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15 18:58:11九十九我魔

〈書狂說──默讀石田衣良《4TEEN》〉

石田衣良迄今最好的作品,都是青少年既單純又扭曲的華奇物語。於輕調性的敘述裡,我們似乎瞥見了某些更重要卻總是被擱置在幽暗裡的光亮。如《池袋西口公園》系列、《娼年》。
小說主人翁的塑造,石田氏非常偏好於描寫社會不適應者群像(當然這可以聯想到這位作者本身也確實有著類似的經歷)。不過他並非同情弱者。
相反的,是肯定了「弱」的存在。
亦即「軟弱的傢伙們(窩囊廢)」的人生價值。
在以推崇強者為基礎的現代文明裡,石田衣良這種取材顯得獨到(不過話說回來,近來這一類從低點描繪的作品,似乎也不在少數)。
本書亦然具備石田氏特殊的視態。
共分八段故事。這也是這個作者的特色之一。組合式的長篇。每一章都是可以相互扣結、銜接,卻也能獨力發展的短篇小說。換言之,是很符合都會高速流動口味的形式。
四個少年對青春與性的困惑,還有哀愁與希望。
而其中醞釀著的是:瞭解恐懼為何物卻仍然迎上去的勇氣。
彼此支持著,再怎麼樣都不會放棄的純真與信任,以及不成熟也就不醜陋的體貼。這裡頭的溫柔都兜著一股哀傷的氣息。彷彿悼紀著什麼東西似的。
比如夜空裡鑽石般閃亮的星群──而那已遠離。
於是唯有逆溯。
往孩子氣就要轉換為成人的灰暗地帶走去。
懷想式的詩意。
清透而純淨著。
即便是污濁的天空,也還相信著那之後會有明湛的藍。
十四歲時候的我們,是怎麼看待這個世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