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22 12:09:19李董

台中港全記錄(一)




在古早的年代,從北部南下,要經過大安西與大甲溪,其中這兩條溪都沒有堤防,所以整個河流範圍很廣。也因為溪裡長很多芒草,還有大石頭,所以總有土匪躲在水溝,等著落單的行人走過,大肆搶劫。所以演變成這個地方的特殊文化。

在苑裡這邊有一個叫「客庄」的地方,客人來往客庄集結在一起,第二天在成群結隊過大安溪,然後走一段很長的路來到大甲,到「頂店」的地方休息,順便吃午飯。然後繼續向南走,但是往男友又碰到大甲溪,大甲溪的情況與大安溪一樣,河道寬,都是菅芒草和石頭。

話說,大安溪、大甲溪開創了大甲早期的繁榮,因為大安溪河水帶灰質,當地人稱為白龍;大甲溪則含泥沙量大,河水混濁,人稱黑龍。也相傳,黑白龍匯流的地方會出人君,所以清廷派了風水師在大安港附近見了蜈蚣堤、、、

不論直的、斜的、長的、短的、線條的、點點的、圓的,台中港走過的歷史,在線與線的角度,在點與點間的距離,為我們鋪陳著一段屬於台灣的故事。故事中忘不了風沙中尋不盡交錯重疊和反覆的前人努力,睜開才揮閃過現代式最新的船輪,鼻息中依舊忍不注重重的油味兒,卻又驚喜的看到那些斧斧鑿鑿,及更多那年眾生,為這塊海口,為這片土地,為這些人,為我們胼手胝足築港的全記錄。

砂汕潟湖五汊匯入

西斜的夕陽把車窗外的屋宇田野染上一層似光又似昏醞的色彩,像年代久遠的照片,有著一份古樸的容顏,令人恍若回到時光隧道。

西濱台灣海峽的梧棲,清朝初年原為清水隆起海岸平原上,有著潟湖錯落,是莽草密生的荒涼海岸地帶,尤其在它的南北外側,會受到冬季強勁的東北季風吹襲及至沿岸的運輸,所以形成南、北兩個砂嘴(Sand spit)。再加上兩個砂嘴與海岸線並行,形成所謂「中浮一汕,勢若長蛇」。在這兩個砂嘴中間又有一個潮汐口通到外海,這個潮汐口也就是古時牛罵溪的出海河口。

在砂汕的內側靠東的地方為一個大潟湖,因為牛罵溪分成五汊灌入潟湖,並且形成一個小型的三角洲,所以將潟湖分成南北兩巨窟,北邊的稱為「頂塭」,南邊的則稱為「下塭」是早期漁民搭寮捕魚的地方。

由於潟湖的南北兩邊各有一條溝渠,這原是五支水汊中的南北支,但是因為因應土地開發的進展,所以被利用成為北側大甲溪、南側大肚溪系統的圳水排水溝。也因此,北邊的被稱為「下南溝」,南邊的則稱為「草南溝」。而屏峙在外側的二個砂嘴,自然成為天然的防波堤,五個水汊中的主流所形成的潮流口,也就成了帆船出入的天然港道。(兩個南字應再加上水的部首,請修正)

說實在,梧棲因位於古代的牛罵溪口五水汊而得名,所以就叫做「梧棲港」,古時候的名字又稱為「竹筏穴」,或者是「五汊港」,一直到後來又被稱為「鰲西港」、「梧棲港」,以致日本時代的「新高港」,到現在的「台中港」。

也因此,當我們現在說的台中港,就是以前的「梧棲港」。而台中港這裡曾經是一個天然良港,與彰化、鹿港同為大陸移民和商人到台灣中部登陸及通商的口岸。


宏大行棧不敵淤積

梧棲港有商業的行為,成為港埠,完全緣由清朝康熙末年,福建泉州府安溪、晉江、南安等地的移民。當年移民的百姓大多墾荒於沿海地帶,後來漁夫又紛紛搭竹寮於下南溝及草南溝間的頂塭、下塭,並且以養殖魚蝦謀生。他們也經常往返於海峽兩岸,並且多以最大的水汊為港道,也因此船隻、竹筏均聚集於此地。所以台中港又稱為「竹筏穴」。

清乾隆三十五年(西元一七七0年)起,來往五汊港與福建獺窟(福建泉州府惠安縣)的帆船貿易頻繁,港內擠滿了接運貨物的竹筏,後來又有該地的商賈也來到這裡設立行郊,從事貿易工作。所以一直到清乾隆皇帝末年,這裡已經初具街鎮的雛形。道光十二年也就是西元一八三二年到光緒五年的西元一八七九年間,五汊港確實已經成為台灣中部港務鼎盛的商埠。

其實,只要是開車南下,通常都會上台中港繞上一繞,圖的是這裡魚貨的新鮮與價格便宜,倒是歷史上的商賈種種,已經被現代化鋼筋水泥的建築替換,尤其黃昏時分,遠近駛來的各色轎車,紛紛投入港灣叫賣聲中,喝著船埠固有的海水濕熱的潮氣,讓這裡很是生氣蓬勃。

因為大陸對岸的崇武、泉州、惠安、廈門及浙江省的溫州等商埠距離台灣最近,海運僅百餘浬就可以來到梧棲,尤其是風候順利的情況下,船舶往來只需一晝夜,翌晨可以抵達,而且三月至九月是適合航行往來的季節。

所以,自道光十二年起,梧棲港航務的熱絡,還曾經成為本島的大海港。而港口地區經營貿易業者組成的行郊,以行販運交易,並且還以資本與營運方式可以分為三類。一為大型船行:擁有船隻,直接運送商品從事買賣。
二為中型船行:部分有船隻,大多依存於大型船行從事貿易。
三為九八船行:代理委託買賣的商號,並且值百抽二,所以又稱「九八行」。

根據當地地誌的記載,在清代末期,也就是西元一八九0年代,梧棲較大的行郊有泉、廈郊,合稱水郊。泉郊中規模最大的稱為「金萬順」,是為蔡姓商人所經營。

在當時,更有「五黃十八蔡」的行棧,另外還有其他姓氏共計四十六戶,他們所開設的行棧規模都相當宏大,在地方上更是素具聲望,並且遠近馳名。在這樣街內行棧林立,所以街區中便設有五個隘關、九扇隘門,三座砲樓、二個銃櫃,不但可以防禦盜匪的侵入,並且還設有文武二處的關閘,做為稽查船隻,及收取稅賦。在大街上並設有總爺館、保長館等,儼然有中部沿海一大港埠的風格。今天在這裡的順安宮、保安宮、真武宮、萬興宮、長興宮等廟宇,則多是當時期所創建。

回想當年從廈門、獺窟、汕頭、祥芝(泉州府晉江縣)、蓮河(泉州府南安縣)、福州等地輸入有牛皮、桐油、布匹、煙草、金銀紙、陶瓷器、雜鐵、肥皂(茶油糟)、木材等貨物;從台灣輸出的有米、樟腦、苧麻、香蕉、鳳梨、蜜餞、鹽漬李、乾魚、玻璃瓶等。其中稻米的輸出最為大宗,可是高居十二台米輸出港中的第一位,高高佔在台米全年總輸出量的一半以上。足見五汊港的重要,也因為五汊港的地理位置,是位於清水的鰲峰西面,所以在古代也就曾經被稱為鰲西港。

清光緒年間,在五汊港出入的帆船桅桿,一根根矗立在海上,可像極了一片參天的樹林,當時還被稱為「五汊」港或者「鵝棲」港,地方有識之士更以古書上的「鳳為吉祥之鳥,非竹實不食,非靈泉不飲,非梧桐不棲。」的典故,所以將地名改為同音的「梧棲」。

桅牆林立的港灣裡,風景如畫,每年船舶往來近千次,居民莫不仰賴海港為生,即連附近的鹿寮(沙鹿)、牛罵頭(清水)、公館、西勢寮、茄投、海埔厝的居民,也紛紛遷入,而鄰近的苗栗、台中、南投、彰化等地,都是它的腹地。

在當時,鎮西有頂車埕及下車埕兩大廣場,每每貨物堆積如山,運貨的牛車、竹筏、溪船、帆船更是絡繹不絕,每年進出貨物價值達數百萬兩以上,夜晚港畔商家則歌聲舞榭熱鬧非凡。

只是好景不常,時序才來到同治年間,五汊港港道就因為淤積無法行船,所以另外開闢了「竹筏港」,希望能夠幫助這裡因港口淤積所影響的衰頹。到了清咸豐年間,入港的船隻更是大大減少,船隻不得不停在南方距五汊港七點五公里的新港口---塗噶崛港;光緒初年,在稍南的另一個水汊,再闢「翻身港」進出貨物,並且以竹筏或小船轉運。而五汊港的繁榮也相對逐漸褪色。(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