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6 15:35:51逆流而上

《四十歲跑一次馬拉松》:143 試新鞋


 2016年12月17日(六)早上

陳生跑完澳馬回來,攪得我心思思。
心思思的地方不在於參加比賽,比思思的地方在於他終於肯換了那對氣墊早已穿了幾個洞,下雨天跑步狂入水的Nike Air。
他看見我改穿了鞋底一早穿了幾個洞的美津龍,也改換了一對紅色的,而且還是系列中最頂級,最重型的那一雙。
我的MWC17跑了795.9K後,其實也開始考慮換鞋,有人說跑鞋跑500K要換,但500K就換又實在太浪費。
 
所以我假定是以1000K為目標,可是MWC17鞋跟開始有些變形。
 
我不是陳生。
 

第三,MWC17前掌實在有點硬,短跑是很爽,長課沒有完整的避震,弄得我實在太痛了。看到他跑得好輕鬆,,再望望自己那一雙也進入退休期,思前想後終於選了MCP5那就是陳生現在的戰靴,行街時看到正值太減價,也忍不住買了一雙。

 

我仍選藍色。

一買,當然忍不住要「開鞋」。

 

上年買MWC17時,給勁哥極力建議唔好著去跑半馬比賽。那次固然是對的,但是半馬練習試新鞋,但試無妨。何況根本抽不到時間跑短。

本來建議跑28K,但遭到陳生反對,他說因明天亂入皇者之戰,聽說這次要上梅子林。

 

有得上山作重要訓練,的確要保留多點點體力。

 

所以也來跑一轉大埔來回21K,看看有甚麼分別。

第一,當然是回彈的動力明顯地增加了。
前頭掌有彈弓一樣,完全沒有硬地的感覺,頭78K跟著陳生跑,都以一種慢慢的方式前進。過了科學園豪宅區,陳生加速向前,很快就不見人影了。
也可能是新鞋的關係,也可能是心理的關係吧?總之頭10公里就好像穿了一雙彈弓在跑。
第二,就是落地的那一下感覺舒服了。因為之前那一雙只有後面有「彈弓」,鞋頭還是依靠軟膠「硬着陸」。
但這也有不好的地方,由於前頭也裝了「彈弓」,落地後起步的動力也被某程度上抵消了,好像沒有那麼靈敏。
用駕車的講法,就是路感減差了,速度感也好像有點遲鈍。
未去到大埔尾已見陳生回頭,他真的認真快跑。
我要試的並非新鞋的速度,而是看看是否有助提升我的耐力。雖然速度已有所提升,但還不是半馬的速度。
直至到大埔回頭時,新感覺也漸漸適應了,好像沒有那麼「彈」。
第三,似乎對持久力也有所提升,來到回程的科學園,感覺還是可以,好像還未完全發力一樣。

14K補給,這是學精了,之前21K以為身體能支持,結果18K撞牆了。

 

但是橙味的啫哩口感怪怪的,有機會要試其他牌子。而且也食完了,是時候入貨。

 

幾時食食幾多也是要在錯誤中嘗試。

 

14K補完,也可能因為身體有了預期,故18K19K也不覺得太大問題。

 

最讓人驚喜的,就是20K過後的1K,雙腳板只有點點負擔,但與之前10K左右已覺得發麻,是十分大的進步。

跑回一城,陳生早已點了一分大早餐享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