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2 11:04:45儒商:吉富春

十年來桃園房價跌了將近一半??為何如此!!

普通人用『鈔票看房價』而事實上任何物品的『價值標準』只有一個就是『黃金
1000年前如此,今天也是如此,1000年後也是如此!
資產價值~肉眼看鈔票,慧眼看黃金

『鈔票』並不能拿來制定物品的價值,當你拿鈔票去評斷一個物品的價值時
你就會搞不懂為啥人口下跌房價卻漲? 為啥經濟不景氣股票卻沒跌多少?

當你用『黃金』去對照資產價值時,你會發現事實上『房價』是跌的,『股價』也跌很慘!
只是鈔票的跌幅降低股票或是房價的跌價,甚至於把跌價看成漲價。

十年前2003年桃園平均房價每坪約12萬,當時每盎司黃金約400元美金(12000元台幣)
也就是說:十年前桃園的房子每坪可賣10盎司黃金
十年後2013年桃園平均房價來到22萬/坪,目前每盎司黃金約1300美金(39000元台幣)
現在桃園的房子每坪只剩下5.64盎司黃金
十年來桃園房價跌了將近一半!!為何如此?

嚴重的貨幣超發才是『高房價』問題的關鍵:十年來,廣義貨幣余額從20萬億猛增到100萬億,足足翻了5倍之多
您還在『賺』鈔票嗎?
有價資產,例如:黃金,不動產,食物,水....才是未來生活的保障!
您還在『賺』鈔票嗎?有價資產,例如:黃金,不動產,食物,水....才是未來生活的保障!

小資男女
【及富捷徑】~青埔機場捷運A19旁2+1房+車位

http://mypaper.pchome.com.tw/realtyer/post/1330358457
新婚夫妻【即富捷徑】~青埔機場捷運A19旁2+1房+車位
http://mypaper.pchome.com.tw/realtyer/post/1330358936
三代同堂【極富捷徑】~青埔機場捷運A17旁透天電梯別墅
http://mypaper.pchome.com.tw/realtyer/post/1330359139

美元發行量10年暴增5倍
 
人民幣發行量10年暴增10倍

為何過量的貨幣發行會帶來貨幣貶值。舉例來說,如果社會總共有十斤米,而市面流通的貨幣為一百萬,那麼一斤米等於十萬。因為貨幣再怎麼流通也只有十斤米可買,所以在不考慮其他因素下,一斤米等於十萬元。那麼如果市面流通的貨幣為一千萬呢?由於社會仍只有十斤米,所以這時一斤米就變成一百萬。也就是說,不論你發行的貨幣數量多寡,在商品供給數量有限的情況下,發行的貨幣數量越多則貨幣貶值的幅度越大。
貨幣本來就是一種債權憑證,可以兌換各種商品與服務的憑證,當你發出去的憑證越來越多,但能兌換的商品卻沒相對的增加,這時人們當然會將這樣的憑證轉換成其他較可靠的憑證。過多的貨幣無處可去,將被轉換成黃金或不動產,這也是貨幣持續貶值的主要原因之一。
未來只會更嚴重~
2004年黃金每盎司400美元,2013年每盎司約1300美元
漲幅3.25倍

2004年桃園房價指數(信義)120點,2013年約305點
漲幅2.54倍

景氣指標一般而言,股市屬於領先指標,而房市則屬於落後指標

股債市景氣波動風險過高,當景氣前景不明時,不適合小資男女投資

房地產與黃金都是屬於保值性的耐久財,論上漲跌幅應相差不遠
所以若不是黃金超漲,就是房地產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我們不是預言家,就讓時間去證明一切吧
還是那句老話:錢以多為貶,物以稀為貴
股票與債券跟鈔票一樣,政府與財團愛印多少就有多少,我們已經傻傻的用自己寶貴的時間,換取根本沒有價值的『所謂有價票券』那麼多年了,是不是該覺醒了呢?

找到中國錢淹腳目的原因了!
人民幣濫發 是美元增發近5倍
濫發貨幣是通貨膨脹的起因,這個概念已經在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這道理就連街邊賣白菜的老太都懂。美聯儲最近宣布了「無限期量化寬鬆」政策,將在今後每年增發5400億美元(每月450億*12),而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當然會波及全世界。    
    「金融危機」是2008年10月爆發的,迄今即將屆滿五年整。為了渡過危機,中、美兩國都採取了「貨幣寬鬆」政策,即增發貨幣、放寬信貸、降低利率,但是美元和人民幣究竟增發了多少,情況並不清晰。
以下是2010年從《中國人民銀行》網站和《美聯儲》網站所找到數據,顯示中、美兩國「貨幣當局」在「金融危機」爆發前兩年和後兩年的貨幣發行情況:(僅僅2年的時間,不包括2010年以後所發行的貨幣量)  

    美元供應總量(M2)
    
    2006年10月:69876億美元
    
    2008年10月:80098億美元,兩年內增加:10222億美元,摺合人民幣68487億元
    
    2010年10月:87660億美元,兩年內增加:7562億美元,摺合人民幣50665億元
    從美元發行情況來看,2008年10月「金融危機」爆發前兩年的貨幣增發量總額為10222億美元,平均每年增發5111億美元;「金融危機」爆發後兩年的貨幣增發量總額為7562億美元(含美聯儲第一次「量化寬鬆」的6000億美元),平均每年增發3781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5332億元)。如果數據沒有搞錯,那麼結論是:「金融危機」爆發後兩年來的貨幣增發量比起前兩年來,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有所減少。
    再來看看人民幣的發行情況,把我嚇了一大跳,幾乎從椅子上滾倒在地下:
 
    人民幣供應總量(M2)
     
    2006年10月:331865億元
     
    2008年10月:453133億元,兩年內增加:121268億元
    
    
    2010年10月:696471億元,兩年內增加:243338億元
 
    從人民幣發行情況來看,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兩年的貨幣增發量總額為121268億元,平均每年6634億元;「金融危機」爆發後兩年的貨幣增發量總額為243338億元,平均每年121669億元。這說明:「金融危機」爆發後,人民幣的發行量2年猛增一倍。(至今5年不知增加多少倍)
    比較以上兩組數據,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金融風暴發生後兩年內,美元的增發量摺合人民幣後,為平均每年25332億元,而人民幣的增發量為平均每年121669億元,是美元增發量的4.8倍!不要忘記:美元在全世界流通,而人民幣主要在中國境內流通。你說今天中國境內通貨膨脹的罪魁惡首是美元還是人民幣?
    而台灣即將通過『服貿協議』,朝野兩黨整天只為了一些小問題鬧得不可開交,而對於開放金融產業卻隻字未提,可見兩黨早已協調好一起分贓,做做戲給老共及台灣的民眾看而已。
已經貶值的人民幣卻即將席捲台灣這個完爾小島!我們能擋得住嗎?
我們願意將台幣換成已經因超量發行而貶值(或是將要貶值)的人民幣嗎?
你能抵擋媒體及理專的投資誘惑嗎?
進一步比較前述美元及人民幣發行量的兩組數據,可以得出另一個驚人的結論: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的這兩年,中國GDP平均每年增加不到3萬億元(2008年是30萬億,2009年33萬億,2010年估計為36萬億元),貨幣發行量平均每年增加12萬億元,貨幣發行量的增加遠遠超過GDP的增加,竟是GDP增加量的4倍有餘!
    貨幣也是一種商品,要服從於供需關係。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意思是先有需求還是先有供應?許多專家文章中都為政府多發貨幣辯護,強調是市場需求大才造成貨幣的供應增加,但是比較以上兩組數據後可以看出:2008年10月以來這兩年內,儘管美、中、日等國家賴以生存的出口商品生產出現萎縮,但是貨幣發行量卻比前兩年猛增一倍,更驚人的是,2008年至今5年來總總跡象顯示,貨幣發行量猛增到五倍以上,這顯然不是出於對貨幣的需求增加,而是用增加貨幣來刺激市場需求,這就解釋了這五年來全世界房地產及股票市場瘋漲的原因。
    
這無疑是一場政治豪賭,而輸家永遠都是我們小老百姓。
為何如此濫發貨幣?原因其實令人震驚!政客們只期盼貨幣崩盤不要發生在自己的任內就好,而幾乎無成本的印鈔票來用,確實是不錯的投資,不然政客選舉買票的錢哪裡來呢?
    
告訴你政府印出來的鈔票,是如何運用『五鬼搬運法』轉到財團手裡,而財團又是如何奴役我們小老百姓的?
俗話說的好:廟是有錢人在蓋,窮人在拜錢是有錢人在印,窮人再賺
台灣經濟從印鈔機上就開始輸


看到這裡表示您真的看得懂或是真的想看懂,也想知道如何不讓自己辛苦累積的財富,因為貨幣大幅貶值而化為烏有,以下提供小小的建議~僅供參考
1.買入實體黃金或是白銀~保本
2.買入足以安身立命的住宅~增值
3.買入可以耕種的農地~糧食
4.買入有乾淨的水流經的土地或房子~水
5.賣掉所有股票或基金~降低景氣波動風險
6.賣掉舊市區的舊房子~未來的貧民區台灣經濟從印鈔機上就開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