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媽媽變把戲 《親子好文分享》
晨光媽媽到底該怎麼抓住班上小蘿蔔頭的注意?今天上場的有文有武,各位媽媽可以視各班級狀況,上菜囉……
〈媽媽法寶1〉故事有獎徵答 氣氛熱絡
文/小豬(屏東縣)
每個禮拜二早上短短的半個小時要如何吸引孩子目光,和他們打成一片,又要讓孩子們對於這個寶貴的歡樂晨光時間感到意猶未盡,期待下一個星期二的到來,著實讓我思考許久。
說故事是一項比較得心應手,也是較能掌控好時間的活動,班上有幾位較活潑主動的孩子,會很踴躍的想要念故事給同學聽。於是和他們班討論好,每個禮拜同學輪流上台說故事,當他們說完故事後,還有「有獎徵答」,答對的同學會有小獎品,每個小朋友都爭先搶答,玩得不亦樂乎。
其實在每個小朋友上台念故事,無形之中也培養他們的穩健台風及訓練他們的膽量,台上的同學很認真說故事,台下的同學也很專注聽故事,並給予台上的同學熱情的掌聲。
開學至今,期待著每個星期的晨光時間,不僅看到孩子的進步,自己也必須時常閱讀、不斷的學習,才能滿足這些孩子好奇的心靈,聽著他們無邪的笑聲,叫著「晨光媽媽好」,心裡是快樂滿足的。
〈媽媽法寶2〉文字接龍 建立默契
文/花子(嘉義縣)
晨光媽媽最頭痛的問題便是秩序管理了。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我當晨光媽媽八年多來的一點心得。
首先必須和他們建立默契。比如當我說:「看到你真歡喜。」他們就要接:「真歡喜看到你。」;「你幸福嗎?」,「我很美滿。」;「福氣啦!」,「二年甲班我愛 你。」……等諸如此類的默契用語,管理秩序便無需大呼小叫。有時可以換成台語或英文的說法。就這樣我說上一句他們就要接下一句,如此套用在許多好話或用在 讀經上,效果也很好。孩子們會覺得我們是在和他們玩遊戲接龍,無形中也記住了許多好話或經文。
此外,透過比賽的方式可以讓他們很專心的聽你的話。例如:我們來比賽誰最安靜,誰最愛幫助別人等……
晨光時間雖然短暫,但每每看見小朋友用很期待的眼神望著你的到來時,我總也迫不及待要將最美善的訊息帶給他們,點點滴滴的灌溉希望在他們心裡播下一顆善的種子,讓他們覺得自己也是很有福氣的小孩。
〈媽媽法寶3〉配合節慶 增加參與感
文/櫻花姐姐(台北市)
女兒進入小學後,從一年級到三年級,我都是主動擔任晨光媽媽,希望可以藉這個機會,盡量了解班上的每一位孩子。
基本上,早上的時間,小朋友感覺都還沒有很清醒,所以,如果帶比較死板的課程效果就會不太好。低年級時,我有時候帶遊戲,例如:賓果、比手畫腳、猜領袖等, 這些孩子都可以玩得不亦樂乎!有一次配合中秋節,我們設計了一個「釣柚子」的遊戲,準備數顆柚子、釣竿,利用分組比賽的方式,一方面訓練孩子手眼協調的能 力,一方面也寓教於樂,下課鐘響還捨不得下課呢。
有時候會帶一些美勞或是動手做的活動,例如:摺紙、畫面具、做卡片、刮畫,每個孩子做出來的東西都會讓你驚艷萬分。
一年級時,配合耶誕節,我和隔壁班的媽媽計畫做「糖果屋」,那一次我印象很深刻,前一晚在家裡必須先前製作業,否則時間內完成不了。隔天早上,他們一邊做,一邊偷吃糖果,模樣很可愛。作品完成後,我幫每個人拍照,超級有成就感!
〈媽媽法寶4〉念繪本加活動 一切搞定
文/Jessie(苗栗縣)
自從大女兒升上小一之後,我就踏上了晨光媽媽的路途。
如果孩子對晨光媽媽帶領的活動充滿興趣,他們會十分投入而忘了吵鬧。第一年加入大女兒的班級時,我把家中所有的繪本或圖書館可借閱的書籍製成短籤,每星期念兩本,再選當天最投入的兩位小朋友幫我抽出下一回要念的書,以增加他們的參與感,孩子們會期待被選中而更專注認真。
我也會依當天的選書,事前設想或上網搜尋是否有延伸活動可帶領,例如:曾念過一本《鬍子美容院》,故事大意是森林裡有位鬍子造型師,他會設計各種不同的鬍子造型,我便準備了卡通人物的畫像,再裁切長條色紙,讓孩子也化身鬍子造型師,設計出獨樹一格的鬍子來,看到他們發揮精采的創意,把色紙或裁或折成各有特色 的鬍子造型,連我都眼睛為之一亮。
晨光媽媽是個熱心付出的快樂團體,更歡迎晨光爸爸一起來加入。
〈媽媽法寶5〉動手不動口 掌握情緒
文/黑媽媽(新北市)
經過多方的測試,發現小學生的特性就是「動手不動口」。
舉凡醒腦健身操、故事接龍、比手畫腳等,這些口手並用的活動只會讓美好的早晨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接下來沒辦法靜下心來好好上課。只要動手不動口的活動,美勞和科學遊戲最為剛好,一開始解說簡單,5分鐘即可,之後15分鐘讓他們嘗試,最後再總結及表揚。
「摺紙」是美勞裡頭材料準備最簡單方便、花費最少的活動,小二生幾乎都能上手,甚至還會有人加以變化,或是互相組合,可以說是相當安全,又充滿想像力的活動。 科學遊戲則可以從書局或網路上找到許多靈感,像是磁鐵沙、翹翹板、紙飛機,前半段實作激發興趣,後半段可以帶入故事或偉人功績。
小學生往往最後會意猶未盡的想要知道更多,這時候,圖書館就是他們下課後最好的去處啦。
晨光媽媽除了照護學生安全之外,也可以想辦法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再接棒讓老師在課堂上為學生解答,提供更完整的學習。
<本文轉載自由時報-家庭親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