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8 15:50:41Head瘋Panda

資本主義社會沒有人能繞過理財這回事「用錢賺錢!30歲之後不該逃的理財課」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是現在這個資本主義社會很多人的共同信仰。不少人畢生最大的追求就是將自己的財富增值,實現財務自由。投資理財這個話題,就跟那些演藝紅人一樣,就算不認識,也總是會從某人某處聽說過。但到底該怎樣開始投資理財呢?或許「用錢賺錢!30歲之後不該逃的理財課」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

 

  曾幾何時,我也是一個對理財沒有甚麼概念的人。雖然不至於當月光族,每月還有定額儲蓄,但只是單純的把錢留在銀行戶口,沒有進行甚麼特別的處理。直到某一年,父親因為心臟的問題需要去香港動手術,需要一筆手術費。雖然幸運地我們家成功申請到政府補助,不過也令我意識到財政管理的重要性,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甚麼事情。一念及此,我就做了所有理財書都必定會提及的一個操作—買保險。風險管理永遠是理財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所以在「用錢賺錢!30歲之後不該逃的理財課」中作者也在明裏暗裏一直重複又重複的強調這一點。保險作為一個消耗性的產品,卻一直被理財專家列入理財操作的範圍,其根本原因是保險是針對「人」本身的風險管理。相關的論述不論在這本書還是其他地方也有很多人說過了,小弟就不在此多作敍述了。

 

  而透過買保險這個操作,我也開始接觸到更多的理財產品。而本著那些存在銀行的錢放著也是放著,不如嘗試一下理財產品成效的精神,我開始嘗試更好的處理手上的閒錢。現在回過頭來看,不得不說我還是有些許運氣的人,這種冒進的做法有某些地還真的乎合作者所提及的理財概念。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作者所說的,投資得用手頭上的閒錢,別把必要開支跟生活費都投進去。因為先不論賺蝕,投資很多時候都不是一時三刻能得到結果,如果在結果出來前連基本生存成本都維持不了,那還談甚麼財富增值。而且這種全押的方式因為投入度高,更容易引發心態失衡,影響決策,更容易導致財產上的損失。

 

   投資理財除了為了財富增值,讓自己財政更自由外,更重要的是對自我內在的提升。在進行投資時心態的重要性也是各個理財達人一直提醒投資者的要點。賺的時候不貪心,虧的時候不戀棧,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特別是涉及金錢的時候。能否保持良好的心態跟我們的自制力息息相關,當我們能夠把持住自己的欲望,就能更理性的進行決策。此外,一些需要每月定額投放金錢的投資方式,也能培養我們的紀律性,讓我們習慣為自己的事情做安排。所以其實投資理財並不單單是為了錢,也是一種自我管理的練習。

 

  除了心態,觀念上的東西,投資理財更需要一些具體的資訊。這本書一個值得一看的地方,正是它包含了各式各樣投資方式的介紹。從最廣為人知的股票、基金等金融產品,到實物收藏,實業投資等涉及實物的投資方式,一共收錄十二種不同的投資方式。而且每一種投資方式的運作方法,獲利模式,風險來源等資訊都有詳細的介紹。當然,這十二種理財工具每一種都博大精深,想單單讀一本書就了解透徹是不現實,但還是可以作為一個選擇理財工具的參考資料。

 

  此外,在介紹理財工具之前,作為也花了不少的篇幅來講解理財計劃。這部份的論述具體到以不同收入程度來劃分投資額度和該選擇甚麼樣的理財方式。有點遺憾的是,這部份的數據都是以中國大陸的收入水平來做標準,涉及的金融體制跟政府政策也是以中國作背景,對於其他地區的讀者其參考價值就會有所落差。而且其中的數據也有點歷史了,所以當中還值得參考的部份只剩其中的規劃思路和選擇基準。

 

  自從新冠肺炎的疫情爆發,全球的經濟受到沉重的打擊,不少人在財務上都面對巨大的壓力。雖然在這個時候才說投資理財是遠水不能救近火,但亡羊補牢,起碼能夠減輕再次有意外發生時,被一波拍死的機率。特別是最近疫情又開始反覆,留在家中看看書,減少與其他人的接觸,也不失為一個減低風險的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