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1-22 02:14:50弓長

挖掘黃金﹐ 猩猩﹐ AIDS ! 

挖掘猩猩的排泄物可是一件看似十分愚蠢的苦差事﹐但是認真的AIDS研究者卻因此得出一個驚人的新發現﹐有助于我們對愛滋病病毒研究的進展。

分佈非洲中西部的猩猩(Pan troglodytes troglodytes)身上帶有猴類免疫不全症候群病毒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IVcpz) 。SIVcpz跟人類免疫不全症候群病毒HIV-1的三大類型 M﹐N﹐O十分相近﹐這群猩猩被認為是帶來人類傳染病毒的宿生貯藏處。研究顯示實際上患有最類似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的動物病毒SIVcpz的猩猩比預期中來得少。但是所有已確認的SIVcpz類型都是從被虜獲飼養的猩猩身上的研究得到的﹐可見我們對於在野生猩猩身上SIVcpz 病毒的普遍性﹐地理分佈﹐以及遺傳上的多樣性還不了解。

從濱臨絕種的被保育動物身上抽取血液樣品是不實際與不道德的。科學家於是採用非侵犯性的步驟來偵測與記述野生猩猩身上的SIVcpz﹐他們收集猩猩的糞便和尿液來作分析﹐尋找SIVcpz抗體反應與病毒RNA。在利用化學螢光免疫拓印法(chemilumimescemt immunoblot) 對已知有HIV-1/SIV傳染的被飼養的猩猩的排泄物測試中﹐在糞便中達到百分之六十五的準確度﹐而在尿液則有百分之百的準確度。在受SIVcpz 感染的猩猩糞便樣本中以鏈環聚合脢反應 (PCR) 擴充糞便中的RNA病毒數量﹐可以有百分之六十六的敏感度。

人類免疫不全症候群病毒 HIV-1是造成西方世界愛滋病患者死亡的主因。這項技術可以對帶來AIDS病毒之來源及演化過程帶來新見解。率領研究團隊之阿拉巴馬大學的Beatrice Hahn說這種非侵犯性的步驟可在野生猩猩的自然居住環境中調查HIV的相對病毒。

Hahn的研究團隊在象牙海岸﹐烏甘達﹐坦尚尼亞採樣﹐從置于猩猩窩下的倒翻朝上之雨傘收集野生猩猩的尿液﹐尋找SIVcpz抗體反應。再從已知受SIVcpz傳染的帶原猩猩的糞便來確認SIVcpz病毒類型。在五十八隻受測試的猩猩中只有一隻二十三歲具生殖能力的雄猩猩Ch06有SIVcpz病毒。這項發現令HIV專家困惑﹐SIV傳染效率在如非洲綠猴的其它非洲靈長類可高達百分之九十﹐很多人都期盼SIV對野生猩猩的傳染率也一般高。研究AIDS病毒之來源及演化過程的英國牛津大學之Edward Holmes認為這研究所發現的SIV普及率相當的低。這發現建議SIV在非洲中西部之猩猩的傳染擴散十分緩慢﹐但是最接近HIV-1的SIVcpz正是源自此地區的加彭與喀麥隆境內﹐進而釀成演變為AIDS廣泛流行的禍害。

SIV在野生猩猩的緩慢傳染擴散可能跟HIV在被注射HIV-1病毒的非人類的靈長類中快速傳染有關聯。法國巴黎Pasteur Institute的病毒學家Simon Wain-Hobson認為得知SIVcpz並沒有強烈的傳染性是一項有趣的發現。Hahn警告在更多的野生猩猩被測試之前﹐不可下太多結論。SIVcpz可能比這第一個猩猩排泄物調查結果的建議來得普遍。猩猩族群很少相混合生活﹐開墾山林限制了猩猩的遷移﹐所以這病毒還是可能在其它猩猩族群中擴布。Holmes補充說一定有更多帶有SIVcpz的猩猩族群﹐SIVcpz是一個年輕的病毒﹐在猩猩身上的傳染的歷史可能不到一百年﹐不可能太早絕跡。

唯有在非洲中西部繼續猩猩的排泄物採樣的研究﹐才可以明確地找出帶有HIV-1病毒祖先 - SIV的猩猩族群的所在地。Holmes認為在人類不斷侵略猩猩居住環境的時候﹐這檢疫技術也可應用在監看其他傳染病給我們演化上的近親-猩猩所帶來的風險﹐也為從濱臨絕種的被保育動物身上尋找其他病毒開啟了一道大門。

插圖左上角研究人員Richard Wrangham正在採集猩猩排泄物樣品﹐他很認真沒戴口罩不怕臭噢。上排照片取自NATURE Science Update ﹐插圖下方的 (A). 野生猩猩分佈的非洲地圖, 及(B). 免疫拓印蛋白質電泳圖﹐顯示受SIVcpz感染的野生猩猩Ch06的兩個尿液樣本與兩隻已知有SIVcpz的飼養猩猩CAM4和ch-No﹐跟其它無陽性病毒反應的野生樣本比較。(C).HIV序列演化分類圖皆取自SCIENCE。

內容採自 NATURE Science Update
Monkey pee, monkey poo.
Chimpanzee waste could shed light on the origins and spread of HIV
18 January 2002
Tom Clarke

及發表於 SCIENCE Volume 295 18 January 2002 p465的原學術論文
Santiago, Mario L., et al SIVcpz in Wild Chimpanzees.

另外有關AIDS病毒疫苗的最新發展可在上週
NATURE Volume 415 January 17 2002發表的論文找到

Shiver, J. W. et al. Replication-incompetent adenoviral vaccine vector elicits effective anti-immunodeficiency-virus immunity. Nature, 415, 331 - 335, (2002).

Barouch, D. H. et al. Eventual AIDS vaccine failure in a rhesus monkey by viral escape from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Nature, 415, 335 - 339, (2002).

讓我們向這些挖掘黃金﹐不怕臭的偉大科學家致敬 !