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4 12:52:08M圈管理員

從《Made In Macau》說起



   日前在一個偶然機會下,應邀觀看了澳門大學中文系一年級學生的一個校內演出。演的是一個我寫於多年前的劇本。戲開始了,才知道演出的劇目是《Made In Macau》,之前還一直以為演《Macau’s Specials》。這次是澳大同學第二次演出《Made In Macau》,數年前曾演出過一次。由於澳大同學未經過演藝訓練,表演難免幼嫩,但在條件有所限制的場地內演出,卻也充滿創意,效果敎人驚喜。

    由於劇本寫於多年前,着實已忘了劇情,所以看戲的時候有一種陌生的感覺,猶如觀看別人的作品。演出完畢,跟現場同學對談,被問到戲的眞正結局是怎樣子的,當時我實在說不上來;事後,翻看資料,才知道原來《Made In Macau》寫於1986年,23年前;是在廣州曁南大學內一個一千四百多個座位的大禮堂裡演出,乃曉角劇社專程為曁南大學學生會舉辦的澳門周而演。雖然《Made In Macau》整個製作是”made in Macau”,曁南演過之後卻從未曾在澳門演出過,想不到卻由澳門大學的同學於二十多年後作“澳門首演”。“澳門製造”卻只作“外銷”,戲本身的實際遭遇正正反映了戲裡部份內容所及。

    《Made In Macau》描述一個出生於澳門、移居了外國廿多年的中年男人趁回澳渡假期間,準備收回在澳門的舊物業,並將屋宇大肆改裝,而與獨居其間的一個中年女房客從互相敵視對立而至諒解、愛慕。故事的時代背景正是港澳人開始鬧哄哄談論港澳回歸、恐懼社會制度將會發生變化的時候。在我入座觀看演出之前,一位年前曾演過這個戲的女同學向我提出一個問題:重演過去年代的戲是否應將它現代化?當時限於時間,我沒有仔細問清楚她的問題裡“現代化”的含義,看過演出後,發覺演員有意無意間將當今港澳的流行詞彙套進台詞裡去,我猜那女同學所提及的“現代化”大概就是指那些台詞處理吧。如果那位同學明白戲劇的其中一個功能是記載某個時代、當代生活及人物感情,她當會自行找到答案。

    在觀看《Made In Macau》演出的時候,它提醒了我澳門八十年代的生活面貌:那時候煮食是用火水爐,食水很鹹,“莎莉”是當時頗受歡迎的冷藏盒裝蛋糕,家家戶戶門外擺了個黑色大垃圾桶,電話只得固網連線電話,與外地的電訊聯絡是靠拍發電報。八十年代澳門經濟好轉,那時候澳門不單有賭,也有工業,出口玩具、電子、紡織、製衣及人造絲花,澳門人勤儉樸素、不愛賭錢……故事裡那離開澳門多年的男主人重新發現、認識蛻變中的澳門,澳門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的廿多年裡變化之大,相信可跟澳門這近十年的變化相比。如果將故事改寫為今天,當時男主角發現澳門巨大變化的反應不知是否仍會是驚嘆?抑或會變成唏噓?如果跟男主角一樣重新檢視今天變化中的澳門,大概會發現,同是made in Macau的人,今天跟過去最大的改變應該是個人價値觀及狂熱的消費主義吧。

    李宇樑

    lawrencelei2000@gmail.com

 

原址 :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09-12/17/content_404656.htm

圖片連結 : http://blog.163.com/kenson_1/blog/static/9567595920096260592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