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8 11:49:34roger9876chen

被這種感受鼓勵後,便能更有動力;反之,拖延的心態則會損耗精

當工作愈來愈多,時間愈來愈少,該怎麼做好時間及生活管理?「七號盒子攝影棚」共同經營者暨品牌經理駱昕妤,分享他的6個心法,幫助大家在工作及生活中,找到平衡,培養執行力。「逐步完善」是我近期的座右銘,當必須完成的事情愈來愈多,而時間愈來愈少,如何讓個人、公司、團隊在各方面皆有機會進步?這是身為創業者、經營者都須面對的急迫課題。 以下分享幾項我自己在工作及生活上,實踐「進步」的方式:1.時論文翻譯間順序每天早上花一點時間,撕下一張方形便利貼,把今天要完成的項目寫下來,接著寫上排序。 我會把最難的事情放在最前面,在精神最好也最集中的時候,把困難的事情先完成,這會讓人產生「進度感」,被這種感受鼓勵後,便能更有動力;反之,拖延的心態則會損耗精力,當更多尚未完成的重要事項在心中積累,久而久之造成的心理壓力,會加倍使人變得被動而疲憊。2.目標導向先別急著動作!當你感覺混亂時,讓自己停下5分鐘。放下手邊工作論文翻譯,也別接電話,想一想現在公司或是職務上短期和長期的目標各是什麼。 把繁雜的事情分類,將短期目標、長期目標各分一邊,仔細思考每件事情需要被完成的原因,以及這件事的背後論文翻譯,是為了解決什麼樣的問題?而解決它,是否能讓團隊前進到下一個階段? 可以邁入下一個階段的短期目標先處理,而歸類為長期目標的,則排進行事曆中,變成每週固定待辦事項,別讓它打亂工作的節奏。而真有未被分類到的其他事務,就勇敢地放下它吧!3.聰明做事科學研究發現,人類專注力的極限可能只有十幾分鐘,有時明明花了很多時間開會、看書、做簡報......,但為何成效卻沒有預期來得好? 這也許是因為開會時,討論項目經常被引導論文翻譯至與原先預設不相干的議題上,主導者未能及時切回正軌,導致會議難以聚焦;或是工作時,突然想起另一件必須完成的事,打斷原本的執行脈絡。 這時候,你可以把這些靈機論文翻譯一動的點子,先簡單記錄下重點,接著把當前的事情做完,再去處理、思考下一件事。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效率才會最高。4.留下可追隨的足跡你正在做的事,要隨時確保任何人來接手時論文翻譯都可以看得懂,也包含未來的自己。這表示,你應該做到幾個細節: ● 整理資訊要有條理和邏輯,讓後人可追尋。 ● 處理事情的過程要簡單記載,有個來龍去脈。論文翻譯 ● 事情做完要歸檔結案,這是工作的一部分。 ● 避免用奇怪的代號、自創的詞語來表達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