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8 20:00:00太皮

(金漆皮毛)儀式感



 (金漆皮毛)儀式感

太 皮

 

    自成家以來,今年第一次選擇買年桔過年,而非花卉。家裡空間有限,選擇的自然是“身材”較矮小的桔仔,雖然觀賞性不及蘭花水仙之類,但易於打理,佈滿橙黃小桔熱熱鬧鬧,目測有一百多個,竟感執到寶了。

    本來已到了“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的年紀,況且有家有室,社交生活就不復舊觀,加上近年的生活便利化程度高,使用由政府、銀行,到超市、商店和食店等提供的服務,都可以一部手機搞掂,導致社交鍛煉減少,用內地時髦(“時髦”這個詞現在已不那麼時髦)的說法,我作為一個內向的I型人,社恐日深,乃至出現“節日恐懼症”了。

    當然,我相信不少人與我一樣,在生活上I人,在工作上是熟練的外向E人。這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工作上的打交道就像“心理帳戶”的投資分類,都是“預咗”的。

    又當然,為人父母,實際上也不能I到哪裡,否則無法作出有效陪伴,難以做合格的雙親。遊戲是兒童的天性和基本權利,要充分發揮這方面的天性和享受這權利,兒童都須彰顯E型的性格,父母隨之也一樣,必須外向,“節日恐懼症”就不好拿來說事了。

    於我而言,過去曾拿傳統節日來說事,現在卻將之作為抗擊日漸強烈的社恐的良藥。其實小時候的我是對節慶充滿美好嚮往的,喜歡節日的禮數和佈置,喜歡那一家人共度假日的熱鬧,喜歡街上的喜氣洋洋。後來人們說這是儀式感。儀式感不等同於節慶,節慶卻一定有滿滿的儀式感。

    儘管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只要在節慶上感到一二之如意,有儀式感,生活就會相當幸福吧。不買年桔年花,不貼揮春,不準備過年食品,日子一樣過,然而想想自己小時候,再看一下天真無邪的女兒,就知道這些小心思,對女兒的成長有重要影響。

  與外國有狂歡節、萬聖節、潑水節和五彩節等充滿熱鬧氛圍的、參與者都是主角的節日相比,中國傳統節日似乎文靜得多,大範圍互動也較少,最熱鬧的新年放煙花燒炮仗也因危險而式微。其他節日也是一般民眾看的(看演出)或擠的(逛景點)時候居多,使得我們對傳統節日產生一種若即若離之感,對一些人來說,節日甚至成為履行人情世故的包袱。

    兒童,可以說是傳統節日的傳承者了,沒有他們的話,我相信最少有一半成人都不會過節。只是兒童也有偏好,同是新曆十月前後的節日,現在的小孩更期待扮鬼扮馬的萬聖節,而在石屎森林裡費煞思量找地方賞月,玩着趣味大打折扣的電子“燈籠”,吃着味道奇特的月餅的中秋節,反而沒那麼熱衷了。

    因此,除了兒童,傳統節日的氛圍,竟還得靠商業來保留。要不是五花八門的粽子充斥市面,要不是提早兩三個月就有月餅廣告,要不是電視老早就兜售賀年廣告套裝,端午節、中秋節和新年的氛圍就會寡淡得多。

    不過,所謂的節日儀式感,也不一定完美、美好,或盡興,有時節日所帶來的遺憾與缺陷,也是儀式感的一部分。

    小時候農曆新年玩爆仗利市,中秋節玩燈籠食月餅,年復一年的聖誕節盼望聖誕老人出現是儀式感;年長後中秋節月餅送來送去最後回到自己手上,年糕到正月十五還未吃完醮雞蛋翻煎加工,聖誕節交換禮物將一件自己沒用的東西換來一件也是沒用的東西是儀式感;以至於寒夜萬家鞭炮聲響自己一個愁悶寂寥,單身狗在情人節時網絡關機,已看化紅塵的大齡單身人士新年期間外遊避年,這些也都是儀式感。

    沒有這種種儀式感,人生歷程就空白得多。當然,雖云各種不怎麼美好的經歷也是儀式感,但還是等兒童長大後自己去品嘗吧!為人父母者,無論如何還得與E人兒童們,共同營造美好而愉快的節日回憶。

何時歸 2024-09-19 08:45:33

犀利士每日錠:增硬助勃,每天一顆治療陽痿不舉,中途疲軟,服用一星期後想硬就硬,治療攝護腺疾病,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小劑量大能量:http://www.tadarise.tw/shop/tadaris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