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15 15:36:43

生涯規劃

生涯規劃
轉眼間,已經大五,雖然離畢業選科還有段時間,但在見習得同時,也開始得學著觀察,哪些是將來最適合自己走的路。
醫學管理課程,老師認真的幫我們分析了一些路徑,是想要一輩子作研究取向呢?還是做技術取向呢?亦或是親近人文關懷型的工作?還是走走熱門的小科,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
一路走來,從三年級就開始聽見許多關於醫療現況的困境,老師的嘆息,學長姊的忠告,今天有聽見一個學長分享外科實習的心得,五點半來幫病人換藥,六點半確認病歷,七點開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的住院醫師學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沒有休過一天假!
因為外科不缺主治醫師,但是超缺住院醫師,有多缺?就是缺缺缺!缺道人力吃緊,有的醫院幾乎要天天值班。
或許有的人說熬個五六年,當上主治就撐過去了,但如同老師所說,台灣的醫療市場是個淺碟,很快就滿也很快就缺,既然現在外科主治的缺是過載的,那麼躍升到主治恐怕就不見得是容易的事。
在這幾年因為大科生活品質低落,薪資持續開始下降之後,造成了「內外婦兒,四大皆空」的詭異跡象,當然,因為現在缺的是住院醫師,社會上還看不出來,再過一二十年,主治醫師逐漸退休時,若這幾年內外婦兒仍是這樣的跡象,那斷層可能就會出現,就是說,十年後台灣可能會突然蠻缺大科的醫生。
而小科這幾年,因為生活品質與薪資水平的關係,突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以復健科,家醫科為例,近一二十年間科內人口增長的比例,依衛生署之前的統計,都是大科的三到五倍,雖然這也是社會環境需求改變的結果,中風,重症生命延長,需要復健科,預防醫學與家庭醫學的推廣,需要家醫科。但大量人力的突然投入,不能說不是因為生活品質的問題。
其他諸如皮膚科,眼科等等,是因為有嚴格的人數限制,才沒有增長到無法控制,但在學生之間,這些科別都是所謂的熱門書卷科,也就是除非你的成績名次用五根手指頭可以數出來,否則想都別想!
性別,也是一個棘手的考慮,不是說醫院還有性別歧視,而是在父系社會普遍的家庭觀念下,要成功的扮演好,媽媽,太太,還有忙碌醫師的角色,似乎不是那麼簡單,本來以為這在現今社會已不再是大問題,一進醫院才知道,很成功的真的是值得崇拜的少數!
尤其是外科跟骨科,真的是很忙,很忙,非常忙,不是沒有女的住院醫師,而是在第三年或第四年住院醫師時,有些媽媽學姊們,就必須因為家庭的因素,選擇換科。
婦產科的老師總是嘲笑我們:「妳們以後要什麼時候懷孕呢?十八歲的時後沒有生,那四十八歲的時候再生好了!」根據產科大夫的說法,懷孕就是應該臥床,住院醫師的生活可不是給孕婦過的,背著小孩走來走去,,或是懷孕還站十幾個小時開刀,根本是虐待小孩,虐待小孩,他可是會提前吵著跑出來的!
在這樣的環境下,考慮將來要走哪一科,就是相當棘手的問題,最近看了天下文化的十年教改紀錄片,不禁想到,我們也是十年教改的產物,從國中高中的新教材,實驗班,到多元入學,大學的醫學人文教改,新式問題導向教學,一路走來,一直都在教改的首當其衝!那麼十年前,我想做什麼呢?
還記得曾經想過很多很多職業,很貪心的想要什麼都做,然後一步一步修改自己的志願,決定走自然組,將文組留給興趣,因為覺得,自然組的學問,是自己學不會的東西,而文組至少在我喜歡的部分,可以自己學習。
接著,是在選填志願的前夕,不知是叛逆期到了還是看太多科普叢書,竟然一心嚮往研究室的生活,想填二類組的學校,很慶幸沒有做了傻事,在我大三的暑假,窩了兩個月的實驗室後,就知道自己不是那種願意一輩子待在研究室的料。
我喜歡接觸人,觀察人,看著一樣的事情卻有不同的反應,很多時候不會讓我吃驚,但卻會讓我思考為什麼人們會做這樣的反應,是個性還是環境?
我也不是個頂熱心的人,但看到一個人需要幫助時,不能幫他我我會非常的難過,大四的時候,曾經在火車站看到癲癇發作,患者倒下時撞到統一的書櫃,當下鮮血直冒,當時沒有任何臨床經驗的我,不知道怎麼幫他,只能看著警衛連忙叫救護車把他送走,我在那裡走來走去直到救護車來,然後那天我哭著回家。
這並不是單純為那個病人難過,而是氣自己怎麼那麼沒用。
現在問我想走哪一方面,我還是不知道,或許根據老師的分類,我應該選擇比較偏人文關懷類的科別,但若能夠兼顧醫術人文與技術,那也不是頂好?我又開始貪心了(笑)!一路走來,發現自己可以拿走的派就是這麼大,還逐漸在縮小中,看起來像是野心縮小了,但也是逐漸得更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麼。
有些東西,不是放棄了,只是先封存幾來,隨時有機會,就卯足全力往前衝!
JOE 2007-05-21 05:24:06

生涯規劃是非常需要思考的
其實有個方向是最好的
社會是需要踏進去才懂得應對的
有現實考量專業考量還有最重要的事開不開心
未來是否有發展 都得靠自己去TRY
我是過來人 走過工作的10個年頭
也接觸很多不同種類的人 年齡 工作 遇見很多事
第一份工作都記得 好好思考
你想從工作得到什麼
你想從工作累積什麼 對你有用
你想從工作找尋什麼
也許你會慢慢找到方向
但因為你還年輕 別想太多也好
多學習 多接觸
第一份工作可以從服務開始
可以讓你懂得與社會的人相處
但我看你的專業 是護士吧
我想妳與人與人的相處
與人際關係 及觀顏察色應該有基礎
希望你可以找到你的方向

版主回應
謝謝JOE的建議^^
你的分享很實用
不過JOE大概是看太快了^^
我文章裡面想表達的是擺在眼前
幾年內即將要踏入的住院醫師生活雛形
和未來幾年的工作市場
一些站在旁觀者小小的感觸
方向是很明確的
只是有點小小的遺憾而已^^
(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但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
2007-05-21 2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