍)(新華社專特稿)
相關新聞
無視威脅!伊朗公開全新導彈,軍方警告西方別干預!
射程覆蓋中東全境,伊朗版東風10巡航導彈亮相,美:從哪買的?
俄或建造陸基版“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回應美國
俄核潛艇將裝備高超音速導彈 射程500公里成美新威脅
俄軍深海戰略魚雷射程近乎無限 潛深2000米無法攔截
美俄要退出中導條約有何啟示 中國在軍控領域別上當
中國加快部署中程導彈 美軍僅靠海空基平臺難以對抗
jsoujsou
台媒:台軍開始部署可破襲福建廣東大殺器 無堅不摧 2018-08-05 環球網
臺灣《自由時報》報導,在類比實戰狀況下完成戰術測評的“萬劍彈”將開始部署於IDF(自製防禦)戰機。台媒號稱該彈將對大陸沿海軍用機場及海上登陸艦隊具有攻擊能力。大陸軍事專家認為,這樣一款被台軍寄以厚望的武器裝備只是一根弱不禁風的救命稻草,對解放軍而言就是小菜一碟。
為了達到目的,台軍不惜血本還升級了掛載此彈的戰機。按照計畫,台軍用經國號戰機作為加掛及發射“萬劍彈”的武器平臺。為此,台軍制定“翔升計畫”,專門對“經國”號戰機進行大規模升級與更新。“經國”號戰機即IDF戰機,是臺灣在美國技術協助下設計開發的一種輕型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具備視距外作戰能力,針對目標為解放軍大量裝備的殲-7、殲-8對地攻擊飛機。
報導稱,“萬劍彈”是目前臺灣空軍戰機配掛射程最遠的集束炸彈,具有巡航導彈的功能,對福建、廣東等地區的機場、部隊集結區、裝卸區、或陣地等,以多彈頭廣泛區域實施破壞。經漢光電腦兵推多次驗證,已是台海防衛作戰“多重嚇阻”的重要武器之一。
由於美軍暗中參與該專案的研發, “萬劍彈”與美軍現役的AGM-54聯合遙攻武器類似,具有次彈頭(子母彈)攻擊特性,射程在兩百公里以上,可在對手防空導彈射程外發動攻擊,也就是IDF在海峽中線即可發射,減少被防空導彈攻擊的風險。
軍事專家宋忠平8月5日對《環球時報》表示,所謂的“萬劍彈”也就是防區外使用的子母彈。這種武器裝備確實能夠對目標形成面殺傷,而且殺傷的力度很大。但隨著解放軍縱深打擊能力越來越強,制空權完全被解放軍掌握,台軍的飛機根本無法從機場起飛。
宋忠平表示,靠一兩種武器,尤其這種極其常規、其他國家和地區早在幾十年前就有的武器裝備,是無法提升台軍的整體作戰能力和作戰的效能,對台軍整體作戰體系能力也沒有太大幫助。“台軍現在把其作為救命稻草,對解放軍來講是小菜一碟,絲毫構不成威脅。”
最後,再補一刀: 就是這樣一款聽起來威力無比的導彈,一個半月前在“漢光演習”的測試中失敗。
回應
我靠,我以為灣灣造出了什麼宇宙級別的武器。原來就一集束炸彈。
還測試失敗了,太丟人了。
經國戰機先能飛出臺灣島在說吧。
飛出臺灣島?如果開戰,解放軍根本不會允許台軍戰機起飛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8-08-05/doc-ihhhczfa8642328.shtml
jsoujsou
台雄風2導彈號稱能打到上海 我軍防空部隊如何應對 2018-06-29 新浪軍事
雄風2E是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在2000年正式開始優先秘密研製的一種全程亞音速遠端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外形類似美國的“戰斧”巡,採用圓柱形彈身,彈身中部裝有一對可折疊彈翼,彈身尾椎上則安裝有呈“X”型佈局的4個可折疊三角尾翼,該彈的收放式發動機進氣口則安裝在彈身尾段的腹部,發射後可從彈體內自動伸出。雄風2E包括2個型號,分別為基本型的雄風2E以及增程型的雄風2ER,其彈長為6米(雄風2ER為6.25米),彈徑為500MM,發射品質為980KG(雄風2ER為1440KG),搭載有一個重為200KG戰鬥部(有的說法則認為500KG),動力裝置採用一台渦噴發動機(後期據說有換渦扇的版本),飛行速度為0.85馬赫,雄風2E的最大射程為600KM,而雄風2ER則增加到了1250KM(有的說法為1500KM)。雄風2E的巡航中段採用了包括“慣性+地形匹配/數位景象匹配+衛星修正”的複合制導模式,末段則採用紅外成像制導(有的說法還認為該彈末段還採用了主動雷達制導技術),據稱其在射程500KM時的精度(CEP)為12米。
可以說,雄風2E無非也就是一個具備了普遍“白菜化”水準的普通亞音速遠端對陸攻擊巡航導彈罷了,其既沒有採用任何有效的“隱身”措施,也不具備超音速突防能力,充其量也只是二流甚至三流水平。且不論最近在央視大篇幅公開報導的東風-10A(又名長劍-10A)了,就連東風-10的性能都具備甩雄風2E許多條街的能力,畢竟我們的不僅射程上佔據優勢,且精度更佳,突防能力也更強(具有極其複雜的航路規劃和超低空突防能力,東風-10A據稱在巡航高度上更是只有不到東風-10一半的水準,另外二者據稱都塗有“隱身”塗料),特別在數量上來說。
當然,有攻就有防,解放軍早已進行了多年的研究,特別是在當年海灣戰爭後,解放軍提出的新“三打三防”裡就明確指出了打擊各類巡航導彈的要求,故而在多年之後的今天,無論是各類預警手段的建設(比如各種雷達、光電探測設備等),還是各類防禦攔截技術的應用(各類防空導彈、高射炮等),解放軍都早已“爐火純青”,特別是近年來,在各部隊開展的不同種類演習中,都有加入各類防空反導的實戰化對抗演練,因此,要防禦雄風2E這樣的“LOW”水準巡航導彈,無疑只是“SO,EASY”。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6-29/doc-iheqpwqz0774293.shtml
圖博館
相關新聞
港媒稱中國高超音速武器可突破世界任何防禦體系
美軍斥資30億美元研新反導系統為攔中國高超音速武器
中國高超音速武器為何能趕美超俄:天河1/2號超級計算機+JF12/18高超聲速風洞
專家:中國或可用高速滑翔彈頭全球打擊航母
美國《航空與空間技術週刊》2014-1-27稱DF-31配高超音速彈頭射程將增50%,從8000增到12000千米
中國M20遠超俄伊斯坎德爾導彈 可6馬赫末端變軌打擊
日本欲研反艦導彈對抗解放軍艦隊卻被我軍同款吊打2018.1.28新浪軍事
本世紀初時,日本開始研發超音速反艦導彈,早在2006年,樣彈就了首次曝光,但是拖到2010年,才承認項目存在,如今ASM-3空艦導彈要量產了。
ASM-3為日本研製的第一款超聲速反艦導彈,兩側有保形的燃油箱和兩個楔形的進氣道,個頭較大,彈長約6米,彈徑350毫米,彈重900公斤。採用整體式沖壓發動機,最大速度3馬赫,採用複合製導,中段為慣性制導+無線電指令,末段為主/被動雷達製導。
日本幾乎將其吹上天了,說什麼末段“蛇行”機動,採用隱身設計,不容易被雷達發現,號稱什麼無法攔截的導彈,這不禁讓人要問一句:日本在反艦導彈這一領域超過美國?
如果真要比較起,日本的東西也談不上什麼領先,不用拿鷹擊18對比,僅僅鷹擊12就可以了,才150公里的射程,放我軍眼中一直就是不合格的產品了。實戰中的載機必須接近到距離目標約100公里的位置上才能發射,如今在紅旗9防空導彈當家之時,想接近到100公里非常難了。(作者署名:麥田軍事觀察)
回應
中國出口的CM400AKG遠遠領先日本的ASM-3。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1-28/doc-ifyqyuhy7059618.shtml
超音速反艦導彈相關新聞資料
布拉莫斯射程300公里,但重3.2噸、彈長9.4米,徑寬0.67米,空射也重2.5噸,速度才3馬赫,單價則高達200-300萬美元!(中國鷹擊12射程250-500公里每枚約100萬,亞音速的C802A/803約50萬/法國飛魚100萬以上)中巴JF-17戰機攜帶的CM-400AKG重約兩噸、彈長6.5米,徑寬0.4米,最大射程達250公里,速度超過4馬赫。
雄風三的體型重量遠低於日炙這表示雄風三的技術層次比日炙高很多。雄三射程普通型300KM,加強型600KM;速度約2.5Mh;僅兩噸多,空射型僅1800KG,而射程同樣300KM。日炙彈長:9.4公尺 彈徑:1.3公尺 彈重:4000公斤 最大射程:120公里/改進型160。連俄印製的布拉莫斯,比雄風三還差了一點,更不用說中共老舊的C101/301(楨:CM-400AKG與鷹擊12/18呢?)。
圖博館
台灣雲峰飛彈射程涵蓋北京 專家:技術獨步武林2018-01-27聯合報
日前飛彈攻擊三峽大壩話題引發熱議,也傳出中科院正研發雲峰高空巡弋飛彈,射程可涵蓋北京,國防諮詢委員、軍事專家宋兆文在臉書貼文表示,獨步武林的雲峰高空巡弋飛彈,世界上絕無僅有,長程攻擊犀利精準!如果未來我們能有500枚以上的雲峰高空巡弋飛彈,能產生有效威脅,並可破壞犯台行動的作戰節奏,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
宋說,雲峰是中科院的傲世佳作,經多年研發之後,研判已完成相關測試,以沖壓噴射引擎高速推進,可有效實施高高空超音速飛行,射程超過2000公里以上,在高高空飛行空氣阻力小,可有超過三馬赫的射速,北京應圈在射程之內。
雲峰發射後在高空50公里到70公里高度飛行,加上飛彈彈體的隱形塗料,雷達偵測不易,只有高空高性能電偵機與高山高性能雷達,才有可能一不小心偵測到,研判我們的樂山舖路爪長程預警雷達,因位於2600公尺高度,以及性能優異關係,也有可能可以偵測到。
研判雲峰直徑約90公分,長度約9公尺,使用中科院自製液態燃料推進。輸入攻擊目標座標之後,可以射後不理,因此可對遠程的多目標,進行精準攻擊,雲峰飛彈使用GPS與陀螺儀導航尋標,以陀螺儀為主,GPS為輔。
雲峰以拋物線高速下擊,雄二E巡弋飛彈屬於超低空攻擊性質,會受到一些地形地物的影響,要是雄二E低空打不到的目標,可用雲峰飛彈從高空打,兩種巡弋飛彈使用高低搭配戰術,可達成戰略戰術上的任務,研判雲峰飛彈可使用:高爆/油氣/燃燒/電磁脈衝/鑽深穿甲等不同的彈頭彈,視目標性質做選擇,彈頭重量,研判至少在500公斤以上。
回應
怎麼又吹起雄三啦?那種外掛推進器的老技術已經被淘汰了,就剩台灣在吹....
幻想或空想才獨步全球!台灣軍事科技不是從以色列得來,就是美國二廠(未得美政府標)軍工業的轉移,哪有什麼獨特技術?!
台灣嘴炮技術獨步武林
雲峰射程2000公里?巡弋飛彈的高速(特別是超音速)與長射程往往相矛盾,不可兼得!沖壓噴射引擎高速推進+射程超過2000公里,需要大量燃料,故飛彈的體積與重量很可能會超標,除非確有獨步武林的技術!在高空被偵測與攔截的機率更高,故一般巡弋飛彈在撞擊目標之前都不會飛很高!
圖博館
台媒披露台灣中程導彈研發內幕首款源自俄方技術
台灣《中國時報》2017.11.26報導稱,“台灣有中程彈道導彈?”當一項“打到北京、上海中程彈道導彈研製計劃”被終結時,很多人不相信台灣曾有過如此有企圖心的研發計劃。
外界所提“雲峰”導彈是台灣耗時10年、花費80億新台幣研製的中程地對地導彈。李登輝時代,軍方將研發“雲峰”視為最高機密。導彈計劃包括兩個方案,射程從1200公里到2000公里,涵蓋北京、上海甚至三峽大壩。
1996年台海危機時解放軍試射導彈後,台恢復被終止的計劃,當時李希望藉“雄風”-2E巡弋導彈、“雄風”-3超音速反艦導彈和彈道導彈計劃,與大陸相對抗。
2014年“雲峰”計劃擱置。該導彈曾在2008年試射,規劃建造10套,每套配備15至20枚導彈。
台灣共有三項對地攻擊導彈研發計劃。一是“雄風”-2E,第二“青峰”短程彈道導彈,以原有“天弓”防空導彈發展而來,射程約1000公里,計劃生產100枚。第三“雲峰”,也以“天弓”為基礎發展的中程彈道導彈,計劃生產30枚。
美國《防務新聞》曾透露,台灣上世紀80年代就著手研發“天馬”,且開始研發核武。不過在美國壓力下,兩項計劃都喊停。1981年10月,台軍首次公開展示射程達130公里的“青峰”,外形模仿美國“長矛”。也有一說台灣曾研製射程達950公里、彈頭重約500公斤的“天馬”。
1996年,台灣還秘密發展“天戟”也是用“天弓”-2型為基礎改裝,最大射程350公里左右。
從台灣導彈整體實力看,美國技術和援助才是台灣導彈發展重要保證。缺了美國支持,台灣導彈只能是計劃,無法投入實戰和部署。
目前,“雄風”-2E有兩款,以雄二反艦導彈為基礎的次音速雄風-2E與以雄三為基礎超音速雄風-2E,有效射程約600至1500公里左右。
回應
台灣敢發射導彈到大陸 就等著吃核彈吧
我覺得最怕導彈發射的是台灣的漁民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11-27/doc-ifypceiq4070218.shtml
圖博館
台軍單價140萬美元導彈彈體自行開裂竟用膠帶黏
針對有島內媒體爆料稱,台灣海軍標準二型導彈因誤碰撞導致裂痕,海軍以膠帶捆綁一事。台灣“中央社”2017.3.12報導稱,台“海軍司令部”表示,導彈裂痕非外力所致,先以包覆維持現狀。
據媒體爆料稱,台海軍戰鬥系統工廠蘇澳維修站一名邱姓庫長此前作業時,不慎碰撞一枚標準二型導彈,導致陶瓷護罩出現裂痕,但當時的領班林姓士官長卻隱匿此事,還以膠帶貼黏有裂痕的地方。到今年1月初執行上彈作業開箱時才發現損害。
爆料指出,因為台灣的天氣較為溫暖潮濕,美方曾要求導彈儲存必須要定期更換乾燥包,但蘇澳維修站疑似未依照規定定期更換,因此在潮濕的環境下,導彈稍微碰撞就可能容易造成損傷。
對此,台“海軍司令部”證實,蘇澳維修站1月執行標準二型導彈上彈作業時,發現彈頭段鼻椎罩有裂痕,初步研判非外力造成,並先以包覆維持現狀,相關組段可更換後繼續運用。
台軍方官員說,以前也曾發生官兵不小心碰撞導彈導致損傷,也曾有過導彈放久了外殼裂開。因為標準二型導彈並非台灣自製,後續應該請專業單位、甚至送回美方鑑定,才能知道損傷真正的原因。
台“聯合新聞網”報導稱,標準二型導彈的型號為RIM-66K,是目前台海軍射程最遠、威力最強的防空武器,配屬於四艘紀德級驅逐艦上,每一枚的單價約為140萬美元。
回應
我們的大橋都能用膠水沾,高速未通車就重修。
小子你說清楚那全高速公路
你小子專門唱反調,祖國欠了你什麼讓你這麼沒良心?
你媽的pp也用膠水粘貼
一枚標準二140萬美元,夠買兩輛法拉利了,美國佬太黑了
震驚,台軍掌握導彈快速修復技術,領先全球。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3-12/doc-ifychhus0825114.shtml
圖博館
台灣軍方竟揚言:將防禦圈擴大1千公里到中國大陸2017.03.13 環球網
資料圖:台軍雄二巡航導彈
據島內親綠媒體報導,台灣“國防部”近日指出,未來新戰略方針,將現行“防衛固守,有效嚇阻”改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台灣媒體報導,台軍採取主動防禦,不排除先發製人,將防禦圈外擴至1千公里涵蓋中國大陸。
據台媒報導,台“國防部”指出,“重層嚇阻,發揮聯合戰力”,是運用重層嚇阻手段,達成防衛固守之目的,並以創新不對稱作戰思維,發揮聯合戰力,使敵陷入多重困境,嚇阻其不致輕啟戰端。台“國防部”還稱,“倘敵仍執意進犯,則依'拒敵於彼岸、擊敵於海上、毀敵於水際、殲敵於灘岸'之用兵理念”。
據島內知情人士指出,“重層嚇阻”接近於“積極防禦”,在敵軍攻擊前先發製人,欲做到敵軍兵力接近台灣島前就予以打擊。消息還稱,台灣自行研發的雄二E巡弋飛彈射程已突破1千公里,長程預警雷達偵蒐範圍可達3千公里。
知情人士說,馮世寬所指“有些飛彈發展得不錯”,便是指雄二E巡弋飛彈、萬劍彈、雄三飛彈和愛國者飛彈等武器。
對此,島內網友諷刺:“真是吹牛不打草稿”,還有網友表示“將防禦圈外擴至1千公里太平洋上,是為了方便逃難。”
回應
現如今,從美日韓到東盟各國,再到淫都X,再到彎彎,牛逼吹起來一個比一個猛......
台灣人都是看著瓊瑤小說長大的,幻想大過實際,心裡總是有著浪漫氣息
井底之蛙,不作不死,搞個事試試,灣灣就詐騙,吹牛逼在行,別的沒什麼有用的招。
哈哈,射程1000公里就成了防禦1000公里,好吧,你發射蛋蛋吧,正愁你不鬧事
半小時內就讓它成火海!
不用別的,彎彎往大陸砲擊點茶葉蛋,我們大陸就投降了!
馮先生、您說的飛彈試射了沒?
人家飛蛋用膠帶纏著呢。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3-13/doc-ifychhus1076349.shtml
圖博館
軍中傳聞,唐某出線後,原本推薦名單的陸軍司令部反彈,向參謀總長邱國正反應,高層大怒,按下人事案,全案重開人評會。但事實上,軍方特定派系很早也對這項少將缺額職務有所規劃,力推特定資深人選,除很早就透過媒體先行披露特定對象,採取「見光死」的操作方式加以「刪除」外,包括這次綠委介入人事案遭到曝光,也被軍方視為特定派系的反擊。
根據軍方人事將領解釋說法,這項政戰人事與其他將級人事無異,審核考量要件包含年班、資積分、專長、軍種推薦、基本學經歷等5項,唐明德由學歷、經歷、勳獎章、歷年考績與外島服務年資組成的「資積分」,確為候選者第一名。
將領透露,政戰將額稀少,各軍種目前已達成共識,每個政戰年班上校晉升少將者,除非有特殊功勳者,否則不超過兩人,而政戰78年班目前已有兩人晉任少將,為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與馬防部政戰主任余熙明,79班則只有一人,即為國防部保防安全處長詹國義,這波政戰人事才會選定79年班者佔少將缺。
儘管國防部上午極力對外澄清,但這項將領人事關說傳聞,近期已傳遍軍中,傷害平時戮力建軍備戰,國軍人事制度勢將毀於一旦,國防部處理不可不慎。
回應
豈止是派系反撲啊?!阿扁時代星星都可以稱斤論兩賣了,現在又換到民進黨執政了,難道光只有綠委想分杯羹關說軍職腥味,誰信啊?
大家有目共睹,民進黨立委段氏曲棍球隨時隨地都可以在臉書或立院開炮「打小鳥」, 只要被新潮流「相中」看上的職務,管他現任是否有「任期保障」制度,他要你下來你就得乖乖聽話。想不到蔡家總統也是這箇中「同好」!
會為了個「中華文化總會會長職稱」派出手下爪牙四處「栽贓抹黑」!
立委關說成性甜頭嚐慣、夜路走多了,就會發生「大水沖到龍王廟事件」! 例如段曲棍球自大囂張久了,「後知後覺」, 不察菜「舅爺」早就關說到了北榮一個小小科部主任的位置, 竟然還在臉書和立院裡「炮打」退輔會「不聽話」!? 哈哈哈! 這次又是「左手」不知「右手」做了啥好處,還是「左邊」看不慣「右邊」太貪心,占了太多職位了!
大家慢慢看下去吧!
圖博館
台軍基層軍官嚴重不足一個坦克營12個排長全缺編
中新網2017.3.13電据台灣《聯合報》報導,台軍近年人力狀況頻拉警報,台當局防務部門先前也承認,目前缺員最嚴重的是基層年輕軍官。官員透露,台灣陸軍蘭陽指揮部戰車營的3個戰車連,共有12個戰車排,最近曾發生根本沒有少尉排長,必須以排附(資深士官擔任的副排長)兼任的窘境。
台灣陸軍官校去年原本計劃招330人,最後只有約170人就讀。至於開放一般大學畢業青年報考的“專業軍官班”,今年甚至取消語文、英文筆試,被外界譏諷“飢不擇食”。
官員透露,目前專業軍官班招考,女生仍然競爭激烈,男生的報名人數,往往還及不上預計招募總數,幾乎等於報名就上榜。
近年干部也發現,許多資深志願役士兵不願升士官,因為擔任士官就要管理部屬,在近年社會氛圍下,更容易被爆料投訴,動輒得咎,壓力太大。
相較之下,軍官的管理責任壓力比士官更重,又必須定期輪調各地,加上至少要升到少校才有機會領終身俸,否則不到20年就要強迫退伍,吸引力比士官更低。
回應
當然了,誰都不傻,現在去應徵鬼知道哪天一個砲彈就給你報銷了
不願給民進黨當炮灰,可以理解做家長的心態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7-03-13/doc-ifychhuq4290291.shtml
國軍「喬」事曝光 特定派系的反擊?2017-03-13聯合晚報
國軍一個政戰少將出缺,為何會形成人事傾輒的混亂局面?如今甚至鬧得比中、上將佔缺兇?原因是政戰將缺人事經管長期落後兵科將領2到3年,加上國軍人事精簡後將缺少,各軍種有共識,每個政戰年班晉升少將不超過兩人,各方人馬因此搶破頭,只能攀盡關係。
據聞,陸軍特戰指揮部政戰主任文天佑少將調任陸軍第10軍團政戰主任一職,遺缺由陸軍司令部推薦三位男性、一位女性上校候選,其中一位是政戰學校78年班畢業的郭姓資深上校,若未在5月前佔缺,就必須退伍,其餘包括辜姓、鄭姓上校在內的3位79年班上校,分別在陸軍司令部、國防部文教處與政訓中心任職。
有媒體點名,一位南部選出且對國防事務具有影響力的執政黨立委涉入關說,讓原本不在候選名單中的同為79年班的國防部財務中心主任唐明德上校,意外進入國防部人評會候選名單,並在人評會中一度獲得勾選出線。
圖博館
台軍成立導彈軍戰力究竟幾何用5千枚導彈對抗大陸
日前寶島媒體報導, 原隸屬參謀本部的“防空導彈部隊”2017.3.1移編給空軍,並改名為“防空飛彈指揮部”;第二階段則是在今年年底前。未來除了防空導彈要移編給空軍外,具有對陸巡航導彈以及具有地對地攻擊能力的戰術導彈部隊,也一併移編給空軍。
台軍的防空導彈密度在世界上排名第一絕對是不遑多讓。 噗嗤! 看看海峽對岸,紙面數據少了晚上睡不著啊? 台軍現在的防空導彈有多個娘家,各自為政, 總計有16個導彈營,裝備有總計5000多枚。 陸基方面,包括最大射程70公里的天弓一型、150公里的天弓二型,兩種型號總共擁有48套發射裝置和500枚,6個改良型鷹式導彈連,以及天弓三型與24套、200枚愛國者,負責彈道導彈攔截。 在機動防空導彈方面,包括最大射程3公里的檞樹,一共50套, 500枚、最大射程5公里,由天劍一型為基礎研發的捷羚、車載復仇者 1300枚、雙聯裝刺針700枚。
除此以外,根據台軍的規劃,雄風系列也將被移交新成立的“導彈軍”。包括雄風-2E巡航導彈和雄風-3超音速巡航導彈。 雄風-2E是 “中科院”以美軍RGM-84“魚叉”反艦導彈為藍本研製的一種亞音速巡航導彈,增程型的最遠射程可以達到1200公里。 而雄風-3,經過去年“雄3誤射漁船事件”醞釀之後,名聲大噪,一時間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牛的反艦導彈。
此番整編,台軍意圖把所有的導彈部隊整合在一起,提升戰力。 從紙面數據看,台軍的導彈部隊看上去還是挺壯觀的,不過到底能不能打,這還得拉出來溜溜。 (作者署名:浩漢防務)
回應
臥槽,台灣有5000多枚導彈?是不是火箭彈也算,還有那些夠不著的
在機動防空導彈2500枚最大射程5公里,這射程都不如中國的迫擊砲
大陸要是用導彈來對付台灣 何止是五千枚?要是真用導彈的話?灣灣啊,你是有病 但得治啊!
用50萬枚火箭打爛台灣!
遠程火箭炮兩輪火力覆蓋100萬噸高爆彈砸死台灣,過後看它還剩幾枚攤手
5000枚茶葉蛋吧
作為一個大陸人, 冒著極大危險告訴彎彎一個秘密: 土八路怕茶葉蛋!如果台灣成立一支茶葉蛋部隊, 等土八路跨過台灣海峽的時候, 一人手持兩個茶葉蛋迎上去, 相信土八路立馬就懵逼了!
看來,台獨分子鐵了心要武力拒統了!
把導彈雷達摧毀,再多的導彈也變成了廢銅爛鐵
屁大一點地方,一個電磁攻擊全部失效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3-02/doc-ifycaafp1527931.shtml
圖博館
陸研製新導彈 專家:未來可達人腦思維2016-08-20中央社
中共軍方資深導彈設計師透露,大陸新一代巡航導彈將採用建基於模組化的設計技術,不但擁有高水準人工智慧,還可為特殊戰爭情境「訂製」;另有專家說,導彈未來可能達到人腦思維程度。
陸媒英文中國日報日前引述中國航天科工集團(CASIC)第三研究院總體設計部主任王長青表示,未來戰爭要求武器具備經濟適用和靈活的特點,模組化設計是很好的解決方案。
他說,「我們計劃在研製新型巡航導彈時採用『即插即用』的方式,這將讓我們的軍隊指揮官能夠根據戰爭情境和他們的具體要求『訂製』導彈」。
據報導,大陸航天科工三院已為共軍研製出大量巡航導彈。
王還說,「未來我們的巡航導彈將擁有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操作,將允許指揮官實時控制,或使用『射後不理』模式,甚至對飛行中的導彈添加任務。」
他並透露,大陸工程師多年來研究將人工智慧運用於導彈中,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
報導表示,在全球導彈研製領域中,模組化設計並非新事物,歐洲導彈開發商和製造商歐洲導彈集團(MBDA)去年在巴黎航空展就展示了CVW102 Flexis模組化導彈系統,該系統可根據不同任務要求安裝導彈。
專門研究巡航導彈和無人系統的北京海鷹科技情報研究所的報告指出,CVW102 Flexis是為航空母艦戰鬥群而設計,可基於目標情報選擇導彈及組裝不同的彈頭、引擎和制導設備。
研究所一名高級研究員說,模組化導彈系統具靈活及多功能特性,有助製造商減少研發和儲存成本,並且能讓航空母艦等使用者擴大導彈操作範圍和續航時間。
另據香港明報今天引述香港軍事評論員梁國樑分析,目前的巡航導彈雖說「射後不理」,實際上還是要「理」,主要因為智慧化程度較低,只能在末段自動尋敵,而且較容易錯判目標或受到干擾。
他說,未來「全智能化」的巡航導彈將具備感知、理解、識別、思考、推理、決策能力,達到類似人腦思維的程度。
梁說,射程較短的反艦導彈、防空導彈毋須採用人工智慧,而將用於價值更高、控制基地更難追蹤的遠程巡航導彈上,例如射程達1500公里以上的長劍10。
梁表示,中國在人工智慧導彈上起步較慢,共軍專家此次高調表態,顯示中國將大力發展人工智慧導彈,而主要難度在於人工智慧技術本身要求電腦運算速度極快和晶片體積極小。
阿楨
日媒稱中國正研究類似美X51A高超音速飛行器
美國空軍超高音速飛行器了X-51A“馭波者”
據日本《外交官》雜志網站2012-8-20稱,美國空軍超高音速飛行器了X-51A“馭波者”8月14日進行了第三次試飛,盡管以失敗告終,但也引起了人們對高超音速飛行器的廣泛關注。而且,中美俄在這方面的競賽不會因此而懈怠。
文章首先對中美俄三國在高超音速飛行器上的發展進行了介紹,這方面的發展源自冷戰期間。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俄羅斯在這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從而成爲世界上首個成功試飛超音速燃燒沖壓噴氣試驗飛行器的國家,比美國要早九年。
X-51A的研制是美國空軍、波音公司、國防部先進研究項目局、美國宇航局、普惠羅克達因和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共同合作的結晶。到目前爲止,該耗資1.4億美元的項目只在2010-5-26的測試中取得了成功,以5馬赫的速度持續進行了超過200秒的飛行。
同時,中國也對這個領域展示了相當的興趣。在X-51A項目開展三年後的2007年,有消息稱,中國科學家正計劃在位于北京的風洞中測試速度達5.6馬赫的高超音速實驗飛行器模型,中國科學家可能還建造了能測試速度達9馬赫超音速裝置的風洞。
高超音速巡航飛行器的商業用途也是顯而易見的。具有這樣的速度,從倫敦到紐約只需要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
除了“快速全球打擊”縮短打擊時間,超音速導彈還會給防禦滲透和導彈攔截作戰帶來重大改變。當前的導彈,無論是速度達到2馬赫的俄羅斯“日炙”和美國“魚叉”超音速燃燒沖壓動力導彈,還是中國的C802渦噴動力反艦導彈,其速度都不夠高,很容易被攔截。而攔截以超過5倍音速巡航飛行的導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楨:但也不能貼海而飛且較熱更易被測)。中國DF-21D反艦彈道導彈返回大氣層後的最大速度可能會超過超音速巡航導彈的最大速度,但它不如巡航導彈靈活,也不像巡航導彈那樣能進行低空飛行,躲避早期預警系統,能更好地騙過小型戰術雷達和紅外探測器的探測。
超音速巡航導彈實現部署可能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但是考慮到其在射程和速度及打擊精度上的優勢(更不要說沒有提及擁有非核打擊的優勢),這種技術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大國間的軍備競賽,似乎已經進入了超音速階段。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08-24/0924698907.html
另參本館: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 共軍的反艦導彈家族 俄羅斯反艦導彈家族 中俄美日太空力量 巨浪1與東風21
阿楨
超猛!長劍10巡航導彈上軍艦了 2012-07-21
上艦型號貌似叫東海10
不錯不錯!期待通用垂發!
是在892試驗艦上裝配的,未來肯定要和反艦導彈一起混裝在護衛艦上的導彈發射筒。也許可能在891艦上的新的垂直發射筒裏發射,我們盼望新艦趕緊出來。
護衛艦肯定是不裝巡航導彈的啦,估計是裝在115、116這樣的驅逐艦上。
你說的和反艦導彈一起混裝在護衛艦上的導彈發射筒,應該不會在護衛艦上吧,像052c就只裝了48枚垂發,如果再擴大一倍,那與阿利伯克級還有什麽區別呢
這玩意要是能垂直發射就好了,一次帶上6*8,那叫個火力強大啊!
萬噸大驅052D的標准配置
對陸攻擊導彈上艦是必然的,巡洋艦等于防空艦加反潛艦加對陸打擊艦。
南海東海的戰艦上面全配備,方圓1500-2500公裏內全部威懾,甚至可以直接威脅關島
什麽時候上潛艇啊……
做成各種模塊化,包括漁船模塊。
說明共軍從近海防禦到攻防兼備的轉變。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512037
中國長劍10巡航導彈真身首次曝光 媒體稱可打航母
東方網2011年7月29日消息:美國中國防務新聞網27日公開了中國“長劍-10”巡航導彈的首張發射圖片。“長劍-10”是一款對地攻擊巡航導彈(LACM),目前正在中國第二炮兵部隊服役。
它是中國“長劍”系列巡航導彈的第一款,于2009年10月1日的國慶閱兵式上首次公開亮相。此外,有傳言稱,除對地攻擊型外,中國軍隊還列裝了“長劍-10”巡航導彈的岸基反艦型,其目的是發展從陸上攻擊航母的能力。
目前,在“長劍-10”的變型彈中,“長劍-20”是一款空基導彈。H-6H或H-6M轟炸機至少能夠挂載4枚“長劍-20”導彈,而最新最先進的H-6K轟炸機則能挂載6枚該型導彈,這使中國從其內陸針對美國關島基地發動戰略攻擊的可能性變為了現實。
相關新聞
港媒:解放軍長劍10巡航導彈結合北鬥後精度提升 2011-06-13
漢和:中國長劍10巡航導彈瞄准日臺和南海 2010-1-27
韓媒建議殲10挂載長劍10導彈將成南海神針 2012-7-7
白宮震驚:中國在遼寧部署長劍巡航導彈直逼漢城 2012-07-21
阿楨
唐飛新書爆料 「反制武器是蚊子武器」【聯合晚報 2011.08.18
國軍積極發展雄風3型超音速反艦飛彈、雄2E型攻陸導彈等「反制武器」,前行政院長唐飛上午表示,反制武器要看有沒有效、別人怕不怕,若我方研發反制性武器,卻沒有決定性效果,「這就跟蚊子叮一下一樣,花這麼多錢弄隻蚊子去叮別人,別人沒感覺沒反應,錢不是白花了嗎?」
唐飛新書上午正式發表,唐飛並親自與媒體茶敘。書中揭露不少軍事秘聞,如在128頁中,就指前總統陳水扁在2000年就職後第5天的5月25日,就召見唐飛指蘇俄願低價出售一批高性能潛艇,但他面報稱俄方確早推動過,但軍方基於政治等問題,早就放棄。
唐飛表示,有人問他,台灣軍事武力正在衰退,如何面對中國大陸的武力崛起?唐飛解釋,中國大陸國力已上升到全世界第2位,已到挑戰第一位的階段,在政治實力提升後,自需有相應的國防武力,以配合國力,在世界上講話才有影響力。
唐飛:買原子彈無法解決兩岸問題【台灣醒報記者洪佳儒2011.08.18
關於台灣國防問題,前行政院長唐飛在今天的新書發表會上接受媒體提問時表示,台灣有錢也買不到好武器,即使買到一顆原子彈也無法解決兩岸問題。
雄三飛彈打瓦良格 「蚊子叮象」【聯合報2011.08.11
「二○一一台北國防科技暨航太工業展」十一日至十四日在世貿中心展出,其中也包括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牆上還畫著雄三飛彈擊中一艘外型酷似瓦良格號的航空母艦,並大書「現代剋星,航母殺手」的標語。
但用雄三打瓦良格,卻被國防部前副部長林中斌形容為「蚊子叮大象」。
美暫扣臺雄風3/2E零件?
美國暫扣臺灣新型雄風3/2E導彈所需零件(圖)09-03-12 東南快報
臺灣“立法院長”王金平前日表示,美國拒絕對臺出售其“期待已久”的新型F-16戰機。王金平說:“美國不想給我們這些(戰鬥機)。”他說:“他們都不(對我們)開價。 ”他認爲,美國拒絕的原因是大陸方面反對。2007年起臺灣就向美國提出購買F-16C/D戰機,來更換已老舊的F-16A/B戰機。F-16A/B戰機是美國1992年賣給臺灣的,交易額總價值約爲49億美元。
另據最新一期美國《國防新聞》周刊報道,美國在大陸的壓力下,仍然扣住臺灣正在興建的雄風3號反艦飛彈、雄風2E地對艦巡弋飛彈及天弓3號防空飛彈所需的零件,暫停至今。多位美國專家最近向臺灣“國防部”建議,由美國建造潛艦賣給臺灣是行不通的方案,臺灣應趁美國總統奧巴馬剛上臺,主動向美方表示放棄購買潛艇的計劃,改爭取在臺灣本地建造。
“立委”質疑
“奧巴馬才上任對臺政策不明,怎可能售最新戰機”
日前,臺灣空軍將領證實,考量戰爭威脅、戰場存活率及汰換目前的F-16、幻影及經國號戰機,美國洛克西德馬汀公司所生産的F-35B垂直起降戰機,是空軍考慮采用的第三代戰機。軍方人士透露,如導彈攻擊臺灣機場跑道時,垂直起降的F-35B可利用有限的跑道完成起降,對于臺灣空軍戰力的保存有一定幫助。
不過,相關人士透露,由于洛馬公司所生産的F-35B目前還未在美軍正式服役,且造價高達8000萬美金(約27億元臺幣),買一架F-35B的價錢幾乎可以買兩架半的F-16 A/B型戰機,因此,“國防”預算是否可支持,仍須進一步評估。
對此,國民黨軍系“立委”林郁方說,美方連F-16 C/D都不願意賣我們了,怎可能把最先進的戰機賣給我們?“我不反對‘國防部’提出此軍購申請,但美國同意的機會不大!”
美國專家
“由美國建造潛艦賣給臺灣是行不通的方案”
據最新一期美國《國防新聞》周刊報發自臺北的報道說,由美國企業研究所和2049計劃協會兩家華府智庫組成的“臺灣‘國防’工作小組”,2月底派專家到臺灣,向臺“國防部”進行研究分析簡報,向臺灣官方建議,由美國建造潛艦賣給臺灣是行不通的方案。
這些專家向臺灣軍事決策官員建議,臺灣應趁奧巴馬剛上臺的機會,向美方建議,比照臺灣與美國合作建造PFG-2級護航艦,及臺灣自行建造IDF戰機模式,由臺灣在本地建造潛艦。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3-12/0750545139.html
版主回應
中科院「新三彈」 試射失敗【聯合報╱記者程嘉文 2009.10.17
馬英九總統十三日南下中科院九鵬基地,參觀國造新式飛彈的試射,昨天傳出飛彈故障無法射出的消息。軍方官員私下證實確有此事,但強調任何武器開發過程中,試驗失敗都在所難免,原因仍在調查中。至於試射的彈種,並非先前傳出的中程彈道飛彈,而是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雄風二E巡弋飛彈、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
國防部發言人虞思祖表示,中科院的武器裝備研發測試都是依據國軍需求,也有固定開發期程。測試是否失敗,國防部一如往例,不作任何評論。
據指出,這次馬總統親自視察的試射,是中科院近年的「新三彈」: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雄風二E巡弋飛彈、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其中雄二E射程可達上海、武漢等地;雄三即將登艦服役,是非共產集團第一種超音速反艦飛彈。
國防自主 還要等多久【聯合晚報記者高凌雲 09.10.16(楨:高冥手
台灣軍事科技的自力研發,受限於國際政治環境,很難施展身手,但不是毫不可為,需要的是政府有遠見與前瞻的政策支持。
冷戰期間,中共受限於國際環境,自行研發軍品困難,但終究還是完成兩彈一星的研發,雖然初期曾有蘇聯協助,1960年代中蘇分裂後,關鍵科技還是必須靠中方自行研發,成功的秘訣就在於領導者的決心。
以色列二次大戰建國後,連買武器都買不到,初期的戰鬥機還是拆裝進口後,再拼裝起來的飛機。如今以色列可以自製戰機與戰車,以色列固然有大國在幕後支持,但以色列政府發展軍事科技的決心,也是讓以色列能夠在中東站穩腳跟的原因之一。
台灣在1978年與美國斷交後,失去美國軍援。當時台灣積極投入許多軍品自力研發的努力,海軍的忠義計畫,空軍的經國號戰機,這些都讓世人看到台灣的努力。曾幾何時,我方軍事科技研發人才逐步老化與流失,加上政府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與充足預算,使得台灣軍事科技自主,一直無法落實。
傳聞中科院飛彈試射失誤,如果屬實,這也是研發必經過程,台灣長期難以取得重要軍事科技,必須仰賴自主研發,這必須政府有明確政策與充分預算支持,不能短視,要有長期的國防工業規畫藍圖,只有國防科技能自主,才不會受制於軍火掮客,大小軍品都要向國外採購,動輒發生軍購弊案。
臺灣6月將試射雄風2E巡航導彈 年底前生産80枚(楨:?)
東方網2010年4月8日是消息:美國智庫詹姆斯頓基金會研究員蕭羅素(Russell Hsiao)1日撰文稱,近年來,中國大陸在臺灣對面沿海地區部署的導彈力量逐漸增強,作爲應對措施,臺軍計劃于今年6月試射雄風-2E導彈,並于今年年底之前生産80枚這種導彈。
……………
有關中國在臺灣對面部署導彈以及其他中國導彈設施的報告出臺之後,臺灣周刊《新一周》(Next Weekly)發文披露稱,臺灣軍方計劃于今年6月試射其自産雄風-2E型地對地巡航導彈,並將于今年年底之前生産80枚這種導彈。這種導彈射程達800公裏,能夠襲擊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目標。臺灣副“國防部長”楊念祖對臺軍于6月試射導彈的說法未加置否,他表示:“我們(臺灣)有能力發展高科技導彈。”楊念祖還補充說:“研究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我們需要鞏固本土防禦能力,導彈是其中一部分。”楊念祖還認爲,發展巡航導彈和地對地導彈是“朝正確方向邁進的一步。”
據臺灣地區的《中國時報》透露,2007年10月,臺灣地區成功試射了一枚“雄風-2E”(Hsiung Feng IIE)導彈,它是一款對地攻擊巡航導彈(LACM)的變型版,其射程爲600公裏(373英裏);而且據稱該導彈已經得到了小規模部署。此外,該報還宣稱,2008年1月,臺灣地區又成功試射了一枚射程爲800公裏的先進“雄風”導彈,據信該導彈是“雄風-2E”導彈的另一變型版,試射當時尚未進入量産階段。
……………
http://mil.news.sina.com.cn/2010-04-08/0732589669.html
無需美零件?
我飛彈早量產 無需美零件>中時08-10-29吳明杰
外電報導美國國務院頒布規定限制敏感科技零件輸台,以限制台灣雄二E巡弋飛彈發展。但據了解,由中科院研發的雄二E巡弋飛彈關鍵零組件,本來就非由美方所提供,而是過去我方從以色列、法國等第三國祕密輾轉獲得,加上這型飛彈已經研發成功並且進入量產,美方這項限制仍無法阻止台灣發展巡弋飛彈。
針對雄二E巡弋飛彈在馬政府上台後是否繼續量產,國防部長陳肇敏廿八日接受媒體聯合專訪時也證實,雖然國軍不會主動攻擊,但在遭受敵人第一擊後,仍要有能力反擊,而外界關切的雄二E巡弋飛彈,仍「有按計畫在做」。
據了解,馬政府上台後針對發展雄二E巡弋飛彈的態度,唯一差別的是將射程縮短,也就是不再進行長達一千公里射程的後續研發計畫,只量產和部署射程在六百公里以內的Black Ⅰ型,不過這樣的射程,打擊範圍根本無法觸及共軍對台的第一線機場,因此嚇阻能力也相對銳減。
權威消息指出,我自行研發成功的雄二E巡弋飛彈,其實是祕密透過歐洲第三國獲得,美國正因從未提供關鍵的零組件給台灣,才會對國軍發展巡弋飛彈一再表達關切甚至施壓,權威消息說,如果零件是美國提供的,美方何需擔心。
據了解,國防部前部長李傑當初向美軍證實,國軍已擁有「戰術性岸置火力制壓飛彈」,目的即在向美方攤牌,表示國軍「雄二E」巡弋飛彈發展已經成熟,但我方願意向美坦白,也願意保證遭攻擊時才使用。
版主回應
天弓3卡彈?缺零件根本不會飛2009-10-26 中國時報 吳明杰
日前馬英九總統突至屏東九鵬基地視察,外傳當日曾進行地對地、弓三、雄二E等大規模飛彈試射,後又傳出天弓三型試射時還發生「卡彈」的烏龍。但據官員透露,十三日馬總統視導九鵬時,「根本一枚飛彈也沒發射」,天弓三型因研發受阻至今更是未曾試射升空過。
當日在場的高層官員透露,馬總統十三日原訂只是到空軍四三九聯隊慰問官兵,臨時順道前往九鵬基地視察,因為非預定行程,所以軍方也未安排飛彈試射,天弓三型的彈體只是模擬上架而已,「缺乏關鍵零組件也沒辦法飛上天,根本沒發射,哪來的卡彈?」
馬政府上台後仍保留發展的雄二E巡弋飛彈,雖然已編列預算正式量產,不過射程仍只侷限在六百公里,要進一步突破一千公里,卻因飛彈渦輪引擎的耗油技術無法克服,高層官員坦承「很難」,由於研發並無進一步進展,今年以來也從未試射過。
軍方從民國九十年到九十六年,為天弓三型飛彈投入一百九十億元預算,我方期望天弓三型若能成功量產,價格將比愛國者更便宜,也可以和現有的愛國者飛彈分工進行「高、中配」,分層負責不同空域的飛彈攔截。
據了解,前年國慶曾對外展出的天弓三型飛彈,其實「只是彈體而已」,因缺乏關鍵零組件,加上美方拒絕提供技術,至今還未正式試射過。據軍方高層指出,這項從民國九十年開始以「層系計畫」為名推動的飛彈研發案,在美方同意台灣採購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後,早已面臨胎死腹中的命運。
兩岸關係和緩 預警雷達加密防共 美迫我埋單2009-10-26 中時 吳明杰
兩岸關係和緩,台美軍事合作卻出現近年來相當罕見的猜忌現象!據指出,由美國出售台灣即將建置完成的長程預警雷達,美方今年突然要求加裝「防情資洩密軟體」,且相關費用十八億工程價款,美方要求由台灣支付。由於雷達已即將完工,空軍對美方要求現在騎虎難下、進退不得。
國民黨立委帥化民昨天痛批,老美怕兩岸統一,要防洩密為何還要台灣付錢,太不合理!這座位於新竹樂山的預警雷達,未來偵蒐到的情資台美間倒底如何分享,現在也沒說清楚,但加裝防洩密的軟體,當然就是怕台灣把情資洩漏給中共,充分顯示美方對台灣的不信任。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天將著手初審九十九年度的三千一百億國防預算,帥化民指出,近來像是陸戰隊計畫向美採購的標槍飛彈被坐地起價,空軍長程雷達案以前已被加過一次價,現在居然還要再付錢,還有潛艦案也是,他將要求委員會把預警雷達案凍結,標槍飛彈案全刪了,潛艦案預算只留一半。
這項代號「安邦計畫」的國軍長程預警雷達採購案,是台美合作建構用來偵測大陸各型導彈攻擊預警之用。民進黨政府原計畫採購兩座,但預算遭砍僅採購一座,原本計畫花費八億美元採購雷達本體,周邊設備約兩億多美元,再加上政府用於徵收整地經費,總經費近四百億台幣。
但計畫從民國九十三年開始在新竹縣五峰鄉樂山基地執行工程後,美方即一再抱怨台灣天災太多,導致通往標高達八千多呎工程基地的道路一再坍方,因而無法順利運送建材,加上基地土質鬆軟,才會導致工期延宕,甚至原本編列的預算都不足支付,已多次向我空軍要求追加工程價款達數十億之多。
美方不斷要求追加款項,當時的國防部長李傑還曾下令這項軍購案不准再追加價款,但美方並未接受,姿態之高,我方礙於台美關係壓力,敢怒不敢言。
在李天羽出任國防部長後,國防部出面協助空軍妥善處理此案,工程雖繼續進行,但妥協的結果,今年又被美方要求要加裝保密軟體再敲一筆。
旺報開講-美國牛肉:失衡的多角關係 2009-10-26
台灣全面開放美國帶骨牛肉、內臟、絞肉等具風險產品進口,這是不是對美國的妥協退讓,毫無疑問,是的。國與國之間的外交經貿談判,充滿了折衝讓步,問題是,代價為何,又換到什麼?
我們該深究的是,為何非得作出此種妥協退讓。據了解,是因為美國希望台灣在商業利益和兩岸關係等問題上不向中國傾斜,台灣則希望藉全面開放美國牛肉進口重啟台美貿易與投資架構協定(TIFA),以平衡美方對簽訂ECFA後,台灣會向中國傾斜的擔憂。若此說屬實,我們認為先前信誓旦旦說ECFA絕非傾中的政府已經自失立場。而以民眾生命安全為代價來「平衡」台中美三邊關係,這完全偏離了「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是嚴重的「失衡」。
過去在開放美國牛肉問題上同樣紀錄不良的民進黨,這次對政府採取了批判態度。整整一年前,民進黨發動「1025反黑心顧台灣大遊行」反對中國黑心商品,民進黨如果真心關注民眾健康,不妨援引前例,以具體有力的行動來監督政府,捍衛民眾權益。
另參本館:天弓II的變革 狂牛病政府
雄二E
能打到上海的飛彈 不研發了>中時08-09-01呂昭隆
據軍方可靠管道透露,在國安會與國防部對採守勢戰略獲共識下,馬政府已決定,我自行研製的雄二E巡弋飛彈,「不再精進射程,而是力求性能穩定,並開始正式量產」。換言之,雄二E巡弋飛彈構型確定,台灣不會發展射程超過一千公里的飛彈,亦即不會發展能打到上海的攻擊性武器。
權威人士透露,雄二E飛彈目前構型有兩型,一型是射程六百公里以下,已有「先期少量部署」,明年國防預算將編列量產經費;另一型約有八百公里,於年初獲得重大研發突破且試射成功,唯尚未到量產階段。
消息來源指出,今年初,射程精進到八百公里的巡弋飛彈獲得突破後,新舊政府隨即交接。按軍方原構想,接下來將持續精進,並研製射超過一千公里的飛彈,唯在兩岸情勢已有改善,且戰略思維調整成守勢戰略的情況下,軍方決定不再追求雄二E的射程精進,而是在現有構型下力求性能的穩定與可靠度,並開始量產部署。
守勢戰略 決不再精進射程
據了解,國安會祕書長蘇起於五二○到任後,即要求國安會與軍方優先評估雄二E巡戈飛彈事宜,原因是馬英九總統與國民黨在選前對巡弋飛彈研製態度,並不明確,加上雄二E年初又有重大突破,使得研發部署問題益形迫切性。而雄二E巡弋飛彈的研發,更是觀察馬政府守勢戰略極具指標性的政策。
經過多次研討,軍方與國安會達成共識,確認巡弋飛彈仍有量產部署必要,惟以攻擊中共沿岸軍事目標為主,決定依現有構型,力求穩定並編列預算量產,但不再精進射程,亦即不再研發射程超過一千公里的巡弋飛彈或地對地飛彈。
國安會與軍方人士預料,馬政府對巡弋飛彈研製走向的定調,無論是緩和兩岸關係或是強化台美關係,都有一定助益。
軍方研製雄二E歷時多年,而且是在美方反對情況下摸索。九十三年間,已前後五次試射失敗。國防部下令,九十三年底再試射一次,第六次如果不成功,代表台灣沒有研發巡弋飛彈技術,將立即「現況結案」,不再研製。
在九十三年十月底,第七枚雄二E原型彈,終在南部飛彈基地試射成功。之後,又數次進行戰術試射均獲成功,精準度亦佳,射程約六百公里,遂開始「先期少量部署」。
不過
我覺得阿陸的消息都是自己喊爽的
我們這邊自己人都不太了的計畫
他們可以這樣侃侃而談
這實在很好笑
版主回應
軍聞不就常料敵從寬嗎
百年國慶,總統府前將閱兵(雄二E不展示)〔自由時報記者邱燕玲、顏若瑾、羅添斌/台北報導〕
對於「雄二E」等新型飛彈因具有敏感性,不在此次百年國慶中展示,是否因為考量兩岸氣氛?身兼國慶籌委會主委的立法院長王金平昨明確表示,「對,我們飛彈差人家差很遠,弄那沒意思,徒增困擾!」
媒體昨先詢問王金平:「百年國慶是否會展出雄二E飛彈?」王金平具體答覆:「那是不可能的事、沒什麼意義」;他表示,展出飛彈有時候對美國難交代,對大陸也難以比較,他們東風十五、東風二十一太先進了,我們的飛彈是有一點平衡作用,「但對百年慶祝活動不是很有賣點,不必這樣子」;主要是讓大家高興慶賀百年,讓大家了解我們百年建軍情況,但不能毫無遮掩,把所有東西都拉出來展示。
部分軍方人士則持不同看法認為,對岸中國在慶祝建國六十週年國慶閱兵時,就曾公開展示長劍十型長程巡弋飛彈,與我國雄風二E型飛彈戰力相當,中國不覺得敏感,反倒是身受威脅的我們覺得敏感?
他認為,適時公開展示台灣具有的先進武力,才具有政治宣示效果,對方若是對台輕啟戰事,就必定要有遭到反擊的心理準備,不一定是偷偷摸摸故做神秘,就可以達到目的。
立委︰受制中美壓力
國民黨立委林郁方說,國際間對於導彈跟巡弋飛彈都列有國際規範,跟美國不友好的國家可以不甩這些規定,「我們比較難」,受制於中國軍事與美國外交壓力,我們沒辦法想發展什麼就發展什麼。巡弋飛彈公開展示恐將有國際性因素會介入,且飛彈相關零組件都必須從國外進口,屆時如果引起美國不高興,我方的量產計畫將會受到阻礙,「我們很難逃避與對抗這樣的壓力」。
目前百年國慶閱兵初步規劃內容為,上午是「空中分列式」與「地面分列式」。「空中分列式」區分為「旋翼機隊」、「慢速機隊」和「快速機隊」等三梯隊和雷虎小組,總架數約七十至一百架,視籌委會所分配時間長度而定。
「地面分列式」區分為「憲兵機車隊」、「履甲車」、「輪甲車」、「制空飛彈」、「制海飛彈」、「化兵裝備」和其他國造武器裝備,初估約兩百多輛,實際參演兵力與裝備數量視籌委會所分配時間長度而定。下午則是戰技表演。
(楨:馬上就應閱兵顯軍威,別看扁國軍!另參本館:非閱兵的閱兵 啥是「戰術性岸置火力制壓飛彈」 中國巡弋飛彈研發史)
陳總統忘了反閱兵的「陳立委」中國時報2007.07.23 呂昭隆
陳水扁總統又準備做一件自己當年極力反對的事:國慶閱兵。
政府辦國慶閱兵,最後一次在民國八十年。當時,在野的民進黨以「反閱兵,廢惡法」運動抵制,雖沒有攔下十月十日的閱兵活動,唯政府自此不再舉辦國慶閱兵,隔年也廢除刑法一百條惡法。
時任立委的陳水扁,當年也反對國慶閱兵,並多次提出緊急質詢,要求「暫緩閱兵行動」以「防止軍方反動勢力大舉反撲目前正在進行的廢法與反閱兵行動」,閱兵結束後,陳水扁亦多次臨時提案,要求相關部會專案報告,並追查國慶閱兵預算編列與支用詳情。
那年的「反閱兵,廢惡法」運動,不僅在野政治人物支持,包括學術界、社運界、法學界與文化界,都有人參與。此後,民進黨反對象徵法西斯的閱兵活動,成了固定形象。那年之後,政府也從未辦過國慶閱兵。
由於「反閱兵」的形象,所以,民進黨執政七年,絕大多數人想都不曾想過,政府會辦場國慶閱兵,讓戰甲車、戰機還有肩槍的部隊整齊通過總統府,以示「普天同慶」。
陳總統與軍方當然知道,當年的陳立委是如何反對國慶閱兵這種極權國家才會有的「慶祝」活動。於是想些變通的名詞花樣,走出「巧門」,如不用閱兵或演習字眼,或者不踼正步。然而,不管怎麼變,有生軍力或裝備、兵員通過總統府的廣場,仍舊是種「變形閱兵」。
國家生日的場合,搬出三軍各型武器裝備,在總統府的大馬路上做秀,就是窮兵黷武。國慶閱兵,不是一個主張自由的、進步的、民主的政黨能接受的事。
當年帶領「反閱兵,廢惡法」的中研院院士李鎮源已經過世。他在國慶閱兵前夕,面對軍警環伺的驚張局勢下,靜坐抗議,這一坐,也結束了台灣象徵威權的國慶閱兵活動。如果李鎮源活著,本諸知識分子的良知,不管那個政黨執政,相信他依然反對國慶閱兵。
臺灣雞肋
"戰略導彈"——臺灣的雞肋
加引號的戰略導彈是臺灣的特殊定義,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戰略導彈。主要是因爲臺軍裝備的雄風-2E式巡航導彈目前最大射程只有近一千公裏,根據通常國際定義,嚴格來說還夠不上戰略導彈的標准。一般戰略導彈國際定義爲最大射程一千公裏以上的導彈,美國定義爲最大射程三千公裏以上的導彈。
按照這樣的標准,臺軍的雄風-2E式巡航導彈進這個戰略導彈還有些勉強!當然臺軍的海口也誇的挺大“2008年要將雄風-2E式巡航導彈射程達到2000公裏。並以此爲基礎建立“三位一體”的戰略打擊力量。還要組建與我軍第二炮兵類似的戰略導彈司令部。真有點我們當年“大躍進”的味道。可是這個導彈真的能如臺軍所願建立如此強大的戰爭實力嗎?那我們就來依據現有的資料分析一下。
首先,臺軍公布這種導彈的大多數圖片都是靜態的,對其性能判斷增加了一定難度。不過根據臺軍自己的說法,這種導彈性能類似美軍戰斧,實際上臺軍雄風-2E根本達不到美軍戰斧的標准,爲什麽,等下有專門論述。即使其達到了美軍戰斧的性能,也不可能像臺軍吹噓的那樣“指哪打哪”,2003年伊拉克戰爭,最新型美軍戰斧竟然被小小的簡易幹擾器幹擾,最遠的偏離目標達到一百多公裏。
這還是在美軍全面掌握了電磁和信息優勢的情況下。而前伊拉克軍隊是在受到十多年制裁和轟炸,高技術武器盡失的情況下,還能用簡易幹擾器使部分最新型美軍戰斧偏離目標,可以想見,即使臺軍雄風-2E達到了美軍戰斧的性能,能發揮的威力又又多少呢?不要告訴我,解放軍的電磁和信息作戰能力還不及前伊拉克軍隊吧,那2003年美軍進的就不是巴格達了。
而臺軍雄風-2E遠遠不能和美軍戰斧相比,爲什麽?首先是射程,“2008年要將雄風-2E式巡航導彈射程達到2000公裏”只是臺軍公布的計劃,能不能實現還很難說。要增加射程無非兩個辦法,改進發動機和加帶燃料。加帶燃料方法相對簡單,但是帶來的後果卻是導彈外型增大,重量增加,有效武器載荷減少,最重要的是由于外型增大、重量增加隱蔽性、機動性下降,戰時生存能力下降,這也于臺軍此爲基礎建立“三位一體”的戰略打擊力量的最終目的相違背,那只有改進發動機了,可是臺灣巡航導彈發動機技術甚至部分零配件都來源于美國,如果主子不幫忙,那這個改進計劃就等于判了死刑。即使美國幫忙,那臺軍還有下一個難關過不去,那就是制導。
現代導彈制導方式很多,用在攻陸導彈上的主要有,慣性制導,衛星制導,地形匹配制導,影象制導等,慣性制導簡單,但是隨著導彈飛行時間的延長積累誤差會增大,飛30分鍾誤差就有幾百米,這幾百米對裝備核生化彈頭的導彈來說不算什麽,但對普通常規導彈來說影響就大了。普通常規導彈一般有效殺傷半徑也就幾百米,所以通常使用衛星制導及地形匹配制導幫助修正,而這兩項正是臺軍最缺乏的。衛星制導需要建立一個衛星定位網,現在建立起來的只有美國和俄國,其中實現全球覆蓋的只有美國,中國大陸和西歐聯盟正在建設,而臺灣自己只能在別人的幫助下組裝與遙控衛星,連發射衛星都要主子幫忙,建立衛星定位網,臺灣即使有錢也沒這個能耐。
那只有用美國的衛星定位了,可惜美國不肯給它軍用衛星定位數據,臺灣只能用商用衛星定位數據,精度誤差就大多了。解決這個還有個辦法,就是用地形匹配制導與影象制導在導彈的飛行過程中,及快要擊中目標時與以修正其精度,但是這需要詳細清晰的導彈飛行路線上參照物及目標的具體圖象。而怎麽來拍這些圖象?用飛機?隨著解放軍防空系統的完善和升級,竄犯大陸上空將是臺軍飛行員越來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用間諜?
在近幾年有關臺諜被捕獲的公開消息都是屢見不鮮,如果在算上秘密捕獲和擊斃的,臺灣間諜在大陸的損失怕是也不小吧。這也不是長久之計。用衛星,臺灣只有一顆專用軍事間諜衛星,再加上幾顆軍民兩用衛星,能夠偵察大陸多少個目標?那些租用的商用衛星,拍攝精度不高,要用其拍攝的圖象作爲定位圖象,恐怕還有一定困難,更令臺軍膽寒的是解放軍已經擁有了攻擊衛星的能力,隨時可以讓它的衛星變成聾子瞎子。
最後說一說臺軍的部署數量,按臺軍的計劃到08年最多部署72枚導彈,就算翻一倍,也不過100多枚,而解放軍對臺部署的導彈據臺軍自己公布的數字已經是近800枚,到08年會增加到多少?這還不包括沒有偵察到的和能打到臺灣的遠程火箭炮。在這種情況下,臺軍打一枚,解放軍還十枚,這所謂戰略導彈臺軍還敢用麽?能用卻不敢用的武器不是雞肋是什麽?
http://blog.readnovel.com/article/htm/tid_656870.html
臺灣軍方又傳笑話!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自行研發的雄風2E導彈還沒亮相,近日島內媒體就傳出,美國將賣“戰斧”巡航導彈給臺灣,從而迫使臺灣終止批量生産雄風2E導彈。據報道,臺灣自行研發的雄風2E巡航導彈,其中包括定位系統、渦淪發動機等關鍵技術,都不是從美國獲得的。因此外界有評論說,美國無法直接通過限制技術和零部件輸出來控制雄風2E導彈的生産,所以美國極有可能向臺灣出售“戰斧”巡航導彈,以此迫使臺灣終結批量生産雄風2E導彈的計劃,另外,美國也可以因此掌控臺灣在巡航導彈上的使用以及來源,以避免臺灣在巡航導彈發展和使用上的失控。
但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李天羽隨後表示,雖然“戰斧”巡航導彈是很好而且精准的武器,但目前臺灣還沒有得到美方同意出售“戰斧”導彈的消息,臺軍也沒有這樣的規劃。不過媒體認爲,美國向臺灣出售“戰斧”導彈的消息並非空穴來風。
主持人:那我想首先請問一下徐教授,我們通過媒體看到的美國要向臺灣出售的這個“戰斧”巡航導彈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導彈?
軍事專家 徐光裕:實際上這個網上消息公布也很多,我們從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它叫巡航導彈,那就和普通那種彈道導彈就有區別了。巡航導彈什麽意思?就是它可以飛航式的,它有翅膀有發動機來帶動無人駕駛導彈往前飛“戰斧”巡航導彈的尺寸我也給大家形容一下,大概是六米多長,粗有五十多公分,重量大概是一噸半重量。
它發射以後,首先靠最後面一截大概七十公分長左右,五十公分粗一個固體火箭推進器,它先點著把這個導彈推出去,推到一定程度以後熄火,渦輪發動機發動,這個渦輪發動機叫渦扇發動機,渦扇發動機就跟噴氣式客機的差不多原理。但是它個頭非常小,只有50公斤重。那麽其余的彈體裏面裝的是什麽呢?主要是燃料還有戰鬥部,戰鬥部多重呢?大概是半噸重,400多公斤吧。一個高爆炸藥。飛行的距離有多大?按照資料透露,“戰斧”巡航導彈的射程最遠的可以達到兩千多公裏。一般情況下,艦射的和潛射的,它可以從潛艇上發射,也可以在艦艇上發射,通常對陸地的一般是,大概是一千三百多公裏。過去在伊拉克戰爭,海灣戰爭都用過。
主持人:那它的爆破力達到了一個什麽樣的效果?
徐光裕:它的爆破力你可以想像,它的彈頭重量是一千鎊,也就是四百多公斤,就像一架飛機扔的一個大炸彈,美國的炸彈、航彈就是這麽大。威力比較大,還算比較大。就是它一般擊中一個目標以後,造成的彈坑,大概總是有能夠達到七、八米直徑一個彈坑。
主持人:那我們再來看就是臺灣方面自己研制的“雄風2E”型巡航導彈,被臺灣軍方稱作是臺灣版的“戰斧”。那麽“雄風2E”型導彈,據李教授的了解,它的性能和威力是怎麽樣的?
國防大學教授 李莉:實際上從外形看,它和“戰斧”是很相似的。所以它才有這個臺灣版“戰斧”這樣一個綽號。因爲它這個彈體和彈徑和“戰斧”外觀上基本沒有什麽區別。所以很多時候臺灣民衆他就認定就覺得,實際上這個“雄風2E”肯定采納了“戰斧”的技術。
那麽從整體情況來看,“雄風2E”巡航導彈臺軍把它定位爲一個王牌武器。實際上看臺軍現在編制的戰略導彈中隊,就是把這個“雄風2E”認定是一種戰略武器。所謂戰略武器,相當于嚇阻,它實際上就是嚇阻大陸的戰略性武器。而且編成了一個中隊以後,它是每個中隊是編18枚到24枚。但是現在要想實現認定的比如說打擊大陸縱深,像它認定比如說想打到北京,打到上海。那麽我覺得實際上還有很大的一個距離,就是說還離這個目標差距比較大。因爲我們知道,一個導彈它核心的系統是有三部分。一個就是它的制導系統,一個就是動力系統,再有就是戰鬥部。那麽相對于“雄風2E”來講,我覺得它現在這個“雄風2E”,三個部分它都不是很成熟,首先說它這個核心的動力部分。現在它這個發動機實際上是鯤鵬發動機,這發動機自身它最大動力航程,目前根據實驗情況來看,當然很多版本都有了,實際上只能有五百到六百公裏這樣一個射程,那在實驗的時候,今年2月份當時陳水扁,不是專門到九鵬基地去看試射情況。那當時試射,因爲我們知道五百公裏的這個射程,不可能說往大陸這邊打。它只有是把它打出去以後,然後沿著臺灣東海岸到蘭嶼,轉圈這麽走。中間設定一些區域規劃它的航路。最後就是設定一個目標,讓它打中爲止。一般也就是打到600公裏這樣一個動力航程。而他想要打到北京這樣一個理想,我覺得除非是換裝更先進的發動機。否則實現不了這樣一個目標。這首先是它航程上的問題。因爲現在“雄風2E”爲了打到這麽遠的射程,它實際上采取的是什麽概念?就是說以這種減輕戰鬥部的重量來換取它的射程。就本身這個導彈彈體就這麽大,那麽裏面要想盡可能加裝更多的燃料,提高它的射程的話,必須減少其它的一些部分。所以首先就是減少的戰鬥部。像現在“雄風2E”目前戰鬥部重量就是兩百公斤左右,那麽這樣一個重量,即使說打到大陸領土上來了,那麽打中的這個部分,能夠實現的打擊效果是有限的。比如說只能打一個比如直徑四、五米的一個坑,但是你更進一步的打擊效果,它實際上目前是談不上的。
主持人:那徐教授,我們從李教授的這個介紹來看,“雄風2E”和“戰斧”巡航導彈,可以說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那麽如果美國方面,真的向臺灣出售了“戰斧”巡航導彈,它可以替代現在臺灣當局自主研發的這個“雄風2E”巡航導彈嗎?
軍事專家 徐光裕:剛才李教授講到了它們的區別了,“雄風2E”最要命的致命的兩個死穴在什麽地方?第一個就是射程。第二個致命的地方就是制導。所以這兩個致命的問題,限制了它的航程和精確度。而這兩點恰恰是巡航導彈最擅長的兩個問題。所以作爲臺軍來講沒有辦法,只好被美國人所控制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如果真的把這個技術給臺灣,那肯定臺灣是求之不得。那絕對是可以起著一個什麽作用,就是把“雄風2E”這個計劃沖擊了。雖然已經花了,已經是將近一個多億美元了。幾十億新臺幣花進去了。將來要做的時候,按臺軍自己的做法,一億新臺幣一枚導彈很厲害,他說他要做500枚,500億新臺幣的軍費來解決他的這個。所以這也是非常難的,那麽幹脆就買了,買的話我核算了一下,臺軍自己制造的話,一枚“雄風2E”將近要三百多萬美金,可是買要多少錢?只要一百五到兩百美金,就可以買到比較好的,買好的兩百萬美金,買稍稍差一點點的,也就是一百五十萬美金左右。價錢便宜,所以從臺灣軍方來講是千方百計想要從美國買過來。
有臺灣媒體報道說,臺灣高層官員透露,美國對臺灣采取的武器研發的做法,一向是只要臺灣的武器研發成功,美國就一定賣同類型裝備給臺灣。例如,臺灣研制成功IDF戰鬥機,美方隨即賣給臺灣F-16戰機,臺灣完成“天弓-2”和“天弓-3”導彈,美方隨即同意向臺灣出售“愛國者-2”和“愛國者-3”導彈,臺軍“天劍-2”空空導彈研制成功,美國馬上向臺灣出售AIM-120先進空空導彈,臺灣海軍開始使用雄風-2反艦導彈,美方隨即賣給臺灣“魚叉”反艦導彈。因此,外界猜測,這次美國極有可能通過出售“戰斧”巡航導彈來阻止臺灣繼續生産雄風2E導彈。臺灣媒體評論說,民進黨當局拿老百姓數以千億計的血汗錢去籠絡美國軍火商,而冷落臺灣自行研發的武器裝備,完全是出于“臺獨”的政治目的。
主持人:那麽剛剛徐教授也談到,臺灣自主研發的武器,經常會受到美國方面的一些制約,那我們看臺灣媒體的評論說,每次在臺灣自主研發武器很關鍵的時候,美國就要賣給臺灣武器,那麽二位怎麽來看,怎麽來看待美國方面的這種做法?
國防大學教授 李莉:實際上這個我覺得不是一個空穴來風,就這種說法。從曆史上看,很多次美國就是這種兩面手法。所以從這個脈絡上來看,我覺得間接的就是說,通過這一系列的銷售,包括“戰斧”賣給臺灣以後,肯定會像剛才徐教授提到的,就是說會間接的或者是直接地沖擊到“雄風2E”的采購計劃。而且事實上這種影響目前已經造成了,如果大家關注一下,就這個月原來“雄風2E”有一個“戟隼計劃”,這個“戟隼計劃”撥款的是38億新臺幣,這個月就削減和凍結了三分之一個實際上,覺得他就是間接的影響已經造成了。
軍事專家徐光裕:我個人看法是這樣的,因爲作爲美方來講,也有一定的矛盾的心理,在戰略上有一定的矛盾的心理。既不願意臺灣的軍方進攻性的武器發展太快,這樣可能對大陸形成挑釁,危害美國的國家利益。它有這種擔心。但是它又要維持臺海所謂的軍力的平衡,失衡,老是覺得好像傾向于大陸了,那次我在鳳凰也講了我說早就傾斜了,不是現在才傾斜的。但是它總想平衡。用一些先進的武器適當給臺灣軍方一點,賣給它一點。但是繩子在他手上控制著,賣給你多少,什麽時候賣給你,技術控制到什麽程度,維修等等,都控制在美國手上。所以總覺得這樣可以兩全其美,既能海峽兩岸起到一定的軍隊平衡作用,同時又能把臺灣軍方控制住。美國是這麽一種矛盾心理産生的不得已的一種方針。
主持人:那我們看到臺灣媒體在批評美國方面向臺灣方面出售這種新型武器的時候,同時也向臺灣當局提出質疑,說你每次都要向美國購買這種新型的武器,而且自發研制的武器又擱置到一邊,那是不是拿了臺灣百姓的這個血汗錢去打水漂?那我們應該怎麽來看待臺灣媒體這樣一種評論?
國防大學 李莉:我覺得這個是由臺灣軍事工業的發展這個特性決定的。我覺得應該講客觀上說從主觀講,臺灣一直想走出一條能夠依靠自強,來實現軍事裝備自己供應的這個渠道,但是客觀上,臺灣又沒有這種能力,所以這種遠大的理想,只能成爲一種口號。那麽我覺得分析這裏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應該講臺灣自己的這種軍事工業,在主觀上有一個很明確的思路,是以武器獲得作爲主要手段的。就是我不管是你自己研制的,還是外購的,只要我能馬上拿到,我肯定選擇馬上拿到。這個也就決定了臺軍馬上就會放棄自己的,費力巨大的,耗時是很長的,這樣一個發展的渠道來轉向外購。那麽另一個思路,就是說他是以獲得這種作戰能力的短期提升,作爲主要的目標的。就是如果我能拿到這個武器,馬上能夠對我現在的這個戰鬥力,這個提高能夠起到一個效果,那麽我寧可選擇這種短勢的行爲,而抛棄一個長期的對于自己軍事工業的計劃。那麽這個思路,我覺得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臺軍整個這個軍事工業的發展脈絡,就是不它形成一個體系,那麽長遠來看,它也就影響他自産武器這個整個的管道。
主持人:也就是說它整個的采購的思路就是我要用最快的時間來獲得最先進的武器。
李莉:是這樣的。
主持人:那麽這樣一種做法,就是我們通過臺軍自主研發“雄風2E”,然後又想要購買“戰斧”的這件事情來看,是不是臺灣民衆的血汗錢真的就打了水漂了呢?
徐光裕:這是肯定的,因爲據現在統計,臺灣通過七、八樁武器發展中間,半途而廢所帶來的浪費相當大。就拿這“戰斧”來講的話,據資料透露已經用了一個億的美金花費總量,研制階段。已經用了大概總是有因爲前後算起來的話,大概已經有七、八年了,也試射過。所以這個花費已經相當大。加上前面這麽多武器,從各種導彈到飛機、艦艇,預演過程中間所花費的錢,恐怕這都是要上百億新臺幣的代價。而這種錢都是納稅人拿的錢,那麽老百姓當然不滿意,擔心這個問題,擔心這個問題不斷重演,不斷地浪費這方面的資源。
http://bbs.tiexue.net/post_2403325_1.html
雄二E解凍
雄二E飛彈量產 預算解凍【聯合報╱記者王光慈08.07.04
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昨日處理九十七年國防預算解凍案,去年被國民黨認為極具挑釁而凍結的雄二E巡弋飛彈量產預算全數解凍,對於立委要求的性能提升,國防部副部長林鎮夷表示,等量產後若發生問題,再一併處理。
號稱「台製戰斧」的雄二E巡弋飛彈,由於射程超過八百公里,可從台灣直接攻擊上海,被當時在野的國民黨認為是極具攻擊性的挑釁武器,當時是立委的現任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更是主導提案要求刪除,後朝野協商時改成凍結三分之二,約卅八億餘元。
國防部原本對於此項預算能否闖關並無把握,因為這違背馬總統及蘇起主張的守勢國防政策。沒想到在昨日秘密會議中,預算解凍過程順利,讓軍方鬆了一口氣。值兩岸情勢趨緩之際,這項被中國大陸視為極不友善的巡弋飛彈正式進入量產,是否會讓兩岸關係再起變數,有待觀察。
昨日外交國防委員會一共處理五筆預算解凍案,包括公開部分的「陸區案後勤維修費」、國防部「資訊服務費」及政戰綜合作業費等三億多元,及機密部分的海軍光華六號飛彈快艇九億餘元和飛彈指揮部的雄二E巡弋飛彈量產案卅八億餘元。
海軍打算裝在光六快艇上的雄二飛彈,去年由於美方遲未提供關鍵性零組件導致量產延遲,中科院表示已獲得部分,剩餘部分若美方仍未如期提供,將會另闢商源,包括與俄羅斯也已在洽談中,務使進度不致落後太多。在軍方一再保證下,秘密會議最後決議讓整筆預算全數解凍。
雄風2E
臺灣“雄風2E”型巡航導彈遭遇三大技術瓶頸
臺軍指望“雄風2E”像美軍“戰斧”一樣鑽進窗戶精確打擊大陸目標,根本就是自欺欺人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8日報道,臺灣“中科院”日前已制成新式“雄風2E”型巡航導彈的三個原型,該型導彈可以攻擊大陸東部沿海地區的目標,如果部署在南方的澎湖或北方的東引,“雄風2E”導彈南可攻擊香港,北可攻擊上海。對此,臺軍方拒絕發表評論,但很多其他場合,臺“政府”和軍方屢次表示“雄風2E”的“效果不錯”“威力很大”。
不過,《簡氏防務周刊》也不經意間也透露了“雄風2E”遭遇技術瓶頸的情況,“該導彈如想增強威力,必須改進發動機技術並在控制性上加以改進”。
而臺“立委”蘇起9日透露,臺灣曾向美國提出採購“聯合直攻導彈”(JDAM)和“反輻射導彈”(HARM)兩種攻擊性武器,但都遭到美國否決,這更暴露了臺灣“雄風2E”遭到技術難題,想引進美國“現成”技術的事實。
臺軍自誇“雄風2E”可比“戰斧”
“雄風2E”巡航導彈由臺灣“中山科學院”研發,研究代號為“雄升計劃”,是臺灣“中科院”四大計劃之一。該彈長6.25米,直徑約0.5米,可攜載500公斤重的彈頭,設計射程為873~1249公裏。“雄風2E”巡航導彈雖以“雄風2”命名,但與臺軍“雄風2”型導彈並無多大關係,並非傳說的那樣,是“雄風2”型導彈的改進型。
“雄風2E”是一種遠射程、亞音速、攻擊陸地目標的巡航導彈,其基本性能甚至外形都與美國的“戰斧”巡航導彈大體相當。在去年6月底的實驗中,成功攻擊設定在500公裏外的目標,且精準命中,有效范圍正負誤差在12米以內。據《臺海軍情》報道,臺灣軍方已對這種巡航導彈進行過多次導引和飛行控制係統測試。臺軍官員吹噓說,“雄風2E”堪比戰斧,具有一彈多目標、沿途投擲彈頭的能力。
臺灣當局計劃在2010年前制造50枚,到2010年將部署500枚。臺軍認為,如果“雄風2E”被部署在澎湖列島,可以打到上海和香港,將使臺灣對大陸的“反擊能力”得到加強。
動力係統難有突破
雖然臺灣官方大肆宣揚“雄風2E”巡航導彈技術性能如何先進,但事實上,還有很多技術問題沒有解決。首先,“雄風2E”的推動裝置還需改進。導彈的核心部分是運載工具,即運載火箭,而運載火箭的核心部分又是發動機。發展射程超過1000公裏以上的地對地導彈,就必須先有能衝出大氣層外並使載物能在軌道飛行的運載火箭,而這種運載火箭對發動機的推進動力、穩定性、精密程度等技術性能都要求非常高。目前,“雄風2E”導彈採用的是渦輪噴射發動機,雖然這種發動機能保障導彈射程超過600公裏,但已經達到發動機的極限,很難再有大的突破。而臺灣軍方計劃將“雄風2E”導彈射程延伸至1000公裏,則必須更換發動機。
“中科院”目前正在進行渦輪風扇發動機的研發工作,但一些技術瓶頸至今難以攻破。臺灣軍方希望美國能為其提供相關的特殊發動機零組件,但由于這部分技術裝備帶有較強“攻擊性”,較為敏感,而且美國對臺灣的“主動防衛”戰略一直並不讚成,所以對一些核心技術遲遲不肯放行。
以臺灣現有的科技實力,想要在短時間內在核心技術上有所突破難度很大。
定位係統精度有限
其次,“雄風2E”的衛星定位係統依賴于人。“雄風2E”導彈採用慣性導航暨全球定位係統制導,而目前,臺灣還沒有全球定位衛星,對“雄風2E”導彈的定位只能仰賴美國GPS係統。受政治敏感所限,美國不會同意向臺灣開放軍事規格的定位精度,只能以商業規格的GPS係統替代。為了避免戰時GPS商用係統被關閉或是降低精度,“雄風2E”另外還使用了俄羅斯GLONASS定位係統。
盡管臺灣軍方大肆鼓吹“雄風2E”導彈已有美俄雙星定位的“保險”,精準度完全可以得到保證,但由于定位係統平時受商規所限,戰時受多種條件制約,精度不佳在所難免,加之導彈在飛行途中必須通過多個參考點修正航線,因而在飛行過程中必須通過數位地圖和地貌比對辨識係統才能修正飛行偏差,如果定位係統不夠精準,將使導彈的內置尋址軟件很難發揮作用。
終端尋標器難辨偽裝
最後,終端尋標器技術還不過關。慣性導航暨全球定位係統只能保證讓導彈準確地飛抵目標區上空,要想讓“雄風2E”導彈在最後攻擊階段,精確鎖定預設高價值目標,則關鍵是看命中目標之前的終端導引部分,即終端尋標器的技術性能,而終端鎖定目標技術一向是臺灣科研部門的“軟肋”。臺灣想採購美軍的“聯合直攻導彈”正是看中其終端尋標器技術。
在本年度“中科院”的“雄風2E”研發計劃中,終端尋標器已經被列為重點研發的項目之一。盡管在6月底的最後實驗中,“雄風2E”導彈精準命中目標,有效范圍正負誤差在12公尺以內,但那只是在沒有任何幹擾、且對攻擊目標數據掌握較為清楚條件下的一次“做秀”,其驗證效果並不具有代表性。
即便是像臺灣軍方所稱,已經將未來可能攻擊目標的外觀影像,內建在“雄風2E”的任務電腦內,以便于發動攻擊之前進行最終比對,但面對大陸的電磁幹擾,以及對重要目標的適當偽裝,導彈任務電腦內的數據則很難與目標信息相匹配,“雄風2E”要想如同美國“戰斧”導彈一樣鑽進窗戶,恐怕只能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想像而已。(本報特約撰稿 張志剛)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ai_gang_ao/2006-01/12/content_4043615_1.htm
台灣遠程導彈想換美國“心” 美難向臺提供技術
本月中旬,臺“雄風”2E導彈專案組將派人赴美,尋求能將“雄風”2E打到北京的發動機技術
9月4日,台灣媒體報出臺軍“雄風”2E導彈研發的重大消息。臺軍方人士透露,台灣中山科學院正在進行“雄風”2E巡航導彈的性能提升工作,擬將其目前的1000公里射程倍增到2000公里,以圖將北京、三峽大壩等重要目標涵蓋在打擊範圍內。
但是,該型導彈目前研發遇到重大技術難題。導彈的“鯤鵬”發動機已經發展到技術極限,航程難以超過1000公里,臺軍必須尋求新的發動機技術才能將導彈“打到北京”。
該臺軍人士透露,“中科院”雄風計劃專案小組本月中旬將啟程到美國洽談導彈發動機關鍵技術支援。若能順利取得,射程2000公里的“雄風”2E導彈最快在2008年完成,兩年之內進行試射。
覬覦“戰斧”發動機
從披露出來的性能看,“雄風”2E有志成為台灣的“戰斧”。但“戰斧”的性能要遠強于“雄風”2E。從外表尺寸看,“雄風”2E彈長6.25米,直徑約0.503米,“戰斧”彈長6.17米,直徑0.527米,雙方大小所差無幾,而“雄風”2E的戰鬥部卻比“戰斧”小。在幾乎相同的體積和較小的戰鬥部負載下,“雄風”2E達不到“戰斧”的飛行性能,表明其發動機工作效率與推力比“戰斧”的差很多。
導彈的速度、射程以及在姿態調整基礎上形成的精度都離不開發動機的功勞。而台灣寄予厚望、吹捧得神乎其神的“雄風”2E卻恰恰在發動機上先天不足。
台灣中山科學院曾以法制“阿比佐”Ⅳ型渦輪噴氣發動機為基礎自主研製渦輪風扇發動機,並安裝于“雄風”2E上,據說該型發動機產生的推力比美制魚叉導彈發動機大10%。但“魚叉”導彈射程僅在100公里左右,最新的“魚叉”BlockⅢ型採用了渦輪噴氣發動機加固體火箭推進器才把射程增加到270公里。台灣方面如果是在此基礎上研發“鯤鵬”發動機並使“雄風”2E達到1000公里的最大射程,也算是了不起的成就,但要想達到2000公里的射程,必然極難完成。
軍事需求對導彈發動機有嚴格限制,射程要增加,同時不能把戰鬥部壓縮得過小,必須極大提高發動機工作效率,力爭用較小的體積和負載發揮最大效力。這都需要強大的設計與製造力量做支撐。不是短時間花些錢就可以辦到的。
因此,從外國引進仿製,或乾脆把導彈進行適用性改進直接安裝外國發動機對台灣來說最快捷。具體到“雄風”2E,如果能用上“戰斧”的F107-WR-402型發動機,則在保證性能提升的基礎上可以盡可能少的進行改動。該型發動機燃料消耗低,飛行重量含附件僅50千克,推重比在4以上。發動機的貯存壽命為10年,工作壽命為50小時左右。在同類產品中處於領先地位,可以說是“雄風”2E的理想發動機,也是臺軍官員赴美求技最想要的東西。
美國難向臺提供技術
但台灣能否得到美國的發動機整機或某些關鍵技術非常難料。除各方反對壓力外,美國要想在這件事上幫台灣,必須跨過《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這道門檻。而這項制度恰恰是美國力主制訂的。該制度的關鍵內容之一就是對射程300公里以上的導彈系統、分系統與技術實施嚴格控制。台灣要得到的,正在禁止之列。
此外,從目前情況看,誰向台灣提供高性能導彈發動機就等於是向台灣提供了遠程打擊能力,這是一個極其冒險的舉動。此前美國向台灣提供防空導彈、戰鬥機等還可以找一點“幫助防禦”、“維持臺海現狀”等站不住腳的理由作遮羞布,現在若提供高性能導彈發動機技術,則是除了打自己防擴散機制的耳光外找不到任何藉口。 (作者:寇立言)
http://big5.china.com.cn/overseas/txt/2006-09/11/content_7150245.htm
IDF萬劍
配備萬劍機場攻擊系統 IDF兵推角色吃重
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據指出,今年漢光電腦兵棋推演除了戰術性岸置火力制壓飛彈(TSMFS)外,IDF戰機也首度配備「萬劍」機場攻擊系統與「劍二A」反輻射飛彈,打擊攻擊軍的空軍基地與雷達陣地,角色頗為吃重,不過因攻擊軍的S-300防空飛彈射程極遠,我方戰機戰損率頗高。
據了解,解放軍目前部署的S-300防空飛彈射程極遠,只要部署在東南沿海地區,台灣西部基地的戰機幾乎一起飛就進入其射程,為了獲致在台海上空的行動自由,S-300飛彈陣地為首要摧毀的目標,今年防衛軍兵推多次發射反制飛彈,就是為了打擊防空陣地。
「萬劍」彈本身具備動力,攜帶萬劍彈的IDF可以不必冒險深入敵陣,飛彈從發射點自行飛往目標機場上空,撒佈大量微型彈械鑽入跑道中,這些微型彈械的引信可以事先設定,有的落地就爆炸,有的則是落地後等待一定時間後才會引爆,增加機場修復的難度與延長機場運作失效的時間,有利於我方爭取制空權。
據了解,由於萬劍與劍二A都屬於翔昇計畫(IDF性能提升計畫)的一部分,儘管空軍對此計畫興趣缺缺,但從兵推納入這兩種武器系統的規劃可得知,至少部份計畫項目仍將執行,以提升現有戰機的戰力
漢光兵推 岸置飛彈壓制中國攻擊
〔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我國軍方擁有射程足以打擊中國境內目標的巡弋飛彈與短程彈道飛彈,軍方歷年來都迴避談論,但國防部昨天首度證實確有戰術飛彈,並且已在漢光演習兵棋推演中,驗證確有打擊中國的戰力,足以壓制中國攻擊。
飛彈種類 軍方拒透露
為了避免敏感,國防部聯準室主任徐台生仍不願透露究竟我國擁有那一型飛彈,僅以「戰術性岸置火力制壓飛彈」 (TSMFS)做為代稱,他強調,在漢光電腦兵推中只攻擊軍事目標,不針對民生設施,但拒絕說明飛彈種類型號與任何細節。
軍方內部透露,其實TSMFS就是傳聞許久的雄二E巡弋飛彈,及由天弓二型防空飛彈改良的短程彈道飛彈,目前兩者射程都在六百公里左右,納入本次電腦兵推;另外,前者未來將研改達一千公里,正在研發新型中程彈道飛彈預計也可達一千公里。
被動制壓 保制空優勢
國防部昨天說明漢光廿三號電腦兵推,「戰術性岸置火力制壓飛彈」成為關注焦點,軍事發言人吳季方面對媒體記者追問是否就是所謂的「雄二E」巡弋飛彈時表示,如果把所有科技研發裝備曝光,恐導致未戰先敗。
他也說,在防衛作戰的守勢作戰中,運用戰術性岸置火力制壓飛彈(TSMFS)是以被動方式實施火力制壓,以確保我方制空的有利態勢,否認是巡弋或導彈。
對於媒體詢問兵推時間壓縮為五天,實際戰況可以打多久?徐台生答覆說,真實作戰中的聯合截擊階段時間就很長,電腦兵推有一定的戰演比,換算成整個作戰時程超過二週,過程中我方空軍戰損率非常高,數量跟對方是絕對不能相比,因此「戰機需求非常急迫」。
此外,吳季方表示,這次兵推只就攻擊與防衛兩方推演,並未將「美軍介入」這種政治性狀況列入兵推想定,美方觀察團對台灣兵推內容表示肯定,美方對於「戰術性岸置火力制壓飛彈」的用途及內容充分了解,對台灣用於反制作戰也無負面評論。
此外,立法院國防委員會今將召開「玉山兵推成效檢討」專案報告,但國安會已拒絕到會報告,並回函立院表示,國安會為總統幕僚機關,但總統依憲政並不對立法院負責,因此不宜出席,以符合體制。
http://www.news100.com.tw/viewtopic.php?t=1172&view=next&sid=c50f557b8ffe12dfe5e1ad6e7effeac5
版主回應
美稱臺自制出智能炸彈 可擊毀大陸先進雷達
從目前披露的最新照片判斷,“萬劍彈”彈體的長度在4米到4.35米左右,彈徑上下在0.38-0.42米左右,寬度大約0.5到0.58米,照這樣推算“萬劍彈”重量可達800至1000公斤,戰鬥部重量200-250公斤時,使用動力助飛滑翔的飛行模式達到300公裏射程應該可行,此前媒體的判斷不准確。但戰鬥部250公斤威力仍然不大。
據美國環球戰略網2009年02月9日報道,爲了緩解臺海兩岸緊張局勢,美國一直拒絕向臺灣地區出售可以用于攻擊中國大陸的智能武器。不過,爲了滿足臺軍對這種武器系統需求,臺灣方面已經研制出了臺版的智能炸彈。
報道稱,由于美國拒絕對臺出售智能武器,所以臺軍沒有諸如AGM-88高速反輻射導彈等雷達制導導彈與聯合制導攻擊武器。因此,臺灣當局決定研制臺灣版的聯合防區外武器(Joint Standoff Weapon,JSOW)——這是一種美制武器,也被稱爲AGM-154A,臺灣版的武器系統被稱爲“萬劍”。
報道介紹說,聯合防區外武器基本上就是一種有翼智能炸彈。這種炸彈被投擲下來之後,還能夠滑翔近70公裏,接近地面目標。如果從低空投擲的話,其滑翔距離爲25公裏。而且,聯合防區外武器還具備更精密的附件與軟件系統,使之能夠沿特定軌道飛行。
與無翼聯合制導攻擊武器智能炸彈相同,聯合防區外武器利用GPS與慣性制導(作爲GPS的輔助)接近目標。它可以擊中目標點周圍30英尺範圍之內的物體。目前,聯合防區外武器單價爲25萬美元。如果爲制導系統增加另外的傳感器,那麽聯合防區外武器就會變成一種反輻射導彈,能夠應對中國大陸最新式的防空雷達。而臺灣地去可以利用其“萬劍”彈實現這一目標。
報道稱,除聯合防區外武器之外,臺當局還正在研制臺版反輻射導彈,並將之命名爲“天劍-2A”。不過,與前面提到的兩種智能武器系統相比,能夠精確的瞄准目標的聯合制導攻擊武器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只是相當于一個在常規“啞”彈的基礎上增加活動翼、炮組與GPS制導等組件形成的武器系統。該技術能夠從商業渠道獲得,所以臺灣地區能夠毫無難度的研發並制造臺版聯合制導攻擊武器。
文章介紹說,美國于上世紀90年代研發出了聯合制導攻擊武器(聯合直接攻擊彈藥或GPS衛星制導炸彈)。之後不久,GPS網絡系統便開始廣泛應用于軍事領域。事實上,在1991年的時候,GPS系統才剛剛被用于軍事領域。當時,已經有了研制像聯合制導攻擊武器智能炸彈那樣的計劃,但沒有人能夠肯定這種作法能夠發揮作用。不過,當工程師開始工作後,他們發現聯合制導攻擊武器不但能夠有效的發揮作用,而且其單枚炸彈的成本僅爲1.8萬美元,不到美國空軍預計成本4萬美元的一半。目前,這種炸彈的單價仍然低于3萬美元。
美國于1996年開始生産聯合制導攻擊武器JDAM——智能炸彈。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這些智能炸彈首次在戰場上亮相。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是,652枚聯合制導攻擊武器智能炸彈的命中率高達98%。2001年,美國在阿富汗地面部署了數百名特種部隊與中央情報局人員,而聯合制導攻擊武器就是爲這些人員提供支持的理想武器系統。在阿富汗戰場中的表現證明,聯合制導攻擊武器比預計中的更精確、更有效。2002年1月,美國向阿富汗土地上投擲了近萬枚聯合制導攻擊武器,幾乎占其庫存的一半。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9-02/12/content_10808873_1.htm
石墨彈
國防部承認:研發石墨彈【聯合報07.10.30盧德允
國防部軍備局長吳偉榮昨天指出,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石墨纖維彈,將與萬劍遙攻武器作模組整合,以無人飛機掛載,作飛試驗證,展示確認它的性能。
立法院國防委員會昨天審查中科院機密預算,實質審查前的詢答採公開進行。林郁方引述國防部機密文件,質疑軍方研發攻擊性武器,卻對外宣稱是研究防護電磁脈衝攻擊,沒有說實話。吳偉榮答覆時,作上述表示。
林郁方指出,軍方密件記載,明年要以中翔無人機掛載模組化萬劍石墨纖維功能雛形彈,執行飛試驗證,未來將以導電、耐高溫的石墨纖維彈,攻擊敵超高壓變電所,輸電線,癱瘓敵電力系統,這是軍方研發攻擊性武器的證明。
吳偉榮上周曾在立法院答覆國民黨立委李慶華,宣稱石墨彈研究是為了模擬石墨彈攻擊我們的城市會造成多大的損害,不是為了攻擊別人,是一套模擬被攻擊的設施,目前沒有生產石墨彈的規畫。昨天林郁方質疑吳偉榮上周沒說實話。
吳偉榮解說,武器發展在有需求後,還要進行展示確認,林郁方的說法沒有錯,未來是要從中翔無人機丟一個石墨彈,把石墨纖維撒散,對於涵蓋多少面積,影響多少進行模擬計算,作成展示彈。
我研發石墨彈 配掛F-16投射>中時07.10.30吳明杰
中科院明年將著手研發新武器「石墨纖維炸彈」,不過這項研發計畫廿九日在國防委員會審查中科院預算時遭到立委質疑,國防部軍備局長吳偉榮在會後表示,國軍新武器研發有五個階段,石墨炸彈還在第二個「展示確認」階段,不算是立委質疑的攻擊性武器。
據了解,中科院目前的研究構想,是計畫將石墨纖維彈結合「萬劍計畫」打造成子母彈,進行初期測試時,石墨彈投射的速度不能太快,而子母彈展開後是還必須以加掛降落傘方式垂降,所以計畫先以慢速的無人機掛載簡易的石墨彈,以利各項測試數據蒐整,未來一旦研發量產,石墨彈將配掛在F-16這型有對地攻擊能力的戰機上,並非以UAV無人機投射。
國民黨立委林郁方向媒體轉述說,軍方的密件中記載明年要以中翔無人機掛載模組化萬劍石墨纖維功能雛型彈,執行飛試驗證,未來將以導電、耐高溫的石墨纖維彈,攻擊敵超高壓變電所,輸電線,癱瘓敵電力系統,這是軍方研發攻擊性武器的證明。
立委指為攻擊性武器
對此吳偉榮稍早前公開答覆林郁方質詢時證實,中科院進行石墨彈研究時,將會把石墨彈掛載在中翔無人飛機上丟下來,然後將石墨纖維撒散,用來驗證涵蓋多少面積,影響有多大。
不過吳偉榮在會後澄清,用UAV無人機掛載石墨彈試驗,並非如外傳是要發展「無人轟炸機」,未來石墨彈假若研發成功,當然是要由戰機掛載執行任務,目前以無人機掛載石墨彈的構想,只是用來進行測試評估,用以計算模擬程式,計算石墨彈可能造成的防禦和殺傷面積,離真正量產和部署還很遙遠。
軍方未決定是否量產
據指出,目前國軍研發新武器必須經歷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作戰需求和概念設計,第二階段是展示確認和模擬,第三階段是工程發展,第四階段是初期操作和測試,第五階段才是量產和部署。這項武器最後會不會量產和部署,現在都還很難說。
解讀嫦娥:台灣仍應七分政治三分軍事【聯合報╱社論
十月二十四日晨,藍綠陣營在博愛特區分別發起入聯聖火及返聯鐵馬活動;是日傍晚,中共發射「嫦娥一號」繞月衛星成功。當台灣仍陷於連國家認同都無共識的困境,中共的國際勢位又見升高了一個台階。
中共成功發射「嫦娥一號」繞月球衛星,但不似當年將「兩彈一星」喻為軍事躍進的具體指標,如今面對國際質疑其太空軍事化意圖,卻反而不斷強調和平用途。若 謂「嫦娥一號」沒有軍事目的,那是欺世的外交語言。「嫦娥一號」對月探測,實係中共未來建立太空站的前奏,續曲則是太空指揮中心及太空武器的部署。
值得關注的不是「嫦娥」的軍事意圖,而是中共國際戰略與兩岸戰略的變化。中共不再「耀武揚威」,改而強調探勘月球能源的「軟實力」;但這不表示中共不重視 軍事發展,近二十年兩位數增加的軍事預算,顯見其持續發展軍力,只不過轉向檯面下低調進行。例如,今年初中共成功試射反衛星導彈,成為美、俄之外,第三個 具備此一能力的國家,並在去年底以來陸續公布殲十戰機、○九四及○九三型核動力潛艦、東風廿一型中程導彈等新型武器,凸顯中共也在大幅擴張「硬實力」。
相對而言,民進黨政府也在今年國慶,辦了一場沒有大閱官的閱兵,並秀出雄風三型和天弓三型等新一代武器,原先要露臉的雄二E巡弋飛彈,則因美國關切臨時喊 卡;不數日更傳出準備發展核武的消息。這一連串動作被不少國際媒體解讀為民進黨為推動台獨,向中共展示姿態;但是,未料胡錦濤非但未作針對性的回應,反而 丟出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橄欖枝,頓時在國際上形成中共追求和平,台灣卻炫示武力的對比。陳水扁似在向國際宣示,他已有憑藉武力推動台獨的決心。
此一對照,相當突兀。似乎呈現出中共「揚和抑武」的姿態;但台灣卻有升高衝突、「揚武抑和」的意味。如今,在台灣「國防表演」及中共「嫦娥奔月」後,似應冷靜思考:台灣究竟應採「台獨政略/軍力恐怖均衡」的戰略架構,或採「非台獨政略/軍力輔佐」的戰略架構?
欲台獨,必須加強軍力,此點不必置疑;倘採「非台獨」的政略,軍事即可居輔佐角色,這也是情理中事。若欲採「台獨政略/軍力恐怖均衡」的架構,或有兩種模 式可採:一是冷戰時期美國以升高「恐怖平衡」成本,拖垮蘇聯的「軍備競賽」模式;另一則是北韓以「核訛詐」換取國際援助與美國承認的模式。但台灣綜合國力 相對日下,連教改經費都吃緊,哪來與中共軍備競賽的足夠國力?若採北韓戰爭邊緣的「核訛詐」模式,則美國連雄二飛彈都不准露臉,豈會同意台灣發展核武?
何況,由於國家認同分裂,台灣軍隊充滿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低迷氛圍;且政客又不斷縮短役期,亦反映民間反戰、避戰心理。在這樣的社會因素下,台灣實在已無挑起軍事解決的條件;而近年政客內鬥對士氣民心造成的莫大傷害,更儼然已成國防上的不治之症,恐已復原無日。
台灣沒有可能與中共進行「軍備競賽」,台灣若走持有核武的偏鋒亦顯非明智之舉。台灣的兩岸政策,仍應回歸「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的比例與架構。以正確的 「政略」為主,以必要軍備的「軍略」為輔。明白地說,倘採台獨政略,即必須走向軍備競賽之途,否則即是「鬧台獨/不敢台獨」的假台獨,對台灣極為不利;相 對而言,若採「非台獨」的「政略」,固然仍須加強必要軍備,卻可避免走上軍備競賽的自殺之途。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仍是台灣在處理兩岸關係時的最佳戰略。
純屬空想?
臺軍研發石墨炸彈欲癱瘓大陸供電純屬空想(圖)
http://www.sina.com.cn 07年10月28日 青年參考
本報特約撰稿 魏志雄 劉建元
據臺灣“中央社”23日報道,臺灣“國防部軍備局長”吳偉榮22日承認,臺軍正在研制石墨炸彈。早前臺灣媒體曾報道,臺“中科院”將進行研制用 于攻擊敵方電力系統武器的“玄宇計劃”,研制經費爲4~5億新臺幣(約合1~1.25億元人民幣),預計于2012年研制成功,屆時搭載于“雄風-2E” 巡航導彈上,可攻擊大陸沿海城市。
美軍首用“電力殺手”
石墨炸彈,因對電力系統的強大破壞力而被稱爲“電力殺手”。該炸彈是由特殊碳絲制成,這些碳絲直徑極小,傳導性能好,能在高空中長時間漂浮並附 在一切物體表面。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的技術專家約翰?派克曾指出,石墨炸彈一旦在變電站上空引爆,就會釋放出無數顆罐頭大小的子炸彈,這些子炸彈爆炸後形成 一團直徑幾百米由碳絲組成的“網狀大幕”,散落在目標地區。碳絲可直接進入電子設備內部、冷卻管道和控制系統,引起變壓器和輸電系統短路,從而導致停電。 同時,它對敵防空、通信、指揮管制和發電等設備中的許多重要硬件都有破壞作用。
在海灣戰爭中,美軍首次使用石墨炸彈。它通過搭載于“戰斧”巡航導彈上,對伊供電設施進行攻擊,使 伊拉克全國85%的供電系統癱瘓。在科索沃戰爭中,美軍使用石墨炸彈摧毀了當時南聯盟70%電力系統,導致供電癱瘓。之後,美軍再次使用石墨炸彈進行打擊,使南聯盟的軍事通信、指揮、防空系統等失靈。北約發言人囂張地說:“我們掌握了南聯盟的電力開關。”
目前,石墨炸彈主要是由非制導的戰術彈藥布撒器和子彈藥構成。據悉,美國正在對石墨炸彈作改進,其中一項就是使石墨炸彈成爲美國21世紀機載武器——“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中的一種子彈藥,並將其編號爲AGM-154D。
臺石墨炸彈有花無果
石墨炸彈成本低、對電力和電子設備破壞大,對人不構成直接傷害,屬“軟炸彈”,不僅可以攻擊軍事設備,也能癱瘓民用設施,加上目前沒有有效反制該炸彈的方法,因而成爲臺軍的理想武器。但目前臺軍在運載平臺和制導定位方面,都不具備使用該炸彈的能力。
石墨炸彈可使用多種戰機進行准確投放,但目前兩岸空軍力量已發生明顯轉變,臺軍機載投送的難度極大。從近年臺空軍軍演的內容看,其意圖主要是保 存戰機實力,等待美日馳援。顯然,臺空軍作戰意圖有悖于該武器“先發制人”的要求。石墨炸彈還可以搭載在巡航導彈上,據臺《聯合報》稱,石墨炸彈未來可能 由“雄風-2E”型巡航導彈發射。該導彈射程1000公裏左右,能對大陸沿海城市構成一定威脅。但“雄風-2E”導彈量産案“戟隼計劃”中的38億余元新 臺幣(約9.5億人民幣)預算已在本月被刪除和凍結各1/3,所以,該導彈難以在明年量産,何時列裝更是未知數。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披露,“雄風-2E”導彈遭遇技術瓶頸:臺軍目前采用的渦輪風扇發動機使“雄風-2E”導彈的射程很難達到1000公 裏,臺軍要想增大射程就必須向美國進口相關的特殊發動機零組件;導彈要准確擊中目標,很重要的是靠終端鎖定目標技術,此技術是“雄風-2E”導彈的“軟 肋”,臺灣一直想采購美軍的“聯合直接攻擊彈藥”,正是看中其末端制導技術——終端尋標器;另外,臺軍缺乏裝載石墨炸彈的SUU-66B布撒器。這3項軍 購都不符合美國認爲的臺“主動防衛”戰略,美國不會同意出售。而依臺軍現有技術實力在短期內不能突破這些難題。
盡管臺“國防部”反複強調,研制石墨炸彈是“爲評估臺灣城市遭到攻擊時的損害程度”,但難掩癱瘓大陸城市電力系統的圖謀。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運載和投擲手段,想攻擊大陸電力系統的石墨炸彈只會是“有花無果”的空想。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10-28/1040469464.html
問題在人
問題在人 不在飛彈【聯合報07.10.24蘇起
最近雄二E飛彈量產議題,引起許多討論。其實,真正的問題在人,不在飛彈。
筆者一直主張提高國防預算比例,也絕對支持國軍研發新式武器。但筆者不安的是,「不正常的總統」陳水扁先生言行反覆、玩弄邊緣政策的性向,讓人無法放心把像雄二E飛彈這樣性能優越的武器放在他手中。國際社會擔心的也正是如此。
冷戰時期,美蘇各有萬枚以上的飛彈彈頭實力。近十年飛彈的研製越來越容易,許多國家都擁有威脅鄰國的飛彈。但真正引起國際關注的只有北韓等極少數國家。其原因就是,威脅的根源從來都在人,不在飛彈本身。
以陳水扁的長期行為觀察,明年三月選戰熾熱之際,手握雄二E飛彈(即使全是傳統彈頭),就有可能在台海掀起超大型風暴,使我國的民主選舉完全變質,甚至根本取消,同時牽動美國、日本與中共強力介入。屆時危機如何收場,沒有人能預料。但可以確信的是,台灣必將首當其衝。
除了雄二E之外,中科院今年研發完成的飛彈還包括了國慶展演中公開亮相的弓三飛彈。這就是台灣版的愛國者飛彈。就防衛需求而言,它應該是更需要積極量產建構的武器。但是陳總統不打算量產弓三,反而急著量產雄二E這種攻擊性武器,動機不得不令人懷疑。
現階段真正的問題不在飛彈,而在我們有個異常行為罄竹難書的國家領導人。他會不會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而像消費台美互信、民主公投一樣,也消費雄二E飛彈?沒人可以保證。
所以在這個威脅根源消除之前,為了台灣的安全及台海的安定,筆者主張暫時擱置雄二E飛彈的量產。
美售台戰斧?
終結雄二E 美可能售台戰斧>中時07.10.22 吳明杰
權威消息指出,依過去美對台軍售模式,國軍「雄二E」飛彈一旦進入量產,美方極可能同意售台戰斧巡弋飛彈,以逼迫台灣結束預計花費三百四十六億元用來量產「雄二E」的「戟隼計畫」,並藉此掌控台灣在巡弋飛彈上的使用及武器來源,以避免台灣在巡弋飛彈發展和使用上「失控」。
消息同時透露,我自行研發成功的「雄二E」巡弋飛彈,其包括定位系統、渦輪發動機等關鍵技術,都是秘密透過歐洲第三國獲得,美國正因從未提供關鍵的零組件給台灣,才會對國軍發展巡弋飛彈一再表達關切甚至施壓。權威消息反問,如果零件是美國提供的,美方何需擔心?
我掌握歐關鍵技術 美極關注
據了解,國防部前部長李傑當初向美軍證實,國軍已擁有「戰術性岸置火力制壓飛彈」,目的即在向美攤牌,表示國軍「雄二E」巡弋飛彈發展已成熟,但我方願意向美坦白,也願意保證遭攻擊時才使用。
這項舉動同時也希望美方了解,由於飛彈研發「生米已經煮成熟飯」,美方無須再多加關切,甚至可以考慮售台關鍵零組件,或乾脆進一步售台戰斧巡弋飛彈,否則台灣自己也可以生產製造。
權威消息說,外傳美方暫停提供「雄二E」巡弋飛彈零組件的說法並不正確,因為美國如果從過去就一再關切或施壓台灣在巡弋飛彈的發展,怎可 能還提供技術或零件給台灣,正因美方一再阻止台灣發展這類武器,結果「雄二E」巡弋飛彈還是出現,美方才會如此緊張,擔心對台武器管制失控。
軍方高層說,美對台軍售,雖然有其政治考量,但背後實則充斥經濟利益,美國政府是一個巨大的軍工複合體,軍售常受軍火商左右,過去美國售台武器,有不少項目美其名是協助台灣防衛,但事實上是因台灣的軍火生意很好做,只要美國賣,台灣一定買。
管制台武器 美慣例一定會賣
正因如此,高層官員說,過去美國不願出售台灣的武器,只要台灣研發成功,或是共軍已獲得,美國就一定會賣,例如台灣搞成IDF又獲得幻象,美隨即售台F-16;台灣完成天弓二型和三型飛彈,美隨即同意售台愛國者二型和三型飛彈;我方研發「劍二」並獲得法製雲母飛彈,美還是售台攻擊性的AIM-120飛彈;海軍開始使用雄二飛彈,美方隨即售台魚叉飛彈,現在連攻擊性的潛射魚叉都同意賣給台灣。
高層官員並強調,美國過去對台武器研發的做法,一向是事前先阻止,阻止不了,事後則打壓,打壓不了,就乾脆賣你,並希望藉出售同等武器,讓研發案終止,如此才有能力掌控台灣的武器來源。
扁偷偷發展核武
扁聲東擊西 偷偷發展核武【聯合報07.10.20林新輝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核心幕僚、立委蘇起昨天在立法院總質詢時語出驚人表示,明年三月,台灣將至少擁有十二至十四枚可攜帶核彈的雄二E飛彈,上海、南京、武昌、廣州、香港都在射程範圍。
在行政院長張俊雄、國防部等極力否認後,蘇起說,張俊雄可以否認,但他還是認為,台灣發展核武的可能性很高。雖然沒有任何情資,全憑推理,但根據他對國際事務的觀察與瞭解,「推理到最後就是這個唯一結論」。
蘇起說,一位民進黨重量級立委、也是中執委且與官邸關係良好的同仁,日前跟另兩位民進黨立委,親口告訴他說:「阿扁已經下令中科院製作核武。」這位重量級委員跟他講完這句話後,又補一句說:「我也覺得扁這樣做不妥,但阿扁已經下令了。」
他指出,陳水扁目前正在導演一齣「聲東擊西」的戲碼,「東」是公投,舊戲;「西」是雄二E飛彈,是新戲,才是主戲。他是根據幾個跡象及訊息,推理出「不正常的總統」陳水扁正逐步將台灣變成北韓。
他說的跡象包括:一,民進黨立委跟他的談話是最重要的「關鍵」,陳水扁已經偷偷發展核武。二,有一位嘴巴很大的國安官員不慎洩漏,台灣日前邀請一位核子大國的前國防部長及科學家秘密訪台。
第三,今年二月二日,陳總統參加前親民黨立委顧崇廉的公祭後,立刻跟前國防部長李傑會合,一同前往九鵬視查雄二E飛彈試射,這次試射順利成功。
第四、日本對台灣的情報蒐集是全世界最「準」的國家,台灣要在國慶日展示雄二E飛彈,日本政府立刻跳出來表示反對。日本在台灣推動入聯一直保持沈默,但陳總統要展示雄二E飛彈,日本馬上表明反對,耐人尋味。
第五,十七日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召開國防預算秘密會議,國防部副部長柯承亨從來不為國防預算講話,但當天柯為雄二E飛彈,講了很多話,這裡面有很大的政治意涵。
蘇起表示,陳總統要製作雄二E飛彈的主要目的,是做為跟美國秘密談判的籌碼,換取阿扁及全家人的政治庇護,如果美國不願意,中共又採取強硬手段,陳水扁會宣布戒嚴,甚至玉石俱焚。
雄二E預算被刪
預算被刪 雄二E飛彈量產受阻>中時07.10.18 吳明杰
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十七日初審九十七年國防部機密預算,據立委轉述,引發國際關注的「雄二E」巡弋飛彈量產案,最後在藍綠妥協下,以刪除和凍結各三分之一的方式,才讓「雄二E」躲過胎死腹中命運,不過據立委研判,如此一來「雄二E」巡弋飛彈已無法順利在明年量產。
引發美、中關切的「雄二E」巡弋飛彈量產案「戟隼計畫」三十八億餘元預算,昨天在國防委員會中因國民黨立委蘇起堅持全刪,一度與綠營立委僵持不下,蘇起在會中強調,此時通過這筆預算會被解讀為對中挑釁。
據立委轉述,中科院官員昨天在預算審查會中,極力否認「雄二E」巡弋飛彈的發展進度落後,並強調中科院已掌握飛彈關鍵技術,無須美方提供關鍵零組件,也可以靠自己進行量產。
不過這項說法並未取信於朝野國防立委,連綠營立委也要求中科院必須清楚交待研發進度是否落後,才得以解凍其中三分之一預算。
至於另一項同受矚目的「雄風三型」超音速飛彈的量產「追風計畫」,據立委轉述,明年度的二十一億機密預算已順利過關,比較特別的是,日前同在國慶當天曝光的「天弓三型」ATBM反飛彈系統,無論是在研發或量產項目中,軍方都未在明年度編列相關預算。
此外,美國售台的F-16C/D戰機「鳳隼專案」,委員會初審將空軍編列的兩百三十億預算大刪一百億,並將餘額全數凍結,同時還有海軍的「光六」飛彈快艇,則因中科院負責的電戰和武器系統進度落後,明年度的十一億預算遭到凍結兩億。
至於陸軍兩項近十年來最大的通用和攻擊直昇機採購案,最後在朝野共識下一致放行。
國當然會去關心船為何無法出口,「我這個人最不喜歡施壓,絕對沒有施壓。」
尚未成功
立委:弓三飛彈 尚未成功【聯合報07.10.12李志德
國慶閱兵展出的天弓三型飛彈,被立委引用軍備局公開資料,踢爆事實上根本沒有完成研發,原因是美國為了反制陳水扁政府的公投入聯,拒絕批准關鍵零組件的出口許可。國防部長李天羽隨後答詢時,並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
討好當權者 國防變作秀【聯合晚報╱記者高凌雲
慶祝雙十國慶,軍方展示自行秘密研發的天弓三型飛彈,原本是希望加添喜氣,卻未料到被立委發現是沒有研發成熟的軍品,如果將來天弓三型飛彈研發失敗,昨天民眾給予軍方的肯定與掌聲,可就顯得難堪與尷尬。
任何軍品研發都是高風險的投資,天弓三型是反戰術彈道飛彈,美國研發反飛彈系統都花了幾十年功夫,我們僅僅十多年就有美國幾十年的成果,我方宣稱的成果,原先就曾被許多立委與關心國防的學者質疑,但沒人願意公開唱衰國防部,擔心被扣上不愛台灣的帽子。
國防部決心自行研發飛彈,用心良苦,但是軍品研發是為了建立自主的國防武力,不是拿來給人辦慶典使用,在國家慶典中展出不成熟的研發軍品,只能滿足當權者的虛榮心,對於國防科技的進步,沒有任何助益。
負責研發飛彈的中科院近年來人才大量流失,研發能量下滑,從未見國防部高層關心過,加上關鍵零組件必須仰賴進口,當國際局勢有變,我方的研發就出現瓶頸,國防科技研發不是靠愛台灣的意識形態,或是三軍統帥的主觀意志就可以完成,必須是逐步累積科技研發成果,才能獲致突破。
當軍方把軍品展示當成作秀來看待,軍品的研發又如何能夠有客觀與有效率的投資呢?那些在研究室中想方設法突破困難的人員,努力付出的目標絕對不是為了國防部如何討好總統,他們是科研人員,從這次把不成熟軍品公開展示,可見得軍方是如何輕衊這些科技研發人員。
我向美保證 不會用雄二E挑釁>中時07.10.12 吳明杰
據了解,美方上月於「美台國防高峰會」中嚴詞警告台灣勿強推入聯公投的同時,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高層也向我與會人員嚴重關切國軍發展「雄二E」巡弋飛彈的可能用途,為此我國防部還特別派人向華府官員進行一項機密簡報,強調「雄二E」絕不會用於挑釁中國。
據說,這項簡報事後美方表示滿意,也已了解國軍發展這型飛彈的現況,最後向我方代表說「OK,We trust you」。
據指出,軍方原規畫在國慶當天展示的新武器,原本是包含「雄二E」在內的「中科院新三彈」,儘管「雄二E」在多次試射後,除了射程仍未達一千公里的理想目標外,其他性能已越趨穩定,但在向美方承諾「雄二E」絕不用於挑釁後,在國慶中臨時才「三缺一」,將「雄二E」從展示名單中抽離。
國民黨立委蘇起十一日也指出,日前他陪同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蕭萬長訪美時,所有美方官員及美國主要總統參選人的策士,均對台灣研發雄二E表示關切。他認為研發「雄二E」已屬國防策略的重大轉變,國防部必須向全國說明。對此國防部長李天羽表示,「雄二E」飛彈還未到達量產階段,也還未正式部署。
此外,對於這次國慶首度曝光的另一款「天弓三型」飛彈,國民黨立委林郁方質疑,據軍備局資料指出,「層系計畫」(天弓三型)等三案因時程落後,屬高、中風險項目,現軍方內部正要求中科院積極趕工中,原本預定在九十五年完成,已經延後一年到今年底,現在又要再延後到九十七年。
林郁方說,據他了解,另外的「雄三」研發已經趕上預定進度,「雄二E」也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弓三」,性能不穩定,是屬於高風險的軍品,軍方配合好大喜功的陳水扁,拿不成熟的軍品出來給國人看。對此,李天羽僅證實,弓三明年還要測試。(那雄二E豈非更不成熟了?)
雄二E不敢秀
新聞眼》雄二E不敢秀 閱兵像紙老虎【聯合報╱記者李志德
昨天的閱兵,一如預期地展出了「天弓三」和「雄風三」兩型新飛彈,創造了一些話題,也引起國際媒體的注意。然而綜觀全局,真正關係大局的「雄二E」飛彈沒有 出現,整體的效應,就和民進黨操持的外交、兩岸政策一樣,「想硬沒實力,想軟不甘心」,前踞後恭的窘況,徒然被人看穿是台灣就是隻紙老虎。
拉長時間來拆解執政者的算計,昨天的閱兵,可以說是漢光演習的延續。今年漢光結束後,國防部先向外界證實台灣已具有主動攻擊對岸的武器,並且私下證實就是「雄二E」巡弋飛彈。對內,這不啻在向民眾宣示,台灣不再坐等挨打,也有主動攻擊的能力;對外,也告訴美、中兩國,台灣從此要靠自己的實力爭取發言權。
另一個觀察的指標,是若干親綠媒體、學者前一陣子不斷發出「外交學北韓」的主張,也就是鼓吹台灣成為一個「流氓國家」,用來換取國際社會的重視,因此,如果「雄二E」昨天能風光現身,想必可以完整傳達這套思維。
但台灣畢竟不是北韓,民進黨政府走了六年的親美路線,為此放棄國防自主政策,造就了一支「沒有美國武器就不會打仗」的軍隊,怎可能一夕間就能逃脫美國的掌握?
「雄二E」是美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產物,但是民進黨偏要把它端上檯面,拖美國人下水,這時華府當然也可以對台灣展示實力:叫你不准拿出來,你就不准拿出來!
少了「雄二E」,這場閱兵就少了向美、中叫牌的力道,淪落成一場寒酸的自我安慰儀式,最後只能用「釋出善意」來替自己找個下台階,然而,在民進黨政府已經拒絕聖火來台、發動入聯公投、推動正名制憲、讓巡弋飛彈曝光,最後通過了正常國家決議文之後,這時再搞撤回雄二E這種「善意」,又怎麼指望對岸和美國會買帳呢?
路人甲
2003年8月,樣彈曾作首次全程地形匹配飛行試驗(楨註:有全程地形匹配的巡航導彈嗎?),圍繞一個長近二十公里的島飛行五十圈,證明制導和動力系統初步合格。
ㄟ~最近國慶要到了,聽說會展示這幾型飛彈,所以搜尋google,找到這篇~
吐嘈一下,
「樣彈曾作首次全程地形匹配飛行試驗(楨註:有全程地形匹配的巡航導彈嗎?)」
這是正確的,巡弋飛彈的確是靠地形地貌比對來攻擊的,可以看Discovery有一集講巡弋飛彈的,巡弋飛彈的導航,除了靠GPS之外,就是根據地面高度來判斷,飛彈上有個雷達對著地面偵測,靠回波判斷對地面高度,保持著一定的飛行高度,另外,根據這個高度的變化,判斷飛行的路線,Discovery說到,因為這個設計,美國巡弋飛彈打伊拉克,不是從海上直接走直線射陸地(海平面到陸地都太平坦了),而是迂迴繞到伊拉克後面,從後面的高山射進去(因為有高高低低的高山,山勢起伏大,較容易判斷地形地貌)。
「巡航速度也只有0.6馬赫,比民航機還慢。」
巡弋飛彈原則上在一開始設計(美國最早設計時),就是以無人飛機為思考方向,Discovery同一集最前面講歷史時,而巡弋飛彈飛行距離要長,速度慢是正常的,與其增加燃料來增加速度,不如把增加的燃料拿來增加距離比較實際些。
路過此地,看了之後小小吐曹一下,別太介意。
版主回應
巡弋飛彈的地形地貌比對
是末段
前段是慣性、中段GPS
揚基一周軍評:“紅旗”再卷巴爾幹,HQ-17AE怎麼打無限制無人機戰?
各類輕量化防區外打擊武器投入戰場,讓武裝直升機的最遠打擊範圍增加到了15-20千米以上,這使“道爾”/紅旗-17的射程顯得有所不足。因此在2014年珠海航展上,出現了彈體明顯延長、最大攔截斜距增加到30千米的FM-3000;後來逐漸演化成滿足戰艦垂直發射系統需求、可以“一坑四彈”的FM-3000N型。
紅旗-17AE雷達已優化探測無人機等低慢小目標,但面對無人機時,單車攜彈量不足的問題依舊存在,2022年珠海航展,紅旗-17AE “以蜂群反蜂群”、可與前出的小型無人導彈發射車組網作戰的FK-3000,適合攔截3公里範圍內目標的LW-30鐳射防禦武器系統,出口沙特的“寂靜獵手”等已在實戰中證明了卓越效能。
另外,對於塞爾維亞空防來說,雖然引進了FK-3遠端中高空地空導彈系統,但中低空防禦仍然存在短板:的俄制“鎧甲-S1”到貨了一個營之後,其餘兩營因俄烏戰而無法交付。
如果說紅旗-22/FK-3還並非我軍自用的“頂級裝備”,那麼紅旗-17A/AE則是我軍中型合成旅防空營當之無愧的“貼身匕首”,因此紅旗-17AE出口塞爾維亞,不僅標誌著中塞軍事合作進入新的階段,對於在背後攛掇科索沃地區矛盾衝突的域外勢力也是一種震懾。
回應
HQ17系統多目標能力很差很差,與鐵穹系統相比,相差不是以道裡計!
鐵穹壓根不是一種具備實戰意義的“防空導彈”,而是一種專門對付巴勒斯坦遊擊隊土制簡易火箭的“防空火箭”。它根本不具備攔截機動目標的能力,攔截彈小速度慢機動能力差,連肩射式導彈都不如。即使面對民用的大疆無人機,鐵穹也是個毫無反擊能力的靶子。紅旗17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野戰伴隨防空導彈系統,吸收了道爾系統的優點,改良導彈並用我們更先進的雷達電子設備補足了短板,實彈演習中,紅旗17不僅擊落飛機和炮彈,還把飛機發射的對地導彈也擊落了,堪比科幻電影。
哈瑪斯5000枚火箭彈2023-10-07奇襲以色列 以巴衝突再起 美國新中東戰略受挫
回應
不是號稱有鐵穹防護網嗎?
相關新聞資料
「鐵穹系統」攔截敵軍90%火箭彈!各國都想要... 台灣需要買
鐵穹防禦系統攔截率爭議--維基百科
以軍方自稱鐵穹的攔截率在85%以上,但從未有人給出相關證據,美國專家指出,攔截率40%已經是人類科技極限,另一位以色列評論員則認為只有10%命中率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