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9 01:27:16耀小張

【馬中赤兔,人中拉拉】文學獎真是個人才!!







從2005年起迄今,連續幾年我已擔任過不下十餘次的校園文學獎評審,每回會議結束,我總會望著那一張又一張的計分表感到異常惶恐(主持人:現在,我們正式宣佈:第一名十分!第二名八分!第三名可惜啊一分之差~~),那彷彿是游泳池底幽藍的地磚發出似有若無的微光,而我困惑著它究竟是一顆寶石抑或一枚彈珠,那樣猶豫著該不該跳入水中撈起它咧?



(我會不會看走了眼?)



(我的文學教養足夠嗎?)



(我是否具備更高層次之心靈景觀?)




每年的七月至十一月,這個島上總是鬧鬨鬨地揭示著大大小小文學獎,看似繽紛奪目,然而真正回想起來,這些獎項裡的那些作品、那些作者,許多年後留給了文學什麼?許多年後,人們還會記得某一年的某一刻,目睹一篇「獎金高得不可思議的」作品的任何細節嗎?



(誰知道呢?)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啊)




日子總是要過下去的。文章也總要繼續寫的。文學獎呢,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也就永遠在那兒固定舉辦著,眼紅著,傷心著,快樂著。



這幾天,因為時報文學獎新詩獎涉及爭議而紛紛擾擾,使得我想起了徐四金《夏先生的故事》裡的一句話(也是唯一的一句話),並且想起近來網路最ㄏㄤ的流行用語,隨手畫下了這麼一個玩意,別無其他,唯表述評審會議裡那些慌亂且荒誕的時刻而已。
耀小張 2007-11-25 04:03:28

katty
或許是有這麼一層心理吧

但這幾年來
通常的情況是
「一文」作者大有人在

katty 2007-11-24 00:13:49

文學獎作品會留下什麼?
我總古怪地感覺到
大夥兒是不是有些刻意地漠視之啊
畢竟是有些同業間的微妙心裡啊

耀小張 2007-11-23 01:11:19

不姊姊
也許吧
或者應該說
知道台灣文學獎生態的人才會覺得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