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5 15:08:29月樹
別再非禮文物
這幾天報章上讓我大感錯愕的,不是回教黨主席叫女性把美色「收好好」以免遭強暴的一番言詞(畢竟我們早已聽膩這類恐嚇式論調),而是一張攝於尊孔獨中的照片:旅遊部副部長林祥才等人在一件清朝古物身上摸來摸去。
施琅是中國明末清初時候的人物(他的功過都記錄在《靖海紀事》裡),照片中的尚方寶劍若果真是當年康熙皇帝贈予施琅的,那麼,這件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古物,能夠承受多少雙手的侵犯或愛撫?
難道說,不得用手觸摸歷史文物,不是我們應當有的常識?
於是我聯想起,馬來西亞各地人跡罕至的博物館內,那些苟延殘喘的文物。不知是空調設備壞了,或是管理員一心想節省電源,某些快成「蚊物館」(向台灣媒體借來的詞)的展覽空間總是悶熱非常;有些則是大開門戶,暖風和塵埃不斷拂拭展覽品。我可以聽見紙張布帛被剝皮剉骨的咯咯聲響,也可以看見器皿藝品皮開肉綻的血腥模樣。所謂的文獻古物,正在遭受無知者的蹂躪。
這些展覽品即使身處參觀者絡繹不絕的博物館,也不一定有好日子過。各種尺寸、各種膚色的手喜歡對它們上下其手,手心上的汗水都淹沒了它們的歷史面貌。
於是我又聯想起吉隆坡街頭的歌梨城,它倖免於充當「蚊物中心」,真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可全國各地已灰飛煙滅的,或是剩下斷垣殘壁的老建築,就只能隔空長嘆了。
我們的文物還有多少次被赦免的機會呢?
如果我是外國遊客,我不想來馬來西亞旅行的原因之一,便是無法忍受馬來西亞人對待文物的粗暴態度。
patty
2006-09-12 17:38:10
謝謝月樹...終於了解了~~
那麼再請問妳一下^-^
妳是完成獨中後,到國外升學的嗎?
月樹
2006-09-12 14:20:56
獨中是“獨立中學”的簡稱,是民辦的中學,含高、初中。目前馬來西亞有六十間獨中。詳細資料可參考http://www.djz.edu.my 。
馬來西亞的“獨中”與其他國家的私立中學不同的是,獨中由於堅持華文教育,很多時候涉及母語教育、種族權益、政治地位等議題,“獨中”也就成了馬來西亞華人族群的精神符號之一。
在特定的政治語境裡,“獨中”是與“國中”相對的。國中是“國民中學”的簡稱,也是完全中學(台灣的國中則只是初中),採用馬來語和英語授課。部分華人習慣在日常口語中以“政府學校”指稱國中。其實,馬來西亞還有其他體制的私立學校,然而皆不如獨中這般與國中形成兩相對立的局面。
獨中畢業生無法直接進入本地國立大學就讀,大多選擇進入私立院校或到外國升學。台灣是許多獨中畢業生的首選。
是,我是獨中畢業的,過後到台灣唸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