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5 07:22:24阿楨

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

小引:作者FLAK質疑超音速反艦飛彈如下(但在前文<俄羅斯反艦導彈家族>並未質疑反而肯定):「一般的報導中,賦予超音速反艦飛彈過多的『神話』。事實上,超音速反艦飛彈並不是不可反制,甚至不一定比較難反制。但這仍然無損於其相對上的軍事意義:縮短對手的反應時間,無論如何都縮短對手思考的時間,也讓對手官兵犯下的錯誤更缺乏時間去彌補。而一擊必殺的摧毀威力,也使得被命中的『萬一』造成更大的壓力。故超音速反艦飛彈科技仍有其值得發展的意義,但仍然不是每個國家都認為值得發展,因為次音速反艦飛彈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各國反艦導彈
(小引:相對於美台反艦飛彈的「單彈通用」,共軍的反艦導彈則(比俄還)「多彈單用」(理由之一是更能抗反制、發揮飽和攻擊戰力,但更可能是在生產單位的本位主義不願停產)。雖然似已以「鷹擊HJ-3(C803)」: 結合了「次、超」音速和「艦、潛、空、陸」射的C803遠程反艦導彈為主力,但其它反艦導彈仍繼出改良版。)
  美媒戰略之頁2013-01-29揭秘中國CM-400AKG導彈 是鷹擊12出口版(楨:?)
2012珠海航展現場展出的CM-400AKG導彈和梟龍FC1輕型戰機,從外形看與鷹擊12完全不同
簡氏2013-01-23中國研鷹擊12和鷹擊18超音速反艦導彈:鷹擊-12採用雙進氣口衝壓噴氣發動機設計,重量在2-2.5噸之間,彈長約7米,飛行速度可達2-4馬赫,射程在250公里到500公里,尺寸和重量遠超俄制KH-31反艦導彈(中國以鷹擊-91的代號生產)。中國可能還在研製一款更大的垂直發射反艦導彈,代號鷹擊-18。與中國上世紀購自俄羅斯的KH-41日炙反艦導彈大小差不多。鷹擊-12反艦導彈的研發使中國加入了亞太研發超音速反艦導彈的競賽,包括臺灣的雄風3型反艦導彈,日本的XASM-3空射反艦導彈和印尼從印度引進的布拉莫斯反艦導彈。
臺灣雄風3型反艦導彈
日本XASM-3空射反艦導彈
印度布拉莫斯反艦導彈
  中國CM-400AKG 超音速巡航導彈,重約兩噸,最大射程達250公里,其制導系統包括GPS系統、機載雷達和可識別具體目標的圖像識別系統。其采用固體火箭爲動力裝置,飛行速度超過4馬赫,可利用高速飛行能力突破艦艇防空網。據悉,配備穿甲彈頭和爆破彈頭的這款中國新型導彈主要用于打擊固定目標和航母等慢速運動目標。類似印俄合制的布拉莫斯(楨:?布拉莫斯射程300公里,但重3.2噸、彈長9.4米,徑寬670毫米,空射也重2.5噸,速度才3馬赫,單價則高達200-300萬美元!詳參【圖博館】:俄羅斯反艦導彈家族 共軍的反艦導彈家族)
  英媒:世界上任何一款導彈都無法與中國C805相比?英國《防務周刊》2008-06-02稱:中國最近已成功研制出新型超音速反艦導彈C805,重3噸,長8米,直徑爲670毫米,固體燃料推進,射程380公裏,可攜帶300公斤的常規彈頭,可以從多種平臺上發射。(楨:原來是鷹擊-12!C-805是YJ-8的終級型號
  【百度百科】鷹擊-12:有人認為鷹擊12是俄軍紅寶石系列反艦導彈的國產化,這種說法可能不準確。有觀點認為:我軍最新的導彈技術水準在某些領域已經領先美國3-5年(比如代號為4171導彈定型任務以完成比鷹擊12理論上領先整整一代,微鐳射抗干擾系統+智慧化衛星制導+分離假彈頭+主被動二程雷達+末段入水攻擊方式,每枚導彈造價380萬美圓左右因造價太高未被量產,但部分技術已被東風31B型導彈使用)  鷹擊12分空射、艦射和潛射三種。  鷹擊12運用了中國最先進的雷射技術成果,解決了抗干擾性問題,即使在脈衝炸彈的干擾下鷹擊12的鐳射抗干擾系統仍然可以100公里不超過1.5米的誤差(鷹擊12即使在發射時就受到了敵方的干擾,按其終極射程550公里計算其誤差也不過9米,況且鷹擊12末段有自動修復程式)。鷹擊12發射後飛向高度為1200米的高空後接受預警雷達的第一次目標鎖定參數後,接受系統將參數發送給鷹擊12的鐳射制導控制系統後,鷹擊12導彈在電子地圖的動態指揮下靜默飛行,速度為1.5馬赫,高度12-15米。當離攻擊目標50海裡的時候,鷹擊12分離出一枚主動式+微波熱制導式空中雷達進行最後階段制導,同時鷹擊12導彈4玫助推導彈點火,導彈以6-8馬赫的速度在上空預警雷達的指令下直擊目標,攻擊最後階段戰鬥部脫離,即使敵方的密集陣或導彈攔截,對於每秒1360米-2080米,體積不大與3立方米的戰鬥部也望彈興歎。  鷹擊12同時具有較強的假彈頭欺騙戰術,當敵方在150公里開外發現鷹擊12後,敵方用導彈攔截,鷹擊12會將其中二枚助推火箭發射進行干擾,只不過在最後的攻擊階段攻擊距離縮短為25海裡,導彈末端攻擊速度降至為3-4馬赫。  鷹擊12導彈的戰鬥部為800公斤的超高爆炸藥,這是為美國航母量身定做的。鷹擊12的潛射型其戰鬥部更重達1200公斤(這就是為什麼鷹擊12的潛射型的射程僅有360公里的原因)  鷹擊12導彈的射程為550公里,但是其燃料部是在發射前通過內置燃料調節器調節後調整其發射射程的,因此內置燃料調節器調節具有很好的調節協調作用,使得導彈在飛行速度、射程方面有很大的變數。  鷹擊12導彈的造價在180萬美圓一枚,因此軍方首批定量只有816枚(不包括潛射型),軍方認為如果鷹擊12導彈的造價在每枚90萬美圓左右方可大量訂購(鷹擊12的總設計師正在考慮鷹擊12分離出的那枚主動式+微波熱制制導式空中雷達,鷹擊12的鐳射抗干擾系統造價更達58萬美圓,僅這兩部分占了鷹擊12 造價的46.11%)。因此軍方僅僅將首批的鷹擊12裝到了170導彈驅逐艦號上,168、169也只能裝鷹擊83反艦導彈了。空軍的殲十和093核動力攻擊潛艇這些高貴血統的克敵利器才能裝備上鷹擊12這種我們中國人的爭氣彈,相信隨著鷹擊12的閃亮登場,將大大提高我軍攻擊航母編隊的能力
衛星照片證實:導彈獵殺航母 中國試驗成功:阿根廷一家軍事論壇SAORBATS近日公佈一張google earth衛星圖片,展示中國戈壁沙漠一個長約200公尺的巨型白色人造結構,被武器轟擊出兩個醒目的巨大彈坑。該論壇並稱這個人造結構是類比美軍大型航母甲板,而造成大彈坑的「武器」則是被稱為「航母殺手」的反艦彈道導彈。大陸環球新聞網2013-1-22刊出《中國反艦彈道導彈模擬打航母試驗首次曝光?》一文反駁,反艦彈道導彈並不是致命的對抗武器,而只是防禦性武器,或說是「不對稱的攻擊手段」。(詳參【圖博館】:巨浪1與東風21  中國航母《航空母艦及其克星》
臺灣之榮光!!世界第一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 :雄風三的體型重量遠低於日炙這表示雄風三的技術層次比日炙高很多(外掛的沖壓引擎vs雄三整合進彈體的衝壓引擎)。雄三射程普通型300KM,加強型600KM;速度兩種大約都在2.5Mh左右;僅兩噸多,空射型僅1800KG,而射程同樣300KM(楨:?)。日炙彈長:9.4公尺 彈徑:1.3公尺 彈重:4000公斤 最大射程:120公里/改進型160公里。連俄印和製的布拉莫斯,比臺灣雄風三還差了一點,更不用說中共老舊的C101/301(楨:CM-400AKG與鷹擊12呢? 「雄三」的載艦能逃過大陸的空襲及潛艇攔截嗎?國防部前副部長林中斌形容為「蚊子叮大象」)。
http://forum.dtmonline.com/leo/cgi-bin/topic.cgi?forum=5&topic=740
俄國-31反艦導彈
(上圖為俄國現代艦所配P一270‧3M-80‧SS—N一22‧日炙改良版稱白蛉,反艦導彈)
【維基百科】雄風三型反艦飛彈有效射程,目前軍方尚未公佈資料,有推測為130公里,台灣媒體一般報導為150公里,單位造價約1億新台幣。改良增程型的雄三射程由150公里提升為400公里,飛行速度三馬赫。增程型是將雄三彈體等比例加大,增加引擎燃料空間來實現,因此比雄風三型反艦飛彈的體積更大。雄風三型的計畫代名為「追風」,原始設計採用整合式衝壓發動機,即助推器(SRB)與續航衝壓發動機整合一體裝置於彈體後段,節省飛彈的長度與體積。然而到量產時為了安裝在成功級巡防艦的上層甲板,由於長度限制,最後仍放棄整合式燃燒室設計,採取可拋棄助推火箭設計。發射時,由2具側掛的助推器和飛彈主體的整合式火箭衝壓發動機將飛彈送至高空,並加速到一定速度後點燃衝壓發動機,進行後續航程,並大幅提升飛行速度。
雄二E指揮車偽裝快遞 網友破解:飛彈基地被軍事迷分別辨識,一一註明通資電中繼車、掛彈車、雄風二E飛彈、卡車拖車頭、指揮管制車、雄二E飛彈車(12點鐘方向順時鐘起)。
旺報2013-02-16台雲峰計畫反制陸1400枚飛彈:美國「導彈威脅」網站的文章認為,台灣策略是祕密研發新式武器,像是雄風2E巡弋飛彈,最高時速800公里,最大射程600公里,使用GPS尋標器,具備攻擊港口內艦艇或近岸陸地目標的陸攻能力。最近最受注目的,就是雲峰計畫,2年前,台灣海軍艦艇裝備雄風─3型反艦飛彈,長6.1公尺、重1.5噸,最大時速2300公里,最大射程300公里,雄3已裝備到台軍驅逐艦、護衛艦,軍方要求在最新型500噸級隱形護衛艦上安裝8枚雄風3和8枚雄風型導彈。現在最新研發的雲峰飛彈,若裝配衝壓噴氣引擎後,時速可達3000公里、射程達到1200公里,可覆蓋中國大陸中北部主要工業和軍事目標,預計於2014年服役。不管是艦載或移動型,主要目標都是大陸瞄準台灣的1400枚彈道導彈,「以提高生存能力」。(回應:大陸對台灣的威脅其實不是東風-11,而是射程可以覆蓋台灣全島的衛士火箭彈,火箭彈造價低數量大,而且有一定的定向導航功能,炸機場、電廠、油庫防不勝防,你的熊三熊四都排不上用場!前行政院唐飛新書爆料 「雄風3/雄2E反制武器是蚊子武器」!詳參【圖博館】:中國火箭 台灣飛彈防禦解決方案

海軍觀察網站報道 2012-4-4法國海軍福爾班號防空驅逐艦成功摧毀一個模擬超音速掠海反艦導彈的目標。
美國爲什麽不造超音速反艦導彈?(楨:?)答案是現有技術條件下生産的超音速反艦導彈,突防能力並不高,而且比亞音速反艦導彈的作戰效果還要差,超音速導彈至少要在距離海面20米以上的高度飛行,達到目標上空才轉入俯沖,也就是說飛行高度偏高很容易被雷達捕獲,此外導彈超音速低空飛行時由于多譜勒效應太大,雷達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從海面雜波中捕獲到導彈的回波,而且信號清晰跟蹤穩定,至于轉爲高空突防則太容易被脈沖雷達發現鎖定,此外導彈進行超音速飛行必需使用大推力的火箭或沖壓發動機,導彈高速飛行時産生的摩擦熱也很大,拖著長長尾焰的超音速導彈對于光學探測器紅外探測器來說,那是個最明顯不過的目標,很遠就能發現跟蹤。而亞音速導彈的飛行高度可以降低到波峰高度,此外多譜勒效應不明顯,對于雷達來說很難從海面雜波中截獲到,而且即使能夠發現導彈來襲也很難穩定的跟蹤上導彈,在所有的實戰中目前還沒有發現掠海飛行的亞音速導彈能被雷達在較遠距離穩定跟蹤的例子,一般都是信號時斷時續根本不可能進行較遠距離的攔截,只能在非常近的距離攔截。
日媒稱中國正研究類似美X51A高超音速飛行器
日本《外交官》雜志網站稱,美國空軍超高音速飛行器了X-51A馭波者 2012-8-14進行了第三次試飛,盡管以失敗告終,但也引起了人們對高超音速飛行器的廣泛關注。而且,中美俄在這方面的競賽不會因此而懈怠。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俄羅斯在這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從而成爲世界上首個成功試飛超音速燃燒沖壓噴氣試驗飛行器的國家,比美國要早九年。  到目前爲止,該耗資1.4億美元的項目只在2010-5-26的測試中取得了成功,以5馬赫的速度持續進行了超過200秒的飛行。  同時,中國也對這個領域展示了相當的興趣。在X-51A項目開展三年後的2007年,有消息稱,中國科學家正計劃在位于北京的風洞中測試速度達5.6馬赫的高超音速實驗飛行器模型,中國科學家可能還建造了能測試速度達9馬赫超音速裝置的風洞。  除了快速全球打擊縮短打擊時間,超音速導彈還會給防禦滲透和導彈攔截作戰帶來重大改變。當前的導彈,無論是速度達到2馬赫的俄羅斯日炙和美國魚叉超音速燃燒沖壓動力導彈,其速度都不夠高,很容易被攔截。而攔截以超過5倍音速巡航飛行的導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楨:但也不能貼海而飛且較熱更易被測)。中國DF-21D反艦彈道導彈返回大氣層後的最大速度可能會超過超音速巡航導彈的最大速度,但它不如巡航導彈靈活,也不像巡航導彈那樣能進行低空飛行,躲避早期預警系統,能更好地騙過小型戰術雷達和紅外探測器的探測。(楨:衛星照片證實:DF-21D反艦彈道導彈獵殺航母 中國已試驗成功!)
美國魚叉導彈就已被銷往30多個國家:魚叉Block2靠渦輪噴氣動力,重690公斤(1518鎊),攜帶220公斤彈頭,有80海裏攻擊範圍,正在進行改進,飛行速度達到高亞音速。洛-馬公司也在開發一種沖壓式噴氣動力超音速導彈,這將會在2013年進行試飛。
歐洲MBDA公司的飛魚MM40 Block 3用Microturbo TRI-40渦輪噴氣發動機替代了原有的火箭噴射引擎,飛行超過100海裏,解決了Block2所面臨相對範圍比較短的問題。Block3飛行超過100海裏,並且得益于新功能,比如先進的電子系統和螺旋式攻擊性。
(上圖為C802,後為C301)
法國飛魚擊敗中國C802贏得卡塔爾反艦導彈合同:美國環球戰略網2010-04-28報道,在印尼、泰國等紛紛選擇採購中國C802反艦導彈裝備各自軍隊的背景下,卡塔爾卻在選擇反艦導彈時放棄了C802,而選擇了法國的飛魚反艦導彈。新飛魚MMBlock3型導彈配備渦輪噴氣式發動機,因此其射程達到了原有導彈的兩倍——180公裏。新型噴氣推進式飛魚導彈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應對源自中國的競爭。例如,印尼日前便選擇採購更廉價且射程更遠的中國C802A 反艦導彈,而放棄了火箭助推式的“飛魚”導彈。中國的C802A導彈長6.8米、直徑360毫米、重682公斤,可攜帶重165公斤的彈頭。C802最大射程為120公裏,而且飛行速度可達每秒250米。 與C802相比,法國“飛魚”導彈大小和性能相同,但其成本卻是前者的兩倍(每枚導彈的價格在100萬美元以上,但眾所周知,制造商可以靈活定價)。
歼轰-7携带的鹰击-82K导弹

珠海航展:中國反艦導彈的射程總算被曝光了2006-11-07 

經過幾十年發展,中國的導彈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本屆珠海航展上展出了多種反艦導彈,它們以艦艇或戰鬥機爲載體,能對8-280公裏範圍內的敵艦進行精確打擊,並且還衍生出了打擊敵人岸上目標的空對地型號。在距離海岸8-35公裏的範圍內,可利用C701/C704和C802等幾種岸艦/艦艦導彈進行防禦。對于35-180公裏範圍內的目標,可以用C701/C704艦艦/空艦導彈或是C802/C802A和C602導彈岸艦/艦艦/空艦導彈來攻擊。對于距離海岸180-280公裏範圍內的目標,可選擇用C704、C802/C802A艦艦/空艦導彈或是C602艦艦/岸艦導彈進行打擊。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noads/11054186/20061107/13728252.html
 
反艦導彈性能比較表

<共軍的反艦導彈家族>
中國反艦導彈專題(多圖)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wqzl/asm/ 
岸艦導彈 
C-l01重1850千克,飛行速度2馬赫,最大射程45千米
海鷹-1(HY-1) 0.85M 70公里 SY-1的岸艦型後通用
海鷹-2(HY-2)(C201) 0.9M 95公里 SY-2的改進型
海鷹-3(HY-3)(C301) 2M 130公里 超音速岸艦導彈
海鷹-4(HY-4)(C201W) 0.9M 150公里 HY-2增程改進型
艦艦導彈 
上游-1(SY-1) 0.85M 40公里 中國第一代艦艦導彈
上游-2(SY-2) 0.9M 95公里 採用固體推進劑
海鷹-1(HY-1) 0.85M 70公里 SY-1的岸艦型後通用
海鷹-2(HY-2) 0.9M 20-95公里 SY-2的改進型
鷹擊-1(C801) 0.9M 50公里 
鷹擊-2(C802) 0.9M 12-120公里 
国产C802A反舰导弹可摧毁3000吨级护卫舰(图) 
鷹擊-3(C803/802A) 1.4M 150公里  未端超音速艦艦導彈

空艦導彈
C101 2M 45公里 第四代超音速艦艦導彈
国产701型空射反舰导弹亮相可攻小型海上目标
C701 0.8M 15公里 電視制導的小型導彈
图文:C-704KD空射反舰导弹
C-704KD空射反艦導彈

C-705反艦導彈是在C-704基礎上改進引導系統,換裝新型固體火箭發動機改進而來。導引頭部分加裝了可添加GPS以及北鬥導航定位系統裝置。動力部分改用結構緊密更新型中推力火箭發動機,最大打擊距離爲75公裏,使用二級助推火箭系統,最大打擊距離爲170公裏。本次航展展出的這枚C-705型反艦導彈專家解釋說,並沒有安置二級助推火箭,射程爲75公裏,戰鬥部全重110公斤,聚能內置體半裝甲結構戰鬥部,HVTD-H濃縮高爆烈性炸藥裝填。可以打擊1000-1500噸級中小型海上目標。首發命中精度爲95.7%。低空掠海飛行最低姿態12.15米。
C601 0.9M 110公里 第一代空射型導彈(上圖為C601和轟六戰機)
台媒称大陆鹰击62A导弹用于攻击航母等大型战舰
国产重型C-602机载远程反舰导弹亮相(组图)
C602 0.9M 280-400公里 
反潛導彈

長纓-1(CY-1) 0.8M 18公里 
鷹擊-18反艦導彈:它由水下發射,並且採用了“亞超結合”技術,和俄羅斯的CLUB導彈最相像,隨著636-M型潛艇的引進,我國獲得的3M-54E亞、超音速反艦導彈
 
<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 作者︰FLAK
  
今年(2000)一月底,多家媒體突然刊登出據聞是國防部重大施政報告「雄三飛彈系統研製測試評估」的部分內容。根據勁報的報導,國防部所屬中山科學研究院積極研發測試評的雄風三型A飛彈,去年首度測試時「失效」。  
  不過,文中描述的雄風三A是由『以原雄風二型飛彈進行研改』,這點似乎值得商榷,因為傳聞中的雄三飛彈 為超音速飛彈,其氣動力設計與次音速的雄二飛彈幾乎完全不同,反而是由中科院研究開發的超音速衝壓『擎天』實驗載具所發展而來的說法較為合理。而『擎天』 載具的四具超音速進氣道,細長的超音速氣動力外型,甚至耐熱金屬的外殼…等特性與雄二飛彈都幾乎沒有相同之處。  
另外,文中也提到『中科院積極將Mark4整合渦輪衝壓引擎,設計上希望在維持雄二掠海、具轉折點性 能,以二馬赫倍音速速度巡航。』其中『渦輪衝壓引擎』一詞應是記者誤植,因為衝壓引擎的特性就是省略了渦輪壓縮機,既然有了渦輪壓縮機就不會叫做衝壓引 擎。另外,文中描述Mark4卻是『編號為Mark4的衍生型,這是將雄二修改為空對海、空對地遙攻飛彈,攻擊導引中途採慣性導航或整合式INS/GPS 導航,終端採用被動雷達巡標器或影象式紅外線,加裝Date Link裝置。』似乎與雄三飛彈的特徵又有些不同,因為長射程超音速衝壓飛彈極難縮小到一般戰機可以攜載的地步,似乎剛開始研究超音速衝壓飛彈的我國可以一蹴可及,則『空對海、空對地遙攻飛彈』似乎不是雄三飛彈。相反地,傳聞中我國研製的射程加長型雄二飛彈,反倒有可能作為空對地用途,符合文中的描述。故 該報導中所指的『雄三飛彈』究竟是『長程型的雄二飛彈』還是『超音速衝壓飛彈』,就令人陷入五里霧中。
  但本月份,媒體又傳出雄三飛彈研製成功的消息:『中山科學研究院自力研發的「雄風三型」超音速攻艦飛彈 邁入新里程;由於突破了衝壓引擎「縮裝」瓶頸,雄三的構型及大小尺寸應已確定,並委由聯勤總部研製貯存兼發射箱,目標是兩年內完成研發。』前後兩個新聞對 雄三研製狀況的報導幾乎是南轅北轍。不過,既然雄三飛彈有可能研製成功,就讓我們由擎天飛彈的外型來推測其性能,以及所帶來的意義。
  擎天載具的進氣道是以四個楔形進氣口方式環列在彈身周圍,利用楔形進氣口的斜震波進行進氣加壓,相對地,俄羅斯的3M80飛彈雖然用的是進氣錐,不過一樣採用四進氣道的方式。
  其實衝壓飛彈最理想的進氣方式應該是類似飛機的彈腹雙進氣道方式,轉彎時可以採用類似飛機傾斜轉彎的方 式,使進氣孔可以維持在迎風面穩定進氣,而不會在背風面吸到機身的亂流。四進氣道設計理論上可以省卻傾斜轉彎的控制方式,因為不管轉那個方向,總有一兩個 進氣道會是在迎風面。所以彈體可以朝任一個方向轉彎。
  但事實上,由於四個進氣道最終通往同一個燃燒室,雖然不管轉那個方向,總有一兩個進氣道可以維持迎風 向,但也總有一兩個進氣道會在背風面。背風面的進氣道吸入的彈身亂流會擾亂燃燒室的氣流狀況,即使迎風面進氣穩定也是無濟於事。所以四進氣道的衝壓引擎飛 彈的轉彎攻角所受到的限制一定比彈腹雙進氣道方式來得大,這就是為什麼講究高攻角轉彎性能的空對空飛彈(例如Meteor以及AMRAAM的衝壓版)皆採 用彈腹雙進氣道,而對機動性要求較低的對地飛彈才會採用四進氣道設計(俄羅斯的Kh-31以及AA-12的衝壓型為了降低轉彎控制的難度,仍然採用四進氣 道設計,由上可知其機動性能必定會被這種設計所拖累)。
  然而,掠海超音速飛彈即使想要採用彈腹雙進氣方式也不是容易的事。因為彈體以低空超音速飛行時,高大氣密度以及高速氣流可讓彈體產生巨大的升力,彈體攻角的些微改變都會產生巨大的升力去改變飛彈方向。所以,如果在超低空飛行中,企圖先傾斜再轉向的話,彈體傾斜的角度就會造成升力的巨大改變,可能導致飛彈突然爬高,或更嚴重地:突然降低高度導致墜海。故世界上迄今仍沒有一種超音速低空飛彈有自信可以控制系統 維持傾斜轉彎時的高度變化,而採用彈腹雙進氣道的。低空飛彈中唯一採用雙進氣道方式的飛彈是法國的ANF飛彈,但其雙進氣道仍然不是在彈腹,飛行時是在上下兩側,所以左右轉彎時不先傾斜而是直接左右轉向,進氣道都不會在彈身的背風面。但是進氣道仍然是以『側風』方式進氣,不是正常的正攻角進氣,所以仍然不 是最佳進氣方式。由此可知,雖然ANF是目前最先進的低空超音速飛彈設計,仍然無法採用最佳化的彈腹進氣方式,而且這個計畫也已經因為經費因素而被法國政府腰斬。
  由上可知,空超音速飛彈的一個特徵 是可以產生巨大的升力,這就是為什麼中科院形容雄三飛彈是一種『終端動作靈巧』的武器。飛行物需要進行高G動作,就需要巨大的升力。例如9G動作的飛機就 表示其機翼產生的升力達到八至十倍(視轉彎方向而不同)。而升力來源主要有四:速度、攻角、翼面積、大氣密度。一般的次音速反艦飛彈為了節省空間,翼面積 通常極小,所以其產生的升力相當有限,則所進行的動作G值也有限,最多只到三到四G。而超音速反艦飛彈的速度可達兩倍以上,故產生的升力也可達數倍。一般 的超音速反艦飛彈都宣稱可做到10G以上的動作就是這個原因。不過要注意的是,相同G值下,轉彎率與速率成反比,所以雖然超音速反艦飛彈的G值可達兩倍以上,但因為速度也是兩倍以上,所以其轉彎率與次音速飛彈相差不大。
  超音速反艦飛彈一般宣稱的優點是目標艦的反應時間短,以掠海高度20公尺計,假設目標艦的雷達高度為15公尺, 則飛彈冒出水平線的距離是28公里左右,理想上,一枚秒速300公尺的反艦飛彈要花93秒才能擊中目標,然而一枚秒速660公尺的超音速飛彈只需要42 秒。如果天候惡劣,雷達自動標定能力不佳的話,目標可用的預警時間只會更短,使其根本來不及攔截超音速反艦飛彈。
  不過,瞭解國際反艦飛彈市場的話,可以發現願意投入超音速反艦飛彈研究的國家是少之又少,因為次音速反 艦飛彈的威力仍然可以提昇。前面假定的飛彈掠海高度是以20公尺計,這也是目前超音速反艦飛彈的高度極限,高度壓得更低的話,由於低空超音速震波反射影 響,加上高度控制器的反應速度極限,目前似乎仍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做到。然而,次音速反艦飛彈的掠波高度還可以再壓低。以法國的飛魚飛彈為例,早期的AM- 39年代宣稱的掠波高度是15-20公尺,但是最新的MM40 Block2利用先進的適應控制技術,可隨海象變化將高度壓到10公尺以下,則冒出海平面的距離變成24公里,目標的預警時間就縮短成80秒。目前宣稱掠 波高度最低的是瑞典的RBS-15Mk3,宣稱在平靜的波羅地海試射時,最低曾經達到一公尺高,則冒出海平面的距離變成16公里,目標的反應時間只剩下 48秒,便與超音速反艦飛彈相差無幾。然而,一公尺掠波高度可怕之處在於,還沒有任何一種防空飛彈的近發引信宣稱可以攻擊這種高度的目標。
  雖然超音速反艦飛彈從海平面冒出的時間極短,但也不表示目標艦艇可用的偵測時間就一定比較少。超音速反 艦飛彈為了維持高速,需要龐大的衝壓引擎產生推力,這具引擎產生的紅外線訊號也相當可觀。理論上,短波長的紅外線只能偵測到噴嘴的高熱金屬,但是中波長以 上的紅外線可以偵測到飛彈的高熱廢氣,在地平線之下,衝壓飛彈的大量高熱廢氣可能就會被靈敏的紅外線追蹤器發現。故歐洲新一代防空戰艦已經在桅頂最高處裝 上紅外線搜索追蹤器,以因應超音速反艦飛彈的威脅。我國的田單級原本也有類似裝備,後來不但田單級的小神盾計畫流產,連紅外線追蹤器計畫也惹來軍購弊案的 傳聞。 
  除了容易被紅外線標定外,超音速反艦飛彈也難以在雷達上匿蹤。一方面是超音速反艦飛彈的體積太大,雷達截面積本來就明顯,另一方面是次音速飛彈可以利用多稜角的構形大幅縮小雷達截面積(例如,挪威與德國合作的NSM飛彈)。而目前的超音速反艦飛彈為了降低 阻力,減少氣動力設計難度,仍然是傳統的圓柱彈體,圓錐彈頭,沒有跡象顯示哪一個國家可以引入匿蹤設計的。 
  超音速反艦飛彈不但容易被紅外線標定,另一個缺點是不能使用紅外線尋標器。因為紅外線尋標器需要降低 尋標器附近的熱噪訊才能提高靈敏度,然而超音速彈鼻受到超音速震波衝激,溫度不容易降低,使得設計一具可用的紅外線尋標器相當困難。這可能就是雄三飛彈放棄雄二飛彈的『主動、影像紅外線導引』改採『主動、被動雷達導引』的原因。不過改用被動導引的雄三飛彈也可能作為反擊對岸雷達站之用。 
  故,超音速反艦飛彈面對老式人工接戰的戰艦而言幾乎是致命武器,但面對下一代多目標接戰,高速反應的防空戰艦而言,其效能的提昇未必如此明顯。事實上,現代海軍最主要的反反艦飛彈武器仍然是『軟殺手段』,雖然反艦飛彈已經擊沈過不少軍艦,但仍沒有一艘軍艦 在完成電戰反制、誘餌拋射的動作後仍然被反艦飛彈命中的。例如在福島作戰中,被命中的雪菲爾號是當時唯一沒有進行電戰反制作業的軍艦,其他收到格拉摩根號 的警報而進行反制作業的軍艦,都沒有被命中。
  或許,超音速反艦飛彈最大的威脅是一擊必殺的破壞力,傳統反艦飛彈並不容易擊沈敵艦,例如被命中的雪菲 爾號是因為引發的火災而放棄的,而史塔克號即使挨了兩發,仍然沒有沈沒,可以回港修理。而超音速反艦飛彈的巨大動能,宣稱可以一到兩發之間擊沈巡洋艦以下的艦隻,無形間對敵軍官兵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 
  故,一般的報導中,賦予超音速反艦飛彈過多的『神話』。事實上,超音速反艦飛彈並不是不可反制,甚至不一定比較難反制。但這仍然無損於其相對上的軍事意義:縮短對手的反應時間,無論如何都縮短對手思考的時間,也讓對手官兵犯下的錯誤更缺乏時間去彌補。而一擊必殺的摧毀威力,也使得被命中的『萬一』造成更大的壓力。故超音速反艦飛彈科技仍有其值得發展的意義,但仍然不是每個國家都認為值得發展,因為次音速反艦飛彈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http://www.diic.com.tw/comment/news-old/000306.htm

日本空軍裝備超音速空艦導彈對中國海軍艦艇進入太平洋形成威脅

  60多年前,曾經有一支陣容強大聯合艦隊威風凜凜地浮現在西太平洋的海面上,它是人類海戰史上所有曾主宰一時的海上勢力中,唯一一支由非白種人所建立的艦隊。這支艦隊曾經在太平洋上耀武揚威雄霸一時,但在1941~1945年的太平洋戰爭中,被實力更爲強大的美國海軍徹底殲滅。它就是日本人心中的驕傲與痛處——日本聯合艦隊。二次大戰結束後,昔日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國開始屈服于美國之下;在自身憲法的規定中,日本是不能擁有軍隊的,而只能有一支被稱爲“自衛隊”的准軍事力量。日本海軍記者伊藤正德在其于上個世紀50、60年代撰寫的《聯合艦隊的覆滅》中這樣說過:“與昔日的聯合艦隊相比,日本海上自衛隊充其量不過是一種玩具”。然而曾幾何時。昔日被美國徹底摧毀的日本,在美國的庇護下,很快從廢瓦礫堆中站了起來,再度成爲亞洲經濟.科技巨人。不僅如此,其所謂的“自衛隊”的日本武裝力量在人數的限制下,努力朝“質精”的方向發展,加上日本雄厚的工業實力作爲後盾,建立了一支裝備堪稱精良、足以稱霸西太平洋的軍事力量。目前就日本海上自衛隊而言,已經是西太平洋地區除了美國海軍以外排名第一的海上力量,其艦艇和戰機的總體實力在全球也名列前茅。無論是裝備質量還是數量都超過周邊的中國、韓國以及臺灣地區。
  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共有各型艦艇163艘,約40萬噸,大中型艦艇數量位居世界第三。其中驅逐艦和護衛艦共58艘,這些艦艇裝備先進,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大部分軍艦是近10多年裝備的新艦,有的艦艇甚至比美國的艦艇還新。潛艇19艘,有最新的蒼龍級1艘、親潮級9艘、 春潮級10艘、 汐潮級2艘(訓練)。這些潛艇均設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配備89式重型魚雷、 “捕鯨叉”式反艦導彈共20枚。飛機330架,其中85%爲岸基飛機。岸基飛機中,反潛機158架(P-3C反潛巡邏機100架),各種支援飛機120佘架。日本海上自衛隊固定翼反潛飛機和反潛直升機的配置數量,除美國海軍外。其他國家海軍難以比擬。
  日本海上自衛隊艦隊主要擔負海上機動作戰任務,地方隊則擔負近海防禦任務如沿岸防禦、基地警戒、反潛護航、掃雷、後勤補給、裝備維修等。海上機動作戰包括反潛護航、海峽封鎖、保護1000海裏海上交通線、水面打擊、掃雷布雷等。這些作戰以海上自衛隊爲主,其他軍種協同實施。根據本國南北狹長的地理特征以及考慮到未來海上作戰的需要,日本將海上自衛隊的主要作戰兵力相對固定地部署在橫須賀、吳港、佐世保、舞鶴、大湊五大海軍基地和鹿屋、八戶、厚木、岩國、館山和那霸六大航空基地,其中尤以橫須賀和佐世保是兵力部署的重點。日本海軍一半以上的主戰艦艇和3/4的反潛作戰飛機都部署在橫須賀和佐世保基地以及周圍的航空基地內。橫須賀是日本海軍艦艇部隊的指揮中心,設有聯合艦隊司令部、護衛艦隊司令部和潛艇艦隊司令部,同時它也是美國第7艦隊在西太平洋的主要海軍基地。日本首都東京以及橫濱、名古屋等大商港都在橫須賀警備區內,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日本海軍的重點設防區。橫須賀地處日本列島的中部,平時部署兵力,戰時可南北支援和東西機動。日本1000海裏海上航運帶的東側列島屏障,也在橫須賀警備區內。至美國的東南海上航線的反潛護航任務也主要由部署在橫須賀的部隊承擔。佐世保位于對馬海峽的出口處。在佐世保部署重兵力,其主要目的是爲了戰時控制和封鎖對馬海峽和輕津海峽,同時也是爲了確保日本通向東南亞的西南航線的安全。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艦艇有兩大特色:第一就是全艦采用美式艦艇的設計風格,例如方形的首樓結構、格子桅、美制的艦載武器裝備等。另一個特色就是船齡新,艦艇汰換速度高居世界第一。日本海上自衛隊80%以上的主戰艦艇艦齡都在15年以內,潛艇部隊的潛艇服役達到16年就退役封存,而且每年都新造一定數量的大型水面作戰艦艇、常規動力潛艇、水雷作戰艦艇或其它新型作戰艦艇,這種現象在世界各國海軍中是極爲罕見的。這不僅是爲了讓日本海自艦隊隨時擁有最新型、狀態最佳的艦艇,也是爲了配合日本國內造船業的發展。

  扼守海峽的重要性

  “海權論”的創始人、美國前海軍學院院長馬漢曾經提出“戰略線中最重要的是涉及到交通運輸的那條線,交通支配戰爭”。因此作爲海上交通線的咽喉——海峽,曆來是海洋爭奪的重要內容,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日本是個島國。在海峽的保衛上有著比其他國家更加強列的意識。日本工業産值的73%都集中在沿海地區。城市人口的76%集中在沿海一帶。另外,它還是一個工業高度發達而資源極端貧乏的國家。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幾乎都要進口,如煉焦煤、鋁和棉花均爲100%進口,石油爲99.8%,鐵礦石爲99.4%,錫爲98%,糧食自給率只有1/3左右。而工業産品如汽車、機械設備和電子産品等則需要大量向國外推銷,這些進出13貿易大都依賴海上運輸。 

  此次中國海軍艦艇編隊穿越的輕津海峽,對于日本有這極爲重要的戰略意義。海峽東西走向,長約130千米,南北寬18~75千米。海峽中間開闊、兩端狹窄,東端寬約20多千米,西端寬只有18千米。海峽地形崎嶇不平,東深西淺,西部最淺處1 33米,東部最深處449米。中央水道一般水深200米,最深處521米。
  海峽橫向海底也是高低懸殊,如從龍飛崎到白神岬間。延伸著兩個突起部分,其間爲深度280米.350米、450米的3個海底窪地。日本海同太平洋間海水通過海峽進行交換。日本海中暖流彙集于輕津海峽然後流出。從海峽流出的海流同來自白令海的寒流在外海相遇,使海峽附近不僅有從海中深處帶至表層的營養鹽類。而且有來自熱帶性和寒帶性的浮遊生物,爲重要的漁業基地、日本海與太平洋間的重要通道。對馬暖流從日本海東流向太平洋,時速2~4海裏,與千島寒流會合後産生濃霧,影響東部海上活動。此外,該海峽全年不封凍,是日本海北部唯一不凍的海峽。北海道的函館及本州的青森是海峽內的主要港口。

東洋武士刀——日本的空艦導彈

  上面我們簡要的介紹了日本海上自衛隊以及輕津海峽的情況,然而決定日本海上作戰能力的還不僅僅是日本的艦隊,日本航空自衛隊裝備的大量的支援戰鬥機和其所搭載的遠程反艦導彈才是對中國海軍最爲實質的威脅所在。戰後由于美國政府對日本軍事力量的限制使日本空中力量的裝備發展在半個世紀中並不平衡,日本的空中打擊力量和遠程攻擊機的發展一直受到美國政府和軍隊的壓制。其實質上是被確定爲一支作戰範圍有限的戰術空軍,而裝備發展也是以仿制從美國引進的作戰飛機爲基礎。
  日本空中自衛隊先後裝備了引進美國技術生産的F-86、F-104、F-4EJ和F-15J戰鬥機,從美國引進的先進戰鬥機使日本空中作戰力量在裝備技術水平上達到了世界一流的標准。隨著日本國內工業技術和經濟實力的發展,日本已經不再滿足于仿制美國的作戰飛機,開始向發展適合自己本身軍事需要的作戰飛機進行努力。日本爲空中作戰力量發展先進戰鬥機的努力。一方面是要使日本空中自衛隊能夠獲得適合本身戰術需要的現代化戰鬥機,另外一方面也是准備通過對性能較好的作戰飛機的研制,盡可能的恢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被破壞的空中裝備研制能力。
  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日本先後通過仿制T-33教練機、研制T-1/2教練機和F-1支援戰鬥機來逐步恢複自身的航空制造水平。1984年日本防衛廳又提出並且初步確定了新型支援戰鬥機的基本設計要求,這就是當時的FS-X,也就是後來名噪一時的日本F-2支援戰鬥機。日本防衛廳對新型支援戰鬥機所提出的技術指標仍然是以對海攻擊爲主,FS-X戰鬥機在執行對海軍作戰任務時可以同時攜帶4枚反艦導彈,在挂載4枚反艦導彈和2枚空空導彈執行反艦作戰任務時的作戰半徑要不低于800千米。FS-X戰鬥機在執行對空作戰任務時可以攜帶6枚空空導彈,其中具備中距迎頭攔截能力的雷達制導空空導彈爲2~4枚。FS-X戰鬥機具備較大的航程和完善的航空電子設備,有能力在夜間和惡劣氣候條件下執行對艦(地)攻擊和對空作戰任務。從這項計劃要求中我們不難看出,當時FS-X主要是要突出空中對艦打擊能力的提升,而FX-S研制的時期正好是反艦導彈逐步代替航空炸彈作爲空中對艦攻擊主要力量的變革時期,此時日本與支援戰鬥機配套的空射型反艦導彈的研制起步也不算晚。 
  1973年,日本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第三研究所和三菱重工株式會社一起開展日本航空自衛隊提出的空艦導彈論證和研制工作。憑借良好的技術基礎和研發能力,1977年就進行了第一次空中飛行試驗。1979年3月,日本航空自衛隊在新島試驗場用21枚樣彈進行了攻擊海上固定目標試驗和作戰適應性試驗,導彈的飛行性能和作戰性能都得到了充分考核。1979年8月,由F-1戰鬥機發射了4枚試射彈,全都准確命中了40千米外的靶船。從而完成了定型試驗。新型導彈被正式命名爲ASM-1,于1980年投入量産,次年正式裝備日本航空自衛隊,因此也被稱爲80式或81式空艦導彈。
 ASM-1空艦導彈全長3.98米,彈徑0.35米,翼展1.19米。發射重量600千克,發射高度760~3048米。最大射程50千米,巡航高度1 5米,飛行速度馬赫數0.9。ASM-1外形和美國“捕鯨叉”反艦導彈非常相似,采用正常式氣動布局,彈體頭部帶半圓形整流罩,彈翼和尾舵呈X-X形配置,處于同一平面,4片穩定彈翼位于彈體中部,4片控制舵面位于彈體尾部,尾部呈平底形。導彈采用模塊化設計,從前至後可分爲5個艙段:導引頭艙、控制艙、戰鬥部艙.發動機艙和尾艙。其中導引頭艙內裝有三菱電子公司的單脈沖主動雷達導引頭;控制艙內裝有日本航空電子設備公司的。慣性導航系統、日本無線電公司的ANV-7調頻連續波無線電高度表以及自動駕駛儀和電池組;內裝200千克半穿甲/爆破戰鬥部,配用觸發延時引信和近炸引信。發動機爲1臺固體火箭發動機,尾艙段主要裝有電動舵機和舵面。
  1986年,三菱重工開始了增程型ASM-1C空艦導彈的研制工作。在保持基本氣動外形、導引頭和戰鬥部完全相同的情況下對導彈結構進行了優化設計,ASM-1C的發射重量由ASM-1的600千克降低到510千克,射程卻增至55~65千米(不同途徑獲得的性能參數有差異)。1992年ASM-1C設計定型並量産服役,也被稱爲“91式”空射反艦導彈。
  ASM-2導彈依然由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和三菱重工承擔研制和生産任務,試驗工作在1 989年就開始展開,至1 991年順利完成了技術試驗,據稱試射彈全部命中目標。從1992年開始,航空自衛隊使用了F-4EJ和T-2/F-1戰機,分挂載飛行和實彈發射兩個階段進行了10枚導彈的試驗。試驗結果表明ASM-2空艦導彈在各個方面都達到了航空自衛隊的要求。1993年,ASM-2完成定型試驗,並進行小批量生産,當年航空自衛隊就訂購了25枚。1995年,ASM-2空艦導彈正式裝備航空和海上自衛隊,亦稱93式空射反艦導彈。
  ASM-2彈長3.98米,彈徑350毫米,翼展1.19米,彈重610--F-克,巡航速度爲馬赫數0.9。從外形上看,ASM-2與ASM-1十分相似,但改用渦噴發動機取代固體火箭發動機作爲動力,射程增至150千米。ASM-2的制導方式爲慣導+紅外成像制導,采用先進的紅外成像和圖像處理系統。在當今世界各國裝備的反艦導彈中,采用紅外制導的型號非常少見,射程超過100千米的紅外制導反艦導彈可以說僅ASM-2一家。日本技術人員敢于采用這種幾乎獨創的制導模式,體現出了他們對電子元器件優良品質的充分信任。雖然日本自衛隊和民間刊物對ASM-2獨特的制導模式推崇有加,航空自衛隊與三菱重工還是于1996年左右爲ASM一2研制了反輻射導引頭。反輻射型ASM一2據稱已于2000年前定型並量産服役,也使日本成爲當今世界爲數不多的幾個能獨立研制生産反輻射導彈的國家之一。
  2006年10月份出版的一本日本軍事刊物上,刊登了一張照片:一架F-2戰鬥機攜帶著兩枚從未見過的反艦導彈,尖銳的頭部和彈體上的沖壓發動機明確地告訴人們它是一種超聲速導彈,圖注上文字說明的中文大意是:2006年8月10日,駐岐阜基地日本航空自衛隊飛行開發實驗團的F-2A戰鬥機正在進行新型ASM-3超聲速飛航式導彈載飛彈(“載飛彈”就是尺寸、外形、重量以及重心位置等各方面特征與真彈完全相同的模型)搭載實驗。該彈采用了特有的“整體火箭沖壓發動機”,可以超聲速飛行並具有一定的隱身能力,尺寸比EASM一1和ASM-2都大,彈體下方有兩個沖壓發動機進氣口。這些文字明確地告訴人們——這是一種名爲ASM-3的日本新型飛航式導彈。2006年10月26日,英國《簡氏導彈與火箭》又報道了ASM-3首次試射取得成功的消息。 
  從照片上看,ASM-3型導彈僅有安裝于彈尾的一組控制面,共三片,三個舵面的夾角呈120度分布。根據一般的飛行控制理論和常識,采用這種除尾舵外沒有任何其他控制面、過于簡單氣動布局的飛行器,在空中高速飛行時較難改變飛行姿態,轉彎半徑大、耗時長,尤其是在低空,想要做出比較複雜的機動動作近乎不可能。從已知導彈型號看,只有一些用于打擊固定目標、對于命中精度不是十分高的地地彈道導彈采用這種氣動外形(有些重視精度的地地彈道導彈也有不止一組的控制面)。也就是說,ASM-3型導彈的彈道軌迹比較簡單,不大可能是當今世界上流行的低空突防+末端機動的飛行模式。
對于該型反艦導彈目前國內各方面的資料來源並不多,而有些學者認爲ASM-3反艦導彈很可能采用一種極爲少見的彈道模式:高空突防+末端大角度俯沖攻擊,亦稱“過天頂攻擊彈道”。之所以說這種彈道模式少見,是因爲目前“已知”采用“過天頂攻擊彈道”的飛航式導彈只有一個型號,那就是原蘇聯的X-15C(北約編號AS-16,綽號“反沖”)超聲速空射飛航式導彈。X-15C的突防方式十分奇特:導彈發射後先爬高到4萬米高空。然後主動雷達導引頭開機搜索目標,發現並鎖定目標後立刻關機,轉入大角度俯沖,在近似垂直加速中將速度加到馬赫數5。這種“高抛下擊”的彈道模式與彈道導彈的飛行軌迹十分類似,因此X-15C也被描述成爲一款“准彈道飛航式導彈”。“過天頂攻擊彈道”正處于“海麻雀”、“密集陣”、“海拉姆”等西方國家海軍普遍裝備的近防武器的盲區,即使是荷蘭“守門員”之類的“具備過天頂攔截性能”的近防炮,也難以攔截速度如此高的目標。
  ASM-3的氣動外形與傳說中的X-15C非常相似。前面已經說過。ASM-3不大可能具備低空突防能力,那麽也就意味著其很有可能采用“高抛下擊”的“准彈道飛行模式”。這樣一來,只有馬赫數3左右的速度是遠遠不夠的,對于有一定反彈道導彈能力的區域防空導彈來說,彈道軌迹簡單、速度低于4倍聲速的目標完全可以攔截(等于是一枚低速彈道導彈)。因此,ASM-3導彈的速度可能達到馬赫數5以上!而英國“簡氏導彈與火箭》則宣稱ASM-3使用的是“雙沖壓發動機”,還有消息稱該彈“發射和加速階段由組合循環式火箭發動機推進,在超聲速巡航階段由吸氣式沖壓發動機推進”。ASM-3的裝備服役在很大程度上讓我們看到了日本軍事力量開始突破專守防禦的底線而向進攻性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在通往西太平洋的路上,穿越輕津海峽只是中國海軍剛剛邁開的第一步,接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面臨的挑戰也將更多。不言而喻對于此次穿越輕津海峽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而言,雖然日本擁有東亞地區除美國以外最爲強大的艦隊,但是這些搭載上述先進空艦導彈的日本支援戰鬥機才是最具威脅的對手。它們可以在任何時間從任何方向上對在有爭議海域活動的敵方艦艇編隊發動飽和打擊,而面對這種夾雜著亞聲速和高超聲速導彈的打擊波,當前我們的海上防空力量還是顯得比較單薄。因此,大力發展艦載防空武器系統,不斷提升艦隊的綜合防空能力,加強海上空中力量的建設應該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海軍建設的重點。只有在保證在戰區上空絕對安全的時候。海軍的水面艦艇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航空世界第2期)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2-02/0939540483.html

臺灣之榮光!!世界第一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

Mercury 在 2007/10/20 20:45 由於此文章對 DAIMOS11進行如下操作:威望由 0 減少至 -1。理由: 未註明圖片來源

10月10日真是大喜的日子,臺灣展出一些反制武器,其中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真的讓我大吃一驚,想不到臺灣居然真的能做出這樣先進的超音速反艦飛彈,還真的是超俄羅斯可以自稱世界第一了!!|

先拿大陸從俄羅斯進口吹成航空母艦殺手的日炙飛彈來
由上到下~分別為日炙反艦飛彈 雄風三型反艦飛彈 雄風二型反艦飛彈
雄風三的體型重量遠低於日炙這表示雄風三的技術層次比日炙高很多
雄三"射程據說普通型300KM,加強型600KM;速度兩種大約都在2.5Mh左右"雄三"據說僅兩噸多,空射型僅1800KG,而射程同樣300KM

俄羅斯SS-N-22(3M80E)日炙反艦飛彈
彈長:9.4公尺
彈徑:1.3公尺
彈重:4000公斤
彈頭:300公斤
導引方式:直昇機中途導引+終端主/被動雷達DCD]
最大射程:120公裏/改進型160公裏
動力來源:衝壓發動機
巡弋高度:7~20公尺
最大飛行速度:2.4馬赫

大陸軍壇有幾個小白把大陸80年代發展失敗的C-101,C-301和臺灣的雄風三比,其實照片擺一擺就清楚光看照片外型比就知道C-101,C-301都還是外掛的沖壓引擎和雄三整合進彈體的衝壓引擎根本不同代的,傳聞中連加力火箭都整合進彈體,那就又更差一代了,根本沒有可比性,有點像拿F-22去和MIG-21比

C101
采用鴨式氣動布局,動力包括2臺沖壓噴氣發動機、2臺固體燃料助推器,飛行速度2馬赫,最大射程45千米,半穿甲型戰鬥部重量爲300千克,艦載型全重 1850千克/機載型1500千克,艦載型全長6.5米/機載型7.5米,彈徑540毫米,巡航高度50米,戰鬥部重300千克,翼展1.62米。

c301
發射重量34O0千克,鴨式氣動布局,在巡航段爬升高度爲100至300米,在末段飛行高度爲5至1O米。可固定或者移動發射。系統包括 4臺牽引式發射裝置、1部警戒和目標指示雷達、1部火控系統、1臺供電車以及8部導彈運輸裝填車。其反艦導彈基數爲8-12枚,運輸車共計16輛,最大運行速度爲60千米 /小時。射程130-180千米。.

雄三PK俄羅斯紅寶石

紅寶石是俄羅斯做新的超音速反艦飛彈,以前號稱世界第一
如果雄三射程只算略海彈道120公裏,以雄三小多了輕多了的外型,也是雄三勝!!雄三還真的可以說叫我世界第一的超音速反艦導彈

再比較世界其他超音速反艦飛彈,俄印和製的布拉莫斯,比臺灣雄風三還差了一點
在航展上露面的新“布拉莫斯”導彈全長8.1米,導彈發射/儲存器全長9米,彈徑670毫米,發射重量3噸。它可攜帶重達200公斤的常規彈頭,也可攜帶核彈頭,加上其飛行産生的動能和剩余燃料,“布拉莫斯”對艦艇乃至地面目標都具有強大的破壞性。它采用梭鏢式氣動布局,導彈表層塗抹有印度自行研制的雷達吸波塗料,可在最大程度上躲避警戒雷達的搜索探測,降低了被提前發現的可能性。新導彈采用印度HAL公司研制的新式小型整體式沖壓發動機,飛行馬赫數爲 2.5~2.8,最大彈道高度1.5萬米,在飛行末段可下降爲10~15米高度並且作蛇形機動以躲避敵方攔截。新“布拉莫斯”導彈的射程從原來的 50~290公裏提高到350公裏,法國的ANF:全長5.38米,直徑38厘米,翼長0.96米,重量860公斤,彈頭重量165公斤,飛行速度是2.5至3馬赫,射程150至200公裏++f6:從指標上,雄三不如法國的anf,但是ANF還沒確定,就只好讓臺灣雄三稱王了
http://forum.dtmonline.com/leo/cgi-bin/topic.cgi?forum=5&topic=740

法國“地平線”級驅逐艦成功攔截超音速掠海目標2012-04-06中國國防科技資訊網

 

“地平線”級防空驅逐艦首艦“福爾班”號(資料圖)
據海軍觀察網站2012年4月5日報道 2012年4月4日,法國海軍“福爾班”號防空驅逐艦成功摧毀一個模擬超音速掠海反艦導彈的目標。負責目標模擬的GQM 163A Coyote超音速掠海靶彈由位於法屬裏維埃拉黎凡特島的軍方導彈試驗中心發射。
“福爾班”號驅逐艦是“地平線”級防空驅逐艦的首艦,此次發射“紫苑”30型導彈攔截了目標。“地平線”級2號艦“保羅”號驅逐艦則負責目標和“福爾班”號發射導彈的追蹤工作。
法國國防部在正式通報中表示,此次試射與法國採辦局合作進行,試射加強了法國海軍航母戰鬥群和兩棲戰鬥群在面對日益嚴重的反艦導彈威脅時的防衛能力。這也是歐洲首次在超音速掠海反艦導彈攻擊場景下,完成該高技術含量的作戰演練。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news.ifeng.com/mil/weapon/detail_2012_04/06/13694045_0.shtml

 

美國爲什麽不造超音速反艦導彈

 

美國到底有沒有能力設計制造超音速反艦導彈呢?答案是絕對有能力,並且早在1950年代就裝備了部隊,但爲什麽美國海軍到現在還在設計制造亞音速反艦導彈?答案是現有技術條件下生産的超音速反艦導彈,突防能力並不高,而且比亞音速反艦導彈的作戰效果還要差,美國在1960年代就淘汰了使用超音速反艦導彈攻擊對方艦艇的戰術,不過美國目前依然裝備著大量的超音速反艦導彈,當遇到對抗能力不強的對手時就會使用超音速反艦導彈,如果對方的對抗能力很強則使用亞音速反艦導彈,美軍亞音速反艦導彈都是專用反艦導彈,而超音速的是兩用導彈,主要用于防空而不是反艦
  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優點就是飛行速度快,理論上動用超音速反艦導彈攻擊目標,留給對方的反應時間將比遭到亞音速導彈攻擊時短的多,而且對方難以攔截,而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一回事。
  目前的技術條件下尚不能解決超音速導彈掠海飛行問題,超音速導彈至少要在距離海面20米以上的高度飛行,達到目標上空才轉入俯沖,也就是說飛行高度偏高很容易被雷達捕獲,此外導彈超音速低空飛行時由于多譜勒效應太大,雷達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從海面雜波中捕獲到導彈的回波,而且信號清晰跟蹤穩定,至于轉爲高空突防則太容易被脈沖雷達發現鎖定,此外導彈進行超音速飛行必需使用大推力的火箭或沖壓發動機,導彈高速飛行時産生的摩擦熱也很大,拖著長長尾焰的超音速導彈對于光學探測器紅外探測器來說,那是個最明顯不過的目標,很遠就能發現跟蹤。而亞音速導彈的飛行高度可以降低到波峰高度,此外多譜勒效應不明顯,對于雷達來說很難從海面雜波中截獲到,而且即使能夠發現導彈來襲也很難穩定的跟蹤上導彈,在所有的實戰中目前還沒有發現掠海飛行的亞音速導彈能被雷達在較遠距離穩定跟蹤的例子,一般都是信號時斷時續根本不可能進行較遠距離的攔截,只能在非常近的距離攔截。
  在馬島戰爭時期英國謝菲爾德號驅逐艦雷達發現導彈的距離是距離艦艇3公裏時才發現,而且信號時斷時續根本無法鎖定,8秒鍾後就中了彈,美軍的護衛艦因沒有防備,沒有啓動全部雷達,發現導彈來襲靠的竟是了望手的眼睛,導彈警報是了望手用嗓子喊出來的,只喊了聲注意隱蔽就中彈了,可見亞音速掠海導彈的突防能力是很強的並非一些人想象的那麽脆弱,在第4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對埃及與敘利亞海軍艦艇發射加伯列導彈,沒有1艘阿拉伯海軍艦艇的雷達發現了導彈,全部都是了望手肉眼發現導彈,而且都是2-3秒後就中彈,可見即使是夜間了望手也是在1000米左右的距離才看見了導彈
  那麽超音速反艦導彈又怎麽樣呢?目前多數艦艇的雷達都能在50公裏甚至更遠距離發現並鎖定它,用光學探測器同樣可以在幾十公裏外發現導彈,如果采用高空彈道,那麽在200公裏的距離上雷達與光學探測器就能捕獲導彈,在白天用肉眼也能在7-8公裏距離發現導彈尾焰,夜間則20公裏距離就能用肉眼發現導彈尾焰,對于艦艇來說因爲導彈的射擊目標就是自身,所以艦艇攔截導彈屬于迎頭攔截,主要雷達或光學系統能鎖定目標就能用防空導彈擊落它,即使攔截彈的飛行速度更慢都不要緊。
  毛子國60年代的SA8導彈裝在艦艇上稱SA-N-4,這種導彈相當落後,但攔截SS-N-22超音速導彈試驗都可以做到4發4中,但這種導彈對SS-N-25亞音速導彈則完全沒有攔截能力,可見目前的超音速反艦導彈不但留給對方的反應時間比亞音速導彈還長的多,而且攔截起來更要容易的多。當然如果對抗方缺乏反制能力的話,超音速反艦導彈還是不錯的選擇,例如,越戰時期美軍使用麻雀3空對空導彈攻擊北越魚雷艇就擊毀了目標,在兩伊戰爭時期美軍與伊朗的海上沖突中,美軍的護衛艦對伊朗喬森號導彈快艇發射了標准導彈,後者雖然用雷達發現了導彈,但因無防空導彈與幹擾設備,沒有攔截與幹擾能力,只能進行急劇機動,然爾無法擺脫,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導彈飛來,結果喬森號被擊沈。
  從喬森號被擊沈的戰例可以看出,美國的超音速導彈反艦能力比毛子國的更強,毛子國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只能攻擊大型艦艇,對快艇則無法射擊,即使是毛子海軍的SA-N-3防空反艦兩用導彈也不能射擊小型海上目標,但美軍的標准導彈可以可靠的射擊海上的小型快艇。
  美國1950年代就發展了多型防空反艦兩用導彈,黃銅騎士,韃靼人,標准都是防空反艦兩用導彈,都可以射擊飛機與海面艦艇,此外美軍1950年代的波馬克1/2導彈也能攻擊艦艇,采用高空彈道時波馬克2的巡航速度高達4馬赫,射擊距離可以達到1000公裏(防空800公裏),低空彈道飛行射擊距離600公裏,速度3.5馬赫,但波馬克都能擊落波馬克,韃靼人也能擊落韃靼人,標准也可以擊落標准,沒有什麽特別的突防威力,只要是迎擊狀態,目標速度根本不需要考慮,只要雷達能穩定跟蹤就行。按波馬克2的性能來看,毛子國在沖壓發動機方面的技術還差的遠,連美國50年代末的水平都沒有達到,美國50年代使用沖壓發動機的防空導彈普遍射程超過300公裏,至于2-3馬赫的超音速巡航導彈普遍有3000公裏以上的射程
  超音速反艦導彈目前遇到的無法突破的技術障礙主要有以下幾點;
1低空掠海飛行能力,超音速導彈由于音爆反射問題,導彈體積越大就越嚴重,通常5米長度的導彈降低到20米以下高度持續平飛的話,彈體就會産生震動,時間稍長就會導致導彈失控墜海或引導頭失效,歐洲聯合研制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就遇到了這個問題,目前也沒有完全解決,實驗中多次導彈丟失目標或中途墜海,估計是沒辦法了,如果提高飛行高度當然沒有問題,但太容易被擊落了,目前沒有任何防空導彈能夠射擊飛行高度在2米以下的目標,因爲到了這個高度防空導彈的近炸引信早就把導彈引爆了,點防空導彈體積小受音爆反射的影響小,而且可以采用設定彈道接近目標,避開音爆反射,但他的近炸引信卻會起爆導彈,近炸引信在這個高度根本無法區別目標與大海,除非采用遙控起爆或觸發引信,但遙控起爆未必有精度,觸發的話導彈研制難度太大,沒有幾種導彈有直接碰撞命中的能力。但亞音速導彈則不同,目前先進的亞音速導彈已經可以把飛行高度降低到1米左右的波峰高度,任何采用近炸方式的炮彈與導彈都無法攔截
  2多譜勒效應問題,由于速度快多譜勒效應明顯,即使掠海飛行都會被發現,而且也無法采取隱身設計,因爲導彈要高速飛行,彈體根本就不可能采用亞音速導彈的棱錐型或截錐型隱身設計,在雷達隱身方面大成問題,而且即使彈體能夠隱身,但超音速目標壓縮的空氣仍然能被精密雷達探測出來,即使導彈隱身但外面裹著一團可以被雷達發現的壓縮空氣,那又有什麽用???美國的F22只要進入超音速就沒有隱身能力了,就是因爲這回事,F22進入與離開戰場是超音速,但進入戰場後就要轉爲亞音速,發揮他的隱身能力
  3熱效應問題,超音速目標必須有強大的推力,目前的技術就是使用火箭或沖壓發動機等推力越大發熱越明顯的發動機,超音速目標的尾焰非常明顯,加上空氣摩擦的熱效應,根本不可能不被光學探測儀器發現,在紅外隱身方面目前而言超音速導彈根本無法改進
  4引導系統可靠性問題,超音速導彈的飛行條件比亞音速導彈惡劣的多,尤其是低空飛行時,那麽在相同技術條件下,毫無疑問飛行環境更好的亞音速導彈在控制精度,捕獲目標能力以及遭到電子幹擾時的反幹擾能力都要超過超音速導彈,而相同引導能力的導彈亞音速導彈的生産研制成本則要比超音速導彈低的多
  5末段機動能力,超音速導彈也好亞音速導彈也好,一旦被對方發現定位都會遭到攔截,躲避攔截的有效手段就是末段機動,超音速導彈速度太快,不可能做大幅度的機動(包括防空導彈),因爲過載太大了,變化很小個角度,彈體過載就很大了,此外速度太快如果近距離機動幅度一大,很可能就錯過目標了,而亞音速導彈沒有這個問題,即使進行半徑很小的轉彎或盤旋也沒有多大過載,所以末段的機動可以設定的非常複雜刁鑽,目前的先進亞音速反艦導彈甚至已經具備了錯過目標後重新返回接戰的能力,而超音速導彈的末段機動能力有限,基本是條比較直的曲線,對反攔截效果不大
  6彈體加強的潛力,現在的先進亞音速導彈已經開始計劃給導彈安裝裝甲,因爲遭到攔截被命中後如果導彈受損不大的話,那仍然可以擊中目標,但超音速導彈加固到與亞音速導彈同樣的抗打擊能力則顯然不可能,因爲超音速導彈再披挂上一層厚裝甲的話,在動力方面付出的代價要比亞音速導彈高的多,恐怕不現實,此外即使亞音速導彈加固到了中1發炮彈不過是相當地面靜止的飛機被人用手砸了個雞蛋一樣這種程度(顯然現實中不可能),那麽同樣水平的裝甲安裝在2馬赫的導彈上也沒有用處,因爲多出的1馬赫以上速度足夠讓雞蛋擊毀飛機了,遭到同樣的迎擊炮彈命中,亞音速的導彈可以當是飛機停在地面給個雞蛋砸一下,2馬赫速度的導彈則要被洞穿解體
  所以除非以後技術上能解決超音速導彈在雷達隱身與掠海飛行中的一項,美國才有可能生産專用的超音速反艦導彈,至于全部6項問題都解決,目前根本沒有看到希望,只有解決超音速導彈掠海飛行高度這項應該有希望在不久以後解決,所以日後美國就是生産了專用的超音速反艦導彈也不會停止發展更新式的亞音速反艦導彈
http://liutao584829024.wap.blog.163.com/w2/blogDetail.do?blogId=711890374&hostID=liutao584829024

 

唐飛新書爆料 「反制武器是蚊子武器」【聯合晚報 2011.08.18

 

國軍積極發展雄風3型超音速反艦飛彈、雄2E型攻陸導彈等「反制武器」,前行政院長唐飛上午表示,反制武器要看有沒有效、別人怕不怕,若我方研發反制性武器,卻沒有決定性效果,「這就跟蚊子叮一下一樣,花這麼多錢弄隻蚊子去叮別人,別人沒感覺沒反應,錢不是白花了嗎?」

 

雄三飛彈打瓦良格 「蚊子叮象」【聯合報2011.08.11

 

「二○一一台北國防科技暨航太工業展」十一日至十四日在世貿中心展出,其中也包括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牆上還畫著雄三飛彈擊中一艘外型酷似瓦良格號的航空母艦,並大書「現代剋星,航母殺手」的標語。
但用雄三打瓦良格,卻被國防部前副部長林中斌形容為「蚊子叮大象」。

 

國防部證實:雄二E、雄三飛彈量產 民國100年起服役

 

國民黨立委林郁方今日(2010/12/08)在質詢時拿出國防部100年「生產及服務作業基金」預算書,指出「戟隼」及「追風」專案將進入量產高峰期,認為這代表「雄二E巡弋飛彈」及「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將會民國100年起,陸續撥交部隊使用,趙世璋對此首度坦承,「戟隼和追風等重大國造武器系統的量產進度十分順利」,「關鍵性零組件的問題都已經順利解決」。

草繩如同雨傘節 藍委:海軍雄二、雄三飛彈快艇計畫落後

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2010年12月13日上午邀國防部副部長趙世璋與海軍官員備詢,國民黨立委林郁方透露,海軍推動主要武器為雄二、雄三各8枚的450噸級飛彈快艇迅海計畫,預算進程緩了一年,質疑落實的決心不夠。海軍參謀長李皓說,相關資料屬於機密,無法評論。但是國民黨立委帥化民反批說,詹氏年鑑寫得比軍方還清楚,別拿來唬人。

臺軍想用導彈打解放軍航母無異白日做夢

 

·近日臺灣媒體引述海軍司令王立中稱,自造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導彈已部署在「成功級」巡防艦。軍事專家宋兆文稱,極速二點五馬赫、射程達三百公裏的大型導彈目標鎖定中共據傳即將服役的「瓦良格號」航母。
據臺灣方面消息,「雄三」導彈有發射後不用管的優異性能,一旦鎖定二三百公裏外的大型艦船,如果以高空飛行方式可達兩倍半音速,不到六分鍾即可飛達敵艦,即使敵艦以三十節高速躲避,也不過機動五公裏,仍在「雄三」導彈的主動導引頭掃描範圍之內。如果「雄三」以掠浪高度飛行,也有一點八五馬赫的高速,撲向二百公裏外目標也是五六分鍾航程,敵艦還是難逃打擊。
曾經三度登艦目擊「雄三」試射的宋兆文稱,「雄三」在末端接敵時可以作三度蛇形機動。這樣,既可躲避敵艦近距離火力攔截,更能尋找敵艦死穴作致命一擊,如擊毀發動機,並引燃油庫,即使萬噸敵艦也失去動力,火災還可能引爆彈藥庫。臺軍的靶艦上兩門密集陣快炮同時攔截,也未能阻止「雄三」命中目標。
臺軍最初規劃以每艘四枚「雄三」部署于八艘「成功級」巡防艦及七條「錦江級」高速導彈艇。宋兆文則透露:「成功艦」每艘可配備八枚,九千噸級的四艘「紀德級」大型驅逐艦則可裝備十六枚「雄三」,兩個艦種齊射形成飽和轟炸,足以摧毀中共六萬噸級航母。
大陸軍事專家宋曉軍指出:蘇俄反艦導彈水平高于美國,因爲美軍反艦主要是靠航母的艦載機,反艦導彈只管打中小型艦艇。臺灣大力研發反艦導彈也是同樣道理,明知制空權在共軍,只好寄望于遠程反艦導彈。不過,「紀德艦」、「成功艦」不能先發制人,只好熬過第一波導彈和飛機突襲之後,才有希望伺機襲擊解放軍的航母及大型運兵船;但是「雄三」的載艦能逃過大陸的空襲及潛艇攔截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071c901008eq1.html

雄三脫靶 林郁方:試射就是為了找問題 2011/06/28 中廣新聞

 

  媒體報導,對岸在今年六月中旬進行大規模艦隊演習,引起日本及美國高度關注。當時我國海軍也在東南海域,秘密試射中科院量產的「雄風三型」飛彈,沒想到試射時卻疑似因為速度過快,導致目標脫鎖衝過頭,讓海軍臉上無光,全面封鎖消息。兼任國慶籌備委員會的立法院院長王金平昨天表示,建國百年國慶不會將敏感的飛彈列入項目。
雄風三型超音速攻艦飛彈,歷經十多年研發,軍方計畫耗資一百二十億在民國一百零二年前生產一百二十枚,如果加上早期研發經費,雄三飛彈每枚平均成本破億元,價格居國造飛彈之首。因具備超高速、長射程性能,對敵海上嚇阻力也列國軍飛彈之冠。
媒體報導,海軍在這個月中試射「雄三飛彈」脫靶,形同燒掉億元。對此,國民黨立委林郁方表示,他並不清楚這件事,但林郁方認為,這次脫靶應該不是人為問題,而是由於我國在研發飛彈的過程中,許多關鍵的零組件取得不易,有時候必須靠自己的力量去生產,也因此影響了零組件的穩定度。但林郁方並強調,試射就是要找出問題改進,媒體沒必要去強調脫靶形同燒掉億元,難道要軍方都不要試射?
林郁方認為,像飛彈這樣的精密武器,發生脫靶應該不是人為的問題,而是由於我國在飛彈零件取得上的困難,才會影響飛彈的穩定度。(t)
林郁方並說,有飛彈本來就要測試,就算沒中,也能藉此找出問題,並且在戰爭時達最佳狀態,媒體的報導,沒必要去強調雄三脫靶會燒掉多少錢,不要搞到軍中什麼事都不敢做。
林郁方認為,飛彈試射是國防建軍中要的工作,一定要多鼓勵,不然連飛彈年限到了有沒有問題都不知道。

傳研發反艦飛彈 國防部不評論 2012/04/10中央社

美國「國防新聞」(Defense News)今天報導,台灣計劃研發射程更遠的反艦飛彈,可能是雄三飛彈的「加長射程版」;但報導引述國防部不具名消息指出,台灣並未進行研發新型飛彈的計畫。對此,國防部今天說,對於報導有關台灣研發新型反艦飛彈內容,國防部一貫立場是不作評論。

 

印度媒體興奮稱最新型布拉莫斯導彈發射成功09-03-07 環球網

 

资料图:印俄联合研制的布拉莫斯巡航导弹

  據報道,這並非布拉莫斯II導彈的首次發射。1月20日,該導彈第一次試射時在升空後偏離航線,試驗宣告失敗。這次失敗讓印度有關部門相當難堪。盡管印度軍方表示,上次失敗的原因已經找到,制導系統軟件存在的“小問題”已得到解決,但這次發射得到印度各界的廣泛關注。導彈發射成功後,印度媒體大爲興奮。印度官員宣稱,布拉莫斯II導彈的技術“無與倫比”,不僅速度快讓攔截系統來不及反應,而且采用的新型導引頭可以讓導彈命中隱藏在建築群中的“小型目標”,具備“定點清除”能力。
  據熟悉導彈技術的專家介紹,與美俄等國的巡航導彈講究遠航程不同,印度巡航導彈更偏重高速性能。自2007年起,印度陸軍和海軍已經陸續裝備布拉莫斯I型導彈,這種導彈的速度爲2.5倍音速,射程超過280公裏,就已經是當時世界最快的巡航導彈了。印度軍方認爲,常規巡航導彈飛行速度爲亞音速,很容易被攔截。而5馬赫以上的超高速將使布拉莫斯II具備更好的突防能力,此外和美國“戰斧”巡航導彈相比,布拉莫斯II的重量相當于前者兩倍,由于具備極高的動能,戰鬥部的破壞威力也顯著提高。但另一方面,由于高速性能對發動機和燃料的要求很高,因此印度的巡航導彈射程明顯偏短,遠不如美制“戰斧”和俄制X-555巡航導彈數千公裏的打擊範圍。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5420952/20070502064915

 

俄新型致命飛彈系統 可藏身標準貨櫃 2010-04-26中央社(楨:中早有此構想!)

 

(上圖為俄國現代艦所配P一270‧3M-80‧SS—N一22‧日炙改良版稱白蛉,反艦導彈)

俄羅斯一家公司正在行銷一種威力強大的新型巡戈飛彈系統,它可隱藏在貨櫃內,賦予任何商船摧毀一艘航空母艦的能力。
國防專家說,這種威力強大K級(Club K)飛彈系統的潛在顧客,包括克里姆林宮的盟友伊朗和委內瑞拉。他們擔心有些國家可能會把這種由衛星導向、非常難以偵測的飛彈,轉交給恐怖集團。
「詹氏防衛週刊」(Jane's Defense Weekly)專家休森(Robert Hewson)表示,「K級飛彈系統立即賦予普通載具長程精準攻擊能力,且可移動到地球上幾乎任何地點而不會引起注意。」
擔任詹氏空射武器編輯的休森說:「你能把飛彈系統隱藏在一個箱子內,並載著它到處跑而不致引人注意,這是相當新穎的構想。以往從未有人如此做。」
休森估計,此型飛彈系統的價碼約在1000萬到2000萬美元間。該系統把4枚陸射或海射巡弋飛彈塞入一只40英尺標準貨櫃內。

印度想與以色列合研無人戰機對付中國C802導彈

  據《印度快報》2007年8月14日報道,印度軍方已經正式向以色列國防軍提出,建議兩國海軍攜手研發一種無人駕駛戰鬥直升機,以對付“中國導彈”。
  這一建議是印度海軍少將蘇雷薩?梅塔,與到訪新德裏的以色列海軍司令唐巴薩少將上周會面時正式提出的。
  梅塔少將表示,印度海軍約需40至50架無人駕駛戰鬥直升機,一旦以色列和印度海軍能裝備上這種無人戰鬥直升機,那麽將會是“革命性的一步”。
  因爲那就意味著兩國的海軍有了“獨立的空中武器”。
  以色列也非常需要這種武器。據以色列情報分析網站DEBKAfile報道,在去年與黎巴嫩真主黨民兵的戰爭中,其“哈尼特”號戰艦遭一枚“中國制造”的C-802岸艦導彈的攻擊,結果被打癱,而伊朗和敘利亞也有許多同類型的導彈。
  印度海軍也面臨著同樣型號導彈的威脅,因爲巴基斯坦從中國進口了C-802導彈。
  上述媒體報道說,C-802導彈是中國獨立設計的,能夠超低空飛行,躲過戰艦的空防系統,並且裝有高級導航系統,內置電子地圖,以及抗幹擾能力。
  據印度海軍分析人士說,如果這種無人戰鬥直升機研發成功並列裝,將會使海軍攔截來襲反艦導彈的能力大大增強。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08-18/1058460372.html

 

據防務新聞網2007年1月6日 以色列“薩爾5”輕護艦于2006年夏天在黎巴嫩沿海被真主黨發射的導彈擊中,六個月後,一項調查顯示這次事件並不是“薩爾5”本身的技術問題。
  戰後,有一份對C-802襲擊中。“哈尼特”號的詳盡研究報告,上面確認了導致“薩爾5”上4名船員死亡的這次導彈襲擊並非艦船本身技術上的缺陷,而是缺乏操作准備。
  起初懷疑是雷達的故障導致了真主黨在2006年7月14日成功襲擊“薩爾5”,但專家們一直認爲Elta脈沖多普勒(Pulse Doppler)監視系統的小故障只會影響到探測的距離,而非精度。因爲“哈尼特”號當時所在的位置離黎巴嫩海岸不到10海裏,探測距離受影響的雷達只要在襲擊時操縱得當還是能探測到來襲威脅的。
  更重要的是,本土制造的“巴拉克”(Barak)艦艇防禦系統當時處在很佳的狀態,完全能夠跟蹤、確認並攔截這枚導彈,但它卻沒能阻止這次攻擊。同樣,其他艦艇防禦裝備,如美國産密集陣和Elbit公司的“Deseaver”誘餌控制及發射系統,當時都是功能完好的狀態,在受攻擊的那晚它們都處于備用的模式。對于其他的艦載系統,調查員證實,本土産的光-電監視傳感器、通訊及作戰管理系統都處于相當好的工作狀態,而且全部開啓運作,但用于跟蹤來襲導彈的集成海軍電子戰系統卻處于備用模式。當襲擊發生時,艦上80多名船員都在餐廳參加“安息日”前夜宴會。
  以色列國防軍(Israel Defense Force)軍事情報部發布的報告中,以一般而且含糊的語調批評了部隊對警報的忽視,報告指出了海軍指揮官的錯誤:沒有把警報提升到一個應該的高度,即沒有把艦艇的操縱從常規巡邏模式改爲高警報備戰模式。
  調查人員指出了此次受擊是一名電子戰系統軍官的操作失導致的:這位年輕的軍官在沒有告知艦艇指揮官的情況下私自把主動防禦系統調到備戰模式。海軍的消息稱,他錯誤地估計了備戰狀態下電子戰探測管的重要性,使被動防禦系統處于備用狀態,實際該系統應該在高警報模式時工作。
  海軍官員說:“對于已經發生的事故沒有任何的借口。襲擊從來就是不應該發生的。盡管很沈痛和難過,這次事故作爲一個敲響的警鍾督促我們改正錯誤,爲下一輪的任務作更好的准備。”
http://9link.116.com.cn/node/17568

 

法飛魚擊敗中國C802贏卡塔爾反艦彈合同

 

  中評社北京2010-4月29日電/東方網消息:美國環球戰略網28日報道稱,在印尼、泰國等紛紛選擇採購中國C802反艦導彈裝備各自軍隊的背景下,卡塔爾卻在選擇反艦導彈時放棄了C802,而選擇了法國的“飛魚”反艦導彈。
  報道稱,卡塔爾目前正在購買新型噴氣推進式“飛魚”反艦導彈,以替換其陳舊的火箭推進式導彈。這些新導彈將被安裝卡塔爾的部分快速攻擊艇上。卡塔爾目前共有7艘快速攻擊艇,這些艇安裝有76毫米口徑大炮或30毫米口徑機槍。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新“飛魚”MMBlock3型導彈配備渦輪噴氣式發動機,因此其射程達到了原有導彈的兩倍——180公裏。
  報道稱,新型噴氣推進式“飛魚”導彈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應對源自中國的競爭。例如,印尼日前便選擇採購更廉價且射程更遠的中國C802A反艦導彈,而放棄了火箭助推式的“飛魚”導彈。中國的C802A導彈長6.8米、直徑360毫米、重682公斤,可攜帶重165公斤的彈頭。C802最大射程為120公裏,而且飛行速度可達每秒250米。
  與C802相比,法國“飛魚”導彈大小和性能相同,但其成本卻是前者的兩倍(每枚導彈的價格在100萬美元以上,但眾所周知,製造商可以靈活定價。)比較而言,印尼認為中國的C802導彈是個更好的選擇,尤其是在印尼任何時候都不打算發動戰爭的情況下。因此,印尼沒有必要花費更多資金,購買價格更高、實戰效果更強“飛魚”導彈。
  此外,泰國最近在翻新其於20世紀90年代從中國購買的053H級護衛艦時,也選擇購買中國的C802反艦導彈,以取代陳舊且笨重的“上遊-1”號(SY-1)反艦導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3/0/5/3/101305389.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305389

 

中國鷹擊-83導彈專打航母被譽為海上屠夫? 2006-05-09青年參考

国产C802A反舰导弹可摧毁3000吨级护卫舰(图)

中国鹰击-83导弹专打航母被誉为海上屠夫(图)

两座四联装YJ-83反舰导弹  
據《華盛頓時報》比爾‧蓋特茨介紹,中國的“殲/轟-7”在華北渤海灣試射了YJ-83反艦巡航導彈。試驗結果令美國情報官員震驚。直到不久前,美情報官員預計YJ-83的射程為75英里,但新試驗的導彈射程為155英里(250公里),超過美國海軍“標準二型SM2”防空導彈。美國五角大樓官員認為,這種導彈是北京針對航空母艦和其他軍艦發展遠端打擊能力的一部分。
   《華盛頓時報》援引美國官員的話說,這類導彈說明,中國方面在打擊敵方艦隊發麵已經擁有了新的戰鬥力。美方相信YJ-83是C-801 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的變種,由於速度快,艦隊很難擊落它。
   據介紹,YJ-83導彈又稱為C-803,是一種低超音速掠海反艦導彈,被稱為“海上屠夫”,由解放軍海防導彈研究院在1999年10月1日50周年國慶閱兵大典前研製成功,並在國慶閱兵時以實體亮相。它也被解放軍稱為是“爭氣彈”。國防專家說,YJ-83還有在飛行中接受目標資訊的能力。詹姆斯基金會中國軍事專家費舍說,YJ-83新導彈將裝備到JH-7a改進型戰鬥轟炸機上。費舍說,該導彈有250公里的射程,解放軍可以在美國海軍防空導彈標準SM-2火力範圍之外發射。美國“標準-2”導彈裝備在臺灣的美制“紀德級”驅逐艦上。
   據美國媒體報導,中國正在建立“海上長城”,海面武力包括艦對艦、艦對空和空對艦導彈;“隱形戰線”包括電子戰:示假、干擾、電子對抗、電子偽裝等手段將用來破壞對方的精確制導武器和雷達。作戰技能則突出“三打三防”:打隱形飛機、巡航導彈、直升飛機、防精確打擊、電子干擾和偵察監視。
http://mil.news.sina.com.cn/2006-05-09/1446369055.html

心有余而力不足,鷹擊83不是我軍“殺手鐧” (2009-02-13 )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各國海軍都以對艦攻擊導彈作爲現代海戰的首選武器系統,中國海軍也同樣在加快對艦載導彈作戰系統的更新換代工作。在筆者對中國海軍艦隊與日本海軍艦隊以及中國臺灣海軍主力艦艇對比的一系列文章中,對中國海軍的現役反艦導彈的情況作過不少分析。可是在這方面主要將重點放在中國海軍近年來從俄羅斯引進的幾種性能較爲先進的俄制反艦導彈方面。而對中國國産的反艦導彈有一些不知不覺的冷落,可是畢竟在未來的海戰中,能夠起到作戰主角的還是這些國産化的,戰時後勤補給有保障的反艦導彈。在未來的海軍作戰系統中各種反艦導彈采用的無非是空中飛機發射、水面艦艇發射和水下潛艇發射三種形式。我這裏主要對中國海軍主力艦艇的水面發射的反艦導彈進行一些簡單的介紹
  Ⅱ、中國海軍反艦導彈的裝備現狀:
  1、中國海軍現在裝備的主要反艦導彈有以下051B、C級和052B級上裝備的YJ—83導彈,052C級170、171驅逐艦裝備的YJ-62導彈,以及中國從俄羅斯引進的現代級驅逐艦上裝備的白蛉包括改型白蛉反艦導彈,這些導彈構成中國海軍主力艦隊反艦作戰的核心裝備。從第一艘現代級來到中國以後,本人對這種被俄羅斯人冠以美國航母殺手的重型反艦導彈就一直十分關注。只要有關白蛉導彈的文章我是反複瀏覽。從內心裏講既爲它的到來增加中國海軍對付美國航母的能力提高感到欣慰;同時也是多麽希望中國海軍能夠自己制造出超音速反艦導彈。這樣在戰時中國海軍的後勤供給才有保。隨著中國海軍江南四傑168、169、170、171驅逐艦的先後投入裝備,一會是美國人說:中國海軍的C803導彈空射型可以具備250千米的打擊距離;一會又是網上傳的沸沸揚揚的170上的YJ-12超音速導彈有500千米的攻擊距離和在實用性能上不遜中國海軍引進俄羅斯的白蛉導彈,可是現在看來這一切都是我們的美好幻想,現在中國海軍反艦導彈只是在逐步提高。
  2、在中國海軍驅逐艦上真正承擔艦隊反艦作戰任務的不是從俄羅斯買回來的白蛉導彈,也不是被包裹的嚴嚴實實的鷹擊—62反艦導彈。這一是因爲白蛉是一次只能具備發射32枚導彈的數量;而鷹擊—62也只有在170驅逐艦上見過八枚導彈的身影。看來他們都是中國海軍的殺手鐧。無論他們的作戰性能如何先進,他們作爲一種中國海軍中既不能潛射、又不能空射的導彈在戰時使用上確實受到一些限制,加上從俄羅斯買回的白蛉導彈是發射一枚就少一枚,這對中國海軍的戰時後勤補給實在是一個大問題。
  中國海軍在上世紀90年代裝備中國飛魚導彈—鷹擊81後,通過引進俄羅斯白蛉反艦導彈以後。中國的導彈專業人員在中國自研反艦導彈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如果對比美國海軍驅逐艦的標准裝備魚叉反艦導彈,和俄羅斯最新的紅寶石導彈。中國的最新YJ-62反艦導彈在雷達制導方式和導彈發射距離上都接近俄羅斯和美國現役的導彈,這是中國海軍可以引爲自豪的進步。雖然中國自制的反艦導彈還不具備超音速攻擊的能力,但是中國導彈的最戰鬥部重量已經和俄羅斯、美國的導彈等同,也就意味著中國海軍裝備的中國自制的反艦導彈在打擊能力上並不遜色美、俄海軍裝備的反艦導彈。可是中國海軍的這種導彈在052C級驅逐艦的後續艦171號上不見蹤影,這只能說明作爲一種新式反艦導彈,在進行批量裝備以前還有不少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
  3、中國海軍現役裝備的這四種作戰導彈,是兩個時代的四種型號。不要說零配件不通用,就是産地都是來之中國和俄羅斯兩個國家,這不能不給中國海軍艦隊的後勤保障工作和導彈戰時補給帶來極爲不利的影響。我想就是中俄關系再好,俄羅斯的難道會在戰時及時給中國海軍運送導彈來補充吧?而反艦作戰是日本海軍八八艦隊曆來就比較重視的一個方面,與反潛和防空作戰中全部采用美制導彈不同,日本新近服役的艦艇(包括“村雨”和“高波”級驅逐艦、研制中的改進型“金剛”級驅逐艦)全部采用日本國産的90式反艦導彈。日本海軍艦隊裝備的兩型導彈是作戰水性能完全相近,另外日本國産的反艦導彈其實還是來自美國人提供的技術支援。所以在戰時這兩種導彈的所有部件可以通用,在戰爭中可以得到日本軍事工業快速生産和及時進行戰時補充。這給日本海軍八八艦隊的作戰後勤保障體系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日本海軍和中國臺灣海軍在主力艦艇上裝備的美制“捕鯨叉”導彈是現役反艦導彈中出類拔萃者,具有許多突出特點:
  一彈多用。可從多種平臺發射。既可用做空對艦AGM-84、艦對艦RGM-84、潛對艦UGM-84,還可用作岸對艦的反艦導彈,美國海軍裝備的岸艦導彈只有“捕鯨叉”導彈一種。一彈多用不但可以節省研制經費,而且大大縮短了研制周期,這已成爲研制導彈的一條重要原則。
  有較強的適應性。可從多種現役發射裝置上發射,如:“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架、“小獵犬”和“韃靼人”艦空導彈發射架、四聯裝箱式發射架、MK41垂直發射系統、標准魚雷發射管、MAU-9A/1和Aero-65A1飛機挂架等等,使導彈研制出來以後可迅速在多種運載平臺上大量裝備。
  潛隱式進氣口。采用小型渦輪噴氣發動機推進的導彈,發動機進氣口一般都突出在彈體外部,而“捕鯨叉”導彈的進氣口則隱藏在彈體內。這樣不但搬運方便,更重要的是適于從潛艇魚雷管中發射。英國的“海鷹”、瑞典的RBS-15,由于進氣道突出在導彈腹部,無法實現魚雷管發射。
  無動力運載器。水下發射所用的是一種無動力運載器,優點是運行噪聲小,有很好的隱蔽性。而有動力運載器,發動機在水下點火時噪聲大,容易暴露潛艇位置。但此型運載器對海情適應能力較差。
  抗幹擾能力強。采用頻率捷變主動雷達末制導,使該導彈有很強的抗幹擾能力,後來研制的改進型導彈裝備的紅外成像尋的頭和GPS+INS制導裝置,進一步提高了抗幹擾能力和打擊的精確程度。
  Ⅲ、中國海軍的反艦先鋒—YJ-83反艦導彈:
  中國海軍的鷹擊—83反艦導彈主要安裝在053Ⅱ、054、054A型護衛艦和改裝後的051B、051C、052B型驅逐艦上。這20艘以上的都是中國海軍可以參加遠洋外海作戰的的軍艦上。
1、中國海軍裝備的YJ-83反艦導彈是我國“鷹擊”8系列反艦導彈中的第二代改型,也是性能最好、攻擊能力最強的一種反艦導彈。其長度較C-802導彈更長一些,爲6.86米,翼展1.18米,彈徑0.36米,全重850千克,戰鬥部爲重165千克的半穿甲型,采用了延遲及觸發引信,掠海飛行高度爲35米,在距離目標5千米處下降至距海面5-7米,最大射程180千米,單發命中率爲95%以上。YJ-83延續了C-802的彈體氣動布局,長度似乎較C-802的6.4米更甚,其上保留了C-802的小型渦噴發動機結構,彈頭整流罩較前者略爲尖細,采新型固體火箭發動機,此外,折疊式彈翼的前面有一接收資料鏈的天線,可接受艦艇、直升機、甚至衛星的導引,也是分辨C-803同之前型號的主要識別標記。
  YJ-83采用了高亞音速巡航,超音速終程俯沖攻擊的作戰模式。助推器先將導彈加速到高亞音速後由渦噴發動機接管,此時助推器脫離彈體。當外部資料鏈或導彈自身彈上計算機啓動終程攻擊程序後,二級火箭發動機點火,渦噴發動機脫離,導彈進入俯沖飛行狀態,此時的導彈將在離目標20-30公裏處達到1.3~1.5馬赫的超音速攻擊速度,並可以作戰術機動規避動作。
  2、該導彈的主要特點是體積小、重量輕、精度高、抗幹擾、能全天候使用。在中國海軍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換裝C—801反艦導彈以後。中國海軍在反艦導彈方面與當時世界海軍的差距才開始縮小。它裝載在各種類型的驅逐艦、護衛艦、常規潛艇、快艇上,也能裝在轟炸機、強擊機上從空中發射。不過它的三種型號的導彈都是不具備遠程超視距打擊能力。而其改型C—802也只是因爲換裝渦噴發動機使得射程可以達到進行遠程超視距攻擊;但是無論是從導彈戰鬥部的重量,還是從導彈戰鬥部導引頭雷達的制導方式來看都沒有變化。
  3、中國海軍的鷹擊—83反艦導彈之所以可以達到最遠發射距離爲180千米,主要是它加裝了二級火箭發動機。但是在戰鬥部重量和內裝高爆炸藥重量和鷹擊—82相比並沒有發生變化,都是只有165公斤/60公斤以內的高爆炸藥。大概這也是中國海軍爲何在167、168、169等驅逐艦上安裝四座四聯裝導彈發射架的原因。但是和鷹擊—8相比在折疊式彈翼的前面有一接收資料鏈的天線,可接受艦艇、直升機、甚至衛星的導引。
  4、中國海軍裝備鷹擊—81反艦導彈是中國海軍第一次擁有進行超視距攻擊海戰的能力。盡管這種導彈的發射距離在50千米之內。而且中國海軍成功的將它使用在轟炸機、潛艇進行發射。這不僅爲中國海軍成功走向黃水奠基的基礎。同時也爲之後的中國海軍反艦導彈的研制指明了方向。在這之後中國海軍在換裝蝸噴發動機之後研制的鷹擊—82反艦導彈。除了射程翻番以外,我看並不具備遠程超視距打擊能力。而鷹擊—83反艦導彈的出現才是對中國海軍縮小與世界海軍強國在反艦導彈方面的差距的代表。
  5、中國海軍現在幾乎所有主要的水面戰艦都加裝了可能稱作HN900型戰術數據鏈作戰系統,一直以來困擾中國海軍的協同作戰能力得到提升。這樣更好地解決了不同種類艦只使用不同種類反艦導彈實施聯合作戰的問題。也使得中國海軍不對稱作戰中的“導彈飽和攻擊”手段可以發揮出更大的作戰效果。
  鷹擊—83反艦導彈作爲中國海軍實施遠程超視距飽和攻擊的主力,在反艦作戰時主要受下三個方面因素的制約:一是作戰系統如何獲得被打擊目標的目標方位、航向、航速等各種信息,並給導彈提供初始打擊方位;二是反艦導彈最後攻擊作戰的戰鬥部的導引頭抗幹擾能力;三是如何完成對進行遠程超視距攻擊的反艦導彈的中繼制導任務。
  ⑴、受地球曲面的影響艦載雷達爲反艦導彈提供直接照射的距離不會超過40~50千米。這點一樣適合中國海軍的主力作戰的驅護潛艇。中國海軍現在已經具備由遠程海巡機、和海洋偵察衛星組成的綜合探測系統探測目標。探測的被打擊目標數據傳送給地面數據處理中心進行分析處理,然後再經過衛星傳送至艦艇。這樣使得本身安裝的不具備遠程對海搜索雷達的艦艇在裝備“鷹擊—83”導彈的情況下,也能夠通過數據鏈—這一虛擬雷達系統的搜索功能對180公裏外的目標實施遠程超視距攻擊。
  ⑵、如果說可以依靠運八海巡機和海洋偵察衛星完成對海攻擊目標的搜索和定位工作,那麽在鷹擊—83導彈發射以後的中繼制導任務則不能依靠搜索距離只有120千米的直九C來完成。而中國海軍從俄羅斯隨現代級驅逐艦一起引進的卡——28反潛機,雖然它安裝在機頭下的雷達罩中的搜索雷達,可進行360°搜索,能從2100米至2400米高度上探測180公裏範圍內的水面艦艇和30公裏範圍內露出水面的潛艇。在進行超視距攻擊時,卡—28直升機可以爲導彈提供的方位坐標信息和中繼制導。可是並沒有證據表明中國海軍在051B、051C、052B等驅逐艦和053、054護衛艦上也使用這種價格昂貴的卡—28反潛機。
  中國海軍由運-8型運輸機改成的海上警戒機。機上安裝的搜水雷達是英國EMI公司的拳頭産品。基本作用是反潛(ASW)和反艦(ASuW)。在反艦工作時,雷達能夠在超過100海裏範圍內檢測、跟蹤和分類海面船只。
  該雷達是一種遠距海上監視雷達,可對防禦範圍以外的潛在目標進行全天候監視。這種遠距目標識別能力提高了載機的生存力。此外它還可以爲反艦導彈提供超視距目標數據。雷達是一種采用脈沖壓縮技術的頻率捷變雷達。所以中國海軍所有裝備鷹擊—83的作戰艦艇都可以接受運八海上警戒/引導機在導彈發射後的中繼制導。
  ⑶、和中國海軍YJ-62反艦導彈配備了一具頻率捷變導引頭相比,鷹擊—83反艦導彈所配備的單脈沖導引頭抗阻塞幹擾能力有一定的差距。另外主動雷達導引頭收索範圍可達40千米的鷹擊—62反艦導彈對比鷹擊—83導引頭的主動搜索距離大概只有它的一半。
  總之鷹擊—83作爲一種批量裝備在中國海軍主力艦艇上的反艦導彈,同時中國海航的殲轟七和轟六M可以攜帶的空射型反艦導彈。已成爲中國海軍現在進行對艦遠程飽和超視距攻擊作戰的絕對主力。但是和當今世界一流海軍強國的美俄海軍裝備的反艦導彈對比:一是不具備超音速巡航;二是導彈導引頭的雷達系統抗幹擾能力一般;三是飛行軌迹不詭異難以突破對手的艦載近防炮彈結合系統;四是導彈戰鬥部導引頭只安裝單一的主動雷達,這和俄羅斯海軍反艦導彈的主/被動雷達系統和美國海軍反艦導彈安裝有紅外成像尋的頭和GPS+INS制導裝置相比更有不小的差距。至于有人把它比喻成中國海軍對美國海軍航母編隊的殺手鐧,依筆者之見純屬無稽之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fa420f0100c3o3.html

 

英媒:世界上任何一款導彈都無法與中國C805相比?

英國《防務周刊》日稱:中國最近已成功研制出新型超音速反艦導彈“C805”,其優異的性能連美俄都驚歎不已。
根據設計,該導彈不僅能從飛機上發射,改型後也可從軍艦、潛艇甚至陸地機動車上發射。“C805”導彈最大的亮點是速度,它的速度是音速的3.5 倍,目前世界上任何一款導彈都無法相比,這也使其具有更強的打擊能力。精確性是該導彈另一個引人注目的特點,在已經進行的8次試驗中,它全部擊中目標。此外,該導彈還具有隱形能力,雷達幾乎捕捉不到它的信號。它比印度和俄羅斯聯合研制的“布拉莫斯”巡航導彈(印度一直吹噓的“神奇”性能導彈)還要先進一個擋次。
據悉“C805”導彈重3噸,長8米,直徑爲670毫米,固體燃料推進,射程380公裏,可攜帶300公斤的常規彈頭,可以從多種平臺上發射,其中包括艦只和飛機。導彈的戰鬥部裝有一個傳感器,可以探測目標,也可以改變飛行路線。 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4&subid=0&fid=121901&tbid=527

 

中國鷹擊12導彈在某些領域已經領先美國3-5年(楨:?)


美國和臺灣媒體以及新加坡《聯合早報》紛紛報導了一條看似不太起眼的消息:“中國大陸試射一枚新型反艦導彈,其射程超過預期的兩倍。”但一直關注中國軍力 發展的西方情報部門官員對此卻極為重視,認為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進一步發展遠端“超視距”攻擊能力的重要標誌,將對兩岸軍力對比和未來台海局勢帶來“重大 影響”。據華盛頓一媒體引述美國情報官員的話說,中國人民解放軍本月初曾在渤海灣上空從一架殲轟-7型戰機上發射了一枚代號為“鷹擊83”(YJ-83) 的新型反艦巡航導彈。但令美國情報官員大吃一驚的是,該導彈射程竟是美國情報部門原先估計的兩倍,達到了155英里(250公里)。而在此之前,美國情報 部門一直認為該型導彈的射程僅為75英里(120公里)。因此,美國軍方認為,中國發展“鷹擊83”型反艦巡航導彈的目的是發展出一種針對美國航空母艦或 其他船艦的“防區外”遠端打擊武力。
  西方媒體援引情報部門的分析說,中國發展的“鷹擊83”超音速導彈只是中國海軍希望引進俄羅斯“紅寶石”系列反艦導彈,並繼而自行研製下一代“鷹擊- 12”反艦導彈計畫的一部分。美國詹姆士敦基金會軍事專家理查•費舍爾曾向美國五角大樓提出警告說,等到中國從俄羅斯購買了“現 代”級驅逐艦,並以“鷹擊83”導彈大量裝備部隊後,不僅將使臺灣海峽兩岸軍力態勢“嚴重失衡”,而且將會使美國海軍航空母艦以及其他水面艦艇受到同樣 “致命的威脅”。費舍爾指出,如果“鷹擊83”導彈被裝配在俄制SU-30MK戰機或是升級的“殲轟7A”型戰機上,將會使攻擊的角度更加有利,導彈突防 的效果也大為增強,而射程不及“鷹擊83”的美國“標準Ⅱ”型防空導彈和臺灣海軍的“吉德”驅逐艦到時恐怕也只能“望彈興歎”了。
  國產鷹擊12反艦導彈是八五計畫重點專案之一,目標是研製一種通用的高超音速反艦導彈,代替現役的鷹擊八三(C803)反艦導彈。十二號彈由601,611和海 軍研究院,航太三院聯合研製。601,611負責氣動設計,海軍研究院解決制導。工程包括兩個子型號第一種彈體長而寬,呈扁平裝,裝備超音速衝壓發動機, 兩側進氣;巡航速度為2.2馬赫,末端速度高達4.0馬赫, 射程250-300公里。第二種呈圓柱體,裝備超燃衝壓噴氣,衝壓雙燃燒發動機,前端進氣; 巡航速度為4.0馬赫,末端速度高達6.0馬赫;射程550-640公里。十二號彈的雷達反射截面小於等於0.2平方米,採用慣性制導,衛星導航,戰鬥部 為250公斤常規高爆炸藥,能夠從飛機,水面艦支或潛艇上發射
  鷹擊-12是我軍最為自豪的爭氣彈!有人認為它是俄軍““紅寶石” 系列反艦導彈的國產化,鷹擊12是我軍最新的導彈,技術水準在某些領域已經領先美國3-5年(比如代號為4171導彈定型任務已完成,比鷹擊12理論上領 先整整一代,微鐳射抗干擾系統+智慧化衛星制導+ 分離假彈頭+主被動二程雷達+末段入水攻擊方式,每枚導彈造價380美圓左右)單因造價太高未被量產, 但部分技術已被東風31B型導彈使用。
  鷹擊-12和鷹擊-91統屬中國最新一級的攻擊艦艇的導彈,但後者是仿蘇型,沒有像鷹擊 -12那樣具有明顯的國產特徵。鷹擊-12運用了中國最先進的雷射技術成果,解決了抗干擾性問題,即使在脈衝炸彈的干擾下鷹擊-12的鐳射抗干擾系統仍然 可以100公里不超過1.5米的誤差(鷹擊12即使在發射時就受到了敵方的干擾,按其終極射程550公里計算其誤差也不過9米,況且鷹擊-12末段有自動 修復程式)。鷹擊-12分空射、艦射和潛射三種。鷹擊-12發射後飛想高度為 1200米的高空後接受預警雷達的第一次目標鎖定參數後,接受系統將參數發 送給鷹擊-12的鐳射制導控制系統後,鷹擊-12導彈在電子地圖的動態指揮下靜默飛行,速度為1.5馬赫,高度12-15米。當離攻擊目標50海裏的時 候,鷹擊-12分離出一枚主動式+微波熱制導式空中雷達進行最後階段制導,同時鷹擊-12 導彈4玫助推導彈點火,導彈以6-8馬赫的速度在上空預警雷達 的指令下直擊目標,攻擊最後階段戰鬥部脫離,即使敵方的密集陣或導彈攔截,對於每秒1360 米-2080米,體積不大與3立方米的戰鬥部也望彈興歎。
  鷹擊-12同時具有較強的假彈頭欺騙戰術,當當敵方在150公里開外發現鷹擊-12後,敵方用導彈攔截,鷹擊-12會將其中二枚助推火箭發射進行干擾,只不過在最後的攻擊階段攻擊距離縮短為25海裏,導彈末端攻擊速度降至為3-4馬赫。
  鷹擊12導彈的戰鬥部為800公斤的超高爆炸藥,這是為美國航母量身定做的。鷹擊-12的潛射型其戰鬥部更重達1200公斤(這就是為什麼鷹擊-12的潛射型的射程僅有360公里的原因),一枚這樣的導彈足以讓一艏90000噸的航母遭受滅頂之災!
  鷹擊-12導彈的射程為550公里,但是其燃料部是在發射前通過內置燃料調節器調節後調整其發射射程的,因此內置燃料調節器調節具有很好的調節協調作用,使得導彈在飛行速度、射程方面有很大的變數。
  鷹擊-12導彈的造價在180萬美圓一枚,因此軍方首批定量只有816枚(不包括潛射型),軍方認為如果鷹擊-12導彈的造價在每枚90萬美圓左右方可大 量訂購。因此鷹擊-12的總設計師正在考慮鷹擊-12分離出的那枚主動式+微波熱制導式空中雷達的自動回收問題(這台飛行雷達造價25萬美圓,鷹擊-12 的鐳射抗干擾系統造價更達58萬美圓,僅這兩部分占了鷹擊-12 造價的46.11%)。因此軍方僅僅將首批的鷹擊12裝到了170導彈驅逐艦號上, 168、169也只能裝鷹擊-83反艦導彈了。空軍的殲十和093核動力攻擊潛艇這些高貴血統的克敵利器才能裝備上鷹擊-12這種我們中國人的爭氣彈,相 信隨著鷹擊12的閃亮登場,將大大提高我軍攻擊航母編隊的能力
http://bbs.news.sina.com.cn/?h=/g_forum/00/04/02/view.php%3Ffid%3D33892%26tbid%3D5210&g=1

 

軍方透漏:鷹擊-62岸對艦導彈最遠射程達400公裏(楨:?) 2011-04-20

 

国产重型C-602机载远程反舰导弹亮相(组图)

據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杜文龍研究員透漏:我海軍鷹擊-62岸對艦導彈最遠射程達400公裏(楨:改裝微型渦輪風扇發動機?),我海軍司令部作戰指揮中心,可以通過海軍數據鏈系統,將前方海航預警偵察機偵察到的敵艦目標信息,源源不斷地實時傳輸至偶海軍岸防部隊導彈團作戰指揮中心,團首長可以根據敵方實時目標信息,指揮各鷹擊-62反艦導彈營,向距岸400公裏範圍內的敵海上艦艇編隊,發起超視距導彈飽合攻擊……
目前從公開的各種新聞信息中綜合判斷:目前偶海軍已換裝了三個國産鷹擊-62遠程岸對艦導彈團,分別是東海艦隊一個,南海艦隊一個,北海艦隊一個.將來應該還會換裝更多的岸防導彈團.所以,今後進入距中國海岸400公裏內的外軍敵對艦船都要小心遭它的飽合攻擊......如果該彈上了潛艇與轟六型轟炸機,就會成爲我海軍突破550千米的一柄利刃.
記者登上指揮車,綜合控制臺前,只見號手李炎均飛快地操作著各種儀器設備,電子海圖和各類目標參數不停地變換閃爍。數分鍾後,他已依據通過海軍數據鏈系統傳來的實時敵艦信息,完成航路規劃,賦予導彈攻擊參數。隨著鼠標輕點,轉向點、航速等各種數據源源植入導彈芯片。
記者在電子海圖上看到,數條顯示導彈飛行軌迹的坐標光點不斷向大洋深處的目標移動,它們從四面八方而來,有的超低空繞過島礁,有的在空中不斷轉換變向。10多分鍾後,指揮車接到上級指揮所通報:“你部導彈同時臨空,飽和攻擊有效,‘敵’艦喪失戰鬥力。”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340197

鷹擊-62

  鷹擊-62導彈與鷹擊-6/63雖然同屬鷹擊-6系列大的範疇,但完全不是一個技術擋次的新裝備。鷹擊-62的彈體似乎更細和更輕,能夠由轟-6L同時攜帶四枚(最新型轟-6K“戰神”則達6枚);052C型導彈驅逐艦則能裝載8枚艦-艦型。射程實際可達300千米以上,大大提高了我海空軍遠程海空威攝力量的強度與持續打擊能力.
  展望未來,雖然鷹擊-62的性能達到了西方八十年代後期的技術水准。但考慮綜合科技實力的差距,鷹擊-62仍然有許多急需改進和提高之處,特別是對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要求非常高的微型渦輪風扇發動機。鷹擊-62的體積、發射重量和戰鬥部重量與美國戰斧導彈差不多,但由于渦噴發動機油耗大,加上內部結構設計導致燃料裝載率不高,鷹擊-62的射程與戰斧相比存在明顯差距。   而“北鬥”II型全球導航系統的建設完善與否,則直接決定了鷹擊-62系列多用途導彈系統總體性能的高低。目前的“北鬥”I型雙星定位系統,定位精度差、用戶沒法保持無線電靜默的缺點,使其無法用于精確武器制導。
  鷹擊62反艦導彈東海演練
  2010年8月19日,中國國防部網站稱,解放軍新型岸艦導彈部隊日前在東海演練了實彈飽和攻擊。軍方發布消息配發的導彈圖片顯示的是由機動發射車運載的三聯裝“鷹擊62”反艦導彈,有媒體形容,“航母殺手”讓航母膽寒。有媒體報道說,東海艦隊在美國航母可能赴黃海演習前進行飽和攻擊演訓,不僅時機敏感而且針對性極高。這次演練突顯解放軍攻擊航母的戰術思維,因爲飽和攻擊可使相對落後的武器系統發揮較大作戰效果。
http://baike.baidu.com/view/3802912.htm#sub3802912

 

美國研發反艦型戰斧巡航導彈 配454公斤重彈頭

美国“战术-战斧”式巡航导弹
  據美國《防務日報》2009年5月1日報道 雷聲公司正在研發一種“戰斧”巡航導彈的改進型,使之能夠對付海上移動目標。
  公司自行投資一直在尋求爲“戰斧”導彈安裝新的導引頭。相關負責人表示,有幾種候選對象,但最有希望的是AESA(有源相控陣雷達)。
  除了集成AESA,雷聲公司還將添加一個接收器,處理用于目標識別的電子放射。公司還希望增強巡航導彈的網絡中心能力。“戰斧”當前擁有一條雙路數據鏈,能夠使地面觀察員在導彈的飛行過程中重新瞄准目標。
  未來該導彈還可能增添多效應彈頭。“戰斧”Block IV攜載454千克級的彈頭能夠産生極佳的爆轟破片殺傷效果。通過安裝多效應彈頭,如包括侵徹功能的彈頭,使該導彈成爲真正的艦船殺手。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5-05/0822550885.html

美國將研製新型遠端導彈反制中國反艦彈道導彈


  東方網2010-11月12日消息:據路透社10日報道,五角大樓10日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在未來兩年半時間內,研製新型遠端反艦導彈,反制中國反艦彈道導彈。
  報道稱,洛·馬公司從美國國防部高等研究計劃局——美國高等研究計劃局負責五角大樓部分技術突破項目——獲得了總值577億美元合約,負責為該局研製新型遠端反艦導彈。
  五角大樓的每日合同摘要顯示,該項目旨在研發並驗證一款可“在相當遠的距離”處攻擊其他艦艇的艦基武器,但並未做出進一步說明。
  五角大樓聲明稱,在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和海軍研究辦公室的共同努力下,該項目有望于2013年4月完成。
  報道稱,有時候,研發一款新式武器系統需要花費十年或更長的時間。作為五角大樓首屈一指的武器供應商,洛·馬公司並未立刻就這筆交易發表評論。
  報道稱,目前中國正在研發可將美國航母及其他艦艇置於危險之地的反艦彈道導彈,引起了五角大樓的關注,而該項目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啟動的。
  五角大樓最新版中國軍力報告指出,中國對臺軍事優勢不斷增強,其短程彈道導彈的殺傷力不斷提高,同時發生“誤解和誤算”的風險也在不斷增加。
  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在5月3日對美國海軍聯盟講話時提到,美國對精確制導武器的壟斷地位正在被削弱,“特別是在或可超視距攻擊的遠端、精確反艦巡航和彈道導彈領域。”
  他表示,對於航母和其他昂貴的大型藍水水面戰艦而言,這是一個突出的問題。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27824/2010/11/12/5311s3052388.htm

另參本館:臺灣雄風反艦飛彈  共軍的反艦導彈家族 俄羅斯反艦導彈家族

阿楨 2024-08-10 02:42:05

陸新一代戰略核武器浮現 疑似東風51洲際高超音速導彈 2024/08/09 中時

東風-17和多款高超音速武器後,許多專家推測這類武器平台會逐漸增加,實現空中、水面和水下作戰平台的發射。另一方面則是中程、中遠程、遠程乃至是洲際等不同射程的導彈也會融入高超音速技術。最近解放軍轟-6轟炸機和055型萬噸大驅已證實可發射高超音速武器後,在遠程與州際導彈融入高超音速技術也迎來新的突破。
據《騰訊網》引述《南華早報》指出,大陸最新研發射程達到洲際級別的新一代高超音速武器,採用了乘波體滑翔技術,最大飛行速度在15馬赫以上,可「反復潛入和躍出大氣層」,具有遠程、高機動性和飛行軌跡不可預測性等特點。之所以能實現相關性能,得益於一款新型「多次點火固體燃料助推器」的研製成功。亦即大霹靂-15遠程空對空導彈,它採用雙脈衝發動機技術,可在空中多次點火,射程得以延長,達200公里以上。
如果屬實,那中共火箭軍部隊將很快迎來全新的成員,在原有的東風-5系列、東風-31系列和東風-41之後,有望推出第4款陸基型洲際導彈,而且還是採用了乘波體滑翔技術的高超音速洲際導彈。
  相關新聞
陸造新高超音速水漂滑翔體 速度超15馬赫可全球打透透
不夠先進可以展示?055大驅發射鷹擊-21再度公開,有更厲害的高超音速導彈了?
北韓官媒:成功試射中遠程固體燃料極音速飛彈2024/4/3
南韓軍方表示,這枚飛彈於昨天早上發射,飛行約600公里後落入南韓與日本之間海域。北韓中央通信社稱飛彈飛行約1000公里。

可同時發射千枚火星-11導彈! 250套系統移邊境 北韓誓言和美對抗到底 2024/08/08
北韓近期舉辦了一次特殊的武器移交儀式,250 輛新型導彈發射車被交到了北韓前線部隊手中,並將在之後佈置到北韓邊境地區。北韓聲稱,這些導彈發射器是最新的戰術攻擊武器,每個發射器可容納 4 枚導彈。這些導彈很可能是北韓軍火星-11 近程導彈的改進型,射程500 公里左右。

阿楨 2023-12-28 02:32:22

陸039C隱形潛艦傳搭載鷹擊-18飛彈現身東海2023/12/26 中時

中方最新的隱形潛艦039C可能在前往演訓途中,偶然在東海被漁民目擊,並用相機捕捉到了它的畫面。
據《歐亞時報》(The EurAsian Times)報導,浙江軍迷在微博上公開這段錄影後,各方軍事評論員紛紛發表意見,有人認為,039C型可能攜帶了魚雷,還有射程可達340英里(近550公里)的鷹擊-18超音速反艦巡弋飛彈。就在039C型潛艦出現在微博上後,解放軍也公開了它在海中航行的照片。這款潛艦在武漢打造,並在上海艤裝。它才下水1年多,2022年就入列東海艦隊服役,而這對新型潛艦來說,速度是很快的。
而東海艦隊的潛艦基地位於台灣主島以北、距離南部約 500 公里。此外,它面臨日本島鏈,而這是太平洋的天然屏障,中方在相關海域的行動正穩定增加。據悉中方海軍有17艘元級柴電動力潛艦,廣泛認為,它們是最安靜的無聲殺器之一。美國海軍研究協會(U.S. Naval Institute)在一系列文章中,根據極少的公開資料,研究了元級潛艦的技術。
039型潛艦最初要用來作為反艦巡弋飛彈平台,需要能在水中久潛,為了達到這目的,中國開發出「絕氣推進」(AIP)系統,並率先安裝在039A型潛艦上。而在中方龐大的量產能力下,元級潛艦成為全球為數最多的「絕氣推進」潛艦。
專家指出,最新升級的39C有「蘑菇頭」指揮塔圍殼,獨特的傾斜面是一種隱形防禦,以減少敵方主動聲納對潛艦的「訊號強度」。如今在潛艦設計上,傾斜隱形正蔚為新風潮。而類似的原理可以在瑞典的A-26級潛艦,還有德國的下一代212CD 級潛艦上都能看到。

阿楨 2023-03-02 07:37:23

陸光纖陀螺儀技術突破 低成本飛彈時代 即將降臨 2023/03/01

《南華早報》2023/03/01報導,中航西安自動控制研究所的晶片將可將陀螺儀縮小到一般產品的12分1,性能要好30%。用248奈米(nm)深紫外光(DUV)光刻的,這是非常成熟的半導體工藝,已二十多年。
日本和荷蘭上個月同意加入美國,禁止向中國出口DUV光刻機,儘管2國公司稍早表示,這一措施對擁有成熟技術的中國影響有限。
  回應
2018年台灣開發出【微型矽光子陀螺儀驅動晶片】
嗯,台灣飛彈用的陀螺儀壞了也到大陸送修,這新聞有報喔,哈哈哈

中科院天劍二型飛彈內慣性光纖陀螺儀組件 曾用「俄烏」技術產品 2022年02月28日 19:00:00

IDF戰機掛載天劍二型飛彈內的光纖陀螺儀,曾因美方對台武器關鍵組件受管制, 2007年曾透過至鴻科技,取得由烏克蘭公司在俄羅斯生產組件。空軍2015年啟動「奔劍專案」,將原有的機械式與俄制光纖陀螺儀,完全更新為自製組件。

陀螺儀是什麼 手機陀螺儀晶片有什麼用? 2018-11-28

很多手機都內置有陀螺儀,榮耀10,vivo Z3雖沒陀螺儀,但使用了虛擬陀螺儀,測量物體旋轉時的角速度,經處理器對角速度積分後,可以感應任何方向的轉角。常見作用:1、導航.2、相機防抖.3、提升遊戲體驗.4、作為輸入設備相當於立體滑鼠。5、其它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