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5 18:08:10Min-Yu

理想的生活


與朋友聊起『理想的生活』這個話題,其實,我從沒有認真地思考過。

唸研究所的時候,與Tiffany到紐約旅行,她說:「她喜歡這個大城市,但又不想生活在這個充滿壓力的地方,她希望能住在離紐約很近的小鎮,想進城的時候可以進城,平常又可以過悠閒的生活。」研究所剛畢業要找工作的時候,Tiffany又說:「她想作的工作是可以穿得美美的,但不要在外面四處跑」。這兩個理想,後來她都達成了,住在紐澤西一個新開發的小鎮,離紐約很近,但又隔著一段很適當的距離,在講究服裝穿著的金融業,從事研究的工作。

最近,LL在部落格寫下這一段文字:「大學剛畢業的時候,給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標是,希望和朋友一起做喜歡做的事,並希望成為有影響力的人。」「我最想最想過的暢遊山林埋首書堆週旋在藝術品間的人生,可是我沒有“很窮可是很快樂"的勇氣,只好繼續在零碎的時間裡,一點點實踐暢遊山林埋首書堆週旋在藝術品間的日子。」

Marta大學畢業之後,一直從事業務的工作。後來,計畫籌辦一間公司,試了幾個月之後,發現還是有困難點,賠了一些錢,學了一些經驗,也更確定自己的未來的路。她先跑到英國去唸了一個有關開創事業的碩士,回來以後決定降級從產品的PM做起。她說:「她希望幾年以後可以到香港去作電子業的顧問。現在這幾年,需要了解各部門的運作狀況,有一些不同部門的實務經驗。」

好朋友們都清楚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許,還會找出現實與理想折衷的方法。那什麼是我的目標?什麼是我理想的生活呢?總在與朋友聊到這個話題時,會有點心驚地反問自己,卻從來沒有認認真真靜下來想一想,更別提著手去規劃。工作了好一段時間,往上爬了一些些,也對現在的產業走向,自己未來可能的發展,有了一點點的了解。一直到現在,我好像就是跟著所謂社會的潮流與期望走,不是太傑出,但也不至於鬱鬱不得志。沒有特別去爭取什麼機會,但很幸運地,當好機會來臨時,我把握住了。比起一些同輩,我的發展還算是令自己滿意。面對『理想的生活是什麼』這個問題時,雖沒有確切的答案,好像也不影響我繼續這樣生活下去。

回想過去所面臨的轉戾點,研究所畢業的時候,覺得所學的科系在美國發展有限,因為文化國情的不同、簽證的問題,回來台灣會有比較好的發展,所以就回來了。開始上班之後,工作這幾年也發生過幾次令我很想轉換跑道的事件,但可能因為老闆強力的慰留,也可能因為沒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再想想繼續撐下去,履歷看來也比較有穩定性,就這麼過了七年。

我的選擇好像都是以能不能夠看到明確的未來為基準,那條路一看就知道走不通,不好走,所以就挑另一條比較能掌握的路。沒有什麼一定要、一定想,乖乖地在呈在面前的選擇中,挑一個自己覺得最好的。Marta說我很多時候其實很膽小,有時候放手一駁,或許成就更不同。放棄的機會,永遠是一個謎,會不會更好沒有人不知道,但這一路走來,我也過得心安理得,自在快活。

仔細地想一下,我最重視的幾個點:『健康』、『穩定』、『快樂』。

『健康』:
不要說這是老生常談,沒有新意,前幾年一個才剛滿三十歲的我的好朋友,在辦公室突然昏倒送醫,經過診斷是中風,當我知道這個消息,在電腦前面愣了好久,她直到現在都還在持續復健,不定期的複診中。健康一切美好生活的基礎,是再多的0前面的那個1。

『穩定』:
有人說我的上升星座和月亮星座都是土向星座,會重視『穩定』也就不奇怪了。我希望經濟穩定,讓自己可以過有品質的生活。我希望關係穩定,我不是轟轟烈烈愛一場的那種人,也不是馬上就可以跟大家打成一片,轉身又馬上可以忘記對方是誰的社交能手;相知相惜,細水長流的友誼與愛,才是我心之所繫,會珍而重之的寶物。

『快樂』:
每個人都想要快樂,有人說賺大錢才會快樂,有人說升遷之後才會快樂,有人說結了婚才會快樂。但人的慾望永無止盡,賺多少錢才滿足?升到什麼位置才滿足?我發現很多時候把標準降低一點,就很容易快樂。

把這些我在意的點串聯起來,或許我可以說:「我理想的生活是在穩定的關係與環境下,過健康快樂的生活。」或許我的心願真的很小,對照目前的情形,我可以說我已離理想生活不遠,有一大群好朋友,有一份令人滿意的工作,不需要鉤心鬥角的職場環境,有一份穩定的收入,有足夠的自由,想去旅行就去旅行。若真要說有什麼缺憾,有什麼想望,應該是一段穩定的感情。有快樂的事、有難過的事、有生氣的事,我沒有一個我第一時間固定想分享的人,沒有一個在他面前我可以撒嬌、耍賴,很自在地作我自己的人,有時候會覺得孤單。

對未來,我有一些階段性的目標,但還是沒有太仔細的執行計畫。也許我會遇到對的人,一起分享一生;也許工作上更上一層樓的機會,在大洋的彼岸。現在的我,努力扮演好現在的角色,往看得見的未來一步一步踏實地走,永遠懷抱希望,等待任何可能的機會。

什麼是你理想的生活?是不是也曾經認真地思考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