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漆皮毛)散裝澳門
(金漆皮毛)散裝澳門
太 皮
去年有兩部上映的內地電影在澳門取景,不約而同都不是因為要說澳門故事,而是將小城偽裝成東南亞地區。其中講述網絡詐騙的《孤注一擲》較多人熟悉,關前街和瘋堂斜巷等粉墨登場,為電影渲染出濃濃的異國風情。曾看到有常來旅遊的內地網民反映,其伴侶竟認不出那是澳門,可見本地景物可塑性甚大。
另一是講述女律師被迫替死刑犯翻案的《拯救嫌疑人》,當中七成外景都在澳門拍攝。在電影中,澳門景物嫁接到一個叫“勵城”的影射馬來西亞城市的地方去,透過拍攝手段、置景和特效,三十幾平方公里的澳門被巧妙地拉展成一個一千多平方公里大城市。
將舊法院用電腦特效增高一層,就成為莊嚴的政法區地標。在亞馬喇前地拍攝晚上的私樓湖畔名門及周邊大廈,稍加後期製作,妥妥的變成甲級寫字樓。在中央公園,近鏡取兒童遊樂設施,遠景取濠尚等大廈來表示律師所居住的高尚住宅區,如果不熟悉,會將那一帶想像成更廣闊的區域。澳門取景又怎少得了新美安?於是律師和探員在那裡上演一場追逐戲,配以連片的祐漢舊樓,令人感到那是與豪宅區相隔百多公里外的另一城市。義字街只要用特效加幾條橫額,不用置景和找東南亞臨演,就成視覺上的唐人街。還有就是司打口的文青小店加上街上的藝術塗鴉,作為電影中藝術學院學生的居住地可謂合情合理。
儘管對澳門取景已習以為常,卻仍得佩服導演能將景物聰明地銜接,幾乎沒違和感,把小地方拍出大城市的感覺(尤其劇中人終不是住在舊樓裡了)。甚至沒有近年充斥電影的各大賭場鏡頭,說白了那些賭場辨識度極高,一出現就會被認為打廣告。
江蘇省被網民謔稱為“散裝江蘇”,雖澳門幅員與江蘇“蚊髀同牛髀”,然而,以《拯救嫌疑人》對澳門景物利用作為例子,我認為也可用“散裝”來形容澳門。
由於江蘇省每個城市各自為政,尤其蘇南與蘇北之間,地域文化差異大,十三個地級市尤如“十三太保”,互相瞧不慣,這在其他省分是較少有或不明顯的,因此被網民戲稱為“散裝江蘇”乃至“蘇聯”。
至於為何我說“散裝澳門”呢?首先就像電影《拯救嫌疑人》所體現的,澳門不同區之間的風貌差異極大,個性明顯。例如義字街的煙火氣、議事亭一帶的歐陸風情及路氹城的紙醉金迷等,令人感到澳門的城市風貌是鬆散的,多樣的。
其次是澳門存在隱性的地域歧視。雖然小城面積不及上海浦東機場的規劃面積或內地一個鎮大,但不同分區因長久沉澱下來的風格,無論是上面提到的城市風貌和居民的精神面貌,都有一定差異,也便產生了隱性(甚或顯性)的地域歧視,最顯著的就是北區洗刷不了非該區居民對那裡“髒亂差”的觀感。我好記得曾聽人說過,有人邀請一位本澳有識之士到北區參加活動,該有識之士竟嗔道:“嗰度好亂㗎!”由此可見一斑。除了地域歧視,還有隱性的出生地歧視,這個我就不展開了。
當然,上面提到的是一些比較負面的、有道之士不願詳述的情況,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擺上枱面的,只有那些認為自己出身高貴卻在生活上屢屢碰壁的人會在網絡上拿來說事。
此外,澳門還有不少散裝的情況,例如澳門要打造成中葡雙語人才的培訓基地,但普羅大眾的葡語水平較低,過去管治階級與平民間形成了語言的隔閡,語言的隔閡又強化了階級,導致有幾百年東西方碰撞歷史的澳門,不同社群間會有河水不犯井水的情況。如今是好了一點,因為社會比較公平,但不同社群間缺乏交流和理解的情況仍然存在。
上一篇:(金漆皮毛)儀式感
下一篇:(金漆皮毛)瞬間轉移的鳥山明
超級犀利士讓你身體和靈魂同時在路上:http://www.tadarise.tw/shop/extra-super-tada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