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4 22:04:27M圈管理員

民間劇場 : 自彈自聽

    1985年,綜藝館落成,在一段很長的日子裡,綜藝二館是絕大多數澳門戲劇演出的場地,但它的初衷也絕非以提供表演為目的,館內劇場設備基本上是“零”,有時還需用作排球或各種在澳舉行的運動比賽的場地,回歸前後政府更以使用率低為由封館,改為電視台錄影厰;一些本地團體用作演出的場地,如永樂戲院、大會堂、氹仔海寳戲院或學校禮堂等,都只是權宜之策。九十年代初,澳門演藝學院在周樹利老師的親力親為下,在演奏廳的一邊加建小舞台,成為一個非正規的黑盒劇場,也熱鬧一時,不過場地始終必須以學院課程使用為優先,因為種種原因,該小劇場於二千年初被廢。

    1999年5月,澳門文化中心啟用,廣義上說,澳門才有了一個作為公衆場所的劇場——公衆觀賞和參與的現場表演藝術場所。但從最初節目由商業機構製作,到近年政府完全接管,這個公衆場所的公衆親和力不算很高,幸好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知識水平和收入也提高了,偶爾需要進入藝術殿堂滋養心靈,文化中心才不枉“公衆”之名。這又應驗了前輩的話,中國人都是有飯吃的時候才會一邊吃一邊看表演的。

    從前輩的角度看,那些在工厰單位,舊區橫街裡民間自發開辦的小劇場空間,就是那些在樹林裡自己彈琴給自己聽的書生,不過這些“書生”在澳門也不算少;從99年的曉角實驗室,到07年的窮空間,再到09年的戲劇農莊黑盒劇場,這種專門做表演的“書生”,再加上偶爾可以上演一下演出的古蹟牛房倉庫,對澳門這種小小的石屎森林而言已算不俗;古時書生去森林自彈自聽,由於有一種遠離中心的冷靜,利於想像與創造,不少傳世的藝術文化都從這自彈自聽中流傳下來,不過,古時的森林是免費公衆場所,石屎森林卻是寸金尺土,現代的民間劇場如何“大隱隱於市”下去還是不宜樂觀的。話說回來,這些民間劇場都跟一些劇團有密切、甚至從屬關係,使用上有先有後,它們跟一個眞正作為中介的、開放的民間劇場像香港的藝術中心、藝穗會或Loft Stage等運作模式,仍存在距離。

    也許,眞正的澳門民間劇場,同志仍需努力尋找。(民間劇場·六·完)

    踱 迢

 

原址 :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09-12/14/content_4035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