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9 10:47:15京都子
寫作是一種單純的行動
「最大的煎熬不在寫作本身,而是對抗成功的恐懼,對抗失敗的恐懼,最後全化為單純行動」
—納塔莉(Natalie Goldberg)「筆透骨髓」(Writing Down the bones)海頌文化
早就脫離被人強壓著寫作的奴役時刻:在學校時老師在黑板上寫下千篇一律的題目框架,然後把我們所有的原創,像柵欄牢籠地圈養起來;聯考作文時,屏息地拿捏起承轉合的規律,揣摩討好改卷老師的心意,並將背誦作文範本的堅硬記憶,一一拆解、填空到試卷上最佳的位置裡;工作時不變的企劃案格式,同樣的簡潔有力字句,套用著企管模式的翻譯用語,結論總是量化可行,感覺樣板地振奮人心;鑽石型的新聞稿格式,「你給我一分鐘我給你全世界」的企圖雄心,what, who, whom, where, when, why and how所謂6W1H的自問自答囈語,機器人似的寫稿機器…
脫離學校、告別職場,從不覺得自己還有提筆的可能,因為生活的現況與所學、所熟悉的工作有著極大的落差,沒人給我訂標題、打分數以及圈出錯別字,更沒有量化的評估標準,當然也沒有考績的獎金與掌聲,我的手握上了筆,只在簽信用卡時生疏地合作著,直到我生了老二之後的記憶力衰減,總希望為兩個孩子保留點什麼嬰兒時期的孺慕溫度,於是,我的書寫與失憶的蠶寶寶時間賽跑著,我總要在蠶寶寶開始啃蝕我的殘破記憶前,一把搶過來再仔細地複刻抄寫,然而記憶搶救行動一開始,就是個無終的歷程,因為今日都將是明日的回憶,為此,持續的書寫讓時間不再線性衰減,它可以是螺旋似地重疊,也可以潮汐地來回,那是如浪的波紋,讓時間甩出一條波長綿延的絲線,那生命於是細微延展,在風中紛飛。
寫作的對抗記憶衰減,繼而衍化成洞穴內的自我療癒,我安坐在穴內漆黑,燃起覺知之火,照見自己的黑影猶如魑魅魍魎地張牙舞爪,在崎嶇岩壁上恐嚇著自己,一貫的伎倆控制,老狗變不出新把戲的歹戲拖棚,那無明如風,與黑影共謀著所有的心理遊戲,風不止,黑影持續幻化,讓人看不見本然心性;眼不觀,黑影的驚悚百變模樣,嚇得心眼緊閉,嚇破膽地不敢睜眼,來逃避恐懼。無法止、觀,就無法照見本然心性,而無明之風的最終企圖,不過是趁我們心眼緊閉的剎那,猛然將覺知之火吹熄,好讓洞見隱沒在無邊黑暗裡,讓恐懼繼續宰制、驅動著所有慣性。
寫作是一種睜眼的靜坐,也是動態的修行,安坐在洞穴裡,是一種寂然獨處的雖生猶死的模擬,那是站在死亡之神前一公分的嚇得腿軟時刻,沒有人際親情的障蔽,更無功成名就、富貴榮華可供隱身藏匿,那是生命的盤點時刻,去蕪存菁地只剩生命質地,是赤裸,更是無所遁形!
幾次書寫生命經歷的創傷,那恐懼竟乘著無明之風,助紂為虐地急欲吹熄那覺知之火,「太可怕了!不要再看著黑影的鬼魅,將洞見的燭火吹熄,即刻逃離洞穴的黑暗孤寂,外面是繁華喧囂,加入眾人行列,圍繞著物質豐美的營火手舞足蹈吧!連夜歌唱吧!」那風忽而溫柔地低吟著,忽而自我身後薰風耳語,讓我軟弱地幾乎想投身柔軟的慣性之網裡。
就在內在撕扯拉距之間,無明之風忽然交叉雙手於胸前,幸災樂禍地看著好戲上演,也所幸忘了惹弄吹熄那覺知之火的企圖,忽然之間,燭火通明、靜止,我瞥見投射在凹凸牆面上的自我的黑暗身影,定睛一瞧,終於了然於心,所有的鬼魅魑形不過是自我的造作投射,一切的恐懼不過是自己嚇自己,那覺知之火的照映下,有光必有暗影,而那黑暗陰影正是生命所有的秘密,敞開面對那黑暗如泉湧,就是直視生命一切如是的貪、瞋、癡、慢、疑,在接受自己生命實相的同時,所有的五毒都能得到轉化力量成就五智,我就是一切如我所是,寫作的修行不是要除去那自我,或者將自己變成另外一個美好德性的成就者,寫作只是一個單純的行動,就是接受自己的所有,願意去溫柔以對、誠實看待與敞開接受生命中所有的寧靜與風暴,僅僅如此。
我承認,寫作的過程裡,總是鬼譎難測地不知哪一刻又要陷落在無明之風的煽動裡,但我已學會不迎不拒,因為狂亂風動之後,必有間刻的止息,哪怕是短暫如一秒的止觀,我都仍能感恩生命的所有,因為書寫,讓我看見生命的實相,當自我的對抗平息,即便覺知之火燃盡,天地闃黑沉靜,那生命其實早已消融在虛空的黑裡,而黑又是光亮的另一個層次演化…
上一篇:正信的佛教—沒有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