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02 12:18:31踐實山人

【專欄】穿越政治的知識競爭


台灣農學社和祖國大陸中科圖書進口公司,自7月31日起在聯經出版社的門市書店,舉辦為期六天的簡體字書展,102家出版社的參與及2500種圖書的展出,可說終於掙脫過去「能展出,不能賣」的成規,首度可舉行簡體字主題書展公開銷售。前往參觀時發現書種眾多,而且以學術專著、古典類與翻譯書為多,頗見主辦當局對市場試探的一種企圖。

其實,只要在台灣大學附近的公館書店圈轉一轉,即可發現這兩三年來,專賣大陸書的書店,己從原先汀州路品味獨沽一幟的明目書店,以及誠品台大旁邊的結構群書店等,再增添了問津堂、秋水堂及山外大陸書專門書店,不但書種多樣,價格方面也偏低。此外,大型的連鎖書店如誠品書店,早在兩年前開始,也有置放大陸簡體書的展示台,雖然曾經引起不少爭議,卻也阻擋不了簡體字書日益激烈競爭的趨勢。

簡體書正式進攻台灣,雖然不時傳出「小心匪諜在你身邊」的政治耳語,但誠如問津堂堂書店總經理方守仁所說的:「有人需要就會有市場」,知識的需求也刺激圖書的流通,以及各國出版業的合作。如今大陸書的大量引進,以及其超低的價格,不只對台灣書籍構成價格上的壓力,讀者也因而有了更多元的比較選擇。較為優勢的是,大陸圖書在古籍整理及歐洲經典學術書翻譯方面,因為有大量的翻譯人才,其出版既全又快,堪可補台灣文史出版的不足。

知識市場邏輯的形成

不過在最近幾年,台灣不只掀起一股大陸書的熱潮,文史界學者之間的交流,也有與以往不同層次的一種互動。說是不同層次,皆因指的不是前來台灣參加學術會議而已,而是受邀到台灣進行客座講學。如陳平原和葛兆光,分別在台大中文系和歷史系開課講學,而且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據知,陳平原談晚清小說的課,常常是爆滿,不少是其他學校慕名而來的學生。而他在台大的上課講稿,據知也在整理出版中。

不只如此,作為新左派盟友的關係,從《讀書》雜誌到《視界》再至《亞際文化連結》雜誌,作為受人矚目的中生代思想學者汪暉,與交通大學文化研究系諸位學者之間的互動合作,也呈現前所未有的頻繁。去年,汪暉就曾受邀到交通大學,為文化研究跨校學程,主講了有關「帝國、國家與中國認同──兼談中國研究的方法問題」、「《海國圖志》到春秋國際公法」等課題。在今年四月間,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孫歌,也受邀作「後冷戰時代的文化政治與大眾文化書寫」及「亞洲知識共同體」的專題演講。

這種種的現象,令人極感興趣的是,不只是這些學者都是在中國學術界極受矚目的「學術明星」(「明星」一詞意指其曝光率及學說傳播的廣度)的光環,而是他們學問背後的一種學術立場,其中也包括了他們的關懷面向與問題意識的重心,究竟是以何種姿態進入台灣學術界的視野?而彼此間又如何克服知識資源與學術體制的差異,甚至是兩地的政治情境,以促成進一步的理解?

這無疑也說明了,學術立場的契合也是知識互通主要的聯結點。更何況在知識密集且以快速速度前進的今日,各種知識的融合,比以往更努力掙脫各種有形及無形的牢籠,甚至包括地理疆界與政治禁忌,以尋求一種知識的能動性。不同地域間的知識串連與經驗交換,也是知識競爭力表現的形式之一。從書籍到知識人的流動與互動,似乎依其獨特的經驗法則,建立起一套知識市場邏輯。

雖然我們不能偏面的抹殺這背後知識交流的學術意義,有時以何標準選擇某人站上發言的平台,賦予其知識發言權,其中有沒有知識市場的因素,我想也是值得探討的。但有時也因為這樣,卻意外得以衝破政治與意識形態的籓篱,未嘗不是件好事。知識與學術畢竟不同於一般「商品」,它最終是必須為規範所牽制及受到學術機制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