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30 00:11:20包淳亮

全運會如何擴大?

奧運之外,世界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就是亞運會、大英國協運動會,不過後兩者就參賽者的規模,甚至眾多比賽項目的成績而言,其實還比不上中國的全國運動會。從運動員的切磋、學習來看,參與此一賽事,堪比參加亞運、奧運。
 
兩岸同屬中華,台灣若能組隊參加全運會,對於台灣的體育發展應有正面意義。不過如何克服台灣政治上的疑慮,倒應先行籌謀。香港為國際奧委員的成員,澳門亦為亞洲奧委會的成員,但不妨礙兩地參加中國全運會。台灣以中華台北名義參賽,也應可考慮。
 
要有更大的突破,則不妨參考大英國協運動會的經驗。國際賽場上一國多隊似乎並不稀奇,但在此運動會中,不僅有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與北愛爾蘭隊,還有其他許多屬地的隊伍,例如安圭拉島、澤西島、曼島,福可蘭群島等等,以至於英國總共有十幾個隊伍參賽。而澳洲、紐西蘭等也有樣學樣,屬地也有獨自參賽者,以至於總共有十八個非國家參賽隊伍。
 
大英國協運動會的經驗告訴我們,參賽隊伍的類別是隨需要而安排的,重點在於政治上可行。參加英聯邦運動會的眾多國家隊為什麼不憚於和英國的眾多地方政府代表隊同台競技?英國為什麼不是以一個國家、而是以十幾個單位出賽呢?凡此皆給予我們極大的啟發。
 
中國全運會也有自己的參賽隊伍彈性,例如有數個「體協」,算是中國條塊體制下的特殊安排。此外,香港、澳門是國際體壇的成員,因此全運會也已包含了少許的境外成分。擴而廣之,則在中國境內的四十多個代表團之外,再外加十來個境外的國家或地區成員,似乎也不是不能想像。
 
如此說來,最簡單的突破之道,就是把全運會,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運動會」,轉變為「中華運動會」,並開放讓其他國家、地區,乃至於國境外的其他「體協」,甚至於國際組織組隊參加。參賽隊伍的類別限制可再行思考,不過大方向是歡迎週邊國家、地區報名參賽,使此一賽事成為友好、睦鄰的橋樑。
 
「境外」會不會有隊伍期望參加此一中國境內舉辦的、參賽隊伍主要是中國各個省份的「中華運動會」呢?筆者認為肯定不少。尤其若在正式比賽隊伍之外,增加不列入名次的觀摩隊類別,參與的政治敏感性還將更為降低。而當境外參賽單位夠多,政治敏感性進一步降低,參加的隊伍還會更多。
 
那些期望與中國發展深度友好關係的國家、地區,藉著派出參賽隊伍與各省市競賽,將建立更深厚的情誼;對於參賽運動員來說,更是極大的學習與曝光的機會,帶有潛在的龐大利益。因此在妥善的安排下,不僅是台灣極有可能組隊參加,周邊不少國家的運動員都將躍躍欲試。
 
當東南亞的新加坡、柬埔寨等國,中亞的吉爾吉斯、塔吉克等國,東北亞的蒙古、北韓等國,南亞的尼泊爾、巴基斯坦等國,乃至於日本的沖繩縣、或者美國的屬地關島等組團來湊熱鬧,中華文化的所謂「有朋自遠方來」,將變得寓意十足。
沙包 2010-07-19 12:05:24

http://www.lwdf.cn/oriental/current_events/20091029165128109.htm

瞭望的「全運會:奧運的中國賽區」,指出了當前中國體育組織的弊病;全運會其實是個怪胎。難怪沒有歐運會、美運會,因為這種運動會和強身健體是不相關、甚至負相關的。

沙包 2010-06-30 00:46:41

剛剛日本隊在PK賽敗給巴拉圭隊,我為日本隊感到痛惜。亞洲球隊的最後希望也破滅了。

石之瑜老師最新文章提到,中國人還沒有亞洲觀,也就沒有朋友、不知道自己。我想過這個問題,中國的朋友首先就是近鄰、近親,韓、日、越南等。最多問題的就是最親近的,還是要有一點一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